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25 17: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昔日众多的明星企业从辉煌走向败落甚至破产倒闭,连雷曼兄弟这样的金融巨头也在08年的金融海啸中结束了它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其中原因很多,都与薄弱的内部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因素众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成熟、健全、高层次的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可持续经营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内部控制制约企业持续经营的几个方面入手,对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对持续经营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可持续经营;现状;原因;对策

1 引言

从世界范围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自21 世纪以来,先后发生了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丑闻,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了这一期间美国有338 家上市公司(约占美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3)总计4 093 亿美元的资产申请破产保护。为此,2002年7月30日,美国紧急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增强公司治理的严肃性。美国为什么会出现公司内部控制大面积失败的结局呢?中国企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近些年许多企业出现了巨额亏损、财务危机甚至重大舞弊违法等严重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恶性事件。2001年6月22日, 我国财政部发布实施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货币资金(试行)》两部规章制度。它们的颁布对解决我国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现象,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我国第一次从企业自身角度, 即从加强企业管理, 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改进企业经营方式的角度为出发点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予以要求而发布的, 从而对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更有指导意义。可见,构建与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也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建立真正的内部控制系统, 使企业很难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 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 论述如何构建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原因

2.1 总的来说,影响中国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内部控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越权决策

越权决策是内部控制的头号敌人。如果企业的关键控制人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即使是具有良好设计的内部控制,也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机制,它理所当然地要按照其管理人员特别是实际控制人的意图进行。然而,越权决策,无论是出于管理者的过于自信,还是有其他图谋,其结果必然是打乱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这已经被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 2.1.2 监控失职

监控失职是内部控制失效的另一敌人。内控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是组织成员都能够恪尽职守,既不越权,又不失职。如果发生越权和失职行为,通过纵向的授权批准控制、横向的内部牵制和负责综合监控的内部审计职能,就能够及时纠正他人行使岗位职责中产生的偏差。问题在于良好的制度设计极有可能因相关责任人的失职而流于形式。这种情况既可能发生在主要管理人员身上,造成下属成员的为所欲为,也可能发生在一般管理人员身上,造成重要管理人员不受约束,致使越权行为泛滥,最终会使企业走上穷途末路。 2.1.3 串通舞弊

如果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的人员相互串通作弊,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就会彻底失效。内部控制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将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处于不相容职务上的有关人员相互串通,相互勾结,就失去了不同职务相互制约的基本前提,内部控制也就很难发挥作用,其后果是企业资金外流、中饱私囊现象频繁发生,使企业面临持续经营威胁。 2.1.4 人为失误

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也会影响内部控制职能的正常发挥。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也要由人来行使的,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经常误解、误判,那么再好的内部控制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2.2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2.1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

按控制目的不一样, 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等有关的控制, 管理控制是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 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等有关的控制。因此,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 目前多数企业所制订的内部控制没有一个整体的框架, 只强调财务会计方面的控制, 而忽视组织管

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另外, 有些企业重视对资产的核算而忽视对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控制, 从而导致大量不良资产的发生; 重视对会计核算差错的查处而忽视对经济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系统控制, 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2.2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贯彻。但是, 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着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制订完善的或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 即使已经制订了相应的内控制度, 也多数停留在% 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表面文章, 制度落实存在严重的缺陷。同时在企业机构设置方面, 存在机构臃肿, 管理层次多, 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尤其在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中, 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 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 产生信息不对称, 协调不理想等现象。

2.2.3 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监督。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种: 第一, 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审计范围有限, 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我国《审计法》对国有单位的内审机构设置作了强制性规定, 而对非国有单位则未作要求, 许多非国有企业未建立内审机构。在股份制企业, 董事会下边未设立审计委员会, 内审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审机构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审计范围有限, 目前主要从事财务审计, 而对管理审计涉及不多。第二, 外部监督乏力。目前, 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 如此大的一个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各政府部门的监督功能交叉, 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 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二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一套标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致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无据可依, 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2.4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发生坏账、政府处罚、法律诉讼、成本超标收入的减少、资产的毁损、竞争劣势、管理信息谬误??辨识和分析风险,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管理层须谨慎注意各部门的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目前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缺乏有限的风险管理机制。 2.2.5 内部控制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在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

深入发展,经济活动形式的日益复杂,这给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商务模式的扩展和变革、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渗入等等,这些新兴业务、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对内部控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使自身的能力能够适应当前内部控制的要求。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这些业务素质仍然较低,员工掌握的现代技术手段还太少,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内部控制的需求。因此,内部控制人员应不断接受最新的业务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使现代的科技手段更好的为内部控制服务。

