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8 16: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任务书编号: 0299132010 项目编号: J9.8

江 苏 省

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江 苏 省 地 质 调 查 研 究 院

二 ○ ○ 一 年 三 月

任务书编号: 0299132010 项目编号: J9.8

江 苏 省

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1996年5月—2001年3月

编 写 单 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环境地质研究所 项 目 负 责:徐玉琳

报 告 编 制:徐玉琳 伍洲云 蔡则健 陶云

主要参加人员:陆美兰 黄敬军 赵祥 周爱国 王文庆 单卫华 王孝汉 营兆端 皇莆啊富 顾雪良 王茂亭 张兵 张小平 张于 薛宁菊 陈福春 季国兴 钱夏中 张舜葆 郑丽春 高梅 审 查: 朱锦旗 顾阿明 余勤 总 工 程 师:袁晓军 所 长:顾阿明

院 长:袁晓军 朱锦旗(副) 报告提交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报告提交日期:2001年3月

目 录

绪 言 ....................................................................................................... 1 第一章 自然经济地理 ................................................................................. 8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8 第二节 经济地理 ........................................ 10 第二章 地质环境背景 ............................................................................... 18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18 第二节 地层 ............................................ 19 第三节 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 22 第四节 工程地质特征 ..................................... 24 第五节 水文地质特征 ..................................... 27 第三章 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 32

第一节 水土污染 ........................................ 32 第二节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与地下水资源衰减 .................. 41 第三节 地面沉降 ........................................ 45 第四节 地裂缝 .......................................... 54 第五节 地面塌陷 ........................................ 59 第六节 滑坡、崩塌、危岩 ................................ 66 第七节 水土流失 ........................................ 76 第八节 涝渍 ........................................... 78 第九节 江海岸侵蚀、淤积 ................................ 79 第十节 海平面上升 ...................................... 86 第十一节 地方病 ........................................ 88 第十二节 地震 .......................................... 89 第十三节 矿坑突水、瓦斯爆炸 ........................... 90

第十四节 特殊不良岩土体的分布 .......................... 91 第四章 环境地质分区评价预测 ............................................................. 93

第一节 环境地质分区及评价原则 .......................... 93 第二节 地质灾害专项评价 ................................ 97 第三节 环境地质分区评价预测 ........................... 108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117

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方向 ............................... 117 第二节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 118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121

第一节 结论 ........................................... 121 第二节 建议 ........................................... 124

附图

顺序号 图号 1 2 3 4 5

图 名

比例尺 1:50万 1:50万 1:50万 1:50万 1:50万

3201 江苏省环境地质图 3202 江苏省地质灾害分布图

3203 江苏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 3204 江苏省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区预测图 3205 江苏省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

绪 言

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交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都市人口密集,国民经济建设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人民生活水平如日中天。然而,随着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亦伴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环境逐渐恶化,灾害频繁发生,生态平衡失调,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短缺,水源污染,土地瘠化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直接或间接制约江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经济建设与环境和谐协调,防止各类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原地矿部于1996年初下达了《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任务,随之,江苏省地矿厅地质环境管理处下达了“苏地环境(1996)002号文‘江苏省1:50万环境地质图工作任务’的通知”,责成原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编写设计,并承担全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1999年中国地调局将该项目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要求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继续完成,任务书编号:0299132010;项目编号:J9.8;项目名称:《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年限1996年—2000年,工作范围包括江苏全域,面积10.26万km2。2000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又下达了全地环监发[2000]076文“关于下达2000年度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任务的通知”,要求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提交成果有《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和江苏省环境地质系列图件。

一、目的、任务

项目目的旨在查明全省各类环境地质问题或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作

出现状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为国家制定减灾、防灾,国土开发与整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保护地质环境,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

主要任务有:

1、概略查明全省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2、调查全省已发生的各类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发育规律和危害并分析形成原因; 3、以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为基础,结合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区,定性、半定量评价各区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强度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4、编制1:50万江苏省环境地质图系;

1

5、提出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6、建立环境地质信息系统。

二、研究程度

自五十年代以来,省地矿及有关部门先后在省域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工作目的与精度不同,不同地区其研究程度各异。

区域地质:

自1957年以来,省地矿及有关部门先后在省域内开展了大量的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等调查研究工作,提交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及有关矿产勘查报告,编制完成江苏省域1:20万基岩地质图,1:50万构造体系图,1:50万地质图以及徐淮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江苏省域)第四纪地质研究报告等。自七十年代以来,又在苏锡常地区、扬州、连云港、徐州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共完成了104个图幅。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

1959年以来,江苏地矿厅陆续开展了1:2万—1:10万农田供水,城市供水及区域性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提交了全省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50万水文地质图说明书,1:50万长江三角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报告,1:50万江苏省工程地质远景区划报告等。八十年代后又开展了1:5万重点中心城市水、工、环综合勘察工作。专门性的环境地质工作开始较晚,自1976年至今,地矿部门在全省建立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在常州建立了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组,积累了二十多年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动态的资料。随后,又相继开展了全省1:50万环境水文地质图系、江苏省地方病与环境地质条件的关系研究、镇江市滑坡、崩塌勘察以及徐州市和南京市栖霞山岩溶塌陷等调查研究工作。环保部门自八十年代初期,逐步开始监测酸雨、地表水体等,取得了较丰富的反映污染现状和规律的资料。

以上成果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三、工作概况

(一)工作步骤

为合理利用工作量,项目工作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1.设计阶段(1996年)

该时期完成了《江苏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及环境地质图系编制设计书》的编写; 2.资料收集、室内解译、野外调查阶段(1997年1月—1999年12月) 1997年项目组根据《江苏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及环境地质图系编制设计书》

2

和苏地环发[1996]044号文关于“江苏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设计书”的审查意见要求,将全省分为重点工作区及一般工作区(见图1),进行野外初步调查。重点工作区范围包括长江两侧地带(含苏、锡、常地区)、徐州—连云港地带,沿海地带及两淮地区共4.0万km2。野外调查主要放在重点工作区,一般工作区以资料收集为主,室内遥感解译贯穿全区。

1998年,在综合分析研究、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系列过渡性图件,探索环境地质系列图编制方法和表现形式,编写环境地质调查总结。

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初步调查不够完善,尤其矿山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知之甚少。然而,近年来江苏矿业发展十分迅速,出现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局面,开山采石、取土采砂、小煤窑等随处可见,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严重,此外,苏锡常地区地裂缝严重,并越演越烈,针对这些问题,在1999年又开展了全省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汛期地质灾害调查,苏锡常地区地面高程GPS测量,并增打3眼地裂缝勘探孔,完成调查总面积2.4万km2,钻探进尺约329.12m(野外调查阶段完成的工作量详见表1)。

3.图件编制、报告编写阶段(2000年1—10月)

2000年1—3月,综合分析省内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及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分布特征,制定1:50万环境地质系列图编图细则;4月—6月中旬,按编图细则编制1:50万环境地质系列图,6月下旬—10月,编写《江苏省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4.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阶段(2000年11—2001年3月)式图例标准》建设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

(二)工作方法

该时期严格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颁发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格式与图

1、资料收集及分析研究

全面系统的收集已有地质、水工环地质、地下水动态、地表水污染以及以往各类地质灾害勘察评价等方面的资料及成果,并收集了国土、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规划资料。对收集的各种资料及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获取了省域内在不同环境地质条件由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产生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信息。

2、环境地质调查

依据项目设计中圈定的重点工作区展开环境地质调查,一般工作区主要利用遥感解译并针对性选择部分主要灾害现象进行野外验证。调查按不同环境地质问题采用线路穿越、适当控制进行,地质灾害严重地段则采用控制范围进行深入调查。全省共完成各类地质环境调查989处,并建立调查卡片。

3

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量汇总表

表1 项 目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地裂缝 滑坡、崩塌 江、海岸侵蚀、淤积 内 容 单位 处 处 处 处 处 处 处 处 工作量 82 120 74 53 191 210 38 119 备 注 野外调查地下水资源衰减 地下水污染 地表水污染 城市固、液体污染物 其它(水土流失、涝渍、地方病、盐渍化、地震、软土、胀缩土、城市地基开挖灾害) 合 计 遥感 解译 GPS测量 水样测试 物 探 钻 探 处 101 处 Km2 处 处 点 m 孔 孔 处 处 989 地面塌陷、水土流失、江海岸变化、滑坡、崩塌、活动性断裂 地面高程点 常规组份、三氮、五毒、PH、F-1、Fe、SiO2、总硬度、矿化度、耗氧量 浅地震、视电测深 地裂缝勘探孔 地下水水位 地下水水质 4万 196 200 328 329.12 766 514 46 44 资料时间1985至1997年 资 滑坡、崩塌 江岸坍塌 地下水开采量以及与环境地质问题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国土规划、水利、交通、自然资源分布、环境质量等。 料 收 集 份 58

