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更新时间:2023-08-09 06: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J.ofXuzhouNormalUni.(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Jul..2008

====!=!!=!!!I————tr—y—————————————————————————————————————.————"n————————【——d—————————————————————————————a—————————————————I===!==!==

第34卷第4期2008年7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34,No.4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东南大学外因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关键词]【摘要]

苏曼殊;五四;浪漫主义;诗歌川、说

苏曼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作品的翻译,他的文学、

艺术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荡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作家的精神资源。由于在时代精神和个人气质两方面都与英国浪漫主义存在相通之处,使他在众多外国文学思潮中,对英国浪漫主义情有独钟。但苏曼殊毕竟与拜伦、雪莱和彭斯等人处于不同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这就决定了苏曼殊在接受影响的时候,不可能表现出与英国浪漫主义完全一致,甚至在一些方面背道而驰。苏曼殊在一个不是真正需要个性解放的时代,用一种“行云流水一孤僧”的形态去应对当时的历史潮流,他始终没有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也没有邀宠争荣,这样的一种特立独行的性格决定了他在乐观和悲观、亢奋和消沉之问游离,苏曼殊不可能最终达到拜伦、雪莱那样真正自由的高度。

[中图分类号】

1109.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6425(2008)04-0042-06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苏曼殊是一位介于“新”与“旧”之间的作家。他写有不少哀情小说,一向被视为“鸳鸯蝴蝶派”鼻祖。他曾向近代中国介绍了欧美文学、日本文学、印度文学等诸多外

至说:“曼殊的几十篇绝句,几十条杂记,几封给

朋友的信札,永远在我的怀里!”[2]嗍。265跟当时

同盟会、南社那些苏曼殊的同辈朋友相比,五四新文学作家更愿意谈苏曼殊与他们的内在精神牵联,“五四运动之前,以老的形式始创中国近世罗曼主义文艺者,就是曼殊”…。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苏曼殊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情有独钟呢?或许这正是探讨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衰的关键问题所在。

国作品。他最早翻译拜伦,其译作有《拜伦诗选》

(注:Byron,苏曼殊译作“拜轮”。今按后来通行的译名,将苏曼殊笔下的“拜轮”一律改作“拜伦”。)苏曼殊在众多外国文学思潮中,对英国浪漫主义情有独钟。从他翻译的作品数量来看,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是最多的,而且他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评论随处可见;在他的诗歌和小说创作中,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很明显,从主题到艺术手法都深深刻上了英国浪漫主义的烙印:在诗歌中,他长于感情的自然流露,用激越的情感批判整个社会的陈腐,又用世界性的眼光呼唤新社会的到来,纯新的意象和强烈的反问都被他从英国浪漫主义引入和借用;在小说中,他大胆袒露内心秘密和个人身世,在人物描写方面重视人物外形的描写,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主观色彩。

创造社的陶晶孙认为:“曼殊的文艺,跳了一个大的间隔,接上创造社罗曼主义运动。”…蹦冯

[收稿日期]2008-03-14

一、时代精神的契合

“在19世纪的头30年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31拜伦、雪莱作为英国

第二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与“湖畔派”诗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始终忠于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反对

专制暴政,同情人民苦难,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倾向:拜伦援助希腊,争取自由独立,解放被压迫的人民,“他的整个生命、经历和作品,都是用爱国和自由的理想编织起来的”H’;雪莱则始终对英国的贵族统治和陈腐的社会习俗采取不妥协的对抗态度;彭斯也在诗作中运用了当时被认为是“颠覆

[作者简介]倪进(1958一),男,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分子”的语言,明确提出真正可贵的品质是“实实在在的真理,顶天立地的品格”【5JP2”,表现出对现存秩序的鄙视和对平等社会的向往。而较之于近代中国,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英雄形象正是人们所希望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在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国内外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派系矛盾紧紧纠缠在一起,封建势力的垂死挣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瓜分,改良主义的进退维谷,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蓬勃兴起,导致整个局势空前动荡,斗争空前激烈。置身于这样一个变幻莫测、胜负难卜的社会里,不同利益的人会以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去对待。五四落潮以后,尤其是大革命失败,知识青年普遍感到“梦醒之后无路可走”。从当时的社会氛围看,中国社会将变未变,现实极其黑暗。与清末民初相近,五四青年处于一种与民初的苏曼殊极其相似的精神困境中。

苏曼殊缘于高度的正义感,在民主革命气氛的熏陶下,意识到不合理的制度只有通过革命才

能改变,衰老的中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挽救,因而

他毅然投身于时代的洪流,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正如鲁迅在讲述拜伦对中国的影响时说:“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人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是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引起感应。”【6o苏曼殊也是受到感应的一员。忧国忧民的他眼见中国的颓败不堪,眼见生灵的水深火热,向往着像英国浪漫派作家一样亲身参加抵抗暴政、争取民主的斗争,“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克厥敌,战则不止”[7}vin’82,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苏曼殊选择英国浪漫主义作品作为翻译对象,正是历史的必然。

