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坝周氏族谱

更新时间:2024-04-28 01: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汤坝塘周氏族谱

公元二0一0

年仲春三月

庚 寅

1

汤 坝 塘 周 氏 族 谱

主编 周玉康

编 委 委 员

周名标 周名寿 周名礼 周国康 周玉康 周勇康 何周宏

文字编辑 周 军 周 旭

校对 周玉康

2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宗族源流

第一节 龙田周氏溯源 第二节 汤坝塘周氏迁徙 第二章 汤坝塘遗址

第一节 汤坝塘周家庄园遗址 第二节 汤坝塘周氏坟茔 第三章 家训族规 第四章 字辈谱 第五章 人物传

荣辉传

第六章 汤坝塘周氏宗族繁衍录 第一节 世兴公支系繁衍录 一、 名麟公支系 二、 名泰公支系

第二节 世和公支系繁衍录 一、 荣林公支系 (一)、名贵支系 (二)、名开支系 (三)、名寿支系 (四)、名光支系 二、 荣褀公支系

第三节 世林公支系繁衍录 一、 嘉名支系 二、 永贵支系

第四节 世萃、子桢公支系繁衍录 一、 荣华公支系 (一)、名达支系 (二)、名德支系 (三)、名福支系 二、兴才公支系 (一)朝明支系

3

(二)朝金支系 (三)朝成支系 三、兴邦公支系 (一)朝光支系 (二)朝海支系 第五节 绍孔公支系繁衍录 第六节 绍义公支系繁衍录

一、 荣桢公支系 (一)、名才支系 (二)、名元支系 二、荣辉公支系 (一)、名安支系 (二)、名万支系 (三)、名魁支系 (四)、名籍支系 (五)、名标支系

第七节 世荣公支系繁衍录 一、 恩贵公支系 (一)、保安支系 (二)、保国支系 (三)、孝登支系 (四)、保廷支系

第七章 附录

一、 填包格式 二、 周土经历记

三、 重修班生襄典祖坟及刊印出版家谱捐款名单

编后记

4

序 言

家谱是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其以一定的体例记载一个同宗共祖的血缘家族世系、人物事迹、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家谱的功能就在于它是记载同宗血亲氏族发展变化和先祖迁徙、人物事迹、族规家训;启迪子孙爱家爱国,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和睦团结、无私奉献,使家族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规定在家族中按昭穆次第(即按辈分、大小、长幼排列次序)排列,在家族中收存与运用的书籍。

纵观我周氏族人,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都有不少周氏名人活跃在历朝历代的政治舞台上,有皇帝王侯,有武将文臣,有儒家诗人。据《中华姓氏通史`周姓》中记载:仅就正史而言,宋以前正史入传的历朝周氏人数统计约60余人,而自宋以来,《宋史》中周氏入传者约30人,《明史》约70人,《清史稿》有近40人。《中国人最常见的100种姓氏》中记录,周姓人口约2500万,占全国人口的2.02%,在当代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九。《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周姓历代名人708人,占总名人数的1.56%,排名也是第九位。说明我们周氏族人在中国历史的发展、新中国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周氏族人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是值得我们周氏子孙骄傲的。

为了使汤坝塘周氏分支出来的子孙后代不至于忘记自己祖先的来由,继承和发扬祖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处世以仁义信仰为本,处家以孝悌睦邻勤俭为约”的优良家风,子孙后代的字派不错乱。应广大族人的要求,特进行《汤坝塘周氏族谱》编撰。

《汤坝塘周氏族谱》依据周公荣辉于民国十九年(1930)请华灵子静轩撰写的《周氏家谱叙》。周公荣庆1966年排序的字辈表,各位从汤坝塘周氏家族分支出来的后人提供的资料以及家谱编撰委员会部分成员赴江西老家采访汇集的资料来编写,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族人可在字里行间自行更正。

