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以后 当代文学 下编

更新时间:2024-03-19 1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十章 历史创伤的记忆

一 创伤记忆与历史反思

(一)“伤痕文学” 对十年浩劫的展示 : 1. “伤痕文学”的概念:

伤痕小说是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股小说创作潮流。它最先也最真切地再现了文革十年给党和国家造成的灾难性破坏,揭示了十年“文革”给人们精神和肉体上造成的伤痕。它为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呼唤“人”的觉醒立下了不朽功劳.

伤痕文学所指称的主要是中短篇小说.在一般情况下,它与伤痕小说可以互相取代。(P257)

? 1977年11月,刘心武《班主任》的发表成为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 而伤痕文学之名则来自于1978年8月《文汇报》发表的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2.“伤痕文学” 的内容及主要作品:

? “伤痕文学” 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 (1)写知识分子 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 ? (2)写.“知青” 的命运. “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 刘心武《班主任》、 卢新华《伤痕》、 冯骥才《铺花的歧路》(创伤)

郑义《枫》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王宗汉《高洁的青松》、 吴强《灵魂的搏斗》、 陆文夫《献身》、 孔捷生《姻缘》 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张弦《记忆》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金河《重逢》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 竹林《生活的路》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 3.“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刘心武《班主任》

这篇小说以两个基本上 还属于“单质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宋宝琦、谢惠敏),最 早揭示和呈现了被“四人帮”极左思潮伤害、扭曲的青少年的灵魂,传达出救救孩子

的呼声,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小说忠于现实,正视矛盾,标志着与小说自四九年来的歌颂模式的决裂,因此,被看成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宋宝琦: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已经被扭曲、变形的青少年形象.

外表上是一个小流氓嘴脸,他满身横肉,脸上还有一条长长的刀疤,他随身带着三样物品:扑克牌、弹子锁、一本外国小说《牛虻》.其精神愚昧无知,思想僵化幼稚,是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已经被扭曲、变形的形象。宋宝琦被毒害的心灵赤裸裸的暴露在人们面前,如同外伤一样,一眼可见创面,令人震惊,催人疗治。 谢惠敏:外表与内心的反差,更让人警醒

外表与宋宝琦相反,是个好学生,团支书,品行端正,穿着朴素.然而,其内心世界却与宋宝琦一样的愚昧无知、思想僵化,一切言行举止向左看。

譬如:她主持的团组织生活,只能是读报纸,学习文件;凡是报纸上没有推荐的书籍,都不能看. 她不穿裙子,不穿露臂的短袖,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从不参加体育锻炼

……谢惠敏的偏执和僵化如同内伤一样不易被人发觉,因此,这个形象的出现,在当时如空谷足音,振聋发聩。 (2)卢新华《伤痕》《伤痕》揭示了反动“血统论”给人的心灵带来的伤痕 主人公:王晓华 4.伤痕文学的主要成就

(1)、现实主义精神的复归。真实描写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突破了建国以来文学上的禁区。

( 2)、伤痕文学的主题从一般的政治结论,深化到对精神内伤的描写上,表达了作家的独立思考 。

5.伤痕文学的缺陷

(1)、由于作家们急于吐露长期郁积在胸中的悲痛和愤怒,有一种报复性的宣泄,还来不及在艺术上作深思熟虑的精细打磨,作品一般都写得较为急促和粗放,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还缺少些深刻和老到。见到雨就是泪,见到蝴蝶就是姊妹,一顿不吃饭就是绝食,走了100里就是流浪,割破手指就是自杀未遂……

(2)、带有明显的忠奸对立的叙述模式,将个人的命运归之于少数品质不佳的坏人,没有摆脱按照政治概念规范人物的历史惯性。 (二) “反思文学” 对左倾错误的深刻审视 1.“ 反思文学” 的概念:

反思文学略晚于伤痕文学,但很快就取代了伤痕文学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地位。反思文学的产生与伤痕文学有着相同的社会条件,当伤痕文学把十年动乱这场悲剧再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清醒的、理性的、深刻的思考:造成这场社会悲剧的远因近源,历史的教训是什么?今后的道路怎样走?反思文学就是反映了这个社会主题,使它具有明显的对历史道路反顾思考的特点。所以,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反思文学在创作上更具有理性思考的冲击力与穿透力,作家的思想感情也更为深沉,1979年反思文学大量涌现,一直持续到1983年。

? 2 .“反思小说” 的内容及作品:教材P260 ? 3. “反思小说” 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1)王蒙及其反思小说:90年代以后:描写青年知识分子从50年代初到文革期间的心理历程.:“季节系列”。王蒙: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反思文学 (一)基本主题:知识个体----理想社会之间复杂 、缠绕的关系.

小说主人公一开始都具有独特年代所赋予的理想化信念,并且积极参与创造新社会.但理想社会总是让主人公受到伤害,从而陷入精神的迷误.《布礼》 --钟亦成《蝴蝶》 --张思远 《春之声》--岳之峰《海的梦》--缪可言《夜的眼》--陈杲 种种的矛盾和复杂性,构成他的小说较为丰厚的内涵..

(二)艺术方法:“东方意识流” (2)张贤亮及其反思小说

复出后的创作,题材包括两个方面:

一 、主要部分是以作者近二十年的苦难生活经历为素材的“大墙文学” :( “大墙文学” 之叔)

《土牢情话》、 《灵与肉》 《绿化树》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二 、表现80年代农村、工厂的改革的小说.《男人的风格》、 《河的子孙》 、 《龙钟》 小说的艺术贡献:

(1) 细致、逼真地展示了他在作品中展开的生活情景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生活情景:西北民俗的展示、西北人朴实豪放的个性、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等等。 如“尕妹妹” “肉肉” “狗狗”等流行在甘肃青海的呢称.