从另一方面来说,苏曼殊在选择英国浪漫主义作品时,也是因为在自身的传统文化基础与英国浪漫主义之间找到了爱国情操这一契合点,热爱自由、反抗侵略的浪漫派诗人形象,正是时势所需,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善哉,拜伦以诗人之去国之忧,寄以吟咏,谋人家国,功成不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s1那种去国离乡的幽怨荡,呈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理想。这种含有中国文化的阐释,使得英国浪漫派的狂放不士和热血青年中不胫而走,这不也正是华兹华斯所希望的“用创造性的想象改变世界”【9o的一种变相的体现么?而自屈原、李白直至龚自珍的中

国浪漫主义传统虽然屡遭压迫,但从未从中华民族的心底消失,反而在这里重新找到了自我。可是,虽然国家的破落、民族的残败,让拜伦为之献身、让雪莱为之愤怒、让彭斯为之伤怀,虽然同样黑暗的社会如同儿时被婶母关进的那问柴房一样让人窒息,苏曼殊却始终无法找到一条能够与国家和民族共同呼吸的道路,而推动社会前进则只能成为睡梦中反复萦绕的美丽泡沫。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刚刚传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为教者”¨0|。是故,尽管苏曼殊与革命党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曾拟行刺保皇党人康有为,发表攻势凌厉的《讨袁宣言》,却并没有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就像当时严复提出的著名命题“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1Jnl,就像梁启超在《论自由》中把自由作为奴隶意识的对立物加以肯定一样,苏曼殊的“自由”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对外强人侵、专制暴政的敌视,对洋奴买办的愤慨,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上。至于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提出具体的措施,苏曼殊则一筹莫展,他所希望的那种国泰民安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苏曼殊是南社中人,鲁迅论及南社诗人的时候说:“llll女i:i清末的南社,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民国成立以后,倒寂然无声了,

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

见汉官威仪’,峨冠博带。而事实并不这样,所以反而索然无味,不想执笔了。”【12}苏曼殊没有拜伦和雪莱的幸运,能够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付之于行动,这也导致了事实上的苏曼殊虽然有着同样的情感,但革命的声音相对来说要软弱得多。

二、心理气质的相通

苏曼殊选择英国浪漫主义作品作为主要翻译对象,除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与他自己经钵飘零的身世、孤独悲凉的性格和气质有着密切关系,而这实际上也是苏曼殊接受英国浪漫主义的关键因素。

苏曼殊的人生有“难言之恫”(注:苏曼殊托名“飞锡”所撰《(潮音)跋》中自述“遭逢身世有难言之恫”),他的性格单纯真挚,他多情而浪漫的气质,嫉恶如仇的品格,对革命的热衷,都使得其作品既具有热烈的情怀、天才的想象,又总是渗透着绵邈的忧伤和无处寄托的孤独。苏曼殊的作品及他本人的品格、性情和行为,为20世纪中国

43

饰陋习,悉与荡涤……精神郁勃,莫可制抑……不倾诉的正是中国传统诗人的心境,功成不居的坦羁的英雄气概和悲壮的爱国豪情在当时的救国志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文学贡献了一种独特的形象——热情的、叛逆的、孤独的、忧郁的飘零者形象。这个形象,以其独立

不羁的个性,背离传统知识分子的观念和道德选择,甚至与家庭决裂(按:1903年苏曼殊由日本回国,在船上假拟一封遗书给家人,说自己蹈海自尽。后来,苏曼殊在上海,父亲临终前带信叫他回去,被他拒绝)。苏曼殊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孤苦

无依、寄人篱下(他6岁从日本回广东,被视为

“杂种”。12岁大病一场,被过路苦行僧带走、收留,又因偷吃鸽子被逐。被姑母送到上海找到父亲,嫡母虐待,不久父亲、嫡母回广东,苏曼殊寄住姑母家,学费由父亲朋友代付。15岁随表兄到日

本读书,所有费用是表兄每月资助的10元钱,以

至于夜晚无钱买油点灯。1903年苏曼殊参加革

命党活动,被表兄中止供给,被迫回国),是他后

来与家庭断绝关系的基本原因;而他在上海教会学校和日本接受的异质文化熏陶,则不但促使其成为中国传统道德和现实政治的反叛者,同时也赋予了他浪漫主义的艺术灵感与话语方式。

雪莱和拜伦的家庭也是非正常的,雪莱的父母都性情乖戾,不喜欢这个一天到晚夹着文学书籍的男孩,其父后来甚至剥夺了雪莱的继承权;而拜伦的父亲是一个十足的浪荡败家子,其母则把对丈夫的恨转移到了幼年的拜伦身上,家里连仆

