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的_三农_问题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29 03:24:01 阅读量: 互联网资料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4卷第6期农业现代化研究

Vol.24 No.6

文章编号:1000—0275(2003)06—0401—05

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的“三农”问题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俞菊生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 201106)

摘 要:本研究采取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比较国内外先进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研究以建设世界级大城市为目标的上海郊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郊区科技兴农的思路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关键词: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291.3;S—01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Relatingto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PeasantyofInternationalized

MetropolisShanghai'sSuburbsandAgricultureModernization

YUJusheng

(AgriculturalScientificandTechnicalInformationResearchInstitute,Shangha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hanghai 201106,China)

Abstract:Byusingthemethodofcombiningmacroresearchwithmicroresearchaswellastheoreticresearchwithpracticalresearch,theproblemsrelatingto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peasantinthesuburbsofShanghaiandtakingconstructionofworldlevelcityastargetarestudiedbasedoncomparingdevelopmentpathofadvanceda-gricultureathomeandabroad.ThecountermeasuresinthinkingofprosperingagriculturebyscienceandtechnologyandtakingtheleadinrealizingagriculturemodernizationofShanghaisuburbsinnewsituationsarepresented.Keywords:internationlizedmetropolis;ShanghaiSuburbs;problemsof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peasant;agricul-turemodernization

上海郊区的“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问题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时代,集中表现为“粮食”问题,此时,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重点放在提高粮食产量上,以求达到解决温饱的问题;º当粮食问题基本解决,甚至出现局部性或结构性粮食过剩时,“三农”问题则集中表现为“农业”问题,即矛盾上升到了因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开发和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化等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上海将通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到国际市场上去争取更多定单,面临这一新局面,上海的“三农”问题今后将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的增收问题,二是农产品的价格问题。综上所述各不同时期的特点,也符合一些先进发达国家走过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普遍规律。

在面临新的形势下,研究上海的“三农”问题,对完善国际化特大型城市郊区的功能,进一步推进上[1]

研,提出一些解决国际大都市郊区“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推进现代化步伐的对策,供抉择参考。

1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和重视常规技术组装集成凸现的创新,是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和服务全国的时代要求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并以组装集成已有知识和常规技术为基础。根据上海的特点和优势,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农业技术、生态环境技术三方面的高新技术,同时应积极组装集成现有常规技术,以振兴上海的都市型现代农业。1.1 生物农业技术

收稿日期:2003—08—04;修回日期:2003—10—08基金项目:上海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进科技兴农研究”(编号2000—07—03—4)。

作者简介:俞菊生(1955—),男,上海人,博士后,所长,研究员,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是都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都市农业需要不断发展新技术,其中生物技术的运用是最具潜在价值的。近20年来,世界各国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生物技术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领域中进展最快的一门学科。上海是我国生物技术研究的主要基地,研究力量雄厚,设备较为齐全,学科间互为依托、交叉融合的条件较好,也是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发展最快的地区,处于我国和亚洲的领先地位。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发展,生物技术在上海已有较好的技术储备。现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各研究单位及研究项目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某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又处于技术突破边缘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

1.2 信息农业技术

农民增收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农产品销售市场信息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统计显示:全国1997年农民收入只占城市居民收入的40.5%,1998年下降到39.3%,1999年是37.6%,估计今年还要下降,上海农村郊区的情况基本趋同。当前,上海农业生产面临外地农产品和加入WTO以后外国农产品的双重冲击,上海的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靠的就是信息。因此,用信息化来促进上海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在上海,信息化程度最低的是农业,信息不畅严重制约了农民致富。

信息包括两大部分,即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面对全球信息化的巨大流潮,上海都市型农业要实现超常规发展,一定要在现代高技术指导下建设好农业信息系统。上海应加快落实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将都市农业信息的产业化作为上海信息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尤其要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科技信息和经济信息一体化的战略转移,才能达到通过农业信息化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1.3 生态环境技术

郊区人口增加,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化肥、农药大量施用,畜禽、水产、蔬菜等“菜篮子工程”的发展,这些都导致农业污染全面加剧;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也给农业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加上受都市,加了都市农业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难度,郊区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3]。解决上述日趋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需消除制约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走依托高科技,发展生态农业和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因此,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二是加速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制定并实施相关规划和政策;四是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五是积极开发实用技术等等。这些既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科技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1.4 重视已有知识和常规技术的组装集成

高新技术是科技革命需要着重攻克的技术堡垒,代表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常规技术大多是成熟技术,也是发展生产迫切需要的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二者不可偏废。应用常规技术要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不同技术的组装集成,即力争通过对已有知识和常规技术的集成凸现出的创新技术的应用,达到单项技术难以发挥的效果。“集成”是指所提供的农业技术要集多种技术于一体,因为解决一个具体的农业技术问题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只寄希望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而取得全面发展的综合效益,往往力不从心。

