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

更新时间:2024-06-16 01: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保障旅客货主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铁路运输企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直接体现,也是铁路运输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基。抓好铁路安全工作,既需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需要借助文化的手段。如何适应铁路安全发展新形势,大力培育全员共同安全价值观,规范管理和作业行为,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真正把文化力转化为凝聚力、生产力,对于铁路运输企业尤为重要。在当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更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1.2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

本文从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发展过程、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的研究,提出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政治工作融入中心展示作为的迫切需要的观点;通过借鉴铁路运输安全发展、安全文化建设等有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安全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对安全文化的发展态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表现和实践作用的

1

研究分析,明确了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功能,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其内涵;通过对铁路行业当前确保安全生产的主要举措和工作载体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应统筹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实践,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力求观点与事例互相印证,互为支撑。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主体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铁路运输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发挥政治工作作用等方面,探讨了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结合铁路安全生产发展过程,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三部分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和主要功能”,结合安全文化的普遍性特征、功能和铁路运输企业的行业实际,重点从时代性、人本性、实践性、多样性、继承性、行业性等六个方面探讨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从导向、凝聚、激励、规范、调适、辐射功能等六个方面探讨其主要功能;第四部分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结合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的工作实际,重点对安全文化建设与学习型企业创建、企业文化建设、安全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为统筹推进工作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结合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实践,围绕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环境文化层四个层面,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分层入手、整体推进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

第2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召开“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审会”时,针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问题,提出了建设“核安全文化”的要求,这也是“安全文化”概念的首次提出。此后,各行业对安全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总体来看,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做好人的工作,始终把保护职工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启发人的安全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越是加快推进和谐铁路建设,越要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积极运用多种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广大干部职工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效益观、荣辱观,引导全员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激发其岗位保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确保运输安全生产、共建和谐铁路上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3

2.2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运输生产安全是铁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铁路各项工作能否健康有序发展。如果运输安全出现大的问题,很可能延缓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尤其是随着铁路大建设、大发展,高负荷运输、高密度施工、新装备使用、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既为安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使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从更深的层次、更广泛的领域,更好地把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安全管理经验提升到安全文化的高度加以定位,形成能为广大干部职工普遍接受的理念和价值观,为确保运输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推动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2.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政治工作融入中心展示作为的迫切需要

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为了确保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越来越健全,经济奖罚力度越来越大,监督管理越来越严,但职工不安全行为还是较为普遍、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少数干部职工缺乏一种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缺乏一种有内在驱动的自控力,缺乏一种在安全上追求卓越的共同价值观。这充分表明,加强安全管理,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固然必不可少,但同时需要文化手段的支撑,需要安

4

全文化提供思想保证,这就为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当前来看,迫切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借助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促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并以此引导日常管理和作业行为,最终达到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的目的。

5

第3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广大职工普遍认同和遵循、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管理理念、行为准则的集中反映,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伴随着铁路安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历史由来。即使在没有进行理论概括时,安全文化亦已经客观存在。根据铁路安全生产的发展脉络、历史演变、推进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3.1.1 起步阶段(1949年至1979年的前30年)

建国初期,铁路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规章制度尚不完备,运输秩序不好,人员素质不高,而且设备比较陈旧,线路病害较多,发生行车事故的频率较高。对此,铁道部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监管、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等措施,使安全工作得到了逐步好转。“大跃进”运动开始后,铁路提出“全党办铁路、全民办铁路”的方针,不切实际地强调“超产、高效”,运输设备严重超负荷使用,大大削弱了设备维修,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看成是束缚职工手脚的“清规戒律”予以破除,大批没有经过必要培训的新招工人上班顶岗,违章违纪时有发生,

6

加之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等自然因素地影响,运输安全大幅度滑坡,安全形势严峻。1961年元月,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铁道部随之对运输生产进行了整顿。“文革”时期,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铁路也成为“四人帮”肆虐的重灾区,几经瘫痪。邓小平同志复出后,着手对各行业,包括铁路运输生产进行整治,一度改变这种混乱状况。“文革”结束,铁路开始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这30年间,由于各种错误路线和思潮的影响,对铁路安全理念、安全管理造成极为严重的干扰。

