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更新时间:2023-11-05 20: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论 文 题 目:学科 、专业:小 组 成 员:指 导 教 师: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班 刘波、孙琳清、伍婧文、张元秭、孟剑桥、王珺 郭宇强 讲师 二零零九年九月一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论文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焦点之一,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方面的调查研究较为罕见。我们通过回顾有关大学生就业相关文献,对十六所高校发放一千多份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半开放访谈调查,并结合国内外各学科相关理论研究,从而撰写完成了此次关于大学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结合了多学科理论后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给出了定义。2.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检索法、专家意见法等,设计出信度较高,效度较好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3.运用现代心理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动机,并且给出了男女生之间不同就业需求产生的原因。4.通过对“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分别给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五方(大学生、高校、家庭、政府及社会)相应的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 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就业压力较大。2. 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因素成为造成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首要因素。3. 大部分大学生期望毕业后能在发达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4. 在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中大学生最注重的是“个人兴趣”因素,而其次男生则更加关注“收入”因素,女生更加关注“稳定性”素。5. 大部分大学生把自己的薪酬期望定在1000-3000元\\月等,并且提出了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期望;薪酬期望;

概念界定:

1.就业期望:就业期望是指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对用人单位在薪酬福

利、劳动条件、职业发展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能够给予劳动者的效

益的心理预期。

2.薪酬期望:大学生就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

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如果低于这一标准,大学生就不会接受这一工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Abstract of a thesis

College student issue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is one of the focal point that society studies nowadays, is also one of the focal point that society shows solicitude for nowadays, but expects that the aspec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s comparatively rare in the homeland about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obtains employment. And our relevant by recollecting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relevance document, gives out more than 1,000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o sixt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four will graduate as well as the academy is big to Peki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Beijing ,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China Institute of Relations interview of the college student investigation, studying combining with every home and abroad discipline relevance theory , write the findings report having accomplished the expectation obtaining employment this time about university thereby.

Place of FOAK studying lies in capital: 1. In having been tied in wedlock, the multidisciplinary theory queen expects to have given out definition to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2. Analysis law, document retrieval law, expert idea law wielding a version synthetically etc., the degree designing out message is higher, effect degree is fairly good \report expecting that about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obtains employment\3. Have applied modern psychology to have analysed the motivation that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needs, have given men and women out and the cause that be unlike between the life employment need produces. 4. By the analysis to the result \that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obtains employment, we have given five method (college student , universities , family ,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of the expectation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out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respectively. The main conclusion studying originally has: 1. Most college students thinks that employment pressure now is bigger. 2. The factor educating the pattern and industrial set-ups becomes the first factor bringing about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in the nowadays difficulty. 3. The most college student expects that the queen who graduates can work in the developed city and developed coastal region. 4.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most in the factor affecting career choice's is \personal preference \factor then especially , the girl student shows solicitude for \but. 5. The most college student fulfils self salary expecting to decide the suggestion resolving countermeasure and constructive having waited for a problem, and having brought forward in 1000-3000 Januar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Obtain employment; Employment is expected; The salary fulfils an expectation;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目 录

一、 引言-------------------------------------------------------------------------------------------------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框架--------------------------------------------------------------------------------------1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2

(一) 已有研究成果--------------------------------------------------------------------------------2

(二) 历年大学生就业数据----------------------------------------------------------------------4 (三) 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政策综述---------------------------------------------------------7 三、 调查结果阐述------------------------------------------------------------------------------------7

(一) 大学生对总体就业环境的认识---------------------------------------------------------8

(二) 大学生就业选择倾向----------------------------------------------------------------------9 (三)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倾向-----------------------------------------------------------------12 (四) 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的看法-------------------------------------------------------14 (五) 其他调查结果------------------------------------------------------------------------------15 四、 调查结果分析---------------------------------------------------------------------------------16

(一) 教育体制不完善以及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是导致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

较大的主要原因----------------------------------------------------------------------------16 (二) 国家的发展政策是导致“冷门、热门”专业的产生以及产生大学生择业

地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16 (三) 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是导致其职业选择差异的主要原因-----------------------18 (四)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大学生薪酬期望降低的主要原因--------------------19 (五)大学生的心理预期以及我国特有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成了当今大学生就业价值观-----------------------------------------------------------------------------------------23

五、 建议对策-----------------------------------------------------------------------------------------26

(一) 致广大大学生朋友的建议--------------------------------------------------------------26 (二) 致高校的建议------------------------------------------------------------------------------29