4

动不当,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质量大大降低,已处于水质危机状态,可利用的水量与总水资源量有较大差距。据统计测算,全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率20%左右;外来过境水在干旱年利用率约20%—30%,特枯年可高达80%—85%;长江过境水量大,是本省最可靠引水源,一般利用率较高。自六十年代以来,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日俱增,浅层地下水由于水质较差,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深层地下水由于水质优,便于汲取,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据调查,全省现有深井16082眼,年采水量13.5亿m3,深层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1184.33 km2。咸水资源基本未开发利用。

江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据统计,已开发的矿产占矿产储量表矿产地的60%,高于全国40%的水平。2000年全省共有各类矿山企业5033家,开采矿产40余种,以煤、石油、水泥用灰岩、铁、铜、铅、锌、银矿为主,矿业开发集中在徐州、南京、镇江、连云港、无锡、苏州、南通等地区(见图1—6),年采矿总量达2.36亿吨。矿产开采主要有露天和地下开采两种形式,据调查,全省由于露天开采已形成面

图1—6 2000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图年产矿石量(万吨)45004188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阴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927900617595186914779917312737242420644079

16

积大于0.1km2的采石场106处,小于0.1km2的采石场则不计其数。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均需求矿产资源量急剧增加。由于矿产资源具有有限性和非再生性,造成省内燃料矿物和铁,铜等一些重要金属矿缺口较大,严重供不应求。地下热水资源除南京汤山、江浦汤泉、东海、盐城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外,其它地区尚处于开发利用初级阶段。

江苏旅游业在全国地位较高,特别是上海浦东区的开发,外商云集,江苏成为开发区的“后花园”,旅游前景颇好。

总之,江苏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也较为明显,但是,由于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资源开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土地过度开发加重水土流失,并导致土壤污染;工业生产中大量污水排放严重污染地表水体;不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资源衰减,水质恶化并进一步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不当则造成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等现象;而人口激增、城市化以及水利、交通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大量增加,明显加重了滑坡、崩塌等灾害。这些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设环境,严重制约江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7

第二章 地质环境背景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由地壳组成的物质、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共同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主要由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构成。

第一节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本省地处沿海,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平原广布是江苏地貌特色。根据地貌形态全省可划分为:低山丘陵区、山前堆积平原区及堆积平原区。

一、低山丘陵区

该区主要分布在北、西、南三片。地形特点是山体零星,标高不大,岛状孤山突起。 北部连云港、东海、赣榆一带山地主要由元古—太古界变质岩组成,岩石硬度大,山峰较为陡峻。连云港一带山坡自然坡度19—35o,少数陡崖50—85o,主峰玉女峰海拨625.3m,为省内第一高峰。东海、赣榆一带山体坡度相对较缓,一般20o左右,受新老构造作用的影响,褶皱,断裂发育,地表风化作用强烈,普遍有风化壳存在。徐州市附近山体系鲁南低山丘陵的南延部分,山峰多呈浑园状,丘陵高程100—200m,主要由下古生界灰岩组成,由于断裂、褶皱发育,在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作用下,溶洞、溶芽、溶槽较为普遍。

西部盱眙、六合、江浦一带山体地面标高150—200m。盱眙老子山及江浦一带山地主要由震旦系灰岩构成,见有溶蚀现象。盱眙、六合一带玄武岩广布,山坡坡度较小。该区地表风化作用强烈,局部风化壳厚度可达几十米,“U”、“V”型冲沟发育。

南部低山丘陵主要由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组成。宁镇山脉主要分布于镇江、南京、小丹阳之间,东段即镇江—南京一带山势较高,海拨高程300—400m,岩性以古生界沉积岩为主,火山岩零星分布,山坡坡度30o左右。西段南京—小丹阳之间,山势低落,海拨高度一般在300m以下,岩性以中生界侏罗系火山岩及白垩系燕山期火山岩为主,山坡坡度20—30o,受构造及外动力作用,“U”及“V”型谷发育,切割深度多小于50m。茅山山脉突起于句容、高淳、金坛、溧阳之间,是太湖水系和秦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东部山体由古、中生代沉积岩组成,海拨100—300m;西部山体成群体分布,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海拨一般小于300m。区内“V”型谷发育,下切深度50—100m。宜溧山脉山体东部以古生界沉积岩为主,西部由侏罗系火山岩组成,海拨