3.1.2 发展阶段(1979年至1999年的中20年)

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铁路安全工作得到全新发展。1979年,为了遏制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的现象,铁道部明确提出坚持“安全第一”理念、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的要求。不同管理层面开始对安全工作进行理性地思考和分析,普遍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任务,逐步把安全生产纳入有序管理的轨道。尤其是按照“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总体要求,在完善各项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探索科学方法、推广安全技术保障设备、开展集中整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阶段,虽然仍有一些安全事故发生,但整体来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安全管理水平呈现出较快的好转。1996年全路行车重大、大事故为10件,事故率(每百万机车总走行公里平均重大、大事故件数)为0.006,均创20世纪中国铁路安全行车的历史最好成绩。

7

3.1.3 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的后9年)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提出,为铁路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特别是铁道部跨越式发展、和谐铁路建设的战略提出和持续推进后,各铁路运输企业普遍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长远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统筹推进,使安全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安全文化建设亦获得了重大得发展机遇。

纵观新中国铁路得发展史,不难发现:确保安全始终是铁路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凡是不重视安全,铁路形势就会遭到破坏;凡是把安全摆在突出位置,而且有一系列好的措施、制度和安全价值观、行为规范来保证时,铁路事业的发展就有了基本保证,出现新的生机。

3.2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安全文化建设在铁路运输企业深入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整体发展还很不平衡,实际效果还有待强化,特别是有的单位在思想认识、管理理念、机制运作、制度落实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3.2.1 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在管理层面,突出表现为一些管理人员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不能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上,有时尽管抓了,也是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没有真正把安全工作要

8

求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没有实实在在地把安全生产抓到底,对事故责任的追究查处不严厉、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作业层面,突出表现为有的一线职工安全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置,重完成任务、轻安全把控,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能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甚至存在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思想,发现别人工作中的事故苗头“视而不见”、“避而远之”,工作凭经验,标准不清楚,惯性问题熟视无睹等不良现象,违章违纪屡禁不止,非常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2.2 安全工作制度与现场实际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站段、车间、班组的管理跨度加大,管理难度增大,但一些单位的安全管理还没有完全纳入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突出表现为一些单位不同层面的管理权责不明确,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影响管理效能;还有的单位在设计相关制度、规定、办法时,缺乏必要的调研论证,仓促出台,随意更改,制度的针对性、可行性不强,不仅让职工无所适从,而且影响制度、规定的有效执行;有的单位的规章制度繁琐、内容陈旧,很多规章制度只考虑了生产需要,却忽视了安全要求,没有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单纯为了生产而制定制度;一些基层单位,尤其是车间、班组内部不成文的“小规章”、“小制度”处于原始状态,无序管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大量存在,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9

3.2.3 安全行为规范不健全、执行不力

一些决策者在安全管理上无视客观规律,主观性强,随意性大,致使一些安全法规、规章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尤其是一些站段的逐级负责制不能完全落实到基层一线,车间、班组日常管理和职工良好行为养成的工作力度明显较弱。由于“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侥幸心理的存在,现场作业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情况大量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文化素质不高,以至作风飘浮,管理松散,安全管理或者“失之于宽”,对工作标准要求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规章很全但是落实简化,要求严但是执行随意,问题很多却视而不见,出了事故想安全,不出事故忘安全;或者 “失之于软”,安全管理知识更新不足,对新法规、新技术、新设备、新制度不通甚至不懂,要求职工做的自己做不到,检查指导说外行话,从严要求“底气不足”,遇到问题不敢管、不愿管,瞻前顾后避重就轻,考核讲评搞平衡;或者“失之于懒”,现场管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照搬照抄工作模式,主次不分,工作简单化,习惯于“推一推,动一动”,认为看到了问题就等于抓住了问题,想出了办法就等于干好了工作,不去深入查找问题的原因,甚至不去追踪落实与检查监督,听之任之。

3.2.4 安全生产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安全生产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职场环境和一定的技术装备条件。但一些单位对舆论环境建设不重视,认为这是“软”指标,可抓可不抓,对安全工作的舆论引导时断时续,缺乏持续性、有效性,主题不集中,导向不鲜明,不能时时、处处对职工产生促动和影响作用;有的