2.2.6 忽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导致内控成为空中楼阁。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个人成功成为主流社会趋向。遗憾的是,成功的标准更多地看重物质层面的东西,如金钱、地位、名利等,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诉求。其结果,巧取豪夺、贪污舞弊、损人利己等反社会理性的行为并没有失去市场,相反,成为部分人羡慕的对象。

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在经营哲学层面上以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和自我约束力的作用影响和调节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人们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并使个体价值趋向与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持一致,成为整个内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随着安然、世通等众多美国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及安达信退出民间审计业,美国舆论界渐渐聚集在探讨产生这些财务丑闻和欺诈行为的根源——一些企业商业道德沦丧,良心泯灭。在营造企业树立诚信的商业道德和维护“企业良心”的外部环境上,美国的法律不可谓不多,美国对企业的监管体制不可谓不严,美国拥有“五大”在内的众多超巨型国际会计公司,其审计技术和手段不可谓不先进,在此情况下,仍出现那么多财务丑闻和欺诈行为,人们不得不把关注的焦点从企业的外部环境转向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特别是保证内控机制健康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方面上。

3 企业持续经营内控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构筑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切实执行和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 必须将内部控制执行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到决策层, 便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并提出一系列修正措施, 有利于对企业各部门实施有效的控制,以防止由于环境变化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发挥。同时, 要构筑企业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 主要包括建立“以防为主、以堵为主、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并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防、堵、查”

递进式的监督控制, 以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 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应有作用

3.2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增强内部控制观念

对于内部控制的不足与欠缺必须先从观念上入手进行改革,这是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前提,只有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作指导才有可能实现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层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领导层对于内部控制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内部控制重要意义教育,增强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对所有企业员工进行内部控制理念传导,增强员工内部控制意识,提高接受内部控制的自觉性,这种全员接受内部控制的教育对于内部控制的正常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一旦养成,对于企业中的每名员工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3 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的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在内部控制的监督上,应克服重视程序监督轻视内部人员监督的倾向,真正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重大决策集体审批制度,以杜绝管理者的独断专行。其次,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的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最后,加强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监督,建立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和定期稽查制度,杜绝企业中层干部和供销、会计等重要岗位人员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

3.4 在企业内部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

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既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环境要素,也是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重要基础条件。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战略制定执行中产生的一系列态度和信念,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风格和文化风险,而且也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反映出企业整体价值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是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只有企业管理者树立起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才能在整体上积极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才能够使企业得以健康发展。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一个企业对于风险的整体态度和认识,要能够被企业各个岗位的员工所共同认同,才能够在整体上对风险进行及时发现、准确评估、合理应对。它要求企业内部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必须对风险管理有正确认识,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提醒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并告知员工在企业经营中可能会面对的各种不确定及相应后果,才能够使员工真正具有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现经营风险,主动上报存在的风险。

3.5 不断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

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对于内部控制的进行有着关键性的意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形式下就对企业内部控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对于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企业也应更加重视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帮助其接受适当的再培训,使其接受最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操作技术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其业务能力,使其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其次,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会计控制,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弱的关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通过对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是企业立足市场、开拓市场的基石, 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在学习完《内部控制》这门课后,我认为构建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要由内而外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而且要中西结合,治标治本。所谓由内而外,是指观念与行动齐抓共管;所谓中西结合,要求企业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内部控制成功案例,努力创造适合自己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是防范风险,风险无处不在,内部控制就无处不在,只有发挥好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的功能,企业才能长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明.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 温建民.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1) 刘丽荣.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J].企业经营与管理,2010.9. 常佩琴.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J].财务管理资讯,2011.1.

3.5 不断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

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对于内部控制的进行有着关键性的意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形式下就对企业内部控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对于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企业也应更加重视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帮助其接受适当的再培训,使其接受最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操作技术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其业务能力,使其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其次,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会计控制,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弱的关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通过对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结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是企业立足市场、开拓市场的基石, 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在学习完《内部控制》这门课后,我认为构建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要由内而外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而且要中西结合,治标治本。所谓由内而外,是指观念与行动齐抓共管;所谓中西结合,要求企业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内部控制成功案例,努力创造适合自己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是防范风险,风险无处不在,内部控制就无处不在,只有发挥好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的功能,企业才能长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明.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 温建民.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1) 刘丽荣.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J].企业经营与管理,2010.9. 常佩琴.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J].财务管理资讯,201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hc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