在编撰过程中,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本着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男女平等,详今略古的原则。男女都可以入谱,入赘女婿也可以入谱。如果家庭中是独生女,女的也可以作为世系继承人排列下去。仙逝的先人,无法获取资料,以简为主,现存的族人,尽量详细记录。

5

第一章 宗族源流

第一节 龙田周氏溯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东坡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歌颂的主人公周郎公瑾,便是三国时期周姓中最著名的人物——周瑜。

安福周氏,大部分是周瑜的后裔。

周姓,这个早在黄帝时就闻达于部落的古老姓氏,有着贵族般的高雅气质,主要源于古周国和姬(jī)姓,少数源于外族。

安福周氏系出黄帝,源于姬姓,但周这个姓氏最早却是从周文王开始的,上古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帝喾(kù),是黄帝第五代孙,其元配姜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女子。她因生下一个伟大的儿子“弃”(号后稷),而受后人的高度赞扬。后稷从小聪明,喜种植作物,长大后,以其丰富的农耕经验,教授人们种地技术,被帝尧任命为农官,死后被人们尊为农神。同时也由于他的开创之功,被周姓人奉为始祖。别姓姬氏。

后稷的后人古公亶(dǎn)父南迁到周原(今陕西境内),建立周邑,后经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两朝,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周朝,历经八百余年。至赧(nǎn)王延,为秦所灭,黜(chù)为庶(shù)人,迁居惮(dàn)狐,因曾为周天子,百姓号曰周家,后裔以“周”为氏。

东周二十五世孙周郝王生子阳、平、里、坚;坚亦曰亚尖,生子伯阳,伯阳自惮狐徙卷,生子平山;平山生子勃,勃官至丞相,封降侯,生子胜之、亚夫;亚夫官至太尉,丞相,封条侯,生子华;华生子秦怀,秦怀生子南田,南田生子辟。辟擢(zhúo)齐郡太守,遂居家焉,生子堪;堪字少卿,官至太子少傅,光禄大夫,生子员;员字泽润,官至齐郡太守,生子秘;秘擢陈留刺史,徙居汝阴,生子义山;义山字季道,生俱慧眼,生子清;清字宇清,擢舒令,晋庐江太守,遂家于舒城,生子荣。

周荣为周瑜的高祖父,字孙平。先后在章帝、和帝两朝担任过县令、太守、尚书令。与司徒袁安常上表贬斥外戚窦景、窦宪。窦氏对荣恨之入骨,以暗杀相威胁,但荣不为所动。荣为官所历郡县,皆有政绩可称,为百姓所颂。荣后以老病乞归,卒于家中,特诏赐钱二十万办理丧事,有子兴。

曾祖周兴,少有声誉,精通儒学,立志清丽,又极孝友,德行著于乡里。安帝永宁中(120),为尚书陈忠所举荐,陈忠曰::“周兴为一奇才,不用实在可惜。”诏拜为尚书,为皇帝喉舌之官,地位甚重,生子景。

祖父周景,字仲飨(xiǎng)。(陈寿《三国志》作从祖父,误。今按明·解缙《吉州周氏考》改正)。年少时以廉能而著称,以明学察孝廉。桓(huán)帝初,辟为大将军

6

梁冀府,稍后,迁豫州刺史。河内太守,好贤爱士,常恐不及,后征为将作大匠。延熹六年(163),升任司空,时宦臣擅权,其子弟充塞郡县,他与太尉杨秉奏免刺史、太守以下五十余人,朝廷肃然。建宁元年(168)卒,因参与立灵帝之事,被追封为安阳乡侯。

周景生有三子,长周崇,次周忠,季周异。周瑜乃洛阳令周异所生。 周瑜,字公瑾(175—210),庐江舒城(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历史上真实的周瑜远非《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嫉妒心极强的形象,他少年英才,心胸广阔。少时与孙策为友,后归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孙氏政权,时年仅二十四岁,吴地称为“周郎”。策死后,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他和鲁肃坚决主战,并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今湖北省蒲圻西北,一说今武昌西赤矶山)。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江陵。后病死,终年三十六岁,坟葬今安徽庐江县城东一公里处。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在今江苏无锡市,曾有周瑜衣冠墓,墓上曾有“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的题联。

