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比较教育-考题资料(第九章-第十三章)(详细整理)

更新时间:2024-01-15 09: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9 蒙台梭利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儿童之家”,此名称起源于 意大利

2.1907年,蒙台梭利开办了第一所“公寓幼儿学校”,又称 儿童之家

3. 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 4. 1929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哪个国家成立 丹麦

5.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由一个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即 心理胚胎期 6.最早将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展并运用于儿童教育中的是 蒙台梭利 7.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 区域教育活动内容 8.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集体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主题教育活动 9.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个别教育活动实现的形式是 区域活动

10.蒙台梭利的区域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分为 日常生活训练、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文化科学教育、历史地理教育和 艺术表现

11.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三要素的核心是 有准备的环境 (2次)

12. 蒙台梭利提倡在设计儿童“工作材料”时,一种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多种多类的能力,这体现了 困难度孤立的原则

13.蒙台梭利提倡儿童的每一种“工作材料”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工作材料”的活动中,这体现了 内在奖惩的原则

14. 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最具特色的部分是 感觉教育 15.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终极目的是 创建新社会 16. 在当代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半日活动安排中,最重要的活动是 区域教育活动 二,名词解释

1. 《蒙台梭利教育法》(P264)

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英文译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2. 心理胚胎期 【02 全国 2004年10月】(P272)

是蒙台梭利儿童观的一个概念。指儿童从出生的“精神空白”到1岁左右形成和发展了许多心理感受点和器官的“心理胚胎期”。其形成发展需要一个特殊环境——既进行保护又提供养料的“有准备的环境“。儿童依靠“吸收性心理”积极主动地吸收环境,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的各种经验。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3 “工作”(P275)

蒙台梭利把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地选择和操纵活动材料并由专注于活动而发现和发展的活动称之为“工作”。从而引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是通过“工作”而非游戏实现的观点。“工作”的主要作用:促进儿童发展,愉悦儿童身心。“工作”的流程:兴趣——开始操作——出现专注——获得发现。“工作”包含游戏。

4 “有准备的环境”(P278-280)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有准备的环境”必备条件:能适合儿童发展的节奏和步调的环境;儿童能自由操作各种活动材料的环境;对材料有所限制的环境;有秩序的环境;与成人有关联的环境;能保护孩子有安全感的环境;对儿童有吸引力和美得环境。其根本是:适合儿童的环境,出发点是引导促进儿童发展。

5 “导师” (P280-281)

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导师最重要的是:尊重、热爱儿童,用平等、谦逊的态度对待儿童;重视观察、了解儿童,真实准确地把握儿童内心世界。“导师”的主要任务:为幼儿创设有兴趣性和探索性的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发现环境、发现环境中的问题,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正确评价儿童,使工作进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调整环境——进行引导”的良性循环,帮助幼儿实行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1. 蒙台梭利教育法复兴的原因 (P268-271) (1)蒙台梭利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观点具有现实意义。(2)蒙台梭利对于智力发展的看法顺应时代呼声。(3)蒙台梭利对儿童个别学习得强调符合当时美国教育的需要。(4)蒙台梭利感觉运动训练的效果得到重视。(5)蒙台

1

梭利对专注的重要性的强调在美国得到证实。

2,蒙台梭利儿童观 (P272-275)

(1)儿童心理发展是“潜在能力”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儿童具有“潜在的生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要启动它,成人必须提供“有准备的环境”。(2)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敏感期”是一种与成长密切相关并和一定年龄相适应的现象。(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每一阶段都表现出与另一阶段明显不同的特征。(4)儿童心理发展通过“工作”实现。 “工作”: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选择和操纵活动材料,由专注于活动而发现发展的活动。

3. 蒙台梭利教育观

(1)教育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创造新人类,通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儿童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创造新社会。

(2)教育内容: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团体教育活动),区域教育活动(分组及个别教育活动)。 (3)教育方法:“有准备的环境”是核心。其根本是适合儿童的环境。作为“导师”的教师。尊重热爱、观察了解儿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作为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包括所有的教育内容。

