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22 11:35: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⒈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消痈的药物是:A A. 大蓟 B. 生地黄 C. 侧柏叶 D. 贯众 E. 羊蹄

⒉ 功能凉血止血,散瘀,利尿,尤宜于尿血的药物是:B A. 白茅根 B. 小蓟 C. 血余炭 D. 苎麻根 E. 茜草

⒊ 性味苦酸微寒,功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D A. 槐花 B. 白茅根 C. 苎麻根 D. 地榆 E. 茜草

⒋ 除( )外,均为地榆的适应证:C

A. 各种热性出血证 B. 烫伤 C. 高血压 D. 湿疹 E. 疮疡痈肿

⒌ 性味苦微寒,善清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的药物是:E A. 地榆 B. 侧柏叶 C. 生地黄 D. 马勃 E. 槐花

⒍ 除( )外,均为侧柏叶的适应证:B

A. 各种出血证 B. 热淋 C. 肺热痰多、咳嗽 D. 烫伤 E. 脱发

⒎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是:A A. 侧柏叶 B. 槐花 C. 苎麻根 D. 茜草 E. 羊蹄

⒏ 除( )外,均为白茅根的适应证:C A. 血热之出血证 B. 热淋、水肿 C. 痈疮肿毒 D. 热病烦渴,呕吐 E. 肺热咳嗽

⒐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安胎的药物是:B A. 黄芩 B. 苎麻根 C. 苏梗 D. 羊蹄 E. 砂仁

10. 功能化瘀止血止痛,为伤科要药的药物是:D A. 蒲黄 B. 赤芍 C. 牡丹皮 D. 三七 E. 花蕊石

11. 除( )外,均为三七的适应证:E A. 各种内外出血证 B.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C. 冠心病心绞痛 D. 脑出血后遗症 E. 虚寒腹痛

12.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止血的药物是:A A. 茜草 B. 血余炭 C. 藕节 D. 蒲黄 E. 降香

13. 除( )外,均为茜草的适应证:B A. 血热夹瘀之出血证 B. 热淋涩痛 C. 血瘀经闭 D. 跌打损伤 E. 风湿痹痛 14. 除( )外,均为蒲黄的适应证:C

A. 各种内外出血证 B. 瘀滞痛证

C. 气滞之心腹痛 D. 血淋 E. 高脂血症 15. 既能化瘀止血,又能利尿的药物是:E A. 白茅根 B. 苎麻根 C. 三七 D. 大蓟 E. 蒲黄 16. 花蕊石的功效是:B

A. 凉血止血 B. 化瘀止血 C. 化瘀止血,止痛 D. 收敛止血 E. 凉血止血,止痛 17. 既能化瘀止血,又能理气止痛的药物是:A A. 降香 B. 花蕊石 C. 香附 D. 玫瑰花 E. 茜草 18. 收敛止血药的性味多为:B

A. 苦平 B. 涩平 C. 甘平 D. 苦凉 E. 涩温 19. 除( )外,均为收敛止血药:C A. 白及 B. 仙鹤草 C. 侧柏叶 D. 紫珠 E. 刺猥皮 20. 白及的功效是:C

A. 收敛止血,解毒 B. 收敛止血,止痢 C.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D. 凉血止血,解毒 E. 凉血止血,消肿生肌

21. 功能收敛止血,善治肺胃出血的药物是:E A. 三七 B. 棕榈炭 C. 血余炭 D. 藕节 E. 紫珠

22. 除( )外,均为白及的主治证:B

A. 体内外出血 B. 泻痢 C. 肺结核空洞出血 D. 痈肿,烫伤 E. 手足皲裂,肛裂 23. 除( )外,均为仙鹤草的功效:D A. 收敛止血 B. 消积 C. 止痢杀虫 D. 止痛 E. 补虚

24. 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利尿的药物是:E A. 大蓟 B. 小蓟 C. 白茅根 D. 棕榈炭 E. 血余炭