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在窘迫的现实环境之下,对知识分子卑微琐碎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呈现:譬如主人公在饥荒年代对食物的想象、对女性的想象。 (2)爱情线索:

男主人公是一个读书人,他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困顿:生理:饥饿、性的饥饿;心理:精神的

委靡困顿:懦弱、委琐、自私

女主人公则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但是,她们却成为了男主人公的救赎者:大胆、无私、热烈、豪放、泼辣、能干。男女主人公的个性气质形成鲜明的对比。

? 《土牢情话》石在----乔安萍 ? 《灵与肉》许灵均---李秀芝 ? 《绿化树》章永璘----马缨花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章永璘---黄香久

古华《芙蓉镇》 —“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 一、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

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从1963年——1979年间四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农村经济复苏时期(63年左右);“四清”运动时期(65年下,即清政治、清组织、清思想和清经济);“文革”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二、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俏丽坚韧的“芙蓉仙子”:胡玉音 (三)改革文学的嬗变轨迹

1979年夏《人民文学》第7期上发表了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由此掀开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改革文学的序幕。 2. 改革文学的发展历程:

(1)自1979年夏《乔厂长上任记》的脱颖而出,改革文学开始了它的发韧期。

作品大都是揭示旧的经济体制与建设四化的矛盾,记录着改革事业艰难曲折的历程:蒋子龙《开拓者》、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柯云路《三千万》、张锲《改革者》 水运宪《祸起萧墙》、焦祖尧《跋涉者》

(2)1981年底,张洁《沉重的翅膀》问世,使改革文学进入了第二阶段,作品大都剖示了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带给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3)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取得突破性发展,改革文学从发韧期的社会小说向文化小说演进。作品在题材的拓展上更趋生活化,多视角,写改革与人心世态,风俗习尚变化的关系,从历史文化的内蕴上寻求参照,开掘民族精神的历史活动。作家不再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法则,而是在现实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鉴一些非现实主义的技巧,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表现方法,使现实主义得到了开放性的发展。

? 贾平凹《浮躁》、路遥《平凡的世界》、张炜《古船》、 ? 柯云路《京都三部曲》(已发表:《夜与昼》、《衰与荣》、还有一部没有发表:《死与

生》)、

? 王润滋《小说三题》、矫健《小说八题》

3.改革文学作家作品介绍(1)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和他的“开拓者家族 。作品的主线是乔光朴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整顿企业和以冀申为代表的消极力量反对整顿的斗争, (2)高晓声“陈奂生系列”

? 《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形象:

(1)勤劳、坚韧、质朴:新时期分了土地之后,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且,还利用空闲时间到城里卖油绳 。

(2)同时,揭示了新时期农民生命主体的觉醒和精神心理的勃发。

? 陈奂生对当前的生活相当满意,对共产党的信任,他坚信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 希望有骄人的谈资;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3)作者没有回避陈奂生这类农民身上的局限:他肩负的因袭重负,血液里流淌着旧时代的遗传基因,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目光短浅、自我安慰、封建等级观念等劣根性。

? 农民思想深处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的心理 陈奂生身上阿Q式的精神性遗存(精神胜利法) 官本位 (3)贾平凹 “商州系列”小说 《腊月正月》、《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 、《黑氏》

这几部中篇描写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的蜕变,作家从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中,展现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冲突,那种“恪守土地、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传统文化心理在农村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临着解体,人们恒定的传统文化心理正在悄悄地偏移。 《腊月正月》 韩玄子与王才

《鸡窝洼人家》 禾禾—麦绒 回回—烟烽

禾禾—烟烽 回回—麦绒 《小月前本》 小月—才才 小月—门门 《黑氏》 黑氏—小男人 木犊 来顺 《浮躁》:是一部具有特殊地位的作品,这不仅指它1987年获得了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同时在作家整个的创作中,他都具有独特的地位。

一方面它是对此前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商州系列”的总结 ,可以说是商州系列的集大成之作;

另一方面,它又预示着商州系列的终结,显示了贾平凹创作的某种困境,预示着一种转折。 90年代,贾平凹以充满溃败与颓废的《废都》进入了新的创作阶段。1、首先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2、对古典文学(明清文学)的借鉴与仿制 (四)“知青小说”的演变 1.知青文学的概念:

1968年12月22日,伟大领袖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历时十年牵动数万个家庭和千万知青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从此拉开序幕。 2 知青文学的发展历程:

(1)青春、理想、生命的失落与寻找:早期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他们的青春、信念被埋葬,心灵被扭曲的过程。 梁晓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 叶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蹉跎岁月》、《风凛冽》、 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 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绿夜》、《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

? (2)“边缘人”的困惑:

这一时期,知青运动事实已经结束,大批知青返城后的生活、思想、情感成为作家关注的内容。城市对于这些游子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无论如何,它绝不是原先所企望的理想的天堂,城市既提供了开拓新生活道路的可能,也有事先没有料到的推拒,以及上学、就业、住房、婚姻、人际关系等等的困扰。他们成为城市与社会的“边缘人”。

?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南方的岸》梁晓声《雪城 》 《年轮》 、 叶辛

《孽债》

(3)借知青的眼光来观察生活,探讨人类的一些重大问题,知青小说走向了自我消解。

? 张抗抗《隐形伴侣》

?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 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

? 邓贤《中国知青梦》、陈凯歌《龙血树》孔捷生《大林莽》、王安忆《岗上的世纪》 ? 梁晓声及其知青文学

? 梁晓声: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曾当农工、小

学教员、团报道员。1974年被推荐上大学,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工农兵学员”。 1977年毕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调入中国语言大学,现任中国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其小说创作大致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具有浓郁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的知青小说: ?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

? 第二类是以近乎纪实的手法写的现实主义的社会小说,其中包括写亲友、师长的亲

情小说和描摹人生百态的世相小说: ? 《父亲》、《母亲》、《老师》、和《钳工王》、《司马敦》、《喋血》、等; ? 第三类是他的90年代以来以荒诞、象征的手法创作的讽喻小说: ? 《浮城》、《泯灭》、《恐惧》、《尾巴》、《失聪》等。 ? 另外,他还创作了《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京华见闻录》等纪实

体小说,出版了《九三断想》、《九五随想》、《凝视九七》、《自白》等散文随笔以及长篇纪实随感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梁晓声被称为:中国的巴尔扎克。

?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小说描写了一个同心合力、目标一致的垦荒集体.它着力揭

示的是这一垦荒集体在非常年代跟暴虐的大自然的冲突、抗争及人与兽的搏斗,从而使李晓燕 、王志刚他们从身躯到灵魂都闪耀出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使小说成为对奋斗的一代知青的诚挚的颂歌。 ? “埋骨何须故土,荒原处处为家 ”

? 这是火热年代的产儿,这是千千万万拓荒知识青年的一个缩影,这是足以代表一个

时代的典型。她以她年青的生命庄严地向我们宣告:“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可是我们得到的还是要比失去的多,比失去的有分量——她们青春无悔!

《今夜有暴风雪》

裴晓云 、曹铁强 、郑亚如 《雪城》

严晓东 、姚守义、王志松、姚玉慧 《年轮》

吴振庆、 王小嵩 、韩德宝、郝梅

? 史铁生及其创作 史铁生: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精神标志。

“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论死是矫情的。”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1998年患尿毒症,隔日“透析”至今。“透析”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和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出版。2006年发表十年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

?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因突发脑溢血而死亡。 ? 史铁生早期小说的意义 : ? 一 故事与寓言:

? 史铁生喜欢讲故事,他早期的许多作品都显示了这一点.

