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更新时间:2024-04-25 09: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次课授课计划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 2015一 2016 学年 第一学期 编制日期:2015年9月5日

课次计划 授课区队 第一次课 授课时间 知识目标 授课类型 讲授 课 题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能力(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珍惜大学生活,确立成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教学目标 才目标,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律素质。 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 引导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拓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新的人生境界。如何培育和践行社学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育和践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分配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2分钟 组织教学 0分钟 复习旧课 5分钟 导入新课 40分钟 35分钟 新课 对大学阶段的分析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小结 讲授 问答 讲授 讲授 讲授 多媒体 多媒体 5分钟 课程小结 1、进入大学的感想是什么?2、怎样尽快3分钟 布置作业 适应大学生活? 结束教学 教学后记 授课教师:李子健 注:本次课讲稿附后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珍惜大学美好时光,指导他们走好大学之旅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

教学重点: 引导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教学难点: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人生境界? 教学热点: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教学方法:课堂提问与访谈、案例分析、讲授

教学实践环节:每位同学做一份作业。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入学后的感想、未来的憧憬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典型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教学导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构图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形势和政策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说明

? 由于我院专业学院性质,法律部分不讲。 首先学习本门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本门课的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修身养性,待人处世;形成健全的心灵,美好的人格。” 二、学习本门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本书由三大块组成) ? 3、注重联系实际 ? 4、注重知行统一

“履,德之基也。” (《周易·系辞下》)意思是:言行一致是道德的基础,谦虚是道德的根本。

1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荀子·修身》) 道德知识-内化(我)-外化-道德行为

今天我们学习教材的第一部分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作为绪论的第一节谈的是适应人生的新阶段。那么这个人生新阶段就是大学,“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要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

很多学生在大学里走了一些弯路,那么他们在大学这几年经历了什么样的成长轨迹呢?

第一阶段是:大一新生通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那时的他们年少轻狂,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同学们还有很多地方不行,还差的远了,所以这时的状态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直接导致经历很多挫折。到了第二个阶段,同学们终于幡然醒悟,知道了自己差的很远,这个阶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后韬光养晦,苦练内功,努力学习,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及各种技能。就这样不知不觉已经积累了很多了,但是可能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成长。所以第目标,对自己在社会中也有了初步的定位。所以说这时的状况是知道自己知道。到了这个状态就成了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从中可见,刚开始很多人走了弯路。而这门课就是帮助同学们尽早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少走弯路,顺利开启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一)大学的内涵

大学是一个闪光的字眼,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被人们称为“象牙塔”、“精神的家园”、“永恒的校园”等,历来是莘莘学子魂牵梦萦、负笈求学的圣地,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播、理想智慧得以发扬光大的渊薮。世界上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如一些古老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12世纪)。无数的思想巨人和学界泰斗从世界各地的著名学府向世人昭示生命的真谛、人生的价值、科学的光辉、艺术的魅力,用他们的双手一次次地推动人类历史向着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大学历来以其儒雅的风格,深沉的内蕴,令人油然生敬,它则以一种清高的姿态、深厚的城府张扬着它的个性、扩散着它的影响。一个个普通稚嫩的青年,经由这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之路;一代代的青年学子从四方八方走来,然后,又将从校园中走出。

2

1、有关何为大学的经典论述

?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每一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 (雅斯贝而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第150页,北京:三联书店,1991。)

?蔡元培: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所谓大学,是一个集聚各种流派思想大师,搜罗各种经典文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为执掌北大不久为《北大学刊》撰文时的一句话。既告诉学生大学的精髓,也是自己的大学理念的宣言。?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并不是有教育设备、教育规模就可以的了,还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和好的老师。?