上海的农业科技应从学科集成,基础、应用、开发三类研究的集成,单项技术的集成,研究人员的集成等几个层次综合考虑常规技术的组装集成问题。上海市已经在郊区建设1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上海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现代农业示范区也就是上述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集成配套后在农业生产上实践应用的首选之地。对此政府要采取相应政策,鼓励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常规集成配套技术。

2 拉长农业产业链,建立“涉农经济综合体系”是上海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区域性,上海郊区的腹地也有限。因此上海的农业发展不能仅强调“种子工程”等4大工程,因为这并不能将发展农业的思路移开农业本身,将不利于集中资金、人力、技术优势等来发展上海独特的都市型农业的优势。

上海应进一步拓展思路,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宽的范围内来考虑发展上海的农业,利用上海雄厚的二、三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金融、发达的市场流

势和城乡一体化水平高等的综合经济整体优势,着重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流通和外贸出口。以农业为基础,以精深加工和外贸出口为核心,加上生物农药与肥料、先进农业机械、农用装备制造、种子种源

产业、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农村金融保险、农产品储藏保鲜、包装运输与流通、农产品销售公司、食品公司、健康休闲、生态环境产业等,组成庞大的由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经济要素组成的“涉农经济综合体系”,提升上海郊区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上海的农业产值不足上海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但是,如果建立起了“涉农经济综合体系”,那么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农业和直接相关产业的总产值将会增长到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20%

[4]

以政府为主,上海市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强度虽然高于全国,但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全面投入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事关上海的都市型农业能否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

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上海目前的财政状况,应引入新的投融资机制。在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建立多渠道、全社会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鼓励企业、农业经营者向农业科技投入,从而建立国家、企业、生产者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市场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郊结合部每年有大量农田被征用,每年国家与动用工地的企业为此支付的征地费相当可观。但在这些成熟农田上国家投入的农田基本建设资金和付出的为提高科技含量而投入的技术性开发资金很少能得到补偿。为了缩小上海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投入上的差距,有关部门应制订出一个将部分农田征用费返还于农业科技发展的规章制度,将返还的部分征地费专项用于发展农业科研和科技兴农工作。

。不足1.5%的农业产值

可以带动和支撑占20%的巨大产业,不能不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成功范例。

上海的都市型农业最靠近市场,贴近消费者,充满商业机会,也最容易创造附加价值,上海的都市型农业出现了与其它产业加速融合的现象,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5],我们要积极利用以上都市农业的特性,积极参与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应特别注重发展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新鲜、高品质的为市民提供休闲、体育活动、农业体验等的“健康产业”;以及重视发展为市民提供盒饭、熟食、配菜以及餐饮、饭店、点心等专门为居民家庭在外用餐而设立的“外食产业”。加快上海的都市型农业向二、三产业扩展、延伸、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应从以上的角度积极开拓上海特有的都市型农业,摒弃传统城郊型农业的概念,赋予上海都市型农业以新的内涵,并创造出上海都市型农业全新的概念。

4 体制与机制创新是上海农业科研、推广服务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

4.1 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创新体系构建上海农业科研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4点: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二是科研与推广结合不紧,缺乏竞争机制,难以走向市场;三是历史包袱重,外部制约多,农业科技运行机制不适应;四是缺乏良好的农业科技投资运行机制、成果产业化的能力不强。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不难发现上海的农业科技体制必须作战略性调整和急需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形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体制的改革,必须着眼于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建立科研机构的创新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解决科研与推广结合不紧的问题,强调科研与推广机构的一体化管理,解决多头管推广,结果谁也很难管好的问题;三是要建立科研与推广一体化的载体,从组织体制和机构上保证科技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上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由市级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为主组成的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由市级科研机构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系统;由科技企业、农村专业技术3 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全新的农业科技投

融资体制是上海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立足新世纪上海都市的整体发展,郊区农业、社会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必须将上海的农业发展纳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上海的整体城市发展规划框架,这样才能确立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才能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已经到了停止向农业过度索取,重新认识农业除生产经济功能以外的潜在的生态、社会功能的时候了,已经到了依托相对较为雄厚的二、三产业来反哺农业、保护农业的时候了。

统。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实现学科、体制、机制、管理上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投入机制的创新。科研体制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必须加快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步伐,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可制定出阶段性目标,采取一些过渡性的办法,向长远的目标过渡。4.2 农业推广服务体制创新

4.2.1 稳定、调整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建国以来,上海经过5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三级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运行机制滞后,工作内容单一,效率不高,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以及分散的家庭生产等原因,使得农民的科技承受能力较弱,原有的科技推广模式仍然将是农业科技转化的主渠道之一[6]。因此,应当稳固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但要根据市场经济的新特点进行机制创新。如将现有推广机构中的执法职能尽快剥离,经营性职能划向单独成立的实体。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统一组织,按农业生产布局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区域性重组。在市一级,要着眼于未来,将种植、畜牧、蔬菜、水产、农机经营管理等的推广部门的公益性职能集中,“综合办站”,并向农业科研及教育机构靠拢,形成实质性的“农科教”相结合,做到科研推广一体化。

