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2023-04-17 05:58: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生书空。)注意“为”字的笔顺;还要注意“崛”字的写法——一个“山”加个“屈”字。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评析:这一环节简洁干脆,强调“为”字的笔顺和“崛”字的写法,重点明确,同时也为下面“品读课题”这一环节做好了准备。]
二、品读课题
师:这是谁说的一句话?
生:是周恩来说的一句话。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生:周恩来是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的提问时说的这句话。
师:他先是用什么语气说的?
生:“清晰、坚定”的语气。
师:谁能用“清晰、坚定”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句子。)师:“崛起”是什么意思?
生:是兴起的意思。
师: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突出哪一个词?
生:要突出“崛起”。
师:请你再读。(生再读,突出了“崛起”。)
师:你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清晰、坚定”的语气,齐读句子。(生齐读。)
师:魏校长听了周恩来的回答有什么反应?谁能读一读有关的段落。(生读第7自然段。)
师:这一次周恩来又用什么样的语气回答的?
生:用铿锵有力的语气回答的。
师:什么是“铿锵有力”?
生:形容回答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师:请你用铿锵有力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铿锵有力不仅要响亮有力,还要富有节奏,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从中要表达出周恩来坚定的信念。(师范读,生跟读。)师:请同学们齐读。(生大声齐读。)
[评析:于老师能深入挖掘教材,抓住了“清晰坚定”和“铿锵有力”这两个词来进行朗读训练,循序渐进,富于实效。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对这一全文的中心句,有了深刻的印象和初步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下一环节深入探究这句话的根源。]
三、解读“中华不振”
师:周恩来在十二三岁时就有如此抱负和胸怀,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生:中华不振。(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回答得多好,你读书一定非常认真。看到“中华不振”这个词,
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生:什么是中华不振?中华为什么不振?中华怎么不振了呢?
师:这些问题问得好,我们读课文,要存疑而读,这样读书就有目标了。(生带着疑问,读课文。)
师:中华为什么不振?中华怎么不振了呢?你们弄清楚了吗?(生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知道。)
师:先不急,这样回答只是一知半解。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要带着这个疑问,边读边思考。拿出笔,把周恩来“听”到“中华不振”和“看”到“中华不振”的句子有条理地画下来。遇到弄不明白的问题,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解决。开始吧。
[评析:于老师引导学生直接抓住周恩来立志的根本原因,干净利落。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出阅读要求,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由于提出的阅读目标较高,学生个人完成有一定困难,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恰当有效。]
1.“听”——“中华不振”。
师:想好了吗?周恩来从哪些地方“听”到了“中华不振”?
生:从伯父的口中能听出“中华不振”。
师:(出示课件)周恩来刚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不要随便去外国人的租界,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请同学们自读这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到伯父对周恩来的什么心情?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我能体会到伯父对周恩来既关心又担心。
师:伯父为什么关心周恩来呢?又担心什么呢?
生:因为周恩来是他的侄子,他领着周恩来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一定很爱周恩来,所以他特别担心周恩来在外国租界地出事。
师:你能读出伯父对周恩来的这种感情吗?(生读句子。)
师:在读这句话时要突出哪个词?
生:“不要。”
师:“不要”这个词突出了伯父的哪方面感情呢?
生:这个词突出了伯父的担心之情。
师:请同学们练读这句话,注意通过突出重点词和读出语气的停顿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生自读练习。)
师:同学们感情这么充沛,这是细心品味的结果。
师:读课文就是像这样,把你的感情放到课文中,去细细地品味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同学们就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有深度。
师:(出示课件。)好,伯父一共说了4句话: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师:每句话的感受都不一样。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句话,细细品味伯父说话时是什么心情。注意,只有品味好才能读好。(生练读句子。师巡视指导。)
师:品味好了吗?谁愿意读一读伯父的话?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样
的感情?
生:我要读出伯父气愤的感情。(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了伯父的气愤。
师:谁愿意读第三句话?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要读出伯父悲愤的感情。(生读,声音低缓。)师:很好。还有谁想读?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感情?
师:同学们听老师这样读好不好。(师范读句子。)你们从中能感觉到伯父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从中感觉到了伯父无可奈何的感情。
师:细心品味,使同学们对伯父的心理把握是那样准确,读的感情是那样充沛。
师:下面咱们合作读这段话。老师读周恩来的话和旁白,同学们读伯父说的这五句话。(师生合作读。)
师:总结学法——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存疑而读,遇疑而思,反复品味,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读的时候还会有疑问,我们再去思考再去品味。读书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内容。
[评析:(1)在进行朗读训练时,于老师能精心选取“要点”, 准确把握语言的情感特点,示范引领,点拨诱导,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既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2)于老师在教学中不但给学生以“鱼”,还授之以“渔”。用“读——疑——思——品”的读书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对于感悟课文内容,品味文章
主旨,习得学习方法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这样既教授外在的内容,又使学生习得内在的学法,达到了内外兼修的教学效果。]
2.“看”——“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回答,周恩来还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中华不振。
生:从欺辱中国妇女的事件中也能看出中华不振……
师: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生读第16段。)
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气愤。
师:你感到中华不振了吗?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了吗?
生:感觉还差一点儿。
师:为什么从他的朗读中体会不到“中华不振”?因为我们读的还不够。对这位妇女的痛苦,感受还不深。在这一段中有一个关键词——“哭诉”。(出示课件。)齐读这个词。(生读。)
师:哪位同学能通过解释“哭”和“诉”这两个字,来解释这个词?