4.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教育活动的安排 (P283-290)=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内容。 (1)团体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是班级幼儿共同参加的活动。以综合主题活动出现。 (2)分组和个别教育活动(区域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练习: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室内环境、社会行为。感觉教育: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工作。数学教育:个位数家庭、十进位系统、线性数数、分数等。语言教育:听说口头语言、读写书面语言。文化科学教育: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

5. 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特点。 (1)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就像一个家;“儿童之家”内的一切都符合儿童的标准;环境布置安全、美观有秩序。 (2)教师是儿童的导师。蒙台梭利教师是“导师”,是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

(3)教具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对象。蒙台梭利教具的特点:刺激的孤立性、操作的顺序性(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工作的趣味性、教育的自主性。

四,论述题

1.如何全面认识和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06 全国 2006年10月】【08 全国 2007年10】 = 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一)正确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内容

(1)全面认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内容。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才是她教育法的核心。蒙台梭利教育法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法,而是一个由儿童观、教育观(包括教育方法)组成的整体。

(2)认识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局限。① 把儿童心理发展归于天赋能力的表现;② 寄希望通过蒙氏教育达到和平社会;③ 对环境以及环境作用的认识不够科学严谨;④ 感官训练带有一定的孤立性和机械性。

(二)合理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

(1)以我为主,他为我用。蒙台梭利“多层次”、“全方位”、“重个性”、“重和谐”、“重实践”的教育方法,对于保证幼儿“全员、全面、个性、和谐发展”及“创造意识和能力发展”有积极实际的参考价值。

(2)以他为助,他我结合——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本土化”。

① 关于教育内容: 设计出符合中华民族生活习惯,能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日常生活练习及材料。设计出体先汉语语言文字特点的语言教育体系及活动材料。设计出既反映中华民族精髓又反映世界科技新潮的文化科学教育体系及材料。设计出认识祖国为核心,了解世界的历史地理教育体系及材料。培养符合时代,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充分的表现和创造的环境氛围。设计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特点的道德教育内容。②班级组织问题:混龄编班的挑战:对教师要求较高;家长认同我国传统的同龄编班,年长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发展上“吃亏”,年幼的家长担心孩子“受气”。可在在完全混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和同龄编班中选择,也可考虑由部分时间混龄编班过渡到完全混龄编班。

五、材料分析题

“儿童之家”不是像小学生的教室那样的一间或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而是像我们普通家庭中的房屋布局。有几间房子,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们可以在室内活动,也可以在室外活动。室内活动的主要房间是智力活动的工作间,另外,室内也有洗漱室、睡眠室、浴室等让孩子生活和休息的空间;室外活动主要是观察照顾小花、小草、小动物、小摆设等。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内容与特点。

2

10 皮亚杰、海伊斯科普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 图式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涉及的四个基本概念是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3.通过主动与物体作实际的接触并对接触的事物加以操作、捉摸而获得的经验,皮亚杰称之为 物理经验 4. 从人与人之间思想观念的交流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皮亚杰称为 社会经验 5.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因素是 平衡化 6.儿童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儿童自我调节的过程,称之为平衡化 7. 皮亚杰把儿童智慧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依次: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婴儿时期的智力发展主要属于 感知运动阶段

9.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智力发展属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0——2岁 10. 皮亚杰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中“前运算阶段”,相当于 2—7岁

11. 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主要属于 具体运算阶段 1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出现在 形式运算阶段 1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思维的萌芽出现在 感知运动阶段 14. 海伊斯科普认知发展课程的核心是 关键经验

15. 根据海伊斯科普课程理论,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探索属于 主动学习方面的关键经验 16.在海伊斯科普课程关键经验中,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包括分类、排序与 数概念 17.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一日生活安排包括 七个环节 18. 皮亚杰在三四十年代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是提出 认知发展论

19. 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应该达到 形式运算阶段 二,名词解释

1.图式(P31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图式。图示是动作结构或组织,这种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的情境中去。人的智慧和人的身体一样都有一定的结构,人的智慧结构就叫图示,也叫认知结构。是人的头脑对外界环境作出较为恒定的反应的一种方式。

2. 同化 (P311-312) 皮亚杰将同化解释为认知的过程,是把外界现实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是主体活动对环境能动适应的一种形式。