25. 既能温经止血,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B A. 干姜 B. 炮姜 C. 生姜 D. 灶心土 E. 艾叶

26. 功能温经止血,尤宜于崩漏的药物是:D A. 血余炭 B. 棕榈炭 C. 蒲黄 D. 艾叶 E. 灶心土

27. 除( )外,均为艾叶的主治证:E

A. 虚寒出血 B. 下焦虚寒之月经不调,痛经 C. 宫冷不孕 D. 肺寒咳喘 E. 虚寒久泻 28. 除( )外,均为艾叶的功效:A

A. 温中止痛 B. 温经止血 C. 散寒调经 D. 安胎 E. 止咳祛痰平喘

1

29. 长于温中而止血、止呕、止泻的药物是:B A. 炮姜 B. 灶心土 C. 艾叶 D. 干姜 E. 白豆蔻 30. 使用蒲黄宜: D

A. 先煎 B. 后下 C. 局服 D. 布包煎 E. 冲服 31.素有伤科要药之称的药物是:C

A.大蓟 B.艾叶 C.三七 D.花蕊 E.棕榈炭 32.生用活血通经,炒炭凉血止血的药是: B

A.侧柏叶 B.茜草 C.苏木 D.刘寄奴 E.艾叶 33. 蒲黄的药用部位是: A

A. 花粉 B. 菌核 C. 孢子 D. 花蕾 E. 根 (二)多项选择题:

⒈ 地榆解毒敛疮之功,适用于哪些病证:B D A. 目赤肿痛 B. 烫伤 C. 肺痈 D. 疮疡肿毒 E. 肠痈

⒉ 苎麻根有何功效,而适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⒉ A E A. 凉血止血 B. 收敛止血 C. 温经止血 D. 养血安胎 E. 清热安胎

⒊ 侧柏叶有何功效,而适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⒊ C D A. 化瘀止血 B. 温经止血 C. 凉血止血 D. 化痰止咳 E. 清泄肝火

⒋ 三七活血定痛之功,适用于哪些病证: ⒋ A B A. 血瘀滞之心绞痛 B.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C. 气滞之脘腹疼痛 D. 血热夹瘀之出血证 E. 烫伤

⒌ 棕榈炭有何功效,适用于下部崩漏下血,小便不通等症? ⒌ C E A. 凉血止血 B. 清热利尿 C. 收敛止血 D. 通淋 E. 利尿

⒍ 炮姜有何功效,适用于小腹冷痛,崩漏不止?⒍ B C A. 收敛止血 B. 温经止血 C. 温中止痛 D. 散寒调经 E. 温中止血

⒎ 艾叶有何功效,适用于下焦虚寒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 C D A. 养血安胎 B. 收敛止血 C. 温经止血

D. 安胎 E. 顺气安胎

8. 有凉血止血之功的药物有: 8. A B D E

A. 白茅根 B. 地榆 C. 仙鹤草 D. 茜草 E. 侧柏叶 9.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有: 9. C D A. 槐花 B. 小蓟 C. 地榆 D. 侧柏叶 E. 苎麻根

10.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的药物有: 10. A B E A. 大蓟 B. 小蓟 C. 白茅根 D. 地榆 E. 茜草

11. 蒲黄可用于: 11. A C D

A. 各种出血证 B. 月经不调 C. 血瘀痛证

2

D. 血淋 E. 水肿

12. 用于烫伤的药物有: 12. B C D E A. 槐花 B. 地榆 C. 白及 D. 紫珠 E. 侧柏叶

13. 仙鹤草的功效是: 13. A B C D E A. 收敛止血 B. 补虚 C. 消积 D. 止痢 E. 杀虫

14. 有收敛止血之功的药物有: 14. A B C D E A. 白及 B. 紫珠 C. 刺猬皮 D. 羊蹄 E. 血余炭 15. 艾叶的功效是: 15. B C D E

A. 温中散寒 B. 温经止血 C. 散寒调经 D. 安胎 E. 止咳祛痰_ 16. 三七的功效是: 16.ABC

A.活血 B. 止血 C. 止痛 D. 利尿 E. 敛疮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甘味药能补益和()、()。

