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鉴赏 论文

更新时间:2023-05-11 09: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世界名曲鉴赏

课题论文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12信工1

姓名: 魏思奥

学号: 20124000

世界名曲鉴赏

——莫扎特《魔笛》赏析

面对《魔笛》,这样一部登峰造极的歌剧,哪怕我们连唱词都不明白,或许也能从头至尾听下来。它流畅优美,包含了错综复杂的隐喻。《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然而在这样绝望的状态下,莫扎特的戏剧禀赋依然得到一种不同以往的无与伦比的运用。

观赏《魔笛》是非常美妙而丰富的音乐之旅。《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音乐语言十分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 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

《魔笛》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歌剧的序曲是一段奏鸣曲,精美的弦乐声流畅华丽,如泉水源源涌出,给人以童话般的柔美、宁静的气氛。在这部歌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相当的多,如夜后的咏叹调、帕帕迪诺演唱犹如童话般的歌曲、祭司的合唱、萨拉斯妥的咏叹调,以及帕帕迪诺与帕帕迪娜的二重唱,莫扎特为《魔笛》赋予了生命,他的音乐清晰明朗,使得整部

歌剧充满了丰富的活力及生命力。

这部歌剧中有几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捕鸟人帕帕迪诺。他一出场给人的形象非常新鲜,披着鸟毛做的花花绿绿的衣服,吹着口哨。他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地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最后一幕他与帕帕迪娜的唱段也富有生趣。剧中的女高音我最欣赏的是夜后。夜后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而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这些华丽唱段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歌剧的艺术。还有一点,就是歌剧的舞台背景非常地多,营造出了丰富的情境,有森林、神庙、花园等等。并且舞台上有一个小通道,比如帕帕迪娜从这个通道消失等,给观众带来新奇的感受。

然而作品拥有那样的超高人气莫扎特本人的戏剧天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和空前绝后的象征性地位。 《魔笛》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整部歌剧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他为我们呈现出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妥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托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

《魔笛》中融汇了奥地利民歌、雄伟的合唱、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正歌剧的因素、德国的众赞歌与赋格等等,在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以及某种宣叙调与咏叹调相结合的写作中也出现惊人之笔。保罗·亨利·朗分析该剧时评价,"《魔笛》中,风格的融汇是刻意求之,手法高超"。《魔笛》问世于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即1791年。这一年中,作曲家完成了他最后的两首协奏曲(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与单簧管协奏曲),还有最后一首弦乐五重奏;而在此之前,他那些伟大的交响曲、室内乐、基本已全部完成。此时的莫扎特对于他本人而言也已经到达了顶峰,他的晚期创作没有贝多芬那么容易界定;也不像舒伯特那样,在最后一年出现大爆发。而且,谈论"晚期风格"之不易在莫扎特这边有增无减。我们知道作曲家在其优雅的外表下隐藏着许多东西,但又是什么呢?到了后期,他的音乐同样是亲切、典雅的,完全不同于贝多芬晚期那种醒目的转变。然而,《魔笛》之于《唐璜》、《费加罗的婚礼》,正如《单簧管协奏曲》K.622之于钢琴协奏曲中的K.466(d小调)、K.488(A大调)。我们发现音乐纯明的气质几乎盖过了莫扎特原本拿手的戏剧感,及人类丰富感情的描绘,但这样

的感觉是暂时的,听者很快会发现作曲家是将他擅长的东西带到一个新的层面。就像《单簧管协奏曲》中超脱悲喜、波澜不惊的慢乐章那样,《魔笛》让我们对莫扎特的戏剧天才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多么不容易,切记此时的莫扎特可是完成了《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的作曲家呢;当然,绝不是说《魔笛》能使"达·蓬特三部曲"失色,正如K.622不能让先前的协奏曲杰作失色一样;仅是看到完美的世界中突然又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这样的惊喜感。

创作《魔笛》的时候,莫扎特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新皇帝利奥波德二世是他的老相识(6岁就认识),但是同先前的约瑟夫二世相比,此人不那么钟情于歌剧艺术,作曲家的官方地位/收入的提升变得没有指望。他写出《魔笛》也不是在宫廷剧院,而是在维也纳城外一家平民剧院进行演出。但要是认为,莫扎特选择那里是"穷困中的沦落",就太夸张了。那家平民剧院--威登剧院(TheateraufderWieden)其实是很有层次、富丽堂皇的所在。 在当时的维也纳,席卡内德(JohannEmanuelSchikaneder)经营的威登剧院是当地高品质音乐娱乐的自发产物。乐队和演员都很出色,舞台上有各种机械装置来呈现新奇效果(所以能对一出出魔幻剧应付自如),而且剧院及其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很健全,皇帝本人都会来看戏。席卡内德不仅是剧院的经营者,也身兼舞台导演,演员和编剧数职,是典型的才子。他也是莫扎特一家的老朋友,《魔笛》的剧本就出自这位才子之手;莫扎特也积极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中,对他而言这并不希奇。莫扎特一直希望用母语写出一部杰作(《后宫诱逃》固然杰出,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他),现在机会来了:作曲家以《魔笛》为他的戏剧天才进行最后的加冕。

1791年,莫扎特与席卡内德定下了创作计划,后者在剧院附近为作曲家盖了一座小亭子,让他专心创作。《魔笛》的主要部分是在当年7月完成(可能因为是夏天,所以亭子就够了)。不过后来,作曲家又为了他的另一部歌剧,《狄托的仁慈》的创作与演出去了布拉格。他回到维也纳之后,重新投身《魔笛》的创作,而且--秉承他独到的天才作风--在作品首演前的倒数第二天(9月28日)才完成最后部分:序曲与第二幕开头祭司们的进行曲。1791年9月30日,《魔笛》在威登剧院举行首演,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席卡内德演出帕帕基诺一角)。首演的反响不错,之后《魔笛》就逐步展开它对德语歌剧空前的影响力。席卡内德为莫扎特修建的亭子后来被搬到萨尔茨堡,命名为"魔笛之家"。

我想,不管是歌剧,还是其他音乐,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复

杂,而是自身在欣赏时所获得的独一无二的感悟与体验。愿《魔笛》给你这样的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j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