(一)第一类故事,大多以白描的手法,描写生活的真实:作者力图准确地表现当年知青们的经历,揭示同代人的境遇与心理 . 《午餐半小时》、《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卑琐、灰色;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插队的故事》清新、明亮

? 史铁生在叙述这一类故事的时候,严格地遵循着写实的原则。衣食住行、婚姻劳作、

都是他笔下平凡人生相的主要内容。在普通人的生存本相中,史铁生成功地创造出艺术的真实效果。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1.陕北自然景象、民俗风情的描绘与呈现:

作者调动出他对那片土地所有的情感,凸现出一幅明丽、优美的画面:

? 那秋山的色彩、红的小灌木,黄的杜梨树,那珊瑚珠似的小酸枣,蓝蒙蒙的野山花。 ? 还有在黄土高坡上回荡的信天游。信天游调子是忧伤的,但唱起来却使人快活……牛

的一些生活习性,排座次。

? 2.表现了普通老百姓质朴美好的情感以及在苦难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坚韧的人生

态度.

? 队长对我的关心,端午节给我端来白馍(子推zichui),老乡们对我的照顾,让我喂

牛;白老汉(破老汉)对亮亮妈的关爱。 ? 3.具有一种亲切温馨的艺术氛围。

? 作者以“追忆”的手法拉开了与对象之间的时空距离,这种距离感所产生的和谐的

气氛、情调是作品美感的重要保证.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健康,透现出生命的欢悦和质朴

? (二)史铁生的另一类故事,则带有明显的虚拟性质 .其总体的艺术特征,是寓言或准

寓言。他借助这类寓言,讲述自己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 ? 《命若琴弦》、《毒药》、《礼拜日》 《命若琴弦》讲述了一个目的和过程的寓言。 承认目的的虚设并不等于绝望和虚无,因为正是在目的的引导下生命的过程才可能绽放出辉煌。追求的过程是快乐而充实的。 史铁生相信:

“人不可能走到天堂,却可以走向天堂,

而你若永远走向它,你便随时都在它的光照之中”。

? 二 生存与死亡:或许是由于残疾的不幸,史铁生的作品对生与死倾注着格外多的思

考。

? 生存:生存困境

? (一)残疾者的生存困境:

? 首先,如何面对和解释残疾事实,残疾者对自身的生命意识的证实与肯定;

? 其次,残疾者对于人格的尊严、平等和自由的渴望,即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价值的

平等。残疾者对社会和文化的要求。 ? (二)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三种根本的困境

? 1.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

底沟通,这就意味着孤独。

? 2.痛苦: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

恒的距离。

? 欲望无边,能力有限.这意味着痛苦。

? 3.恐惧: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向死而生,这意味着恐惧 .

? 所以,史铁生认为生存困境不是某些人的,而是全人类的,不仅是偶然的,而且是

必然的 .

? 死亡:死亡的意义与价值

? 史铁生的小说中不时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事实上,死亡是他作品中一个常见的母题。

他并不热衷于表现死亡过程,他热衷于探讨的是死亡的意义与价值。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并不是可怕的事情,常常是生的解脱,甚至是生的归宿与继续。因此,他小说中生与死的边界是十分模糊的。

珍惜生命的过程,享受生之欢愉,是史铁生抗拒死亡的诱惑,建构起来的超越困境的信念。

? 三 哲学与宗教:

? 哲学:生存、死亡、困境、超越,这些话语无疑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当它们构成史铁

生小说文本话语的基本建构时,当然是他精神建构的一部分。

? 宗教:史铁生艺术地接近着生存的基本困境,并企图以重构生之意义来对抗死亡的诱

惑的时候,便明显的流露出宗教式的热忱。

? 所谓宗教,这里并不是指以教义的归纳相区别的,诸如基督教、佛教一类的宗教。

而体现为一种原始的情绪:敬畏、祈祷、礼赞、向往。

? 对生命充满敬畏的情感并为之祈祷,礼赞仁爱、向善的精神,进而对人类美好的明

天充满向往。而这正是史铁生认定的支撑人类前行的支柱。 ? 这是一种关注自然与生命,以人为本,乐观积极的爱的宗教.

? 张承志 :回族,在小说创作上.以《金牧场》 (1987)为界,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分

前后两个阶段。

? 前期的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绿夜》、《黑骏马》、《北方的河》灌注着强烈

的英雄主义气质,追求理想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信念,具有一种散文化、抒情性的浪漫主义格调,风格“沉雄苍凉、崇高壮美”。 ? 后期的小说,《残月》、《九座宫殿》、《黄泥小屋》、《西省暗杀考》、《金牧场》、《心灵

史》(1991)等,对当前市场经济中的大众文化的泛滥和实利主义倾向进行抨击,以笔为旗捍卫清洁的精神,宣读无援的思想。抵抗流俗,不与现实妥协。

?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中“诗”始终是一鲜明的标志,诗歌精神、诗歌情绪深刻地融入

小说当中,形成“诗体小说”的美学风格。从张承志的文学创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个人的心路历程:

? 由对草原母亲的歌唱走向对黄河父亲的崇拜,进而走向男人的挺立和承担; ? 由赞美丰富的内心走向宗教的情怀,最后皈依回教的:哲合忍耶; ? 《绿夜》:奥云娜在深夜雨中为他打的 信号灯,像一颗翡翠的夜明珠。让他感受到

生命的美好。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那些美丽瞬间的追寻,我们因为有了这样一些美丽的瞬间,便可以抵御人生众多的无聊与平庸 . ? 《黑骏马》:象征着草原上坚忍的人生和动人的母性;

? 《北方的河》:五条北方的河总体上象征着人生理想,但每一条河又象征着人生的五

种不同的境界。黄河、湟水、 鄂尔齐斯河 、永定河 、黑龙江。

? 《绿夜》:张承志早期的作品色彩感很强,他认为小说应当是美文、诗、画、音乐的

综合。

? 《绿夜》比较早的体现出了他的这种美学追求。 “他”在都市中有一种失落感,因

为它被现实的大白菜、蜂窝煤和简易楼下轰鸣的噪音折磨得肉体和精神都太累了,于是他想到年轻时候当知青的草原上去寻找那些美好而富有诗意的情感、生活。然而,当他重新来到草原的时候,才发现,故乡的山水还在,但故乡的人情却已经改变。特别是,当年的小奥云娜,曾是记忆中小天使、欢乐的小河,但现在的小奥云娜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因为时间的隔阂,她已变得陌生、冷淡甚至蒙古女人所特有的粗糙、世俗、肮脏都在她身上体现出来了。看着她同瘸腿会计乔洛的打情骂俏,同别人毫无顾忌地谈论自己的婚嫁,他再一次地感到了一种失落。 ? 这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困境:双重的失落,在都市庸常的生活中感到了失落,开始

