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

更新时间:2024-01-15 21: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连外国语学院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

课程名称 翻译简史 院 系 研究生部 年级专业 2011级英语笔译 姓 名 林玲 学 号 0011122021 时 间 2011-12-30

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

摘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解放后,中国很多翻译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翻译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本文旨在总结解放后出现于市面的翻译版本,并对梁宗岱、屠岸、戴镏龄、辜正坤翻译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从音节,韵脚,标点以及内容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十四行诗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用词洗练、比喻新颖、结构巧妙、音调铿锵悦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又被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共有154首,其中前126首是写给一位年轻的美少年的,127到152首是写给黑女郎的。 解放后,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整篇翻译的译者大概有二十位。主要情况如下表一所列:

译者 曹明伦 高黎平 辜正坤 金发燊 李鸿明 梁秋实 梁宗岱 钱兆明 阮珅 施颖洲 田伟华 屠岸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华文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 湖南文艺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新文艺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6年03月 2011年09月1日 2008年01月1日 2005年1月 1998年09月 2004年11月 2005年 2002年01月 2011年07月1日 1985年 1983年03月 1990年06月 2001年05月 2011年05月1日 2011年03月1日 1956年6月 1981年 1988年10月 1995年10月 2008年3月 2003年 1994年10月 1980年 2

王勇 韦海英 杨熙龄 哈尔滨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钟雷 庄雅惠 戴镏龄 马爱农 虞尔昌 哈尔滨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不详 不详 不详 2003年12月 2003年1月 不详 不详 不详 表一

在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中,其中以第十八首最为脍炙人口,它的音韵特点为五音步抑 扬格(pentameter iambic),韵式也是典型的“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即:ABAB,CDCD,EFEF,GG。诗歌原文如下: 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A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B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B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C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C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F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F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G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G

本文将对梁宗岱、屠岸、戴镏龄、辜正坤翻译的四个版本,从音节,韵脚,标点以及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译文分别如下: 1.梁宗岱译 2.屠岸译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 你不独比她可爱也比她温婉。 你可能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 夏天出赁的期限却未免太短。 夏季租出的日子未免又太短暂: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醒烈,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长遭掩蔽。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零,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也不会损失你这姣皓的红芳。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眼里漂泊,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躇,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这诗将长在并赐给你生命。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3.戴镏龄译 4.辜正坤译 我怎样能把你比作夏天? 或许我可用夏日将你作比方, 你比它更可爱也更温和; 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3

五月的娇蕾有暴风震颠, 夏季的寿命很短就度过。 有时候当空照耀着烈日, 又往往它的光彩转阴淡; 凡是美艳终把美艳消失, 遭受运数和时序的摧残。 你永恒的夏季永不凋零, 而且长把你的美艳保存; 死神难夸你踏它的幽影, 只因永恒的诗和你同春。 天地间能有人鉴赏文采, 这诗就流传就教你永在。 夏风狂作常会摧落五月的娇蕊, 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有时候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 但转瞬又金面如晦常惹云遮雾障。 每一种美都终究会凋残零落,

或见弃于机缘,或受挫于天道无常。 然而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终止, 你优美的形象也永远不会消亡, 死神难夸口说你在它罗网中游荡, 只因你借我的诗行便可长寿无疆。 只要人口能呼吸,人眼看得清, 我这诗就长存,使你万世流芳。

一、音节

根据汉语的特点,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而英语却不同,一个单词至少有一个音节,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三个译文音节数对比如下: 原文 1 2 3 4 10 12 13 10 12 5 10 12 13 10 13 6 10 12 12 10 14 7 10 12 13 10 12 8 10 12 13 10 15 9 10 12 13 10 13 10 10 12 12 10 13 11 10 12 13 10 14 12 10 12 13 10 14 13 10 12 13 10 12 14 10 11 12 10 12 10 10 10 梁宗岱 11 12 12 屠 岸 12 12 13 戴镏龄 10 10 10 辜正坤 12 12 13 表二 从表2 可以看出,梁的译文,在每行的音节数基本上相同,除了首句和尾句的音节数是11个,其余均为12个。同样,屠的版本,每行诗的音数相差不是太大。戴的译本在音节方面,是严格忠实于原文的,每行诗有10 个音数,句式较为整齐。而辜的版本则是完全未考虑音节数这一因素,可以说他在翻译这首诗时并未考虑到“形”。 二、韵脚

