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更新时间:2023-04-17 05:58: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生书空。)注意“为”字的笔顺;还要注意“崛”字的写法——一个“山”加个“屈”字。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评析:这一环节简洁干脆,强调“为”字的笔顺和“崛”字的写法,重点明确,同时也为下面“品读课题”这一环节做好了准备。]

二、品读课题

师:这是谁说的一句话?

生:是周恩来说的一句话。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生:周恩来是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的提问时说的这句话。

师:他先是用什么语气说的?

生:“清晰、坚定”的语气。

师:谁能用“清晰、坚定”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句子。)师:“崛起”是什么意思?

生:是兴起的意思。

师: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突出哪一个词?

生:要突出“崛起”。

师:请你再读。(生再读,突出了“崛起”。)

师:你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清晰、坚定”的语气,齐读句子。(生齐读。)

师:魏校长听了周恩来的回答有什么反应?谁能读一读有关的段落。(生读第7自然段。)

师:这一次周恩来又用什么样的语气回答的?

生:用铿锵有力的语气回答的。

师:什么是“铿锵有力”?

生:形容回答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师:请你用铿锵有力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铿锵有力不仅要响亮有力,还要富有节奏,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从中要表达出周恩来坚定的信念。(师范读,生跟读。)师:请同学们齐读。(生大声齐读。)

[评析:于老师能深入挖掘教材,抓住了“清晰坚定”和“铿锵有力”这两个词来进行朗读训练,循序渐进,富于实效。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对这一全文的中心句,有了深刻的印象和初步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下一环节深入探究这句话的根源。]

三、解读“中华不振”

师:周恩来在十二三岁时就有如此抱负和胸怀,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生:中华不振。(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回答得多好,你读书一定非常认真。看到“中华不振”这个词,

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生:什么是中华不振?中华为什么不振?中华怎么不振了呢?

师:这些问题问得好,我们读课文,要存疑而读,这样读书就有目标了。(生带着疑问,读课文。)

师:中华为什么不振?中华怎么不振了呢?你们弄清楚了吗?(生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知道。)

师:先不急,这样回答只是一知半解。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要带着这个疑问,边读边思考。拿出笔,把周恩来“听”到“中华不振”和“看”到“中华不振”的句子有条理地画下来。遇到弄不明白的问题,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解决。开始吧。

[评析:于老师引导学生直接抓住周恩来立志的根本原因,干净利落。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出阅读要求,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由于提出的阅读目标较高,学生个人完成有一定困难,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恰当有效。]

1.“听”——“中华不振”。

师:想好了吗?周恩来从哪些地方“听”到了“中华不振”?

生:从伯父的口中能听出“中华不振”。

师:(出示课件)周恩来刚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不要随便去外国人的租界,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请同学们自读这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到伯父对周恩来的什么心情?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我能体会到伯父对周恩来既关心又担心。

师:伯父为什么关心周恩来呢?又担心什么呢?

生:因为周恩来是他的侄子,他领着周恩来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一定很爱周恩来,所以他特别担心周恩来在外国租界地出事。

师:你能读出伯父对周恩来的这种感情吗?(生读句子。)

师:在读这句话时要突出哪个词?

生:“不要。”

师:“不要”这个词突出了伯父的哪方面感情呢?

生:这个词突出了伯父的担心之情。

师:请同学们练读这句话,注意通过突出重点词和读出语气的停顿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生自读练习。)

师:同学们感情这么充沛,这是细心品味的结果。

师:读课文就是像这样,把你的感情放到课文中,去细细地品味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同学们就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有深度。

师:(出示课件。)好,伯父一共说了4句话: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师:每句话的感受都不一样。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句话,细细品味伯父说话时是什么心情。注意,只有品味好才能读好。(生练读句子。师巡视指导。)

师:品味好了吗?谁愿意读一读伯父的话?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样

的感情?

生:我要读出伯父气愤的感情。(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了伯父的气愤。

师:谁愿意读第三句话?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要读出伯父悲愤的感情。(生读,声音低缓。)师:很好。还有谁想读?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感情?

师:同学们听老师这样读好不好。(师范读句子。)你们从中能感觉到伯父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从中感觉到了伯父无可奈何的感情。

师:细心品味,使同学们对伯父的心理把握是那样准确,读的感情是那样充沛。

师:下面咱们合作读这段话。老师读周恩来的话和旁白,同学们读伯父说的这五句话。(师生合作读。)

师:总结学法——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存疑而读,遇疑而思,反复品味,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读的时候还会有疑问,我们再去思考再去品味。读书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内容。

[评析:(1)在进行朗读训练时,于老师能精心选取“要点”, 准确把握语言的情感特点,示范引领,点拨诱导,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既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2)于老师在教学中不但给学生以“鱼”,还授之以“渔”。用“读——疑——思——品”的读书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对于感悟课文内容,品味文章

主旨,习得学习方法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这样既教授外在的内容,又使学生习得内在的学法,达到了内外兼修的教学效果。]

2.“看”——“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回答,周恩来还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中华不振。

生:从欺辱中国妇女的事件中也能看出中华不振……

师: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生读第16段。)

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气愤。

师:你感到中华不振了吗?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了吗?

