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6 19: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石家庄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ATP是细胞内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的“纽带”,下列有关此“纽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人体剧烈运动时ATP水解大于ATP合成,平静状态时则相反
2.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A.增大O2浓度B.增加CO2浓度C.增强光照强度D.调节室温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酸、过碱、高温会使酶失活,应在低温下保存酶制剂
B.酶催化反应后,会立即被分解成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酶为分子提供能量,从常态转变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D.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4.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t1相比,t2时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5.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实验前叶片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一二三四
温度/℃26272829
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mg–2–3–4–4.5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质量变化/mg+4+3+3+1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轮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6℃
B.光照时,第二、三组轮藻产生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时,第二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10 mg
6.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C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A.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只进行光合作用
C.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7.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过程可以将水分解成氧
B.B过程利用的ATP是由A和C过程共同提供的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
D.D过程一般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8.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D.②过程可以产生[H],也可以消耗[H]
9.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若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10.下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点不变,d点右移
B.H20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左移
C.最适温度下,pH=c时,乙图中e点的值为0
D.最适温度下,pH=a时,乙图中e点下移,d点左移
11.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O2和H2O
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12.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
13.某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它反应,该抑制剂处理动物细胞后,线粒体会()
A.继续消耗O2B.停止产生[H]
C.继续分解葡萄糖D.停止产生ATP
14.以下与生物体内“能量”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主要去向是以热能形式散失
B.细胞呼吸的主要目的是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
C.光合作用中也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D.ATP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15.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离体的发光器会逐渐失去发光能力。将发光器研磨液分为两组,分别滴加等体积的ATP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后,ATP组立即重新出现荧光,葡萄糖组重新出现荧光的时间滞后。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能源物质逐渐耗尽
B.实验结果说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C.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D.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
16.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C瓶和E瓶都会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B.实验中的甲装置需要40℃的温度,乙装置需要0℃的温度
C.甲装置需要不停的送入新鲜空气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
17.如图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C02的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当光照强度为C时,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分别为a l、b l,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分别为a2、b2,结果是
A.a l =b l;a2>b2B.a l=b l;a2<b2
C.a l>b l;a2>b2D.a l<b l;a2=b2
18.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
...酶参与的过程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B.CO2的固定
C.C3的还原D.ATP的形成
19.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20.如图所示为外界O2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界O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11层生物膜
B.O2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但是不消耗能量
C.肝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完全不同
D.线粒体中消耗O2的场所与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2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室温25℃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需另加设一装置遮光处理,X溶液为NaOH溶液
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右移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22.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
2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始终不会改变
C.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D.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降低
24.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 a和T 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
C.图乙中温度超过T 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
25.将某株植物置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合适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得到下图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由图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
②由图可知,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比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更低
③若每天昼夜不停的光照,则一昼夜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
④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相比于25℃,该植物在5℃环境中生长更快
⑤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h,则该植物在35℃的环境中无法长时间生存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二、多选题
26.蔬菜鲜虾汉堡的制作原料有鲜虾、面包、生菜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鲜虾中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
B.生菜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C.面包中的淀粉可被唾液淀粉酶水解
D.面包中的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27.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据图分析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产物酒精在①号试管中
B.设②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
C.图乙曲线b表示①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
