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1)
更新时间:2024-02-02 08: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音乐史》专业课及共同课考试大纲 古代音乐史部分
一、远古(约前21世纪以前) (一) 概 述
人类在从原始落后的低级阶段逐渐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创造音乐和接受音乐的能力也随之与日俱增。中国古代的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以创造了音乐,并在夏朝以前已经产生了一些作品和乐器。
(二) 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陶埙:陶土制作,圆形或橄榄球形吹奏乐器。内空,外有吹音孔和按音孔。常根据音孔多少来称呼。
骨哨:动物肢骨做成的哨子。
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 距今约有9000年 形制统一,制作规范 长约20厘米,直径约1厘米 开管 管侧开有7个孔,没有当今笛子的吹孔和笛膜孔 有的骨笛上面还留有设计音孔位臵的刀痕标记 直吹,吹奏时将骨笛斜持,使顶端吹口与嘴保持一定倾斜度,吹奏时大部分气流进入管内,在管内一侧形成气体震荡而发声
陶钟:陶土制作的钟 考古学家认为钟铎先是由竹、木制成,后来用陶制作,再发展到用铜制作
(三) 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
??????????朱襄氏,葛天氏,伊耆氏,伏羲氏,女娲,神农氏,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禹 (四) 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
1,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萌芽 2,萌芽时期的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3,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 二、章 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771年) ??(一) 概述
(二) 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
《九歌》,《九辨》,《九韶》(《九招》),《时日曷丧?》, ????????《大濩》,《桑林》,《大武》 (三) “雅乐”与礼乐音乐 1,“雅乐”的来源
“雅乐”一词今存文献中最早见于《论语〃阳货》
1
雅(夏)原是地名,是周族的发源地 “雅”的音乐,实际就是周族的传统音乐 2,礼乐制度
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相传是周公旦参照夏礼和殷礼制定的;后经汉初文人追记,基本内容保留在《周礼》、《仪礼》和《礼记》中 西周礼乐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等极化的音乐制度 2)繁复的音乐礼节
3,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 专职乐师:
黄帝时有乐师伦,舜时有乐师夔,尧时有乐师质;大约夏时起,有“瞽”(盲人)担任乐师
巫,是古代祭祀活动中能以歌舞沟通鬼神的人 女性巫曰巫,男性巫曰觋 音乐机构:
瞽宗,是乐师瞽人的宗庙
大司乐,是西周时建立的庞大的音乐机构 负责人:大司乐 职能:1)掌管宫廷贵族子弟的学习 2)掌握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 大司乐中共有一千四百多人
4,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以培养人的思想感情为目的 西周的音乐教育包括师、乐、舞三个方面 (四) 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 1,《易经》中的民歌
《周易》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部筮书,即算卦书 《易经》相传萌芽于殷周之际
2,《诗经》中的早期作品
《诗经》中的“二雅”中的周族历史叙事歌、风俗歌都属于西周、甚至西周以前的作品 3,四夷之乐
是指华夏民族四周的少数民族音乐
另: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流入宫廷,丰富了宫廷的礼乐音乐,也促进了西周音乐的发展 (五) 乐器的发展 1,考古发现的古乐器 1 )埙
2
2)磬 3)鼓 4)钟
2,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 1) 磬 2)鼓 3)庸 4)龠 5) 和 6)缶 7)竽 8)乐
3,“八音”乐器分类法 相传虞舜时已经有之
1)金(钟-编钟、钲、铙、铎等) 2)石(磬-编磬) 3)土(埙、缶)
4)革:鼓类乐器,如建鼓、悬鼓、鼗等 5)丝(琴、瑟) 6)木( ) 7)匏(笙、竽) 8)竹(龠、箫、管) (六) 乐律学的形成 1,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
由商代无音孔陶埙能吹奏的音来看,商代已经具备产生十二律的音乐基础了 2,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
十二律的产生相传在黄帝时代 真正的十二律和五声音阶的名称所见最早文献是《国语〃周语》和《周礼〃春官》 3,宫调理论
“宫”的含义就是“均”,是指一个八度中的各音位臵 “调”则是以每宫之中宫音之外的各音为主音的调 “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基本理论的概称
