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5 01: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论心理学 之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影响(1)

除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行为之外,人类更多的社会行为是在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与团体之间产生的。就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而言,个人与团体间在行为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个人离不开团体,从家庭到同伴,从学校到社会,无时无刻不属于团体中的成员。其二,个人的行为随时受团体的影响,受团体中其他个人(如父母、教师等)的约束,也受整个团体(如习俗、法规等)的限制。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在人类的所有行为中,很难找出不受社会影响的行为。从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在社会影响的作用下实现的。 (一)从众 1.定义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会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压力(grouppressure)而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群体内的多数人相一致,这种现象称为从众(conformity)。 2.阿希的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对从众行为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被广为引用和具有权威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Asch)设计的实验。这一实验是主试者要求大学生(7人~9人)判定向他们出示的线段的长度。实验分阶段进行,首先是每次向被试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上有一条标准线,另一张上有三条长短不等的垂直线,其中只有一条与标准线等长,主试者要求从三条线中选出一条与标准线等长的垂直线。在单独测验时,大家都做对了,因为这些线段的长度相差很明显。

图2—2 阿希的实验材料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每次都加进五个假被试和一个不了解内情的真被试一起进行。实验时,真假被试围一张圆桌而坐,并有意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发言。主试者出示卡片后,五个假被试按照原来的安排,故意一致把明显不相等的两条线说成是相等的,看真被试是坚持原来的看法,还是服从团体压力,从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在123名被试中,有37%的人作了错误的回答,表现出从众行为。后来了解到这些被试的感受,他们都觉得多数人的意见“压力”很大。有不少被试虽然意识到两条线不相等,但却相信多数人总要比自己正确些。阿希还发现,当卡片上线段的客观差异变得较小,客观地进行正确回答的概率下降时,从众的比例也上升。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则从众的比率会明显下降。可见,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深受社会环境和个体人格因素的影响。 3.从众的原因 从众的原因主要有:

①行为参照。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他们是信息的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觉得,多数人正确的可能性大。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由此可见,人们越相信群体,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弱,也就越有可能从众。

②对偏离的恐惧。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谁都不愿意被称为越轨者和“不合群的人”,他和群体

保持同样的看法,是因为他害怕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另一个极端是,个人可能因为不愿意惹人注目或丢面子,而与群体规范一致。从文化特征上说,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从众行为,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偏离的恐惧。

③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cohe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群体凝聚力越大,与个人的关系越密切,个人也就越愿意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

从众是受团体压力而表现出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从众程度有深浅之别。仅是表面上做出让步,口服心不服,仍保留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是浅度从众,也称为顺从;如果不仅在表面,而且内心也发生改变,就是深度从众。

在日常用语中,“从众”这个词含有贬义,意味着妥协和让步。但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社会或团体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从众行为的性质。 (二)服从 1.含义

服从(submission)与从众相似,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但从众是自愿按他人的做法去做,而服从是元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有时内心有不情愿的体验。 2.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关于服从,米尔格兰姆(Milgram)曾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登报招聘了40名有偿的男性被试,其职业身份是工人、商人、管理者、推销人员和专家学者,年龄在20岁~50岁之间。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记忆的影响。

实验时,实验者与其他被试一起,两人一组,一人当“老师”,一人当“学生”,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老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人名单词让“学生”记忆。“学生”的任务是在需要回答时,对备选答案作四择一的选择。如果选错,“老师”就按电钮以电击惩罚“学生”。电击强度从l5伏到450伏,共分30个档次,电钮下方对应地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等,以区分电击的严重程度。

理论心理学 之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影响(2)

实验时,“老师”与“学生”是被墙隔开的,相互之间看不见,只能用对讲机联系。“学生”被拴在椅子上,手腕上绑着电极,答案选错了就会感受电击。每错一次,电击强度增加l5伏。

实验开始时,实验主持者还向“老师”作了一次电击示范,让其了解电击的感受。他告诉“老师”,遭受这种电击有痛苦,但无性命危险。

在实验中出现了以下情况:“学生”因选错答案而遭到电击。当电压升至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升至l50伏时,有人要求退出实验;升至l80伏时,有人喊叫忍受不了;升至300伏时,有人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并坚持要退出实验。

面对“学生”的痛苦和反抗,“老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持怎么办?主持严厉督促“老师”坚持做下去,并且保证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他们不负任何责任。

这样,充当“老师”的被试既要执行主试的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的反抗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以上的“老师”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者高达450伏的电击。 在这个实验中,所谓“学生”,其实都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由于某种安排,抽签的结果,真被试总

是当“老师”,而电击时实际上并不通电,“学生”遭电击时发出的呻吟、怒骂等也只是放录音而已。实验结束后,主持公开了事实真相,以消除“老师”的紧张、内疚情绪。3.服从的原因 服从的原因主要有:

①合法权力。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法定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不仅稳定的社会角色关系赋予某些人合法权力,临时性的社会角色关系,也会使某些人获得指挥别人的权力。临时性的合法权力是同特定的情境或领地相联系的,一旦脱离开特定的情境条件,临时性合法权力就不复存在。

②责任转移。在实验中,人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性后果时,也仍然倾向于服从权威的命令。出现这种结果,是被试在行为归因上,将行为的责任移给了实验者。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关心行为的后果。这与下述去个性化状态有共同的特点。 (三)去个性化 1.定义

有时,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这叫做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

去个性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学生起哄、球迷闹事、团体斗殴中都存在去个性化现象。 2.去个性化的特征

去个性化现象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作为

群体成员而行动的个体,肆意破坏群体的规范,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匿名者。比如,在上述实验中,穿着宽大的衣服、包着面孔、不带名签、在半黑暗中进行操作的“学生”就是匿名的。三K党的成员就是如此,防暴警察也是如此,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携带同样的武器,他们的保护性面罩遮住了面孔,于是也就隐蔽了他们的个性。

去个性化的第二个特征是责任性的分散。当某人是某个群体的成员时,他就易于觉察到整个群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或者说是分布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承担群体行动所招致的谴责。确实,成员们甚至会感觉到,他们的行动是可以被接受的,或者从道义上说是正确的,因为群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参加的。另外,研究还发现,去个性化一旦开始,并集中了众人的力量,就很难扭转或制止。

就心理学的观点而言,某些群体的反社会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去个性化的过程所引起的。这一研究成果适用于一般社会,尤其是大城市,那里的居民容易发展匿名感受。也许去个性化是一种现象,在它的后面是大量的社会侵犯——偷窃、拦路袭击、捣乱破坏 以及其他类似的行为——这些行为在大城市里似乎是司空见惯的。 (四)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决策的一个有趣侧面是它所牵涉到的风险。一般地说,群体作决定是否比个人作决定保守呢?从印象上看,群体似乎不大愿意冒险。因为群体所做的决定就其性质来说像是一种折中办法,没有给鲁莽或大胆留有余地。然而,许多实验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专栏:选择两难问卷

有一种被称为“选择两难问卷”(CDQ)。下面是由斯托纳(Ston上—r)设计的选择两难问卷中的典型情境。 A先生是位电机工程师。他已经结婚并有一个孩子。他五年前大学毕业,毕业之后,便一直在一家大的电气公司工作。该公司保证给他尽管不高但足够用的工资收入和一笔充足的退休金。公司还保。 证他在该公司工作一生。可是另一方面,他的工资在退休以前似乎不会增加许多。有一次参加一个会议,一个小的新建的公司向A先生提出去该公司从事一种工作。该公司前途未卜。这种新工作一开始,公司便会给他较多的工资,如果该公司能竞争过大公司,他即可能拥有公司的部分股权。

理论心理学 之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影响(3)

下面所列的是新公司将证实自己能赚钱的可能性或机会。

假如你给A先生出主意,你认为他至少要达到哪种概率才值得接受这份工作。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1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3。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5。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7。 ——证明公司能赚钱的可能性为0.9。

——无论是什么可能性,A先生都不应该承担这项新工作。

在每个被试遇到类似上面情境的许多情境之后,实验者让他独自回答问题。实验者把被试召集到群体里,让他们对相同情境做出一致同意的决策。结果表明,群体决策一般比个人单独做出的决定更激进。这种现象被恰当地称为“冒险转移”(risk shift)。

为什么情况会这样呢?有人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而强调责任和文化价值分散是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群体比个体容易做出冒险的决定,是因为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在每个成员身上了。换言之,任何一个成员都不必对一个错误决定承担全部责任,因此,作为一个整体的群体可以担负起创新的责任。按照文化价值的假设,在群体讨论中认为冒险具有价值的人比那些认为谨慎有价值的人往往表现得更为勇敢。群体鼓励冒险的倾向,也正是来自于这种文化价值倾向的影响。

起初,心理学家以为群体决策只有冒险转移。但后来发现,群体极化还有另一种现象,即经过群体讨论后,做出了极端谨慎保守的决策,也即所谓谨慎转移(cautious shift)。相对而言,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少一些。 以上两种情形,当个人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的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称为群体极化效应(grouppolarizationeffect)。

理论心理学 之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关系(2)

(3)补偿性吸引

人们之间彼此的态度、个性虽然不同,但一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正好可满足另一方的需求,或弥补某种短处,也会产生吸引。在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如脾气暴躁者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友好相处;马大哈和细心的人配合默契;依赖性强的人喜欢和有主意的人呆在一起等。这些人的个性不同,但也可取长补短,各得其所。心理学家发现,互补型的婚姻关系更能持久。 (4)对等吸引

人有一种心理倾向: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社会心理学家在1956年做了个实验,他们的助手假装成被试,并与其他真被试来往。

实验巧妙地安排真被试在两种情况下无意地听到假被试向实验负责人谈自己的印象。在第一种情况下,假被试一开始就赞扬真被试,对他作了肯定的评价,并流露出喜欢他的态度;在第二种情况下,假被试自始至终

对真被试做否定的评价。最后,询问真被试喜欢哪个人。结果表明,评价是对等的,即当别人喜欢他时,他也喜欢别人,反之亦然。 (5)能力吸

才华横溢或德高望重的人,能吸引他人对自己产生敬佩感,并愿意与之接近。并且,如果这类人偶出小错,或暴露出某些个人弱点,反而比那些显得完美无缺的人更令人喜欢。

然而,能力吸引可能对两类人的作用不大。一类为能力差、自尊意识弱的人,他们对能力高超者易有偶像崇拜的倾向,认为偶像是不应有缺点的;另一类为自尊心很强或自恃很高的人,他自认为很能干,对才能出众者的小缺点和小错误根本不能容忍和原谅,觉得对方连这些缺点错误都不能克服,不值得自己佩服。 (6)诱发性吸引

当人们具有下述三种诱发因素时,也会引人注意,产生吸引力。一是自然诱发吸引因素,如天生丽质、容貌出众;二是装饰诱发吸引因素,如服装昂贵、穿着奇异、首饰华贵;三是行为诱发因素,如行为怪异、举止粗俗。 2.友谊

人与人之间由彼此吸引,而后建立友谊,异性间进而发生爱情,终而成为眷属,是人际关系发展中随感情加深而发展的历程。 (1)友谊的形成

在整个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按人际间彼此吸引的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际间的友谊即在此一过程中形成(Levinger&Snoek)。

第一阶段:互不相识。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甚至彼此均未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第二阶段:开始注意。单方(或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单方(或双方)也可能知道对方是谁(如同校同学),但从未有过接触。

第三阶段:表面接触。单方(或双方)受对方之吸引,与之(或彼此)接近,构成表面接触。在表面接触时,作为他们彼此间媒介物的,可能是学校的课业,可能是商业上的交易,也可能是职务上的应对。总之,即使当时单方(或双方)心存情意,但在此阶段的接触,也只是极表面的人际关系。

但此一阶段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上甚为重要。因为前文所说的第一印象,就是在此一阶段形成的。如单方(或双方)对对方的第一印象不深,可能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到此为止。很多人同学同事多年,彼此之间交往泛泛,就是因为他们间的关系只停留在第三阶段的缘故。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与很多人维持着这种关系。 第四阶段:建立友谊。双方互感互动,开始了友谊关系。在此阶段,双方在心理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开始将对方视为知己,愿意与对方分享信息(有事尽快相互告知)、意见和感情(同甘共苦)。像这种对人开放自我的心理历程,称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人际关系发展到彼此都能自我表露的程度时,那就到了友谊(friend—ship)的阶段。