人和乳母都敢虐待他。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同

苏曼殊一样,父母的角色在他们的幼年都是残缺甚至是不存在的。身世的“难言之恫”使得苏曼殊在面对拜伦、雪莱时产生了一种患难与共、惺惺相惜的情感。

他们还拥有相似的气质,狷介孤高,忧郁敏感,愤世嫉俗,这些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精神特征和谐地统一在同一个体的性格特征当中,构成了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产生强烈共鸣的内在心理基础,倘若没有这种相近的感情体验,这种灵犀相通的内心默契。苏曼殊是绝不可能将英国浪漫主义引为知己的。

而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这种矛盾性:拜伦叱咤战场的同时也在情场上流连忘返,甚至爱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一方面也许是对世俗的一种独特的反抗形式,另一方

面却更像是撤旦式的绝望,明知不可为之而强为

之,“他整个的生活、事业和著作,都缠结在恋爱和自由之间”H1;雪莱是一个“恋爱底信仰者”,“在恋爱中寻找涅粲”,不顾世俗反对与情人出走,创造了“不朽的爱情”,做出了最为强烈的疯

狂举动,却从未在他的作品当中“表现过任何强烈激动的字句”;彭斯的民歌中绝大多数是歌颂爱情,而且所在的教区发生的爱情故事半数都与

他有关,生命的最终却和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子结

合在了一起。

在苏曼殊的心中,英国浪漫主义的文学家们

既是革命的伟人,又是沉溺于爱情的情圣,从他们

独特的性格当中,苏曼殊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他对他们的分析,实际也是对自我灵魂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同样由矛盾交织的鲜活的心灵:苏曼殊是一个僧侣,却对爱情无比狂热,又极力回避归宿于爱情;敏感的他从不对外界说起他的离奇身世,却在公然发表的作品中披示灵魂;平时少

言寡语,却在非常时刻语出惊人,甚至要持枪刺杀

康有为。这种精神性格和内在气质的契合,无疑都是苏曼殊喜爱英国浪漫主义并接受其影响的一

殊对拜伦最为推崇,“他在1908年的二、三月间几两个月的时间来了解一个外国诗人,应该不仅仅只是对他的某些细节感兴趣而是精神整体。在

1916年12月10日的《复刘半农》中,苏曼殊再次

提到了拜伦:“尝见先生记拜伦事,甚盛,甚盛!Byronin

Italy’,记拜伦事

同样在给刘半农的信中,他又提到:“《拜伦记》得心底抹去了。在苏曼殊眼里,拜伦就是另一个自己:“歌拜伦《哀希腊》之篇,歌已哭,哭复歌,抗音与湖水相应,舟子惶然,疑其为神经病作也。”没的越多,就越觉得它甜美、迷人的力量,他的诗里,到处都充满了魅力、美感和真诚。”可是拜伦在国内缺少知音,并且最终客死他乡,这就让苏曼殊不由得发出“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1刮的感叹。其实,我们所看到的这些词句不仅仅是自己是‘暖昧’的”,“对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

个重要原因。在这些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苏曼

乎用所有的时间专门拜读拜伦的诗”【13],用整整不慧曾见一书名‘With

最为详细,未知沪上书坊有之否耳?”12月17日,细读一通,知吾公(指刘半农,笔者注)亦多情人也。”从时间上我们不难推断出,自从苏曼殊接触拜伦开始,就再也无法将这个诗界精灵从自己的有心心相印的灵犀,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吟诵一个外国人的作品时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在《潮音序》中,苏曼殊又用一种几近崇拜的口吻盛赞拜

伦:“拜伦的诗,像是一种使人兴奋的酒,——饮

苏曼殊对拜伦的评价,实际还暗含着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因为苏曼殊自己就是一切随性,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生活,歌德这样评价拜伦:“拜伦对于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考”[15]蹦,苏曼殊自己也说拜伦:“他不知道如何,或在何处会趋于极端。”[8o苏曼殊在拜伦的人生和作品中找到了“本我”,这个解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苏曼殊与拜伦对话的过程,更是与“本我”对话的过程,“我”、“本我”、“对象”三者在苏曼殊这里合而为一。在苏曼殊看来,“他与拜伦在生活上都经常扮演着失去家园的漫游者的角色,饱尝了异域飘流之苦(拜伦去英国而久居希腊,苏曼殊去中国而久居日本);都有着大致相同的感情经历;都是‘以血书者’的文学天才;是被不断增殖的探求欲和创造欲所煎熬的殉自我者”[16]嗍。以至于张定璜作出了这样的结论:“惟苏曼殊可

以创造拜伦诗。”[17]聊正是由于整个社会的需求和自身性格气质的吻合,才使得苏曼殊在接触到

浪漫主义的时候,很快在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并且毫不犹豫地把相关作品翻译介绍给了本国读者。