三、春秋战国(前771至前221) (一) 概述
1、周朝的礼乐制度土崩瓦解,民间音乐蓬勃发展起来(雅乐衰落,俗乐兴盛)
3
2、音乐作品、乐器、音乐表演艺术、音乐基本理论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3、在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下,各家各派的音乐思想随之产生 (二) 民间音乐 1,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
俗乐中,影响最大的是郑国和卫国的音乐
俗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乐律学、乐器学、音乐表演艺术以及音乐美学思想的进步
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
十五国:周南、召南(楚文化)、邺、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3,《楚辞》音乐
《楚辞》源于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依据楚国民间歌调填词的诗作。著名的《离骚》是根据一首名叫《劳商》的楚国乐曲填辞的。
《楚辞》中最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每部作品末段的“乱”
《楚辞》除了有“乱”的音乐段落外,还有“少歌”、“倡”的音乐段落,其结构位臵处于全篇中间 4,荀子《成相篇》及其他
“成相”是古老时代的产物,最初是一种讲述成治道理的职事,担任这种职事的人叫成相
句式短小整齐、韵脚密,演唱时必定节奏紧凑,顿挫分明,属于说唱一类的文艺形式
(三) 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1,歌唱艺术
人们在唱歌实践中,逐渐发现了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演唱者性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歌唱艺术的规律 2,古琴艺术
据传远古的“伏羲氏”时代古琴即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古琴已相当流行 演奏家:师襄、伯牙、师涓、师旷等
作品:《文王操》《高山》《流水》《清商》《清角》《清徵》
(四) 乐器和器乐音乐
????编钟,编磬,琴,瑟,笙,排箫,篪,筑,筝,乐队 (五) 乐律学
4
1,《管子〃地圆》和《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
《管子〃地圆》:宫81*3/4=徵108*2/3=商72*3/4=羽96*2/3=角64 《吕氏春秋〃音律》:从黄钟起一直推算到十二律
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冼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2,曾侯乙钟铭中的乐律学文字 3,其他有关乐律学的记载
刘向《新序〃杂事》:“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六) 音乐思想
1,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及荀子关于音乐的论述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1)视音乐为一种人的必备文化,和“诗”、“礼”一样,是人受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2)对一个社会来说,孔子认为礼和乐相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3)孔子的音乐思想随中国儒学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相传为楚国人):1)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视音乐为一种奢侈生活的享受而极力反对之 2)对音乐采取片面而极端的看法,为后人所不取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人):提出“法天贵真”,以崇尚自然为根本 1)认为音乐之美在乎于其自然,自然的声响是最美的音乐 2)对儒家的礼乐观念进行抨击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赵国人):1)强调儒家的礼乐思想,批判墨家的“非乐”论 2)认为音乐的目的是感化人心 乐与礼相结合,是治理社会国家的重要手段
2,《乐记》的音乐思想
据考《乐记》为刘德(河间献王)编,是儒家的音乐理论著作
《乐记》有抽象概括问题,寻求一般规律的特点,是它的理论价值所在 《乐记》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有其相对性 《乐记》的主要内容:
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有着内在的艺术规律
2)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和“礼”结合起来,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
3)礼乐是治理国家的工具
对个人来说,礼乐可以起到节制的作用;对国家来说,可以达到治理国家的效用 《乐记》集中了先秦关于音乐的各方面的论述,是一部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和中国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前221至后589)
5
词调的题材主要分为令、引、近、慢几种
另:何谓“均”?