图2-1人际关系的发展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让人自我表露的对象并不太多。因此,同学同事虽然很多,难得其中有几个是知己的朋友,其原因即在于此。第五阶段:亲密关系。朋友之间的感觉,也有程度深浅之分。就朋友问自我表露的程度而言,有的朋友间重在信息与意见的交换,而在感情上则表露得较少。这是以事业或学问为基础的友谊关系。另有的在信息与意见之外,更重视感情的表露,使彼此间在感情上达到相互依赖的地步。特别是在自己情绪状态(痛苦或是快乐)时,立即就会渴望自己的朋友在身边。人际问的友谊发展至此,无异是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

人际关系发展到第五阶段时,如双方系属同性,就成为莫逆或至交:如双方系异性,而且在感情上又添加性的需求、奉献与满足的心理成分,那就成为爱情。 3.爱情

(1)有关爱情的描述

哲学家说: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是有生命的自然界的顶点。 伦理学家说:爱情是一种善。

社会学家将爱情定义为:两成年异性之间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有性意识与温柔体贴的成分在内。 人类学家对爱作如下定义:爱是一种可以被观察的、两个异性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一种重复的模式化的规范结构。

理论心理学 之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社会关系(3)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特定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是以特殊的方式向一特定对象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行为。爱情是在延续种族的本能基础上产生的,延续种族的本能是爱情的生物基础。 (2)爱情吸引

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来看,爱情吸引大致可分为:外在吸引、心理吸引和社会性吸引。

①外在吸引。外在吸引主要指人的身高、相貌、服饰、风度等外在特征产生的吸引。亚里士多德说道: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对外在吸引的大量研究中,发现了两种基本倾向:在爱情选择中,男性比女性更重视对方的容貌,即外在吸引对男性的作用更大;相貌在恋爱初期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互了解的加深,内在吸引逐步居主导地位。

②心理吸引。心理吸引包括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气质就是人们常说的“脾气”。相互补充的对立气质能增进爱情的吸引。如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类气质组合类型。第一类是不利的组合——相同气质的组合;第二类是利弊相问的组合——气质虽有不同,但仍然相近的组合(如暴躁型和活泼型);第三类是最有利组合——不同气质或对立气质的组合。

另外,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较具吸引力。如女性特别看重男性的智力和才华。

③社会性吸引。社会性吸引主要指人们的阶级属性、世界观、道德观、物质利益和修养水平等。其中,对爱情首先发生影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阶级、阶层)。因为阶级差异往往成为爱情的障碍。如鲁迅先生所说:贾府的焦大是决不会爱上林妹妹的。 (3)爱情的发展

完整的爱情发展,一般有三个“自然阶段”。

最初,幻想和初恋阶段。这个时期,男女青年在内心里为自己描绘着理想的情侣,并向往着爱情的到来。初恋的感情真诚而纯洁,性方面的意识淡化了,几乎不会察觉到有性欲要求,这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上的向

往。但在这个阶段感情易激动,不稳定,会经常轻率地把感情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第二阶段是激情和热恋阶段。这一时期,爱情的温度急剧上升,不仅有了明确、固定的感情对象,而且相互渴望赢得对方,融为一体,缔结婚姻关系。在激情状态下,易丧失对待和审视爱情的客观性,并从越来越强烈的期待中,产生把对方偶像化的倾向。这样一来,就往往容易忽视那些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而这些条件却可能对个人的婚姻生活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阶段,爱情的平静与深沉。双方真正了解,爱情带来共同的意识、责任、义务和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却能使爱情变得平静,显得深沉而牢固。它犹如一条小溪,没有喧哗,却涓涓不断;犹如山岭,虽不诱人,却万古长存。

理论心理学 之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1)

一、变态心理学的含义 (一)定义

心理学对个体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正常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称为普通心理学;一类是以异常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就称为变态心理学。

具体而言,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既包括精神病人的心理行为异常,也包括躯体疾患、正常人在药物治疗作用下或催眠及其他特殊意识情况下的异常)与行为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也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精神病学家证明,所谓变态心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实不分、真假难辨,混淆现实与想像的界限,把想像或幻想当成真实,把心理的东西当成物理的东西。 (二)变态心理的发生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同一时期,在外表正常的人中,几乎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1982年,我国在12个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l5岁~59岁的人口中,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10.54‰,l991年再度调查,比1982年有明显的上升。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综合性医院的门诊病人中,2/3属于心理病症与心身病症患者;在美国缺勤的职工中,2/3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其中,精神病、心理疾病所占比例最大。国内类似的调查发现,精神障碍困扰国人,在全国疾病总负担中排首位,病人共达l 600万。1978年~l987年,北京海淀区16所大学的统计材料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学生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占因病退学的64.6%。在因病休学、退学的疾病中,精神疾病已经由l983年的第二位,上升到1987年的第一位。近年来,国内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各地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者的数字不完全一致。综合各地的情况,大约2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二、心理变态的标准与成因 (一)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 1.问题的难度与意义

(1)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困难性

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困难在于:①异常心理活动和正常心理活动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极难规定一个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线,但在有些情况下两者又有实质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②异常心理活动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客观环境、主观经验和心理状态以及人际和社会关系,而判别标准受判别者对这些因素所起作用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方法论的影响,因而在此问题上较难有统一而为大家公认的标准。 (2)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意义

弄清心理正常和异常的范围和标准对于理解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极为重要。并且有关精神病的诊断、预防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等都会涉及正常、异常的标准问题。 2.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人们常常根据以下相对标准,去判别心理是否正常: (1)经验的标准

①根据当事者的主观经验。病人自觉抑郁、焦虑、恐怖等。

②根据观察者的经验。根据一般人的观察,特别是专业工作者的观察,判明是否心理变态。这种标准因人而异,主观性较大,不同研究者之间的差异程度也比较大。 (2)社会适应性标准

“变态”是对偏离社会期待的行为的一种称呼。最常见的东西都是正常的,亦即特定文化下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确定某些社会心理(行为)作为常模,凡是符合这一常模的被确定为正常心理,偏离这一常模的即为变态。此标准受到历史背景、时间地点、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某种行为在一种情况下被认为是异常的,换了另一个情景就可能大不相同。 (3)统计学标准

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一个人正常或异常的标准是以其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变态”一词意为不一般或不典型,偏离了常模或标准。一切特征——智力、身高、体重或行为,只要偏离常模,都是变态的。

这个标准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适用范围较广。但有些心理、行为分配不一定是常态曲线;有些数量虽呈常态曲线,但仅有一端变态,另一端则是优秀水平(如智商)。另外,统计学标准的效度也值得怀疑。

(4)心理成熟的标准

变态指个人行为未能达到该年龄水准应有的成熟程度,即幼稚或退化之意。当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会出现停滞于某一阶段或退回到先前较低阶段的现象,这种停滞或倒退就可能成为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原因,成为变态的原因。故个人心理特征与其年龄是否相符也是判断变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5)医学标准

医学标准即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检查和生理、心理测定,确定某些心理异常原症状,由此分析、判断其产生原因。如智力突然下降、个性特征突然改变、某种药物中毒、脑部某些病变等,对于这些症状的临床检查,就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但是,由于心理变态者很多没有躯体症状,像神经症、人格障碍等;有的心理变态原因复杂,除了生物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故医学标准也不是很理想。故医学标准比较客观,但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当然,还可以制定出其他一些标准。

理论心理学 之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2)

一般而言,对正常还是变态的诊断,要根据一个综合的标准,包括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健全、行为是否协调、人际关系是否适应、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年龄等,来对个体进行判断,而且这种判断还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考虑。 (二)心理变态的原因

引起心理变态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医学界、心理学界及有关学科,已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其更加准确的因果关系的探讨尚待进一步加强。 1.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状态对心理变态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这些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体型结构、机体病残和生化改变等。有时,这些因素单独起作用;有时,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 2.心理因素

在变态心理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个体在满足其心理需要时遇到挫折,其行为反应就有可能趋于失调或变态。如个体婴儿期的剥夺,幼年期个体缺乏生活经验或曾有过恐怖经历,青春期的敏感与失调,成年人的挫折和失败等。 3.文化因素

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随地域、民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原始社会很少发现精神分裂症,战争或严重疾病流行时期容易发生癔症,和平时期则少见。随着社会、经济、文体、科技的发展,噪声加 医学标准即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检查和生理、心理测定,确定某些心理异常原症状,由此分析、判断其产生原因。如智力突然下降、个性特征突然改变、某种药物中毒、脑部某些病变等,对于这些症状的临床检查,就能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但是,由于心理变态者很多没有躯体症状,像神经症、人格障碍等;有的心理变态原因复杂,除了生物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故医学标准也不是很理想。故医学标准比较客观,但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当然,还可以制定出其他一些标准。

一般而言,对正常还是变态的诊断,要根据一个综合的标准,包括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健全、行为是否协调、人际关系是否适应、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年龄等,来对个体进行判断,而且这种判断还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考虑。 (二)心理变态的原因

引起心理变态的原因是复杂的,在医学界、心理学界及有关学科,已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其更加准确的因果关系的探讨尚待进一步加强。 1.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状态对心理变态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这些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体型结构、机体病残和生化改变等。有时,这些因素单独起作用;有时,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 2.心理因素

在变态心理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个体在满足其心理需要时遇到挫折,其行为反应就有可能趋于失调或变态。如个体婴儿期的剥夺,幼年期个体缺乏生活经验或曾有过恐怖经历,青春期的敏感与失调,成年人的挫折和失败等。 3.文化因素

文化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随地域、民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原始社会很少发现精神分裂症,战争或严重疾病流行时期容易发生癔症,和平时期则少见。随着社会、经济、文体、科技的发展,噪声加剧,空气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再加上人际关系的复杂,常常引发焦虑、烦闷等心理障碍,有的成为变态心理。城市与农村、中国与外国、文化背景不同,往往引起不同的心理变态。 4.社会因素

个体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着不同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变态心理也随着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社会因素包括价值系统、家庭影响、教育影响、政治与经济影响等。

时代的进步促进社会形态的发展,尤其当社会发生重大变故之后,人们的价值系统面临着更新、调整、

平衡一系列问题,如果适应不良,轻则导致迷惘困惑,重则可能产生心理变态。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幼年的生活经验与亲子关系,父母与家庭成员关系的亲疏、争吵、离异、分居等,家庭成员与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的生死、经济的贫富、地位的高低等,都会导致变态心理的产生。

每个人都会受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影响,三方面的教育是否一致,家庭教育的宽与严,教师的人格、态度和师生关系,学习中的竞争、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可能导致心理变态。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生活,无不受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异常的轻重,随着社会阶层的不同而不同。在上层社会里,神经症患者较多,精神病患者较少;在低层社会里,则有着相反的情形。很多材料证实,多数心理行为的失调、异常,像反社会行为、酒精中毒、药瘾、性变态等都与社会经济环境、社会风气和社会弊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有心理学家认为,变态的社会产生了变态的心理。

理论心理学 之 变态心理学

变态的心理学理论解释(1)

所有 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 一、医学模型

凡是用躯体因素,即生理学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以及主要表现为心理异常的各种精神疾病,同时着重于采用生理学方法来加以消除(即治疗),称为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式或生物学观点。

按照医学模型的观点,精神疾病是由损伤、生物化学缺陷或其他躯体原因所引起的结果。因此,精神疾病患者是患了一种生物性疾病,需要住院、服药或采用像治疗躯体疾病一样有效的治疗技术。其中一种被称为“革命性”的治疗技术就是电休克治疗(ECT),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但电休克治疗是如何奏效的仍未被人们完全理解。目前,对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另外,还有外科手术、维生素、旋水浴、二氧化碳吸入、卧床休息以及人工发热等疗法。 二、心理动力学模型 (一)基本理论

心理动力学模型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其主要理论基础。精神分析是描述一般人的内心,并治疗神经和心理失调现象的一门学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可以使我们了解人是什么。他主张:人和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这种紧张关系(特别是冲突)尤其存在于内驱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 该理论认为,行动并不一定是根据理性。非理性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这种非理性的冲动可能是反映我们的基本需求,即人类的内驱力。人类的性冲动就像婴儿吸奶的本能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内驱力,而且这种基本的内驱力可能被“伪装”或“升华”,并在我们无从觉察的情况下主宰我们的行动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会用一种直接而毫不感羞耻的方式来满足我们身体与心灵的需求。我们也会直接表达对身体上的接触或温暖拥抱的需求。弗洛伊德称这种“快乐原则”为“本我”。我们带着内心的这个“本我”或“快乐原则”长大成人,度过一生。但逐渐地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学会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这时,即使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些东西为止。可能会很想要某样外界无法接受的东西,因此会压抑欲望。这表示我们努力要赶走这个欲望,并且将它忘记。弗洛伊德还提出人类心灵中的第三因素。从婴儿时期起,就不断面对父母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当做错事时,父母会说:“不要那样!”

