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精

更新时间:2024-04-25 11: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57岁的李庆远的《长生不老决》

长生之术,其道有十。曰打坐,降心,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能解此十道,始足于言延龄。得此十道之精微,始足于言长生。却病延年之法,返老还童之机,皆系于是。

打坐之道,行体端庄,合眼瞑目,此假打坐也。打坐之道者,二六时中,行往坐卧,心似泰山,不动不摇,六根不出,七情不入。素富贵行于富贵,素贫贱行于贫贱。无遇不安,无入不得。能如此,则不必参禅入定,便是肉身仙。

降心之法,湛然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杳杳冥冥,不分内外,丝毫欲念不生。此乃真定,不必降也。若心逐境驰,有所感念,觅头寻尾,或静有所见闻,现出无数幻象,则心生败坏,道德有损,不可不降。

至于炼性,如理摇琴。慢则不应,促则玄断,。紧慢得中,则琴调美。又如铸剑,钢多易折,铁多易锩。钢铁得中,则剑利矣。真旨如此。炼真性者,宜深体而善解之也。

界有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私欲浑忘,即超欲界。尘境荤忘,即超色界。不着空相,即超无色界。超此三界,则烦恼不生,邪魔远避。

敬者,道之根,主一无适之谓。信者决然无疑、真实不虚之谓也。能手敬信,即是圣贤仙佛。孔子曰:敬而信,以亲信。可见圣人亦从次下手。

断缘者,断尘缘也。尘缘不断,最足蔽心,万般聪明,皆为所蒙。

凡人不能无荣辱得丧之心,则机械之念生。机械之心生,则万种干时求利事作。于是乎纷纷扰扰,尘缘扰人,心无片刻安,神无片刻定,以致促其寿命。此大忌也。古人曰: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勿显德而露能,勿彰己而抑人。一切荣辱得丧之情,不系于念。一切生老病死之事,不蒙于心,则尘缘自断矣。古人修长生之道者,莫不如此。

至于收心,则又进一层矣,心乃一身之主,全神之舍,静则生慧,动则昧矣。人情迷于幻境,以为真实,甘受污染,不加洗濯,蒙蔽日深,离道愈远。若日新又新,绝尘离境,虚灵空洞,不着一物,心与道合,名曰归根,归根不离,名曰定静,归根定静之后,其心泰然,内无所看,外似无为,不垢不净,毁誉不生,非智非愚,利害不侵,各守其中,各行其常,与时常息,此为上智。夫心犹眼也,纤尘入眼,眼常不安,小事朦心,心常不定,不安不定,其病愈深,易随起随治,勿令不动,调和纯熟,自得安闲。无昼无夜,行往坐卧,应事接物,着意安之,心若得定,继续安养,勿令烦恼,少得安逸,渐渐训狎,惟益清远,此乃收心之道也。

简事,即凡事不宜求过之谓也。如食中珍错,衣中绫罗,财中金玉,身中名位,此皆分外玩好,足以乱我心神者,宜远避之。简事之旨,如是而已。一寐一餐,损益寄之。一言一动,福祸随之。能先见者,时刻防微杜渐,而消之于无形。然事有不可费,物有不可弃者,亦虚怀受之。勿以妨心,生烦躁,自病其心。最难除者,莫过色欲。当知色有想生,想若不生,终无色事。色即是空,想即是幻。心已冰

冷,何事不除。有真见者,早已看破,不受其害。

故曰观真者,达人之先觉。夫定者,出俗之极地,至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者事毕。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无心于定,而心无不定。故称之为泰定。心乃载道之器,静极则道居而慧自生。慧生于本性之固有,故曰天光。因心乱而昏,心静而明。慧即明矣,勿以多智而伤定,生慧非慧,生而不用者难。自古忘形者多,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也。庄子曰: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养,而和理出其性。恬知则定慧也,和理则道德也。知不用而安其恬,而道成德备矣。知此十道,则长生之诀尽其秘。能如此,则陆地神仙不难致矣。

257岁寿星李庆远其人: :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寿最高者,当数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膝下子孙满堂。由于他对中医中药,尤其对养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被人们誉为“神仙”。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 清代有位百岁寿星李庆远,他生前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

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延年益寿。”李庆远一生遵此“妙诀”,称:“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