被称为词腔的“均”是词调结构中的一个段落,或可以说是乐句。例如四均,就是由四个乐句组成。均即韵
2,散曲音乐
散曲,是金元以来以在北方中原形成的一种艺术性较高的城市唱曲形式,它取代了宋代词调的地位
散曲的音乐来源有唐宋大曲、词调、北方民间歌曲和少数民族歌曲,它产生、流行于北方中原,具有北方地域的音乐风格,明代把它称之为北曲
散曲的流传途径主要也是倚声填词,从留存的《曲谱》看,散曲填词的句式较为自由,可以有多少不定的衬词。一般是文人填词,乐工演唱演奏。演唱的场所主要是歌楼妓馆,或是贵族的私院里。伴奏乐器有琵琶、筝、箫、笛、板等 散曲音乐的曲牌和元代杂剧音乐的曲牌是互用的,演唱的艺术也是一致的,音乐上十分讲究宫调的情感色彩(“宫调情感”指的是调性的情感色彩)
元曲在演唱上也有很高的艺术要求,且元曲的声乐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和专业化
散曲在体裁上分小令(单个曲牌的形式)、带过曲(由两个或三个宫调曲牌连接而成)和套数(也称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所组成)
散曲套数和杂剧一折中出现的重复(变化)前曲牌的形式,称为“幺篇”(主要用在整个套曲的前面、中间的位臵)和“煞”(主要用在套曲的结尾前) 明代人把元曲称为北曲,把产生于南方的南戏称为南曲
(四) 说唱音乐
宋代的说唱艺术形式,现可查明的主要有鼓子词、诸宫调、陶真和崖词
1,鼓子词
从文体看,它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散文部分是说的部分,韵文部分是唱的部分,并兼乐器伴奏
2,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充分运用宫调变化的长篇说唱形式,相传为北宋艺人孔三传所创 诸宫调到了元代依然很流行
陶真:一种较为通俗的说唱
16
崖词:一种比较高雅的说唱 货郎儿
元代新流行的一种说唱形式,它是从货郎担的叫卖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货郎儿在城市里十分流行,但遭到元代统治者的禁令
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乾隆时的民间艺人王周士(绰号“玉癞痢”) 其后弹词音乐的艺术发展中,以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三位形成的陈调(苍凉粗犷)、俞调(婉转优美)、马调(质朴雄健)影响最大,尤其是后两者 苏州弹词在江浙一带的城镇里拥有很多观众
同治年间,女艺人朱素兰首创书场于上海,进一步扩大了苏州弹词的社会影响 夏荷生综合了俞、马两调的艺术特点创立了新的流派夏调(俗称“雨夹雪”)
梨花大鼓 京韵大鼓
原称怯大鼓,是在流行于河北河间一代的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末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经天津的民间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的演唱改革,变河北方言为北京话,改长篇为小段,并加上三弦和四胡等乐器伴奏,在艺术上有很大进步
经刘宝全(1869-1942)、张小轩(1876-1945)、白云鹏(1874-1952)对它的改造和提高,尤其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和唱腔,遂定名为京韵大鼓,使京韵大鼓在艺术上越来越成熟完美
(三) 戏曲音乐
古代的戏剧表演有确切材料可证的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角抵戏
唐代以后除流行北朝时期的“歌舞戏”,又有参军戏。参军戏是一种讽刺戏
1,杂剧
杂剧,开始是指演一段戏(故事)的统称,后来专指由人演的戏,,也产生于城市瓦子
宋杂剧初期,三段(艳段、正杂剧、散段)各自独立,以滑稽逗笑为特点,只有其中正杂剧部分在内容上继承了参军戏讽刺、劝戒的特点 民间的杂剧在发展中也很快为宫廷所吸收
从剧目上看,宋杂剧是选用了唐大曲(《崔护六幺》、《莺莺六幺》、《索拜瀛府》、《四僧梁州》、《食店梁州》、《裴少俊伊州》、《食店伊州》、《郑生遇龙女薄媚》、
17
《单番将胡渭州》、《入寺降黄龙》)、词调(《打地铺逍遥乐》、《崔护逍遥乐》、《柳毅大圣乐》、《喝贴万年欢》、《分头子长寿仙》)、诸宫调(《诸宫调霸王》、《诸宫调挂册儿》)
一部杂剧有时可以选用不同的音乐
“爨”
(c uàn,音篡)是一种简短的戏剧表演剧(如《天下太平爨》、
《百花爨》、《孝经借衣爨》)
金代时期的戏剧成为院本,实际和杂剧一样
到了元代,由于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促使杂剧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戏剧文学艺术和戏曲音乐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元杂剧的戏曲结构通常是一本四折(折,略相当于幕;四折的戏剧结构一般是第一折引出故事,第二折剧情展开,第三折戏剧矛盾达到高潮,第四折矛盾解决。此外还有“楔子”,用在第一折之前或两折之间,通过角色自述介绍人物和点明情节要点)