县一级的农业科技机构要办成以推广为主的机构,综合办站的重点在县乡两级。改革现有镇级农业推广体系、体制,可考虑在一个县(区)为单位的范围里,建立起几个区域性的农业科技服务指导中心,每个区域性农业科技服务指导中心统帅几个镇级科技服务指导站的工作,隶属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管理。4.2.2 充实推广队伍,扩大推广、服务的内涵,实现农业推广的产业化 改变目前农村推广队伍只有技术推广员的现状,增加农业经济信息与经营指导人员、农村生活改良服务人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上海国际大都市郊区农村发展的需要。

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特别是在当前农产品相对过剩、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以及入关的形势下,农村迫切需要农业经济信息,需要经营指导人员帮助收集、整理、发布信息,积极引导农此外,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郊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日趋提高,需求内容也日趋多样化。这就需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突破原有的推广服务范围,推出意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

平、文化水平、娱乐水平等的生活改良推广服务员,帮助农民学习饮食营养、服装衣着、环境美化、住宅装饰、健康与安全等的知识,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郊区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提升。

4.3 发展新的科研、推广组织形式,实现科研、推广、生产的顺利衔接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的问题,还需要在科研、推广等环节上实现组织创新。要逐步从机构、任务上对科研、推广、生产进行重组,将三者统一纳入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之中,从组织体制上保证形成科研、推广与生产的合力。

5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建立农业工作者保障体制,实现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待遇平等化是解决农业劳动者后续有人的百年大计

5.1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构筑上海农业人才高地

上海每万名农业从业人员中有农业科技人员25名,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0名左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上海现有农业科技人员6755人人,其中,高级职称占2.9%,中级占29.1%,初级占63.3%,未聘的占4.7%。目前,上海郊区从事农业的人员达80多万,其中,18至45岁占40%弱,45至60岁约占34%,60岁以上约占36%;且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半文盲约占34%,小学文化程度约占37%,这样的劳动力素质和知识水平,怎么能承担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21世纪是农业科学与众多现代科学互相交融、渗透的时代,上海农业现代化要走在全国前列,首先要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农业人才高地的建设。上海的农业人才不仅要数量多、质量高;在机制上,环境上要宽松,做到人尽其才;在待遇上,对农业人才工作、生活条件要优,即工作再艰苦而无后顾之忧;在速度上,对农业人才高地的建设要快,不仅要培养,还要引进,积极吸引国内外农业人才来上海创业作贡献。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经营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者和直接实施者。但是,低下的文化素质影响科技意识的形成,对新技术缺乏接受能力,近几

[7]

足20%,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低、人才少,对科技成果缺乏认识、不会用。因此,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农业技术

讲座、培训、函授、夜校以及现代化的通讯教育手段等多种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改变目前郊区新技术、新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的现状。

5.2 建立城乡养老、医疗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平等化是稳定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队伍的重要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和民营农业企业科技队伍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将是限制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社会保障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大事,没有稳定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就不可能吸引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深入生产第一线;也不可能稳定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郊区农民和民营农业企业科技人员等强烈希望尽快结束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平等现象,农民期望进城或离农谋生正是这种要求的鲜明体现。

上海农村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农村进行了以个人帐户存储为主、集体适当统筹为辅的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其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较之城镇从

业人员都低,在医疗上,长期实行的农村集体合作

医疗制度。在建设上海社会保障体系时,考虑到上海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上海农村已进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应当进行改革,要尽快研究城乡养老、医疗保险衔接的办法,逐步实施全民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民营经济组织的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都可以享受到和城镇干部职工相同的养老补贴、医疗保险等待遇,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平等化,这是稳定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队伍的重要保障,也是郊区经济可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农业农政对策协议会.关于都市农

业施政对策的调查结果[A].东京:1998:93—104.

[2] 谢民权,何其锐,李 林.迈向新世纪的农业—珠江三角洲农

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26—135.

[3] 赵树枫,陈光庭,张 强.世界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J].

城市问题,1998:53—67.

[4] 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

科技出版社,1998:10—16.

[5] 俞菊生,张占耕,潘迎捷.知识经济和上海都市农业创新体系

的构筑[J].上海农业学报,1998,14(3):81—86.

[6] 吴 凌.浅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

究,1992,13(6):325—328.

[7] 范德官.上海农村工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9

(1):73—77.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03]126号),中国科学院科发人教字[2003]287号文件通知,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名后,仍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直属事业单位,与原单位同等级别。

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6月,2002年5月,该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亚 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iu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