18

高度一般在300m以上,主峰黄塔顶621m,为全省第二高峰。受构造和外营力作用影响,陡坡或陡岩峭壁发育。

丘陵区由于坡耕种植以及开山炸石等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参与,导致冲沟遍布,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发育,造成原始地貌形态发生较大变化,

二、山前堆积平原区

该区分布于低山丘陵的坡麓地带和山间谷地中,系低山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区,地形由山前向平原区呈倾斜波状起伏,地面标高在20—60m之间,冲沟发育。地表组成物质以更新世亚粘土、含碎石或钙质核粘土为主,浅部松散物堆积厚度在5—35 m。

三、堆积平原区

按堆积物来源和地貌形态,该区又可分为黄淮冲积平原、滨海海积平原、里下河古泻湖堆积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及太湖平原。

黄淮冲积平原分布在灌溉总渠以北省域,地面高程在西部丰、沛一带45m左右,至东南部2—4m,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废黄河古道横亘平原南部,高出地面4—5m,成为平原南北分水岭。

滨海海积平原位于串场河以东沿海一带,是近两千年来由海滩外涨和沿海沙洲连结而成,地形低平,地面标高2—4m。

里下河平原,位于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西,通扬运河以北范围,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地面高程在大运河以西6—11m,中部低于2m,东、南、北部3—5m。素有“锅底”之称,为著名的湖荡洼地。

长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宁、镇、扬低山丘陵以东地区,北界自仪征向东经扬州、泰州、海安及东台县弓京港镇,南界自扬中县西绕常州至江阴、张家港西,再经常熟县至太仓县一线。该区原为三角港式海湾,后被长江携带泥砂冲填成陆,地面标高4—8m,由西向东倾斜,长江两岸沉积物质较粗,地势较高。

太湖平原分布在长江以南太湖及滆湖周围,地势低平。太湖以西为冲积、湖积形成,地势稍高,地面高程在5m以上;太湖以东多是湖荡充填成陆,为湖荡平原,地势较低,受地面沉降影响,无锡洛社、青阳—带以及苏州望亭—太仓—线以南地面高程均低于2m,总面积达3167 km2。

第二节 地层

一、前第四系

江苏地层以海(州)—泗(阳)断裂为界,西侧属华北地层大区,东侧属华南地层

19

大区(见图2—1)。

(一)华北地层大区

江苏西北部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自西向东跨越鲁西、徐淮、鲁东三个地层分区。在省域内鲁西地层分区与徐淮地层分区以丰(县)—沛(县)断裂为界,徐淮地层分区与鲁东地层分区则以郯庐断裂东侧为界。

徐淮地层分区徐州地层小区地层发育较完整、出露好。晚太古代地层主要为中深区域变质杂岩。晚元古代发育了一套独特的未变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厚度大于5000m,不整合在变质岩之上。寒武纪至中奥陶世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厚度1500 m左右,平行不整合超覆在晚元古代地层不同层位之上或不整合在变质岩之上。晚石炭世至二叠纪沉积了海陆交替相含煤岩系及陆相红色碎屑岩,残留厚度800—1600 m,平行不整合在中奥陶世不同地层之上。晚侏罗世至白垩纪地层为陆相碎屑岩及中基性夹酸性火山岩,属山间断陷盆地型沉积,厚度零米或大于3900 m,不整合在二叠系及其以下不同地层之上。第三纪地层发育不全,以陆相碎屑岩为主及少量基性岩,属断

20

陷盆地型沉积,厚度0—1000余米,不整合在前第三纪各时代地层之上。

鲁西地层分区丰沛地层小区地层发育状况与徐州地层小区类同,缺失晚元古代地层、早寒武世吼家山组和昌平组。馒头组超覆不整合在晚太古代泰山群之上。早二叠世山西组夏桥段尖灭。全区多被第四系覆盖。