2、古人口:生姜乃()圣药;自术乃()圣药。 3、人参一般用量是()克,补气救脱用量()克。 4、地榆配槐花常用于();配黄连、木香常用于() 5、防已主能(),又能()。 6、甘遂具有()、()功效。

7、附子一般用量为[3一15 ( )]克:入煎宜采用()的方法。8、石膏主能清热泻火,最佳配伍是(),代表方剂是()。 9、化痰药中善治凛疡的药物有()、()等 10、庸香的功效是()、()及催生下胎。

五、改错题(每题横线上方的内容中均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请将正确的内容写在该处的下面。每题2分,共10分) 1、萹蓄功能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2、龙骨、磁石均能镇惊安神、收敛固涩。

3、朱砂最宜于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困其具有养心安神、解毒消痈之功效。

4、瓜蒌的功效是燥湿化痰、开胸散结、润肠通便。

5、牛膝的功效是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归原。

六、简释题(每题3分,共12分) 1、何谓清热燥湿药? 2、何谓和中化湿? 3、何谓“归经”?

4、写出生牡蛎与煅牡蛎的功效与应用分别是什么? 七、问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石膏与知母的性味、功效与应用有何异同? 2、试述大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及使用注意。 3、止血药主分哪几类?各适于何种出血证?各举两味代表药

药物比较---比较药物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的异同 1.地榆与槐花

同:1.性味苦,微寒,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广泛用于血热之出血证 2.善清大肠之热,故尤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痔

异:1.槐花兼有清肝火而明目,降压之功,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及高血压属肝火偏旺者 2.地榆味兼酸,并有收敛之性,止血之功优于槐花

3.地榆兼有解毒敛疮的作用,外用于烫伤,湿疹及痈疮肿毒 2.羌活与独活

同:1.二药性味辛苦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征挟湿者 异:1.羌活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且作用部位偏上,故善

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2.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3.熟地黄与生地黄

同:1.二药同源,均具甘味,均能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之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眩

晕耳鸣,须发早白,消渴

异:1.生地黄味兼苦,性寒凉,善滋阴泄热,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用之功胜熟地黄 2.生地黄善清热凉血,为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证及血热出血证之要药

3.熟地黄性偏微温,纯甘不苦,功专补血滋阴,为治血虚,阴虚证之主药,其益精填髓之功远超生地黄,为滋

补肝肾阴血之要药

4.桃仁与红花

同:1.二药均能活血祛瘀,用于血瘀之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跌打瘀肿

异:1.桃仁性味苦平,活血祛瘀之中并能散结消痈,用于热郁瘀滞之肺痈肠痈 2.桃仁又能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尚能止咳平喘,用于治咳嗽气喘 3.红花性味辛温,活血祛瘀之中善于通经脉,多用于血瘀真心痛,血瘀痹证 5.半夏与天南星

同:1.二药性味均为辛温,有毒,同具有燥湿化痰,散结消肿的功效,均可用于湿痰证,寒痰证,外敷治痈疽痰核 异:1.半夏温燥性,毒性较天南星小而缓,善走脾胃而燥脾湿,长于治湿痰证

2.半夏并能降逆止呕,用于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又能消痞散结,用于胸腕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 3.天南星兼苦味,其辛散温燥之性及毒性较大而力猛,善走经络而祛痰,长于治风痰病 4.天南星并能祛风止痉,用于风瘫眩晕,癫痫,中风及破伤风 6.川贝母与浙贝母

同:1.二药性味均为苦寒,同具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功效,均可用于热痰咳嗽,痰热郁结之证