10

单位职场建设不规范,重投入、轻管理,重表象、轻内涵,就职场建设抓职场建设,不能充分将安全理念和价值观有机融入职场环境建设,失去了强化职工思想认识的一个有力阵地;有的单位对技术装备投入缺乏足够重视,新技术推广力度欠缺。设备养护不到位,安全隐患整治不及时、不彻底,设备质量存在不足。即使能定期开展一些设备专项整治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走过场的情形,把安全整治“活动化”,存在短期行为,不能形成长效机制。这种状况的存在可,不仅无法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且很容易对职工产生错误的导向。

11

第4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4.1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

安全文化既有共性的地方,同时有鲜明的行业特征。正确把握其特征,不仅能提高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有利于找准安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

4.1.1 时代性

安全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发展不同程度受时间、地点、社会政治背景、经济基础、人员素质、科技条件以及职工需求的影响。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文化也需要不断发展,而非僵化停顿。特别是有些安全文化已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甚至有些本身就是不健康的东西,就必须有所扬弃。把握安全文化的时代性特征,不仅要适应形势需要,对安全文化进行新的理论研究和概括,还要放大视野,站在全路、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审视自身,大胆借鉴吸取,不断创新发展。

4.1.2 人本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安全文化是爱护生命、尊重人权、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文化,是维护职工应当享受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

12

全生存的一切合法权益的文化,是以人权、人文、人性为核心的文化,是推崇科学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爱、和谐、友善关系的高尚文化。把握这一特征,就要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始终把企业广大职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尊重人、引导人、关爱人、激励人、发展人上多下功夫,注重发挥企业全员的力量,不断弘扬、普及和践行安全文化。

4.1.3 实践性

安全文化源自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实践过程。安全实践活动的经验和理论经过传播、继承、提炼和优化,又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使安全活动更富成效,并产生新的安全文化内容。没有安全生产的实践活动,就没有新的理论和现代安全科技方法和手段。当今正在发展的安全文化是否合理,是否能为广大职工所接受,是否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也需要实践来证明。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并得到不断充实、优化、创新的安全文化,才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安全文化。否则,安全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1.4 多样性

安全文化的内涵比较丰富,特别是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和时空、职工对安全文化的接受程度和安全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安全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安全文化既有生产领域的,也有非生产领域的,乃至整个生存环境都存在各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由于人们对安全问题认识的局限性和阶段性,必然造成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差异、造成

13

精神安全需求和物质安全需求的不同,这都会产生和形成各式各样的安全生产模式,这种差异性同样会带来安全文化的多样性。

4.1.5 继承性

铁路安全文化伴随着运输生产的存在而存在,伴随着运输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自从有了安全的问题,就有了安全文化的问题。尽管以前没有从理论上对铁路安全文化进行概述和分析,但是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与安全生产相伴相生的客观现象,却是与时俱来、普遍存在的。正如同我们不能选择遗传基因,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种延续、一种渗透。今天的安全文化与过去是一脉相承的,可以找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影子,是以往精髓的叠加和精神财富的积累,需要在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4.1.6 行业性

自从安全文化的概念提出后,安全文化在不同领域得以延伸和发展。铁路安全文化是在长期的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鲜明的铁路行业特色。研究铁路行业的安全文化,就无法回避这个特征,这是铁路自身运输生产、安全管理的环境和特性所决定的。例如,一提“高大半”(调度指挥的高度集中,大联动机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运作机制,半军事化强调组织纪律性),人们自然会想到是铁路行业,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亦无法脱离这个“先天”特征。

4.2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14

安全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机制,创造其特殊形象及活动模式,塑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宜人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促使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行为,从而推动安全生产向更高目标迈进。

4.2.1 导向功能

在安全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干部职工得以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从而实现认识的升华。尤其是能引导广大职工把实现个人发展与实现企业发展统一起来,牢固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安全目标和安全价值观,并进一步指导岗位工作,规范自身行为,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千方百计保安全、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4.2.2 凝聚功能

