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康复 定向行走

更新时间:2023-10-07 14: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低视力康复

一、低视力的概念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3,称为低视力。

低视力属于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但非盲目。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度敏感度下降等多方面现象。低视力的病因很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眼组织异常或缺损、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底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不植入人工晶体等都可以导致低视力。

二、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

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 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训练。

常用的助视器有两大类:一类是非光学助视器(太阳帽、照明灯、阅读裂口器、大字印刷品等);一类是光学助视器,如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放大镜(手持式、立式)等。助视器是通过放大作用增加物体的形象,来刺激患者更多的视

觉细胞,给大脑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更容易识别物体。

低视力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和配用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训练,后者的对象指学龄及学龄前的儿童。视觉发育不能自然产生,以正常小孩视觉发育为例,婴儿出生后虽已具备视觉,但其功能是不完善的,而视觉的发育是在不断“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不“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同样,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后,也就要不断地训练“看”。上述训练工作由验光配镜人员或特教老师承担。低视力者可以去当地医院眼科低视力

门诊或定点眼镜店,进行助视器的验光配镜和训练。

三、残联在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

低视力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残联、卫生部门、特教部门、眼镜行业及家庭等,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残联在

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职责是:

(一)协调相关部门,制订本地低视力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任务,

落实配套经费,组织实施。

(二)理顺各方面关系,建立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三)掌握低视力人群康复需求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患者到医院眼科低视

力门诊、定点眼镜店、盲校等进行检查诊断、验光配镜和训练。

(四)宣传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广泛动员社会关注和支持低视力康复工

作。

(五)组织技术培训工作。

第三节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一、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概念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就是盲人依靠听力等感觉器官,借助盲杖等辅助工具,利用周围环境的变化(如边缘线、路标、线索)来判断自己所在位置并确定行走方向的一种独立、安全的行走技能。实践证明,如果对视力残疾个体进行专门的定向行走训练,会使个体的定向行走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个体无论是在熟悉的环境里还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都能安全、自如、独立、有效、自然地行走。

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定向行走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感觉训练、概念教学、行走前训练

和行走技巧教学等。

通过训练个体的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等以提高其感受性,在各种物体与其各种属性之间建立联系,以达到使个体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进行定向的目的;通过概念教学使个体掌握一些与定向行走相关的身体、动作、方位、距离等概念,为定向训练和行走技巧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对个体进行平衡能力、姿势、步态、应急与避险、心理素质等行走前训练,为个体独立、安全、自然行走奠定基础;通过随行技巧、独行技巧、盲杖技巧的教学,使个体真正实现无论是在熟悉的环境里还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都能安全、自如、独立、有效、自然地行走。上述各种训练主要是充分依靠视力残疾个体其他感知觉的代偿作用,通过机械记忆、动作模仿、建立条件反射、行为改变技术、行为塑

造、操作学习、感觉运动学习等原理与方法来完成的。

三、训练盲人使用盲杖行走的主要环节

(一)选择盲杖。

盲人独立行走要依靠听力和盲杖,因此,选择一根适合自己使用的盲杖至关重要。标准盲杖的颜色为白色,手柄下方10厘米处有红色标志;既盲又聋

的人,应使用红白相间的盲杖。

(二)正确握杖。

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选用右手或左手持杖,将姆指放在杖的里面,食指

延伸贴在盲杖上,其他三个指头在杖的下面弯曲,轻松握住。

(三)盲杖的位置。

将盲杖放在身体的正前方距脚尖约1米的地面上。

(四)手腕动作。

持杖行走时,将肘部稍微弯曲靠近身体。握杖的手最好保持在身体前方的正中央,这样可以使走的方向正直。要用手腕控制盲杖左右摆动,使盲杖的下

端在身体前方左右均匀移动,不要移动整个手臂。

(五)摆动幅度。

行走时,盲杖在地面上左右轻轻摆动,摆动的幅度,要比身体略宽些,以确保前方路面没有障碍物。盲杖的下端不可从一面跳向另一面,而应在地面上

划动,否则容易漏掉地面上的障碍物。

(六)协调步伐。

盲杖向左摆动时,要迈出右脚,反之,盲杖向右摆动时,要迈出左脚。

(七)如何识别和绕开障碍物。

识别盲杖碰到的障碍物,应用另一只手顺着盲杖轻轻滑下,直到触摸到物体;如要绕过障碍物,应先用盲杖探出一条可以行走的路。上下楼梯时,可先用盲杖下端敲击台阶边缘和探察台阶的高度、宽度,然后再行走。沿草地、篱笆、墙壁边沿行走时,要先用盲杖触其边沿或壁,然后反复摆动,探出道路,便可行

走。

三、视觉障碍儿童思维训练的定向行走措施

定向行走能力的培养是视觉障碍儿童训练的核心内容。定向和行走是两个不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定向是指借助与视觉以外的感官,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及和其它物体之间的关系的活动。行走是指从一处移到另一处的活动。两者密切相结合构成视障儿童独立行走能力。而定向行走能力的培养,对于训练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至关重要。定向训练可以训练视觉障碍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定向可以使视觉障碍儿童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方向;同时,行走也是训练思维的一个手段,视觉障碍儿童通过大胆的行走,在思维中对所行走的路线进行分析,并对外界环境给予的刺激作出反映。可见,定向行走能力的能够促进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

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训练值得重视,言语措施、感知觉措施、定向行走是促进视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一定的辅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l3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