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更新时间:2023-07-22 06: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开

卷)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所以( )

A.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相同

B.人们有自由行动的目的,有秩序最好,没有秩序也没有什么关系

C.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D.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法律

2.在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是( )

A.法律

B.道德

C.规章

D.纪律

3.董必武指出:“有了法律,没有处罚机关保证执行,是不可设想的。”这说明( )

A.法律制定是为了惩罚违法犯罪分子

B.法律靠人们自觉遵守完全是不可能的

C.法律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实施靠社会舆论作保证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4.下面关于法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靠大家自觉遵守,不具有强制性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小叶买了一双鞋,穿了一天,鞋跟就掉了。小叶不应该( )

A.找商家索赔

B.通过消协解决

C.实在不行通过法院起诉

D.算了,自认倒霉,下次注意点

6.小刚与李明、小群在观看音乐会时大声喧哗、打闹。他们的行为属于( )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

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

D.违反了宪法

7.高中男生李某(17岁),平时喜欢上网。有一天在网吧看到旁边一男生好像很有钱。就尾随其出门,在僻静处拿出水果刀,从该男生处抢得400元。李某的行为是( )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

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

D.不道德行为,应受舆论谴责

8.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A.违反了刑法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到刑罚处罚

9.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树上刻下“X X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的行为是( )

A.违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10.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与几位同学打牌发生纠纷,杀死了4名同宿舍同学后潜逃,后来在海南三亚市落网,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案件中,对马加爵判处的刑罚属于主刑的是( )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没收财产

D.以上都是

11.某中学生在小学时就有偷拿别人东西的习惯,老师批评后他不以为然,后来发展到在社会上偷拿钱物。一次趁人不备拿走商店数码相机一台。这说明,违法犯罪行为都是( )

A.从小偷小摸开始的

B.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C.从占小便宜开始的

D.从结交坏朋友开始的

12.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制定了(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义务教育法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C.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3.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法律是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B.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它规定人们不应当做什么,但不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

C.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D.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二、简答题

14.2003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2986件,其中有537名县处级以上的官员因腐败而被判刑。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潘广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田凤歧、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浙江省原副省长王钟麓和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等13名省部级官员因腐败而受到包括死缓、无期徒刑和12至15年监禁等刑罚的严惩。

运用法律知识回答:以上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15.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刘某、宋某(二人均满16周岁)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故意报复,并使用放火手段危害公共安全,致使25人死亡,多人受伤。2002年8月27日,北京市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断,以放火罪判处刘某、宋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阅读以上案例,请回答:

(1)此案中对二人判处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2)未成年人受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此案中的中学生被判了刑,你有什么感想?

三、分析说明题

16.某中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上八年级后,又沉湎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丁某的行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BCBDACBBABDB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二、简答题

14.对这个腐败分子的处罚,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显著特征。同时也体现了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特征。

15.(1)主刑是无期徒刑,附加刑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未成年人犯罪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具体答案参考教材第98页最后一段。

三、分析说明题

16.(1)丁某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

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受到刑罚处罚属于犯罪。

(2)丁某由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说明一个人违法犯罪是从小毛病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后导致违法犯罪。违纪、违法和犯罪三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说明了“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错误的。

(3)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教训,增强思想品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四有”公民。

七年级政治第四单元我们的权益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开卷)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更多初一政治试题,请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9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