李庆远认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他形象地把爱护与不爱护元气,比作蜡烛存放的位臵。若是把点燃的蜡烛臵于罩笼内,则燃烧的时间长;若臵风雨中,则时间必短或即熄灭。养生之道,亦是如此。

他非常欣赏老子之言:“毋劳汝形,毋摇汝精,毋使汝思虑萦萦(缠绕)。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他说,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养生之庸人所忽视。

他根据圃翁(古代一位善于养生的老人)的养生理论,特别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所谓慈,即仁慈、慈爱,也就是心地善良,不害物不损人,一片慈祥之心。这种慈祥、仁爱的快乐心情,足以抵御各种灾害,自然就可以使人健康长寿,养其天年。

所谓俭,即节省或节制之意。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神;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防止产生事非;俭于交游则可择友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可免除烦恼和困扰。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

所谓和,即和悦之意。君臣和则国家兴,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此为至祥

之道也。

所谓静,就是清静、冷静、安泰之意。也就是说身不过劳,心不轻动(胡思乱想)。神伤甚于体伤,“神之不守,体之不康。” 李庆远在讲到自己的起居饮食时说:“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多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亦不作过久之酣眠。”

他还讲到生活细节的注意事项。提出,凡细小之事,人们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伤身。他告诫人们: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所以,按着先人的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久视,耳不极听,坐不至疲,卧不至极;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要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富贵荣辱之动其念。此乃长寿之道也。 李庆远最后告诫说,饥寒痛痒,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爱自全之道,才是养生的准则和关键。

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录:这是经过考证的.

长生不老决(二)

其总诀曰: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以候神水至,再嗽再咽吞。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侵。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连环次第转,还返是良因。

其赞效歌曰:热擦涂津美面容,掌推头摆耳无聋。高攀两手全除战,捶打疼酸总不逢。摩热脚心能健步,掣抽是免转筋功。拱背治风名虎视,呵呼五脏病都空。

闭目冥心坐 夫闭目者,所以养神也。冥心者,所以敛妄念也。法当盘膝而坐,紧闭双目,内观其心,使一切杂念都归冥灭,灵台朗澈,普照通明。坐时下用厚垫,头须持正,脊须竖直,全身四空,不倚不靠。尾闾应端正,不可偏欹,是为至要。

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 叩齿者,所以去心火也,所以集体中之神而使之凝聚也。法当将上下牙齿连叩三十六次,使微微作声。但不可行之过急、叩之急响,以徐缓轻微为主。盖过急则损神,极响反足以动其心中之火,无益者也。宜留意之。

两手抱昆仑 昆仑云者,喻头也。盖昆仑为山中之主,而头为人身之主也。法当以两手互叉,左右十指互间,紧紧叉住,抱持后脑,掌心贴臵耳根,拇指向下,两肘屈成三角,肘平于肩,如是微微呼吸,踵九息而止。呼吸之际,宜极缓极微,不宜有声,有声则气散矣。其所以须以两手抱头者,亦无非敛气之意也。

左右鸣天鼓 所谓天鼓者,即左右两耳聪门也。鸣者,以手指叩之作声也。鸣之所以使耳聪而外魔不易侵也。法当以两指平臵耳门,垒食指于中指之上,作力下弹,务使耳门上发极宏亮之声音。左右各

弹二十四下,先左后右,共弹四十八下而止。

二十四度闻 夫耳之门,即命之门也。二十四之数,暗按无极、两仪、四象、八卦、九官之数,即二十四气也。耳门左右各一,故须各鸣二十四度也。盖欲此二十四气遍布于耳门,使命门之根基牢固,以为延年益寿之基也。弹之极响者,清其火也。

微摆撼天柱 天柱者,即后颈骨衔接于脊梁者。微摆者,摆摇其肩也。撼天柱者,扭动其颈也。法当扭颈向左右侧视,两肩亦随之而摆动,左右相间行之。各行二十四次,左右共四十八次。此扭颈摆肩,所以去心火而却外魔之侵扰也。

赤龙搅水津 所谓赤龙者,即口中之舌也。舌为生津之具,津为保命之源,故舌亦可谓为命根。搅舌者,所以聚其津也。法当用舌尖抵上颚,先从左方卷向右方,更从右方卷向左方。如是频频卷搅,使津聚于中。但搅动时,宜徐不宜疾,否则伤源。