鲁东地层分区地层发育不全,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地层为中深区域变质杂岩,组成变质基底。缺失寒武纪至侏罗纪地层,白垩纪为断陷盆地沉积,以红色碎屑岩为主,厚0—700 m左右。第三纪地层发育不全,局部夹玄武岩。

(二)华南地层大区

海(州)—泗(阳)断裂一线以东地区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跨越下扬子和连云港地层分区,两区大致以淮阴—响水口一线为界。

下扬子地层分区地层发育齐全,保存较好。中元古代地层是一套变质岩系为主的地层,组成浅变质基底,零星出露于淮河南岸。震旦纪至第三纪地层主要出露于长江南岸,组成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地,淮河、太湖沿岸等地零星出露形成孤山。震旦纪至早三叠世地层为浅海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相间为主组成主要沉积盖层,厚度万米以上,不整合在中元古代地层不同层位之上,其间多为整合接触,少数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中三叠世晚期至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陆相的红色碎屑岩夹含煤碎屑岩地层,厚度0—5000 m或大于5000 m,整合或不整合在中三叠世早期地层及以下不同层位之上。晚侏罗世至白垩纪为山间断陷型盆地,沉积了碎屑岩—火山岩—红色碎屑岩,厚度零到万米以上,不整合在中侏罗世及更老地层之上。第三纪为断坳型盆地,沉积了红色夹黑色碎屑岩及灰色砂砾层夹多层玄武岩,尤以苏北盆地最发育,厚度零倒数千米,不整合在其下不同老地层之上。

连云港地层分区地层发育不全,中元古代地层为含变质磷矿、变质火山岩为特征的区域浅变质岩,厚度数千米。晚元古代至早白垩世为长期隆起,缺失沉积。晚白垩世在一些孤零断陷盆地中有红色碎屑岩沉积,厚度千米左右。

二、第四系

第四纪地层广泛分布在低山丘陵的山前地带及平原区。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下、中更新统零星出露在西部低山丘岭地带,上更新统主要出露在山麓地带和部分平原地区,全新统在广大平原地区广布。沉积物成因类型复杂,主要有河流相、河湖相、湖沼相、海陆过渡相及海相等。省域西部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向东接近沿海地区以海相沉积为主,太湖地区则湖沼相沉积发育。受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影响,第四纪地层厚度呈西薄东厚的变化趋势。平原区第四系发育齐全,厚度较大,一般为100—200m。在东部海安、如皋等地可达300m以上,由此向西、西北及西南厚度减薄。在丘陵地区第四系厚仅数十米或数米不等,地层发育不全,岩性以亚粘土、亚砂土和含砾亚粘

21

土为主。

三、岩浆岩

江苏境内岩浆活动发育,岩浆喷发与侵入活动同时交替出现。喷出岩主要为上侏罗系和下白垩系火山碎屑岩、安山岩、凝灰岩以及新生代的玄武岩等,分布在江南山区和江北六合县北部及盱眙县南部。侵入岩中生代以酸性、中酸性岩为主,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及花岗岩;新生代侵入岩少见,仅见有辉绿岩、辉长岩。侵入岩零星分布在东海、徐州、铜山、宁镇、宜兴、苏州等地,分布面积较小。

第三节 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一、构造体系

本省地处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二巨型隆起带与淮阳山字型东翼反射弧所在地,构造形迹复杂。可划分为7个构造体系。(见图2—2) (一)东西向构造

零散分布于北纬30°50′至35°10′之间,属秦岭纬向构造带延伸部分。其主要特点是以断裂与断裂之间隆起、拗陷为主,褶皱次之。断裂规模大,延伸长。力学性质以压性为主,并伴有扭动。自北而南可分为四带:丰沛—赣榆东西向构造带;洪泽—建湖东西向构造带;南京—南通东西向构造带和高淳—宜兴东西向构造带。 (二)华夏系及华夏式构造

华夏系为北东向多字型构造体系,开始于淮河纪,结束于三叠纪。构造形迹主要由一系列北东向褶皱、压性或压扭性断裂以及相对隆起与拗陷组成,由于受后期其它构造体系的迭加、复合、改造显得残缺不全。其中规模较大的断裂带有两条,即淮阴—响水口断裂带和湖州—苏州断裂带。