或“别调皮了,这样不好!”即使长大成人以后,在脑海中仍可以听到这类道德要求和价值判断的回声。似乎这世界的道德规范已经进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称这部分为“超我”。“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指出,当有一些“坏的”或“不恰当”的欲望,如色情或性的念头时,这个“超我”会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不恰当”的欲望已经在我们童年的初期就出现过了。我们现在知道婴儿喜欢抚摸他们的性器官。在弗洛伊德那个时代,两三岁的婴儿如果这样做,马上就会被父母打一下手,这时也许妈妈还会说:“调皮!”或者“不要这样!”或“把你的手放在床单上!”因此,我们对每一件与性和性器官有关的事情有了一种罪恶感。由于这种罪恶感一直停留在“超我”之中,因此许多人——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对性有一种罪恶感。而性的欲望和需求事实上是人类天性中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这样,人的一生都充满了欲望与罪恶感之间的冲突。

弗洛伊德在从事心理治疗时还发现,婴儿也会有某种性反应。他还发现有许多形式的精神失调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冲突。后来他逐渐发展出一种称之为“精神分析”的治疗方式。精神分析家在病人的配合下,可以在病人的心灵深处挖掘,并找出那些造成病人心理失调的经验。因为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我们都会把所有经验的记忆储藏在内心深处。精神分析医师也许可以追溯病人以往的一个不幸经验。这个经验虽然被病人压抑多年,但仍然埋藏在他的内心,咬啮着他的身心。医师可以使病人再度意识到这个“痛苦经验”,让他:或她可以“解决它”,心病自然痊愈。

理论心理学 之 变态心理学

变态的心理学理论解释(2)

(二)心理治疗历程

许多神经症患者的病因就是面临某种非常强烈的冲突。举例来说一个女病人偷偷爱上她的姐夫,当她的姐姐因病去世时,她心想:“他终于可以娶我了!”可是这种想法与她的“超我”有了正面冲突。于是,她立刻压抑住自己可怕的念头,而将这个念头埋藏在她的潜意识深处。弗洛伊德军写道:“这个年轻的女孩子于是生病了,并有严重歇斯底里的症状。当我开始治疗她时,她似乎完全忘记了她姐姐临终的情景以及她心里出现过的那个很可恨的自私欲望。但经过我的分析治疗后,她记起来了,并在一种非常激动不安的状态下将那个使她到病的时刻重新演练一次。经过这种治疗,后来她痊愈了。 (三)潜意识机制

在有了多年治疗病人的经验后,弗洛伊德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的意识只是他的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意识就像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顶端,在海面下,也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的存在。

我们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曾经有过的各种经验。但那些只要“用心想”便可以记起来的想法或经验,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就是那些努力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当”或“丑陋”的经验。如果有一些不为我们的意识(或“超我”)所容忍的欲望或冲动,我们便会将它们埋藏起来,去掉它们。

这样的作用在所有的健康人身上都会发生。但有些人因为过度努力要把这些不愉快或禁忌的想法从意识中排除,以至于罹患难了心理方面的疾病。被压抑的想法或经验会试图重新进入意识。对于某些人来说,要把这类冲动排除在敏锐的意识之外,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那睦被压抑的想法或冲动不断从潜意识中浮现,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压力之下。感觉和行动会受到潜意识的鼓动,常常会说一些本来不想说的话或不想做的事,如“口误”。有一个工厂的工头有一次在宴会中要向他的老板敬酒,但这个老板很不受人喜欢,简直就是人家所说的“一只猪”,结果这个工头站起来,举起他的酒杯说:“让我们来敬这只猪吧!”话一出口,这个工头自己也吓呆了。其实他说的只是他内心的真话,但他原来并没打算把它说出来。另一种方式是“合理化”。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告诉别人做某一件事的真正动

机,因为这个动机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如催眠师为你催眠,叫你去把窗户打开。当你被催眠时,催眠师告诉你用手指敲桌子时,你就要站起来把窗户打开。接着,催眠师开始敲打桌面,你也就跑去开窗户。事后,催眠师问你为何要开窗户,你也许会说因为房间里太热了。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因为受到了催眠师催眠时的指令而去做那件事。还有一种现象叫做“投射”,就是把我们内心试图压抑的特点转移到别人身上。如一个很吝啬的人会说别人斤斤计较。

弗洛伊德宣称,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都充满了这类潜意识的机制。如时常会忘记某个人的名字,在说话时摸弄自己的衣服,或移动房间里随意放置的物品,也时常结结巴巴或看似无辜地说错话、写错字。这些举动事实上并不像所想的那样是意外的或无心的。这些错误事实上可能正泄露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不要太过努力把不愉快的记忆埋藏在潜意识中,因为这就像把老鼠洞的入口堵住一样,老鼠一定会从其他的洞口进入花园。因此,让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门半遮半掩事实上是一件很健康的事。如果你把门堵住了,可能就会得精神病。精神病患者就是一种努力把“不愉快”的记忆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人,这种人往往拼命要压抑某种经验,不过他也可能很希望医生能够帮助他回到那些伤痛的记忆中。

弗洛伊德发展出一个他称为“自由联想”的技巧,用意是要突破病人在伤痛记忆上所加的管制,因为这些伤痛记忆正是让病人焦虑的因素,它们一直都活跃在病人的心中,只不过不在意识当中罢了。你越是努力去忘掉一件事情,你的潜意识里就越容易想起这件事,所以必须能觉察潜意识所发出的信号。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洞悉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就是透过梦境。所有的梦都反映本身的愿望,这在儿童身上非常明显,他们会梦见冰激凌和水果。可是在成人身上,这些想要在梦中实现的愿望都会经过伪装。因为即使在梦中,仍然会管制自己的想法。 三、行为模型

行为模型的核心观点就是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所有的行为,除了那些被生理能力所决定的以外,都是习得的,因而这种习得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消除。

行为治疗家需要确定患者的行为,需要从病人那里了解哪些行为使他感到痛苦?现在有哪些因素对这些异常行为起了强化作用?病人的行为为什么会持续下去?在病前有哪些线索?是否存在某些内在因素如需要或动机?过去学习获得的哪些东西对目前的病态行为发生影响?最后,当尽最大努力确定什么反应应当消除或改变后,要和病人在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标,目的不在于治疗如“焦虑性神经。症”,而是朝着消除或改变某种特殊行为这个目标去努力。

理论心理学 之 变态心理学

变态的心理学理论解释(3)

近年来兴起的认知一行为理论更多关注病人的内部认知特点,他们对所处情境的评价是什么,对自己的行为评价是什么。

行为模型重要的概念包括强化、泛化、辨别、消退、模仿学习、行为矫正和塑造等。 四、人本主义理论模型

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只要解除人们所受的无能的(disabling)假设和态度的约束,他们自然可过着充实的生活。因此,它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在于治疗疾病或减缓症状。他们通常不处理患严重心理疾病的个体。 在理论上,它既不赞成行为主义过度简化和低估个人的心理调节、内在体验和自我引导的潜能的重要性,也不同意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性所呈现的负向画面,认为它过于强调非理性、潜意识和冲动之下不可抵挡的力量。反而,人本主义观点认为基本人性是“善良的”,它强调的是目前的意识历程(较不注意潜意识历程和过去的起因),认为人类具有先天的能力可以负责自我引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大多数设计来探讨起因的实验都过于单纯化,不足以揭示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因此,人本主义的观点不但试着解释人类的行为,更是一种价值的陈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类的处境。这种态度促进了研究者去更好地关注治疗者及当事人本身。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促进治疗者给予当事人一种生存的经验和对生活的体验以及一种人际交往的经验,而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或一种强化。 五、社会文化模型

在本世纪初,社会学和人类学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它们的快速进展使我们了解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行为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一步研究显示,在既定的社会中,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形态在时间上会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变动而改变。这些发现使我们可以从另外一种观点来看待变态行为。

人格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机构、价值观、理想和技术等)和家庭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特点。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异常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 六、综合模型——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模型来解释心理异常,他们主张将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整合成一种综合的临床观点。生物学因素是最基本因素,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物质承受者;心理因素时刻给予生物学因素以深刻影响和制约;社会一文化因素是心理因素赖以形成和出现的根源,并向接制约生物学因素。

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采取了对各种理论兼容并蓄的态度,其集中表现就是方法任选途径(eclectism)的出现,即将来自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有关成分整合在一起,以增加对病人的治疗效果。

理论心理学 之 变态心理学

变态的症状表现及其种类

一、变态的症状表现 1.精神症状及判定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为了判定某一种精神活动是属于病态或正常,一般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①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②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其出现频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2.精神症状的分类

精神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和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和意识障碍等。 二、变态心理的种类

变态的心理根据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躯体症状可以分为五类: 1.严重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变态

失去正常的理智与言行,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不能正确处理自身、环境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这类个体一般需住院治疗。 2.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变态

生活能自理,一般情况下能正常工作,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不太协调,特别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但能主动就医,积极寻求改善不正常状态的办法。 3.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变态

由于疾病引起的担心、悲观、焦虑、恐惧等,这些心理又影响生理,加重病情,医护人员往往忽视这一点,影响了疾病的预后。

4.脑疾病或身体缺陷引起的心理变态

一些人因病致残或发育畸形而得不到家庭与社会的温暖与支持,失去了享受教育与文化娱乐的权利,甚至被冷落、讽刺和嘲弄,自尊心受到伤害,常常自卑、忧愁、焦虑、恐惧,心理上表现为孤独、失群、愤恨、多疑等变态。

5.特殊情况下的心理变态

梦境状态、催眠状态、药物作用状态下的心理变态。

理论心理学 之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研究都是相关研究,非实验研究。因为基于伦理学上的考虑,心理异常本身及其病因学因素无法进行随机分派和测量。由于缺乏直接的实验操作,因此变态心理学研究往往难以明确区分互相并存的假设的正误,也难以得出因果性的结论。通常情况下,变态心理学研究只能停留在对各种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的水平上。

尽管在人类被试身上不太适用实验室策略,但可以在动物实验中采用,作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辅助手段。 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即相关研究法、病史与临床方法及准实验方法等。 一、相关研究法

相关法的使用关键在于抽样的方法和策略。研究中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一)病例控制抽样

即根据一组病人(如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特点去选择适当的控制组(如住院的抑郁病人)。这种方法称为“事后因素设计”方法。如果病例组中的被试有某一特点,如较严重的社会性退缩,那么这一特点 就被认为与该疾病有关。 (二)人口特性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要根据研究的目的而定。有时,研究的主要兴趣是对某种具体经验或特点的可能后果进行评估。如为研究童年期经历,如父母亡故对以后发展的影响,所选择的人口特性样本就应是10岁前失去父亲(或母亲)的人。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对某一特殊经验或特点的所有可能后果都进行评估。另外,这种设计还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如有某种特殊经验的人以后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概率。

人口特性抽样也可以用于对某种心理异常的前兆因素进行前瞻性的评估。选择被试的标准可以是单纯的实用标准。如要研究精神分裂的前瞻性影响因素,我们难以对几千人进行40年~50年的追踪调查,因精神分裂的发病年龄较晚。这时选择被试的标准如果能使所选的被试有较大的可能性出现精神分裂病症状,那么这种研究的效能将会大大增加。因此,这种设计称为“高危设计”——即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三)血亲设计

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设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而且大多数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评估遗传因素对于心理异常的影响。当然,它也能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做出评估。典型的血亲设计包括家族研究策略、双生子研究策略以及寄养子研究策略。 二、病史与临床方法

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更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临床观察。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