莎翁Sonne18 的韵式为ABAB CDCD EFEFGG。原诗及四个中译本使用的尾韵如下: 原文 A B A B C D C D E F E F G G /ay/ /ate/ /ay/ /ate/ /ines/ /m'd/ /ines/ /m'd/ /ade/ /ow'st/ade/ /ow'st/ee/ /ee/ / / /i/ /e/ /ui/ /uo/ /ang/ /o/ /o/ /ing/ /ing/ 梁宗岱 /ian/ /an/ /ian/ /uan/ /ie/ 屠 岸 /ian/ /an/ /an/ /uan/ /e/ 戴镏龄 /ian/ /e/ /ian/ /uo/ /i/ /an/ /uo/ /an/ /- u/ /iang/ /- u/ /ang/ /ian/ /ian/ /an/ /i/ /an/ /ing/ /un/ /ing/ /un/ /ai/ /ai/ 辜正坤 /ang/ /ang/ /ui/ /ang/ /ang/ /ang/ /uo/ /ang/ /i/ 表三

/ang/ /ang/ /ang/ /ing/ /ang/ 2

表3 显示,莎翁的Sonnet 18 共用了七个韵/ay/, /ate/, /ines/, /m’d/, /ade/, /ow’st/, /ee/, 前三个诗行使用交韵(交叉抱韵)。梁译的七个尾韵分别为/ian/, /an/(/uan/), /ie/, /i/(/ui/), /- uo/(/o/), /ang/,/ing/,有三组尾韵使用了宽韵。屠译的七个尾韵为/ian/ (/an/), /an/ (/uan/), /e/(/uo/), /an/, /- u/, /iang/(/ang/), /ian/,有五组尾韵使用了宽韵。相比而言,戴译的尾韵非常严谨,分别为/ian/, /e/, /i/, /an/,/ing/, /un/, /ia/,没有出现宽韵的现象。(何冷静,2010)辜的译文基本上是押韵,除了/ui/,/uo/,/i/,ing/,其余都押/ang/韵。 三、标点

标点的选择,在诗歌中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同样也能增强诗句形式的的优美。因为英文原版的sonnet 18的标点有众多版本,所以这里仅采用了Alexander W. Allison的版本。 原文 1 ? 2 : 3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 ; 。 。 13 , , , , , 14 . 。 。 。 。 梁宗岱 ? 。 , 屠 岸 ? ; , 戴镏龄 ? ; , 辜正坤 , 。 , 表四

在四个汉译版本中,标点存在差异之处主要在于偶行,它们分别是第2、4、6、8、10、12行。此外,辜的版本将第一句的问句,翻译成了陈述句,他在第一句句尾选用了逗号。在这四个译本中,屠岸的标点是最接近Alexander W. Allison的版本的。 四、内容

以上的翻译对比住在集中在对诗歌的外形上,下面来对比分析一下这四人在内容上的翻译。 原文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梁宗岱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她可爱也比她温婉。 屠 岸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你可能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戴镏龄 我怎样能把你比作夏天?你比它更可爱也更温和; 辜正坤 或许我可用夏日将你作比方,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Shall 跟 I连在一起表征询意见。而辜的版本将它翻译成或许,语气有点被削弱。因为在英国夏天的气候是比较怡人的,很美好,所以莎士比亚想把美少年比作夏天,但是诗人又觉得他比夏天更好,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应将这种矛盾的心理忽略,也不应多加发挥。屠岸的译文将第二句译成“你可能更加可爱,更加温婉;”,而在原文中并没有可能这一层意思。

2

原文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梁宗岱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却未免太短。 屠 岸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夏季租出的日子未免又太短暂: 戴镏龄 五月的娇蕾有暴风震颠,夏季的寿命很短就度过。 辜正坤 夏风狂作常会摧落五月的娇蕊,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梁宗岱译的“五月宠爱的”从原文中读不出这一层意思,darling只是“心爱的,可爱的”的意思。戴和辜将’ darling buds’分别翻译成“娇蕾”和“娇蕊”,既重视与原文,语言也很凝练。 如果直接将“lease”翻出来的话,中文读者会觉得很困惑,因为有思维差异,什么叫“夏季的租期”?中国人一般用“流水”,“箭”等意象来形容时间时间过得快,很少用租约来比喻的。且租赁这种事在中国人认为是没有美感的,直接用在译文里会影响了整首诗的美感。 原文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梁宗岱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醒烈,他那炳耀的金颜又长遭掩蔽。 屠 岸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戴镏龄 有时候当空照耀着烈日,又往往它的光彩转阴淡; 辜正坤 有时候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但转瞬又金面如晦常惹云遮雾障。 梁的译文中“醒烈”这个词在字典里查不到,会让读者费解。炳耀:亦作“ 炳曜 ”。亦作“ 炳燿 ”。 表示示光芒;照耀。虽说梁的这两句翻译能把原文的意思基本表达出来,但用于太晦涩,不能让读者直接感受到原文的美。 辜正坤的翻译在形、神方面都翻译得比较出彩。 原文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梁宗岱 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 屠 岸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戴镏龄 凡是美艳终把美艳消失,遭受运数和时序的摧残。 3