3. 顺应 (P312)又叫“调节”、“调整”,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把原有的图式加以改造, 或创造新图式,以接受新的事物。顺应就是指主体内部认知结构的改变以适应外界现实。

4.平衡 【07 全国 2007年01月】(P312-313) 在主体对环境能动的适应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技能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稳定状态,叫平衡。平衡首先是同化和顺应两种活动的平衡,人的认识得发展需要在这两种活动中间有一种和谐一致的关系。

5. 成熟 (P313) 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仅仅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其重要性逐渐。

6. 物理经验 (P313)儿童在通过主动与物体作实际的接触并对接触的事物加以操作、捉摸而获得的经验,即“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

7.皮亚杰所指的“社会经验”【10 全国 2009年01月】(P314) 指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概念的交流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是儿童无法从和物体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概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和重要的条件。

8. 平衡化 (P314)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即决定因素是平衡化或自我调节。平衡化是儿童自我调节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促进个体智慧发展,实现儿童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三, 简答题

1. 儿童认知结构 (P311-313)(1)图式(2)同化,(3)顺应,(4)平衡 2.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因素 (P313-314)(1)成熟 (2)物理经验 (3)社会经验 (4)平衡化 3.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P315-316)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相当于婴儿期。幼儿通过感觉运动来和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出现思维(智力)

3

的萌芽。(2)前运算阶段 (2-7岁),相当于学前期。表象和直觉思维。此阶段儿童思维特征: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思维的中心片面化、思维转换性的无能,思维的非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相当于小学阶段。 初步的逻辑思维,思维开始有可逆性,获得各种守恒概念等。(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

4.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有哪些?(P310-316) (1)儿童的心理发展观。(2)儿童的认知结构和智力发展。 (3)制约儿童发展的心理因素。(4)儿童智力(思维)发展阶段理论。 5.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关于课程组织的关键经验

海伊斯科普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幼儿认知发展应获得的49条关键经验展开。1.主动学习方面的关键经验: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索等。2.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有意义的经验,表达情感等。3.经验和表征的关键经验:通过听、摸、尝、闻认识物体,模仿动作等。4.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分类,排序,数概念。5.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键经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

6.简述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儿童主动学习的体现【07 全国 2007年01月】(P334-336) 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是一种“开放式结构”。主动学习是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的一个主要特色(1)儿童的学习是从自发的兴趣产生的。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之一就是个体操作活动时间,通过“计划—做—回忆”探索学习。(2)对学习,活动的内容进行自由选择。从皮亚杰儿童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的理论出发,让儿童自己自由选择活动、学习的内容。(3)对物体的自由操作。孩子能自由操作活动区内的各种物体,如积木区的积木来搭建房屋。(4)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儿童时刻与教师及同伴进行主动地交往,互相协助,共同获得,分享经验。

四,论述题

1.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特点。(答题时答划线部分。)

(一)丰富而又有序的学习环境—活动区:⑴各活动区名称及作用, 积木区、娃娃区、美工区、安静区、木工区、玩沙玩水区、动植物区、户外活动区。⑵活动区的创设:教室空间安排,选择材料,投放材料的原则。

(二)环环相扣的一日生活安排:⑴一日生活的七个环节:1.计划时间2.操作活动时间3.整理和打扫时间4.回忆时间5.小组活动时间6.户外活动时间,7.集体活动时间。⑵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协调与平衡:1.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自然转换2.一日生疾中儿童的主动活动与教师组织的活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⑶一日活动安排设计的目标:1.在一日活动中包括”制定计划—做—回忆”。2.在活动中提供多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小组活动与集体活动,教师与幼儿间的活动,幼儿与幼儿间的活动,教师与教师间的活动。3.给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户内活动,参观施行等。

(三)主动学习的儿童:儿童的学习有从自的兴趣产生的,儿童对学习,活动的内容进行自由选择。儿童对物体的自由操作,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

(四)支持、协助与引导儿童学习并进行课程开发的老师: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协助者与引导者。2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制定教育计划的依据,根据个别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计划,把季节主题、节日活动与课程安排联系起来。