安福蜜湖周氏

汝南,是周姓最早的一个郡望,相传出自周平王少子烈之后。至汉初,周仁又封汝坟侯,居于汝坟(今河南叶县北)。后因这里过于潮湿,周仁便迁居安城【今河南平舆(yú)县南;又,今安福古称安成,是为汉县名】,于是便以汝南安成为郡望。两汉时,由汝南周氏分析出来一只著名的望姓——庐江周氏。庐江郡,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这支周氏,自汉时便崭露头角。至三国吴时,这一家族因出了一个著名人物——周瑜而得以兴盛。

周瑜的前四代,荣宠贵盛一时,为世人所仰,是当时著名的世家望族。前亦介绍。 关于周瑜的子女,魏晋间人陈寿所撰《三国志》做了介绍:“瑜生两男(循、胤)一女(彻)。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 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229),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陵郡。“

据《蜜湖周氏族谱》记载:周胤因言忤(wú)主(议论皇帝家事),被贬庐陵郡(今江西吉安),赤乌二年(239年)诸葛瑾,步骘(zhì)等大臣联名上书皇帝孙权,复其爵位,孙权准奏,召其还金陵(今南京)。但胤不赴召,策小驴,沿赣江支流泸水河寻胜,在庐陵郡平都县蜜湖(今江西安福县枫田镇境内)。结茅定居,死后葬蜜湖之北小台山,遂为蜜湖周氏始祖。

香港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蜜湖,在江西省安福县东十五里,产鲫(jì),其甜如蜜,故名。”

江西《乌东周氏族谱》记载:周胤生于汉建安五年庚辰(200)年十月廿八日子时。其自幼敦敏,生性灵异,故父瑜公尤为喜爱,视为掌上明珠,悉心调教,将其所学倾囊相授,弓马骑射,刀枪棍棒益无所不通,尤机谋韬略,尽得其父真传,憾受宫庭争斗累及,未展其才。黄武四年(225)拜兴业都尉,娶帝宗室孙皎幺女,授兵万人,屯公安。黄龙元年(229)封都乡侯,嘉禾四年(235)受宫庭争斗牵累,以致言语忤主,谪(zh?)徙庐陵郡……夫妇均殁于赤乌二年(239)七月七日午时,合葬庐陵乌东(今江西省吉安县油田镇大庙前村委小庙前北边村),胤公享年四十,夫人享年三十有八。生子有三,即豫、泰、纂(zuǎn)也,乌东周氏由此而得名。

据《蜜湖周氏族谱·都乡侯胤公传》载:“豫还庐江;泰、纂属孪生兄弟,均于汉建安二十四年己亥(219)年八月十六日卯时生,泰袭都尉,留守父墓,遂始家庐陵乌东焉;纂回京都袭都尉,后以军功升吴威远将军,吴平权失,回乌东与族侄团聚,后寻

7

风水开派安成郡蜜湖村,为江西安福县枫田蜜湖周氏之祖。纂生敏,左中郎将;敏生四子:谵、諆、访、记。谵(zhān)、諆无官居蜜湖;访封浔阳侯,家居浔阳。其繁衍蜜湖者,谵、諆、记之裔也。”

安福周氏,遍布全县每个乡镇,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安福全县周氏人口达19099人,列全县姓氏人口第五位。蜜湖周氏在安福立基1700年来,支分派析,不可枚数。兹选两只叙之。