?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他强调大学是传授高尚道德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

2、大学的内涵

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摇篮

(二)大学的特点 1、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学科门类齐全,大学一般都有十几种到几百种甚至上千种专业可选择,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例如:牛津:培根(哲学家) 北大:鲁迅(文学家)、厉以宁(当代的经济学家);浙大:竺可桢(气象学家 )等等,除此之外,每个学校都有很多优秀的教授、教师,能传授给学生们渊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3、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生活和成才的氛围

大学提供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优美的校园环境。它们提供着大学教育的物质需求,并作为一种“无声教授”和“潜在课程”,日日夜夜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

这里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陶冶品德操守,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同学们可以在大学里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广泛地汲取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术成果,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党和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是希望同学们发奋学习,尽快成长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

(三)大学的理想和精神

大学的精神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不断发展的。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作为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大学应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的指明大学前进方向的一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灵魂是对大学理想的追求。大学的理想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理想和精神决定了大学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也决定了大学将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理想的人”。大学的理想是人们寄予大学的教育目的和功能的一种理想。什么是未来大学的理想呢?未来大学的理想,说到底,就是追求真理和造福人类。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教授精辟地指出,中原大学的使命是“传启文化,服务社会\,这与追求真理和造福人类是一致的。“传启文化”,指的不仅是传递文化,还要创新文化,其实质是追求真理,“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自主办学的根本目的,其最高目标是造福人类。所以,追求真理和造福人类是未来大学的理想,大学应当承担伟大的历史使命,这也是大学的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灵魂。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精神概括起来就 是:追求真理、完善人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1921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在美国柏克利大学中国学生会演说,具体阐述其“大学理想”──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上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可以说蔡元培先生奠定了北京大学乃至中国大学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确立了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从那时起,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与文化创新成为中国大学占主流地位的理念。这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深远。

纵观西方和我国大学精神发展、变化的历史,可以看出,在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一点是永恒的,那就是贯串于这个全过程的大学的科学和人文精神,其灵魂是对未来大学理想的追求。这正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有了这种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对未来大学理想的追求,大学就充满生机和活力,就永远朝气蓬勃,成为促进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反之,如果扼杀了这种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对未来大学理想的追求,大学就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就会僵化,就不可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大学生活新变化

告别中学时代,跨入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上了新的高度,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奠定,事业发展将

4

从这里起步,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世界,陌生环境,青年学生既充满新奇和兴奋,又容易产生困惑和迷惘,因此,怎样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为大学期间健康的成长以及今后事业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个走进大学校门的青年学子面临的第一个人生课题。大学和中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不论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大学都有着不同于中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适应今天的新环境,新情况,新要求。

1、学习要求的变化——宽松与自立并存的学习环境

大学阶段的学习,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增加,有确定的专业方向,需要大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同时,学习环境的弹性很大,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

首先,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科目、专业基础知识属于必修之外,各专业都开设选修课,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选修课程。

其次,在大学周课表上,有老师讲授的正课仅占去一部分时间,其余的自修时间,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

第三,大学老师所讲内容信息量大,不局限于书本,还常常涉及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并且许多问题尚无结论,这就要求大学生上课时不仅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还要开动脑筋,主动参与,积极思索。

第四,教师一般都会布置大量课外阅读书目,期末复习没有范围和重点;第五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练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同学们必备的学习技能。

2、生活环境的变化——集体与独立同在的生活环境

进入大学,同学们开始独立生活,许多同学离乡别亲,衣、食、住、行、学等问题,都得自己安排。同住集体宿舍,对大家来说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宿舍是我们起居、互访和自由“夜话”的生活场所,也是最能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大家相互配合、相互照顾、相互尊重、自我管理,遵守基本的公共道德和行为规范,就能和睦相处,逐步建立稳定而持久的情谊,培养出对宿舍的归属感,使之充满“家”的气氛。集体生活与独立生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相伴而生的,同学们要尽快适应这种集体与独立同在的生活环境,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活的新变化较以前的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是要求学生必须自主独立,