五、材料分析题

一天早上,约翰的计划??请结合材料分析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教师观。【07 全国 2007年01月】 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教师观:支持、协助与引导儿童学习并进行课程开发的老师。 1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协助者与引导者:(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都承认、尊重、支持他们选择的活动,并以真诚的兴趣加入到儿童的活动中去,尝试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进行自己的活动。(2)教师幼儿学习的协助者和引导者。 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幼儿的思维,或给幼儿新的材料来协助幼儿丰富他们的计划或思考。 在活动中及活动后,教师总是不断引导幼儿描述、回忆或表征他们的活动,引导幼儿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价,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2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1)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课程开发的过程,即制定计划——观察幼儿活动——对幼儿评价——制定新的计划。(2)制定教育计划的依据,根据关键经验来组织课程。根据一日生活制度来制定计划。根据个别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计划,把季节主题、节日活动与课程安排联系起来。制定参观、郊游及后续活动的计划。

4

11 加德纳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加德纳建立的理论是 多元智力理论

2. 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对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为多元智力理论提供了 科学的依据 3.“神童”与“白痴学者”的存在为多元智力理论提供 现实的依据

4.在某一方面很突出,但在其它很多方面却是低能或无能,这种人被称作 白痴奇才 5.加德纳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结构的著作是 《心智的结构》 6. 迈克尔·乔丹表现出较为突出的 身体—动觉智力 7. 柏拉图表现出非凡的 自知—自省能力

8. 1998年,加德纳提出的第八种智力是 自然观察者智力 9. 达尔文表现出非凡的 自然观察者能力

10. 光谱方案的合作完成者是费尔德曼和 加德纳

11. 光谱方案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多元智力理论,此外吸收了非普遍性理论。 12. 光谱方案最大的特色之一是 联结 二,名词解释

1.多元智力理论(P356)美国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中首次提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七种智力。每一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智力是多维的。

2.言语——语言智力 (P357)听、说、读、写能力,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上有突出表现。如丘吉尔。

3.音乐——节奏智力 【04 全国 2005年10月】(P357)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突出表现。如莫扎特。

4.逻辑——数理智力 (P357)运算和推理能力,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上表现突出。如爱因斯坦。

5.视觉——空间智力【09 全国 2008年10月】(P357)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上突出表现。如毕加索。

6.身体——动觉智力(P357-358)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做出恰当的身体反映、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发明家上表现突出。如:迈克尔?乔丹。

7.自知——自省智力【10 全国 2009年01月】(P358)认识、观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能正确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自尊、自律、自治能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上突出表现。如柏拉图。

8.交往——交流智力(P358)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做出适宜反映的能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政治家上表现突出。如:马丁?路德?金。

9.自然观察者智力(P358-359)指善于观察、分类、鉴别、乐于饲养、种植的能力。表现在对自然现象敏感和对探索大自然的热爱上。在植物学家、园艺家、自然主义者和物理学家上表现突出。如:达尔文。

10.光谱方案【10 全国 2009年01月】(P362-365)作为多元智力理论在实践中的一种课程方案,由美国加德纳和菲尔德曼1993合作完成。理论基础: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和菲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11.加德纳的智力定义【05 全国2006年01月】加德纳1983年《智力的结构》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三,简答题

1. 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依据。(P349-355)

(1)对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从科学角度证明。(2)对特殊儿童的研究。“神童”和“白痴奇才”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3) 对智力类型和符号系统的研究。(4)对某能力迁移性的研究。(5)对某种能力独特发展经历的研究。(6)对多种智力学说的研究。(7) 对不同智力领域需要不

5

同神经机制或操作系统的研究。(8) 对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研究。

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结构的主要含义。

=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结构的主要观点;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含义(P359-362)

每一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智力是多维的。

3.光谱教育方案的两个理论基础。(P364)

(1)多元智力理论(2)费尔德曼非普遍性理论:指出在人类或个体发展中,许多活动和领域既不是每个社会个体都必须或可能达到的,也不独立于一定的环境影响,人们大多都在追求获得非普遍性领域内的专长。