鼓漱三十六 鼓漱者,即聚口中之津,鼓气使出入漱动也。三十六者,周天之数也。鼓漱三十六者,所以鼓动周天之气完聚于身也。法将舌头搅出之津液聚于一处,然后向前吐出至舌尖处,则收而纳之,至舌根处则复吐。如此一出入则为一次,至三十六次为止。

神水满口匀 所谓神水者,即津液也。盖口中津液经三十六度鼓漱后,已调和匀净而分布于满口,此时全身之气息亦已调和匀净也。

一口分三咽 一口者,即一口津液也。三咽者,言一口津液分三次咽下,暗合三才之象也。

龙行虎自奔 所谓龙虎者,阴阳相喻之辞,非真有所谓龙与虎寄

于身也。龙行之龙,是身中之神;虎奔之虎,是身中之气。盖如是聚津鼓漱,调匀咽下,则神完气足,阴阳相交,而全身如天地之交泰矣。

闭气搓手热 闭气者,使全身之气内聚而不散于外也。搓手者,所以左右来往调脉络也。闭气搓手,则气聚脉调,内邪可去,而外魔不侵矣。法当如前盘膝坐,两掌相合,先左上右下,向左旋摩,二十四次毕,两掌易位,右上左下,向右旋摩,亦二十四度而毕。惟搓摩之时,宜十分用力,务使两手心至极热也。若不着力,手心不热,即为无效。

背摩后精门 背摩后精门者,反手至背后而摩其精门(后腰)也。在两手搓摩四十八度以后,手心已极热,即将两掌移后,紧按精门之上,左右并行搓摩,皆由外向内轮转,行二十四度以后,即握拳紧紧,如握固静神式,臵诸膝头之上。

尽此一口气 气者,人之主。尽此一口气言者,盖尽敛此身中之气而聚于内之谓也。

想火烧脐轮 想火者,我意之火,非真有形之火也。想火烧脐轮者,我意想中似有火下烧脐轮也。气既凝聚,即以心暗想,运真阳之火,下注丹田而烧之。此虽非真火,人目所不能见,而运之者则觉丹田气暖,真似有火烧之者。至丹田火热,急收气敛火,还冥心坐状。

左右辘轳转 此辘轳转,指肩臂而言也。先将左臂曲折,连肩向左旋转三十六次,然后右臂亦向右旋转三十六次。此周行血液之法也。左右七十二度之后,仍握拳紧紧还原。

两脚放舒伸 坐行以上诸法后,为时已不暂,下肢之疲可知矣,

若不调和之,必为体病,故宜放之使舒伸也。法当先将盘迭之脚放下,然后徐徐向前伸出,至舒直为度。行之不宜太疾,盖两脚于久困之后而骤疾伸之,则下肢之脉络必至伤损也。

叉手双虚托 叉手者,两手互交,十指互间也。虚托者,言手虽不举物而凭空上托也。法当交两手于胸次,手背向天,然后反掌向上,用力托去,手背直对顶门。两臂举直后,即徐徐落下。凡一上下为一次,连行九次,仍握拳紧紧,臵诸膝上。

低头攀足频 此运行周身筋络血脉之法也。所谓低头者,不仅头颅前倾,即上体亦须略俯也。先手指放开,两臂伸直于前,手掌相对,徐将上体俯下,双手即从两旁挽入,攀住足心,使头与尾闾成为平形,更徐徐收起。一俯一起为一次,行十二次乃止。

以候神水至 低头攀足十二次后,即徐徐收回伸直之脚,依旧复原,盘膝而坐,冥目静心,以候津液之至,而再行动作也。

再漱再咽吞 如前赤龙搅水法,将舌满口扰搅,使津液聚而再如法鼓漱,如法咽下也。

如此三度毕 所谓一度者,即鼓漱三十六次,咽津三次也。三度共鼓漱百有八,而咽津三次也。

神水九次吞 行前法三度,共吞神水九次,四时五行之象寄乎其数矣。

咽下汩汩响 津何以能响?神气鼓之也。是亦犹水不能自作浪,而风吹之以成浪也。咽津之时,必汩汩作响,何也?盖神气既鼓津作响,而津之所至,神气亦至矣。上自聪门,下至丹田,中及各部,神