杂剧表演的角色主要有正旦(主要女角色)、正末(主要男角色)、净(性格特殊的角色)、孤(管理角色);剧本分旦本和末本
杂剧的表演分唱(正旦或正末担任)、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说曰白)、科(也叫科苑,是杂剧中的动作表演)三个方面 杂剧在文字上要求一折通押一韵
杂剧的音乐是用的曲牌音乐,所用的曲牌与散曲通用
杂剧音乐有两个特点:一是一折一宫,即一折戏中的曲牌限于一个宫调;一是曲牌连缀的结构形式,即后来的曲牌体。在曲牌连接的方式上又有一些艺术的规律: 1)单一曲牌的连接(《感天动地窦娥冤》) 2)两曲牌交替连用 3)同曲牌变体连用
4)以一个固定曲牌穿插在一套曲牌之中
5)一套曲牌之中插入其他宫调的曲牌,这种方式又称借宫。它与一折一宫原则相违,比较少见
元杂剧的音乐虽然是曲牌音乐,但是曲牌在实际运用中是灵活变化的,这也是曲牌音乐发展艺术生命长盛不衰的原因
元代中期以后,元曲的套曲形式又吸收了南方流行的南曲,这种方式称为南北合
18
套
元曲中还有“务头”,应是唱词上着重描写,音乐上着重发挥的艺术高潮处 元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笛、板、鼓、锣 元杂剧的剧本现今发现的有170多种
元杂剧的音乐后来为昆曲改造后保留下来;音乐特点是用七声音阶,字多声少,节奏较快而且强烈,风格粗犷、雄健
元杂剧的作家有百人以上,最著名的是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等)、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南戏
南戏,也称戏文,相传兴起于北宋末,流行于南宋浙江温州
宋代南戏作品有五种:《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王焕》、《乐唱分娩》、《陈巡检梅玲夫妇》
元代重要的南戏作品有柯丹邱的《荆钗记》、无名氏《刘智远白兔记》、施惠的《拜月亭》、徐畛《杀狗记》、高明《琵琶记》
南戏的戏剧结构比较灵活,一本戏有十几出甚至几十出,每出比杂剧的“折”要相对短小
南戏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净、末、丑、外(生之外又一生)、贴(旦之外贴一旦)
南戏的演唱比较灵活,不拘于一人主唱,有独唱、对唱、同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南戏的音乐主要是南方汉族的民间音乐,南戏后来又称南曲 南曲的音乐特点:
1)以南方民歌小调为主,并吸取唐宋大曲、词调等音乐
2)曲牌连缀不受宫调限制,比较灵活;但在实践中也形成一定规律
3)重复(或略带变化)前一曲派称为“前腔”,重复是将原曲牌开头部分改换,又称“前腔换头”
4)集若干曲牌的乐句组成新曲牌,称为集曲。这种方法也叫“犯”
宋元时期的部分南戏剧目及其音乐后来也经昆曲改造而保留下来;留存下来的南戏音乐与北曲相比,特点是用五声音阶,声多字少,节奏缓慢,风格细腻 昆曲
明代以后随昆山腔的兴起,经魏良辅等人(张野塘、张梅谷、谢林泉等)的改革创造,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的长处,融合北曲的演唱艺术而发展成为一种新声,成为独占鳌头的戏曲剧种。文人学士争相用昆腔新声写剧本,昆曲遂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戏种
19
昆曲在音乐艺术上的特点: 1)演唱方面:
昆曲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究唱法。讲究发声的方法,,注意口型和发音部位 2)节奏方面:
由于在演唱上突出唱词的语音和字调,这就必然在节奏和速度上要求比较舒缓 3)作曲方面:
广泛运用集曲手法,创制新曲牌;大量吸收南曲和北曲的曲牌,并运用南北合套的艺术形式,使音乐更加丰富 4)伴奏方面:
笛子主奏,笙、箫、琵琶、三弦、筝、月琴等乐器组成完备的伴奏乐队 5)保存传统剧目和曲牌
历史上的宋元南戏成为昆曲中的南曲;元杂剧成为昆曲中的北曲
由于昆曲在演唱上的艺术魅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词调、散曲、诸宫调以及民间的唱曲形式都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昆曲音乐是一个集大成者 昆曲形成后,第一部成功上舞台的昆曲是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
明清时期最著名的昆曲作品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升的《长生殿》、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明代昆曲的创作流派有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注重作品内容及文学才华的创新)和以沈璟为代表的“格律派”(强调文字音韵格律,创作倾向趋于保守) 京剧:
清初随着昆曲的衰落和地方戏曲的盛行,到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演出。徽班中的三庆班班主程长庚、和春班班主张二奎、春台班班主余三胜经过对当时民间各种声腔和地方戏的改进创造,酝酿出京剧。京剧的第一代艺人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即京剧“老三派”