D.图乙曲线a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
28.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环境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叶肉细胞中(CH2O)的生成速率更大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29.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为暗反应,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④过程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来自丙酮酸
C.③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①②③④过程可以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三、非选择题
31.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_的干扰。(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 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若提高反应液中 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①C5②ATP ③[H] ④C3),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32.图一为橘子树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图二是橘子树光合作用强度(O2吸收量或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
(1)物质a分布的场所是________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研究橘子树细胞中物质a,可采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分离原理是_________。
(2)图一中过程⑤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
(3)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为主动运输,图一中能为该过程提供ATP的过程是
_________。(填序号)
(4)图二中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
(5)当植物缺镁时,图二中B点将向_________(左移/右移/不移)。
(6)图二中AC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33.图甲是光合作用的图解,图乙是在完全培养液和缺Mg培养液中分别培养水稻幼苗,测得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物质B是____________,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2)缺镁导致叶绿体中_____________(色素名称)含量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___阶段,因此图乙中曲线____________表示水稻幼苗在缺镁培养液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3)若要在图乙中继续提高a点的光合作用速率可釆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
34.(10分)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请据图解回答:
(1) A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①③④发生的场所是_____
(3)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
________过程;而马铃薯贮藏久了会有乳酸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_____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___过程
(5)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6)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了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
3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0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继续在该温度下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重复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1)凝乳酶一般从哺乳动物的胃液中提取,从胃液的提取物中沉淀该酶可用______的方法。
(2)本实验中乳汁的量是______(填变量名称)。
(3)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 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详解】
A、ATP是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组成,因此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错误;
B、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
C、动物细胞内ATP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植物细胞内ATP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没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错误;
D、人体在剧烈运动和平静状态时ATP的合成速度等于分解速度,以维持ATP含量的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光合作用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详解】
A、增加氧气浓度,只可能提高有氧呼吸速率,不能提高有机物的产量,所以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A正确;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增多后合成的有机物也可能会增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促进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B错误;
C、增强光照强度,可以增大光合作用光反应,故可以提高蔬菜产量,C错误;
D、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产量自然就高,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据此可以很好的在农业上进行运用。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2、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详解】
A、过酸、过碱、高温会使酶永久失话,应在低温(0-4℃)下保存酶制剂,A正确;
B、酶作为催化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反复发挥作用,催化反应后一般不会被立即分解,B错误;
C、酶不能为分子提供能量,加热能为分子提供能量,酶只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错误;
D、酶在细胞内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蔬菜的贮藏应该是选择呼吸速率低的环境中,以及自身成熟慢的特点。
【详解】
A、t2有利于叶片贮藏,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消耗的有机物少,且贮藏时间长,A错误;
B、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叶片提前衰老的速度快,不利于贮藏,B 错误;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C正确;
D、从图上的曲线可以读出 t1>t2,D错误;
故本题选C。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轮藻在组别三28℃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A错误;
B、组别二和组别三的光合作用强度不相等,所以产生氧气量也不相等,B错误;
C、组别二的呼吸作用强度:3,光合作用强度:3+3+3=9,所以两者不相等,C错误;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合作用强度1+4.5+4.5=10mg,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P点之前,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
强度;P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AB、P点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且两者的强度相等,AB错误;
C、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P点时细胞有呼吸作用,C错误;
D、P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D.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是光反应,B是暗反应,C是细胞呼吸,D是ATP的利用。
【详解】
A、A过程为光反应,可以将水分解成氧,A正确;
B、B过程利用的ATP只能由A过程提供,不能由C过程提供,B错误;
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A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C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正确;
D、D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一般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D正确。
故选B。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①过程是有氧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均能进行该过程,A正确;
B、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他们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B错误;
C、②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有酒精生成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如果是有氧呼吸则会产生ATP,但如果是无氧呼吸则不能产生ATP,C正确;
D、有氧呼吸的②过程可产生[H],而无氧呼吸的②过程却是消耗[H],D正确.
故选B.