4.光谱教育方案的评估领域与关键能力。(P367) 略

5.简述光谱教育方案的主要特点 【07 全国 2007年01月】(P367—379) (一)课程和评估相结合。(二) 课程的开展以儿童的强项为线索。(1)具体的学习情境下发现儿童的强项。(2)发展儿童的强项。(3)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三) 发展性评估。(1)以发现儿童的强项为其评估的目标和重点。(2)在真实情景下进行。(3)范围和程度广泛而深入。(4)手段多样化。(5)动态性。(四)学习环境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1)一个丰富的、真实的学习环境。(2)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和工作任务。

四,论述题

1.结合实例论述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02 全国 2004年10月】 =请结合实践谈谈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什么启发?

⑴ 课程目标上追求全员、全面和创造性的发展。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都是七种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弱项、学习风格和方法。因此,不应该有“笨孩子”。促进幼儿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要求:1.认识创造和及早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2.教育教学中的创造因素。3.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⑵ 课程内容及其组织上追求多样式。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可以按照不同的智力领域、知识领域划分活动区。

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设计组织有关多种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团体教育活动。 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树立“对症下药”的教育观。首先,针对不同智力特点“下药”。其次,针对不同幼儿“下药”。

⑶ 课程评价上追求发展性.....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考察幼儿多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的能力。注意发现幼儿的智力强项去挖掘发展,促进幼儿智力潜能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教师应懂得每个幼儿都不同程度拥有七种基本智力,欣赏某一智力强项,发展不同幼儿多种智力强项。总之,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我们改变幼儿教育观念,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能力发展和个性充分展示有着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1.地图真奇妙??用所学的多元智力课程理论进行分析,并说明对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课题生成:源于学生;(2)目标: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3)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智力活动进行安排(4)课程实施:多样化;(5)课程评价:多元化或者个性化。

启示:①课程目标上追求全员、全面和创造性地发展;②课程内容及其组织上追求多样化;③课程评价上追求发展性。

2.有个孩子在课堂上总是哼歌,一个教师会想:“多吵啊??请运用你所学知识,分析哪位教师的方法更有利于儿童发展,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儿童评价观与教育观?

(1)后一位教师的做法更有利于儿童发展。(2)儿童评价观和教育观:儿童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一个体的智力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3)教师应积极发展儿童多方面的智力与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4)应为幼儿提供发挥强项提供平台,使儿童在强项的展现中找到自信,从而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

6

12 瑞吉欧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瑞吉欧的方案教学首次以“儿童的百种语言”展览的国家是 美国 2.瑞吉欧儿童中心成立于 1994年 3.瑞吉欧幼教体系的理论背景是进步主义和 建构主义

4. 最全面地概括了瑞吉欧幼教课程的是 .方案教学 (3次)

5. 方案教学在瑞吉欧工作者自己看来是一种弹性计划——即所谓的 生成课程 6.作为方案课程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实地调查

7. 瑞吉欧幼教体系中最有特色、主要特色是 儿童的百种语言 8. 瑞吉欧幼教体系中最明显的特征是 百种语言

9. 瑞吉欧·埃米利亚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 10. 瑞吉欧教育第一次到国外展览,其名为 当眼睛越过围墙时 11. 瑞吉欧幼教理论的发源地是 意大利 12. 从大卫·韦卡特对学前教育模式的分类来看,方案教学可归于 开放教学模式 二,名词解释

1. 方案教学 是对瑞吉欧幼教课程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在瑞吉欧幼教工作者看来,是一种“弹性计划”——即所谓的“生成课程”。方案教学是一个教和学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 生成课程 “生成”强调计划是从儿童和成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儿童的兴趣中产生。“课程”意味有教师的计划。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发学习的主人。教师观察、评估,提供反应性课程,支持个体和小组发展。

3. 儿童百种语言(P417)意大利瑞吉欧提出。意味着儿童用100(多种)不同的方式或符号系统来表达他们的态度。不仅包括文字语言,还包括非文字语言,如动作、绘画、音乐等方式。儿童对各种媒介的运用构成了儿童的百种语言。强调利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来学习、探索和表达,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明显。是瑞吉欧幼教体系的最明显特征和主要特色。