田西界塘周氏

田西、界塘,位于安福县瓜畲乡境内。田西界塘周氏,派分于安福蜜湖周氏,共尊三国吴都督周瑜为一世祖,堂号:光裕堂。

据清道光年(1829)撰《界塘周氏族谱·凡例》载:“后汉三国时,吾始祖公瑾,著绩江左,树功赤壁,季子印(胤),封都乡侯,娶吴宗室玉华公主。后失侯爵,谪居庐陵,生子纂,为威远将军。纂生敏,为左中郎将,始居吾安成。敏生访,晋时官终镇武将军,封浔阳侯,自浔阳徙豫章之西山,自西山徙宜春之白芒(今江西分宜白芒)。”“瑜公下世系失传,不敢妄行疑之义。如序文内有访五世孙名觌(dí),官宜春令,居白芒。而觌之上,访之下,难以臆说。”省志人物传:“访二子,长抚,次光。抚生子楚,楚生琼,琼生虓(xiāo),虓生兴或者其即觌。”“觌公下,凯公上,数代之失传,自我先世以来终悼叹于莫可考。”“十八世祖凯,领兵镇雁门,遂徙应州神武。十九世祖密,生子四人:曰广、曰琲(bai)、曰昝(zǎn)、曰宗。密曰:‘吾祖原住安成,今吾父居此,非吾安。’每有复归江南之叹。二十世祖广,乃奉之归安成,卜(bǔ)室石门居焉。”

石门,即今安福县瓜畲乡诚门村,田西是该村的一个村民小组。 比对前文征引《三国志》关于周瑜子女的情况介绍,《界塘周氏族谱》所说周瑜“季子印,封都乡侯”音同字误,都乡侯应为“胤”,即周胤。似为避清雍正帝胤禛讳所为。此外,据宋·庆元乙卯年(1195)周必大撰《蜜湖周氏族谱·序》:“我周氏出自三国吴名臣,讳瑜之次子都乡侯胤,肇之子安邑东里之蜜湖。”因此,界塘周谱所述周胤之孙,左中郎将周敏“始居吾安成”,是泛指。明解缙所撰《吉州周氏考》云:“瑜二子,长子循,早卒;次子胤,都乡侯,罪徙庐陵,当召还,卒于乌东。”由此,周胤似定居并卒于庐陵乌东。但周胤之墓却在今安福县丰田镇蜜湖之北的小台山,晋时还建有小台寺,作为守墓祭祀之所。孰是孰非,录此在案,但田西界塘周氏与蜜湖周氏同为周瑜之后,确是不争的事实。

周广奉父周密迁居安福石门田西后,不知何故,“始祖既至石门,复之雁门,遂卒葬神武故居之十里许。幼子宗居之,省视坟墓。吾祖长房广公仍居安成石门。”

周广,字大均,生五代后梁开平二年戊辰(908),卒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追随宋太祖“攻城略地,立勋效以居多。”封右屯位大将军等职。卒后,被宋太祖追赠银光禄大夫,柳国公,食邑一千户,实封七百户,并赐“本里葬地三十六亩”,可见墓茔宏大。周广之妻李氏,为南唐李后主李煜之女梅花公主,亦葬同里杨梅冈。

周广生四子:昌宗、文忠、文显、述敏。“文忠、文显殁于王事,无传”老大昌宗官至敷文阁学士,因父母葬于界塘附近“汉江瓜畲”,因此,从石门田西迁居界塘,以便守墓祭祀,为界塘周氏祖。老四述敏,仍居旧址石门田西,为石门田西周氏祖。

《界塘周氏族谱》明成化谱记载:“广公生四子,长昌公徙居界塘,次文忠文显两公无传。我派祖述敏公居四,仍住田西。传至六世孙有文纷、文进、文奇、文概、文超及盈六公,纷、进、盈俱止,传数代概、超世衍田西,於今二派。森立奇公之后,留居

8

田西者,派系载老谱亦甚,蕃衍后竟无考,或有远适而遂家者乎,或实已无嗣乎,未可知也。二十九世孙德固公,徙庐陵栗山,生子彦明公,再世梦桂公,三子:以逊、以道、以通,逊与通后亦无考。我祖以道公由栗山迁居吉村,生石初公。”