(三) 致用人单位、家庭和社会的建议-----------------------------------------------------30 六、 结束语--------------------------------------------------------------------------------------------32 附件一: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问卷------------------------------------------34

附件二: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访谈调查记录----------------------------------------36 七、 参考文献-----------------------------------------------------------------------------------------39 八、 致 谢----------------------------------------------------------------------------------------------4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入大学,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和国家出台的大学扩招政策,导致了近些年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供给远大于需求,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去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无疑又使原本就供需失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企业裁员、沿海外向型企业纷纷倒闭,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幅降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矛盾日益明显。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如何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了国家发展的前途。为此,在今年的“两会”上,很多人大代表都带来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法和议题,大学生就业这一议题也成为与会代表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温总理还亲自接见了大学生代表,以了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会后,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可见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作为处在就业问题漩涡中心的大学生的我们,怎样能够从实际出发为当前的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客观的就业动向指导就成为我们小组选题的焦点问题,而要想帮助我们自己从就业问题的漩涡中摆脱出来,就要先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国内之前也有过类似的调查,但今天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了解到最新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调查报告就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当今大学生就业期望进行系统客观的调查,为广大大学生朋友提供一些就业建议,为大学开展就业指导课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本报告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实证研究的多种方法。

首先,利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了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方面的理论和数据;其次,是利用问卷对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十几所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第三,是对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四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调查;第四,利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五,通过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建立大学生薪酬期望模型;第六,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以及与往年数据进行对比,提出了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2.调查方法:

考虑到我们的时间、人力、财力有限,本研究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也就是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和文献检索法进行调研,具体形式是利用问卷对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十几所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及对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四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选择对象具有普遍性。

3.研究内容:

本调查报告对大学生对当下总体就业形势的看法,以及造成此种就业形势的原因,如冷门热门行业,就业因素选择,就业地区选择,薪酬期望,企业吸引力,法律法规,求职途径,就业指导以及创业等多方面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调查,并且运用SPSS专业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运用现代管理学、经济学、逻辑学、运筹学、博弈论、数学以及实证心理学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阐释。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已有研究成果

在学术界,对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研究早已开始,但各个学者在其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以不同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所以研究结果也各有不同: 1.从心理学角度的研究分析成果。 从2003年至今,中国社会经历了大学扩招、金融危机等对大学生就业颇有影响的事件,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一项从2003年到2005年的大学生就业心理个案的调查显示,在2003年到2005年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总体就业状况良好,薪金期望值也较高,没有太大的下降,但是在调查中也显示出大学生对待就业困难的认知中基本上趋于理性。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心理的主要表现有:焦虑,自卑,胆怯,幻想,自负,自暴自弃,盲目攀比等,这个期间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就业心理倾向稍有起伏。呈现多元化与一致性,务实性,变化性;第二,就业心理素质相对稳定。业务能力相对稳定,职业成熟度有起伏,就业人格特点表现不一;第三,就业心态各异。渴望竞争,但缺乏勇气,理想化倾向严重,对公平竞争机制持怀疑态度,情绪稳定中有波动。

研究者从三个维度分析了这个期间大学生心理的特征,第一,认知心理维度,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不准确和对外围事物认知的不准确;第二,情绪心理维度,主要体现在悲观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和焦虑情绪心理,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第三,社会心理维度,包括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

从2003年起,在诸多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为主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第一,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第二,个性特点;第三,知识结构;第四,自身因素。能力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业矛盾心理的存在。

客观因素:第一,社会因素。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不完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性别歧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至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至9亿,我国作为劳动力大国,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前几年的高校的扩招虽然在早期看来迅速的提升了我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但是,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却是“余波阵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就业方面的政策中也发生了改变,从当初的“统”、“包”分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困难;第二,学校因素。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与校外合作不够充分,缺乏就业指导与教育;第三,家庭因素。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社会越来越关注大学生这一重要就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大批学者开始研究大学生就业心理,为了帮助广大大学生更加顺利的就业,许多大学和地方机构都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的积极引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就业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的必然结果,是大学生告别美好的校园生活,真正融入社会的第一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思想、心理压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也使得部分同学产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就业心理障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这样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根据研究表明,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在这个人生重大转折点期间对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引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得大学生寻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大学生就业告别了过去的国家“统”、“包”分配,转变到供需双方自主选择,大学生开始自主择业,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矛盾,供远远大于求,就业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在各大院校展开,但由于大部分操作者大都是兼职的,因此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者认为在我国虽然已经广泛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但仍旧缺乏大量专业性的人员与机构的专业指导,致使辅导效果参差不齐,收效甚微。