5

不论衣食住行,学习,交友,以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是需要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以此加速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生活环境的变化,体现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范围等方面,从生活方式中看,中学生大多住在家里,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而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住宿,吃到食堂,凡事要靠自己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的人来说是严峻的挑战,饮食方面的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在大学里,生活领域也大大拓宽。人际关系的变化,进入大学,全国各地的同学素昧平生,新的宿舍,新的班集体,脾气习惯各不相同,常常难以适应,师生关系没有以前密切,有时甚至只能在课堂上见到老师,在学校远离了父母,难以诉衷肠等,在这新的环境下要求大学生独立主动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社会化要求急速提高,总之要和谐。管理体制的变化,管理方式上,大学生要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第一,离开父母,培养料理生活的独立性。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从围绕“一只书包两只碗,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式循环开始的,这需要锻炼自己,不 断提高料理生活的能力,逐步培养自己生活的独立性。

第二,人际交往,养成选择沟通的广泛性。进入大学,大学新生可以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往和沟通。他们人际交往通常往往经过相同的地域、相同的兴趣、相同的愉悦到相同的志向的发展过程。应理性而和谐地交往。

第三,适应环境,提升自我内在的可塑性。大学新生初进校园,适应环境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提升自我内在的可塑性,努力与同学和睦相处,求同存异,抓大放小,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

3、社会活动的变化——多彩与严谨相彰的组织环境

社团是微观的社会,参与社团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在社团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才能,也可以发挥你的专业特长。社团活动在大学校园是非常活跃的,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应该是一个遗憾。社团是一个舞台,他可以让你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社团是一个预备役学校,让你在踏入社会前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提高。

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校园广播台、网络管理服务中心等正式组织的活动增多;各种学生社团的活动也丰富多彩,且都热忱欢迎新成员加入,以扩大组织力量、提高活动水平。同学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会大大增加。大学社团,一是专业学术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小组、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小组、科普协会、电子爱好者协会等;二是文体娱乐型,如文学社、诗社、艺术团、演讲协会足球协会、集邮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三是社会服务型,如无

6

线电修理小组、科学咨询服务中心、爱心社等。

大学新生应积极参加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活动。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风云。既要懂中华文化,又要有世界眼光,在学生会、班委活动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其次,大学新生应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在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综合能力。大学新生应积极参加课余文娱、体育活动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文体才能和增强自己强健的体魄。

卢梭曾经说过:“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大学中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实课余时间、发展自我的条件。因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一两个社团的活动和校园比赛,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在参与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同学间的情谊。 案例:耶鲁大学校长莱温教授:参加课外活动培养领导能力

截至目前,耶鲁大学已经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其中最近的3位,布什父子和克林顿均毕业于耶鲁大学。耶鲁大学不仅培养了站在政治舞台上的人物,还培养了美国金融帝国的基础,所培养的美国大公司的领袖人物比其他任何大学都多。耶鲁大学为何能培养如此多的领袖人物呢?莱温教授微笑着道出了其中的秘诀:“耶鲁大学特别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耶鲁大学有200多个课外文化小组活跃在校园中,包括辩论赛小组、撰写新闻小组、音乐小组、社区服务小组以及政治团体,等等。”“课外活动小组是培养未来领导人素质的实验室,小布什当时就曾经积极参与社团的活动,这对他担任总统起到了很大作用。”莱温教授称。耶鲁大学笃信教育重于教学,注重校园文化熏陶对于学生培养的不可替代作用。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大学生活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远离父母,没有了父母、长辈每日悉心照料,许多事情需要独自处理。开始有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诸如:如何克服地区与气候的差异,如何管理钱财、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分配学习时间、如何调整情绪、如何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等等都成了摆在你面前的一道道坎。

另一方面,从单处一室的“独立王国”到数人“群居”的集体宿舍,这一生活环境和习惯的适应、磨合,对没有过住校经历的同学来说,真的是一次考验。住校是大学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高中时大多数学生都是走读,每天往返于校门与家门间,在功课重负下,心无旁骛亦无暇旁顾,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安

7

排照料,学习上也有老师细致人微的辅导。来到大学后,衣食住行、生活学习,从洗衣打饭,到使用生活费,都需要自己来安排。与来自不同地域的同龄伙伴朝夕相处,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和不同的生活习惯,从陌生到熟悉,直至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住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对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有效锻炼。这是在高中生活中所难以体验到的。