苏曼殊在《文学因缘》的序里,将拜伦在西方的地位类比为李白之于中国016]。他还在《潮音》的自序中,详细阐述过对拜伦的理解,说“拜伦的诗像是一种使人兴奋的酒……他的诗里到处充满了魅力、美感和真诚……他的整个生命、经历和作品,都是用爱情和自由的理想编织起来的”。而雪莱,他认为“虽然是一个热衷于爱情的人,但却是审慎的、沉思的。他对爱情的热忱,从来不用强烈的爆发性的词句来表达。他是一个‘哲学家式的恋人’……他的诗,像是温柔、美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在寂然、沉默的水面上映射着”[13J嘲墙(注:《(潮音)自序》,英文原序见于《苏曼殊文集》上册,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

304--306页。译文采用柳无忌《苏曼殊传》,引文

中的所有省略号均为引者加)。苏曼殊这一段用英文写的文字,流畅漂亮,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充满灵气的表述。他对拜伦、雪莱准确传神的描述,源自心灵的默契。

三、苏曼殊的浪漫主义与英国浪漫主义比较

毫无疑问,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之间存在着接受与放送的关系。可是,苏曼殊毕竟与拜伦、雪莱和彭斯等人是处于不同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这就决定了苏曼殊在接受影响的时候,不可能表现出与英国浪漫主义的完全一致,甚至在一些方面背道而驰。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背景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而苏曼殊所在的中国背景文化是儒、道、释相混杂

的文化,他自己也是僧侣身份,基督教中对爱的痴狂是苏曼殊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的彼岸,在他的人生和作品中反而带有哀哀不绝的呻吟;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干预,虽然苏曼殊所在的社会相比之前是门户大开,但是几千年的封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全消失的,即使苏曼殊没有受过正统的中国文化教育,但是耳濡目染,身处其中,心理上的文化认同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全部被打碎的。

1.佛教理论渗入导致的悲观

“在近代,有一类治佛者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他们在迷惘和困惑中探索人生,精神背负着

沉重的十字架。他们真的视有生为苦恼,为悲剧,内心深处经常进行着激烈的灵魂搏斗,希冀摆脱

现实人生的沉重负累,以获得彻底的解脱……这其中,代表性最强的,当推苏曼殊、李叔同和王国维。”【l8]丹21苏曼殊的一生曾经三次剃度,正是对佛教的难舍的情缘为苏曼殊的人生加入了一些与拜伦、雪莱等人不同的声音。佛教从根本上说是否定、厌弃人生,消灭情欲的。苏曼殊的一生凄苦而又孤独,这就使他从心底认同了佛教“人生皆苦”的理论,而在英国浪漫主义那里,即使现实的人生不如人意,但是最终一定有着美好的未来,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的是壮丽的色彩,而苏曼殊尽管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却总感觉底气不足,象征革命终将胜利的雪中梅、满庭花总让人觉得有着一种经不住风吹雨打的担心和忧虑,而一旦革命受挫,他立即就退回到为自己所搭建的石头小屋里面呻吟去了。

在“人生皆苦”理论指引下的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们的另一个不同点表现在对爱情

的态度上,拜伦式的“崇高”和“美好”在苏曼殊那

里是看不到的,勃兰兑斯曾经说:《唐 璜》中璜与海黛的爱情,“一个自然儿的爱情被描写得如此美丽,在近代诗的全领域中任何地方都是没有的”。拜伦和雪莱、彭斯都可以为了爱情而疯狂,并且可以不顾一切地追随爱人而去,而苏曼殊表现的更多的是悲痛与无奈:“还君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佛教对于情欲的压制让苏曼殊在情与理之间徘徊,在佛门与红尘之间进进出出,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也影响到他的小说,其中的男男女女非死即“空”,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死亡或者变相的死亡如出家,在他极尽所能描绘出心目中

神圣完美的女性的同时,却用了最为悲凉的结局

45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来否定这些完美形象现实存在的可能性,“一时间情场上尸横遍野”【I9f,似乎只有死亡才能解决一切问题,而这在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手中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自杀作为一种消极的反抗形

佛理的冲突,还是封建礼教与婚姻自由的冲突,苏曼殊皆以死或者变相的死作为他的小说人物甚至是他自己的结局。他不是像拜伦那样以残病之躯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如雪莱不顾一切地为爱情而奔走,在所有的挫折面前,消沉总是他最终的选择,这是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畸形的个性主义的变体,我们不如说苏曼殊继承的是英国浪漫主义的消极的软弱的个性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曼殊更似拜伦、雪莱之前的“湖畔派”的华兹华斯。实际上,正如柳亚子晚年所言:“苏曼殊不死,也不会比我高明到哪里去,怕也只会躲在上海租界内发发牢骚罢了。此人只是文学上的天才,不能干实际工作。”120]。正是这种对西方真正自由观念的模糊认识,加上苏曼殊骨子里那种