华夏式构造主要是侏罗纪以后成生的北东向构造。形迹为北东向凹陷和凸起以及其间的断裂,并伴有微弱褶皱,是继承了华夏系主压性结构面发育起来。 (三)新华夏系构造

新华夏系构造形迹遍及全省,由断裂、褶皱以及断褶隆起和大型拗陷带构成。主要构造带有郯庐(新沂—泗洪段)断裂带;海洲—泗阳断裂带;茅山断褶带;宁芜断褶凹陷带;盱眙断褶隆起带;泰州—金坛凹陷带等。根据区内新华夏系在不同时期的

活动特点,大体可分为早期、晚期及挽近三期,早期新华夏系主要活动于侏罗纪—早白垩世,导致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晚期新华夏系主要活动于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控制着该时期的坳陷带和盆地的成生发展;挽近时期的新华夏系主要活

22

动于晚第三纪—第四纪,形成大量玄武岩喷发,并产生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 (四)淮阳山字型东翼反射弧构造

在省域内可分为三段,即宁镇弧形断褶隆起带,六合—扬州弧形断褶隆起带以及江浦—仪征弧形凹陷带。

宁镇弧形断褶隆起带展布于宁芜(北东向)、宁镇(东西向)和埤孟一带地区,表现为一系列褶皱断裂自然弯转而构成向北突出的弧形,反射弧两侧发育有规模较大的压性断裂带,并伴生与弧垂直的张性为主的断裂,断裂裂缝中往往赋存有丰富的地下水。六合—扬州弧形断褶隆起带大体向北突起呈弧形。江浦—仪征弧形凹陷带分布于上述两个隆起之间,凹陷带中主要沉积上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 (五)弧形构造

主要由徐州—宿县弧形构造和盱眙—建湖弧形构造组成。徐州—宿县弧形构造是由古生界地层组成的一系列复式背斜、向斜及压扭性断裂组成,大致呈北东向。断裂分两组,一组与褶皱轴向平行,多为压扭性;一组为北西向,以张性断裂为主,是徐州市附近主要地下水富水带。 (六)旋扭构造

主要由苏州旋扭构造和溱潼地区旋扭构造组成。苏州旋扭构造以苏州花岗岩体为核心,旋回层主要发育于岩体西南侧,右压扭性断裂面及环状岩体组成,大体向北撒开,向南收敛,并突向西南。溱潼地区旋扭构造发育在老第三纪地层中,旋扭中心为一近乎圆形的盆地向斜,向外分布一系列围绕盆地的次一级构造。 (七)南北向构造

南北向构造在本省不发育,仅在徐州地区见有踪迹。

二、新构造运动

挽近时期以来的构造活动,对于地震及其它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区内新构造活动形迹普遍,以块断差异升降运动为主,其次是断裂活动(见图2-3)。

省内平原区,在燕山运动后,形成单个的大小不等的断陷盆地和隆起;白垩纪至早第三纪时期,隆起区剥蚀夷平,盆地接收沉积,并逐渐填平,原单个盆地联并成一体,隆起区也逐渐沦为沉降区,最后形成第四纪超覆沉积盆地。

低山丘陵区为大面积上升区,但上升幅度不同。连云港、赣榆、东海一带上升幅度大;徐州一带上升幅度小;西南部低山丘陵整体上升,期间亦存在多次块断下降。 区内新构造时期还在活动的构造体系主要有新华夏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北西向构造、东西向构造及弧形构造。新华夏构造体系包含了郯庐断裂带、茅东断裂及北西向断裂。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主要压扭性断裂,新构造活动强烈, 活动强度北强南弱,东升西降。茅东断裂是苏南地区新华夏系主要活动断裂,走向北北东,