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1.个案研究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病人收集和分析材料。根据所研究的心理异常的严重程度不同,这种方法的实用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严重的心理异常,病人没有自知力,因此不能直接从病人那里收集个案材料,而是通过病人的亲属、朋友、同事或同学以及邻居等了解病人情况的人收集。当然,对于有自知力的病人,他们的个案材料可能通过直接与他们的交谈收集。但在必要时也要做一些社会调查。

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因收集的材料不易区分哪些是心理异常发生之前就有的特点,哪些是心理异常中的表现。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困难。另外,个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难以数量化。最后,这种材料的主观色彩比较浓厚。当然,运用得好,仍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2.临床观察法

主要是通过对病人的直接观察与谈话来获得事实,并分析问题。 三、准实验方法

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研究方法,最多只能达到准实验的水平。准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儿童实验、动物实验和人工的心理异常模型、病程实验和病人的治疗性实验等。 专栏:变态心理的矫治

对变态心理的矫治,可分为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大类。

心理治疗是矫正变态心理的基本方法。由于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不同,施治方法也各有所异。言语和非言语的心理疗法目前均已被广泛用于各类变态心理患者;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则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只有选择恰当,才能获得显著的疗效。

躯体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生理治疗和外科治疗。20世纪50年代初,精神药物问世之后,改变了以往对严重的行为障碍束手无策的状态。精神药物对幻觉、妄想等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情感障碍,都有显著治疗效果。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治疗,已为精神药物所取代,电休克治疗也被当作治疗的手段;对一些严重的难以治愈的变态心理,也很少使用对症性精神外科治疗。此外,包括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工作治疗、文娱治疗的综合性疗法,效果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用。

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由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简史(1)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先驱人物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发展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经历了若干代学者和先驱科学家辛勤积累逐渐形成起来的。

狭义发展心理学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的最初形态是儿童发展心理学。l882年之前是儿童发展心理学诞生的准备时期,主要有四个原因推动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①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摆脱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束缚,促进了对儿童本性的研究。 这一

时期一些学者的著作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捷克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他写了第一本儿童读本《世界图解》,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服从于自然的普遍法则;英国l7世纪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白板说”,认为儿童先天像一块“白板”,后天环境的影响在“白板”上留下了痕迹;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J.J.Rousseall)的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尔》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著作,他也主张应该遵循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反对“用成人的尺度来对待儿重”。 ②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进化论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对儿童研究的兴趣。

达尔文(C.Da,win)的历史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著名的进化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自然选择观”,这种观点主要包括以下要点:第一,个体之间存在着先天差异;第二,受环境资源的限制,在同一物种内,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存活;第三,适者生存,生物个体能够幸存的原因在于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第四,持续的自然选择,能够使生物个体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最终导致新的、更能适应环境的物种的出现。进化理论对心理发展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遗传理论和复演学说的提出;多种比较研究的出现,如跨物种的比较、跨文化的比较、跨年龄的比较等;社会生物学说、人类习性学的提出并逐渐成为发展研究中的新潮流。此外,伟大的进化论者达尔文还写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部早期著作《一个婴儿的传略》,对后来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儿童的心理有更多的了解。

瑞士教育家裴斯太洛齐(J.H.Pestalozzi)、德国伟大教育家赫尔巴特(F.Herbart)、福禄贝尔(F.Froebel)等近代教育家纷纷主张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强调教育必须以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依据,提出了教育史上重要的主张“心理学化的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④心理学的诞生为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学也作为心建学的分支得到蓬勃发展。 (二)推动儿童发展心理学产生的先驱人物

提德曼(Tiedemann)在1787年出版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但当时未能引起注意,过了几十年后才逐渐引起国际上的重视。此外,罗别许(Lobisch)于1851年出版了《儿童心理发展史》,西格蒙德(Sigismund)于1856年出版了《儿童与世界》,库斯漠(Kussmaul)于1859年出版了《新生儿心理生活的研究》,太因(Taine)于1876年出版了《儿童与民族语言的研究》。以上学者及其研究成果,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大多限于早期年龄段的研究,特别是3岁以前;二是大多限于感知觉、动作和语言发展的研究,对思维、个性的研究很少;三是大多采用日记法,来自观察的研究结果较多,其他方法特别是实验方法的研究结果较少;四是由于研究方法的相对落后,所得出的结论在科学性上不够高。

但无论如何,这些研究都为普莱尔的研究工作积累了经验和材料,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及逐渐形成的时期。这期间,首先是普莱尔(W.Preyer)开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先河,然后是霍尔(G.S.Hall)等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促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一)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

1882年,普莱尔的《儿童心理》正式出版,标志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从四个方面可以说明。

一是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在1882年出版,l884年出第二版,是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早期著作之一。

二是从写作目的和内容上看,普莱尔之前的学者,不完全是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即使像达尔文那样的科学家,其目的也旨在为进化论提供依据,《一个婴儿的传略》内容也主要是从进化论的

角度来论述的。而普莱尔则主要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的书共包括三编,第一编是感觉的发展,第二编是意志的发展,第三编是智力的发展。他的著作基本上为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奠定了学科体系。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简史(2)

三是从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都做了系统的记录,还采用了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反应时间等重要方法。

四是从影响上看,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从一出版就受到国际心

理学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作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最早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先后被译为十几种文字出版。可以说,普莱尔的研究至今仍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中的重要人物

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其间,涌现了几位重要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1.霍尔

普莱尔之后,霍尔(G.S.Hall)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块重要里程碑。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首先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小学生,写下了《入学儿童的心理状况》(1882)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二是进一步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扩展到青年,写了名著《青年期的心理与教育》(1904);三是在美国和欧洲建立儿童研究学会,掀起了儿童研究运动,并创办了专门发表儿童心理研究的杂志《教育学报》(后改名为《发展心理学杂志》),促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四是大力推行问卷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使得大规模地收集儿童心理发展的资料成为可能;五是培养了大量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专门人才,使美国逐渐成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中心;六是提出采用复演说来说明儿童的心理发展,这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鲍德温

鲍德温(J.M.Baldwin)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三部分:即认知的发展、人格的社会和认识基础、行为的个体发生与种族发生的关系。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就是从他这里开始萌芽的。杜威(J.Dewey)强调教育必须促进儿童本能的发展,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思想,对皮亚杰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斯通(W.Stern)、比纳(A.Binet)等心理学家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到毕生发展心理学

今天,“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个概念已经不能满足对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的需要。心理学界更愿意使用“发展心理学”或者“毕生发展心理学”、“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等概念来表述该学科。实际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局限了研究的对象,使这门学科只能研究到l8岁以前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而对于成年人、老年人的心理发展、变化则没有涉及。但是,无论是就人类个体而言或者是就整个人类而言,对于成年人、老年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成年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程度受到显著影响,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对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此外,老年化社会的来临,也对老年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需要。所以,研究人生的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现代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也需要研究成年和老年的心理发展。那么,这门学科是如何逐渐从儿童心理学向发展心理学转变的呢? (一)霍尔的贡献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初步确定了到现在为止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霍尔还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l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但遗憾的是,

他没有提出生命全程研究的概念。

(二)精神分析学对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研究

荣格(C.G.Jung)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作发展研究的心理学家。他对生命全程的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理论形成大致是在30年代。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认为在生命周期前半生和后半生,个体的人格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前半生更加注重外部世界,是向外发展的。

二是重视“中年危机”,认为大约在40岁左右,个人曾经觉得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人生目标和雄心壮志正在失去意义,于是开始感到压抑、呆滞。这时,人的精神开始从外部逐渐转向自己的内心。

三是论述了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认为临终前的老人企图理解死亡的性质,将死亡后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生命的继续。

埃里克森(E.H.Erikson)在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生命全程的角度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正式提出了老年期心理发展研究的重要性。 (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

美国心理学家贺林沃斯(H.Z.Hollingworth)最先提出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貌,并于l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意义的发展心理学著作。

此外,古德伊洛弗(F.L.Goodenough)也在1935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并在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两方面超过了贺林沃斯的著作。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正式采用“Developmental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简史(3)

Psychology”作为章名来代替过去惯用的“Child Psychology”。于是,发展心理学正式取代了儿童心理学而登上了历史舞台。但“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这个概念的提出更晚一些。 (四)毕生发展心理学

在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研究开展了几十年后,由于这

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西方国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又大量出版了毕生发展心理学或生命全程发展心学的著作。比较著名的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贝尔特斯(P.B.Batltes),他分别于1969年和1972年组织了三次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问题。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国际上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方式的命名:

一是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二是Human devel-opemnt:A Life-span approach;三是Life-span Human Development.

目前,毕生发展心理学作为一种国际潮流,在我国也已经逐渐受到重视。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1)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人的心理可以作如下划分:

心理正常的成年人和心理病态的成年人的心理结都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在质和量方面有所有同而已。结果,正常人的心理现象成了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病态人的心理现象则成了变态心理学或病理心理学的对象(在第三章中已有所涉及)。

这种心理结构是如何产生和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的呢?如果仅仅研究成年人心理现象,我们就无法回答这一问题。因上,要全面地了解人的心理现象,还必须从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人的规律,就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系统研究

从种系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如何发生和发展变化的,这种研究被称为心理发展的系统研究。其中关心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最初的生命现象开始,动物的心理如何通过千万年的进化,最后发展成为人的心理。第二,当动物的心理发展成为人的心理以后,又如何从原始人的心理发展为现代人的心理。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广义地说,发展心理学包括了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这几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人类是如何从动物进化而来?这是个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我们只知道导致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的具体原因是因为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的祖先被迫从树上转移到地面,结果使得人类祖先发生了三个巨大的改变:一是直立行走和手的发展,二是使用和制造工具,三是由于交往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这些变化与大脑的发展、经验的传递和劳动生产相辅相成,促进了人类的动物祖先向人类的进化,并出现了最初的原始人和原始社会。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原始人的心理如何向现代人的心理发展变化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无法回溯的问题。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只能从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的文献中,零星地了解到。

人们发现,在原始人出现以后,人类的发展与动物的进化遵循着不同的规律。动物进化主要受生物原理支配,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人类的发展则主要受社会原理支配。所以,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最早的原始人到后来发展成了不同的民族,出现了与不同民族和文化相对应的人的心理发展。当然,关于这些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要研究的范围,它属于民族文化学、民族人类学和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2.个体发展的研究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研究一个特殊的人类个体从胚胎形成到出生、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到最后衰老死亡的全过程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一种生命全程(1ife—span development)的研究。所以,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科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仅指个体发展心理学而言。我们所讲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专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包括了胚胎期的

心理发展、儿童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成年期的心理发展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所以,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生命全程的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3.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的关系

关于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的复演说(recapitulation theory)。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物进化理论的影响很广。当时的生物进化理论已经发现人类的胚胎发展史是动物进化过程的复演。霍尔接受了这种复演说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个体心理发展上来,提出应该把个体的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理论,即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类早期历史的复演。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就人类个体的发展而言,从出生到成熟这一阶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统称为儿童期。由于这时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发展变化最快,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有效时期,所以,它最早得到研究者们的关心。对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以,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这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定义。但是,由于对该定义中的一个关键词“成熟,,的理解问题,不同的研究者所说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范围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人们在确定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基本上还是公认前面的观点,即“以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查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为对象。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2)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在心理发展研究中,可以区分出两个不同的研究层次:一是从哲学高度讨论心理发展的原理或规律的问题,被称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是在具体研究水平上研究各种具体的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问题。因此,发展心理学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是研究心理发展的具体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在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问题上,各种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先天的或是后天的?即所谓“NatureVsNurture”之争。

第二,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心理的发展是稳定的还是易变的? 第四,心理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

第五,心理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顶点的? (二)心理发展的具体规律

发展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也要研究个体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发展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这种身心发展的质和量的变化始终与个体的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发展的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与一定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正是要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应该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其中,关于思维的研究是最重要的部分;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性格、能力等,其中以自我意识为核心成分的人格发展研究是最重要的部分。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的这两个主要部分,必须结合四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即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结合四个有关方面来研究这两个主要部分,有人曾用三个“W”来进行描述:即“What?When?Why?”。

