7.《葵花之最》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6 0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葵花之最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毕淑敏的散文集《我的故事》。课文讲述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解放军战士收到小朋友寄来的一袋葵花子,孩子们希望能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解放军女战士播下种子,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百般呵护,亲手种活了一棵向日葵。虽然它是那样小,而且最终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但是在战士们心中,它是最高的。

课文借物喻人,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昆仑山环境的恶劣,体会高原葵花生命力的顽强。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自觉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 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葵花生命之坚强,体悟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 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边防战士为何如此关心葵花,从而理解“借物喻人”

的写法。

? 学习边防战士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热爱祖国、热爱生命、顽强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昆仑山自然环境的资料。

1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 1、 (一)了解昆仑山的自然环境。 2、 以“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话设计说明 题,让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昆仑山 从葵花的生长环境入手,让学生了的资料展开交流。还可以借助课后的解文中葵花生长环境之恶劣,为理解“我的资料夹”共同感受。课件出示交“这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做铺垫。 流话题 预设:师生交流会以“那里环境恶 劣”展开,顺应下面的环节。课件出示 一组昆仑山图片 (二)教师引导:迄今为止,昆仑 山还人迹罕至,但是那里的解放军战士 却长年驻守。这篇课文的作者毕淑敏就 曾在这里当兵十一年。而且,在这样恶 劣的环境中,还有一棵艳丽的葵花绽放 着。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她生活的地方,去看一看这棵不同一般的葵花吧。 (三)教师板书课题。书写“葵”字时,提示学生注意中间部分的笔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把理解不了的词语勾画出来。去了解那棵葵花的故事。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三)学生反馈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力求语言简练、思路清晰地概括课文大意。

课文条理清晰,用一两句话概括文力。 2

(二)浏览读文,试着用一两句话章内容,有意识地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主线。 (一)个别学生每人一段展示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围绕“葵花”讲了哪些事情?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二)反馈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出课文的主线,即:边防战士收到葵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主线,为学文理清线索,为实现教学目标扫清障碍。 围绕“葵花”的三部分展开品析,花子;葵花子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使本节课前后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 冲破生命的禁区成长起来;葵花最终被昆仑山的冰雪凝固了。 教师随机板书并出示课件。 四、围绕“葵花”,品析战士精神。 品读第一部分:收到“葵花子”。 (一)默读课文。思考:战士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收到葵花子的?又为什么“信早已写好,却始终没有发出”?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二)反馈交流中,要结合具体文字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交流: 1.边防战士是在怎样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收到的葵花子;通过“昆仑山只有一个季节——冬天”和在此打下伏笔,渗透女兵们的美好词语“关山重重”、“山路迢迢”来感受。 希望,为学生理解文章借葵花赞美边防战士打好基础。 2.“信早已写好,却始终没有发出。”的原因不仅是战士们担心孩子失 望,更暗含着这些女兵希望葵花子像她 们一样能在这里安家。 边交流边出示课件。 第二课时 一、继续围绕“葵花”,品析战士 精神。 (一)由收到“葵花子”引出第二 部分,继续围绕“葵花”,品析战士精 神。 战士们没有寄出那封信,而是种下 了“葵花子”。一起去看看战士们和他

3

们种下的葵花。 (二)呵护“葵花”成长。 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战士们对葵花精心呵护的语句,并结合语句说说葵花带给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学生体会: 根据勾画语句谈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中,结合重点词语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感受葵花的生命力。 2.反馈交流中结合有关语句引导 (1)“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 来看,松土施肥。”、“我们每天趴在石 头围墙上看葵花。”……语句体会战士 们的心情。 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得以理解后合,生机盎然地长大起来”。“这颗幸文本。 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叶子……”抓住“生机盎 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然”、“一往情深”理解是葵花的生命力, 是花儿对太阳的情谊,更是战士们顽强 的意志,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因为 这份爱,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岗 位。 (三)、赞叹“葵花”精神。 (2)“葵花子居然发芽了!先探出 1.理解葵花的“最小”与“最 高”。 默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葵花是“最小”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葵花是“最高”的。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反馈交流中只要学生结合文章说出相应理由即可。如:“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这棵幸运的葵花……在寒风中抖个不停。”和“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

引领学生用心借文本去揣摩作者的心;联系有关语句谈理解,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方法。 4

去,……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 “葵花子居然发芽了!……生机盎然地 长大起来。” 的葵花?为什么? 课件出示问题。 预设:最坚强的葵花、最幸运的葵出理由就要肯定。 二、挖掘内涵 ,升华主题。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源于文本,又花之最”的内涵,是对文本的超越。 2.你认为葵花还是一棵最什么样 花、最珍贵的葵花……只要符合文意说高于文本。这个问题的设定,丰富了“葵(一)文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葵 花的生长过程,但仅仅是在描写葵花 吗?战士与葵花之间有什么相似处? 课件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同时也在赞扬边防 战士。葵花那不屈不挠、热爱生活的精 神永远鼓舞着战士们。它是边防战士勇 敢顽强、心系祖国、乐观向上精神的化 身。 (二)结合“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 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 最高的葵花。”说一说:葵花的什么小, 什么高呢?边防战士的什么小,什么高呢? 在丰富了“葵花之最”内涵的基础上,抛出这个话题引领学生思索,学生引导学生感悟:葵花的外形小,种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对边防战士如葵花植的海拔高;战士的身躯弱小,品格高般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忠于使命的精尚。 课件出示。 三、延伸拓展。 如果让你给边防战士寄去一件东西,你想寄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 四、书写生字。 学生在写字书中书写生字。注意“葵”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 神品格有逐渐深刻的感悟。 在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的生活和精神后,设计此环节,意在让学生用心思考,对边防战士产生一种敬意。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o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