思念故乡,希望回到故乡能寻找到一种精神的安慰,但回到故乡之后,对故乡也有一种失落感。 ? 一个偶然的瞬间,让他重新领悟到生活的含义::人生也许就是由这样一些美丽的瞬

间所组成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那些美丽瞬间的追寻,我们因为有了这样一些美丽的瞬间,便可以抵御人生众多的无聊与平庸 . ? 《黑骏马》: 黑色,在中亚,哈萨克族那里,黑、白是很神圣、圣洁的颜色。 ? 小说具有一种音乐旋律,一首古老的蒙古民歌《钢嘎.哈拉》(黑骏马)与一段人生

故事合奏出了这部唯美小说 。

? .白音宝力格最后寻找到的却已经不是那朝霞般的姑娘 ,索米娅象所有的草原姑娘

一样,按照草原的自然法则,经历了她们必须经历的艰难、痛苦、心酸与快乐,成长为一名成熟、坚韧、顽强的草原女人。她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

? 她对生活没有更多的奢望与抱怨,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她很满足。白音宝力格

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追寻到那些失去了的东西,生命中的很多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不可能再寻找回来。

? 至此,草原上坚忍的人生和动人的母性得以呈现,此乃白音宝力格草原追寻的最后

抵达之处,坚忍的人生与博大的母性,索米娅成为了草原母性的伟大象征。 ? 《北方的河》:理想之歌。是理想主义的代表作,但张承志的理想,不是克己奉公似

的理想,而是一种充满个性的理想追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不断的进取,不懈的努力.谈理想主义必谈《北方的河》。

?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一)

? 一 文学的“寻根”

? 1、定义:寻根文学是80年代中期,在东西文化交流、碰撞和双向选择的国际文化

大背景下,当代文坛出现的第一个作家自己命名、发表宣言、提出纲领、推动发展的一个文学流派.

? 寻根文学是以文化的认同或批判为内核,以民族文化的重铸与镀亮为使命的,有其

以重塑与复兴民族文化为目的的深刻的现实动因。 ? 其题材具有原始风貌、异域情调与历史的厚重感。

? 在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上,寻根文学注重叙事技巧和审美品格的独特性,作家受拉

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借鉴和尝试“变魔幻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的创作方法,将写实与象征、现实与魔幻互渗一体,营造或古朴凝重或奇异怪诞的神话氛围和魔幻世界。突破了新时期以来较为单一的写实风格,具有审美的陌生化效果与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 2、 寻根文学的起因源流:

? 寻根文学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创作倾向或文学潮流,事实上是文学运动及其逻辑演

变的产物,寻根文学的发端与成熟,既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继承相联系,又得益于外来文学的影响,既体现了新时期小说与诗歌创作的互动,又受制于新时期文学整体进程的自身逻辑,其起因与源流,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 (一)首先是文学的纵向继承

? 纵向继承:寻根文学的发端,似乎可以追寻到发表于80年代初出现的风俗画小说: ? 汪曾祺的苏北小镇风情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邓友梅的京味小说《烟壶》、《那

五》等。

? 汪曾祺的小说在当时别具一格,清新悦人,无论题材还是叙事方式、人物形象、情

绪格调,都显出陌生化效果.

? 汪曾祺的风格与倾向师承沈从文。 ? 而另外一些寻根作家,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出他们与现代文学的一些影响与继承关系: ? 韩少功与鲁迅; 阿城的小说语言与新文学初期的白话等。

? 贾平凹、郑义、李杭育等人的风俗小说、文化小说与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 ? 可见,寻根并未割断历史。 ? (二)横向借鉴与接受方面:

? 寻根文学无疑受到拉丁美洲文学旋风及其魔幻现实主义、本土主义的巨大影响与启

发。拉美文学滋生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土壤,却以其文化内涵、艺术思维、审美方式的显著特点赢得了世界性承认,被西方称为神奇的爆炸文学、继欧美现代派之后崛起的“第五代小说.

70年代成为畅销书的美国黑人作家 亚历克斯.哈利的长篇小说《根》及其寻根主题,可能对寻根思潮有间接的启发作用。

但寻根文学崛起的直接动力与背景,却与美国作家福克纳和南美洲在本世纪后半期取得的文学成就有关),特别是受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被授予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所启发,心怀焦虑而又雄心勃勃的年轻的中国作家认为,如果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根植于悠久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以中国人的感受性来改造西方的观念和形式,将有可能产生出别开生面的成果。他们相信中国具有更为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多民族原始或半原始文化潜质这样一个事实。

? 3、寻根文学的发展过程:

? 从“史”的角度来说,寻根文学前后连续相近十年,有一个形成、发展与退潮的变

动过程。寻根理论的提出不是催生剂,而是中途加速剂。以1984年与1986年为界,寻根文学可以分为萌动期、成熟期、与消退期。

? (一)萌动期:从1981年至1984年,地域小说、文化小说、风俗小说的崛起是一个

普遍的新文学动向。 ? 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异秉》《随寒三友》书写江苏高邮水乡的民俗风情; ? 贾平凹的《商州》、《商州初录》、《商州又录》以地方志史笔再现秦汉文化的超稳定

形态;

? 邓友梅的《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绘制出“京味”的风俗画卷; ?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发掘吴越民间文化的深沉积淀;

? 王蒙的《在伊犁》以笔记体形式表达了对新疆各族民风与伊斯兰文化的关注; ? 张承志《黑骏马》《绿夜》涉及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撞击; ? 乌热尔图的《琥珀色的篝火》、《七岔犄角的公鹿》固守着鄂温克族人原始的生存方

式与文化;

? 至1984年,人们惊讶地发现,中国的人文地理版图,几乎被作家以各自的风格瓜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

这些地域文化小说以“地域性”与“文化性”为其特征。它们不仅是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与源头,而且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作品构成了萌动期寻根文学的主体,并不乏代表作。《大淖记事》、《黑骏马》

(二)成熟期:1984年到1986年是寻根文学的成熟期。 其标志首先是寻根文学理论上的自觉:

1984年一批中国当代中青年作家在杭州召开了一个笔会。大家对文化寻根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