23

徐州市各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一览表

表2-1 水源地 名 称 利国水源地 淮海水泥厂水源地 茅村水源地 位 置 利国一带 上孔家-西象山一带 茅村-大山一带 九里山-丁楼一带 大北望-西沿村一带 青山泉-大房上一带 崮岘-大泉-泉河一带 北许阳-汴塘一带 宠夏洼-荆山桥-大瓦店一带 大黄山-徐州-二堡一带 三堡-董山头 面 积 2(km) 蓄水构 造类型 主 要 含水层 水位动态 类 型 可采资源量 3(万m/日) 8.84 边界条件 东部隔水边界,西侧大部分隔水边界,北侧西端隔水边界,东段排泄边界,南侧分水岭为零流量边界 南、北三侧为分水岭东、零流量边界,西侧为定水头边界 东西侧隔水边界,南侧局部定水头边界,局部流量边界,北侧大部流量边界,局部定水头边界 东西侧为隔水边界,南侧流量边界,北侧运河水头或流量边界 东西两侧为隔水边界,南北两侧为分水岭零流量边界 东西两侧为隔水边界,南北两侧为分水岭零流量边界 西南两侧为隔水边界,东北两侧为分水岭零流量边界 东西两侧为隔水边界,西南侧、北西侧局部为分水岭零流量边界,北侧、东北侧为流量边界 东西侧隔水边界,南侧运河水头边界,北侧分水岭零流量边界 东西两侧为隔水边界,南侧分水岭零流量边界,北侧为运河水头边界 东西两侧为隔水边界,南侧为流量边界,北侧为分水岭零流量边界 西部阻水边界,北部以山脊为分水岭零流量边界,南北为流量边界 奥陶系和入渗-迳120.83 向斜型 寒武系中、流开采型 上统 47.40 位背斜核背斜型 部的张夏组灰岩 背斜断裂型 入渗-迳流开采型 3.62 153.0 奥陶系中、下统和寒入渗-迳武系中、上流开采型 统 奥陶系和入渗-迳寒武系中、流型 上统 入渗-迳流开采型 入渗-迳流开采型 入渗-迳流开采型 10.06 丁楼水源地 背斜断121.81 裂型 11.15 虎腰水源地 青山泉水源地 大泉水源地 26.21 奥陶系和寒武系中单斜型 上统碳酸盐岩 背斜型 奥陶系 马家沟组和肖县组 震旦系张渠组九顶山组及倪园组 1.95 61.26 4.70 58.24 向斜型 4.43 汴塘水源地 129.84 褶皱断裂型 入渗-迳流型 7.43 荆山桥水源地 七里沟水源地三堡水源地 三堡水源地 张集水源地 71.83 褶皱断裂型 奥陶系中、入渗-迳下统、寒武流型 系中、上统 7.87 向斜断221.70 裂型 奥陶系、寒武系 奥陶系、寒武系中、上统 入渗-迳流开采型 20.41 40.40 褶皱断裂型 入渗-迳流开采型 入渗-迳流型 3.10 邓楼-震旦系碳352.89 断裂型 酸盐岩 崔贺庄

10.08 30

宁镇、宜溧碳酸盐岩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一览表

表2-2 地水源地区 名 称 南京 仙鹤门 水源地 劳动路 富水区 乔家门 富水区 镇江 大兴庄 富水区 南 门 富水区 东 郊 富水区 宜兴 张渚 盆地 湖父 盆地 位 置 南京市仙鹤门 西郊七里甸 乔家门大花山 九华山与白龙山之间 南郊铸钢厂一带 东郊凌家湾一带 张渚镇一带 沿船埠~塔山一线 面积(km2) 2.8 2.2 2.6 3.0 1.5 68 70 蓄水构 造类型 向斜、断裂型 向斜型 断裂、褶皱型 向斜型 背斜、断裂型 背斜、断裂型 向斜型 向斜型 主要含水层 三叠系中统周冲村 组角砾状灰岩 三叠系青龙组灰岩 三叠系青龙组灰岩 三叠系厚层状灰岩 三叠系青龙组灰岩 石炭系船山组灰岩 三叠系青龙组灰岩 三叠系青龙组灰岩 可采资源量(万m3/d) 3.5 204 210 单井涌水量(m3/d) 1000~2000 1000~3000 500~2000 400~700 1000~2000

五、变质岩类风化裂隙含水岩组

分布在新沂、东海、赣榆等县,岩性为片麻岩类。地下水主要富集在风化裂隙带、构造破碎带中,富水性较差,供水意义不大。

31

第三章 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江苏省域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随着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日益加剧,衍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根据目前已调查和掌握的资料分析,省内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水土污染;地下水资源衰减;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危岩;水土流失;涝渍;江、海岸侵蚀、淤积;海平面上升;地方病;地震;矿坑突水、瓦斯爆炸以及特殊不良岩土体的分布等。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江苏因各类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十四亿元之上,其中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灾种所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70%以上,严重羁绊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及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一节 水土污染

