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

更新时间:2024-07-05 01: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

90钇玻璃微球内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1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长玉、黄建富、杨维竹、陈燕凌、陈为民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肝癌是省常见多发病,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第三位,而且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非常困难。如何治疗这些病人,探讨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已万亩当前临床研究工作迫切任务,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分组方法,探讨90钇(90Y)玻璃微球对中晚期肝癌的内放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90Y玻璃微球内放射治疗对中晚期肝癌疗效不敏感或多次化疗后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将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肝癌患者发病年龄青,多在40岁左右,对家庭,社会都是非常重要。

反义核酸逆转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2

完成单位: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陈颖、陈志哲、卓光生、胡建达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研究应用反义技术,在mRNA水平探讨针对Mdr1基因的硫代磷酸脱氧寡核苷酸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逆转。与其它逆转剂相比,反义核酸更具特异性。通过细胞、蛋白、RNA三个不同水平的四个技术指标证实,反义核酸能下调Mdr1基因,阻断其蛋白表达,从而有效逆转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为白血病基因治疗提供反义技术的实验研究基础。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切割bcr/ab1核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K562细胞的影响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3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吴勇、陈元仲、胡建达、梁敏、杨月玲、吕联煌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研究将合成针对bcr/ab1融合基因黑心录本b3a2断裂点“锤头状”核酶的cDNA序列定向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内,通过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法,将核酶基因导入K562细胞,并通过克隆分析法、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DNA电泳及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核酶对K562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核酶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K562细胞可成功表达,并使K562细胞bcr/ab1 mRNA及P210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抑制K562细胞增殖,同时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进一步证实bcr/ab1融合基因在CML发病中的作用,并为CML基因治疗及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净化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该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定量脑电图频谱分析系列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4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郑安、黄华品、叶钦勇、刘楠、庄晓芸、江芳、肖迎春、张健、周宜灿、车春晖、林豫生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课题对209例健康人,33例急性脑梗塞,43例脑炎,4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定量脑电图频谱分析,以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和不同病理状态下脑电图频谱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定量脑电图频谱分析可以反映人脑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变化,表现为20岁前处于大脑发育的活跃期脑电图变化较明显,20岁以后相对较稳定。2,定量脑电图中的主频在健康人中是一个稳定的指标,病理状态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3,相对功率值是一个稳定的诊断指标可以反映出大脑功能的变化。本课题为定量脑电图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经验。

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治的临床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5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陈幸生、林挺、陈大良、官云彪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由于缺乏良好流出道,治疗困难,多以截住肢告终。本研究对经影像检查确诊为广泛性动脉闭塞的20条患肢行静脉动脉化治疗。疗效理想。其原理:在闭塞动脉近侧,建立动――静脉转流。这样进入静脉的动脉血使其远侧瓣膜关闭不全。数周内动脉血可循静脉向末端灌住。另一方面血液可经转流口近侧静脉回流,避免了肢体剧烈肿帐,坏死。3个月后,将转流口近侧静脉结扎,动脉血则单向循静脉向远端灌住,替代了动脉的作用。该手术关键在于同时解决了缺血肢体的供血与血液回流问题。由于动脉闭塞症发病率不断增高,本手术应用可获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6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鹤光、陈大良、殷凤峙、池畔、陈燕昌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首先将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的优点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能使一部分胰腺坏殊死伴轻度感染病例通过非手术治愈,首次提出较大剂量使用生长抑素的优点。积极综合的非手术能控制部颁症状稳定内环境,进一步发送全身情况为手术创造更好条件。延期手术可减少不必要手术干预减少手术次数,提出密切动态观察感染能否控制的重要性。具体提出了综合非手术治疗的内容并加以创新,进一步改进腹腔灌洗技术。

羟乙基淀粉及持续低流量灌注对心肺器官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7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邱罕凡、廖崇先、陈道中、黄雪珊、吴锡阶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研究改进国外学者的兔心肺异位移植模型;应用羟乙基淀偻保存心肺器官,测定移植后的供体心肺功能,证实羟乙基淀粉能改善移植物的心肺功能,并探讨了羟乙基淀粉对心肺保存的作用机制;首先将持续低流量灌注技术用于肺脏保存及心肺联合保存,通过测定保存后的肺功能及移植后的供体心肺功能,发现在肺脏保存及心肺联合保存中持续低流量灌注技术优于单纯低温静置保存法。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心肺器官保存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这一技术成本低、技术独特且简单实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丙肝病毒RNA序列的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8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殷凤峙、陈碧芬、许春森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RNA序列,以探讨肝胆管癌的发生与HCV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85%的标本中显示有HCARNA5’NT片段存在,说明除肝细胞癌外,胆管癌细胞中亦有HCVRNA,且有很高的感染率,这对阐明胆管癌的发病机理及指导临床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9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薛恩生、林礼务、俞丽云、叶真、何以敉、高上达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一组正常阴囊内容物解剖结构及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在此基础上,系列