任何一个人,一旦进入铁路企业这样一个群体后,就像滴水投入了大海、矿石投入了熔炉,受到感召,受到锤炼。安全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培育引导,把职工凝聚在企业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目标之下,使人与企业、人与人之间达到高度的和谐与友善,凝神聚力,为实现共同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4.2.3 激励功能

心理学表明,越能认知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使命感、责任

15

感,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工作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将使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将使职工在创造安全的过程中发挥无穷智慧,将使职工的安全行为和活动从被动、消极的状态变成一种自觉、积极的选择。

4.2.4 规范功能

安全文化具有有形和无形的规范约束功能,有形的是规章制度、约束机制、管理办法等,无形的是职工群体对理念、目标、价值观的认同和遵循。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尽管没有强制要求,职工也会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有形的“硬约束”和无形的“软约束”,使企业生产关系达到统一、和谐,能有效地维护和确保企业与职工群体的共同利益。

4.2.5 调适功能

先进的安全文化能够适应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调适功能。铁路运输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沟通思想,统一认识,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强员工群体的自我承受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同时,通过创造整洁、优雅、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让职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创造和寻求融洽和谐的生产关系,使企业生产过程充满生机、活力。

4.2.6 辐射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扇窗口,透过它可以展示一个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化、科学化的水平,以及企业和员工的整体素质,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

16

业高尚的精神风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引发职工群体的自豪感、责任感,促进安全生产不断向前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还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以点带面向周围辐射,影响其他企业和行业。

17

第5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与企业的其他工作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为更好地发挥安全文化的功能,应准确把握、妥善处理安全文化与企业其他工作的相互关系,做到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乌鲁木齐铁路局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也一再强调这一点。笔者认为,应妥善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

5.1 安全文化建设与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关系

安全文化建设注重安全理念传播、安全价值认同、培养自觉行为和营造群体保安全的氛围。学习型企业创建则强调各种知识的学习、吸收和能力素质结构的更新。可以说,学习型企业创建重点解决的是必须学、怎样学、学什么的问题,安全文化建设重点解决的是自觉运用、严格遵行、积极参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问题。在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和谐铁路建设全面推进的形势下,知识、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更新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带来的观念、理念、素质以及能力水平的更新任务极其繁重而紧迫。必须把学习型企业创建与安全文化建设统筹起来,以安全文化的重点突破带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更新,以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强化安全理念地牢固树立和行为习

18

惯地养成,不断为铁路现代化发展及和谐铁路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5.2 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的灵魂,而安全文化是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铁路的行业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必须把安全文化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抓手和突破口,通过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拉动企业文化的整体发展,影响和带动诚信、服务、管理、和谐等文化的全面发展。同时,以企业文化的整体规划、协调运作、全面丰富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形成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良性互动、全面发展的态势,为铁路运输企业安全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5.3 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基于安全管理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价值趋向,重点强调理念引领和精神支撑作用。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有机的统一。安全文化源于安全管理、又指导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实践检验和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容。安全在管理、在制度、在标准、在人的素质。而科学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化管理理念的树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既要靠管理约束,也要靠文化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同样需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通过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

19

规范安全行为,推动安全文化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要围绕安全管理不断丰富和拓展安全文化内涵,使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干部职工的头脑之中,更好地推动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

5.4 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铁路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和好的做法。安全文化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干部职工保安全的内在动力等方面与思想政治工作是高度一致的。同时,安全文化在传播安全价值观、职工群众共同参与、自我教育、互动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段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安全文化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人们提高自己的安全责任感,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政治觉悟、主人翁精神,倡导启发自觉,一般不带强制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企业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思想教育便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20

第6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运用安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培育体现时代要求和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促进遵章守纪行为的养成,是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的必然选择。针对安全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面对运输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注重从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四个层面入手,坚持用安全文化凝神聚力,用安全文化提升管理,为确保运输生产有序可控、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6.1 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安全理念体系