1、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大学时期虽然和中学时期不同,离开父母投身高校的集体生活,在形式上一定程度地脱离了家庭的监护,但并没有完全脱离对家庭的依赖和对其他人(学校、教师、同学)的依赖。大学生从经济来源到衣食住行,仍然极大的依靠着他人,虽然年龄已达成人,但还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所以大学生活仅仅是一种半自立的集体生活,从严格意义上说,大学生也只是一个\准成人\,这和将来走上社会,完全独立自主、自食其力地自立于社会,承担起完全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毕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大学时期是为将来自立于社会,由“准成人”向成人转化完成质的飞跃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己管理自己,强化自控能力,同时要学会待人处事和人际交往,这在当今社会更为重要。 不少同学上大学前,学习上依靠老师,生活上依靠父母,不仅缺乏社会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缺乏独立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加上青年人喜欢幻想。幻想破灭后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少烦恼。这就要求新同学树立自立意识,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满怀信心地去观察、认识和了解社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克服过去那种什么事都依靠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心理,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自我调节心理承受力。大学新生应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以积极的心态理性安排自己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逐步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的能力。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同学们随时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需要去交往;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去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虚心请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大学生应该看到自身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不足,是由于过去的依赖心理和环境造成的。上大学后应该从头做起,虚心学习,不怕失败,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处理生活自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的

8

方法,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另外还要注意向高年纪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经验后体会。

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不断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看材料,互动讨论

一念之间 海阔天空

——给妹妹的一封信

妹妹:

大学生活如何?

社团,舞会,联谊寝室,学校周边小吃,还没有玩够吧。姐姐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也玩得不亦乐乎。

可你说有些不开心,你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事事顺着你的心。你和寝室里的同学,处得不好。你抱怨说,你对A很好,什么话都告诉她,但是发现A把这些话都说给了别人听。你对B不错,但是B怎么都不想搭理你,你甚至觉得她在处处为难你。

你一早有课,可是你睡得忘记了,没有人叫你,她们自顾自地上课去了,你醒来时她们已经回到了寝室,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老师的新发型,没有人对你感到抱歉。

班里,你也有些失落。你一如既往地参加很多活动,可是谁都那么优秀。你得不到名次、掌声和肯定。

后来你甚至和门口复印店的老板都会吵架,因为他不理解你想双面复印,害得你重新再来。

回到寝室,没有人注意到你哭过。你忘记了打水,熄灯后你只能用冷水洗脚,冰冰凉。于是你在被窝里冷得辗转反侧。 怎么办,和这样的室友还要相处四年。 你说你想搬出来一个人住。

这确实是一种解决方式,但是并不是好的解决方式。除非你一辈子都想搬来搬去?

你觉得同学之间虚伪冷漠,你想念你的高中同学。你想给自己找人际失败的借口,于是归结在别人的虚伪上面。其实虚伪是正常的人性,你要学会与这样的人相处,而不是逃避。

我不是要你也学会虚伪,而是希望你可以辨别虚伪,并且不被虚伪伤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付出友情,可是如果一开始你就不真诚,那么你会失去更多的好朋友。

9

你除了看到她们虚伪,有没有看到她们的长处?你的学校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没有两把刷子是进不去的。她们骄傲,那么一定有骄傲的道理。你是否能够看到,你是否能够向她们学习?

另外,她们是否知道你值得她们尊敬,如果你足够好,那么对你不好的人,损失更大,因为损失了你这么好的朋友。

我相信日久见人心,也信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要做的,就是打开自己的小世界。你的世界不是只有一个小小的寝室或班级。你可以加入社团,可以加入垒球队,那里会有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你真诚,且懂得沟通。

“怎么可以不理解我!怎么可以不按照我的意思去做!怎么可以不让我失望!”世界并不是为你造的,你得适应它。

你从前的人生太顺利太温暖。你以前做的只是读书,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可现在开始,You have to learn to grow and be strong(你得学会成长和变得坚强)。

