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围观有利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更新时间:2023-03-09 07:47:01 阅读量:8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用默然的眼神达到“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的结果。这是心理战的一种,也是一种表明态度的方式。而在网络的时代里,大家移动鼠标的手指就是无声的目光。网络围观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舆论监督的春天”也随之而来,因为从围观到监督权的落实,还有一道制度鸿沟。但亦不必悲观,虽然它前途未卜,但已经撞击了铁桶。网络围观,发生重大事件时网民集中关注、发贴、提供信息等的一种现象。有三点积极意义:1、对事件的监督作用;2、对正义方的声援作用;3、对非正义方警戒作用。 围观的力量正在此。之所以舆论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不是说舆论本身有什么强制力,而是谁的心中都有关于公平、正义、常识的底线,超出这个底线的事情通过舆论暴露出来,最怕的就是举国皆知。围观所起到的正是这个效果。 1.大学生“网络围观”的内涵

一提到“网络围观”,人们就会理所当然地想到武汉城管的新式执法:大家围成一个圈,默默地用眼神盯住摊主。摊主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最终消失于茫茫人海。于是,“围观”就变成了用默然的眼神达到“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结果。这是心理战的一种,也是一种表明态度的方式。武汉城管运用这种“软方法”进行小摊贩的管理取得了成效,而在网络的世界里,网民移动鼠标的手指就成为了现实中人们关注的、无声的目光。 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围观呢?虽然目前学界尚无人给出学理上的界定,从字面意思来看,也能理解一二。“围”强调参与人数的众多与目标的一致性;“观”则强调众人的眼球聚集。“围观”,即是人们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下,围绕自己的关心的事情观看。但在网络这种虚拟的社会场景中,人们通过网络这种载体,以公开的言论与意见表达作为视觉的延伸对事件进行围观,进而对当事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大学生作为新型网络技术的主要使用群体,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了网络围观的主力军,他们参与网络围观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围观即参与,分享即表达”。即当一个人对某一事件进行了关注,进而做出新闻跟贴、博客转贴、短信转发等行为,这每一次简单的行为都等于一次理性的民一投票。虽然每个人一两次的行为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舆论的力量也就由“网聚”而产生。 2.大学生网络围观的特征

(1)虚拟性。 大学生网络围观是基于网络而存在的一种社会围观现象,但是它并不是大学生将现实围观照应在互联网上的简单重现。这种围观现象的发生是将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场景,围观者并没有切身的直接参与到其中,而是以延伸的视觉和情感在参与围观。这种想清的参法,更多的是产生于内心的认同感或集体感。

(2)群聚性。 大学生网民们在有意注意或无意关注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时,不自觉地将目光凝聚在一起,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无组织的群体聚合,而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大多是彼此无关的个体,在散场后就是各自散去。但是无组织的群聚也会彰显出巨大的力量,即当大学生网民们面对同一事件往往会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高度一致性。

(3)情绪性。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性、隐匿性等特征,使得其成为大学生发泄情绪、表达不满的场所,当个体的情绪放在虚拟的集体当中时,这种情绪便成为一种集体心理,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得到了群体的庇护。于是,在大学生网络围观中,无论是涉及官员腐败、生活腐化的还是卖弄风骚的丑陋不堪都会引来了人们的拍砖、叫骂、指指点点,这才是发泄于内心的真实话语。利弊分析“网络围观”能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因为每个网民的心中都有关于公平、正义、常识的良知。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还没有定型,对于社会现象也缺乏鉴别能力,因此,在网络围观中,就容易受到不同思想和价值的冲击。 1.网络围观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围观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路径的新走向。传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路径主要由家庭、学校及社会来完成的,这种政治社会化的规范性相当高,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与政治实践必须符合国家对其政治培养与政治教育的要求。但在网络环境下,现实当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被打破了,大学生在网络围观中,不仅可以摆脱传统的社会政治地位、身份、角色、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可以跨越时空共享政治资源,塑造政治身份,进行自我政治实践,推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第二,网络围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体参政意识。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主要是通过校园里、课堂上教师言对政治知识、政治规范等内容的灌输与教导,是一种填鸭式的单向教育模式,但是在网络围观中,大学生是自主选择话题,自发地对社会现象进行意见表达,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活动的兴趣。

第三,网络围观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网络围观中,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学生网民就会借用网民的群体力量进行维权,而且在而且维权的过程中还体现出新的特点,即网民维权由注重个体利益逐步向关注社会公益转变,这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比如,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的一起车祸。肇事司机李启铭在校区某超市门口撞倒两名女学生后,不但没停车,反而继续开车接其女友。这两名女生被撞后,一名死亡,另一名重伤。事件经网络报道后,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网民不仅为两名女生的死讨回了公道,而且在社会上掀起了对官二代现象的大讨论,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网络围观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积极影响 网络围观是一种发生于虚拟世界,并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其对在大学生带来的积极的作用,也要重视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一,网络围观使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干扰的机率增大。由于网络围观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因此,参与其中的人们往往用恶意谩骂或相互攻击的语言发泄内心的情感。于是,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参与围观,一方面获得了充实的信息,另一方会也会受到良莠不齐的信息,甚至色情的、反动的信息的干扰。由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稳定,在这种不良信息的诱导下,大学生非常不易把握正确的方向。 第二,网络围观会使大学生削弱自身的政治实践能力。大学生通过网络围观虽然可以提高他们的参政意识,但是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存在极大的不同。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夹杂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它需要政治主体在具体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判断和实践。但是,网络围观中的大学生更加习惯运用虚拟的网人机交往替代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以屏幕为界面进行利益表达和聚合,参与政治生活,希

