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更新时间:2024-01-17 09: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6.1 有机物运输的一般情况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十分复杂,有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 短距离运输是指细胞内以及细胞间的运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 长距离运输是指器官之间、源与库之间运输,距离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6.1.1 有机物运输的形式 主要形式:蔗糖

依据:蚜虫吻刺法结合同位素示踪、蔗糖是主要的光合产物、蔗糖的理化性质:

溶解度高、稳定性高、贮能高、运输速率高 其它糖类:绵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等

其它物质:有机酸、氨基酸、酰胺、内源激素、生物大分子等 6.1.2 有机物运输的途径 短距离运输:指胞内与胞间的运输

胞内运输:是指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交换。有分子扩散、原生质的环流、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以及囊泡的形成与囊泡内含物的释放等。

胞间运输:包括质外体运输、共质体运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之间的交替运输三种形式。

1.质外体运输 (apoplastic transport)。是自由扩散的被动过程,速度很快。

2.共质体运输 (symplastic transport)。主要通过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通道。

无机离子、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内源激素、核酸等均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转移。

3. 交替运输:物质在共质体与质外体间交替进行的运输称为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

在共质体与质外体的交替运输过程中,常需要经过一种特化的细胞,这种细胞称转运细胞。转运细胞在植物界广 泛存在,其特征是:细胞壁与质膜向内伸入细胞质中,形成许多皱折,或呈片层或类似囊泡,扩大了质 膜的表面,增加了溶质向外转运的面积。

囊泡的运动还可以挤压胞内物质向外分泌到输导系统,即所谓的出胞现象。

转运细胞(胞壁与质膜内折,囊胞运动出胞现象) 长距离运输:输导系统的运输

长距离运输:一段不过1~2厘米的茎,两端物质转移和信息传递若要在细胞间进行,就要通过成百上千个细胞才行,数量和速度都受到很大限制。

长距离运输要靠具有运输功能的输导组织——维管束系统来承担。 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

韧皮部是由筛管、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所组成,其中筛管是有机物运输的主要通道。筛管分子与它们的伴胞有很多胞间连丝联系。 成熟的筛管细胞中含有P-蛋白(韧皮蛋白),呈管状、线状或丝状,

能使筛孔扩大,有利于长距离运输。 韧皮部: 筛管(P——蛋白)

实验证据:蚜虫吻刺实验结合同位素示踪;环割实验 6.1.3 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单向、双向、横向(少量) 6.1.4有机物运输的度量

有机物的运输速度:被运输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有机物质的运输率:

比集运量(SMT)或比集运量转移率(specific mass transfer,SMTR):

-2-1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的数量。g·cm ·h .

6.2 有机物运输的机理

在源端的装载(phloem loading) 在库端的卸出(phloem unloading) 从源到库的运输动力 6.2.1 有机物在源端的装载 装载途径:共质体途径;交替途径 装载机理:H + — 蔗糖协同转移模型 糖-质子协同运输模型:

该模型认为,在筛管分子或伴胞的质膜中,H+-ATP酶不断将H+泵到细胞壁外(质外体),质外体中H+浓度较共质体高,于是形成了跨膜的电化学势差。当H+趋于平衡而回流到共质体时,通过质膜上的蔗糖/H+共向运输器,H+和蔗糖一同进入筛管分子。

1)电中性载体模型

根据蔗糖载体带电与否,H+—蔗糖协同运输又分为两种情况: 电中性载体模型:载体本身不带电荷,在膜外侧载体先与蔗糖分子结合,接着又与H+结合形成蔗糖—载体—H+复合体,由于膜内的电性较负,故三元复合体象电泳一样进入膜内侧,并发生解离,依次释放出H+与蔗糖分子,H+在ATP酶作用下被泵到膜外侧,中性载体亦返回到膜的外侧。

电负性载体模型:载体本身带电荷,在膜外侧载体先与H+结合,后与蔗糖分子结合形成蔗糖—载体—H+三元复合体,依电化学势梯度横过质膜,并在膜内侧解离,先后释放出蔗糖分子与H+。由于载体与膜内侧均带负电荷,二者相斥,于是载体又返回膜外侧,而H+被ATP酶泵到膜外侧。 2)电负性载体模型

装载受载体调节,其依据是:

对被装载物质(如蔗糖)有选择性;需要能量;具有饱和效应 6.2.2 有机物在库端的卸出 卸出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 卸出机理:主动过程、被动过程

目前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通过质外体途径的蔗糖,同质子协同运转,机理与装载一样,是一个主动过程。二是通过共质体途径的蔗糖,借助筛管分子与库细胞的糖浓度差将有机物卸出,是一个被动过程。

6.2.3 有机物运输的机理(动力)

被动机理 —— 压力流动学说(pressure flow hypothesis)(集流学说)

德国植物生理学家 Munch (1930) 提出 压力流动学说的证据和不足: 主动机理: 细胞质泵动学说: 收缩蛋白学说:

6.3 有机物的分配与调控

6.3.1 代谢源与代谢库及其相互关系

1)代谢源:指能够制造或输出有机物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2)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 3)源库关系: 相对的

决定有机物分配的因素:供应能力、竞争能力、运输能力 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有三种类型 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源限制型:源小库大,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源的供应能力。 库限制型;源大库小,限制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库的接纳能力。 源库互作型:呈过渡状态的中间类型,产量由源库协同调节。 6.3.2 有机物的分配规律 按“源 — 库单位”进行分配

优先供给生长中心 就近供应,同侧运输 功能叶之间无供应关系 可再分配与再利用

6.3.3 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调控 6.3.3.1 代谢调控

(1)细胞内蔗糖浓度对运输的影响

阈值:决定细胞内蔗糖能否输出的关键浓度。 可运态蔗糖:高于阈值的蔗糖。 非运态蔗糖:低于阈值的蔗糖。

K / Na 调节叶绿体内淀粉含量与细胞质内蔗糖含量的比例,比值低利于淀粉向蔗糖转化,提高输出率。 (2)功能叶内无机磷对运输的影响 (3)细胞内能量代谢对运输的影响 (4)碳素固定类型的影响 6.3.3.2激素调控

机理:激素改变膜的理化特性,提高膜透 性

IAA与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去极化,形成暂时通道。 激素促进RNA、蛋白质(酶)的合成。 6.3.3.3环境影响 矿质元素:N:要适量。

K: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促进运入库的蔗糖转化为淀粉,利于维持

韧皮部两端的压力势差。

B:促进蔗糖合成,提高可运态比例;以硼酸形式与游离糖结合,形成带负电的复合物,易于透过质膜。 P:提供能量,磷的转运器工作必须。 气象因子:光照、温度、水分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o2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