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20 05: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案例1 跑马乡的故事 ...................................................................................................................... 1 案例2 苏联的探索 ........................................................................................................................ 3 案例3 新中国的物质基础(新中国的国情分析) .................................................................... 7 案例4 新中国50年建设的水平——尚未摆脱不发达状况 ...................................................... 9 案例6 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五条基本路线 .................................................................................. 11 案例7 “票证经济\ .................................................................................................................... 14 案例8 现代化衡量标准 .............................................................................................................. 18 案例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 .................................................................................... 23 案例10 中国人均GNP地区分布 .............................................................................................. 24 案例1一道世纪性的难题 ............................................................................................................. 24 案例2人均1000美元之后的烦恼 ............................................................................................... 26 案例3 千年寻梦——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 27

案例1 跑马乡的故事

1、案例呈现: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在他的回忆录《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讲述了1958年10月中旬发生在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的一件事。这个乡党委书记在大会上宣布;11月7日是社会主义结束之日,11月8日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会议开完,大家就上街去拿商店的东西。商店的东西拿完后就去拿别人家的:你的鸡,我可以抓来吃;这个队种的菜,别的队可以随便跑来挖。小孩子也不分你的我的了。只保留一条:老婆还是自己的。这位乡党委书记说:不过这一条还得请示上级。这件事足可见当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后果。(顾海良、秦宣;《新时期的旗帜》) 2、案例讨论:

(1)这一件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从中应该汲取的教训是什么? 3、案例点评:

(1)毛泽东曾讲过“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国情,党就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会犯下各种“左”或右的错误。跑马乡的故事,就是因为当时对我国的国情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缺乏充分认识,急于求成而造成的。

(2)经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长时间的思想酝酿,我们党的十三大第一次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当前我国国情最基本的概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为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认清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指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发展。认清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是认清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只有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和特征,我们才能够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才能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案例2 苏联的探索

1、 案例呈现: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从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出发,论证了落后国家一国卖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领导俄国劳动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论述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时,第一次明确地把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 首先,他对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认识更加具体和深刻。认为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特征,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应的基本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主要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形势的继续;资本主义愈不发达的社会,过渡时期就愈长,任务愈艰巨,斗争愈尖锐;过渡时期要经过若干阶段,在政策上要照顾到许多更小的过渡,估计到每一种过渡的特殊任务。因此,他深感马克思强调新社会诞生时的那种“长久的阵痛”不是没有缘故的。

其次,他虽然没有明确社会主义社会有哪些发展阶段,但已经察

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他说,苏维埃俄国只能“过渡到新的、还没有长出来的、还没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主义”,将来达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显然,在他的思想里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之分。而且他还有一个提法,即从资本主义“跃进到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跃进到中级阶段”,“跃进到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他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的新认识,并察觉到了社会主义是要划分为阶段的。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新认识、察觉到社会主义有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提法,对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务必从实际出发,不要超阶段很存指导意义。

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斯大林开始的苏联历届领导人以及东欧诸国领导人都没有搞清楚本国究竟处于社会主义的哪个发展阶段上。斯大林实际上没有接受列宁提出的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要经历若干阶段的思想。1936年,他宣布“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1938年,苏联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就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完成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并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显然,斯大林错误地把社会主义社会也视为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超阶段地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也没有弄清楚苏联的基本国情,基本上继承了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看做短暂的阶段的思想,认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在的任务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他急于求成,

在改革上实施了一套“左”的办法。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宣布“20年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还制定了一个时间表。因此,人们称赫鲁晓夫的主张是“共产主义建成论”。 勃列日涅夫时期,纠正了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调整过“左”的改革措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一些改变。勃列日涅夫停止使用“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但认为已经“为顺利建成共产主义创造了条件”。 以后,苏联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更接近苏联实际,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及其继任者契尔年科都认为苏联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处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起点”上,这被人们称为“社会主义起点论”。在这之前,苏联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够准确。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执政,竭力改变过去的看法,用“完善社会主义”取代了“完善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这就是“完善社会主义论”。由于苏联领导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对“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不坚定,在改革中左右摇摆。最后,戈尔巴乔夫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并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辽宁省教育委员会组编:《邓小平理论教程》,73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2、案例讨论:

(1)苏联历届领导人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怎样认识的?