What指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模式与特征。

When指回答“什么时间”的问题,即揭示心理发展的这些共同模式与特征是在什么年龄段实现的,企列出心理发展变化的时间表。

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往往是描述性的研究和理论性的探讨。

Why指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揭示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找出影响心理发展变化的因素。这个方面的研究常常是分析性的或解释性的研究。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第一,以年龄作变量,易忽略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也易混淆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以年龄作发展的一个标志,这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简明、易于理解,但却给研究工作带来了麻烦。

研究工作的重要目标是要弄清导致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所以,探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科学家的重要任务,也构成了科学家的重要思维方式。但以年龄作变量却常常使人误认为年龄的变化就是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原因,结果常常忽视真正的原因。以年龄作变量也常常使人将相关关系误认为因果关系。 第二,被试的年龄跨度大,对研究者的素质和方法要求高,必须适应各个年龄段的被试。

从刚出生的新生儿到即将死亡的垂垂老者,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使不研究成年期以后的心理发展问题,仅仅是从0岁到18岁的心理发展,也是十分令人头疼的。婴儿不会用语言表达,你必须通过他的其他外部行为来推断其心理发展,这就需要敏锐的眼光和聪慧的头脑以及与婴儿长期接触的经验;而青少年已经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得到他们的配合是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保障,而与他们交往却常常是一件难事,所以,要真正得到他们的配合就需要研究者具有良好的亲和力。 第三,主客体相互作用,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是心理学研究的共同困难。 第四,被试的意识性,可能导致虚假的合作(实际上可能是捣蛋)、不合作、过分的合作。 第五,儿童发展的早期的多数心理现象都缺乏稳定性,容易使研究结果缺乏准确性。 第六,在社会性发展研究方面,社会赞许性效应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第七,儿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时间太长、次数太多,易导致练习效应。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坚持客观的标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该原则,则会误入歧途,导致反科学的结论。必须做到:

1.以真实地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目的 ①选题来自客观实际。

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设计、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结果的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论的得出等,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③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选题具有先行性,要为科学的决策服务,而不是为了去论证某一决策。

第二,不容许从自己的“期待”出发。符合自己“期待”的结果就采用,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舍去的做法

是错误的。

第三,客观、公正地对待一切科研成果。不能认为自己的成果就优秀,别人的成果就差劲。 2.研究过程中必须确立客观的指标研究过程中必须做到: (1)要以“发展参数”为依据

所谓发展参数,是指确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第一,心理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点。

第二,发展的时间。第三,发展的速度。第四,发展的量的高度。 第五,发展的协调一致性。第六,发展的差异性。

第七,生理成熟可以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参考指标。 (2)心理现象的客观指标应具备的特点 第一,必须包括常模和计分标准。

第二,必须找到可供测量的外部行为表现,如行为、活动、言语和作品等。

第三,应能较好地阐明发展参数。即通过这种指标所得到的成绩、数据、等级、水平等来表现心理发展的阶段、时间性、速度、稳定性、协调性、差异性等。 (二)发展性原则

坚持发展性原则实际上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心理。所谓发展的观点实际上就是矛盾的观点,即坚持从发展的角度、运用矛盾的观点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发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儿童内部的矛盾运动,没有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就没有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二,社会生活环境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第三,个体心理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也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能用僵死的观点看待变化中的个体及个体心理。 (三)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采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个体心理的发展变化。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个体心理的构成,个体心理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 第二,坚持将个体心理放在由各种社会生活条件构成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因此,相对于环境这个系统来说,个体心理这个大系统只是一个小系统而已。

第三,坚持将个体的心理发展放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儿童教育、儿童福利和儿童成长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实践中,一切要从符合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研究的进行不能有害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违背教育原则。有些研究从纯粹科学的角度看是有价值的,例如,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为了弄清早期生活经历的缺乏是否真正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曾将两个儿童关在黑屋子里长达三年,结果导致两个孩子智力严重低下,终身也无法弥补。这一研究是违背教育性原则的。还有一个研究,是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做的有关恐惧形成的研究,其目的是要证明情绪是学习来的而不是遗传来的。虽然实验结果很有启发性,但实验中造成儿童恐惧这一事实受到质疑。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儿童、青少年是在实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的,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必将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水平和变化,都是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该选择儿童教育JL童保健、儿童文学和儿童福利等社会实践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既要有联系实际的科研题目,也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指针。要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矛盾,正确处理理想的实验设计与现实的研究条件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不同类型,研究者需根据研究的时间、范围、被试、研究人员以及研究设备等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类型。具体的研究类型如下:

(一)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longitu—dinal research)

在心理发展研究的设计中,除要涉及实验心理学所讲的实验变量,如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或机体变量、刺激变量、反应变量等外,还常常有几个特别重要的设计变量:一是人群,指某一出生时间相同的被试样本;二是年龄,指被试的生理年龄;三是研究时间。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发展设计: 表4—1基本的发展设计

通过这个基本的设计模式,可以演变出几种不同的设计模式。 1.横断研究设计 表4-2 横断研究的设计

在同一评价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样本进行研究,以比较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所研究的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该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优点:①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并能同时研究到两个以上的年龄段的人群的心理发展情况;②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研究结果;③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研究, 可以避免社会文化的变化可能给研究结果带来的不良影响。

缺点:①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资料,只能得到个体发展过程中某些年龄点的发展资料;②容易混淆由于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由于各年龄组在不同时代所经历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不同而带来的变化,即无法克服所谓“世代变迁”的问题。 2.纵向研究设计

表4-3纵向研究设计

这种研究能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人群进行长时间的追踪研究,比较两次以上的评价时间里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了解人群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优点: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研究,能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人群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和质变的规律;②可以揭示人群的心理发展变化和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③对某些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研究结果的问题,只有通过纵向研究才能最后得出结论,如早期经验对个体入格发展的影响。

缺点:①研究时间太长,一次能够同时研究的被试数量有限,不能在短时间得到大量的研究成果;②由于研究时间太长,被试的数量可能会因种种因素而不断减少;③反复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测量,可能导致练习效应,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④长时间地对被试进行研究,可能引入一些社会变迁、生活环境变化等无关因素,减弱研究的科学性。 3.时间一延缓研究设计 表4—4时间一延缓研究设计

这种研究能在不同的时间内对相同年龄的人群进行研究,从而发现相同年龄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内心理的发展变化。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人群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上述研究设计都是比较简单的设计,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而言,这些简单的研究设计往往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需要更复杂的研究设计。

4.连续发展研究设计

这种研究设计由夏尔在1965年提出,主要是针对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新的连续观察设计。其中又包括三种基本情况: (1)连续横断研究设计 表4—5 连续横断研容究设计

这实际上是一个二因素设计,即人群和评价时间。可以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评价时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成绩比较和相同年龄组在两次不同时间内的成绩比较,来分析年龄变化和社会环境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连续纵向研究设计 表4-6连续纵向研究设计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二因素设计,即年龄和人群。选择两个不同时间出生的人,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既可以比较同一年龄组的被试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也可以比较不同年龄组的人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心理发展差异。 (3)聚合交叉设计 表4—7 聚合交叉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1) (横断研究2) (横断研究3)

在此设计中,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起来考虑,引入了人群、年龄和评价时间三个变量,能获得较理想的结果,但实现起来难度也较大。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二)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 1.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个体进行个别的、系统的研究。既可以是追踪研究,也可以是回溯研究。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日记法或传记法。现在也通常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如录音、录像等。2.组群研究 组群研究是将具有相同性质的被试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群体的样本进行研究。抽样技术是这种研究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三)血缘关系研究与跨文化研究 1.血缘关系研究

血缘关系研究指通过人们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析某种心理特征发生的频率或一致性程度,从而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该种心理特征的作用的大小。主要包括:①家谱分析;②寄养儿童研究;③双生子对比研究。

2.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指对同一课题通过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探讨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主要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文化共同性问题,另一个是心理发展的文化特异性问题。如果某种心理发展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那么,该心理现象要么受到文化共同性

的影响,要么是遗传的产物;如果某种心理发展具有文化特异性,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该心理现象的发展规律不一致,则该种心理发展主要受到文化的影响。 四、发展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自然主义研究法(naturalistic research methods)

自然主义研究法,就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对儿童心理发展所做的研究。这类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脱离儿童的生活情景,不控制或改变自然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在纯粹自然的状态下开展研究,因而儿童能够自然地表现出其心理活动,研究结果往往具有真实性。这种方法还简单易行,不需要较多的实验器材,也不需要专门的实验场景。但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没有必要的变量控制,所得的研究结果往往在科学性、准确性上存在问题,尤其不能探索到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且对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 自然主义研究法主要包括下面几种具体方法:1.婴儿传记法

即对刚出生或出生后不久的婴儿进行系统的观察,并将所观察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便确定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规律的方法。在儿童心理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少重要的儿童心理学家均采用了这种方法。例如,儿童心理学之父普莱尔经过对自己子女长达三年的系统观察,整理出版了著名的《儿童心理》,从而奠定了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基础。应该清楚的是,婴儿传记法是以系统观察为基础的,没有经过系统的观察所得出的婴儿传记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在传统上,婴儿传记法只是父母兼科学家的人才能做,且所得到的多数都是比较单一的文字记录。在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家庭都有了录像、录音设备,利用这些设备,可以得到更加科学而准确的婴儿传记,从而使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2.自然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因此,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例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和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之研究》等都主要是通过观察法收集资料的。

进行观察研究必须首先进行观察设计。观察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其一是确定观察内容。例如,要研究教师期望对师生交往的影响,就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学校、在哪个年级和班进行,要观察哪些现象等等。其次是选择观察策略。常用的观察策略有参与观察策略、取样观察策略以及行为核查表策略等。最后是制定观察记录表。

随着观察方法的不断发展,观察技术也日益完善。目前,在制定观察记录表时,通常采用观察代码系统,它们是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的一些符号代码系统。 运用观察法研究心理发展,应当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①对所要观察的问题要有基本的了解,观察目的要明确。例如,研究师生相互作用时,观察者要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举手与发言、教师板书与面部表情等。

②尽量使儿童自然放松,处于正常活动状态之中,不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已成为观察者的研究对象。观察者通过单向玻璃、电视、纱幕、潜视镜等进行观察就是为了使儿童的真实行为不受影响。

③要善于记录与观察日常有关的事实,以便事后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见。例如,研究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由于学前儿童言语表达方式与成人不同,所以,应避免使用成人语言做记录。为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可使用小录音机、录像机等器材。

④观察者除了观察儿童一般言行之外,还应分析儿童其他一切有关材料,如作文、日记、各种作业、绘画、手工制作等。

观察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比口头报告或问卷

调查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当然,观察法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测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此外,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3.临床法

临床法本来是精神分析学派所采用的一种精神分析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谈话、观察来探测精神病人的内心的潜意识活动的奥秘,以便进行分析治疗。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这种研究方法引进到儿童心理学领域,主要用来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或智力发展的内部奥秘。其特点是要求谈话全面、深入且富有灵活性。 这种方法最初只是口头交谈,随后是以口头交谈为主,辅之以摆弄或操作实物;最后经过皮亚杰修订,发展成为以实物摆弄为主,辅之以口头提问,从而将摆弄实物、口头谈话和系统观察结合起来,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研究法(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or manipula tive)

实验法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既是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此方法在普通心理学中已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三)其他辅助方法 1.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儿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在访谈中,访谈者应争取掌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积极影响儿童,尽可能使研究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访谈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研究目的和一整套的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法的这些特点说明,访谈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观察法获得有关儿童的更多、更有价值、更深层的心理活动情况和心理特征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比观察法更复杂、更难于掌握。近年来,访谈法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例如,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以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辅以其他研究方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访谈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种类。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有无统一的设计要求和结构,访谈法可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根据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为了得到儿童的积极配合,取得客观、全面的材料,访谈者在进行访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访谈前要充分熟悉访谈的内容,尽可能了解儿童的情况,选择好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带齐进行访谈所需要的材料,如访谈研究的简要文字说明、记录纸等。

第二,访谈开始时应提一些非研究性问题,如“近来学习怎样?”“喜欢看什么书?”等,以便建立起合作、友好的交谈气氛。

第三,访谈者要掌握交谈的艺术,尽量做到轻松自如,不紧张生硬。谈话的话题和内容应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的,能从中分析出其心理活动。访谈者还要善于因势利导地借助能引起儿童共鸣的媒介与儿童

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第四,访谈成功的关键是把握谈话的方向。访谈者可以用多种提问方式把握好方向,使谈话自始至终围绕调查目的进行,以免离开主题的漫谈。提问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设问、追问等。提问时,访谈者要注意访谈对象的特点。例如,在与学生交谈时,访谈者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以恰当方式提出,让他们说出真实态度、想法。

第五,访谈的记录可以是现场少记、事后多记,也可以边记录、边交谈、边观察,及时捕捉能代表儿童心理特点的信息。如,对幼儿的访谈要考虑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常用各种动作、表情来补充或表达。所以,访谈时不但要记录幼儿的原话,还要记录那些非语言表达方式。

访谈法有许多优点,它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数据,适用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访谈对象,具有比问卷法更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访谈法的局限性首先在于,访谈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受访谈者自身的素质影响较大,与其他研究方法比,费时费力,而且访谈所得资料不易量化。另外,访谈效果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特点的限制。 专栏:访谈法研究设计实例 儿童父母对子女人格特点的自由描述

指导语:“我们是……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正常儿童人格特点的研究工作。现在,请您告诉我们:您认为您的孩子的典型特点是什 么?谈话将持续l5分钟左右,而且,我们要把谈话的内容录到磁带上,等我们把它转写到纸上以后,就把它抹掉,您愿意参加吗?”