2.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的分析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个人逐步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为此出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考虑,高校毕业生对理想收入,地区和单位薪酬期望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反应。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毕业生的收入预期高出市场的承受能力,与实际状况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不少文献也同意此观点)。这也证明了外国学者Smith和Powell的论断---由于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资质高于平均水平,从而导致整体收入预期水平的偏高,而且在中国(20%--40%),这种高估主要是有那些来自重点名牌学校,少数热门专业,有非常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想自己创业或想去外资、合资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所推动的。由于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地区间、行业间、单位间经济利益的巨大差异,从事同一种职业、岗位,仅由于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就导致个人收益和发展前景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单位选择预期集中于公共部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预期集中于沿海地区或大城市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完全符合市场行为原则,因为这些地方正是风险加权收益最高的地方。从上述文献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就业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个人的发展是就业的基本目标,并以经济利益即工资福利的获得来衡量目标实现的程度;而由于中国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就业地区的选择就成为获得发展机会和高工资收入的保障(曾湘泉等,2004)。这是大学生对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要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必然选择。

3.从经济学的角度的分析研究。

吴克明教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追求预期收益最大化造成的,具体有三方面的原因: (1)大学学费大幅上升抬高大学生的就业期望。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上大学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根本动机在于实现个人预期收益最大化,即个人期望通过接受大学教育,给自己及家庭带来较高的净预期收益π,净预期收益π等于总预期收入TR减去总成本TC,即:π=TR(w)—TC

TR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的预期收入,TR(w)表示总预期收入是工资水平w的正相关函数,显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越高,总预期收入就越高。TC是指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所支付的学费、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等直接成本和影响大学而放弃的工作收入即机会成本。

由公式可见,当TC上升时,要使πS不变,那么TR必须增加,从而w就必须增加。所以大学学费的大幅增长,使得大学生就业期望升高。

(2)信息不完全导致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

经济学关于理性人假设是指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实现预期利益最大化,但预期利益最大化不等于并且也不一定必然导致结果利益最大化,预期最优导致结果最优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信息必须是完全的。所以,尽管大学生保持偏高的保留工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的选择不理性,而是市场信息不充分造成的。事实上,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专业需求信息以及工资分布信息不完全,他们往往较乐观地估计自己的工资前景,从而提出偏高的工资要求。

(3)在未来不确定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

费尔浦斯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是1970 年由费尔浦斯( E. S. Phelps) 等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理论流派。该理论认为:(1) 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同时每个企业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同,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在劳动力市

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场搜寻。(2) 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获得的工作报酬就越高,但是随着他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时间的延长,未来寻找到的工作岗位报酬的提高幅度递减。(3) 劳动者为获取有关报酬和工作岗位的信息需要花费成本。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职业搜寻成本也随之增加,并且,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成本递增。(4) 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法,当职业搜寻收益大于搜寻成本时,进行职业搜寻就是有利的,而最优的职业搜寻时间为多久,则取决于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时间成本。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劳动者应该继续搜寻,直到二者相等时才应该停止搜寻。在职业搜寻时间到达最优点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就是理性的选择。

(二)历年大学生就业数据

1.2005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比较:

图2-1 2005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比较

从图2-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从2005年至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的迅速增加,在短短的五年内,毕业人数增加了将近一倍,使得就业压力大大增加。

2.2005年至2009年大学生总体就业率比较:

图2-2 2005年至2009年大学生总体就业率比较

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从图2-2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的毕业率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虽然国家政府部门正采取相应措施扩大就业,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现在面对全球的经济危机,就业问题又日益严重起来,比前几年的就业率降低了一半左右,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大的加大。 3.2007年至2009年每年全国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 金融工程 2 园艺教育 3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4 机电技术教育 5 电气技术教育 6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7 烹饪与营养教育 8 市场营销教育 9 德语 10 法语 机械电子工程 医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 注册会计师 物流工程 勘探技术与工程 建筑学 车辆工程 信息安全 过程装备控制工程 地矿类 能源动力类 地质学类 材料类 仪器仪表类 测绘类 动物生产类 水利类 环境与安全类 材料科学类 表2-1 2007年至2009年每年全国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 4.2005年至2009年大学生月平均工资比较: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月平均工资(单位:元) 1588元 2892元 2787元 表2-2 2005年至2009年大学生月平均工资比较

从近三年的大学生月平均工资看来,大学生的价值在逐年的增加,企业对大学生的待遇也越来越高,但是月平均工资还没能够处于稳定阶段,还在逐年的发生变化。

5.2006年至2009年大学毕业生对薪酬期望的比较:

2006年,在针对2006年普通高校应届本、专科生的调查中显示,已签约的学生中,签约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了13.1%;1000-1500元的占了34%;而暂没找到工作的学生,30.7%认为自己第一份工作月薪1000-1500元。

2007年 ,在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中显示,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45%,其中,31%的人期望月薪在“3000至5000”,14%的人期望月薪“5000元以上”。在月薪低于3000元以下的选择中,“2000至3000”的选择比例为41%,“1200至2000”的选择比例为14%,“1200元以下”的选择为0。 2009年,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中显示,51%的大学生可接受1000至2000元的月薪,1.3%的人可接受零月薪。在这次调查中,不同学历都有人可以接受零月薪,月薪期望随着学习的增高而增高。

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三)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政策综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中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导致 2003 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国家出台了很多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和谐稳定就业。就业促进会的成功建立,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就业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推动大培训,拉动大就业,形成大市场,促进大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促进和谐稳定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主要包括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主辅分离、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失业调控、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等十项政策措施,促进了各类群体的就业,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帮扶。

同时,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不断强化,2003年以来,将城镇新增就业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形成了财政投入增加、部门相互配合、上下统一行动的长效机制。

目前,以《劳动法》为基础,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为骨干,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规相配套,我国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调整开始进入法制化轨道。

三、调查结果阐述

本科研小组的调研在2009年3月底到5月进行,历时近两个月。其间,对北京市16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调查以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在“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中,我们对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石油化工科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建工学院在内的十六所北京地区的高校发放了1143份《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问卷》,实际收回998份,问卷回收率达到了87.3%。在回收的998份问卷中,有效问卷数为729份,问卷有效率为73.0%。与此同时,对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调研,并且对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进行现场采访。到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文献收集检索。

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从对72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参加本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男生为40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9%,女生329人,占45.1%;从大学生的来源地看,来自特大型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城市地区的占总人数为135人,占总人数的18.5%,来自中型城市的为239人,占32.8.%,来自小型城市以及农村的为355人,占48.7%。727名被调查者所学专业类别分布见图3-1。

图3-1 被调查者所学专业类别分布图

(一)大学生对总体就业环境的认识

在对“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的调查中,有29人选择形势很好,没有压力;73人选择形势较好,压力不大;163人选择形势一般,有一定压力;362人选择形势严峻,压力较大;104人选择形势恶劣,压力极大。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大学生都认为当今的就业形势不够乐观。

图3-2 大学生就业形势看法分布图

在对“造成此就业形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中,调查结果如下表:

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影响因素 国际金融形势因素 国家政策法规因素 劳动力人口流动因素 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因素 企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匹配因素 其他 选择人数 165 87 72 247 147 11 所占比例 23% 12% 10% 34% 20% 1% 表3-1 造成此就业形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由表3-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果、国际金融形势以及企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匹配因素是造成上诉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最主要三个影响因素。

(二)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倾向

对“您最想从事哪3个行业和您最不想从事哪3个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最喜欢的3个行业分别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男生232人,女生215人);金融、保险业(男生217人,女生180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男生147人,女生141人)。最不喜欢的3个行业分别是采掘业(男生321人,女生257人);农、林、牧、渔业(男生242人,女生203人);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男生122人,女生126人)。其它调查结果见图3-3及图3-4。

图3-3 最喜欢从事的三个行业分布图

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图3-4 最不喜欢的三个行业分布图

在对“您对您的职业选择考虑最主要的3个因素是”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最注重的都是“个人兴趣”因素,而其次男生则更加关注“收入”因素,女生更加关注“稳定性因素”。其他调查结果见图3-5职业选择考虑因素男女生对比图。

图3-5 职业选择考虑因素男女生对比图

对男女生不同的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对比显示,女生比男生更加注重工作的

1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稳定性以及家庭影响因素,而如果考虑到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为4:3.3,也可以推知人际关系因素也是女生更加关注的职业选择因素。

对就业地区的选择的调查结果如图3-6大学生就业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分布图。

图3-6 大学生就业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分布图

在729份调查问卷中有近一半(350人)期望毕业后能在发达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但是我也看到有87人选择毕业后去西部大中型城市就业,并且有30人决定去中小型城市就业,15人选择到农村就业,而97人决定回到家乡就业。

在对“您现在是否对将来的就业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思考过或者只有大致的规划,而只有10%的同学有具体详细的规划,具体结果见图3-7大学生就业规划分布图