异:1.川贝母寒性较小,清热力不足,但兼甘味且质润,偏于润肺止咳,多用于肺燥咳嗽及虚劳久咳,清热散结力

较浙贝母弱,多用于体虚痰结者

2.浙贝母苦寒性较大,清热力较强,偏于清肺化痰,多用于痰热郁肺或风热咳嗽,痰黄稠难出者,其清热散结

力强,多用于痰火凝结之瘰疬痰核,肺痈,痈疮肿毒

7.龙骨与牡蛎

同:1.二药味涩质重,同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效,均可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虚汗,肾虚遗精,遗尿,

带下,崩漏等证

异:1.龙骨味兼甘,性平,长于镇惊安神,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等证,且收敛固涩力强,多用于

滑脱诸证

2.牡蛎咸寒,善于平肝潜阳,兼能益阴,多用于阴虚阳亢之证,并能软坚散结,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

煅用又能制酸止痛,多用于胃痛泛酸等证

8.附子,干姜,肉桂

3

同:1.三药性味均辛热,均能温中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泄

异:1.附子,干姜并能回阳,用于亡阳证。但附子回阳救逆之功胜干姜,干姜还能温肺化饮,用于肺寒痰饮咳喘,

温中散寒之功,长于止呕

2.附子,肉桂还有甘味,温热性较大,并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肾阳虚证及脾肾阳虚证,也常用于寒湿

痹痛

3.肉桂还能温经通脉,用于寒凝瘀滞之闭经,痛经,阴疽及因血气虚所致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并能鼓舞

气血长生,由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者

9.天麻与钩藤

同:1.二药味甘,主入肝经,同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之功效,均可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肝阳上亢之

眩晕,头痛等证

异:1.天麻甘润不烈,药性平和,可用于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为止眩

晕之良药,又能祛风通络,可用于肢麻痉挛,风湿痹痛

2.钩藤药性微寒,善清肝凉肝,故肝热动风,小儿急慢惊风及小儿夜啼多用。 10.杜仲与续断

同:1.二药均有甘温之性味,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每相须为用,以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下肢痿软及肝

肾虚弱,冲任不固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频惯堕胎等

异:1.杜仲温补肝肾而助阳之力胜于续断,故亦常用于肝肾虚寒之阳痿,尿频等证,且有可靠的降血压作用,为治

高血压症之常品

2.续断味兼辛苦,苦泄辛行,补中有消,补而不滞,能行血脉,消肿止痛而疗伤续折,为治跌打损伤,骨折,

肿痛之良药,且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经多

11.龟甲与鳖甲

同:1.二药性味咸寒,同为甲壳质重之品,均善滋阴潜阳,退虚热,为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及阴虚风动等证之常

异:1.龟甲味兼甘,滋阴之功胜于鳖甲,善益肾健骨,常治肾虚骨痿,小儿囱门不合等证,并能养血补心,用治心

虚惊悸,失眠,健忘之证,尚可固经止血,用于治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

2.鳖甲清退虚热之功优于龟甲,为治阴虚发热的要药,且善软坚散结,而常用于疟母 12.硫黄与雄黄

同:1.二药均能解毒杀虫,用于疥癣,湿疹

异:1.雄黄解毒力强,善治痈疮肿毒,还治毒蛇咬伤。在解毒杀虫中,还能杀肠道寄生虫,用于虫积腹痛。还能燥

湿祛痰,截疟,用于治寒痰哮喘,疟疾

2.硫黄解读杀虫中善治疥癣,皮肤瘙痒,还能补火助阳通便,用于肾阳不足之寒喘,阳痿,便秘等 13.大蓟与小蓟

同:1.二药味苦甘,性寒凉,有凉血止血之功,用治血热吐血,鼻衄,尿血,且能散瘀解毒消痈,用治热毒痈肿 异:1.大蓟解毒消痈力强,鲜品尤佳,且能降压,利胆退黄,长于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等证 2.小蓟止血中兼利尿,善治尿血,血淋。 14.黄芩,黄连,黄柏

同:1.三药性味苦寒,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异:1.黄连为苦寒之最,黄柏次之,黄芩较小。

2.黄芩偏泻上焦肺火,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黄柏偏泻下焦相火,能除骨蒸 15.乳香与没药