【点睛】
9.B
解析:B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那个的具体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推知a、b分别是[H]和ATP,c是二氧化碳。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不能生成,原有的三碳化合物继续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直至全部消耗,导致五碳化合物
积累,含量增加;三碳化合物减少。最终使得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消耗的[H]和ATP量减少。但光反应继续进行,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增多。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乙图中的d点右移,但是e点不变,A正确;H20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不变,B错误;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C错误;最适温度下,pH=a时,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乙图中d点右移,而e点不变,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图中各个关键点的含义,根据改变的因素判断对酶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各个点的变化情况。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题图分析,图中(一)、(二)、(三)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①、②分别表示水和氧气。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A错误;
B、图中(一)、(二)两阶段都能产生[H],其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
正确;
C、图中(三)阶段是[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该过程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和水,C错误;
D、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有光无光均可进行,D错误。
故选B。
【点睛】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
液细线触到层析液,需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
【详解】
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它容易挥发,因此用橡皮塞塞紧瓶口,A错误;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C正确;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错误。
【点睛】
抓住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详解】
A、细胞呼吸抑制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合成ATP的过程,但不影响[H]与氧的结合释放能量,所以能继续消耗O2,A正确;
B、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 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他反应,因此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正常进行,仍可产生[H],B错误;
C、葡萄糖需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线粒体内没有葡萄糖的分解,C 错误;
D、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变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他反应,因此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正常进行,仍可产生ATP,D错误。
故选A。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无氧呼吸:C6H12O62C2H6O(乳酸) +2CO2+能量(少)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 +能量(少)
【详解】
无氧呼吸时,葡萄糖没有彻底氧化分解,能量主要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A错误;细胞呼吸会产生ATP和其他中间产物,其中ATP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中间产物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B错误;暗反应阶段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故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C 正确;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无法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
错误。故选C。
【点睛】
识记呼吸作用的产物、意义和ATP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分析题意:将发光器研磨液分为两组,加入ATP的一组发出荧光,而加入葡萄糖的一组没有发出荧光,这说明该过程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葡萄糖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详解】
A、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能源物质逐渐耗尽,A正确;
B、实验结果说明荧光器发光所需的能量是由ATP直接提供的,B正确;
C、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是荧光器发光的直接能源,但是不能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
D、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D正确。
故选C。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A中加入的是NaOH,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B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C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D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E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也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
A.C瓶和E瓶都会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在18℃~25℃之间,B错误;
C.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因此需要不停的送入新鲜空气,C正确;
D.A瓶中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以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D正确。
故选B。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c时,A、B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因此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相等,即a l=b l;而当光照强度为0时,a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高于b植物,根据真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因此有机物合成速率a2>b2,A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中曲线图的含义,明确两者相交代表净光合速率相等,而呼吸速率不相等,因此光合速率也不相等。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光合作用的过程,理清该过程可轻松作答。
【详解】
A、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因为吸收光能是色素的作用,而色素不是酶,A正确。
B、CO2的固定,为暗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参与,B错误;
C、C3的还原为暗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参与,C错误;
D、ATP的形成需要ATP合成酶,D错误。
故选A。
【点睛】
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不清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反应式可知,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A正确;
B、吸收光能是由色素蛋白复合体来完成的,不需要酶的参与,B正确;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错误;
D、病毒核酸的复制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呼吸作用提供,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题图表示外界O2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外界O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历肺泡壁细胞(2层膜)、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2层)、进入红细胞(1层)、红细胞出来(1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2层)、进入肝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膜。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
A、外界O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肺泡壁细胞(2层膜)、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2层)、进入红细胞(1层)、红细胞出来(1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2层)、进入肝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膜,A正确;
B、O2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B错误;
C、肝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 错误;
D、线粒体内消耗O2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而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作用,有氧呼吸等知识,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21.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解:A、若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将吸收CO2释放O2导致液滴向右移动,液滴移动的距离是释放O2的原因,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A正确;
B、若要测真光合强度,即光合作用的总量,就要明白真正的光合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O2量)+呼吸消耗强度(吸收的O2量),X溶液为CO2缓冲液并给予光照,可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大小,那X溶液为NaOH溶液并遮光处理,在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并被NaOH吸收,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可表示的是呼吸消耗强度,B正确;
C、清水既不吸收和释放O2,也不吸收和释放CO2.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全部被光合作用所用,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满足呼吸作用所用外,又释放到细胞外,同时从细胞外吸收CO2,但是密闭小室中的CO2量有限,限制释放的O2量和吸收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C错误;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由于脂肪中[H]含量比糖中高,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多,产生的CO2量相对减少,导致密闭小室中气体体积减小,液滴左移,D正确.