辜正坤 每一种美都终究会凋残零落,或见弃于机缘,或受挫于天道无常。 在’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这句诗中,’fair’一词重复使用了两次。虽说是重复,不过所表达的意思却不同。第一个fair 指“美人”,第二个fair 指“美丽”。梁译为“没有芳颜不终于凋残或销毁”,没有将具体的指代译出;屠译为“每一样美呀,总会失去美而凋落”,重复使用“美”一词来达到fair 在原文中的效果,但却没有传达原文两个fair 的引申义;戴译为“每件美艳终把美艳消失”,把两个fair 翻译成两个“美艳”,同样没有将具体的指代译出。可见,在中译本中再现英语诗歌的形式是很难的。罗益民指出“相对来说,作为传统的诗歌,譬如十四行诗,诗歌形式的方面要比内容方面困难更大。因而,对于诗歌翻译者来说,形式的移植比内容方面更具挑战性”。 (何冷静,2010) 梁宗岱的下半句翻译不是很顺畅,意思理解的也很牵强,“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梁想表达的意思是“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意思是否翻译正确也有待读者仔细琢磨。屠岸的翻译里加了感叹的意味,很有诗意。而正坤的这篇翻译中的很多词汇也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如:“机缘”、“天道无常”。 原文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梁宗岱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零,也不会损失你这姣皓的红芳。 屠 岸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戴镏龄 你永恒的夏季永不凋零,而且长把你的美艳保存; 辜正坤 然而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终止,你优美的形象也永远不会消亡, 这两句话的翻译,四位译者都采用了直译的方式,这样使得译文的表现力比较苍白,没有原文那样精彩。梁译的“也不会损失你这姣皓的红芳。”中的损失似乎有失准确性。表达得比较生硬。 原文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梁宗岱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赐给你生命。 屠 岸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戴镏龄 天地间能有人鉴赏文采,这诗就流传就教你永在。 辜正坤 只要人口能呼吸,人眼看得清,我这诗就长存,使你万世流芳。 在这两句话的翻译中,梁的翻译很直白,但是却会让读者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要一天有人

4

类或人有眼睛”,人不来就是有眼睛的,为什么在这里还要一这来轻点一遍?而屠和辜的版本翻译得也很苍白,原诗的美感已经完全失去。相比之下戴的版本却很出彩,他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翻译水平也着实令人惊叹。 结语: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美文不可译”;郭沫若、王佐良以及许渊冲他们都崇尚以诗译诗,然而诗歌是否真的可译,翻译界也众说纷纭,并不能形成定论。诗歌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这不仅要求他们追求原文的“形”,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做到了,还要求他们在充分理解原诗的基础上将它的“神”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们在翻译时或多或少的放弃了“神”或者“形。所以现代的译者们在翻译时要本着对原作者负责,对译文读者负责的态度,将原文的形神最大化地再创造出来。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http://www.wodefanwen.com//view/830783.htm[2] http://baike.http://www.wodefanwen.com//view/514.htm

[3] http://www.jiaoyou.com/discuss_1253970316751048041_1.html [4] http://wenku.http://www.wodefanwen.com//view/b6e79703de80d4d8d15a4fbd.html [5] http://memoryyouth.blog.sohu.com/90175942.html

[6] 威廉·莎士比亚著.李鸿鸣译.十四行诗/(英) [M]. 哈尔滨: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 [7] 威廉·莎士比亚著.艾梅译. 十四行诗 [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8] 钱兆明注释.十四行诗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

[9] 莎士比亚(Shakespeare,W.)著.屠岸译. 十四行诗集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5. [10] [(英)莎士比亚著].梁实秋译. 十四行诗[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1] 莎士比亚著.梁宗岱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3. [12] 辜正坤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13] 屠岸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14] 杨熙龄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5.

[15] (英)莎士比亚(Shakespeare,W.)原著.曹明伦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M].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16] 范志慧.张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三种译文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5期.

[17] 何泠静.论英诗汉译的策略———比较莎士比亚Sonnet18的三个中译本[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

学院学报, 第21 卷第1期.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m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