图3-7 大学生就业规划分布图

1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成为当今大学生最不想从事的三种行业。

最近10年来,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总的趋势是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某些垄断行业的收入更高,而传统的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收入则相对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的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个行业的行业收益十分可观,而行业间的收益差异甚至要比多年的人力资本投资为就业者带来的收益还要多,而三个最不受大学生欢迎的行业给大学生带来的收益则非常小。同时,我们还发现这里所提及的收益不仅仅是工资的收入,还有包括社交、受尊重、心理满足、获得社会地位等不可量化的潜在收益。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学生都希望就职于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但是由于这几个行业的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对就业吸纳能力较大还是集中在生产行业。因此,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出现了“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一些“行业收益”大的行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大,却因为存在很高的“行业收益”而吸引着大批毕业生争先恐后地求职;另一方面,一些如制造业那样竞争性强的行业,因为“行业收益”很小,即使有较多的用人需求,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待业也不选择去这些行业就业。

众所周知,大学生上大学目的就是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大学生上大学实际就是对其自身的一种投资,这种投资虽然是一种远期的线性投资,但其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得到收益,这种收益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在大学生就业后所得到工作以及各种不可量化的心理满足感。众多实际数据显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这三大行业正是能够为大学毕业生带来较高经济收益和较大的心理满足感的行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都希望从事这三个行业的工作了。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期望能在发达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 对于政府来说,在决定和评价自己的各项活动之时,常常需要考虑在经济效率与收入分配公平两种结果之间加以权衡。尽管可能存在着既有利于效率,又有益于公平,或者只有利于其中一项而不损害另一项的情况,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效率和公平存在一个交换的关系,即必须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或以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率。这两种两难的选择问题被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其“漏桶试验”中表达为:再分配的税制像一只漏桶,使得富人的每1美元的损失,只能有部分到达穷人手中,另一部分再分配过程中流失。在面对这一问题上,我国政府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财政政策,由此政策所带来的不仅是我国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经济,还有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

毕业后能在发达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是许多大学生的梦想,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希望今后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职能资本,其特性也是资本寻求增值最大化的过程的体现。我国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方针以及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导致了我国城乡及

1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再加上“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平等竞争等原因的存在致使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社会资源大量流入发达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致使“富的地方更富,穷的地方更穷”。而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也理所当然地会选择流入这些地区,以获得资源增值的最大化。

(三)男女生性别的差异是导致其职业选择的差异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中大学生最注重的是“个人兴趣”因素,而其次男生则更加关注“收入”因素,女生更加关注“稳定性”素。

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其次,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 最后,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随着中国社会的突飞猛进,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认识到兴趣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在当今中国这一教育体制下,初等教育还都是停留在课本知识之上,学生并无选择权,也就无从建立一个专业上的“兴趣”,但随着高等教育将不同学科划分为不同专业后,学生也就有了选择的余地,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今后在毕业后也可以选择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正是人的兴趣具有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等品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中大学生最注重的是“个人兴趣”因素。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个人的兴趣(Holland,1980,1997)、自我效能(Lent, Brown &Hackett,1993)、价值取向(Ester,1993)等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和职业选择。家庭背景如父母职业、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也影响着子女的职业期望和职业获得(Blauand Duncan 1967;Schulenberg,1984)。在中国,家庭城乡背景不仅影响个人的受教育机会,还影响个人的职业获得和流动(陆学艺,2004)。这意味着职业期望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社会经济

1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制度、劳动力市场状况外,还与个人本身的一些因素密切相关。在对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时发现,在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中男性之所以更加关注“收入”因素,女生更加关注“稳定性”素,主要是由社会和心理因素两方面造成的。

社会因素是指男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较重,与之相应的就是男性在社会生活上花销较大,所以男性就希望获得更到的收入以填补较多的花销。而女性多是因为社会、家庭以及作为女性特有的原因(比如妊娠等因素)等原因导致女性更加倾向于稳定的工作,这样有助于女性缓解较为繁杂的其它日常工作。与此同时,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截止到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为27.25%。其中,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1.08%。由此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所以女性选择稳定性较强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失业的风险。