研究了阴囊内急症(包括急性睾丸附睾炎、睾丸扭转、外伤等)的声像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这些疾病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的变化,提出了这些疾病各自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表现。经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其他检查结果证实,本研究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已成为临床泌尿外科诊断治疗阴囊急症的主要手段。共发表相关研究论著6篇,有关内容为国内首次报道,属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已举办二期学习班,向全国推广。

复杂性高难度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系列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0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黄建富、黄长玉、沈娟、陈燕凌、章卫国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系列研究探索出适用于各种复杂性高难度胆管狭窄的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了各种类型术式:(一)右肝叶切除+Lon gmi re术式及肝内外胆管双口空肠Y吻合术。(二)利用自体组织(带蒂胆囊壁片或带蒂肝圆韧带的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狭窄。(三)肝胆管盆人工乳头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四)高位切开胆管,直视下以电刀切开肝尾叶胆管狭窄行扩张成形术。减少了结石的残留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对于我省这样一个肝胆管结石高发地区,本系列研究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皮下埋泵选择性肺动脉灌注治疗肺癌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1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林若柏、杨维竹、江娜、林培裘、陈椿、康明强、郑炜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课题研究应用皮下埋入药物办理注装置(微泵)、选择性肺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对晚期肺癌进行治疗。研究插管、埋泵、药物灌注和药物组配等,以及该方法的疗效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的防治等。为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探索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方法通过一次放射介入插管、永久性埋泵

和经常性的注药,具有不必剖胸手术就可以长期、反复地通过化疗泵行为表现肿瘤灌注化疗的特点;无体外带管,病人生活方便;不必反复插管,病人生活方便;不必反复插管,再治疗方便。本方法比现有的肺癌其他介入治疗手段更方便,是一种首创的、全新的、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病人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小鼠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DNA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2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赵文新、王川、杨映红、林礼务、杨发端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东南沿海多见,环境因素如黄曲霉素污染对发病起重要作用。这项工作长期与Nebert教授合作,集中研究黄曲霉素在体内减毒过程与促癌过程生化机理。为了证实这种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动物肝癌前病变的探讨。证实肝癌前病变通常采用常规病理H.E切片观察细胞病变外,还采用先进手段如检测细胞DNA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种基因(P16、mm23、bFGF等)表达,其结果一致。证实这种方法比H.E法客观,提高实验肝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成功可靠性论证的手段。

胃癌术后胃镜随诊的临床意义(附986报告)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3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陈红绉、张祥福、卢辉山、黄昌明、王南珍、郑兰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研究通过987例胃癌术后进行胃镜随诊检查发现残胃和吻合口非癌性病变:残胃排空功能性障碍12例,胃管、砖坯胶营养管滞留9例,吻合口周围炎187例,吻合口周围异物;缝线残留91例、金属钉外露4例,吻合口周围糜烂、溃疡分别51例及22例,吻合口狭窄11例。以上经胃镜介入治愈,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发现癌性病灶共88例,其中残胃癌9例。其中27例获再手术,20例二次切除,3年生存为35%,比同期首次手术后3年生存率42.7%稍低。无再次手术或二次切除者95.5%均6个月内死亡。因此胃癌术后有症状者应定期胃镜随诊,对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热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及温盐水灌注胸腔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应用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4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康明强、周仑、陈志哲、谢建武、林培裘、林若柏、陈椿、郑炜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项目兼顾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发现细胞凋亡是温热杀伤肺癌细胞的重要方式,43℃热诱导是激发肺癌细胞凋亡的有效手段,发展了肺癌热疗的生化学机制。在临床上,采用43℃温盐水循环灌注胸腔60分钟治疗肺癌胸水,有效率达100%,无毒副作用,为肺癌胸水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途径,并提出癌性胸水新的治疗机制。该项目理论上有新见解,疗法首创,该项目理论上有新见解,疗法首创,并在临床实践中体现出显著的实用价值,两方面均为国内外首先报道,达国内领先水平,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社会反响很大,已经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早期干预对脑神经与脑功能发育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5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陈达光、陈燕惠、陈景云、陈文雄、陈珊、王勇、张镜源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项目在国内外首先从动物实验研究发现DHA与牛磺酸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对提高学习记忆行为、神经系统的突触数目和脑发育均有较大的帮助。在早期干预方面,我们根据小儿不同月龄使用可操作性强、具体又易实行的方法进行认知、动作、社会交往、良好生活习惯能力和良好性格的培养,并结合体操和益智按摩等方法编写成教材和VCD,并用此关键技术开发小儿潜能。建立了培训中心。还进行临床研究,用儿心量表测定发育商为潜能开发的技术指标,证实我们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紫外还进行了教具的实验研究。全省培训了万余名家长,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白色念珠菌快速分离鉴定、分型及其毒力的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6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南京军区福州总院

