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考试题目

更新时间:2024-06-19 05: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 A.功能取向 C.结构取向

A.“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 C.“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

3.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 )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混合扫描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5.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源于( ) A.莱布尼茨 C.罗素

6.规范最佳模型的提出者是( ) A.德洛尔 C.西蒙 A.阶级剥削 C.精简政府机构

8.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 ) A.信息子系统 C.反馈子系统 A.阶段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

10.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 ) A.英国 C.德国 A.结果

C.起点

12.下列不属于政策议程构建模型的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C.自发创始模型

13.公共政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是( ) A.公共政策的制定 C.公共政策的评估 A.政策目标的确定 C.政策方案的设计

B.公共政策的执行 D.公共政策的监控 B.政策问题的认定

D.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B.法国 D.美国 B.中间环节 D.目标 B.动员模型 D.内在创始模型 B.执行子系统 D.决策子系统 B.功能性周期 D.结构性周期 B.林德布洛姆 D.埃齐奥尔 B.对外扩张

D.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B.笛卡尔 D.斯宾诺莎 B.现实主义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B.一般与一般的关系 D.个别与个别的关系 B.过程取向 D.目标取向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政策思想的是( )

4.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

7.国家权力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是通过( )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

11.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 )

14.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阶段为( )

15.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合议制 C.民主集中制

17.立法决策通过议案的规则一般是( ) A.全部通过 C.四分之三多数通过 A.公共政策制定 C.公共政策评估 A.交易理论 C.因果理论

20.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 ) A.政策倡议 C.政策分解

21.残缺式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是( ) A.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A.均衡状态 C.终结状态

23.政策效能,即( ) A.政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C.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A.政策环境 C.政策目标 A.合作关系 C.互相独立

B.评估政策方案 D.择定政策方案 B.合议、三权分立制 D.合议、民主集中制 B.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D.过半数通过 B.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监控 B.组织理论 D.管理理论 B.政策宣传 D.组织准备 B.挂羊头,卖狗肉

D.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 B.调整状态 D.非均衡状态

B.政策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 D.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B.政策资源

D.决策者的价值取向 B.隶属关系 D.排斥关系

18.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

19.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 )

22.一项公共政策具有稳定性就意味着该政策处于一种( )

24.在政策调整的主观原因中,始终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 )

25.在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央政府决策者的关系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 A.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C.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E.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

27.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支持系统子系统的是( ) A.政策制定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E.政策评估系统

B.信息传播或沟通系统 D.政策咨询系统 B.决策科学的形成 D.凯恩斯主义的出台

2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 A.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E.领袖人物

29.按对象来划分,政策控制包括( ) A.目标控制 C.结果控制 E.效应控制

30.传统德尔菲法强调的基本原则是( ) A.匿名原则 C.控制反馈原则 E.专家共识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 32.什么是合理的政策结构? 33.简述政策问题的形成条件。 34.简述政策均衡的特征。 35.简述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联系实际,谈谈理论、实践与政策的关系。 37.试述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3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

2003年,国务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以下简称“新合医”)就是由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具体办法是:中央财政为每个参合农民补助10元(前提是地方配套资金首先到位),省、市、县级地方财政再补助10元,引导农民个人自愿缴费10元,筹集新型合作医疗费年人均30元。“新合医”政策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中的“套资”冲动,使该政策执行出现了偏差。

2003年9月11日,H省G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G县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责任奖惩办法》,要求各乡镇在9月20日前务必使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农业人口的40%,同时制定了对县级领导、乡镇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的奖罚措施。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多数乡镇将任务指标分摊到了乡镇干部和卫生院。到9月20日,许多乡镇因不能完成县提出的40%的指标,采取了未完成指标部分由乡镇干部与卫生院先垫资上缴、再继续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做法。据H省卫生厅核实,截至9月20日,在G县各乡镇上缴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的资金中,有29个乡镇共垫资262.993万元;截至10月22日,仍有28个乡镇垫资196.834万元,核减垫资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实际人数应为168615人,比G县政府9月20日上报的人数少98417人。

为了套取上级的财政补助资金,很多地方对于新合医的申请都非常积极。G县政府曾于7月30日使用大额借贷资金转入该县合作医疗基金账户作为农民个人筹资上报。9月20日,G县政府把一份《关于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省级财政配套经费的请示》上报到H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要求上级财政进行补

B.循环往复原则 D.团体回答统计原则 B.界限控制 D.效力控制 B.利益集团 D.执政党

助。10月中旬,H省卫生厅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G县已参加合作医疗人数与农民个人缴纳的资金存在明显虚报。

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属于何种形式的政策执行偏差。 (2)分析本案例中产生这种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

1.后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代表理论之一是( ) A.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分析框架 C.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A.伊斯顿 C.阿尔蒙德