除此之外,在生理学以及心理学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忧虑。这主要由其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忧虑发生时,女性大脑中负责感情反应的扁桃体部分会异常迟钝,而负责语言和抽象思维的部分极为活跃。此时女性的全部思考,都以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形式进行,大脑很难区分各种感情的差别,因此女性时常对现实抱有一种焦虑、消极的态度。故女性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多半会选择保守,风险小的决策,对自身的评价也会随之降低。于是,大多数女性在择业时,往往会选择稳定,福利保障高的职位。而男性的思维主要受到一种荷尔蒙——睾丸酮的影响。睾丸酮是一种让人具有攻击性的激素,对于正常男性,高于女性的睾丸酮素让他们热爱竞争,追求冒险,对自身评价甚高,所以他们再择业是,多半会选择高薪高待遇职位。女性的生理条件比男性脆弱,因此在需要力量才能生存的原始社会,她们比男性更少直接参与残酷的生存竞争。另外,由于承担着生育及养育任务,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对安全感天生具有更强烈的需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大一方面则是由社会传统观念的差异所造成的。尤其是社会对男性女性的社会角色期望存在着显著差异。比如女性在择业的时候,得更多地考虑到未来,婚姻,家庭,这样就会影响她们对工作要求的和谋求发展的程度。从性别心理学角度来看,男性更渴望获得经济上的成功,比女性更喜欢冒险,因此更容易为高回报高薪资的职位所吸引。

(四)“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大学生薪酬期望降低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把自己的薪酬期望定在1000-3000元\\月。

大学生就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如果低于这一标准,大学生就不会接受这一工作。在这些工作特征中,其中能够量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工资水平。显然,不同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就业期望。判断就业期望是否偏高总是需要借助某一个参照点,只有高于这一个参照点的就业期望才偏高。从经济学

1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角度看,这一参照点就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据此,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可以界定为大学生就业期望高于大学生均衡工资。由于大学生均衡工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大学生供求变化而变化,当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增加时,市场均衡工资将上升,当大学生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将下降。所以,衡量大学生就业期望是否偏高的参照点也非一成不变的。例如,假定当大学生市场均衡工资为5000元时,5000元的就业期望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大学生市场均衡工资为3000元,那么5000 元的就业期望就是偏高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引起大学生失业,我们可以用经济学供求理论对此进行阐释。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劳动力的供给量则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增加,换言之,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劳动力均衡价格是由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共同决定。只有当市场上劳动力的实际价格等于劳动力均衡价格时,才实现劳动力市场出清,此时既没有劳动力短缺,也没有劳动力过剩。如果市场上劳动力实际价格低于劳动力均衡价格,就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即劳动力短缺;反之,如果劳动力价格高于劳动力均衡价格,劳动力就会供过于求,就有一部分劳动力失业。

图4-1 大学生薪酬期望与大学生就业状况

如图4-1所示,S曲线表示大学生供给,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大学生供给量随着大学生工资上升而增加,D 曲线表示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随着大学生工资上升而减少。大学生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均衡的大学生均衡工资为W0,均衡的大学生就业量为L0,如果市场上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刚好等于W0,此时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就等于大学生供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实现了充分就业。但是,如果大学生薪酬期望高于均衡工资,即大学生不愿意接受市场均衡工资,那么这部分大学生必然将陷入失业状况。因为偏高的薪酬期望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无法出清。如图4-2所示,大学生的期望工资为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W0。在W1的市场价格下,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为L1,这就是大学生拥有的

2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就业机会或实际的就业量,而大学生的供给量为L2,显然大学生供过于求,供过于求的部分即失业的大学生数量为L2 - L1。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期望工资水平越高,则供求缺口L2 - L1越大,失业就越严重。可见,薪酬期望偏高一方面减少了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的供给,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失业。而且,大学生的期望工资高于均衡工资越多,大学生失业问题就越严重。反之,如果薪酬期望降低,那么大学生失业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如果能足够接近均衡工资,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就会基本保持平衡,劳动力市场也可以基本出清,这样就可以基本达到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最优配置。

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个人采取一切行为决策都是企图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预期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的择业决策也不例外。所以大学生要追求自己就业利益的最大化就要降低自己的薪酬期望,从而避免失业的危险,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

接下来,我们只要构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运用博弈论(Game Theory)的基本原理便可以解释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做出降低薪酬期望决策的缘由。

首先,我们假设应聘同一岗位的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同质的,即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足以胜任这份工作(调查显示,工作岗位中的很大一部分招聘岗位普通大学生都可以胜任)。现在运用逻辑演绎原理把此次博弈归结为两个同质的大学毕业生甲和乙,他们在为获得他们都能胜任的工作而进行博弈。

下面我们来描绘博弈的三要素:

1、 博弈的局中人:大学毕业生甲和乙

2、 博弈的策略:

甲:保持其心目中原有工资水平5000元 降低工资水平到3000元

乙:保持其心目中原有工资水平5000元 降低工资水平到3000元 3、 博弈的得失:甲、乙同质,那么就会出现4种不同的结果

(1)甲降低到3000元,那么公司方会选择甲,所以甲获利为3000元乙获

利为0;