京剧的产生是吸收昆曲和当时许多民间音乐的长处,融会贯通而成一体。它在艺术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在唱腔上以二黄(原是徽剧的主要唱腔)、西皮(原为汉剧的主要唱腔)为主,并吸收昆曲的曲牌和一些民间地方声腔的音乐
2)在伴奏上组成以京胡为主奏的伴奏乐队,并吸收了梆子戏的锣鼓音乐 3)在语言方面,唱词和道白不追求词藻典故,文字通俗易晓,能为普通民众所接受
4)在表演方面,既吸收了昆曲有规律、有层次的优美动作,又吸收了梆子腔的歌舞演技
此外,京剧在角色行当、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吸收了众家戏曲之长;在剧目内容上也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选择历史题材来表现要求进步、民主的思想
20
在“老三派”后,又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京剧艺人,如“新三派”谭新派、汪桂芬、孙菊仙
(六) 乐器和器乐音乐 1,古琴音乐
宋代以后,古琴音乐发展比较有影响的是南宋时期形成的“浙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郭沔(1190-1260,字楚望),代表作有《潇湘水云》、《飞鸣吟》、《泛沧浪》等
郭沔之后,浙派传人又有刘志方(《忘机曲》,后演变成《欧鹭忘机》;《吴江吟》)、杨
徐天民(《泽畔吟》,有《徐门琴谱》十篇)
毛敏仲(《渔歌》、《樵歌》、《禹会涂山》、《庄周梦蝶》、《山居吟》)
明代在浙派徐天民后,主要有“虞山派”,代表人物是严澄,提倡“清、微、淡、远”的琴风;主持编订《松弦馆琴谱》
徐上瀛(号青山),提出了“二十四况”的理论(即《溪山琴况》)
清代琴学发展主要有地处扬州的“广陵派”,在虞山派基础上发展而来,创始人是徐常遇,编有《澄鉴堂琴谱》;后有徐祺、吴
从现存最早的琴谱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起至清末,迄今已发现琴谱集一百五十多种,共收录古代琴曲七百多首,连同各种不同版本共三千余首
2,琵琶音乐
宋代以后,琵琶乐器不仅作为伴奏出现,其独奏形式也相当普遍。当时的代表作品是《海青拿天鹅》,内容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狩猎生活 元代有著名民间演奏家李宫人
明代琵琶演奏家有张雄、钟秀之、李近楼、汤应曾等
清代早期有杨廷果,从清中期到近代,有华秋苹(华文彬,号秋苹,1784-1859,曾编《琵琶谱》和牌子小曲谱《借云馆小唱》)、鞠士林(浦东南汇县人,所传《琵琶谱》收录十首大曲和十首小曲)、李芳园(李祖 ,号芳园,约1850-1901,浙江平湖人,系四代家传琵琶,传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沈肇洲(沈其昌,字肇洲,1858-1930,江苏海门人,编《瀛洲古调》,收编大曲《十面埋伏》)、沈浩初(1889-1953,传有《养正轩琵琶谱》,收录大曲十四首)等流派和传谱
3、其他乐器和器乐音乐
21
吹管乐器:叉手笛、官笛、羌笛、夏笛、小孤笛、鹧鸪、扈圣、七星、横箫、竖箫等
弦乐器:锹琴、葫芦琴、渤海琴、双韵
此外,奚琴和轧筝也有新的发展(奚琴改名为嵇琴,七条线的轧筝改名为 )
宋代宫廷的合奏乐有教坊大乐、小乐器、鼓板、随军番部大乐、马后乐;宋代城市的市民音乐中有细乐、清乐和小乐器等合奏形式;宋代民间还有一些专门擅长器乐演奏的团体,城市里还有一些学习乐器演奏和唱曲的社会习俗,以及以演奏乐器四处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
元代由于蒙古统治者对外战争,带来了兴隆笙、火不思、云璈、七十二弦琵琶等外来乐器;以马尾作弓的胡琴在元代已十分流行 元代蒙古族的器乐合奏有“大曲”、“小曲”、“回回曲”
明清以后,民间器乐合奏的乐种有“十番鼓”、“ 十番锣鼓”、“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八大套”、“冀中管乐”、“北京寺院管乐”等;清代还留下来一部主要由胡琴、琵琶、三弦、筝合奏的乐谱《弦索备考》(收录弦索合奏曲十三套,又称《弦索十三套》)
(七) 西洋音乐的传入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贡献“西琴”(类似拨弦古钢琴)
明末时,德国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写中文《钢琴学》,并在宣武门天主教堂安装管风琴
清康熙时,比利时天主教传教士南怀仁为康熙推荐徐日升,徐日升后来用汉语写了西洋乐理著作《律吕纂要》;后来意大利传教士德里格在此基础上为宫廷编写了《律吕正义〃续编》(又名“协均度曲”),是中国刊行的第一部汉文西洋乐理著作
1861年(咸丰十一年)刊印的《圣事歌经简要》,用四线谱(欧洲中世纪教会音乐所用)记录音乐,并附有公尺谱
1872年英国传教士狄就烈编著刊行《圣诗谱〃附乐法启蒙》,其中的“乐法启蒙”是介绍西方乐理的教材