成长是——明白很多事情无法顺着自己的意思,但是要努力用恰当的方式让事情变成最后自己要的样子。

坚强是——如果最后事情实在无法实现,那么也能够接受下来,不会失控,而是冷静理智地去想下一步。

承认很多人比自己优秀,那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那些比你优秀的人,其实都是上天给你的养分,你得汲取过来,否则你就白见到她们了。

比如说,承认无法取悦每一个人。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做好朋友,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会有偏见,别理睬他们。做好你该做的,口舌是别人的,优秀是你自己的。

最后你会发现,成为你好友的,还是你的同类。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够好,那么你也交不到足够棒的朋友。

再比如说,失败的时候,你要学会说“这是我的错”,不要试图把责任推卸掉。责任感,你得开始拥有。没有这个东西,你最多不过是聪明,而不是优秀。 再比如说,得不到的东西就忘记它。例如奖学金。如果你尽到了150%的努力,这学期仍然有人比你更优秀,那么就 去赢取下个学期的奖励,不要去加入那些关于同学的亲戚是辅导员之类的闲言碎语。

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的确。正因为如此,你得加倍努力。如果五个名额中只有一个是不依靠背景的,就应该是你的。记住,要用恰当的方式。 关于寝室的问题,你要足够宽容,足够坚强。“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说的。所以你要让她们看到,你是值得尊敬的朋友,而且失去你是她们的损失。 有个妹妹在给我的信里送我一句话,我很喜欢,也送给你:“一念之间,海

10

阔天空。”我期望你的生活,因为宽容而盛大。

宽容别人对你的不理解,宽容别人的缺点,宽容自己的一些力不能及,当然,思考讨论

1、你如何看待案例中“妹妹”进入大学后产生的诸多困惑?你有类似的困惑吗?

2、结合案例本身,谈谈对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的认识。

材料点评

大学是人生历程的新阶段,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同学,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伙伴、全新的生活,有许多新的特点需要大学生去认识和把握,有许多新的矛盾和困惑需要的大学生去理清和解决。进入大学后,新的学习生活、组织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主动地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交往的需要明显增强。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过程,其本质是人的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大一新生尤其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增强挫折承受力。因此,认识大学的作用,了解大学的生活,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是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首要课题。

本案例中“妹妹”进入大学门槛,也有许多的不适应,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总是感到诸多的“不公平”,比如“早上睡觉没有人叫你起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面对“无法取悦每一个人”的困惑等。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沟通的难度增加。大一新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对他人的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面对人际的挫折,要坚强面对,学会调试情绪的方法,处理好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学习、生活的新变化,既是对大学生的严峻考验,也为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校大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要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能力,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阶段。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为实现社会化奠定良好基础。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它既是未来事业的准备,也是未来事业的开端。而且大学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要求与中学的要求都不同了。一位西方的教育家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大学学习不是从一个门槛跨入另一个门槛,而是攀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每个学生都要对其特点和规律有所认识和把握,都要不断调整和适应,

之前你得尽力。而后,你会看见海阔天空。 姐姐

11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地基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案例:基础宽些再宽些

二战时期,为了在反应堆中实现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需要能减慢中子速度的减速剂。当时已知的可能减速剂是石墨和重水,由于重水不易制取,开始时注意力都集中于石墨。德国顶尖的实验核物理学家波特用石墨做实验,发现无效,就据此作了结论,决定采用重水。重水可以从水中提取,但含量只有万分之一,提取重水需要耗费大量电力,德国在被占领的挪威一座水电站附近建立了重水厂。这时美国也在做类似的石墨实验,主持者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实验结果也不好。但他没有就此急于下结论,而是进行了慎密的分析和思考。觉得可能是所采用的石墨纯度不够所致。恰好与他一起做实验的另一位物理学家斯席拉德在转入物理以前曾学过化学工程,知道制造石墨所用的电极材料是碳化硼,制出的石墨中含有硼杂质,硼能大量吸收慢中子,这就难怪实验做不出来了。于是他们改用无硼的纯石墨再做实验,果然一举成功。美国采用石墨减速剂,于1942年12月2日就实现了核裂变链式反应,在与德国竞赛的原子弹计划中着了先鞭。德国虽然在挪威建成了重水厂,但英国情报机关将获得的情报知会挪威游击队,对之进行了破坏。直到战争结束时,德国提取的重水只够所需的一半,这无疑是希特勒原子弹计划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此事例中,费米的缜密科学态度固然起了作用,但如果斯席拉德没有广博的知识,也不可能这样快地解决问题。德国人非常相信权威,波特是这方面公认的权威,没人会怀疑他的结论;而且德国物理学家不会去求教化学工程师,因为不同学科之间壁垒森严。