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是一种对强势的退避和妥

协,这种极端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终极影响。可是这种自杀真如章士钊所说是因为看透了“人生的真”么?还是苏曼殊在自己看不到前途的时候对他笔下的人物加上的无可避免的命运的结局呢?佛教宣扬人生本是悲苦,应以苦修苦练累积今生的功德,来世的超脱,苏曼殊在看不到希

望的绝望中,为他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他自己都选

择了死亡的结局,也算是对超脱苦海的一种权宜之计吧。

相比较而言,英国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更多

传统的文人气质、人生观还有生活习气,自由这个

目标实在是超出了他所能理解和所能负荷的能力,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以死来对所有的挫折和失败作一个了结。他接受了拜伦和雪莱的一些关于自由的观念,然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实际上都是十分传统的,这也表现在他对女性的态度上,她们的穿着、学识都必须是洋化的,而她们的品德又必须是传统的,他近乎于以传统文化所滋养的传统人格来应对当时社会对新的现代人格的需要,这就只能生成绝望心理。况且,在不能完全透彻地运用和理解西方的自由思想的时候,心怀的实际是回到本我文化的繁盛的时代,这也是个性解放在苏曼殊那里只是为达到“图存”的一个手段,其真正的含义却在改良和革命的一片呼喊声中被淹没了。

总之,苏曼殊在一个不是真正需要个性解放的时代,用一种“行云流水一孤僧”的形态去应对这种历史的潮流,他倾心革命,却始终没有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也没有邀宠争荣,这样的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解放的方式决定了他必然在乐观和悲观、亢奋和消沉之间游离,也不可能最终达到拜伦、雪莱那样真正自由的高度了。文献]

1997.

地来自于基督教,其灵感的源泉、精神的寄托和取

材的园地皆与基督教有关,拜伦的《该隐》和《普

罗米修斯》均是取材于《圣经》,雪莱也有《解放了

的普罗米修斯》,并把诗看成是体现上帝心灵的创造,虽然《圣经》中的人类也同样是众神所统治的对象,亚当和夏娃背负“原罪”而生,可是人对神的反抗也伴随着宙斯的压迫从未间断过。而佛教宣扬人生疾苦是无法改变的,人更不可能与神去战斗,想要脱离轮回,只有不停地修炼,对于从

小就进入佛门的苏曼殊来说,想要改变这一信仰

而完全接受基督教式的文化绝对是很困难的。

2.传统文化干预下的不完全个性主义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传人不久,我们不能期望当时的社会就能完全吸收其民主思想:“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所深畏,而未尝立为教者。”[10l,所以苏曼殊不可能像拜伦和雪莱一样自始至终、旗帜鲜明地直接歌颂和呼唤“自由”,也没有英国浪漫主义者的坚强意志和那种世界性的博大胸怀,当雪莱和拜伦不仅为自己的祖国,也为

他国如希腊同样付出甚至是自己生命的时候,生

命在苏曼殊这里脆弱得不堪一击,不管是情欲与

[参考

【1]陶晶孙.急忙谈三句曼殊[M]//牛骨集.上海:太平书局,1944.[2]冯至.沾泥残絮[M]//柳亚子.曼殊全集五.上海:北新书局,

1929.

[6]鲁迅.杂忆[M]//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

[7]鲁迅.摩罗诗力说[M]//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1.

[8]苏曼殊.拜伦诗选 自序[M]//马君武.苏曼殊文集.广州:花

城出版社,1981.

[3]朱维之.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4]苏曼殊.潮音序[M]//马君武.苏曼殊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1.

[5]彭斯.不管那~套[M]∥王佐良.英国诗史.北京:译林出版社,

46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9]华兹华斯.序言[M]//王佐良.英国诗史.北京:译林出版社,

出版社,1981.

1997.

[15]歌德.歌德谈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0]严复.论世变之亟[M]//王拭.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

[16]马君武.苏曼殊文集:上册[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局.1986.

[17]张定璜.苏曼殊与拜伦及雪莱[M]//柳亚子.苏曼殊全集.北

[11]严复.原强[M]//王拭.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

京:中国书店.1985.

1986.

[18]宋益乔.十年心路渺茫[M].南海出版公司,1993.

[12]鲁迅.现今新文学的概观[M]//鲁迅.三闲集.北京:人民文学

[19]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出版社,1981.

杜。1989.

[13]柳无忌.苏曼殊传[M].北京:三联书店,1992.

[20]马以君.论苏曼殊[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5).