生:哭是痛哭,诉是诉说。哭诉的意思就是痛哭着向别人诉说。
师:你的理解能力真强。通过解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来理解这个词,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释词语的方法,同学们要掌握。
[评析:用“拆字”的方法理解“哭诉”一词,看似简单,却体现了于老师重视学生习得阅读方法的教学理念。]
师:好。“哭诉”这个词,集中体现了这位妇女的痛苦。
师:那么,她在哭诉什么呢?
生:她在哭诉洋人。
生:她在哭诉亲人。
生:她在哭诉巡警。
师:她还在哭诉她自己。
师:她在哭诉这些人的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这一段,用心感受这位妇女的痛苦。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课件。)这个中国妇女在哭诉什么呢?请你用一个词形容她所哭诉的人。她在哭诉洋人的();她在哭诉亲人的();她在哭诉巡警的();她在哭诉自己的()。
师:要带着疑问,认真思考。开始读吧。(生合作学习,师巡视辅导。)
师:好,这位妇女在向别人哭诉洋人的什么?
生:她在哭诉洋人的残忍。
生:她在哭诉洋人的惨无人道。
师:她在向别人哭诉亲人的什么?
生:她在哭诉自己的亲人死得很悲惨。
师:她的亲人死的有原因吗?
生:没有。
师:这叫什么?
生:无辜。
师:我们可以用无辜惨死来形容她的亲人。
师:她在哭诉巡警的什么?
生:她在哭诉巡警的狗仗人势。
师:她还在哭诉自己的什么呢?
生:她还在哭诉自己的委曲。
师:是委曲吗?
生:是冤屈。
师:她的冤屈多不多,深不深?能不能用一个4个字的词来概括呢?
生:满腹冤屈。
生:冤深似海。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概括得恰如其分,对这位妇女的悲惨遭遇理解很充分。但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课件出示句子。)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声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她哭诉时的情形,边品味她哭诉时内心的感受,读出她的悲痛、气愤和无奈。开始读吧。(生练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终身受益的阅读品质。我们读书就要全身心地投入。
师:品味出感受了吗?老师找4名同学来读这4句话。
生:4名同学一人一句合作读这4句话。
师:读得真好。听了同学们充满感情的朗读,老师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起读好不好?(师生齐读。)
[评析:这是这一课的重点环节,但于老师并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以练代讲,以练促思,以读促悟,设计上别具匠心,再加上适时的点拨,学生更易于把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疑——思——
品”的阅读方法在此也得到了运用,体现了它的实用性。]
3.拓展——“中华不振”。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新的疑问——在当时的旧中国,被欺辱的,仅仅是这位妇女一个人吗?
生:不是,还有很多中国人被欺辱。
师:一百年前的旧中国,是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中国,是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相信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后会有更深的感受。
师:(播放课件。)一百多年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走私鸦片、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我们的祖国母亲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之下,痛苦地呻吟着。
师:周恩来看到这一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租界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终于明白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于是,他暗暗立下远大志向,决心要——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我们再想一想:别的学生是为什么而读书?
生:别的同学是为做官、名利、挣钱而读书。
师:这些人是为谁而读书?
生:是为自己读书。师:周恩来是为谁而读书?
生:周恩来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师:他的心里装的是国家和民族。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远大的志向!再读这一句,读出胸怀国家民族,大气磅礴的感觉。(生读。)[评析:利用极富感染力的课件突破学生情感上近百年的距离,通过对“中华不振”含义的延伸,用朗读使学生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包含的更深刻含义。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情绪饱满高昂,有力地突破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
四、点睛升华
师:如今,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以矫健的身姿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希望同学们共同努力,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师:(出示课件。)请齐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生:(齐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评析:于老师在这里并没有让学生说自己的读书目标,而是为学生“立下”“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这一新时代的伟大目标,在上一环节的渲染下,水到渠成,立意高远。学生们也读得为之动情。] 总评:下课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学生们还沉浸在对中国一百年前屈辱的悲愤与“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的激动之中。综观全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其亮点有3处:其一是“点线结合”的课堂结构:全课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文线,重点选取了两次朗读与一次填空这3个训练点,可谓抓住了本课的精髓,环节紧凑,浑然一体;其二是“读中悟意”的教学手段:于老师围绕“读”这个中心,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引领、陪同学生经历感受、思考、领悟、
品味的过程。把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读”的方式释放出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进而把外在的文本语言内化到口中、心中,做到了以读为本;其三是把“读——疑——思——品”的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并指导运用,使学生既得“鱼”又得“渔”,为他们阅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事半功倍。
正在阅读: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04-17
Logopress3中文说明06-0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06-01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教案表格版 - 图文05-04
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10-05
自控习题05-03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设计03-29
最新竣工资料目录07-20
高压进网作业模拟试题三、四06-08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语文教案
- 上册
- 中华
- 实录
- 崛起
- 课堂
- 年级
- 读书
- 最新
- 22
- 辩证法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演变
- 2022-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公式法-同步练习(1)及
- 2022年中国喷雾干燥产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态势预
- 特种设备检验等收费标准
- 司机求职信3篇范文
- 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就业
- 《法理学》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
- 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省赛优秀作品
-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习心得
- 贵州重点项目-10000亩刺梨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 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型分类汇编——几何图形问题1(附
- 医学高数07.2练习卷
- 2022年医院后勤评审内容(1)
- 河北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卓越联盟2022届新高考省份高三年级9月份检测化学试题 含答案
- (完整版)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13知识点及练习(可编辑修改w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
- 2022-2022年小学英语宁夏三年级期末考试测试试卷【9】含答案考点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