三十三世孙周霆震(1292—1379),字亨远,号石初,晚号石门子,居石门田西。“元至正十二壬辰岁(1352),四方云扰,兵劫凝衅,四方人物十不存一,楼台瓦砾,草莽丘墟,十年间,不惶安处,??。”(元至正庚子周正宗序),霆震与父避兵乱,迁居南乡之吉村(今安福县洲湖镇花门楼),屡应乡试不利,乃专意古文词,家居授徒。所著多感时触事之作,记载元末史事甚多,有《石初集》等。“问诸父老,知自田西来,不忘初地。”现今安福南乡吉村,龙田、葱塘等地周氏,多为霆震后裔。

据《界塘周氏族谱·凡例》载:“今之子孙界塘,石门其大派焉,诚门、三嘉亭、吉村、龙田、横溪(庐陵县辖地)、水东皆二派之所以分也,谱图已具载,其不载者,非吾族明矣。此条系明成化修谱前之分派地方。自嘉靖万历以后,昌宗公位下,又有由界塘分居湖南长沙府益阳县之三塘湾,桔杉、桃花江、麻牛车冲、港蓬;袁州分宜县棋子坪、西坑;由诚门分居(湖南)安化县之昆溪、洼溪;由诚门徙居(安福)七都匡山;由三嘉亭分居庐陵县金溪坑尾、本乡巨莲牛峰;由金溪分居安福西北乡落坪、东乡界溪市柏树里。共有十五地。”田西界塘周氏,至今历时1100多年,枝繁叶茂,难以胜数。界塘周氏溯源图如下:

一世 二世 荣——→兴——→景——→(季)异——→瑜——→(次)胤——→(叔)纂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敏——→(叔)访——→(长)抚——→楚——→琼——→虓——→ 九世 十八世 十九世 廿世 廿一世 廿二世

兴(觌)????凯——→密——→(长)广——→(季)述敏——→(长)安 廿三世 廿四世 廿五世 廿六世 廿七世

——→恕——→(叔)剪——→(叔)文奇——→仲海——→(次)正言——→ 廿八世 廿九世 卅世 卅一世 卅二世

(长)可昌——→德固——→彦明——→(次)梦桂——→(次)以道——→ 卅三世 卅四世 卅五世

霆震(石初)——→(次)庄——→(长)静(龙田始迁祖)。

注:长为长子;次为二子;叔为三子;季为四子或小子。

龙田周氏

据《龙田周氏族谱》中“原派根据”载:其始祖为“吴将军瑜季子映”。“清乾隆甲辰年(1784),诸以公名应避世宗庙讳,上以一字用此恭代。”世宗,即清雍正胤禛。龙田周氏因避庙讳,将其始祖名“胤”改为谐音字“映”

居住于庐陵栗山的周以道(原籍石门)于其子周霆震,避元世兵乱,迁今洲湖镇花门楼(原名吉村)。《龙田周氏族谱·凡例》载:“石初公生子四,长纯公,世衍吉村;次庄公,徙居龙田。其后派衍葱塘,而又分居浮山、旧屋、朱村等处,复由葱塘转居龙田坊下者,皆庄公长子静公位下之裔,自龙田转徙者也。三郁公,谱载不数传而止;四吉公赘庐陵横溪萧氏遂家也。”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周愈从龙田徙葱塘。明嘉靖年间(1522—1566),二十一世孙周佥(qiān),系颖公长子,“因其祖父庵公墓在葱塘柏枝神前,爱其山水之胜。”偕其子,从龙田徙葱塘,佥生四子,褀为子四;褀生子商,商字质甫,号二泉,邑廪(lín)生博学邃(sùi)养,与弟寀(cài)一时并名,人称“两难天不假,年及贡而卒。”以著述

9

称者,是葱塘周氏族人的传衍人。商长子志先,志先子元初,元初生六子:黄、黑、花、白、斑、樊,六兄弟因俱畏虚粮,外徙湖广、茶陵、攸县等处。同时,周逑,号环江,由葱塘徙花门楼的旧屋。明末,周瑛,字惟迪,由葱塘徙本县浮山;周石文由葱塘徙本县朱村路下。明嘉靖己未年(1559),二十一世周熠(yì),从龙田徙永新厚田。周副,系颖公次子,佥之亲弟,字公辅,号三溪郡庠生,是七修《龙田周氏族谱》的编修者之一,也是龙田周氏副公位下的传衍人。