铁路企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对安全工作一以贯之不懈追求的奋斗史。在新的发展阶段,确保运输生产安全始终是和谐铁路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基本保证。基于这一认识,乌鲁木齐铁路局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以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导向力,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并以此正确引领行动,形成了群体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6.1.1 努力培育全员“安全第一”的共同价值观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着力探索铁路运输安全的规律,通过多种举措,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运输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牢筑于心。多年来,乌鲁木齐铁路

21

局按照“安全工作是考量各级干部政绩的第一指标;是体现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第一现场;是实现职工自我价值的第一平台”的定位,始终把大力培育干部职工“安全第一”共同价值观、打牢安全思想防线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不仅坚持抓好这方面的教育引导,而且通过一些细微的环节时时处处向干部职工传递这一理念,如:路局每年的1号文件都是部署安全工作的文件;每年的职代会暨工作会议,都把研究和部署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每实现一个安全百日,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此不断强化全员这一观念。通过长期不懈的宣传与灌输,使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价值认同,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标准、强化设备质量、确保运输安全上来。

6.1.2 在管理层筑牢“从严管理,持续安全”的思想

严格管理是确保运输安全的基本要求,是铁路企业管理必须贯穿始终的一个硬道理。没有从严管理就没有铁路运输的持续安全,就没有铁路企业的发展,更无法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切实加强引导,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落实从严管理、实现持续安全的内动力,确保了路局各项安全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着力正面引导,通过集中宣传、以会代训、举办各类管理培训班、举行现场会等方式,既促进了各级干部对管理思想的认同,为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奠定了思想基础,又引导全员树立了“从严管理是对干部职工最大关爱”的理念,大大减少了各级干部严不起来、严不到位和职工逆反抵触的现象;着力价值导向,通过完善公正透明的分配机制,打破“大锅饭”,坚持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的高素质职工倾斜,向安全生产上的

22

有功人员倾斜,利用经济杠杆引领干部职工树立“确保安全就是确保切身利益”的价值取向;着力管理导向,按照“严格公正、关怀激励”的总体要求,清理修订各项岗位作业标准、规章标准,建立完善干部绩效管理机制、关键重点岗位管理机制等制度办法,使从严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打造从严管理的浓厚氛围。

6.1.3 在作业层强化遵章守纪的作业理念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个事故隐患。”同样,对于铁路安全生产而言,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的违章现象。这些违章一旦造成事故,其后果不言自明。铁路运输企业发生的血淋淋的事故也一再证实:“违章就是犯罪、就是杀人、就是自杀”,铁路运输企业的每一条安全规章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确保运输生产安全必须从标准作业、杜绝违章做起。长期以来,乌鲁木齐铁路局始终把事故案例教育、安全责任意识教育和日常班前教育作为灌输作业理念的主要手段,在全体职工中大讲违章违纪的严重危害,大讲违章违纪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大讲违章违纪给个人带来的痛苦。尤其是结合“4.28”等全路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广泛开展“三个假如”(假如我是事故当事人、假如我是一名受害者、假如我是受害者亲属)大讨论,通过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辩、教训大家找、收获大家谈,在职工思想深处逐步强化了“违章就是犯罪、就是杀人、就是自杀”的作业理念。

6.2 细分安全管理层面,建立完整的安全制度体系

23

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遵循“无情管理,有情操作”原则,把安全理念以“法定”的形式融入制度建设至中,不仅约束职工,更能激励职工。乌鲁木齐铁路局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的实际,通过管理细化,建立了相对完备、运作有序的制度体系,为推进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6.2.1 以强化基础管理为目的,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天平和准绳。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管理必然陷入混乱无序。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后,乌鲁木齐铁路局4个分局级管理单位撤销,站段由过去的48个减少为24个。路局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运输生产资源配置、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的实际,结合新技术、新设备发展的要求,对各单位《站细》、《段细》等安全管理基本规章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结合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一些基础制度进行了完善,如:以安全逐级负责、领导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情况为重点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以有效解决运输安全问题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决策制度;以提升科技保安全水平为重点的安全技术装备修管用制度;以强化安全生产激励约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制度;以严肃事故处理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等,有效强化了全局的安全基础,推动了安全管理的稳步前进。

6.2.2 以强化专业管理为目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规范安全标准既是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安