故选C.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植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A错。BCD正确
故选A
【点睛】
2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正确;
B.比如说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年轻时候有线粒体,线粒体内部就有相应的酶,但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线粒体相应的酶就没有了,B错误;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C错误;
D.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2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甲可知T0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此时是该酶的最适温度,故A正确。Ta是因为温度低酶的活性收到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而Tb处是温度过高酶失去了活性,因为其空间结构已经破坏,故B正确。在图乙中因为因变量是产物的积累量,反应速率最快的点是酶的最适温度,应是A点,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的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总光合作用强度,减去细胞呼吸强度后,可以得到净光合作用强度,结合图示可知,在相同的光照时间条件下,15℃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详解】
①图中显示,在5-15℃范围内,温度对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①正确;
②图中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15℃左右,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5℃左右,故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比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更低,②正确;
③结合图示可知,一昼夜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净光合强度最大,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因此每天昼夜不停的光照,在15℃的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③正确;
④若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表现为生长,日照时间为12小时,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4×12-1×24=24;2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6×12-2×24=24;故二者生长一样快,④错误;
⑤日照时间为12h,35℃时一天的有机物积累为5×12-3×24<0,该植物无法生长,⑤正确。共四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二、多选题
26.BCD
【解析】
【分析】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植(动)物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是蛋
解析:BCD
【解析】
【分析】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植(动)物鲜重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详解】
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因此鲜虾中含量最高的是水,A错误;
B、植物(如生菜)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C正确;
D、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正确。
故选BCD。
27.AB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实验装置是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故①②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绿色逐渐变成黄色;设
解析:AB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实验装置是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故①②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绿色逐渐变成黄色;设置②号试管目的是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曲线图:酵母菌酒精发酵时,酒精的含量逐渐增多,但到一定程度后,酒精含量不再增加,所以发酵液中酒精量的变化情况对应于图乙中曲线a;随着发酵的进行,培养液中葡萄糖的量逐渐被消耗,所以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变化对应于曲线d。
【详解】
A、酒精在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存在于锥形瓶中,而不存在于①中,①中可检测CO2,A错误;
B、实验中②试管是对照,对比①和②,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的干扰,B错误;
C、随着瓶中氧气逐渐被消耗,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加快,产生CO2逐渐增多,即气泡的释放速率逐渐加快;后来随着培养液中营养物质逐渐被消耗,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减慢,产生CO2逐渐减少,即气泡的释放速率逐渐减慢,故曲线b可表示①号试管内
正在阅读:
石家庄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05-06
公司简介怎么写08-06
入团申请书范文,入团申请书范文2022年_入团申请书范文大全07-31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考博真题考试内容参考书-育明考博05-12
电氧焊下井安全措施01-04
简短的离职申请书范文模板04-04
基于内存多叉树的Ext JS无限级树形菜单实现方案12-23
2014高考30天冲刺标语 - 图文10-18
迎接新同学个人演讲稿08-22
所见改写400字07-0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一测
- 石家庄市
- 必修
- 试题
- 答案
- 高中
- 生物
- 山西省国家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划转北京金达物贸公司等19户企业
- 2020-2021中考物理复习《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专项综合练习含详细答案
- 2020春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确定位置》说课稿
- 气相色谱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方案
- 2019江苏省对口高考数学试卷(可编辑修改word版)
- TCID50,EID50等数据的计算(可打印修改)
- 高中物理_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E2118B浮头式换热器检修施工方案
- 五四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2丁香结(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单元练习题库
- 【新】2019-2020学年度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一演练
- 初一政治上册第六课聪明以外的智慧导学案.doc
- 动力车间溢流塔排水工安全操作规程(2020新版)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检测题
- 上海航海英语题库6050
- 完整饱和蒸汽特性数据表
-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怎么写范本
-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