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人力资源管理大趋势

更新时间:2023-09-10 18: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企人力资源管理大趋势

本文来源HRoot

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概括起来说,这种趋势表现在六个方面:

1、 人才来源:由攫取到培养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初,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战役是向中国国有企业攫取人才。攫取战略是一种“不思耕耘、只求收获”的行为。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成长率低,这种做法在当时既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明智而有效的选择。但由于特定时期内社会的人才总量是一定的,以国有企业为目标的人才攫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就必然会转变为外资企业之间的相互攫取。这种攫取战略的结果,必然是薪资福利成本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源稳定性的不断降低。因此,当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站稳脚跟后,其人力资源管理便转向了以培养为主的战略。这种培养的内涵是广义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特别重视员工对企业归属感的培养。这种“培养战略”的目标是提高人才对企业的特异适应性和企业人才资源的稳定性。企业文化建设、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内升制、雇用新手、注意员工事业与家庭的平衡、由重能力到重人品,这些做法都成为“培养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2、 职位升迁:由外求到内升

企业内部岗位所需的人才不外乎两个来源:外求与内升。外求制的优点是能够保证企业及时

获取所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带来活力;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调动企业内部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因此,当经历了攫取战略、企业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之后,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趋势就顺势而生--由外求为主发展到以内升为主。内升制的优点是对员工有激励作用,所提升的人员对企业比较熟悉,管理成本相对较低。而“人才近亲繁殖”的可能缺陷可通过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加强培训来弥补。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见做法是:当发生职位空缺时,先在内部物色合适的人选,发布职位空缺公告;或实行公开招聘,鼓励企业内产人员与外部人员公平竞争;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用内部人员等等。在一些外资企业的公告栏上,还常可见到内部招工信息,告知员工“如有亲朋好友适合所招岗位的工作,请尽快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增加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 员工招聘:由老手到新手

过去,没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面试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你过去做过什么工作?”或是“说说你过去的工作经历。”同类岗位的工作经验曾经是应聘者的一种优势。但今天,是否有同类岗位的工作经验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一些著名企业的招聘天平已向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手倾斜。

采用这种做法的原因在于,这类企业通常都已形成了自己良好的企业文化传统。与工作经验相比,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有经验的老手通常都有在多家企业工作的复杂经历,其工作方式与工作态度已经形成且难以改变。他们的工作技能与经验是企

业所需要的,但其工作方式、工作态度与企业文化要求往往不一定和谐。他们带来了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但也可能带来了企业所不需要的“文化垃圾”。特别是一些陋习,它们对企业发展的副作用可能是长期而巨大的。他们为企业做的事可能还不抵为企业造成的麻烦,通常纠正一种不良的习惯比培养一种新的好习惯要困难得多。

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培训,企业宁可招收没有经验的新手。一切从头开始:知识、能力、工作方式与工作态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企业的归属感……因为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爱立信公司就是用这种方法,将一个学中文的人变成了一个熟悉网络通讯的专家。

4、 管理领域:由工作到家庭

传统管理观念将管理的时空范围定义在“企业”,而现代企业已开始将管理的范围向企业上班时间以外延伸。家庭与事业的平衡被认为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这种观念的转变缘于企业战略的转变和新的企业管理目标的确立。

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企业发展战略经历了产品战略、形象战略到情感战略的历史性转变。产品战略是在产品本身做文章:功能、质量、成本、价格、销售,这是以企业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CI为代表的形象战略是通过全方位地塑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达到由“识别形象”到“购买产品”的目的。在这里,形象是手段,推销产品是目的。以CS(顾客满意)为代表的情感战略代表着后工业时代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理念。顾客满意、投资者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这“四满意”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目标。顾客满意是情感战

略的重点。它不是赢利的手段,而是管理主体本身所追求的目的,经济利益只是顾客满意的一个自然结果。情感战略是以情感为纽带,通过不同人群的情感满足来促成企业的发展。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会有满意的顾客”,这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传统企业曾以牺牲员工满意来保证顾客满意和“企业满意”,实践证明这样做只有一时之功而无长久之效。此外,当企业工作场所的管理已臻完善之后,员工的家庭生活便成为企业让员工满意、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管理切入点。韩国的三星公司曾认真研究了“工作狂”的弊端:员工长期超负荷工作--家人不满、抱怨、冲突——员工情绪、健康受影响——员工工作受影响--企业发展受影响。由此公司率先推出了“家庭日”制度,每周四下午规定的时间一到,除必需的当班人员外,员工一律回家倍伴家人。此外,一些公司还规定员工外出度假旅游时可以带家人同行,让家人享有原本是公司员工的福利。有的公司在年终为员工发奖金的同时,也为员工的家人送上一份“红包”。

5、 用人观念:由能力到人品

过去,企业招聘和评价员工首先看重的是能力:英语水平怎么样,会不会计算机应用,有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等等。当企业奉行人才攫取战略的时候,看重的是人的能力。

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外资企业实现“人才本土化”之后,重能力轻人品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个人能不能干是一回事,肯不肯干、怎么干是另一回事。能力越强的人,一旦做起企业不希望做的事情来,其破坏性能量也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用人开始由重能力向重人品转变。

如果说,过去能力是进入企业的充分条件的话,那么今天它只是一种必要条件了。看看一些外资企业的《员工手册》,当过兵的人总会觉得它有点儿像部队的条令。除了对员工的言行举止的一般规范之外,企业对员工品行的要求还体现在一系列的工作规范中。新员工入门教育的内容中一般都包括公民责任、员工责任、企业文化、法规纪律教育。今天的企业一般不会在合同期内解雇员工,但如果员工在品行方面出了问题,企业却会根据合同中的预置条款立即予以除名。一家著名企业的一位白领员工,仅仅因为将垃圾不小心撒在路上,事后又不去清扫而被立即解雇。今天的企业招聘,除了从责任心、团队精神、品德方面考核应聘者之外,在正式录用前通常还会向其原工作过的单位了解其表现情况及离职原因。如果发现其品行方面有不良记录,则通常是不会录用的。

6、 管理观念:从控制投入到增加产出

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重投入轻产出,表现在对人力成本投入方面的精打细算、对人力资源产出管理的无所作为。外资企业率先实现了HR(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由重投入到重产出。

工业时代的首要资源是物力和财力,人力资源处于从属地位。以往人们在考虑企业发展问题时,注意力的焦点往往是设备、资金、原材料、产品和市场。当今时代,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资源已由物力、财力转变为人力。现代融资渠道的拓展,使得企业资金的来源不再是困难的事情;有了钱,原材料和设备也不再成为问题,剩下的关键自然就是人的问题。没有合适的人、高素质的人,没有人创造性的发挥,资金和物质只能是死物一堆。同样的物质条件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ke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