龙田周氏至今衍延700多年,从静公开始,传至现在,已有三十八世,龙田村现存周氏族人170多户,代代均有迁徙。仅清朝就有迁徙云南邱北、开化府城内、三板桥平坝寨、红甸大寨、汤坝塘、乐竜汛;丽江、定远;贵州普定水桥;湖南宁远、衡山县石单坳、茶陵枕田、攸县大板桥唐坑、武冈邵阳;广西浔州的族人。

我文山汤坝周氏族人均为静公位下副公所传。现将静公位下副公之裔繁衍列图如下

《龙田周氏族谱》撰修简介

《龙田周氏族谱》初作于宋嘉祐庚子年(1060),由博士以和公撰写,吕东来先生作序;再作于宋绍兴癸未年(1163),由进士通判孟觉公编修;三修于元至正庚子年(1360),有臞(qú)林、正宗两公编修。由于周广至后裔梦桂公三百多年间均徙居于田西、界塘,故前三谱名《界塘周氏族谱》。四修于明洪武辛酉年(1381),由提举安卿公续编;五修于明宣德丙午年(1426),由志仁公续编;六修于明成化癸卯年(1483),由献公续编,并把界塘、湖边、龙田、葱塘的周氏族人合在一起编修;七修于明万历辛亥年(1611)秋,由郡庠生、师望二公续编;八修于清康熙癸亥年(1683),由孝廉焕公编修;九修于清乾隆甲辰年(1784),由慕传公汇辑。

元至正年间(1341—1367),周霆震(石初)随父徙迁龙田,其次子周庄定居于龙田,“龙田坊下者,皆庄公长子静公位下裔。”龙田周氏均尊静公为一世祖,所以从四修谱始,改为《龙田周氏族谱》,现存的为第九次编修谱,更名为《龙田周氏重修族谱》。

第二节 汤坝塘周氏迁徙

据《文山县志》记载:清政府对云南制定“开挖发照”和“减赋粮、免商税、均徭役”的政策,解放了生产力。致使内地汉族大批移入,更促进农业、商业、手工业、文化教育的大发展。我先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云南开化的。

从《龙田周氏重修族谱》静公位下副公世系可以看出,在清乾隆初期至中期,先后有周光(字伏子)、周颂(字班生)、周训(字班尹)、周廷基(字磐石)、周诵(字襄典)、周昌子、周任子七位二十九世始祖从江西省安福县上南乡四十三都(今洲湖镇)龙田村商游至云南省开化府文山县汤坝塘落籍。在汤坝老祖坟茔中,只找到班尹、班生、襄典三位始迁祖的坟墓,其余四位始迁祖的坟墓未找到,可能为殁后无嗣无人立碑,或许外出做生意病故他乡或者意外死亡无法找到之故。

荣庆公(周瑞昆之祖父)1966年撰写的《家谱》记载:“我们祖先原是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上南乡四十三都狮子坊龙田村人氏,开始有伟煌、仲煌两位同胞始祖于清朝乾隆甲子九年(1744),先来至云南省寻甸县转行到云南省越南边疆文山县、屏边县、马关县,以贸易流动三县城乡分居三县农村安家落籍。”“伟仲始祖子孙分散到文山热水寨、黑末、史基冲和屏边县怒露迭、白鲊迭及马关县瓦渣。”他所讲的伟煌、仲煌亲兄弟可能是伏子、班生兄弟俩。

荣辉公庚午民国十九年(1930)请华灵子静轩撰写的《周氏家谱叙》叙述:“始祖连云公由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龙田村发迹商游至云南,均於乾嘉中叶之间遂籍于开城之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k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