江苏省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人类活动极为强烈,由此造成的水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一、水污染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的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又推动和激发了整个工业体系的改变与发展,但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大量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使地表水体的污染日益加剧,昔日小河清澈见底、鱼虾游戏的景象已被今日的乌黑发臭、鱼虾绝迹所代替。

(一)水质评价标准

河流及湖泊水质评价采用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及饮用水采用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湖泊富营养化氮磷推荐标准见表3—1。

表3—1 污染物 营养化状况 贫—中 中 中—富 富 总磷 (mg/l) 0.005—0.01 0.01—0.03 0.03—0.1 ≥0.1 湖泊富营氧化氮磷标准

总氮 (mg/l) 0.2—0.4 0.3—0.65 0.5—1.5 ≥1.5 32

水质评价采用单项指标评价以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两种方法相结合,单项指标评价用于确定水质类别及超标率,综合评价目的是确定污染程度。

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公式为:

1 n P= ∑ Pi n i=1

式中:P—综合污染指数

Pi—i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n—参加评价的污染物项目 Ci Pi= Si

Ci—i项污染物平均值(mg/l) Si—i项污染物评价标准(mg/l)

地下潜水综合污染评价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公式为:

(Ci/Coi)2平均+(Ci/Coi)2最大

P=

√ 2

式中:P—地下水污染指数

C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l) Coi-污染物i的对照值(mg/l)

(Ci/Coi)2平均-潜水各污染指数平均值

(Ci/Coi)2最大—潜水各污染指数中最大污染指数

根据计算出的污染指数,参考水环境分级标准,确定水污染程度分级标准见表3—2。

水污染程度分级标准

表3—2 类 型 污染指数 污染级别 P<0.5 轻度污染 地 表 水 0.5≤P≤2 中度污染 P≥2 重度污染 P≤1 轻度污染 地 下 潜 水 1<P≤4 中度污染 P>4 重度污染 33

(二)水质污染现状及评价

根据调查,全省流经主要工业城市的河道及邻近的水网污染严重,三分之二河流河网水质几乎常年黑臭,不少湖泊亦向富营养化发展,曾被认为最清洁最理想的饮用水源-地下潜水也已普遍受到污染,安全生活饮用水源越来越少。

1. 饮用水源

区内饮用水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取水源多为地表水,平原区城市及徐州市尚利用部分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根据统计,省内主要供水水厂31个,以取用长江、太湖、阳澄湖、京杭大运河为主,其次为深层孔隙地下水及岩溶裂隙水。

1995年21个水厂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省内饮用水源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差异悬殊。以深层地下水、长江水为城市供水源的水质条件较好,除卫生指标外,基本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以太湖、阳澄湖等湖泊为供水水源的水质条件次之,近年来,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和有机污染加重,已出现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非离子氨、亚硝酸盐、氮等六个左右的项目超标,超标率8.3%-100%。以京杭大运河为供水源的水质条件最差,水源多项污染物超标,有机污染严重,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和非离子氨等项目,超标率均大于50%,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2.地表河流

1995年省内主要河流74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属典型的有机污染。

长江江苏段全长450km,江面宽阔,比降小,多年平均流量为30853.6m3/s,最大洪峰流量可达103104m3/s,水量大,稀释自净能力强,水质污染程度相对较轻。1995年,长江水中石油类普遍超标,超标率介于 4.2—83.3%;挥发酚、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亦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较低,不超过10%。长江总体水质能符合Ⅱ类水标准,有机污染偏重,呈中度污染,重金属、“三氮”类属轻度污染,水质污染程度自上游向下游呈减轻趋势,其中南京梅山、燕子矶、大厂和栖霞一带已形成岸边污染带,总长超过10km,污染带最大宽度可达350m,占江面总宽的五分之一。

淮河干流从盱眙县境内流经70km 入洪泽湖。1995年,淮河石油类及高锰酸盐指数普遍超标,各断面超标率均大于50%,总体水质属地面水Ⅳ类标准。有机类及“三氮”类为中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上游水质污染程度重于下游。

京杭大运河是贯通江苏腹地的南北向骨干河道,全长六百多公里。1995年40个监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23个断面水质劣于Ⅴ类,占57.5%;属于Ⅴ类的断面6个,占15%;属Ⅳ类的7个,占17.5%;水质优于Ⅲ类的仅4个,占10%。普遍超标的项目有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非离子氨和溶解氧。综合评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ly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