气无不周行,而心亦定矣。

百脉自调匀 百脉之源,在于气血,而神实主之。神不安而气血必败,气血败而百脉失调,百脉失调而全身病,死机伏矣。若能如前法行之,神与气既周全身,血自随之而周行无阻,如此则百骸俱舒,百脉自调矣。故曰百脉自调匀也。

河车搬运讫 河车者,道家所炼之真汞也。真汞属水,故此引以喻神水也。所谓搬运者,即运用之使流动,亦即以上所举鼓漱咽津诸法也。此盖言搅津鼓漱咽津之后,精气神流转于周身百脉之间,浑然元气,心定神宁也。其所谓讫者,指神气运行一周天也。

发火遍烧身 此火非外面有形之火,而体中无形之火,即纯阳真火也。烧身云者,谓纯阳真火,由体内遍达全身各部,使之锻炼其身之外官也。

邪魔不敢近 邪魔者,非必魑魅魍魉而始称之也,凡外界一切足以害其身心者,皆邪魔称之耳。如能依上法锻炼,则邪魔自远矣。

梦寐不能昏 梦寐者,妄念之机,足以昏神者也。若敛其心,自然无梦,则神亦不致昏矣。

寒署不能入 寒暑,外感也。寻常之人,寒则战栗,暑则汗出,则外感未除,身未经锻炼也。若行功既久,体健身强,心泰神安,内魔既祛,外感不生,则寒暑自不能入也。

灾病不能侵 灾病之来,内邪生之,而外魔侵之。其原实始于心神之间,或因七情六欲外感之深而疾病乘之,或以喜怒哀乐内扰之剧而病乘之,或因口腹滋味之累而至于病,此皆由人之自肇。若行此久

者,既无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则疾病自无由而生矣。

子后午前作 夫子过阳生,午过阴生。子后午前,正阴阳交媾之时、清浊初分之际。行此功者,当于此时,以取其交泰和洽之象,合乎体中神气相交之道,而易得其用也。

造化合乾坤 乾坤者,天地也,即阴阳二气之始判也。盖言子后午前,善行此功,造化合于天地交泰之理,而其时最合于身心也。

连环次第转 连环者,周而复始。次第转者,连续不断之意。盖言人若于子后午前行此功,宜于一次之后,续行之也。每日周而复始,连接行六次,则心君泰然矣。

还返是良因 还返者,七还九返,道家炼丹之妙道,长生不老之法门也。是者,指此种功夫也。万事有果必先有因。得善果者必种善因,种恶因者必得恶果。此循环之理也。此句之义,以为勤行此功,而长生不老、神仙还返之道,其良因在于此,实为证道之基也。诸子悟乎?我在昔不曾云乎:“健身之道,长命之源,我虽非仙,活二百五十余岁而不衰老病死者,行此之功为多也。”

握固者,固握其双拳也。固握双拳,所以敛其气也,此闭关却邪之无上妙法也。法当将左右双拳握得紧紧,手心向天,手背向地,而加诸膝头之上,使全身持平端正,以静其心而驱除一切杂念,以凝思存神为主

者,既无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则疾病自无由而生矣。

子后午前作 夫子过阳生,午过阴生。子后午前,正阴阳交媾之时、清浊初分之际。行此功者,当于此时,以取其交泰和洽之象,合乎体中神气相交之道,而易得其用也。

造化合乾坤 乾坤者,天地也,即阴阳二气之始判也。盖言子后午前,善行此功,造化合于天地交泰之理,而其时最合于身心也。

连环次第转 连环者,周而复始。次第转者,连续不断之意。盖言人若于子后午前行此功,宜于一次之后,续行之也。每日周而复始,连接行六次,则心君泰然矣。

还返是良因 还返者,七还九返,道家炼丹之妙道,长生不老之法门也。是者,指此种功夫也。万事有果必先有因。得善果者必种善因,种恶因者必得恶果。此循环之理也。此句之义,以为勤行此功,而长生不老、神仙还返之道,其良因在于此,实为证道之基也。诸子悟乎?我在昔不曾云乎:“健身之道,长命之源,我虽非仙,活二百五十余岁而不衰老病死者,行此之功为多也。”

握固者,固握其双拳也。固握双拳,所以敛其气也,此闭关却邪之无上妙法也。法当将左右双拳握得紧紧,手心向天,手背向地,而加诸膝头之上,使全身持平端正,以静其心而驱除一切杂念,以凝思存神为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i7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