(2)乙降低到3000元,那么公司方会选择乙,所以乙获利为3000元甲获

利为0; (3)甲乙都保持在5000元的标准,公司方出于无奈,甲、乙每人都会获利5000元;

(4)甲乙都降低到3000元,公司方会出于对利益的追求,甲、乙每人都会获利3000元;

下面我们就可以根据甲、乙的不同决策,写出甲、乙大学生应聘工资选择矩阵(如图4-2所示)。每一格的右上角的数字代表甲做出相应决策的获利情况,左下角代表乙做出相应决策的获利情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甲、乙应聘者正在面临一个“囚徒困境”。

2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结 束 语

本科研小组一行六人在经过一年多科研调查后终于完成了这份汇聚了我们科研小组汗水与心血的调查论文,回首这一年多我们走过的科研之路,可谓有得有失,喜忧参半,真应了邓小平说的那句话“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我们经历许多艰辛与坎坷,但是,经过了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如今,我们的科研调查已经完成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关于大学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其主要贡献在于:

1. 借助文本分析、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调查方法对当今大学生就业期望做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完成了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以及《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问卷》。

2. 本调查报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综合运用了多种学科对“关于大学就业期望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本科研调查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出台大规模促进就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展开,其调查结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新的调查结果可以为高校和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参考借鉴的依据。

4. 本科研调查对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五方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观;有助于高校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需求,从而能够有的放矢的指导和帮助广大大学生就业;有助于唤起全社会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有助于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促使其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5. 本调查报告对在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中的核心问题——薪酬期望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经济学、博弈论对其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有助于广大大学生朋友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大学生薪酬期望问题。

6. 本调查报告有助于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提供借鉴。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样本容量比较少,且覆盖面较窄。由于本科研小组调研时间、人力、财力有限,所以本科研小组也是有的放矢地针对北京地区高校进行了调查,我们对十六所北京地区的高校发放了1143份《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问卷》,实际收回998份,问卷回收率达到了87.3%。在回收的998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729份,问卷有效率为73.0%。如果有更好更丰富的数据来源,应当可以得到更理想的结果,其理论贡献将更为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更大。

另外,应当认识到模型所能解释的因素总是有限的。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在应用时要结合行业、企业及环境变化等因素。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并没有对占样本总量比例较小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排出少数人的意愿,虽然在总体样本中其影响力较小,但作为个体并不能被忽视。

3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我们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性的调查报告,其结果则在此忽略不计,但这也势必会造成一些调查结果上的偏颇。

大学生就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学科领域也非常广,但其影响力确实举足轻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了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用人单位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繁荣昌盛。对这一问题深入的调研,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本调查报告就是基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一个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侧面展开调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本科研调查报告能为高校和广大大学生朋友提供借鉴。

3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附件一: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

您好!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就业期望情况的调查。填写问卷大概占用您5分钟。您的认真如实地填写将对我们的科研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这是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坚实保证,回答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您所填写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为您保密。您在此问卷上的作答,不会对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所以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谢谢您的合作!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情况

1、 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 生源地: 省(自治区) 市 3、 您的专业类别为( )

A、农学 B、历史学 C、管理学 D、工学 E、经济学 F、文学 G、哲学 H、理学 I、法学 J、教育学 K、医学

4、 您现在的学历( )

A、专科 B、本科 C、硕士研究生 D、博士

第二部分:正式问卷 (注:除特殊要求的题目外,其它题目均为单项选择)

5、 您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 )

A、形势很好,没有压力 B、形势较好,压力不大 C、形势一般,有一定压力 D、形势严峻,压力较大 E、形势恶劣,压力极大

6、根据上题,您认为造成此就业形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国际金融形势因素 B、国家政策法规因素 C、劳动力人口流动因素 D、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因素 E、企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匹配因素 F、其他 7、 下列行业中,您最想从事哪3个行业( )您最不想从事哪3个行业( )

A、采掘业 B、金融、保险业 C、农、林、牧、渔业 D、制造业

E、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F、建筑业 G、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H、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I、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J、房地产业 K、社会服务业 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M、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O、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8、 您对您的职业选择考虑最主要的3个因素是( )

A、专业对口 B、收入 C、社会声望 D、晋升机会 E、个人兴趣 F、工作挑战性 G、稳定性 H、家庭影响 I、人际关系 J、户籍问题 K、其他

9、 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 )

A.发达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B.东部大中型城市 C.西部大中型城市 D.中小型城市 E.农村 F.家乡 G.其他 10、 您现在是否对将来的就业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