[14]苏曼殊.吴门依易生韵[MIll马君武.苏曼殊文集.广州:花城

OnSU

ManshuandBritishRomanticism

NIJin

(SchoolofFoM咖Studies,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210096,China)

Key

Words:SUManshu;May4thMovement;Romanticism;Poetry;Novel

Abstract:Histranslation

to

Byron,SheUey,hisliteraryand

art

creation,嬲well

as

hefreeuninhibited,fullofaffectionprofli-

gatepuremakings,becomes54romanticwriter§energeticresoulfces.Because

boththespiritoftheageandtheindividualmak

ings眦interlinked

withtheBritishromanticism.heisabsorbedintheBritishromanticismin

SO

manyforeignliteratureideolog-

icalideas.However,SU

Maushu,Byron,SheHeyand

Burns…珊in

thedifferenthumanitiesenvironmentandsocialback

ground,whenSUManshuisinfluenced,itisimpossibleto

displaycompleteconsistency

withtheBritishromanticism,eventom

pletedifference.SUManshutreats

thehistoricaltrendwith

one

kindofatfitudeglonemonklikepassingcloudsand

flowing

wa

ter”intimeswhen

m蚰龟individualcharacterneedemancipating.Hehas

not

participatedin”the

allianceassociation”.after

1911Revolution,alsohas

not

cateredto

struggles

theglory.Theindividualisticdispositionhasnlade

him

driftedaway

between

optimismandpessimism,stimulationanddepression.Thus,SUManshu

was

impossible

tO

achieveByron,SheHey§freealtitude

finally.

【责任编辑:邵迎武]

(上接第129页)

Mission

ofReformation:SternbergApplyingHisTheories

ofIntelligencetoEducation

JIANGJing.chuan

(DepartmentofPsychology,Nan.矗ngNormal

U妇rsity,NanJing210097,China)

Key

Words:RobertJ.Steinberg;teachingfor

successfulintelligence;teachingfor

wisdom;educationalreformationinAmerican

Abstract:Sternberghastried

to

resume

positiveinfluenceof

Jeffersontraditionineducation,givemorestudentseducational

qualityandmakemorestudentsobtainSuccess

andwisdom,whichis

logic

stal.t

andmotivationofhiseducationalreformation.

Based

on

TheoryofSuccessfulIntelligence。SternbergexploitsTriarchicInstruction

andAssessment(TIA),theaimisthatteachingmodesmatchtostudents’abilitymode.assessmentsystemmatches

to

teaching

activity.TIAluakesgreatefforts

toexen

students

7advantageandmakeuptheirlimitation,whichnlal【essuccessfulinteUigencedevelopmentharmoniously.Based

on

Bal

anceTheoryofWisdom,SteinbergadvancesthatTeachingforWisdomisfuturechoiceofUnitedStateseducation.Compared

to

traditional

education,teachingforwisdomproposesthemethodofmulti—viewpoint,requiresstudents

tobalanceabsolutismand

relativism。andappeals

curricularconformityof

inter—subjectandintra—subject.Inconclusion,Steruberg备educationalrefor-mationsinAmericabasedon

intelligencetheories

transcendtraditionalconceptsaboutability,educationandcurricula.These

re

formationshaveimportantmeaningsform,setuptheeducationalgoalforequalityinexceUence,establishmorebroadconcepts

about

ability,extendhighereducationviewpoint,designosmoticandtopiccurricula.

[责任编辑:贾林祥]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倪进, NI Jin

东南大学外因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34(4)0次

参考文献(20条)

1.陶晶孙 急忙谈三句曼殊 19442.冯至 沾泥残絮 19293.朱维之 外国文学史 19944.苏曼殊 潮音序 19815.彭斯 不管那一套 19976.鲁迅 杂忆 19817.鲁迅 摩罗诗力说 19818.苏曼殊 拜伦诗选·自序 19819.华兹华斯 序言 199710.严复 论世变之亟 198611.严复 原强 1986

12.鲁迅 现今新文学的概观 198113.柳无忌 苏曼殊传 199214.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 198115.歌德 歌德谈话录 200216.马君武 苏曼殊文集 199117.张定璜 苏曼殊与拜伦及雪莱 198518.宋益乔 十年心路渺茫 1993

19.陈平原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一) 198920.马以君 论苏曼殊 1997(5)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杨联芬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

苏曼殊是20世纪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拜伦、雪莱的翻译,他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自由不羁、多情放诞的单纯气质,都成为五四浪漫作家的精神资源.他为现代文学贡献的艺术形象--叛逆、孤独而感伤的飘零者--也成为五四浪漫小说的经典形象.探讨五四浪漫派与苏曼殊的关系,是理解现代中国浪漫主义产生与沉寂的契机.