“如果可能,我们希望分别访谈爸爸和妈妈,您同意吗?”如没问题,则开始提问,同时打开录音机。 “下面,请先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您孩子的背景情况:孩子的性别、年龄、排行,您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职务。”

“请您告诉我,您觉得孩子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如果父母不知从何说起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

“只要您认为对于描述他的特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您说什么都行。”

如果父母停止不说了,或不知道更多的了,但时间还没有超过15分钟,则说:“您再想想还有其他您觉得孩子具有的、比较独特的地方吗?”(结束)

如果时问超过了15分钟,并且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描述,则说:“从您告诉我的话中,我可以形成一个对您孩子的总体印象,我可以把他的特点同其他孩子的特点进行比较。最后,谢谢您的合作。”(张雨新:《中国儿童人格结构及其发展的研究:基于父母知觉的描述》,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2.问卷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都是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基本方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它们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是问卷法的问卷比结构访谈更具目的性,内容更加详细完整,设计更为严密科学。问卷法的特点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是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研究,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和主观性。问卷法的另一特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由于问题和答案都预先进行了操作化和标准化设计,因此,所得资料也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目前,这些定量分析工作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不仅方便,而且准确,所以,问卷法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问卷的设计是问卷研究的关键环节,直接涉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问卷的回收率

问题是问卷的核心。在设计问卷时,设计者应对问题的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善于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问题。问题表达时语词使用要得当,问题排列方式和回答方式也应根据研究需要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结构科学、逻辑性强的高质量问卷。 使用问卷法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问卷中试题的数量不宜过多,必须紧紧围绕所研究主题。第二,问卷中试题的内容应是儿童熟悉的,以使儿童愿意积极配 合,认真回答。

第三,大规模的问卷研究,必须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预测中出现的答案是充实正式问卷试题的来源之一,应及早删去预测中难以区分等级或水平的试题。

第四,问卷法的形式,应以封闭式为主、开放式为辅,答案要便于归类、统计。 第五,问卷法选取被试的数量不能正好等于研究对象,应根据回收率和有效率来确定。

第六,研究者应注意儿童可能因为某些思想上的顾虑,在填写问卷时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而是根据社会的赞许性来填写。作为发展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问卷法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它的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简洁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经费,取样较大,对于描述一个总体的性质是很有意义的。另外,问卷法匿名性强,回答真实,那些不宜用访谈法进行当面询问的问题,涉及儿童内心深处的情感、动机等问题适合用问卷法来研究。问卷法的缺陷在于对被试的言语发展水平有一定要求,因而不适于年幼被试。另外,被试的口答还带有一定韵主观性,因而由此获得的有些数据资料还需用其他方法加以验证。 3.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测验量表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即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编制测验量表需要经过编制测验题目、预测、项目分析、合成测验、取得信度与效度资料、建立常模等标准化过程。应用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对儿童进行测量,将其得分与常模分数相比较,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测验法既可用于测查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目前,国内已有一些较好的量表,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从中加以选用。 在使用测验的过程中,研究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测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测验手册,特别是指导语和准备测验所需材料。

第二,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一般应为被试日常学习的环境,如让学生在教室中进行测验,同时应尽力排除一切干扰。

第三,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指导语和标准时限进行测验,若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改变。 第四,努力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被试的合作,保证测验的效果。

第五,根据被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验方法。如学前儿童独立工作能力差,模仿性强,所以对学前儿童的测验应采用个别测验,不适合采用团体测验。

测验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测验量表的编制十分严谨,结果处理方便,量表有现成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量表的种类较多,可以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测验法存在的不足是使用灵活性差,对主试的要求较高,结果难以进行定性分析,被试的成绩也可能受练习、测验经验的影响等。所以,测验法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其他方法一样,只是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之一,还应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

从上述可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研究者不应孤立地采用一种方法,而应根据研究的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他方法,这样才能获得多方面、丰富、客观的数据资料。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得出的原始数据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定性分析和解释才能揭示其意义,并通过科研报告表达出来。 专栏:常用的测验

中国比纳测验。我国早在1924年已有陆志韦修订的“中国比纳西蒙智力测验”,l936年进行了第二次修订,l982年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称作“中国比纳测验”。“中国比纳测验”的内容包括说出物体、辨别图形、推断情景、指出缺点、计算等51个项目,分为语言、数学、解题和技巧四类。适用于2岁~l8岁的城市儿童和成人。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国内常用的韦克斯勒量表包括“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WAIS-RC)和“中国一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l—R)等,它们都是我国心理学家对相应的韦氏智力量表修订后提出的。

瑞文测验。瑞文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编制的一种非文字测验。张厚璨主持修订的称为“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包括5个系列,60个题目。l988年,李丹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和彩色型联合使用,称为“瑞文测验一联合型(RT)”,共6个系列,72题。这套测验适用于5岁~75岁的幼儿、儿童、成人和老年人。有城市常模和农村常模。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这个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的。英文版中共有187题,每种人格因素含10个~l3个测题。l6种人格因素有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等,这些因素各自独立,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l985年,祝蓓里、戴忠恒等人主持了该表的修订工作,并于l988年发表了成人、大学生和中学生男女6个全国常模。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测验外,在国内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验还有画人测验、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超常儿童认知测验、丹佛发展筛选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808神经类型测验表等。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有四个,即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一)描述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发展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例如,在发展研究中经常需要描述被试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的能力状况和学习成绩、学生在团体中的社交地位、被试的性格特征等等情况。只有在正确描述了这些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揭示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因。 (二)解释

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如果说描述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解释就是说明“为什么”。例如,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外语越来越感到困难?为什么会发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儿童智力发展包括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怎样?等等。要解释这些问题,需要借助科学理论。 (三)预测

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科学理论是正确预测的重要工具。例如,根据“强化理论”可以预测,如果儿童某一行为在发生之后受到奖励,这一行为就会重复发生。 (四)控制

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所谓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例如,欲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可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控制也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正确的描述是合理地解释变量问关系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解释!登产生正确的预测;根据正确的解释和预测才能进行有效而预期目的的控制。所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是分层次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正确性与科学理论密切相关。解要璺翼翼控制所涉及的往往是科学理论中关于变量之间的美系(晃参号因果关系)的内容。而变量之间关系的建立或确认通常有。其蕃譬望苎里和季础,因此,在解释、预测和控制时需要了解变量关篆晶适用范围,以免误用。 专栏: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历史较长、影响。 面较厂的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理论心理学 之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7)

教育心理学主要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教育心理学在师范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师资培训和学校内部孽犁中的一门必修科目。教师(包括未来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掌!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将会减少教育活动中的盲目,增聂自觉性。教育工作者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分析,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检验自己的教学全过程,去研妻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高尊施教,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教育艺术。教师们无疑将从这门科学中得到许多教益。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是了解人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并根据这些规律组织教学过程、德育措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人适应各种工作的需要,造就高尚的道德行为。这些研究包括教师培养的心理学基础、学校管理的心理学问题、青少年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甚詈:智?落后儿童的特殊教育以及智力超常儿童的发现和培养。主年来,由于老年心理问题的突出和终身发展观点受到重视,老年人的学习问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列入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概述(1)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一、认知的含义及表现 (一)“认知”的涵义

“认知”是近几十年来由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描述人的认识能力的新概念,源于英文cognition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认知”

随着关于人类智力的思维研究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出现和相关研究技术的引入,心理学家们目前更倾向于用“认知”这个词来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广泛,“认知”——认识和知识,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将在学术意义上进行讨论的内容与在较为通俗意义上使用的名词(认识)区分开来。

从广义的角度看,认知几乎包含在所有的认识活动中。例如,在获得信息、理解信息、验证信息等过程中包含着认知的成分;在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评价计划的可行性和修改计划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认知的参与。 2.狭义的“认知”

狭义的认知具体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认知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产物。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主体内在的认知过程,但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主体认知活动的外在行为来推断在其大脑内部进行的认知活动本身。 (二)认知加工的两种表现方式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学家所能观察到的是主体认知活动的外显行为。可以从意识和无意识两方面来看。 1.有意义的识记

个体所能记住的某个词表的数量,如在辨认某些图片、字词时所花的时间或计算某道算术题的正确性等,表明个体有意义识论的能力高低。但心理学家所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容易被观察到的内容,而是那些潜藏在这些行为下面的加工过程和技能。例如,6岁儿童和l4岁少年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时,所使用的认知操作各是什么?对词义的辨别速度是如何反映主体对信息的不同贮存方式的?婴儿是如何利用其关于自己母亲的心理表象去区别其他形象的?这种心理表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被不断精确化的?等等。简言之,认知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是,个体进行认知活动的内在过程以及导致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 2.无意识的加工过程

认知不仅寓于意识水平之上的那些认识活动中,同时也寓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某些非意识行为的过程中。例如,当我们平时在听收音机或看报纸时,对每一个声音或字符的辨认都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其实,在这些活动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认知机制。 (三)认知与智力、思维的关系

在较通常的意义上,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这三个术语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表示人在认识方面的特点和能力。因此,在一些不需要作严格区分的情况下,这三个概念常被混用。但是,从较严格的意义上看,在这三个概念问还是存在着区别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因此,“智力”与“思维”间的关系应该是: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而当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

的含义等同;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

实际上,关于智力与思维的研究正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心理学家们为了弄清智力的本质,揭开思维的谜团,正在不断深入地研究着。 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广义的研究对象

从广义上讲,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测量理论(最早的测量学派认为认知能力是由各种亚认知能力构成的)、皮亚杰(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以生物、数理逻辑为基础,认为人的认知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的思维有本质差异)、生态学理论(由吉布森[J.J.Gibson]提出,认为心理学研究不应局限于实验室内,更重要的是生态学效度,即在自然环境、没有严格的条件控制下,能够发生和实验室条件下相同的结果就说明具有较高的生态学效度)和信息加工理论(即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等。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概述(2)

2.狭义的研究对象

从狭义上讲,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指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的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包括:人如何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怎样表征,从而转变为人脑中的知识;知识怎样贮存,又是怎样用以指导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记忆和学习、思维、表象、语言和情绪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机模拟等。

三、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史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

在西方的文明中,对人的认知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上)在他们关于知识的性质和由来的论说中,曾经推究了记忆和思想。这些实质上属于哲学性质的早期论说,终于演变为延续很多世纪之久的论争。对立者是经验论者——这些人相信一切的知识都来自经验和先天论者——这些人认为儿童出生时就具有大量的先天知识。这种论争在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时由于英国的哲学家洛克(J.Locke)、休谟(D.Hume)和穆勒(J.S.Mill)等人维护经验论的见解和哲学家如笛卡儿(R.Des-cartes)及康德(1.Kant)等人提出先天论的见解而日益加剧。虽然这些论辩的核心都是哲学的,但它们常常滑人关于人的认知的心理学构思。同时,笛卡儿所强调的演绎法作用、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20世纪中叶兴起于美国,同时对美国心理学影响最大,扩展至欧洲,波及苏联。80年代传人中国,以1983年中美科学院联合召开“认知心理学讨论会”为标志。l986年,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西蒙(H.A.Si—mon)曾到西南师范大学讲学,其信息加工的观点使人耳目一新。