其中,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一文,后来被有的人看作是这一运动的“宣言”。

理论的共同点: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至此,创作实绩与理论探索的齐头并进,作家一定程度上的学者化倾向,是寻根文学开创的一个新时期流派操作模式,并为后来者效尤。 其次是地域文化小说的深入发展。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关注远古与现在同构并存的意识,着力描写黑龙江的原始蛮荒与原始情操,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与自然崇拜;

阿城《遍地风流》短篇系列,以现代文明弊端批判者的立场,满怀热情地颂扬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民俗风情与人格的自然、舒展、完美。

这个时期的地域文化小说,地域特色更鲜明,文化内涵更丰富,寻根意识更自觉。这突出表现在他们用原始与现代的文化反差及其张力的视点处理边地少数民族生活的题材。即从重建民族文化的角度渲染与张扬原始或半原始文化中的活力内核,以此对比、批判与补救现实的缺陷。

其三,寻根中的不同文化选择与价值倾向得到充分展露:1、表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续传的必要性,即肯定传统文化的: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王安忆《小鲍庄》

2、否定传统文化中的丑陋因素并对其进行批判:韩少功《爸爸爸》;

3、既推崇原始的文化力量又发现它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企图剥离出古老文化的合理部分又觉察到文化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认同传统文化又难以克服它与自己的启蒙主义现代理性之间的冲突,从而流露出一种矛盾、困惑甚至尴尬的心态。 郑义《老井》、张承志《黑骏马》、贾平凹《古堡》等

不同倾向的出现表示着寻根文学的成熟与深化,他们之间的冲撞与互补有助于复兴民族文化目标的达成。

第四,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的多样化。

成熟期的寻根文学有着更多的艺术自觉与探索精神,更注重叙述技巧和审美品格的独特性。作家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借鉴和尝试“变魔幻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的创作方法,将写实与象征、现实与魔幻互渗一体,营造或古朴凝重或奇异怪诞的神话氛围和魔幻世界。突破了萌动期单一写实的风格,具有审美的陌生化效果与更大的艺术感染力。

(三)1986年后,寻根文学进入消退期。

消退的原因之一是大批寻根作家创作转向,寻根作品发表的数量逐渐减少,后继者乏人。在寻根的过程中,他们难以调和与克服原始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深刻矛盾,难以调整与平衡启蒙主义的理性自我与返璞归真的原始主义意向之间

的分裂状态,尤其是难以回避与超越认同传统文化立场与追求文化现代性目标之间的主题内在悖论,难以弥补和解释重铸、镀亮民族文化的宏伟诺言与寻根文学相对有限的实际功效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种自我悖论性的冲突,或许是寻根派作家始料未及的,他们似乎醒悟到复兴民族文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社会转型过程,事实上不可能单靠文学或一场文学运动得到解答和解决,除了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之外,急剧变幻中的现实生活与文学自身审美形式的发展也值得更多的关注。 ? 消退的另一原因是后起的“新写实”小说与先锋小说的形成与冲击。 ? 1、表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续传的必要性,

即肯定传统文化的: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小鲍庄》

? 阿城,原名钟阿城,出生于1949年。祖籍四川,父亲钟惦棐是当代著名的电影评论

家,曾写有《电影的锣鼓》,1957年被打成右派,阿城也受到牵连。1968年到山西、内蒙插队,后去云南农场。阿城在父亲的熏陶下,对于中外文学名著有较广泛和深入的接触与理解,对传统文化儒、道、释都有所涉猎,这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直接的影响。1984年发表《棋王》震惊文坛,然后接连发表《树王》、《孩子王》以及《遍地风流》系列。那几年的阿城既称“风流”,且称“王”,一时好不得意。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使他成为当时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寻根派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1) 《棋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在道家哲学之上的(文化寻根):一开始就突出了主人公王一生的两大特点:喜欢下象棋和喜欢吃。吃成了王一生的人生基座,“一天不吃,棋路都乱;下棋则成了一种精神超越,“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 .

? 人生基座,物质生活:吃。王一生对吃怀着一种最朴素和实在的感情。他对吃是虔诚

的,而且很精细。他并不是好吃,奢侈的吃.食而不馋,实而不虚。小说也因为他朴实的吃而有了动人的烟火气,大俗中见不俗。

? 精神生活:下棋。道家讲阴阳,下棋也有阴阳之道。阴阳之气相游相交,初不可太盛,

也不可太弱,‘太盛则折,太弱则泻’。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 ? 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 (2) 母亲的无字棋和捡破烂的老头的棋谱,表明阿城的民本主义情怀,道家的精

神在民间;

? (3) 阿城的语言古朴、自然,古色古香。 ? 王安忆《小鲍庄》

? 小鲍庄最讲仁义。方圆几百里都知晓,这庄的人最仁义。 ? 小鲍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缩影,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

? 小鲍庄最仁义的又数捞渣。捞渣成了一把价值评价的尺子,一块精神理想的样板。

他以最仁义之庄的最仁义之人,获得了仁义实质内涵的象征地位。 ? 作品具体揭示了仁义的内蕴。

? (1) 首先是注重人际关系和合群性。

? 捞渣还在满地乱爬时,就因为亲热人,恬静人,大人们说他看上去仁义,别人生气,

捞渣总和和气气对着他笑,笑得对方也只好笑了;别人骂他,捞渣反而以亲热举动和一脸厚道相化解了对方的仇恨。在这小孩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以德报怨、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

? 与同辈人相处,捞渣也显得出奇的老成和富有心眼。“小孩都围着他,喜欢和他在

一起,谁走慢了。捞渣一定等他,谁割少了,不敢回家,捞渣一定把自己的匀给他。谁打架了,捞渣一定不让打起来。”他不仅善于为他人着想,注意协调关系,而且在遇到利益冲突时,还肯克己忍让,委曲求全。 ? (2)仁义内涵的另一方面,即温情与爱心

? 捞渣作为众所公认的仁义孩子,有一颗彻底的仁爱之心。他的爱是遍及一切生命的,

无论家人与外人,同类与动物,皆在他的爱心拥抱之中,从而泛滥起一股诗意的温情。“亲亲仁民爱物”,儒家仁义的最高表现。

? 作品中最为感人的爱表现在捞渣与孤老鲍五爷之间的关系上。他宁肯自己少吃一张

煎饼、少喝一碗稀饭供养五爷,情愿每天陪伴五爷,为他捂热被窝,甚至还会开导五爷消除厌世情绪:好日子都在后头呢。你咋是绝户呢,咱们都叫你爷爷呢。最后,为了救五爷,捞渣死于大水之中,行了“大仁义”。