在这里我们看到,科学家宽广的基础知识是何等重要,而学科之间的壁垒真是害人不浅。其实科学的对象——客观世界本是一个整体,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现代科学划分越来越细,科学家在窄小的专业范围内深钻不已,如果不能适时跳出来看一下专业以外的广阔天地,难免成为井底之蛙。

埃及的金字塔高耸入云,历经几千年风霜雨雪,依然巍然屹立,靠的是广宽

12

的基础。其实,学习也像金字塔:基础宽些,再宽些!”

2、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需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时才能适应瞬间万变的未来世界,才会有竞争力。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

自主学习“八勤”:勤于上课,勤于预习,勤于笔记,勤于思考,勤于提问,勤于复习,勤于阅读,勤于创新

《燕园时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大学阶段若培养起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找到了真正吸引自己的学科方向和问题领域,那么,他的大学教育可以说是出色的完成了。”

新东方徐小平老师说,“大学教育只是给你一种眼光,而绝不能保证你将来做什么。我们很难预测机遇,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去增加把握机遇的机会和可能。”我们不能也无法要求这个社会和周围的环境适应我们,但我们可以改变一些东西让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和周围的环境‘

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13

创新学习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首先,要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学习中去,大胆开拓,敢于突破,获得新知识;其次,要把知识与创造有机结合,把知识内化变成能力;再次,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大学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质疑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马许仅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正如巴鲁奇所说:\千万人说苹果会往地上落,却只有牛顿一人问其中的原因。\北宋大科学家沈括从小就爱刨根问底,他对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不知道为什么四月了山寺桃花始盛开,于是就去问他母亲,母亲也不知道,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探索,直到获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今日的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全球每天光是各种日报就出现一万多种,高达5亿多份,每年出版的杂志一千万多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快速增长。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求知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懂得终身学习的道理,如果不掌握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无法在工作中跟上时代的节拍。因此,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间断的更新自己,以便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到世纪末,学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预言说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式社会”。但终身学习的概念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的,并于1994年11月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国内社区教育权威专家厉以贤教授的观点更进一步。他认为:终身学习是个体在一生中持续发展其知识、技巧和态度的过程,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的满足[4]。这个定义不仅注重个人主体性和时序性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更将终身学习的学习内容范畴明确地表述出来,那就是终

14

身学习不仅仅学习知识、还有技巧和态度。人们通过终身学习,不仅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技能技巧,而这一切的目的是要改变人生态度,从而获得幸福而圆满的人生。

大学生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要不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要想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那么就应该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生学习的基础,这个基础扎实与否,不但影响到现在的成绩和择业,而且影响到今后长时期的学习效果。所以大学生既应珍惜当前这个学习的黄金时段,扎扎实实地打好今后学习的基础,又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四、培养优良学风

学风是为学之本、立业之基。所谓学风,是指学习者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风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风问题既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学习态度问题,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大学生的学风是大学生业务素质的灵魂,它关系到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不久将来的工作和事业。只有学风端正,才能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宝贵时光,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造性精神,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同学们是未来建设国家的宝贵人才,只有养成优良的学风,才能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担当重要的责任,有所成就,有所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优良的学风是同学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1、勤奋。