2.学位论文 邓庆周 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 2007

论文探讨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落实到中国新诗的孕育、发生期加以考察。论文把各阶段的代表诗人兼翻译家如张德彝、苏曼殊、胡适、刘半农、郭沫若等当作中心研究对象以梳理他们的诗歌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论文的论述重心落在中国新诗发生的“标志性”诗人及其“标志性”诗作与外国诗歌译介的深度关联上,同时揭示了这些集诗歌翻译与创作于一身的中国新诗的奠基者们对外来文化尤其是诗歌艺术的接受和转化过程中,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现代性质素的重新发现与激活,以及对某些传统诗歌标准的过度偏离乃至脱节而导致后世诗歌亚健康成长的历史根源。 中国新诗孕育阶段的主要论述对象“圈定”在张德彝、苏曼殊等人身上。论文首先把在文学发展史及翻译文学史上几乎被完全淡忘的中国近代第一批外交使臣“张德彝”们所做的前期诗歌译介工作(包括中国最早引进、至今还继续沿用的“泰西句读”),和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的探索借鉴意义作了一番梳理和复位。对该阶段的另一位代表诗人苏曼殊,论文以其编译的《汉英文学因缘》在新诗发生的重镇《新青年》上连续刊载的广告以及他与新青年、新文学同人陈独秀、刘半农、沈尹默等人的密切交往为切入点,以大量诗句为证,呈现了苏曼殊的外国诗歌译介活动与其自身创作的关系,同时也彰显了他的诗歌编译对中国新诗和新诗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中国古典诗歌的体式,经由外国诗歌的汉译所遭遇的现代经验显露出了表情达意上的削足适履。早期诗歌的翻译者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律要求相对宽松的骚体、古风等诗体,这种对应诗式诗形的寻求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传统中可用的诗歌资源,但也暴露出不同语言运用上的一些问题。这在诗人兼诗译家的作家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如“连章半重体”之于马君武,“三句转韵体”之于胡适)。中国早期翻译诗歌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变革和新诗的发生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样式和经验,由于“以译代作”的时代

论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的译介,是与中国新诗的诗论、诗歌创作同时起步甚至更早展开的。刊登外国诗歌译介诗文的有《新青年》、《少年中国》、《诗》、《新潮》、《每周评论》、《晨报副刊》等五四著名报刊。先后发表了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田汉、郭沫若、黄仲苏等人的外国诗歌译介文章。先后译介的诗人有英国和爱尔兰诗人拜伦、雪莱、布莱克、叶芝,美国诗人惠特曼、俄国诗人普希金、印度诗人泰戈尔等;作品有国歌,英、美国自由派和意象派诗歌,法国的象征派诗歌,诗体包括自由诗、散文诗、俳谐诗,小诗、俗歌、短歌等不同形式。在中国新诗的尝试阶段,那些标志性诗作(尤其是胡适的一些诗歌),在形式和技巧(如分行、建节、押韵等)方面虽然也沿袭了传统的惯例,但更多的是借鉴和采用了西方的诗形和诗律。这一方面反映出胡适对艺术本位、形式本身的注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如果说胡适的功绩主要是诗歌格式(语言与形式)转换的成功,是新与旧二元框架内的成功,那么在中国新诗的确立期,代表诗人郭沫若、康白情等人则在抒情方式的向度上深化和延展了新诗的品格,换言之,是充分凸显和张扬了中国古典诗歌中隐身的甚至普遍缺席的“自我”,而这,与他们对美国诗人惠特曼等西方诗人的自由诗译介是大有关系的。 论文还探讨了郭沫若等诗人早年在对外国诗歌的借鉴上过于为我所用(以偏概全的强化和误读误用),不加调和(与传统诗歌审美)而导致的粗放型创作及其自由诗散文化特征。 外国诗歌翻译由文言转向白话,与新诗摆脱传统形式在方向上是平行一致的,外国诗歌翻译与新诗创作的发展是交叉互动的。外国诗歌的译介参与了中国新诗发生的全程。

3.期刊论文 李金凤 《断鸿零雁记》与五四浪漫小说——以"飘零者"形象为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

<断鸿零雁记>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飘零者形象,为五四浪漫小说创造飘零者形象开启先河.清高、孤独、病态、感伤成为五四浪漫派与苏曼殊精神上的共谋,五四浪漫小说中创作的飘零者形象正是在<断鸿零雁记>中继承发展的.

4.期刊论文 黄轶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抒情文学的勃兴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1)

在20世纪初的思潮变革中,民初数年在晚清思想启蒙、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夹缝中显得沉抑,文化模式和人格模式都在艰难转型,而文学的"兴"也正要在沉抑中诞生.