(2)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对我国有何启示? 3、案例点评:

(1)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经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正式把共产主义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十分强调要研究革命发展的阶段问题,但当时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需要经过哪些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问题,而来不及探索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有那些阶段。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深入分析本国的具体国情,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高级阶段过渡。他去世以后,苏共领导人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是一个暂阶段的观念,相反,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全面开展共产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进一步宣布“20年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虽然苏共以后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开始接近实际,由于苏联领导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对“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也就不能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最后,必将葬送了社会主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曾和苏联一样,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总的来说,一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这主要表现

在,错误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脱离实际,超越国力,结果欲速则不达。可见,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也就是不但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且还必须搞清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哪个阶段,搞清楚什么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在现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案例3 新中国的物质基础(新中国的国情分析)

1、案例呈现:

1949年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6%,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农业生产资料购买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8%。在农业内部结构上,种植业占82.5%,林牧副渔业仅占17.5%。在种植业中,按产值计,粮食作物又占绝大比重,经济作物分量较小。全国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棉花O.8公斤,油料4.8公斤,生猪O.11头。

1949年我国钢产量15.8万吨,是美国的O.2%、日本的5%,不到世界的1?,按人均算不过O.25公斤多。1952年我国的工业水平实际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于1910年的俄国,如果按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城市职工809万人,只占全国劳动力的4.5%;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 1949年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体为100年至200年间。当时我国人均原煤量为59公斤,落后于法国119年、德国109年、英国250年左右、美国160年以上。人均生铁O.46公斤,落后于美国190

年、法国和德国160年、英国210 年。人均钢产量为O.29公斤,落后于美国89年、德国94年、法国106年、英国120年以上。人均水泥产量为1.22公斤, 也都落后于这些国家70年至120年左右。 2、 案例讨论: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是怎样的?

(2)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案例点评:

(1)当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于很不发达的阶段。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国情的认识十分清醒,他说: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他还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工农业不发达,科技水平低,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80%以上。这个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也就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我国虽然越过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案例4 新中国50年建设的水平——尚未摆脱不发达状况

1、案例呈现:

经过新中国5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超过7%,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在世界上所居位次的变化显著:钢产量1949年列世界第26位,1998年是1·16亿吨,世界第一;煤产量1949年列世界第9位,1998年是12·50亿吨,世界第一;我国1998年粮食产量4.9亿吨,也是世界第一。其他重要的工农产品中,排在世界第一位的还有水泥、化肥、电视机、棉花、水果、肉类等;居世界第二位的有发电量、棉布、化纤等;排在世界前5位之内的还有茶叶、大豆、甘蔗、糖、原油等。我国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工农业产品大国。新中国50年社会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世界银行在《2002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问,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发展。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并未摆脱不发达状况。这突出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劳动生产率上差距比较大。我国只有少量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如能够制造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航天飞船等,普遍的则是技术水平不高。例如,在汽车制造上,中国众多的汽车制造厂人均年生产汽车1.16辆,日本汽车制造厂人均年生产汽车

则是31.84辆,相差几十倍。又如农业,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以供养的人口,美国大鲥是70个人,法国是36个人,西德和日本是18个人,而我国大约是5个人。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位居世界的后列。1998年我国城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 425元,农村是2 162元,这与发达国家的2万至3万美元的人均收入相比是巨大的差距,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位列靠后的。譬如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我国恩格尔系数为0.596,其中城镇为0.53,农村为O.6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按恩格尔定律划分贫富档次,中国还处于贫穷的水平。从三大营养物质看我国居民的生活状况,目前仍处于热量补偿阶段。目前,我国营养水平与亚洲中上等国家20世纪70年代相近,接近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中期水平。居民居住条件较差,人均居住面积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我国在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比较大,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1)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活力不强;(2)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状况人民群众还不满意,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问题较为严重;(3)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地区发展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等。(陶文昭:《如何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教学与研究》,2000(1))

2、案例讨论:

怎样看待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成就? 3、 案例点评:

经过新中国5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7 %,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并未摆脱不发达状况。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位居世界的后列;我国营养水平与亚洲中等国家20世纪70年代相近,接近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中期水平。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案例6 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五条基本路线

1、案例呈现: 历史上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有过五条基本路线或总路线,由于其反映客观规律的基本程度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基本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我们

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必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党和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大跃进’’的错误。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切实际地贪多求快的结果,不但没有做到好、省,相反却造成了物质财富的极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和挫折。

1962年开始提出、1969年党的“九大”完整表述和正式通过的党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其核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所以,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由于这路线严重脱离了我国实际,在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用阶级斗争掩盖和代替社

会主义建设,结果造成了十年大动乱,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空前的大灾难。它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这一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 案例讨论:

(1)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2)党的历史上的不同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的不同结果,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3)为什么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3、案例点评:

(1)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历史证明,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与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与党的伟大事业息息相关。基本路线正确,党的事业就发展;反之,基本路线有偏差,党和国家、人民就遭受挫折。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主要矛盾,制定出来的,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证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一条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的基本路线,因此我们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奉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案例7 “票证经济\

1、案例呈现: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从此,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千家万户,拉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

票证是从1953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先起自粮食、食油,至1962年,为保证人民生活的最低需要,稳定社会,已有百余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凭票证限量供应。

1953年,粮食、食油率先凭票供应。1954年,又将棉布、棉絮、煤油纳入凭票供应范围。1957年,少数大城市实行凭、购货证供应猪肉、食糖。1958年至1959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对肥皂、碱面、鸡蛋、鱼、糕点、香烟、自行车、手表、毛衣等货源不足的商品,采取了限量供应办法,分别凭专用票或购粮证供应。有的地区,凭票证供应的商品已达几十种。

1960年粮票开始走入餐馆,1962年上半年,北京市的票证就有

20种,即粮票、面票、油票、高级油票、布票、鞋票、肉票、糕点票、饼干票、豆票、儿童副食票、针织品票、购粮证、居民购货证、个人购货证、煤油证、购货券等,凭票供应的商品高达102种。其中凭居民购货证供应的商品24种,主要是副食品;凭购货券供应的商品56种,都是日用工业品。

票证时代,政府定量发放粮、棉、布、油、家具、自行车、蔬菜副食、煤炭染料,直至香烟、肥皂、火柴、针头线脑等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物资票证,五花八门。无论买什么,都要带着票拿着本。老太太不识字,买块豆腐得带上所有的票,一不小心,碰落一地票证。计划票证是我国经济形势的晴雨表。经济下滑,物资紧缺,票证就增多;经济上扬,票证就减少。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些大城市每户居民发放的票证多达30余种。 那时侯,粮票比什么都重要。外出开会、学习、办事,都要带上粮票,出市得带省票,出省得换全国粮票。“全国粮票”一度成为畅销商品和杰出人物的共同代名词。那时候,每人月定量30来斤米,半斤油。粮票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凭证,光有钞票没有粮票,不一定有饭吃。没有钱,可以四处旅游,没有粮票可能寸步难行。人们的饭碗中,一半多是青菜,戏称“瓜菜代”;二两米加两次水蒸两次,看起来多,吃了就饿,美其名日“双蒸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导致国民经济几乎崩溃,市场供应紧张,所以1970年以后,许多商品又恢复凭票证供应,这一时期却是票证的黄金时期,一般把此时发行的票称为“文革票证”,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在票证最显眼处印有红色毛主席语录。

十年动乱后,国民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商品日益丰富,国家逐步放宽凭证限量供应商品范围。1983年遵照国务院(1983)177号文,布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票证时代步入末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行市场经济,物资大为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3年4月1日,粮票光荣离休,成为收藏品市场中的新宠。走过了38年的踉跄小路,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票证经济”的结束预示着中国开始由命令经济的短缺时代走向市场经济的过剩时代。

现在,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 眼花缭乱。年轻朋友会认为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大概在自己生下来以前,商店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没有看见过粮店门前傍晚斜雨里人人手持购粮证的长龙,没有欣赏到菜场外边凌晨寒风 中顶替人排队的碎砖、菜篮。中国的短缺经济才离去不久,我们距发达国家还很遥远。只有抓紧建设,奋发前存,那种风雨 情景才不会重演。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几十年后,不再向儿孙们 唠叨“过去”的痛苦时光。

按照消费的需求量和消费品的货币等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大致走了这样一个过程。

“元级和十元级”阶段。这个阶段大体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属于恢复发展时期,从供给制到低工资制的实行,消费特点主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由于经济处于自给和半自给状况,消费的货币等级大体属于“元级和十元级”水平。

“百元级”阶段。大体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有所增加,消费品的档次有所提高,比较时髦的消费品是人们说的‘‘三转一响”(手表、自行

车、缝纫机、收音机),消费品的货币水平属于t。百元级”。

“干元级”阶段。大体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品档次大大提高,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产品的消费逐步在消费品结构中占据突出地位。这一时期人们的收人大幅度增加,消费的需求量和消费品货币等级属于“千元级”水平。

如果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晰了解的话,你就十分清楚消费变化的过程和诱导因素。撇开这些不说,我们认为,居民的消费层级大致在15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升级变化,而每一次变化都会带来经济的飞跃性发展,也就是经济增长高潮。