24

全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乌鲁木齐铁路局充分发挥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客运、货运等专业管理机构的技术力量优势,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对各业务系统安全技术标准、作业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完善配套的标准体系。同时,把强化安全重点攻关作为进一步深入标准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重点攻关,对营业线施工安全、车辆防溜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不仅让专业部门的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使技术作业标准管理、设备设施质量管理得到了全面强化。

6.2.3 以强化综合管理为目的,建立安全检查监督机制

建立分层负责、运作有序的异体监督机制,是提高新体制下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铁路运输企业的安监室作为安全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特定的职能和性质,使其具有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运输安全信息,准确把握运输安全全局性、倾向性、关键性问题,综合利用各种条件有效解决运输安全问题的优势。针对这一情况,乌鲁木齐铁路局充分发挥安监室在运输安全监察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了安全检查监督机制,使安监室具有了对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的责令整改权、对站段安全生产总体情况的评估权、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权、对站段安全生产的考核否决权、对站段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建议权等权力。这一机制的建立,为落实关口前移、实施问题管理提供了保证。

6.2.4 以强化站段管理为目的,构建基层单位安全控制体系

站段是安全运输生产的基本组成单位,强化站段的自我管理,一方

25

面是按照逐级负责的要求建立站段、车间、班组的安全防控机制,另一方面是按照岗位负责的要求建立现场作业人员自控、他控、互控工作机制。为此,乌鲁木齐铁路局建立了站段百日安全考核办法,健全了站段安全“亮、差点”公示制度和“差点”单位帮促机制。各基层单位也按照路局的要求完善了安全交班、分析、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建立了自控型班组、标准化车间建设考评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岗位达标、自控型班组、标准化车间创建活动,提高了站段对现场安全的自控能力。

6.3 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把安全理念内化为干部职工统一的群体意识,再进一步外化为确保安全的自觉行动,增强干部职工敬畏生命、敬畏安全、敬畏责任、敬畏法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乌鲁木齐铁路局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在行为养成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实施流程再造、强化业务培训、实施典型引路,促使干部职工自觉遵从安全价值观,自觉执行安全规范。

6.3.1 实施流程再造,规范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

流程再造是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有效手段。多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坚持对不适应现场实际的各工种作业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和优化,并且明确了每一项作业流程的安全卡控关键点,达到了利用作业流程来表达安全管理标准化和量化要求的目的。同时,大规模地开展了以落实流程内容的学标、推标、贯标活动。在管理层,实施对标检查、依表考核,以强化“对管理者的管理,对考核者的考核”;在作业层,把流程落实作为岗位自控、他控、互控的重点,

26

以流程的形式把规范管理的理念和“差一点都不行,一点都不能差”的硬性要求具体化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深入开展流程再造,促进了干部按标管、职工按标干,推动了管理活动和作业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模式化,使职工安全行为规范得到了较好地落实。

6.3.2 加强技术业务建设,提高职工标准作业的能力

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确保安全生产的能力,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经过长期的建设,乌鲁木齐铁路局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局的职工技术业务培训教育网络。在岗前培训方面,认真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对新接收职工全部进行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在脱产集中强化培训方面,以职工专业技能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新知识的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作用,有效调度教学资源,积极开展远程网络、电化、案例和模型教学,提高了集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日常教育方面,着力发挥各站段的主体作用,建立了各工种“应知必会”题库,推行了学分制、等级认证和职工业务素质“星级达标”考核,实施了首席职工评比,并将学习质量、技能水平与岗位等级、收入分配相挂钩,增强了职工自觉学习的内动力。同时,党群组织也有效切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提素”活动。党支部在安全屏障工程中,实施党员业务骨干一对一帮带活动;工会组织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和学技练功、技术比武活动;团组织在青工中开展了以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有效