5.期刊论文 郭洪雷.Guo Honglei 中国小说修辞现代转型中的苏曼殊 -广东社会科学2008(1)

中国小说修辞模式的现代转型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在外来小说影响下,清末民初小说家不断改进自己的修辞方式和技巧,从诸多方面突破了以章回体小说为代表的传统小说修辞模式.在这一进程中,苏曼殊的小说创作显示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他在小说文本构成及诗性修辞方面的探索,成为五四后抒情小说创作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

6.学位论文 张娟平 拜伦的形象:从欧洲到中国——以1900—1917年间拜伦在中国的译介为重点来考察 2006

清末到五四文学革命前夕(主要集中在1900-1917),中国一度出现英国大诗人拜伦的译介热潮。拜伦著名的长篇诗作《唐璜》中之《哀希腊》一诗屡次被译,先后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和胡适的译本。此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两篇比较重要的介绍拜伦的文章,分别是王国维的《英国大诗人白衣龙小传》和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本论文拟就清末至五四文学革命前拜伦在中国的译介为研究对象,考察欧洲的拜伦形象以及清末中国文学界通过译介向国人引进的中国语境的“拜伦形象”,辨析二者的不同并具体分析其中的变化及其原因。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研究概况综述。 第二章简要介绍拜伦的生平和创作。简要概述文学史上的拜伦以及拜伦式英雄。 第三章分为四节,着重分析欧洲的拜伦形象:从理想主义者、个人主义者、行动主义者几个方面全面把握拜伦在欧洲的形象特点。 第四章分为三节,首先概述拜伦在清末中国(主要集中在1900-1917)的译介情况。其次着重分析清末“拜伦形象”的特点:从梁启超、马君武的译介、苏曼殊的译介、王国维的拜伦传记文章及其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出发,从热爱自由的英雄、个人主义者(“情”的个人、孤独而反抗的现代个人主义者的代表)两大方面论述拜伦在清末中国语境下的形象特点。从而可以看出与欧洲的拜伦形象的异同及其变异。最后是结语。

7.期刊论文 胡俊飞.HU Jun-fei 感伤主义与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的嬗变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

"感伤主义"在中国小说从晚清到五四这一时间链条上形成了一条虽曲折但脉络清晰的轨迹.与西方相似,在"中国感伤主义小说"与"小说叙事形式嬗变"之间也客观存在着某种内在、互动的关联,晚清至"五四"的感伤主义小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作为中国小说"感伤主义"长链上相互联结的重要三环,吴趼人的《恨海》,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碎簪记》以及郁达夫1927年前的中短篇小说,贯穿了中国小说叙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整个过程.出于情感表达的内在需要,它们在运用各种现代叙事技巧上经历了由拙笨到自如的艰辛历程.感伤主义小说与其他小说类型一道,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8.期刊论文 陈亚平.Chen Yaping 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6)

五四前后的苏曼殊、郁达夫小说,不仅感伤美学风貌较为一致,而且有清晰的发展流变轨迹.这种小说的情感表现的力度、人物内省的强度、艺术想象的方式,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有本土的质的差别.其情感内核和美学风貌主要表现为感伤,而非浪漫.在感伤语境中辨析其情感美学的特质,考察其感伤情绪的自我抒叙,探究其感伤与逃遁的内省方式,阐发其从飘零人到零余者的抒情形象的一致与差异,探索知识分子与时代的情感互动方式的变迁,是穿透那一时段人的历史的有效途径.

9.学位论文 程月利 朦胧的觉醒——论民初言情小说中“情”与“理”的冲突 2007

言情小说在民初的繁荣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影响,民初年青人“人”的意识开始了朦胧的觉醒,追求婚恋自主也成为广大青年的自觉要求。但生活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他们的追求足迹并非呈直线行进的形态,而是呈一种迂回曲折的形态。民初的人们高扬“情”字大旗,但又在“理”的重压下惴惴不安。作为“爱”的追求者,他们是真诚的;但作为“爱”的行动者,他们则是软弱的。民初小说家苏曼殊、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用他们的作品为我们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始终充满矛盾的追求,揭示了在礼教重压下民初儿女痛苦又无余的心理。民初言情小说作为晚清言情小说向五四爱情小说过渡时期的作品,在思想主题和人性的开掘方面部比前一时期的作品有较大进步,而和后一时期的作品相比,又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把它作为过程的一个环节来看,它的不足之处可能正是五四爱情小说对近代言情小说实现超越的出发点,民初小说通过对恪守礼教而带来的无数悲剧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礼教的信仰,从而滋润了五四新文学破土而出所必须的土壤。

10.期刊论文 戴惠.Dai Hui 苏曼殊小说新论 -学海2008(3)

苏曼殊及其小说创作是从旧文学向新文学演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间物".苏曼殊从翻译走向小说创作,他的译作带着"小说界革命"所倡导的政治小说的特点而小说创作"六记"全是爱情小说.这既与他的生活体验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特别是小说观念的发展有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六记)是他的独特个性的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开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先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表现了新的恋爱观,表现了对个性解放,个人意志自由的追求.这与"五四"文学革命的精神,特别是"人的文学"的倡导是息息相通的.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zsfdxxb-zxsh20080400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3月8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hk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