? 作者的主观态度,对于以仁义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人际关系的古朴、和谐

与温情,作者从人性的立场投诸充满诗意的描写和赞美。 ? 2、否定传统文化中的丑陋因素并对其进行批判:

韩少功《爸爸爸》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大学毕业,到湖南省总工会工作,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总编。 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 “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亦引起一定反响。同年到湖南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8年调到海南省文联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90年调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等。 1996年的《马桥词典》被称为一部真正的 词典体小说. 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暗示》。他的小说以思想蕴含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独树一帜,被翻译成英、法、俄、意等多种外国文字。

? 《爸爸爸》:作者以一种富于想象力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通过描写在湘山鄂水之间

一个原始部落的变迁,把祭祀打冤、迷信掌故、乡规土语糅合在一起,刻画出一副具有象征色彩的民俗画,其中隐喻着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小说体现出强烈理性批判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内容给予深刻的揭露。

(1)对于民族文化形态中理性迷失的可怕揭示:集体无意识的思维方式。

? 丙崽只能发出两种声音:一是“爸爸”; 二是“X妈妈”。 两种音响符号表示一喜一怒两种最简单的生理性反应。这是对外在世界一种模糊的感知及其简单化的表达。是应付一切外在事件和变故的交流方式。它包括了人类生命创造和延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态。丙崽无疑是象征了人类生存中的丑恶、顽固和浑浑噩噩的一面。 但就是这样一个白痴似的人物竟然得到了鸡头寨全体村民的顶礼膜拜,尊称其为丙大爷、丙相公、丙仙,成为指点迷津的神灵。在此,我们发现,寨民对待丙崽的心态与丙崽对待世界的心态,其实是惊人的一致,丙崽一会成了怪物,一会又成了神灵。在怪物与神灵的转换中,他们全凭神秘的感知。体现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2)理性迷失后的性格的愚昧、残忍、 血腥; 祭谷神、迷信丙崽、打冤、喝毒药…

村人们祭告神灵要杀人、与鸡尾寨发生你死我活的征战、战败之后居然要毒死老弱病残… 做出种种从现代角度看来是毫无人性的事情 。 (3)传统文化中丑陋因子的老而不死、绵绵不绝 .

丙崽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形象,显然还意味着传统与当代现实之间的某种联系,丙崽死不了,也就表明了那些古老文化的丑陋之处是难以根除掉的。所以,如果说丙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丑陋性、原始性,他的老而不死象征着这种悲剧、愚昧的绵绵不绝。

? 3、既推崇原始的文化力量又发现它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企图剥离出古老文化的合理部分又觉察到文化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认同传统文化又难以克服它与自己的启蒙主义现代理性之间的冲突,从而流露出一种矛盾、困惑甚至尴尬的心态。

郑义《老井》 张承志《黑骏马》 贾平凹《古堡》 郑义《老井》

郑义,男,1947年生于重庆,1966年于北京清华附中高中毕业,1968年到山西太行山区插队,1977年考入某大学中文系。197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枫》,即引起人们注意。之后,发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说。著有中篇小说《远村》、《老井》等。 ? 《老井》被吴天明改编为同名电影,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大奖,男主角由张艺谋扮

演因此获最佳男演员奖 。 ? 《老井》

(1) 一种顽强的生命意识;老井人在老井村到处打井 ,世世代代的找水 。事实上,老井村是石灰岩地区,属于找水的禁区。但他们没有人说要搬迁,因为是祖先让他们在这里生存繁衍的。所以,他们只能是与自然环境作艰苦的抗争。体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意识。

? (2)儒家文化的体现:在几代老井人身上得到了印证,孙石匠、万水爷、孙福贵、

孙旺泉:舍身成仁、舍己为人、克己奉公、自我牺牲精神等; ? (3)儒家精神与民间愚昧、迷信、封建的专制主义的不可分离:

? 恶祈:孙石匠自愿出来作为罪人,而且采用了一种最极端的方式,赤身裸体,头颅

上戴着六把铡刀。胳膊上还悬挂着两把铡刀,一路走来,鲜血淋淋。 ? 以及孙旺泉对万水爷的服从。他喜欢赵巧英,却同一个寡妇喜凤结婚.

第二十二章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二)

一 文学创新与“现代派文学”

(一)西方现代思潮的引进与借鉴: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二)新时期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创作:

? 1、王蒙、茹志鹃、宗璞、谌容的意识流、荒诞小说.

? 1979年,西方现代主义开始渗透中国文学、艺术界.在文学界,现代派的影子最先出

现在诗歌界,表现为\朦胧诗\的产生及蓬勃。在小说界,1979年后,王蒙先后发表了《蝴蝶》、《春之声》等六篇手法新奇的作品,经理论界认证乃是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紧接着又出现了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的《人到中年》等,这些作品都开始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以主观的心理意识流程来安排叙事时空。这些,都不能不说是西方现代派手法在中国文学中的初露端倪。

? 然而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并没有触及到中国作家深层的审

美观念、创作观念和创作模式。所谓\现代主义\只是运用了象征、变形、意识流等艺术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体上仍是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会写实文学\,以\经世致用\为创作动机。作品的主题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忧虑而不是西方现代派所表现的对\个体生命\的忧虑,因此他们的创作事实上仍旧是传统主流创作的延续,也正是因此有人称他们的创作为\东方意识流\或\心理现实主义\。 ? 2、 “现代派”小说(1985)(292) ?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

? ? ? ? ?

? 徐 星的《无主题变奏》 ? 这两部中篇小说被视为是“现代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代表作。两位作者也被称为“现

代派”。

? 小说写游离于主流社会的愤怒的青年叛逆的情绪、生活。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生活

方式,持蔑视、嘲讽的姿态。

? 《你别无选择》用“音乐式”的结构和“黑色幽默”的语言方式,以看似荒诞的情

节,展现某音乐学院僵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心灵的扼杀;表现了现代青年与传统的疏离、对抗与排斥,一种充满现代意识的价值疑惑与反抗精神。

? 《无主题变奏》则将心理片断和生活片断“无主题”地串联起来,通过一个自动由

大学中退学,并安心于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饭店服务员的青年的自述,展现出年轻一代孤独、迷惘的生存状态。

? 这两部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你别无选择》更被称为\第一部成功的

中国现代派文学作品\,是\一代人\情绪历史\的一个浓缩\。 ? 二 “先锋小说”的实验 ? (一)“先锋小说”的概念:

? 先锋“作为一个”军事术语“,原意是指部队的尖兵,是指冲在攻击堡垒最前沿的先

头部队,后被画家、作家、特别是文学批评所借用。

? 先锋小说:特指一个相对稳定的作家群体所创作的对小说形式极端重视与追求的作

品。80年代中叶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

? 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

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小说不再对传统文学推崇的“群体性叙事”、“宏大性叙事”抱有兴趣与热情。而宁愿转向更为个人化的叙事。

? 形式与个人是先锋小说的两面旗帜。个人化的形式追求则是对其特征的简略概括. ?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在 ? 叙事革命:马原 (格 非) ? 语言实验:莫言 (孙甘露) ? 生存状态:残雪 (余 华) ? 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 (二)“先锋小说”作家 作品介绍 ? 1 叙事革命:

? 美国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浦安迪教授认为:叙事又称叙述,讲故事是叙事这种

文化活动的一个核心功能,叙事文侧重于表现时间流中的人生经验,或者说侧重在时间流中展现人生的履历。从话语角度讲,可以概括出叙事关键词“时间流”.这个时间流则具体表现在:任何叙事文,都要告诉读者,某一事件从某一点开始,经过一道规定的时间流程,而到某一点结束。

? 如果说传统小说是采用时间流作线形发展、线条轨迹的叙事方式,那么先锋小说对

传统时间流进行了完全意义上的颠覆,他们的作品不再是传统的起、承、转、合,即开端、发展、高潮、结束。先锋小说采用的是“圆圈 、方块 、缠绕”等叙事方式,即不再有时间流的模式,而是将故事进程即时间流推倒一个若有若无的境地,作者在不断的“圆圈 、方块 、缠绕”叙述中,将时间切割成跳跃状,分散状,或许,一个、两个、三个圆圈的叙述,产生了相互之间的交叠,于是不断有新的弧线产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波三折,一泄千里、一言难尽。

马原,男,1953年生于辽宁。1970年,他插队到锦县,四年知青生活对于马原无疑是最重要的。他的许多观念皆形成于这一时期,以致于日后永远无法更改。1975年离开农村,在沈阳铁路机械学校学习。1976年走出校门,到阜新机务段做一名工人.他于1978年再一次走进校门,成为辽宁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拒绝学外语的学生。1982年,大学毕业,马原自愿报名去西藏工作,他在西藏生活了七年。1989年他离开拉萨,回到沈阳,在沈阳市文联任专业作家。

1984 《拉萨河女神》 是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294) 1、人物没有姓名,所以,人物没有个性,作家并不关心人物的个性。 2、偶然改变了一切,改变了大家的心情,改变了人们对阅读小说的期待。

生活中有很多必然,我们说一切都可以用理性去解释,一切偶然中似乎都有必然。但马原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必然解释不了的,这种偶然是一种非理性的,偶然中就只有偶然,没有必然。(马原相信命运、血型、星座,天生的神秘主义倾向,写了大量关于西藏的小说)

3、小说写的是一件作家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真事。(作家自己家里还有一张那次外出游玩时照的像,马原自己就站在中间)真真假假的叙事中,打破了小说是虚幻的定论。

《冈底斯的诱惑》的叙事特色

一、小说讲述了几个故事(或几个故事的片断),是几个故事(或几个故事片断)的拼贴与组装:小说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

1、陆高、姚亮和司机小何去看天葬,但未遂愿;

2、陆高、姚亮、穷布和老作家去寻“喜马拉雅山雪人”,也未遂愿; 3、顿珠、顿月和尼姆的故事;

然后,在作品中还混合着一些故事片断:

老作家的一段奇遇,他看到了神秘的“羊角龙”;穷布猎熊;、陆高与藏族美女央金的短暂接触,后来央金死于车祸。 等等。

马原只是把事实、事件客观的呈现给读者,而这些事实、事件之间的联系,它们的意义和内容则是空白,它追求的是一种取消了事实、事件的深层涵义之后的平面感,一种抹去了个人主观性的纯粹客观,他放弃对事件的因果、本质、联系的探寻而采取场景和行为的片断性叠加、拼贴,只是显示其客观性存在,而不探究它的意义。 二、“元叙事”手法的运用: 元叙事手法(作者在小说中直接出现并揭露小说的虚构性)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作者及其朋友直接以自己的本名出现在小说中,并让多部小说互相指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效果; 我就是那个叫做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陆高、姚亮的反复出现,陆高是马原大学写诗的笔名。

他不但虚构小说,而且在小说中说出是怎么虚构的,它主动拆毁传统写家努力追求的逼真之感,明确告诉他人,这是作家设计,不是生活本身,阻止读者对小说故事陷入太深,以达到一种离间效果。让读者清醒地在意识到虚构本质的前提下读他虚构出来的有点迷糊的故事。它使读者放弃对故事确定性内涵的挖掘,而去注意叙述过程本身,从而使其在叙述对象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马原的这些叙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 : “马原的叙事圈套” : 马原的小说主要意义

? 不是叙述了一个(或几个片断)故事, ? 而是叙述了一个(或几个片断)故事。

? 三、作为一个叙事革命者,马原保持着对神秘的煞有介事而又并不专心的爱好与探

索──这些探索常常有头无尾,又进一步加强了神秘因素的不可知性与不确定性…… ? 在马原的故事叙述中,都牵涉到未知的神秘因素:

? 在老作家的故事中,他在一次神秘的远游中看到一个“巨大的羊头”,这个羊头是神

秘的宗教偶像,还是史前生物的化石,抑或是老作家的妄想症产生的幻觉?

? 穷布的故事里,他似乎碰到了喜马拉雅雪人,但叙述者马上告诉我们,关于雪人的

存在并没有科学的证据,它是一个谜,既象人又象熊,是人还是熊,不可知.真相在我们面前稍纵即逝…那么穷布碰到的究竟是什么?

在顿珠、顿月的故事中,不识字的顿珠在失踪一个月(他自己只觉得出去了一天)后突然能唱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全诗有一万多行,一个不识字的牧羊汉子怎么会说唱这部史诗?对这件事有遗传的、神话的、唯物的种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能说服其他解释的持有者.……等等

这些抽去了因果关系的神秘故事片断,拼合起来就构成小说的大体,在所有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的这些神秘的、未知的因素,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人的幻觉与臆想?种种疑问在小说中是没有结果的。

? 格非 : 原名刘勇,男,1964年生于江苏省丹徒县。1981年考人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小说创作。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成为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引以为例的一部。其他的还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小说:中篇小说《大年》、短篇小说《青黄》。《风琴》、长篇小说《敌人》等。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2004年创作长篇《人面桃花》获200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

? 格非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

? 马原是用一些并置的故事块搭成一些近于“八阵图”小说,在每一个路口他又加上

一些误入歧途的指标;

? 格非则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

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

? 1988年《褐色鸟群》从问世那天起,就引起人们种种不同的猜测和议论。也许可以

称得上是当代最费解的一篇小说。小说令人费解之处在于它的叙述结构,它由重复构成系列怪圈:

? 许多年前,我正在水边的地域写一部“类似圣约翰预言的书”。有一天,一个穿橙红

色衣服的女人棋来到我的面前,在两人的对话中,她说与我认识多年。而我似乎是第一次看见棋.