27

提高了职工落实标准、把控安全的能力。

6.3.3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职工行为习惯养成

切实选树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安全生产先进典型,不仅是安全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职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培养和选树,在主要工种中开展了以“百趟、千钩、万辆无事故”等为内容的系列安全竞赛活动,为一线职工展示才干搭建了平台,为安全先进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催生了安全走行174万公里无事故的刘振强机班、安全生产38年的柴窝堡车站、实现安全检车17万辆无漏检的郭沫红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通过以先进人物姓名命名工作法、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组织先进典型巡回报告等措施,使安全生产先进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在全局形成了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广大职工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认真落实“遵章守纪、标准作业”要求,不断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在推动安全运输生产的实践中共同打造了与安全理念相一致的行为文化。

6.4 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创造安全和谐的铁路运输环境

加强安全环境文化建设,能进一步丰富安全文化内涵,提升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的文化品质,从而达到用良好的环境影响人、改造人的效果。近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着眼于舆论环境、职场环境、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安全环境文化的功能,促使职工心系安全目标,立足岗位奉献,产生了积极效果。

28

6.4.1 营造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注重发挥逐级管理主体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的舆论引导,形成浓厚氛围,是安全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乌鲁木齐铁路局结合不同阶段安全工作重点,坚持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有关知识、政策、法规和要求;基层站段充分利用段报、段刊和其他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安全形势任务教育、安全责任意识教育,深入宣传路局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措施;一线车间、班组按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立功台和反面典型曝光台,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中的动态信息。同时,为有效发挥局内新闻媒体在安全生产中的教育、引导、激励和监督作用,《新疆铁道报》、局有线电视台还开展了“媒体保安全、促发展”活动,分别开辟了多个安全生产特色专栏,通过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把舆论引导的重点始终聚焦到推动安全的有序可控上,把职工群众的注意力引向确保运输生产安全上,在全局营造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确保安全的舆论氛围。

6.4.2 建设充分展示文化内涵的职场环境

致力于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优美的环境让职工舒心愉悦地工作,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尤其是铁路企业大多生产作业场所分散、各单位生产设施和环境特点各不相同,更需要不断强化职场文化建设。多年来,乌鲁木齐铁路局充分调动各单位的主动性,以基层单位职场文化建设地不断强化推动了全局的整体提高。部分单位还实施了形象识别系统,逐步把安全文化向环境物质层渗透;一些

29

单位通过站容段貌、生产作业场所建设,建起了安全一条街、劳模一条街、质量一条街,并以多种形式展示路局的安全理念和职工自己的岗位安全格言,提升了职场环境的文化品味;还有一些单位以星级、优质标识等形式来标注设施设备的质量状态,通过硬件管理的受控状态体现文化内涵,让职工在作业中感受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此外,针对管内沿线站区大多处于艰苦地区的实际,路局还加大了一线站区投入力度,开展了以安全线、生活线、卫生线为内容的“三线”建设,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6.4.3 提升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运输生产的设施设备既是保障安全的硬件基础,也是展示和传播安全文化的有形载体。遵循“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必须坚持事关安全的决策是最重要的决策,涉及安全的投入是最重要的投入。按照这一思路,乌鲁木齐铁路局不遗余力地加大在安全技术装备上的投入,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安全,用一流的技术装备实现安全。在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方面,陆续建起了机车运行监控系统、大风监测系统、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无线列调设备、信号微机检测系统、列车接近预警系统、轨道动态检查系统等;在行车设施的装备和改造方面,先后实施了兰新正线Ⅲ型枕无缝线路重型化改造、防风提速工程建设、区间信号自动闭塞改造等工程。大规模的技术装备投入,不仅强化了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也使职工深刻认识到路局决策层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从而自觉地把确保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来认真对待。

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强化,促进了乌鲁木齐铁路局安全工作的深入

30

发展。路局连续六年实现自然安全年;今年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诸多外部不利因素,客货运输均超进度计划,运输收入稳步增长。

31

第7章 结束语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既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又要善于学习,吸收借鉴广大干部职工创造的新经验、新成果。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各个企业的工作实际,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坚持立足长远、统筹谋划,坚持发挥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力量,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真正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当前,铁路大建设、大发展正全面推进,部党组提出了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明确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千方百计抓好安全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这也必然要求铁路运输企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断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压力催生动力,机遇伴生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铁路运输企业理应肩负责任,勇于担当,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安全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安全制度文化为保证,以安全行为文化为根本,以安全环境文化为重点,前瞻思考,统筹推进,形成强势,不断打牢安全生产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时代的呼唤。

32

参考文献

[1]徐德蜀、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P69—100.