1883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夫妇在山西刊印《小诗谱》,是工尺谱体系的乐理视唱教材
直到清末学堂乐歌兴起,西洋音乐及其基本乐理才在中国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八) 乐律学的发展 1,宋代的燕乐调的变迁
22
????????2,蔡元定的十八律
蔡元定,字季通,南宋知名学者,乐律学家。音乐方面著作有《燕乐本原辨证》、《律吕新书》
十八律,是用三分损益法在求得十二律之后,继续相生再找六律而成十八律,后六个律称变律。十八律制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旋宫时各宫的音律均等
3,元曲六宫十一调
据燕南芝庵《唱论》载,元曲所用有六宫十一调,即十七个宫调(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道宫、大石调、小石调、高平调、般涉调、歇指调、商角调、双调、商调、角调、宫调、越调)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仅有其中的十二个宫调 元〃陶宗仪《缀耕录》记载仅有其中的八个宫调 今人孙玄龄研究元代北曲所用宫调是十二个
明代以后南、北曲用的宫调主要是九个,明代人称之为“九宫”
4,工尺谱
明代以后,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尺谱 工尺谱的音高是建立在笛这件乐器上
工尺谱的节奏是用不同的板式和板眼来表达,分别是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和加赠板的一板三眼
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各地各乐种音乐的不同,在记写时会有各种特殊的情形 工尺谱是渊源于唐宋的俗字谱,但最根本的差别是俗子谱是一种固定调性质的乐理体系,而工尺谱则是一种首调性质的乐理体系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
朱载堉(1536-1611),明代科学家和艺术家。出身明代皇族
主要著作是《乐律全书》丛书,包括《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历学新说》、《律吕精义》
《律学新说》和《律吕精义》记录了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他本人称这种计算方法为“新法密率”
从现有的材料看,西方提出十二平均律理论最早是荷兰数学家斯特芬(1548-1620)
23
正在阅读: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1)02-02
高层建筑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原则和方法04-15
珠海万利达保护整定示例06-29
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财务制度05-26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研究进展07-19
【一本通】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7讲 数列的概念课件 理08-08
2018届高考数学高考大题专项突破五直线与圆锥曲线压轴大题5.3圆07-03
挪亚方舟的故事08-17
楼地面工程工程量计算05-0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音乐史
- 复习资料
- 中国
- 古代
- 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政治试题
- 神州数码路由器实例配置
- 2018年副市长在全市教育工作教育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航空公司代码
- 健美操教案
- 电大期末考试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复习资料总核 - 图文
- 多元线性回归
- 八年级英语下册首字母填空练习(1)
- 3.6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1)同步作业
- 电源及配套代维考试题库
- 清华企业管理培训 清华总裁班 清华大学高级经理人实战研修班
- 醛酮类化合物检测方法
- 162-2009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测试规范(独立控制型)v1.0
- 史上最全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题库(十套)附答案
- phreeqc实例练习
- 外科学考试重点 - 图文
- 男人怎么减肚子上的赘肉
- 加氢车间首次开工方案
- “交通安全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方案
-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