“万元级和十万元级”阶段。根据消费结构升级演化的规律和中国居民目前的消费状况,我们认为,中国人在“吃”、“穿”、tt用,,等一般的消费需求上已得到基本满足,进入了由吃穿用的一般消费为主向以“用”、“住”、“行”消费的高级结构升级阶段。下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诸如房子、小汽车以及小、轻、薄和方便的电子信息产品等已粉墨登场,消费品的价格在万元、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消费等级属万元或十万元级。最新统计表明:2002年中国汽车销售量突破324·81万辆,年增幅高达36.65%,其中个人购买量超过一半;商品房销售量与往年相比,也增加了30%。中国城镇居民的消

费水平正从“千元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的台阶迈进。(冯鄂生、冯洁:《粮票,一支难忘的歌》,载《电视时代》,2003(7)) 2、案例讨论:

(1)“票证经济”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案例点评:

(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文化非常落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很低,为保证人民生活的最低需要,稳定社会,就产生了“票证经济”。这本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由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错误判断,没有制定出正确的基本路线,导致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难以提高,使得“票证经济”长期存在。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这一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

案例8 现代化衡量标准

现代化是一个应用极为广泛的概念。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

家来说,实现现代化,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是几代人不断追求的理想。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剑提出,现在欧美国家现代化过程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而欧美国家现代化完成或结束时所显示的景象,应当看作现代化完成或接近完成时的标志。欧美国家现代化过程结束或完成所显示的景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城市化进程结束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口城市化过程。人口城市化发展程度如何,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目前,全球63亿人口中,有30多亿生活中在城市。全球一半人口集中到城市,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重要变化,这也是20世纪人类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变化。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达到75%至80%。

非农化过程结束

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非农化过程。非农化过程结束意味着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结束。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日益缩小,过去用一半以上的农业就业人口才能维持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而现在只需要5%甚至更低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就可以支撑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可以把5%和低于5%的农业就业人口看作非农化过程结

束。

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中坚

阶层结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最显著的标志。与非农化过程相适应,大量的就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呈现愈益增加趋势。

由于白领阶层、知识分子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坚,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在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中超过了80%,并成为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成为判别一个社会是否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生活质量提高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生活标准提高的反映。其现代化直接体现在健康、教育、卫生、文化、医疗、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活安全等内容上。具体反映在: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普遍超过75岁,0-1岁的婴儿死亡率低于千分之十,高等教育普及率达到40%以上,成人识字率超过95%,人均住房面积普遍超过30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零增长。社会治安、交通事故、火灾等涉及到居民生活安全的指标都降到最低点等等。

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是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但作为理论概括,它所揭示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包含着真理性的认识,也带有普遍意义。因为这个理论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也是现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只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这个论断,完满的回答了长期困扰社会主义运动健康发展的这道世纪性难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暂时低潮的情况下,重又掂量了复兴社会主义之光,唤起了革命人民的希望,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思考讨论

1.出现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这成了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不能破解的一道世纪性难题。问题的症结点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呢?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回答了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未能破解的一道世纪性难题。如何回答这道世纪性难题?

案例2人均1000美元之后的烦恼

“拉美化”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仅仅是对经济发展的担心。“拉美化”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当这些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工业化门槛后,社会贫富差距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政局动荡不安,经济发展乏力。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期”,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比如韩国,1977年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随后进入全速发展期,在1977年至1995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人均GDP1万美元的飞跃;另一种是出现所谓的“拉美现象”,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所谓“拉美化”就是一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就是一种少数人幸福的现代化。而在2002年底,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带领他的课题组完成的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占中国总人口80%的农民绝大部分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20世纪80年代,托夫勒夫妇在《第三次浪潮》里预言:资讯网络时代,一个农业社会能够直接进入资讯社会,不必历经工业社会的演变,也能避开因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托夫勒给中国的思想界开了信息化的窍,一些实践家开始在中国西部地区实践他们认为可能的跨越,最著名的要算是台湾英业达集团的温世仁了。他在西部的贫困地区开展了非营利的“千乡万才计划”,通过在这些地方的教育单位推广计算机的应用,使他们通过网络联系起外界,联系起市场,让这些处于农业文明的乡村社会跨过技术鸿沟,直达信息化社会。

他们在西北一个叫黄羊川的地方搞起了社会实验。新事物的冲击给这个小乡村带来了细微的改变。黄羊川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黄羊川了,但是,黄羊川没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直达信息化社会,那里的农民依然是贫苦的。这颗信息化的种子还在等待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经济过热,社会矛盾交织的2003年告诉人们,诸多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人均GDP1000美元对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工业化是不可跨越的。在它之后可能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同样会是一个矛盾凸显的时期。选择是无可回避的。