3.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的提出者是( ) A.林德布洛姆 C.贝塔朗菲

4.属于公共政策学次级概念的是( ) A.政策替代 C.政策宣示

5.提出集团模型的学者是( ) A.杜鲁门 C.伊斯顿 A.引导功能

C.管制功能

7.关于政策分类,错误的是( ) ..A.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C.个体政策和群体政策

8.适用白皮书的政策环节是( ) A.政策选择 C.政策宣示

9.对公共选择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 A.其基本假定是“政治人”假设和交易经济学 B.其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

C.公共决策过程中,具体决策过程先于民主规则 D.它只限于研究市场决策

10.在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中,处于政策决定阶段的是( ) A.政策议程 C.政策选择

11.边界分析法的步骤为( ) A.饱和抽样—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 B.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边界估计

B.政策分析 D.政策修正 B.政策决定 D.政策分析 B.戴伊 D.琼斯 B.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D.初始政策和反馈政策 B.政策诉求 D.政策变动 B.杜鲁门 D.西蒙

B.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框架 D.多伊奇关于政治系统中的信息沟通的理论 B.拉斯韦尔 D.德洛尔

2.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对行为主义方法论进行批评的代表人物为( )

6.一些国家公务员制度条例规定高薪养廉,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

C.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 D.边界估计—诱导性提问—饱和抽样

12.美国政策规划的“铁三角”主要包含( ) A.利益集团、公民团体和政府执行局 B.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地方政府 C.利益集团、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执行局 D.政党、议会委员会和政府执行局 13.政策规划的单一式主体通常为( ) A.立法机关 C.公众 A.德尔菲法 C.投入—产出分析

15.政策方案的评估和择优首先要关注( ) A.评估和择优的标准问题 C.使用“逆向决策”的方法

16.提出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 A.史密斯 C.雷恩

17.反映观望式政策执行的现象是( ) A.“阳奉阴违” C.“软拖”

18.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起始环节是( ) A.物质准备 C.政策试验

A.执行者的认知缺陷 C.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

20.属于内部评估方式的是( ) A.立法机构评估 C.投资者评估

21.政策调整的本质是( ) A.渐进性的 C.变革性的 A.功能性政策周期 C.阶段性政策周期 A.宏观政策预测 C.微观政策预测

的因素,这体现了政策信息咨询中的( ) A.准确全面原则 C.最小努力原则

B.客观公正原则 D.优势放大原则 B.断裂性的 D.激进性的 B.反复性政策周期 D.结构性政策周期 B.中观政策预测 D.系统政策预测 B.政府部门评估 D.专业咨询公司评估 B.组织准备 D.政策宣传 B.执行者的利益驱使 D.执行准备不充分 B.“土政策”

D.“挂羊头,卖狗肉” B.麦克拉夫林 D.萨巴提尔 B.各方案间的比较

D.对所选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定 B.政府有关机构 D.司法部门 B.时间序列分析 D.成本分析

14.在预测性评估方法中属于直觉预测法的是( )

19.政策执行时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象,其原因为( )

22.美国公共政策学者琼斯提出的政策周期理论是( )

23.从政策涉及范围来说,地区政策预测属于( )

24.咨询人员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合理适度的信息加工中,尽可能挖掘隐藏在政策信息中对客户有利

25.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咨询属于( ) A.决策咨询 C.反馈政策咨询

B.政策信息咨询 D.政策内容咨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公共政策系统包括( ) A.政策主体系统 C.政策客体系统 E.反馈系统

27.我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主要包括( ) A.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C.政协决策 E.民主党派的政策

28.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式有( ) A.投票 C.请愿 E.游行示威

29.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 A.边界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30.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有( ) A.政策替代 C.政策增删 E.政策废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理性主义模型中“理性人”的特征。 32.简述政治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34.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与本质。 35.简述克服阻力,实现政策终结的策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37.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B.政策修正 D.政策更新 B.多角度分析 D.类比分析法 B.民意测验 D.罢工 B.人大决策 D.行政决策 B.政策支持系统 D.决策系统

25.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咨询属于( ) A.决策咨询 C.反馈政策咨询

B.政策信息咨询 D.政策内容咨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公共政策系统包括( ) A.政策主体系统 C.政策客体系统 E.反馈系统

27.我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主要包括( ) A.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C.政协决策 E.民主党派的政策

28.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式有( ) A.投票 C.请愿 E.游行示威

29.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 A.边界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30.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偏差矫正的途径有( ) A.政策替代 C.政策增删 E.政策废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理性主义模型中“理性人”的特征。 32.简述政治体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33.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34.简述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与本质。 35.简述克服阻力,实现政策终结的策略。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6.试述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37.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B.政策修正 D.政策更新 B.多角度分析 D.类比分析法 B.民意测验 D.罢工 B.人大决策 D.行政决策 B.政策支持系统 D.决策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