同:1.二药具有均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皆可用治血瘀气滞证 异:1.乳香行气作用较好,治痹证多用,没药活血化瘀较好 16.莪术与三棱

同:1.二药均具有活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效,皆可用治癥瘕积聚,血瘀经闭,心腹瘀痛,食积气滞之脘腹胀痛

4

异: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行气 17.紫菀与款冬花

同:1.二药药性辛苦,但温而不燥,能润肺化痰止咳 异:1.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长于止咳 18.桑白皮与葶苈子

同:1.二药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肺热及肺中水气,痰饮咳喘以及水肿

异:1.桑白皮甘寒,药性缓和,长于清肺热肺水,多用于肺热喘咳,痰黄以及皮肤水肿

2.葶苈子力峻,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对邪盛喘满不得卧者尤宜,其利水力量也强,可兼治臌胀,胸腹积水

之证

19.全蝎与蜈蚣

同:1.二药皆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同可用治痉挛抽搐,疮疡肿毒,风湿顽痹 异:1.全蝎性平,息风镇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

2.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震痉功效较强,又攻毒疗疮,通痹止痛效佳

总论 在盛开时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3.花类—花正开放时 4.果实和种子类—果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实成熟后或将成2.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熟时

源,采取,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5.根和根茎类—深秋时节 6.树皮和根皮类—清一门学科。 明至夏至间

3.中药学的发展: 6.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1.《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

365种,首创上中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下三品分类法, 7.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

初步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安全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载药730种,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

3.《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载病情的需要

药844种,最早使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用图文对照方法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4.《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宋代,药后附有方剂以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相印证,有学术、实用、炙 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 文献价值。 醋炙——引药入肝,止痛,减毒。

5.《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 酒炙——升提、通经活血。

药学大成的本草著 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 作 姜汁炙——止呕、制寒、去毒。

6.《炮炙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 8.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7.《本草图经》---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制霜,发酵,发芽)

的版刻本草图谱 9.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

8.《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括,是根据用药后的机体反映归纳出来4.道地药材:是指出产在某地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药材 中药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

5.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1.全草类--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2.叶类—花蕾将开或正10.四气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5

四气的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

性属寒凉

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的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11.五味的含义:即辛,甘,酸,苦,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味的作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

等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和中,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

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18.入药方法:1.先煎:磁石,牡蛎,附子,川乌

2.后下: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3.包煎:蒲黄,葶苈子,滑石粉,旋覆

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4. 4.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类似

5. 5.苦,能泄,能燥。通泄,降泄,清泄,

6.燥湿

7.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

作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12.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影响因素:炮制和配伍

与药物质地关系:花,叶,皮,枝---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贝壳---沉降 13.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症为根据确

定的

1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15.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16.七情:1.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治病

2.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3.相使:是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配伍同

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4.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辅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

的毒性或副作用

6.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

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7.相反:是指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

17.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6

花,车前子

另煎:人参,西洋参 烊化:阿胶,鹿角胶

冲服:芒硝,竹沥水,蜂蜜 煎汤代水:灶心土

四气的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

性属寒凉

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的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11.五味的含义:即辛,甘,酸,苦,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味的作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

等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和中,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

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

人参畏五灵脂

18.入药方法:1.先煎:磁石,牡蛎,附子,川乌

2.后下: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3.包煎:蒲黄,葶苈子,滑石粉,旋覆

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4. 4.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类似

5. 5.苦,能泄,能燥。通泄,降泄,清泄,

6.燥湿

7.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

作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12.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影响因素:炮制和配伍

与药物质地关系:花,叶,皮,枝---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贝壳---沉降 13.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症为根据确

定的

1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15.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16.七情:1.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治病

2.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3.相使:是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配伍同

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4.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辅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

的毒性或副作用

6.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

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7.相反:是指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

或副作用

17.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6

花,车前子

另煎:人参,西洋参 烊化:阿胶,鹿角胶

冲服:芒硝,竹沥水,蜂蜜 煎汤代水:灶心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i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