生:感觉还差一点儿。

师:为什么从他的朗读中体会不到“中华不振”?因为我们读的还不够。对这位妇女的痛苦,感受还不深。在这一段中有一个关键词——“哭诉”。(出示课件。)齐读这个词。(生读。)

师:哪位同学能通过解释“哭”和“诉”这两个字,来解释这个词?

生:哭是痛哭,诉是诉说。哭诉的意思就是痛哭着向别人诉说。

师:你的理解能力真强。通过解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来理解这个词,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释词语的方法,同学们要掌握。

[评析:用“拆字”的方法理解“哭诉”一词,看似简单,却体现了于老师重视学生习得阅读方法的教学理念。]

师:好。“哭诉”这个词,集中体现了这位妇女的痛苦。

师:那么,她在哭诉什么呢?

生:她在哭诉洋人。

生:她在哭诉亲人。

生:她在哭诉巡警。

师:她还在哭诉她自己。

师:她在哭诉这些人的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这一段,用心感受这位妇女的痛苦。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下面的练习。(出示课件。)这个中国妇女在哭诉什么呢?请你用一个词形容她所哭诉的人。她在哭诉洋人的();她在哭诉亲人的();她在哭诉巡警的();她在哭诉自己的()。

师:要带着疑问,认真思考。开始读吧。(生合作学习,师巡视辅导。)

师:好,这位妇女在向别人哭诉洋人的什么?

生:她在哭诉洋人的残忍。

生:她在哭诉洋人的惨无人道。

师:她在向别人哭诉亲人的什么?

生:她在哭诉自己的亲人死得很悲惨。

师:她的亲人死的有原因吗?

生:没有。

师:这叫什么?

生:无辜。

师:我们可以用无辜惨死来形容她的亲人。

师:她在哭诉巡警的什么?

生:她在哭诉巡警的狗仗人势。

师:她还在哭诉自己的什么呢?

生:她还在哭诉自己的委曲。

师:是委曲吗?

生:是冤屈。

师:她的冤屈多不多,深不深?能不能用一个4个字的词来概括呢?

生:满腹冤屈。

生:冤深似海。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概括得恰如其分,对这位妇女的悲惨遭遇理解很充分。但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课件出示句子。)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声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她哭诉时的情形,边品味她哭诉时内心的感受,读出她的悲痛、气愤和无奈。开始读吧。(生练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终身受益的阅读品质。我们读书就要全身心地投入。

师:品味出感受了吗?老师找4名同学来读这4句话。

生:4名同学一人一句合作读这4句话。

师:读得真好。听了同学们充满感情的朗读,老师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起读好不好?(师生齐读。)

[评析:这是这一课的重点环节,但于老师并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以练代讲,以练促思,以读促悟,设计上别具匠心,再加上适时的点拨,学生更易于把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疑——思——

品”的阅读方法在此也得到了运用,体现了它的实用性。]

3.拓展——“中华不振”。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新的疑问——在当时的旧中国,被欺辱的,仅仅是这位妇女一个人吗?

生:不是,还有很多中国人被欺辱。

师:一百年前的旧中国,是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中国,是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相信同学们看了这个短片后会有更深的感受。

师:(播放课件。)一百多年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走私鸦片、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我们的祖国母亲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之下,痛苦地呻吟着。

师:周恩来看到这一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租界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终于明白了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于是,他暗暗立下远大志向,决心要——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我们再想一想:别的学生是为什么而读书?

生:别的同学是为做官、名利、挣钱而读书。

师:这些人是为谁而读书?

生:是为自己读书。师:周恩来是为谁而读书?

生:周恩来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师:他的心里装的是国家和民族。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远大的志向!再读这一句,读出胸怀国家民族,大气磅礴的感觉。(生读。)[评析:利用极富感染力的课件突破学生情感上近百年的距离,通过对“中华不振”含义的延伸,用朗读使学生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包含的更深刻含义。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情绪饱满高昂,有力地突破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

四、点睛升华

师:如今,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以矫健的身姿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希望同学们共同努力,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师:(出示课件。)请齐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生:(齐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评析:于老师在这里并没有让学生说自己的读书目标,而是为学生“立下”“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这一新时代的伟大目标,在上一环节的渲染下,水到渠成,立意高远。学生们也读得为之动情。] 总评:下课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学生们还沉浸在对中国一百年前屈辱的悲愤与“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的激动之中。综观全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其亮点有3处:其一是“点线结合”的课堂结构:全课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文线,重点选取了两次朗读与一次填空这3个训练点,可谓抓住了本课的精髓,环节紧凑,浑然一体;其二是“读中悟意”的教学手段:于老师围绕“读”这个中心,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引领、陪同学生经历感受、思考、领悟、

品味的过程。把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读”的方式释放出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进而把外在的文本语言内化到口中、心中,做到了以读为本;其三是把“读——疑——思——品”的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并指导运用,使学生既得“鱼”又得“渔”,为他们阅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事半功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m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