主要完成人员:温旺荣、王德春、戴庚孙、朱忠勇、朱忠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项目较系统深入地研究白色念珠菌的快速分离鉴定、分型及其毒力。研究发现白念的特征性红褐色色素环,并借此创造性建立平板色素环法和蛋白酶活力测定属国内外首次报道;建立的酸性液基法、生物分型法、生物形态分型法及酵母菌杀菌系统分型法属国内首先报道。这些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靠,分型采用编码,便于自动化,易于推广。生物(形态)分型法改进了培养基成分,分型依据增加了色素环特征。蛋白酶活力测定可体外直接指示白念毒力。培养基可以商品化。文章已被收录及引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且这些方法已在一些单位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福建省胃癌高发现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7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蔡琳、俞顺章、叶为民、易应南、陈建顺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项目结合福建胃癌高发区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在我国率先开展人群胃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从群体、个体和分子水平上探讨胃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主要内容包括:Ⅰ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Ⅱ相代谢酶GSTM1、GSTT1基因型的人群分布,基因多态与胃癌易患性的研究,遗传易感基因与居民饮食生活习惯、Hp感染等环境因素的广义相对危险模型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阐明基因-环境联合作用新学说。研究结果对高危人群筛检和胃癌防制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降低胃癌发病率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实用价值。

涎腺和汗腺肿瘤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8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黄健文、沈云英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该项目针对涎腺及汗腺肿瘤的特点科学地采用多种特异性强、能够从各方面反映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单克隆抗体对它们进行研究。探讨了肿瘤的病理形态、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生物学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涎腺及汗腺肿瘤的免疫组化特征,对它们的组织发生和发病机制提出了独特见解。该成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方法的突破提供了理论依据,填补了福建省口腔肿瘤病理学的空白。该项目的成果在第四届国际口腔肿瘤会议上进行了大会定量读。该项目共有六篇论文被收入美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Ⅰ),并被他人正面引用了40多次。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病毒基因和癌基因表达及肿瘤标记物的系列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9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袁芳平、黄培生、龚华实、王镛、高凌云、高美钦、沈云英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研究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组织中病毒基因、癌基因和肿瘤标记物。结果首次发现PHC组织中有EBV存在;率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原位证实福建地区PHC与HBV关系密切;从核酸、蛋白水平原位揭示PHC中N-ras、c-myc、c-fosey TGFα癌基因高度表达并与HBVDAN存在密切相关;提出RCA受体是PHC的重要标记物的观点;揭示PHC组织中AFP阳性率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及胞浆状态有关。本研究大部颁结果国内尚未见同类研究,部分结果国外亦未见报道。研究成果曾在国际会议上宣读,或被国际权威检索刊物收录,或被其他作者引用。对于进一步开展PHC基础应用研究以及预防、诊断、治疗PHC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妊娠期和哺乳期胃、胰腺内D细胞变化的形态计量研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20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王世鄂、周瑞祥、陈奕权、邱治民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成果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形态计量分析手段,描述妊娠期和哺乳期胃、胰腺内D细胞面数密度、数密度、体密度和染色深度指数等形态指标变化,同时结合胃液和血浆中生长抑素浓度的放免测定结果,阐明胃、胰腺内D细胞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间合成、释放的变化规律。丰富生殖内分泌研究领域内容,有助于分析、阐明妊娠、哺乳期间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生理变化,为临床诊治相关疾病提供更广阔思路。紫外,建立胃粘膜和胰岛内D细胞的形态学指标:面数密度、数密度、体密度等的计算方法,为胃甩手胰激素系统中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定量变化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区域性学校心理卫生体系建立及其诊断工具研制

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21

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市心理卫生学会

主要完成人员:林实、张仁川、严星、周信禹

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

本研究对于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具重要意义。研究以福州区域中学生为对象,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应用三级网络技术解决区域性和推动问题;二是研究开发二套实用学生心理诊断软件,可在短时内完成智力、非智力、人格、学习技能和环境因素、心理健康和情绪等二十余项指标的综合性评价。经试用具有客观准确、诊断全面且高效特点,兼具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容量大、报告种类多特色;三是编写完成《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方便、针对性强,被多次再版。本研究受到省领导关注并被权威媒体报道,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开发工具高声定位明确,推广应用后可获良好社会经济毅然效益。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于微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m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