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勤奋刻苦是一切成就大学问、大事业的人共同具备的基本美德。唐代思想家韩愈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优良的学业是辛勤汗水的结晶,突出的成就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和拼搏才能获得。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难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根据大学学习内容的专业性、系统性的特点,在广度和深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这就要求同学们更加刻苦、更加勤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2、严谨。

严谨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肃是指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学习作风,反对学习上轻率浮躁、马虎应付的态度;严格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弄懂弄通,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反对粗制滥造和不求甚解,反对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严密是指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要严谨细致、精益

15

求精,包括在学习的安排上要周全有序,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学习中的各种关系。要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坚决抵制违反科学和学术道德的不良风气,做一个有科学道德和学术道德的人。

有些同学在学习时,很不在意基础知识,而是急于想去研究一些高难度的问题,这样做肯定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且看数学大师华罗庚所作的一首诗:

“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首诗虽然语言平白易懂,但揭示的道理却很深刻,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华罗庚作为一位在数学上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却如此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不能不使人警醒。本来,基础知识就像楼房的地基——地基没有搞好,就想盖高楼,这显然是在白日做梦。在学习上,如果连最基础的知识还没掌握好,就浮躁的去研究那些高难度的问题,也实在是自欺欺人。只有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在熟练的情况下掌握好的方法,才能去解决其它的难题。华罗庚也正是因为遵循着这种严谨的科学作风才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我们在现阶段学习的大多是所谓的“公共基础课”,是基础的基础,我们只有谦虚谨慎的学好每一门课,才可能在今后的专业课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华罗庚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是说,自己在清华念书时每天清晨五点多就去图书馆看书,而那时华罗庚“已经把书背完了”。我们不能不钦佩这位数学大师的精神。 中国古时候有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同样,这副对联也可以带给我们很深的启示。 3、求实。

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要培养扎实、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谦虚是求实的必然要求,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博采众长,打开知识的大门。同学们要培养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

4、创新。

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创新是时代

16

的呼唤,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作为今后几十年社会各条战线的骨干,更需要自觉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要积极进取,形成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面向现实、扎根实践,培养过硬的动手能力。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新一代大学生要在实现在这一宏伟蓝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学们要刻苦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将来在祖国各个建设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做好准备。

五、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案例:

某校甲、乙两个高材生,一同到美国留学,经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亲自挑选,到美国依阿华大学物理系深造。事情起因于毕业时两人的不同境遇。两人师从同一个导师,两人的论文都通过,都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乙的论文被系里评为优秀,拟向学校推荐参评“最佳论文”,学校让他留校做博士后研究。甲的论文未获提名,而且没找到工作。一方面,甲认为系领导、导师对自己有偏见,关照不够,心存怨恨;另一方面,看到同学春风得意,自己感觉不如人,心里极度不平衡。他要报复,列了一份“黑名单”。某天下午,甲参加学校的一个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他枪杀了他的导师、系主任及一名留学生,然后开枪自杀。甲在他的遗书中写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些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我都已经达到了,知足了”。

这个极端事件提醒我们,成才的目标,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质、个性品质,需要志存高远,将个人成功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不会被生活中的挫折击垮。

立志成为光荣的司法警官是警院大学生的共同愿望,而目标的选择是成才的第一步。大学生成才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番话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德”与“才”的关系有启示意义。“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得以发展的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二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人才必须“以德为先”。

良好品德在预备警官大学生的成才历程中起着立志明心的作用。立志方能鸿鹄高飞,走向高远;明心才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在良好品德基础上产生的远

17

大追求,可以转化为不畏艰险、追求真理、展示才华、争取成功的内在动力,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不注重养成良好品德,或胸无大志、无所追求,或情感卑琐,自我中心,或好高骛远、行动全无,那么成功的希望必然渺茫。

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一段话就精辟地说明了良好品德的养成对于成才的深刻意义。他说道: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独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案例:善于盘点心灵的人---------富兰克林