4. 研究性学习 (P414-416)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学习、探索、研究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儿童、儿童之间能很好协商,共同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关系。

三,简答题

1.瑞吉欧幼教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06 全国 2006年10月】(P391-397) 理论基础:(1)进步主义。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主体作用。(2)建构主义。皮亚杰同化和顺应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影响。维国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影响。

基本思路:(1)社区参与管理。形式是咨询委员会,作用是顺应家庭和教育者的需要。(2)学习人员组成和时间安排。(3)环境布置。充分体现了学习的社会建构理论。对美和和谐的关注;反映儿童的努力和成果,其数量质量构成环境的显著特点。从建筑角度看,每个建筑都向全校开放,各个建筑通过“中心”相互联系。艺术工作室是瑞吉欧幼儿园建筑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2.简述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发展过程。 【04 全国 2005年10月】(P403-404)

发展有三个阶段,呈螺旋式上升,经验不断重复、提升,使儿童从熟悉的东西入手并提炼新的理解。 ⑴ 开始阶段:确定主题,制定概念图,提出要探索的问题。 ⑵ 发展阶段:对问题进行直接探索,包括实地去调查某场所,物体或事件等。是方案活动的核心。 ⑶ 第三阶段:整理并展示结果。教师安排供孩子交流分享学习经验的机会,引导孩子回顾和评价。 3.瑞吉欧方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瑞吉欧的教师与儿童作为学习者在角色上是互补的。(1)儿童是发展的主人,教师成为儿童探索的材料的提供者和环境的创立者。(2)儿童与其他儿童、家长、教师和文化背景联系着,教师成为观察者,倾听、发现、认识儿童;成为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导师。(3)儿童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要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和研究者,和儿童一起学习和研究。

四,论述题

1. 试述瑞吉欧方案教学为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了哪些启示?

7

⑴ 重视在儿童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成课程。⑵ 让教师成为幼儿的合作研究者⑶ 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作

五,材料分析题

1.1990年5月的一个早上 9点12分,一个幼儿教师和6个5岁的孩子围着一张桌子坐着。他们正在完成一个方案:为明年夏天要入园的小孩准备一本教学手册,他们准备在手册上说明怎么找艺术工作室。在昨天的讨论中,有个女孩建议说,小孩太小不识字,最好把路线画出来。另外一个男孩说,小孩子的语言和大孩子的不一样,所以为了反映3岁儿童的语言,最好画草图。其他孩子都强烈反对,认为画草图没有什么好处。老师就建议这些孩子把两种图都画出来,看谁的效果好。为了验证效果,这6个孩子来到了幼儿园里孩子年龄最小的班级,问:“你喜欢哪一幅?你能够看懂哪一幅?”最后由这些孩子来决定。

瑞吉欧方案教学中的一个教学行为实例,请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其中的儿童观、教师观、师幼关系。

2. 1990年春天,午餐前:2个5岁男孩正在准备餐桌,这个班由5岁的儿童轮流来决定各人就餐的位置。老师们觉得这样比由老师来固定就餐位置或让孩子随便就坐都要好。在安排位置上引起的争论,教师鼓励孩子自己协商解决。

请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其中的儿童观和教师观。【08 全国 2007年10月】 儿童观:儿童是发展的主人,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分),儿童不是孤立和抽象的(1分),儿童是学习者和研究者(1分),以上三条结合材料深入阐述者酌情给3分。教师观:教师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和研究者(2分),支持作用结合材料分析的给(2分);研究作用结合材料分析的给(2分)。

8

13 各国比较

一,选择题【全国试题】

1. 下面属于狭义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是 日间看护中心 2.以下不属于微型化和家庭化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是 瑞典的“父母教育” ...