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545---2200美元均为中下收入国家,2200---5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我国1996年人均GDP达到650美元,走出了低收入国家行列。2020年如果实现人均GDP3000美元的话,就等于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从经验值来看,登上人均GDP1000美元的台阶以后,经济社会有三点显而易见的变化。第一是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重。第二是消费结构急剧升级,

过去几年政府倡导和主导的扩大内需的战略,到了这个阶段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自发的消费需求,在大中城市,对住行的需求代替了人们对吃饱、吃好的要求。第三是社会结构重大调整,利益分化,收入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2003年10月16日,哈尔滨市发生了一起驾驶宝马车撞人的案件。该案判决并经媒体公布后,一些媒体、网民和群众提出质疑。最终质疑演变成贫与富、官与民之间矛盾的一场讨论。据说,对宝马案的网络监测发现,浏览这个消息的人数甚至超过了人们对“非典”的关注度。

为什么这样一个案件会引起社会如此强烈的反应?为什么现在有一种倾向,动不动就将罪恶和财富画等号,将财富与权势画等号?

宝马案让我们看到,公众关心的往往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案件中的这个人是富人,这个富人可能依靠权势逃避法律的惩处。这反映出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贫与富对立、公众与权势对立的情绪。

能够说明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2004年2月25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所作出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报告: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比许多国家要高。这份最近刚刚完成的调查报告披露,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了2002年的3.1。

然而,调查人员认为这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乡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实物补贴,比如很多城镇居民享受公费医疗,而农民没有。城镇的中小学能够获得国家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农民还要集资办学。城镇居民享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而农民没有。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他们估计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五倍,甚至是六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曾将中国的收入差距放大到一个更大的范围进行了比较:贵阳与北京的差距,小于贵阳与贵州最贫困地方的差距。北京与纽约的差距,小于北京与中国最贫困地方的差距。 思考讨论

1.“拉美化”意味着失业贫困,动荡倒退,中国会“拉美化”吗? 2.如何看待社会上存在着的贫与富对立,公众与权势对立的情绪?

3.社会公正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在持续发展经济时,如何维护社会公正?

案例3 千年寻梦——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于《诗·大雅·民劳》篇,首次诞生“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之咏。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动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从狭义理解,“小康”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从广义理解,除经济生活之外,它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小康”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水平。孔子这样描写小康社会的景象: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天下为家、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是这个社会模式的特点。作为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在《孟子·尽心上》中,我们见到了孟子“王道”理想中描绘的一个农户小康生活:“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还描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可以理解为虽不言富,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到了宋代,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渴望“然久困于穷,翼以小康”,强烈地表达了对脱贫奔小康的企盼。康有为写了一本《大同书》,书中提出了人类历史必然按照拨乱、小康、大同三个阶段的顺序而进化。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三民主义,很大程度也是受到了儒家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思想的影响,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

中国历代思想家们,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但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古代思想家所说的小康社会,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普通百姓对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的向往。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会向往小康,追求小康。古往今来,“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术语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并且逐步地向人们基本生活状态转移,越来越多地被解释为“略有资产,足以自给”,“经济比较宽裕”、“经济较宽裕,不愁温饱”等等。中国人的“小康”情结就这样琥珀般地凝固在历史中。

泱泱大中华,长达50个世纪,曾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史册。有让世界惊羡不已的“四大发明”,还有世界古代史上最发达最完善的农业耕作、灌溉体系和无以胜数的实用科技发明。只是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封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闭关锁国的中国没有接住世界“工业革命”这一记传球,于是败下阵来。 进入20世纪,时代变迁,风雨沧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使中国人站起来了。当历史的车轮推进到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第二代集体领导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衍承中国“小康”之词,开始设计中国现代“小康”社会。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状态。”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1983年邓小平在考察苏州、杭州农村时,谈到了小康生活水平6项标准,即: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口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了。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我们发现竟有40多处提及“小康”一词:“小康状态”、“小康水平”、“小康的社会”、“小康的国家”。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小康”列为“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贫穷到温饱的转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再翻一番,完成中国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第三步是到21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现代化,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经过亿万人民的努力奋斗,2000年中国从总体上达到了现代小康水平。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为2010、2020、2050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新“三步走”目标。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他同时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江泽民同志辨析了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尺度与关系,明确了方向与奋进的目标。 中国正在迎接新的曙光。 思考讨论

1.古往今来,多少民族精英、仁人志士为小康苦思冥想、孜孜以求!但这千年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初步变成了现实。结合案例谈谈你的感受。

2.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3.蓝图已经绘就,新途已经开始,但道路并不平坦,谈谈应如何应对和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困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j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