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政治要点 历史时间表 语文古诗词赏析 xiaochao打印裁剪用

更新时间:2023-08-21 05:30: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kao习shi资zuo料bi

第一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 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1)青春期出现了逆反心理,影响了与父母的沟通。

(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 (3)代沟的存在。

3.如何学会与父母沟通?

①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②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③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健康等;虚心接受批评、建议;努力缓解父母工作压力;开展有利于沟通、交流的活动。

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1.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1)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3)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领,肩负起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使命。

2.民族精神的内容?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祖国与个人的关系?

(1)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

(2)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第三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1.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1)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2)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从而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 (3)通过交往,有利于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4)好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2.青少年在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要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只有正确的交往才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2)要敞开心扉,积极交往,让交往充实你我她的生活世界。

(3)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青少年在外圈交往时英十分谨慎,避免盲目从众。

3.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的诱惑,避免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没有国界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过自主的网络生活。在交往中真正让互联网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四课 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

1.交往礼仪三原则?

——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

①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在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基础、最重要的。我们要做到既不盛气凌人,又不卑躬屈膝。 ②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为人处世的较高境界,也是有良好修养的表现。

第五课 合作竞争求发展

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竞争不能忘记合作,如果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断进取,奋力向前。同时,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人们更易找出自己的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进步、发展得更快。

(2)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没有合作的竞争称不上是积极向上的竞争。只有既竞争又合作,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经济才能繁荣,社会才能进步。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1)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2)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

(3)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第六课 合奏好生活的乐章 (平等、尊重、宽容、理解)

1为什么说诚信无价?(详见课本74页) (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2)诚实和信用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诚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3)“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在人们的合作交往中,也许不诚信会再短期内给你带来一定利益,但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自己,不诚信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4)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诚实能使人放心,守信能赢得别人信任。

(5)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2.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详见课本76页)

(1)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要对自己诚实,因为只有对自己诚实的人才能对人诚实。 (2)不轻易许诺,许诺要慎重。 (3)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兑现。当然,信守诺言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第七课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1.法律的定义

(1)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我过法律本质) 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详见课本88页)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力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例如劳动和教育。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公民的权利越能得到保障,就越会促进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高,公民的权力也就会获得更多的保障。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要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

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详见课本92页)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重要内容。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4.诉讼的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94页)

5.法律制裁的类型:违宪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

第八课 伴我们一生的权利

1.怎样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1)当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侵犯时,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一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2)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是公民必须具有的、终身守护的权利。在我国,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人格尊严的权利,主要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2)人格尊严的维护

我国法律尊重、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要提高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回失去的尊严。同时,每个人都要想尊重自己的人格尊严那样,爱护、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课本104页)

(1)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

(2)未成年人同样享有隐私权。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的。

(3)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缺乏法制观念或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方式不当,使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4)要管理好自己隐私的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同时,我们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1.当合法私有财产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1)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同时,我们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2.怎样依法维护继承权?

(1)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继承权,未成年人也不例外。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延伸和体现。依据法律规定,公民的遗产继承可分为法定遗产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2)公民在自己的合法继承权被侵害后,要有维权意识。未成年人被侵权后应当依法通过自己的监护人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继承权。在行使继承权时,要依法进行,不能非法获得继承权,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3.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监督批评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等九项权利。

4.智力成果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为保护治理成果,我国制定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5.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保护:我国法律规定,平等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智力成果。未成年人也不例外。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1842年8月,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成立“洋枪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协定书 1862年9月,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 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地区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1876年,左宗棠采取策略,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首府 1884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归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1894年9月——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9月,黄海大战 1894年,成立兴中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公车上书 1898年,义和团兴起 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05年8月,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5年,创办南通博物苑 1905年—1909年,修建京张铁路 1905年,废科举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 1926年,北伐战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 1933年10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党中央进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陕北会师 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40年8月,百团大战 1945年4月,中共七大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8月《双十协定》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挺进大别山 1948年9月—1949年1月,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 1872年,上海创办《申报》 1897年,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一)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惜时劝学)。 2、写法有何特点? 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3、诗中写大自然的景物目的是什么?

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寿命有限 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阴一去不返。 5、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

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6、《长歌行》中激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努力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3、“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4、本诗写景有特色?

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的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与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三)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望洞庭湖所见的画面。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湖水满满,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湖面上水汽蒸腾,如烟似雾,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湖水澎湃动荡,

稳固如山的岳阳城好像也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不甘于仕途的失意和寂寞,一心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希望张丞相能给予引荐,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 “舟楫”的另一层意思便应理解成“引荐的人”或“伯乐”。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申足上文,表示自己愿意出仕。言外之意,希望得到对方的指点引荐。 6、本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五)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越来越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渺,更引起诗人无限的乡愁。 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 5、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运用对偶手法描写长江明丽景色)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六)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展开联想与想像,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 远处,清脆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 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5、 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 6、《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与友人难分难舍之情)的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七)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自古“秋”“愁”难离,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绩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秋日晴空中,一鹤凌空而去,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画面积极乐观。 3、这首诗一反传统悲秋的凄凉基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

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4、写出一句含有“秋”字的诗句。

示例:①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③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5、以议论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以议论赞春)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借物抒发了乐观豪迈之情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八)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傍晚,暮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在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和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闲适自得,愉悦欣喜,热爱大自然。) 3、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

“随处改”这个“改”字用的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个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静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 游山的体验逼真地便显出来了。 4、开篇即表达了自己对山野景色的喜爱之情的句子适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诗中与“横看成岭侧成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文中表现林深的句子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九)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愉快心情。下片议论,表达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4、同为《浣溪沙》,晏殊却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感时伤逝) 5、描写山下清新春景表现诗人愉快心情的句子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诗人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奋发有为的诗句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3、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僵卧孤村,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戍轮台。 4、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略作赏析。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的联想起来,是“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5、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竟不平。”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品格? 满怀报国热情,矢志不渝。 6、作者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结合,表现诗人爱国之情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ky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