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风演习记录

更新时间:2023-10-27 02: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张掖市响水河煤矿一号井

反风演习报告

编制:安全生产技术科

二O一一年五月

响水河煤矿一号井反风演习报告

一、目的:

矿井反风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当井下发生火灾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将风流倒转,为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撤离和救护人员的抢险救灾创造条件,防止灾害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通过本次演习,可以测定矿井万一发生火灾时的反风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井下作业人员及抢险救灾人员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应急能力。

二、要求:

1、 所有参加演习人员,要熟知各自的工作内容,要积极配合矿有关技术部门做好本次演习工作。

2、 拟定本次演习过程中万一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对方案,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3、 根据火灾可能发生的地点,对采取的反风方式、反风方法及井下工作人员的避灾路线做出明确规定。

4、 根据主要通风机的服务范围和风网结构特点,经反风实验,制定出反风技术方案,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做出明确规定。

5、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本次反风演习的持续时间不应小于从矿井最远点撤人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且不得小于2h。

1

三、人员组织

成立反风演习指挥部,指挥部设4个组,成员共计110人。人员组织情况如下: 总指挥:梁民宝(矿长)

通风组:组长 杨国玖 (副矿长)下辖成员5人 救援组:组长 郑世学(区长) 下辖成员13人 机电组:组长 陈国赟(副区长) 下辖成员8人 后勤保障组:组长 陈玉新 (办公室主任) 下辖成员9人 井下作业组:组长 任平太(采煤队队长)下辖成员75人

四、过程:

根据本矿实际情况和矿有关技术部门的研究决定,最终将本次演习所采用的方法确定为“主要通风机反转反风”法,即通过改变主要通风机的旋转方向,达到矿井反风的目的。本次演习的方式定为“全矿井反风”。

主要通风机性能参数

型号:FBCZ№10 风压:120-720pa 风量:540-1320m3/min 防爆合格证号:320051163 防爆标志:EXDI 电机型号:YBF160L-4 电机功率:15KW 电机转速:1450R/min 电压:660v/380v 电流:17.4/31.1 编号:B70711

本次演习定于2011年5月10日,参加人员共110人,

2

其中地面人员22人,井下人员88人。

演习于9:00开始。演习正式开始后先切断井下电源,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有关规定,先通知井下所有工作人员按已拟定的避灾线路撤退。同时开启原回风井内两道风门,关闭回风井内两道预设风门,改变主要通风机的电流方向,使主通风机反转。此时,原进风井口则成为新的回风井口,在回风井口20m的范围内,切断电源,禁止明火源存在, 9:05分,全矿井各巷道中风流方向全部改变。9:15分,由采区区长带队,带领临时救护队、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等辅助救护人员,从原回风井口进入,并由通风员测得回风井主要通风机反转后的风量为560m3/min,风压为350pa,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风量大于正常供风量的40%;同时检查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检查过程中未发现主要通风机有异常现象。然后由瓦斯检查员检测进风井口内瓦斯浓度为0.16%,二氧化碳浓度为0.1%,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由带队领导将现场风量、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向矿调度室做了汇报,由调度室再将上述情况汇报给矿技术负责部门,由矿领导做出指示。9:20分,所有井下工作人员按原计划全部安全撤到地面。9:45分,救护队员装备灭火器材由原回风井进入运输大巷。到运输大巷后随行的安全检查员、瓦斯检查员检测井下无安全隐患及运输大巷内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

3

程》要求。此时测风员测出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为710m3/min,风压为380pa,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带队领导向矿调度室汇报井下情况,矿领导向救护队做出救援指示。11:00分,救援工作全部按原计划结束。随后由瓦斯检查员检测各工作面上(下)顺槽、切眼、主要硐室中瓦斯与二氧化碳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完成上述检测工作后,11:20分由带队领导将井下详细情况汇报给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再将井下情况上报矿技术负责部门,经矿技术负责部门研究分析后,确认本次演习圆满结束。

五、结果:

本次演习过程一切进展顺利,在演习过程中未发生意外事故。通过本次演习,确定了响水河煤矿一号井通风系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完全具备反风能力;也锻炼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发现我矿在反风过程中在还存在一些细小问题需要完善和改正。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m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