美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是一个善于盘点心灵的人,这位事业上的成功者早年在一家印刷场当学徒,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给自己拟订了一份“美德反省表”,表中列出了他应遵守的具体美德:节制、严谨、勤奋、果断、节俭、诚实、大度、公正、缄默、整洁、沉着、谦虚和廉洁。共有13种。每天晚上临睡前,他都要按\美德反省表\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反思有没有做到这13项美德的要求,如果其中哪一项做到了,他就在这一项的下面画一颗红星,以便鼓励自己坚持做好,如果其中哪一项未能做到,他就在这一项的下面画一颗黑星。以便提醒自己尽快改正。就这样,富兰克林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优点,克服缺点,日臻完善,终于从一个印刷厂的学徒成长为一个对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

无论对谁来说,盘点心灵的过程,都是接近真、善、美的过程,都是远离假、恶、丑的过程,都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二)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认为:“智慧是知识的善于运用”。智是知识的日积月累,是警院大学生从事司法工作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基础。所以同学们要珍惜大学时光,掌握好本专业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培养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还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健康的体魄是预备警官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品格,还应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才有成才的基础。预备警官大学生应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自己一两项体育爱好,积极参

18

加体育锻炼,打造健康体魄。 (四)美是人才素质的内容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5页)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之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品格。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达?芬奇也警告说:“如果所爱好的对象是卑鄙的,它的爱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现在有些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艺作品,给人以丑恶低级的感官刺激或鼓吹颓废的迷乱情感,这对大学生的心灵具有腐蚀作用。大学生应当多用美的事物浸润自己的心灵,使自身不断地、长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养,从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现美育教育目的。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六、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大学阶段,大学生既要应付自身的变化,又要应付社会群体的变化。成为大学生,经历了一次角色的重大变化,个性发展从狭窄的、有限的地带拓展到广阔空间,视野从中学教科书扩展到五花八门的专业知识海洋。然而,大学生也常由于心理准备不充分,对新角色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加上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角色期望的变化,从而带来诸多思想上的矛盾和不适。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一些同学发现幸运之神并非仅仅钟情于己,在这个“群英荟萃”的新集体中,优于自己的大有人在。自己所置身其中的是一个需要艰苦奋斗、努力适应的环境,而非理想的“伊甸园”。因此,有的同学便产生了消极情绪,自卑和焦虑感逐渐取代了自豪感和优越感。同时,随着学习的深入,轻松感逐渐消退,一些同学深感自己还未来得及调整方位,不适应紧张自主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被动感,我们应该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新形象。 (一)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案例:

把生命献给挚爱的监狱事业——记河南省商丘监狱人民警察宋银轩 2010年1月5日,河南省商丘监狱干警宋银轩在检修监狱监管设施时,突发脑溢血,不幸以身殉职,年仅38岁。商丘市司法局党组作出决定,追记宋银轩同志个人三等功,并在全系统开展向宋银轩同志学习活动。

19

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提出的“三个倡导”的表述,为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对于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有力地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社会共识。近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作进一步提炼概括,鲜明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地方和行业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行业精神,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伴随形势的不断变化、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的不断创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日益突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作的“三个倡导”的表述,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

25

循,符合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理念、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要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衔接,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当代大学生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就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 案例:

女大学生拾到9000元现金不动心 赢得一份工作

吉林化工学院团委收到一封感谢信,信是四平市天科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荆写来的,感谢该校学生梁婷同学拾金不昧的高尚行为。

梁婷从沈阳参加完招聘会,乘火车返回吉林途中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银行卡、名片和票据等物品,还有9000多元现金,梁婷并没有把这个钱包据为己有,而是马上联系失主归还了物品。梁婷的家境并不富裕,但面对这飞为之财梁婷并没有动心。而且在找工作的这个过程中呢梁婷花费不少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他归还失主之后呢,四平市天科气体有限公司向梁婷发出了实邀请,并打算日后将她留在公司工作。

林荆总经理说:“梁婷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她所学专业和公司业务对口,但作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公司,我们以前招的都是硕士研究生,这次准备录用梁婷是一个破例,公司最看重的是梁婷所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善良、热心、诚实,这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员工,正是公司最需要的人才。”

26

小结: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

思考题: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n7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