A、从来没想过,顺其自然 B、思考过,但是没有做过明确的规划 C、考虑过,有大致的规划 D、仔细考虑过,有具体详细的规划

11、您认为应聘成功的关键是( )

A、反复应聘获得丰富的经验 B、学校的名气 C、职称证书的数量 D、专业对口 E、自身的能力 F、其他

3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12、在应聘过程中,您比较重视企业的( )

A、经营理念 B、企业文化 C、名气 D、企业规模 E、薪酬与福利 F、发展潜力 G、领导者风格 H、行业特点 I、国际化趋势 J、个人发展 K、其他 13、您对薪酬的考虑(第一份工作的起始薪酬)为( )

A、800—1000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5000 E、5000元以上 14、您对以上薪酬标准的选择是基于( )

A、市场的行情 B、对自身价值的评价 C、对自身消费水平的考虑 D、他人建议 E、其他 15、您怎样看待就业应从基层做起( )

A、很有必要,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B、因人而异,对于缺乏经验者才有必要 C、有助于了解工作流程,不宜过长 D、完全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 16、您认为在求职前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 )

A、专业能力 B、自我表达能力 C、外语应用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 E、环境适应能力 F、其他 17、您对国家出台有关于就业的法律和政策是否了解( )

A、没听说过 B、听说过,但是不了解

C、只知道政策方向,但不了解具体内容 D、明白政策,了解内容 E、非常了解 18、如果进入这个企业,您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限选两项)( )

A、企业的从业经验 B、良好的专业技术 C、先进的管理模式 D、前沿知识信息

E、广泛的人际关系 F、团队合作技巧 G、良好的薪酬福利 H、自我价值的实现 I、到海外工作的机会 J、稳定的工作岗位 K、其他 19、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 )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 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网络 D、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 E、校园招聘会 F、其他 20、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

21、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 F、其他 22、您有没有想过尝试一下自主创业( )

A、有机会可以尝试 B、想过,但觉得风险太大 C、没想过,只想有份稳定的收入 D、觉得是盲目的行为 E、正在进行 23、您认为创业的根本目的是( )

A、赚钱 B、积累社会经验 C、自我实现 D、一时性起,刺激 E、避免就业压力 F、其他

24、如果创业,您将选择的方式是( )

A、经营个人店面 B、代理加盟 C凭借点子、想法和创意创业 D、利用网络资源业 E、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业 F、其他

问卷调查结束,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3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报告 07人力二班

附件二: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访谈调查记录

受访者资料:

性别:男 所属院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所属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所属年级:05 级 访谈时间:2009年6月13日

访谈地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校区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与我们的访谈,此次访谈采取匿名式访谈,您的个人信息以及您所叙述的信息我们都会为您保密,所以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在此希望您能够开诚布公的与我们进行交流,您认真详细的回答将是我们访谈调查结论的坚实基础。本次防谈大约占用您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向因此而对您产生的不便表示歉意。

1.您对现在的就业形式总体感觉如何?

形式不太好,就业人数太多,招聘会场有非常多的人,然而成功率很低,人大的成功率大概在20%左右,而本班的成功率可以说几乎没有,形式非常困难。eg.去昌平应聘,来回四个办小时的车程,而面试只要半个小时。

2.既然就业这么困难,那您有没有想过自主创业?

现在来说,自主创业离我们很遥远,大二大三有过创业的想法,

也想过几个人一起创业,但是到毕业的时候,在就业压力,就业困难的面前,感觉创业与实际相差太大,虽然有想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即使真有创业想法,也希望是先就业再创业,先积累经验,在谋求个人单独创业。

3.在您心中,感觉现在学什么最容易就业?

我很热爱自己的专业,所以还是喜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有很多专业,比如,心理学、工商管理等都是属于人事部,公司很少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担任管理的职务,目前来说,想做办公室无非就是财务和人士这两部分,财务的专业性太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想比之下人事就比较好做。而营销比较好就业,但是很少大学生愿意去做,平时做兼职很多就属于营销类,经验已经累积了一些,如果毕业再继续做营销的话对个人发展起不到太大作用。

4.您是否喜欢您所学的专业,在大学期间学到的东西对您就业的帮助大么?

我很喜欢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构架流程的一个理解最重要,在校期间作用最大的是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这在简历上将是很光彩的一笔。

5.听说您还没有找到工作,请问您没找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首先是个人素质不够强,其次是就业环境,比如,就业压力大,竞争太激烈。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素质。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r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