四、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外因和内因,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也离不开孕育其诞生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一)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外部条件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外部条件主要是指邻近学科的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特别是新“三论”、计算机科学以及语言科学成为了认知心理学的“助产士”。

1.新“三论”对心理学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往往与实际需要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商农(Shannon)和维纳(Winner)分别从事于改进通讯效率和火炮追踪目标的研究,并分别于1948年和l949年创立了信息论和控制论,而控制论又为系统论奠定了基础,此“三论”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信息论着重研究信息的传送,即通讯技术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盛行,后来它的影响才逐渐下降。该理论能够较好地说明被动的信息传输系统,但不能为人的心理机能提供合理的模型,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信息论对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思想上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把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比作“通讯通道”(communica—tion channel),并借用了大量的术语,如信息量、信息编码、通道容量等。

控制论和系统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也表现在思想上。控制论主要研究系统的控制过程,认为控制是通过信息反馈实现的。系统论则强调系统的作用。系统把有关过程的当前状态反馈给中枢,以实现对过程的控制。人的认知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同样需要监视和控制。它们推动了自动控制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观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是另一外部因素。早在心理学家讨论计算机之前,计算机科学家就大声讨论心理学了。不管采取什么具体观点,计算机科学家总要这样或那样将计算机与人进行对比。这充分体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人工智能是企图使计算机进行智力的行为。

图灵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后来被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艾伦·纽厄尔(Alien 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卡内基一梅隆(Carnegie--Mellon)大学,已经花费了25年的时间来培养懂人工智能的认知心理学家,而且也培养懂认知心理学的人工智能的工作者。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对认知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始终是极小的,然而,间接的影响却一直是巨大的。很多概念已经从计算机科学中采用过来并且用之于心理学的理论中。也许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一部机器的智力行为,已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我们从分析自己的智力时的各种约束和错误想法中解放出来了。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概述(3)

从解决计算机能否思维的理论问题到智能计算机的研制都要涉及心理学,需要与计算机科学有某种“共同语言”的心理学。这对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计算机科学对心理学的影响同时就包含了它对心理学的需求。 3.语言学

对认知心理学有影响的另一个领域是语言学。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rrChomsky)开始发展一种分析语言结构的方式。他的工作表明,语言要比以往所设想的更加复杂,而且许多盛行的行为主义的表述公式是不适宜解释这些复杂性的。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的分析,在使认知心理学家们能够击退盛行的行为主义的想法方面已被证明是带有关键性的。哈佛大学的乔治·米勒(GeorgeMiller)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在使心理学家注意这些语言学的分析,以及识别各种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方面发挥了作用。 (二)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心理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l9世纪赫尔姆霍茨(H.L.Helmhohz)和唐德斯(J.C.Donders)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是今天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冯特(W.Wundt)是现代实

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W.James)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E.B.Titchener)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和原则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1.符号系统

关于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纽威尔(Newell)和西蒙(Simon)提出了迄今最为完整的说明。他们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或人工的(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操纵符号(symb01)的。符号是模式,如语言、标记、记号等。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警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而形成符号结构(svmbol Structure)。符号结构又可称作语句(expression)。符号和藉号结构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但是,符号不仅可以代表外部事物,而且还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一个符号结构可以标志另一个符号结构,或标志一个程序。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进行该符号所标志的操作。纽威尔和西蒙进而认为,信息加工系统也就是物理符号系统(Phy8ioal 8ymb?1svtem)或符号系统。之所以冠以“物理”一词,目的在于强调这种符号系统确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或者在现实世界中是可以实现的。 2.加工系统构成

纽威尔和西蒙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Receptr)、效应器(eftector)、记忆(Memry)和翌分!(Proceso)组成的,其一般结构见图5—1。感受器接收外界信息,效应器做出反应。信息加工系统都以符号结构来标志其输入和输出。记忆可以贮存和提取符号结构。加工器包含3个因素: ①一组基本信息过程(elementary Inormation Proces5e5),如制作和销毁符号,制作新的符号结构和复制、改变已有的符号结构,以符号或符号结构来标志外部刺激并依据符号结构做出反应,以及 贮存符号结构,进行辨别、比较等。

图5-1 信思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图

②短时记忆,它保持基本信息过程所输入和输出的符号结构。

③解说器(Interpreter),它将基本信息过程和短时记忆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系列。对基本信息过程系列的规则的说明即构成程序,它是信息加工系统行为的机制。这也是解说器名称的由来。信息加工系统的上述功能也可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照纽威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这样,以符号操纵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就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出目的性行为。这种系统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特殊性。在进行认知过程的研究时,除了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法则,还必须注意下面三条原则: 1.经验性原则

经验性(上mpirical)原则是相对于哲学思辨而言。认知心理学强调以实验、统计为主,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这就是经验性原则。比如说,一个实验要经得起重复验证,多次相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应该一致才能说明问题;一个理论假设应该能够证真,也能够证伪,即不仅能够证明它在什么条件下成立,也能够证明它在什么条件下不成立。 2.分解性原则

分解性(analytic)原则是指分解实验,研究大问题中的小问题,即把复杂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小的部分来研究。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题目小,便于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当然,过于严格的实验控制带来较低的外部效度,这又带来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一般来说,一个大的研究课题首先要“分解”成若干小题目,当小题目的研究取得结论之后再进行“组装”,即从整体考察大题目下小题目的一致性和内在联系,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 3.过程性原则

什么是过程性(process)原则呢?例如,给你一张某人静态的照片,你恐怕不易看出他的个性特征,外向与内向、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等。但如果是很多张照片甚至是一连串的摄影镜头呢?显然就容易多了。因此,必须在动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分析变量的作用、交互作用。一个过程的理论模型代表了假定的信息加工阶段。

如果说经验性原则和分解性原则是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应该遵循的话,那么过程性原则更加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特色。从过程的角度研究人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点:①关于过程的理论比关于内容的理论更具有概括性、恒定性,这类似于计算机方面程序与数据的关系; ②过程的研究有利于确定信息加工各阶段的顺序,有利于建立精细的理论模型; ③具有实践意义,特别是应用于智力开发、人工智能等。

然而,追踪过程又存在着相当的困难。主要是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为可见的S与R之间的0是不可见的,只能间接测量,而现在又必须去研究它。所以说,人的心理是一个“黑箱”,研究目的就是要使它尽量变成一个“灰箱”,也就是弄清它的内部过程。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综上而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就是用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过程。 二、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上,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l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5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上还是F或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从而得出结论。 (一)反应时研究法

反应时研究法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而且在几种研究方法中,反应时(ResponseTim上,简称RT)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最重要的外部指标,体现了大脑活动的复杂程度。该方法往往是通过假设检验来实现的。从它的发展历史上来看,179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发现助手观察星体运动的时间和自己相差0.8秒,于是辞退了该助手,由此引发了“人差方程”的研究。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把生理学中测量神经冲动传导时间的思想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反应时技术从此诞生. 1.相减因素法实验

相减因素法又简称减法法。在研究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模式识别、短时记忆时,常应用这种反应时实验。这个方法最初是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相减因素法的理论逻辑是这样的:通常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具体地说,在一个反应时实验中,要求被试觉察一个灯光刺激并以右手按键做出反应,这样就测得一个简单的视觉反应时(RT)。如果实验安排红、绿两个色光刺激,并要求被试看到红光.时以右手按键来反应,而看到绿光时不反应,这样测到的复杂反应时(RTa)要长于前面的简单反应时(RT)。这两种反应时作业的区别仅仅在于后者需要将红、绿两色光刺激区分开来,所以这两个反应时的差就是辨别过程所需要的对间,即RT:--RT一辨别过程时间。同理,如果实验仍安排红、绿两色光刺激,但要求被试在看到红光时,以右手按键来反应;而在看到绿光时,以左手按键来反应,这时被试不仅要对两个色光刺激进行辨别,而且还要对反应做出选择,将这样测到的复杂反应时(RT)减去含有辨别过程的复杂反应时(RTz),就可得到选择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RT一RT一选择过程时间。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的,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

2.相加因素法实验

相加因素法又称加法法,是对相减因素法的一种延伸,试图在减法法之前证实各加工阶段的存在。 相加因素法的理论逻辑为: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力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时问的变化就可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斯腾伯格(Saul Sternberg)最初将这个反应时实验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在他的实验里,先给被试看l个~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1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做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斯腾伯格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照他的看法,测试项目的质量对刺激编码阶段起作用,识记项目的数量对顺序比较阶段起作用,反应类型对决策阶段起作用,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对反应组织阶段起作用。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用框图表示出来(图5—2):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所需的时间,而要间接地通过两种作业的比较才能得到,并且相应的加工阶段或操作也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发现。如果有一个实验技术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现在发展出来的这种实验技术即称“开窗”(Open Window)实验,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的形式,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是对减法法和加法法的发展。运用开窗法测量反应时,需要事先对被试进行训练。现以一种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在此实验里,给被试呈现1个~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做出一次反应。实验的具体进程如下:现以“KENC+4”为例,4个刺激字母相继呈现,被试自己按一下键就可看见第一个字母K并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做出声的转换,即说出“LMN0”,然后再按键来看第二个字母(上),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4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并做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根据这种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①从被试按键看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中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②被试进行规定的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③从出声转换结束到被试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于记忆中,从第二个字母开始还需将前面的转换结果加以归类和复述。这3个加工阶段可用图5—3来表示。在4个刺激字母实验里,可以获得l2个数据,从中可以看到完成字母转换的整个过程,经过对数据的归类处理则可得到总的实验结果。

这种“开窗”实验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在各个加工阶段的转换之际给一个外部指标(如按键),以便直接记录下每个阶段的反应时(RT),其优点是引人注目的。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可能在

后一个加工阶段出现对前一个加工阶段的复查等,在后面字母的贮存阶段还会包含对前面字母转换结果的提取和整合,并且它难以在最后与反应组织区分开来。尽管如此,“开窗”实验具有其他反应时实验所没有的特点。只要将它运用得当,是可以获得有用的资料的。

图5—3开固法买验

前面介绍了3种反应时实验。现在需要着重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反应时实验,不管其具体形式是怎样的,都应要求被试在保证反应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做出反应。一个实验的反应时数据的收集也应限于正确的反应,并将错误的反应排除。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只有正确反应的时间进程,才能反映实验作业的内部操作,其反应时数据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在一次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测试中,被试提取失败,那么这一次测试的反应时就没有意义了。但是,由此却引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一个反应时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测试,被试以降低反应正确率为代价可提高反应的速度,或者相反,为了达到较高的反应正确率而减慢反应的速度。这就是反应时实验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速度——正确率权衡(Tradeoff)问题。它表明被试在反应时实验中,可有不同的速度——以正确率权衡标准来指导。 (二)出声思考

出声思考又叫做出声思维、报告语记录或口语报告等。

在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问题解决时可利用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内部操作更为复杂,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这给研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人的思维活动又总是默默地进行的,可说是借助于不出声的内部言语来进行的。一个人在完成解一道数学题的思维作业时,他通过哪些内部操作来完成是别人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事后询问所得到的回答又常常是不完整、不十分准确的。克服这种困难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让他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进行出声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语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人的思维过程。这种出声思考的方法是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Duncker)首先发展出来的,后来纽威尔和西 蒙在研究I'q题解决时,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方法加以应用。在利用这个方法进行研究之前,应对被试进行足够的训练,使他们能较顺利地进行出声思考,否则出声思维会对正常的思维过程造成干扰。在做这种研究时,给被试一个思维作业,如一道数学题或一种智力游戏,让他们用出声思考来完成,同时用录音机录下他们的全部口述。如果被试在进行过程中间发生停顿,实验者可以问他现在想什么。但是,除非有特殊的研究目的并事先作准备外,实验者在进行过程中,一般不应提出问题,以免干扰被试的出声思考。将录音机录下的口头报告逐字逐句整理成文字材料,就可得到出声思考的即时的口语记录。这种记录包含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对记录作细致的分析,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有用的资料。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三)计算机模拟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

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

认知心理学主张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照它看来,如果认识了人的某个心理过程的规律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学理论,那么根据这个理论来编写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能以类似于人的方式来达。