[2] 徐德蜀.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四川: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黄锡明.企业文化(上).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P 13-30. [4]王成林.中国铁路运输安全探索与实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P4-20.

[5]罗云、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史有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读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员轶哲.企业安全文化之我见.安防科技杂志,2009(4). [8]王勇平.关于当前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铁路企业文化,2005(2).

[9]郭永忠.适应铁路提速需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1).

[10]王俊峰.建设现代安全管理文化,提升铁路安全管理水平.中国铁路,2004(12).

[11]陈令彬.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铁路政工,2009(4).

[12]吴玉石.对铁路安全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新科教,2009(5).

33

致 谢

论文的完成,预示着我函授学习的结束,回想这四年来的学习生涯,想到许多给予我帮助和教诲的老师和同学,激动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宝文老师。撰写毕业论文的机缘,使我有机会成为李老师的学生。李老师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中,抽出时间悉心辅导我的论文,解答我一个又一个问题,还为我查阅资料提供各种方便。李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对我本人以及论文写作的指导,大家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此衷心的感谢你们。 感谢培育我四年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感谢所有老师,感谢你们在这四年中对我的教诲与帮助。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34

目 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概述 ................................................................................................................ 1 1.2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 ........................................................................................ 1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第2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 3

2.1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 3 2.2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 4 2.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政治工作融入中心展示作为的迫切需要 ................ 4 第3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6

3.1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沿革 .................................................... 6

3.1.1 起步阶段(1949年至1979年的前30年) ................................... 6 3.1.2 发展阶段(1979年至1999年的中20年) ................................... 7 3.1.3 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的后9年) ................................................. 8 3.2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 8

3.2.1 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 8 3.2.2 安全工作制度与现场实际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 9 3.2.3 安全行为规范不健全、执行不力 .................................................. 10 3.2.4 安全生产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 10

第4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 12

4.1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 .................................................................. 12

4.1.1 时代性 .............................................................................................. 12 4.1.2 人本性 .............................................................................................. 12

1

4.1.3 实践性 .............................................................................................. 13 4.1.4 多样性 .............................................................................................. 13 4.1.5 继承性 .............................................................................................. 14 4.1.6 行业性 .............................................................................................. 14 4.2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 14

4.2.1 导向功能 .......................................................................................... 15 4.2.2 凝聚功能 .......................................................................................... 15 4.2.3 激励功能 .......................................................................................... 15 4.2.4 规范功能 .......................................................................................... 16 4.2.5 调适功能 .......................................................................................... 16 4.2.6 辐射功能 .......................................................................................... 16

第5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 18

5.1 安全文化建设与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关系 .................................................. 18 5.2 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 19 5.3 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 19 5.4 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 20 第6章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 21

6.1 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安全理念体系 ................................................ 21

6.1.1 努力培育全员“安全第一”的共同价值观 .................................. 21 6.1.2 在管理层筑牢“从严管理,持续安全”的思想 .......................... 22 6.1.3 在作业层强化遵章守纪的作业理念 .............................................. 23 6.2 细分安全管理层面,建立完整的安全制度体系 ...................................... 23

6.2.1 以强化基础管理为目的,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 24 6.2.2 以强化专业管理为目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 24

2

6.2.3 以强化综合管理为目的,建立安全检查监督机制 ...................... 25 6.2.4 以强化站段管理为目的,构建基层单位安全控制体系 .............. 25 6.3 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 26

6.3.1 实施流程再造,规范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 .................................. 26 6.3.2 加强技术业务建设,提高职工标准作业的能力 .......................... 27 6.3.3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职工行为习惯养成 .............................. 28 6.4 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创造安全和谐的铁路运输环境 .............................. 28

6.4.1 营造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 29 6.4.2 建设充分展示文化内涵的职场环境 .............................................. 29 6.4.3 提升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 30

第7章 结束语 ............................................................................................................ 32 参考文献 ........................................................................................................................ 33 致 谢 ........................................................................................................................ 34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k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