3. 美国的家庭式微型幼儿园被称作 日托之家 4. 社区学前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有 日本

5. 各国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有几种模式,其中法国属于 统一模式 6.管辖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是青年福利部 7.华生所建立的理论是 行为主义理论 8.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 华生

9. 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前课程的是.恩格尔曼和贝雷特的课程方案 10.以下属于认知派学前课程的是 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 11.最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是 马斯洛

12. 被认为是较纯粹的皮亚杰式的学前课程是 凯米和德沃斯里课程 13.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首先在哪些国家实施 西欧各国 . 14. 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日本专门设置了 幼年学.校

15.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强调 整体发展 16.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论述家长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的书是 《母育学校》 17. 印度在贫民区里推行把家园共育作为重要内容的 菩提计划 18.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时间是 1989年 19. 为了保障儿童的权利,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 《儿童权利公约》 20.1989年,联合国大会“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儿童权利公约》

21. 法国母育学校的教师至少要经过高等教育及职业培训才有资格胜任,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至少为 4年 二,名词解释

1.早期儿童教育 (P440)

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伍迪尔《早期儿童教育国际手册》代表了这种趋势。各国早期儿童教育方案一般包括保育学校、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三部分。

2.家园共育【03 全国 2005年01月】

要求教师家长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经常保持双向沟通;家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担负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园共育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是幼儿教育现代化得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3.《儿童权利公约》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 《儿童权利公约》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文献,被誉为 “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该公约为保护儿童的权利和福利订立了54项条款,要求所有缔约国保证所有未满18岁的儿童的合法权利。4项原则: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意见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原则,无歧视原则。

三,简答题

1. 当代国外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及其模式。 (1)行为主义课程理论的学前课程。华生创立行为主义。代表:先行计划,恩格尔曼和贝雷特课程方案,DARCEE早期训练计划,阿帕拉尔奇早期教育课程。

(2)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课程。创始人:瑞士皮亚杰。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核心的认知发展理论。代表:海伊斯科普早期初等教育方案,凯米和德沃斯里课程(教纯粹的皮亚杰课程)。

(3)人文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课程。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著名是马斯洛。 2. 世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趋势。(P431)

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中心是教育课程的改革。⑴ 强调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⑵ 强调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⑶ 强调在活动与游戏中学习。⑷ 树立大课程观。

9

3.如何对待外国幼儿教育模式。(P432) (1)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模式。(2) 借鉴外国当前教育模式,要注意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能照搬照套。(3)反思外国教育模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

4.简述世界学前教师培训制度的主要类型【07 全国 2007年01月】(P433)

(1)师范性的培训制度。我国最为典型。师资在专门的师范学校中培养。幼儿园教师在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中培养,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在高等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2)非师范性的培训制度。美国最为典型.先在普通院校取得普通学历证书后,接受专门的幼儿教育培训,并取得职业合格证书。(3)混合型的培训制度。 实施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制度同时,保留独立开始的师范学校或教育学院。

5.简述幼儿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05 全国 2006年01月】(P437-438)

⑴ 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互渗透。非定向性模式,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化,或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 ⑵ 幼教师培养三个阶段趋向整体化。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实习试用期教育”、“职后教育”三阶段紧密联系。⑶ 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教育能力的师资。

6. 简述世界关于幼小衔接的主要做法。【03 全国 2005年01月】(P440) ⑴ 重点发展入小学前1-2年的预备班教育,即将5岁左右的幼儿教育列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最初一级(初等教育),称为小学预备班或小学托儿班或幼儿园预备班。⑵ 设置跨越幼儿期和儿童期的教育机构,进行学制改革的探索和实验,以实现幼小衔接。如日本,幼年学校,实行4.4.6学制。

四, 论述题

1.★ 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⑴ 学前教育中心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学前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重儿童整体发展方向转变。

⑵ 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首先,指导思想核心是重视儿童个性发展的差异,允许超前或落后,使优秀学习和后进生都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儿童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年龄大小儿童都能学到大量知识,获得社会能力。再次,促进了教师对儿童因材施教,父母和老师之间相互联系加强。最后,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儿童从幼儿教育自然过渡到正规学校教育。

⑶ 家园共育。要求教师家长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经常保持双向沟通;家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担负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园共育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是幼儿教育现代化得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⑷ 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国内:在多民族各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背景之下,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国际:是要加强全球观念的培养。各国普遍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全球教育或国际理解教育。

⑸ 以保障儿童权利为中心的幼儿教育民主化趋势。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4项原则: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意见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原则,无歧视原则。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i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