望借此锻炼自己的政治实践能力。但长此以往,却逐渐退化了在现实世界中学习的政治能力,这势必会制约青年政治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网络围观使大学生容易滋生非理性的心理。株洲高架桥坍塌、杭州飙车案、副校长抄袭等事件中,人们都可以见到潜藏于不当对待与处理背后的愤怒与不满,当人们在现实中找寻不到解决出路时,现实的境遇与网络事件一拍即合,人们往往在虚拟的行侠中获得快感,同时现实的种种不得意也找寻到了发泄的出口。最为典型的是网络围观“杨佳杀人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杨佳不该杀人,这是一条起码的道德和法律标准,可惜有很多人只知道赞赏暴力反抗,却忽视人情与法律。据说有一次法学家江平在演讲中说,判杨佳死刑是对的,当时座下就有人站起冲他喊,大意是说:如果他手中有个瓶子,就会砸向演讲人。这种暴戾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的蔓延,以及玩世不恭的荒诞人生态度反映了某些人心目中价值观、是非观的扭曲 应对策略

1.找好切入点,占领网络阵地。 为了避免大学生在网络围观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我们可以充分开发校园网络的潜能,把大学生的网上活动吸引到健康有益的内容上来,让他们养成健康的社会心理素质。目前,我们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社会热点、学科热点上下功夫,以广泛开展网络论坛,继续创新新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的形式。

2.研究“网络围观”,探索教育功能。大学生网络围观是近年来广大青年网民利用网络互动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舆论监督行为。舆论监督不仅是必需的,也是法律允许的,因此,其天然地具有一种政治属性。高校和社会也应需本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宗旨,培育意见领袖、积极分散、转移大学生非理性网络围观,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激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正面的影响。

3.重视媒介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教育方面应该采取显性为主隐性为辅的教育方式:首先,应该在基本的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媒介技能外,还应对媒介运用的素质提出要求,比如,做文明的网民,做有道德的网民。其次,帮助学生提高鉴别社会现象的能力,网上信息是复杂多元的,学生比较容易迷失方向,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受到干扰,教师应该及时的典型的讲述相关案例,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现象。隐性方式则注重通过校园文化关于积极的媒介素养意识的宣传。

总而言之,“网络围观”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面

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开方式的思维和包容性的心理去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既要加强合理监管又更要注重柔性疏导,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围观,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网络新兴用语,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为就有可能招致围观,也有指中国人的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多见于论坛和微博中。

2011年8月28日,有着“中国推特”(Twitter)之称的新浪微博迎来两周年生日。新浪微博的官方账户“微博小秘书”当天发文称:“两年中已有超过两亿网友在微博上生活,8220万人在这里说过‘我爱你’,3亿次向父母感恩,2.8

亿次的早晚问安,1240万人随手拍记录生活??”

微博作为新兴的强势媒体,其围观现象成为典型性的网络围观。在各种“围观”事件中,官员的提拔、任职一直是热点。原因太好理解了:官员掌握着社会资源,也就等于直接或间接地掌握、决定着民众的命运,而民众却对官员的提拔、任命没有多少发言权、决定权——两者的严重失衡,导致民众对官员的提拔、任职异常敏感。最近一例此类事件,主角是一位 25岁的女镇长,任职不久的湖北宜都市五眼泉镇党委副书记牟阳。工作3年即被提名为镇长,3年跨越了一些人几十年的奋斗历程,网友很快集体围观。于是,“官二代”、“潜规则”、“违规提拔”成了部分网友的集体想象。 这起围观事件,是9月9日的微博爆料引发的,而宜都市有关部门发布的牟阳任职公示是8月8日公布的,也就是说,有关部门的“公示”并没有能够消除网友的疑虑。昨天,新华社播发了记者的调查结果,回应了“官二代”、“潜规则”等质疑,等于给牟阳又做了一次“补充公示”,多少能够起到平息舆论的作用。不过,宜都市有关部门是不是觉得新华社帮了自己,还很难说。因为完全可以这样想:让他们质疑去,反正我们公示过了,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当然不能断定宜都市有关部门人员就一定有过这样的念头,但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对待公众舆论的态度,却是不用怀疑的,不然很难理解类似事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从网上转载的新华社报道后面的跟帖看,一些人的断语显然缺乏依据,显然不了解实情;但不是他们不想了解,而是无从了解,无处了解。等到公众有机会了解某个官员了,往往是他“出事”了,他的各种恶行丑态才暴露出来;他“进去”了,开始说真话了,人们通过“悔过书”才了解其真实的内心世界——一切都在事后;这时候,观众的进一步质疑,如此劣迹斑斑,怎么还能提拔、晋升?提拔他的上级有没有责任?但是,这些质疑同样得不到理睬。现在有一种现象很普遍:某个官员因“出事”被立案后,当地媒体很少有案情进展的报道,往往是外地媒体的报道被网络转载后,当地民众才看到。民众不能不怀疑,这是有关部门想回避民众的视线。

各种“围观”事件多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门的做法与民

众意愿未能实现“对接”。“对接”是需要动力的,最好的动力是:你不做好“对接”,就不要做官。但是现在显然缺乏这个最好的动力。既无“对接”,便无沟通 ,你围观你的,我做我的——对立情绪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从我们目前经历的种种来看,一些人并不在乎社会被撕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lrr.html

《网络围观有利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