到类似于人的活动结果,这个理论就得到证实,否则就会发现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计算机程序也就是心理学理论。通过对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也可以认识心理过程本身。所以,计算机模拟不仅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研究方法。这实际上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计算机模拟是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领域,并已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未来的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将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对心理学本身的意义却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例如,威诺加德(Winograd)将计算机程序与机械装置的蓝图作比较,认为蓝图可以帮助说明这个机械装置,但它不是关于该装置如何工作的理论;同样,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了解某个心理过程,但它并不是一种理论。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有些心理学家如纽威尔和西蒙等极为重视计算机模拟对心理学的意义;少数心理学家如斯金纳(Skinner)等则对计算机模拟作为心理学方法,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而绝大多数心理学家保持某种中间立场,或者说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

现在要就计算机模拟对心理学的意义做出结论似乎为时尚早。但要看到,计算机程序包含的具体的运算步骤,它具有的严密、详尽和逻辑的性质,使计算机模拟可以在检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中,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如纽威尔和西蒙等编写的“逻辑理论家”(LogicTheorist)和后来的“通用问题解决者”(General Problem Solver)等计算机程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并非每一项认知心理学研究都要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模拟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只有对某一心理过程的各有关方面或因素能加以综合时,才有条件进行计算机模拟。

不管应用哪一种方法,认知心理学都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这称作抽象分析法。因此,认知心理学特别注重实验设计,以求获得判定内部心理机制所需要的材料。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1)

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许多心理学家赞同这个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中,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出现看作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指行为主义的兴起)。但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认知心理学是新瓶装旧酒,不过是用信息加工的新名词来代替过去的心理学名词而已。可是认知心理学并不只是增添新的名词术语,而是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初期出现的这种一概否定的态度很快就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对信息加工观点的深入探讨。

对认知心理学的批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以认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情绪、个性等其他心理现象的研究少得可怜;②单纯的信息加工理论把人和计算机进行类比的思想方法具有缺陷;③认知心理学缺乏较为统一的概念和理论;④方法上的日益完善导致研究领域日益分裂,实验室效应大,生态学效度较低。现在将主要讨论人机类比的局限性和加工方式上的不同观点。 (一)关于人与计算机的类比

对信息加工观点的讨论首先涉及人和计算机能否作类比的根本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批评。 1.诺曼的观点

这些批评意见可以诺曼(Norman)为代表。他认为将人看作符号系统是不够的,人有更多的东西,人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具有生物的基础和演化的历史;人还是社会生物,他与其他人、环境有着相互作用。诺曼批评认知心理学将人看作纯粹的智能有机体:可与他人进行逻辑对话,可以知觉、记忆和思维。照他看来,有生命的和人工的信息加工系统有其共同的结构,这部分可称为纯粹认知系统或认知系统。但有生命的系统与人工的系统不同。有生命的系统(人)需要维持其生命,从环境中取得食物,保护自身,繁衍和教育后代,这些 都是通过可称为调节系统(Regulatory System)的生物结构来实现的。调节系统是一种内稳态系统,它与认知系统相互作用,以做出对环境的解释和维持内稳态的行动。所以,有生命的系统具有目的、愿望和动机,能选择有趣的任务以及与目的有关的作业,可以控制心理资源的分配,适时启动和结束有关的活动。诺曼认为,认知系统是服务于调节系统的,而情绪处于这两种系统之间,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桥梁。他甚至提出,调节系统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认知系统是调节系统对智力因素的需要不断增长的结果,只有当认知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以后,它才有自己的独立存在并具有自己的功能和目的。根据这些设想,诺曼提出了一个以调节系统为主体的人的信息系统的结构(见图5—4),它与通常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如图5一1)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图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是直接与调节系统相连的,而且调节系统的方框画得较大,以显示其主导地位。诺曼表示,我们应当重新考虑人的信息加工的作用,而现有的理论的某些方面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图5-4人的信息加7-系统(据Norman,1981)

诺曼在上述批评意见中,对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主要是增添了一个调节系统。尽管有些看法是粗略的,甚至是假设性的,但调节系统所指明的那些因素及其作用无疑是存在的。这触及现在的认知心理学的薄弱环节:它难以把握情绪和需要、动机、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这种情况说明,撇开人的社会和生物特性而进行人与计算机的类比是有局限性的。

即使在认知操作方面,也可以看出人脑的生物结构对其功能的制约与计算机的电子元件对其行为的制约也是不同的,出现功能区别。比较而言,人脑的操作慢,易受情绪和动机等的影响,容易分心和犯错误,可能丢失信息或错误地提取信息;计算机的操作快而精确,可以永久保持和提取信息。人的知识常常是模糊的、近似的和粗略的;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征则是详尽的、严密的和合乎逻辑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可以发现新问题和吸收新知识,而这些都不是计算机的特征。看起来,人的长处却是计算机的短处;反过来也一样,计算机的长处则又是人的短处。似乎计算机不是模拟人脑,而是补充人脑的不足。这也表明人与计算机类比,的确是有局限的。公平地说,认知心理学即使在目前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涉及情绪、

动机、能力等心理现象。相反,已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情绪激活的模型,探讨了激情、认知能力、认知风格、社会性原型和图式以及社会行为等与个性密切有关的现象。但是,在这些领域里,认知心理学涉及的大多是它们的认知方面,凡是认知成分愈多的地方,它涉及得也愈多愈深入,然而它没有在整体上把握这些心理现象。与此有关,认知心理学本是研究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但它主张进行计算机模拟,则又会抹掉人的一些特点,如认知过程受情绪、动机等的制约,这使认知心理学受到许多批评。

前面提到的人与计算机类比所存在的局限性无疑是重要的,人们不应忽视这种局限性,而应对它做出分析。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心理学家考虑对现在的理论加以改进,另一些心理学家则否定这种类比,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严重的疑问。应当看到,与任何其他类比一样,人与计算机的类比也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水平上的类比,总要撇开一些因素,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局限性不应用来否定类比本身,而通过类比得出的结论也不应超出一定的范围。人与计算机的类比只涉及软件而不涉及硬件,这种类比本身就具有某种抽象性质。从这种类比来看人的心理,自然不能把握它的全部,而要舍弃一些方面或因素,如结构和操作的一些特点。这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认知心理学确实可以较好地说明认知过程或心理过程,而难于在整体上把握个性心理特征等,并在建立计算机模型时,总要撇开制约某一心理过程的若干因素。固然,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联系。但某一心理过程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还不是事情的全部,该心理过程仍有其自己的规律。使一些因素保持相对不变,而只研究某一方面或过程,这种分析性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心理学早就这样做了,认知心理学也不应例外,它不应受到特殊的责难。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划出从人与计算机类比得出的结论的应用范围,这就需要考虑心理学研究的多水平问题。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2)

2.诺莫夫的研究

在前面已经指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和心理学研究采取了多水平、多层次的观点。如果认真贯彻这个观点,那么就可以合理地看待信息加工观点的应用范围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苏联心理学家诺莫夫(JIOMOB)曾将心理学的研究分为4个水平或层次,认为心理学的理论大厦是由这些层次组成的:

第一个水平: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人看作是社会系统的成分、社会成员;研究人一社会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如个性发展问题、社会情绪的动力过程、心理气氛等。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

第二个水平: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

第三个水平:研究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在第二个水平上,只是作为个性的因素出现;而在这个水平上,则作为相对独立的因素。心理学过去主要研究这一水平。 第四个水平: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这是与神经生理学、化学等学科交叉的领域。

现在无须对上述心理学研究水平的划分作全面的评价,但仍可以看出,这种划分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是吻合的。应当说,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有关上述第三个水平即心理过程的理论。人们不应当用这个理论来代替有关其他水平的心理学理论,或者要求它成为无所不包的理论,无论是认知心理学的支持者或反对者都应如此。如果这样来看,那么信息加工观点难以应用于动机、需要乃至情绪等心理现象,就不应成为否定认知心理学的论据。 (二)关于加工方式

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确实是有区别的。除前面已经提到的外,还可能在加工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即认为信息加工方式是系列的或串行的,前一个阶段的加工完成以后,接着是下一个阶段的加工。这种现代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方式是否符合人的实际心理活动。有些心理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艾森克(eysenck)指出,如果坚持这个系列加工方式,那么只能有刺激驱动的加工即受刺激的性质所影响的加工,而不会有概念驱动的加工,即受过去知识和经验所影响的加工。

但是现在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既包含前者,,也包含后者,甚至认为这两种加工可能是同时进行的或部分重叠的。这意味着一些加工阶段可以同时起作用,即存在着平行加工方式。即使不从这两种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看,也仍然可以提出平行加工问题,如对多个项目的识别或提取。不过,这里涉及的主要是同一加工阶段的操作,大多具有局部的性质。平行加工方式存在的可能性是不能否定的,然而认知活动在整体上仍可保持加工的系列性。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没有前一阶段的加工,后一阶段的加工是无法进行的。如果承认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有限,那么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系列加工是可以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根据目前的情况,也许可以这样说,人的信息加工在整体上是以系列方式进行的,但也包含平行加工,实际上则是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的混合。即使如此,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论点似乎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的区别还涉及模拟加工和数字加工的问题。现代的计算机是按数字原理来工作的,它所加工的是以0或1来表征的离散信息。连续的模拟信息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离散信息,才能为计算机接收和加工。人具有极强的加工离散信息的能力,如语言、信息。在这个方面,人和计算机是相似的。但信息在人脑里还可以表征为连续量,而不是全或无、是或非这样的离散状态,即人可以进行模拟加工或类比加工。例如,谢帕德(Sherd)及其同事从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当给被试看一个偏离正位置一定度数的正写或反写的字母,要他们判定该字母是正写的或反写的,被试做出判定所需的时间是随偏离度数而改变的,一般来说,偏离的度数愈大,所需的时间也愈长。实验数据和被试的报告都表明,被试要完成这种作业,需要在头脑里将斜置的字母连续地进行旋转,直至转到正的位置。这意味着被试在心理上所作的字母旋转就像实际的物理旋转那样,即可进行类比的加工,故而旋转的度数愈大,所用的时间也愈多。这是人和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的重大区别。瑞夫斯(Drefus)由此而否定人和计算机的机能等价。但是舒瑟兰德(Siltheland)认为,对人脑的物理过程来说,类比性质的机能是典型的,但对认知过程却不是典型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根据。然而,人毕竟有不同于计算机的类比加工,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里提到的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和操作上的区别涉及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有关的争论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人们看清信息加工观点的特点,引导进一步研究的开展。总体来看,认知心理学从人与计算机类比出发,主要着眼于两者具有的相近的或共同的原理,自然要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认知心理学通过这种类比得出的一般心理学的结论,并不必然排斥人的心理的特殊性,它的理论框架仍然可以容纳人的信息加工的某些特点。前面提到的使矛盾变得突出的是计算机模拟,它会抹掉人的心理的一些特点,这恐怕也是计算机模拟对心理学本身的意义未得到普遍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认知心理学在研究各种认知过程时,通常的做法是使情绪、动机等因素保持相对不变,但它也可以研究人的情绪等因素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虽然现在还不能有效地做出这种影响的计算机模拟,但认知心理学是承认这种影响的。在其他的信息加工的特点上也是这样。例如,人的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著名的模型,虽然这个模型未能全部实现计算机模拟,但许多认知心理学家目前还是将它看作较好地说明人的记忆过程的学说。这些情况提示,对认知心理学而言,计算机类比和计算机模拟具有不同的意义,认知心理学通过计算机类比得到心理学的方法学结论,而计算机模拟则是它的一个方法,两者虽有紧密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一些心理学家在认知心理学的框架里,仍可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而不管是否能做出计算机模拟。这也是目前认知心理学的实际情况。

理论心理学 之 认知心理学

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3)

(三)未来展望

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富有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它主张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构和过程,因而得以成为当前占主

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然而,认知心理学只不过有50年左右的历史,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想见,有关一些基本原则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它本身也会发生变化。从这方面来看,在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中,除目前主要研究的操作系统以外,某种类似于诺曼所说的调节系统或控制系统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与此有关,人的信息加工操作的特点也将更明显地显露出来。同时,新一代的智能计算机的研制,也会促使认知心理学发生变化,并给正在进行的这场争论带来有益的启示。不管认知心理学将来是什么样子,它现在开拓的研究心理活动内部机制的方向无疑具有历史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i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