? 我给棋讲述了一个四月买木梳的故事,棋又仿佛就是那个故事中的女人,她知道我

故事的秘密,似乎我与棋在故事中结婚,而棋在结婚当天就死了.当天正是她三十岁生日.

? 时间像是过去了很久,我还在水边写作.棋又出现了。可是她说的很明白;我的名字

不叫棋,我从来没有来过这里,我是一个过路人。

? 《褐色鸟群》中,我与女人棋的三次相遇如梦似真,似乎有几个不同的棋存在于一

个共时的世界中,但小说进行的历时层面,每一个棋都对前一个棋起着解构的作用。 ? 这标志了格非对现实的怀疑,如同他所说的:

? 现实是抽象的,先验的,因而也是空洞的。

? 所以他着重描写人与物的相互脱离,在这样的错位式的情景中,人物仿佛已变成了

若有若无的鬼魂,身历的事件则比传闻还要虚渺,人就是处在这样的从未证实过而又永远也走不出“相似”的陷阱的一种假定状态中。 ? 小说表明:整个存在的不确定性。 ? 2 语言实验: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就像绘画采用线条、色彩, 音乐采用旋律、节奏,电影采用蒙太奇一样. 文学是采用文字语言的艺术。而如果过分强调客观描摹的真实以及直抒胸臆的抒情,会弱化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

莫言的语言表达打破了传统的、流行的某些格局,别处心裁,使人耳目一新。同样是中国字,在他的笔下有了新的组合,从而产生出独到的魅力。

? 莫言

?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 生于山东高密,1976年,加入解放军,1981年,

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 前期代表作品《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爆炸》、《球状闪电》、《金发婴儿》、《红

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包括:《红高粱》1986年、《高粱酒》、《高粱殡》、《狗道》、《狗皮》五部中篇)等。

?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

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不少的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2001年出版了《檀香刑》. 2003年出版《四十一炮》.2006年3月出版《生死疲劳》.

2012年10月11日晚7时,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 家莫言获此殊荣。在莫言的 颁奖辞中,称他为诗人说: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莫言的获奖释放了中国文学界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焦虑和压力,同时,莫言的获奖证明了中国文化正日益受到世界关注。

?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

国作家莫言(前)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 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以表彰其 ? “作品中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历史和现实的并存”。 莫言:

(1)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 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象 世界: “语言爆炸”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

? 最美丽最丑陋、 ? 最超脱最世俗、 ? 最圣洁最龌龊、 ? 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

最能喝酒最能爱 的地方”

“太阳是黑的, 太阳是白的, 太阳是绿的, 太阳是红的”

“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拙,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 ? “(杀人的)那一夜,月光如水,梨花飘香”

? “余占鳌就是因为握了一下我奶奶的脚,唤醒了他心中伟大的创造新生活的灵感,从

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彻底改变了我奶奶的一生……

? “我奶奶 什么事都敢干,只要她愿意。她老人家不仅仅是抗日英雄,也是个性解放

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

? “我奶奶是个性解放的先驱” 其实由两套不同语言符号系统所组成: ? “我奶奶”代表家族乡土宗法文化血源, ? “个性解放”则是城市语言和现代的观念。

? “我奶奶”这个称谓也是由后设叙述者我和历史当事人奶奶所组成。

? 于是,两套语言文化符号系统之奇特并置,不仅显示城乡之异,今昔之别,也是基

于叙述与被叙述之间话语关系,正因为有我的观照在,奶奶才成为个性解放的英雄,而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却只会讲述,远不如奶奶那样是真的英雄。

? 莫言的这种句子带来一种新鲜的感觉,通过一些相互悖逆与对立的语词组合、结构,

表达一种复杂的情绪,一种矛盾的心情,一种多维的艺术空间感觉。 ? (2) 把诗语引入小说 ,描摹了一个独特的感觉世界

? 所谓的感觉世界,突出的是作者本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乃至情绪

印象、幻觉、错觉、以及潜意识、下意识,创造出一个诱导读者介入,使之同样产生感官反应的世界。

? 这就是作家本人的感性直观的统觉,也是作家本人主观感觉活动的显现,它使读者

产生感官反应,也产生疑惑、惊诧??

? 《透明的红萝卜》这篇小说带有感觉化、意绪化、意象化的特点。作者几乎调动了

现代小说的全部视听、知觉形式,小说中的感觉异常丰富而且具有多觉性,感觉之间互相转化。作品的容量迅速膨胀,大量主体心理体验的内容带来多层次的隐喻象征效果。 ? 譬如:

? 黑孩手握烧红的钢钻蹲倒小铁匠面前,他手里咝咝啦啦的响,象握着一只知了,鼻

子里也嗅到炒猪肉的味道,他眼里飘满泪花……视觉、听觉、味觉混合在一起,多觉性使作品所表现的对象获得很强的艺术张力。 ? 黑孩的感觉世界: ? 家----自然,

? 他不喜欢家,家在他的感觉世界中,并不代表温暖,他喜欢自然的宁静; 梦中的红萝卜----现实中的萝卜(不是红的),

梦中的红萝卜,透明,晶莹,又红又大,梦是不可能实现的

? 黑孩-----炉火、红萝卜,黑与红的对比,现实是冷漠的,梦想是红色的。

? 《透明的红萝卜》色彩感非常强,但红萝卜是不存在的,有一种幻灭感,现代主义

? ? ? ? ? ? ?

的,主题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 ? 《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

? 小说展示了一个乡村少年扭曲的心灵和痛苦中的追求。黑孩少小丧母,父亲出走,

倍受继母虐待,小小年纪就变得沉默寡言,犹如一个古怪的精灵。他能够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种种苦痛,深秋时节还是穿着裤头,光着脊梁。他以一种冷漠的接受态度来对待外界的残酷并将之推到极端,以进行扭曲似的反抗。他自卑,却又把自卑转化为一种强烈的偏狭的自尊,这既使他冷漠地对待嘲弄和侮辱,也使他拒绝接受同情和关爱.

? 1、受了小铁匠欺负,他手握烧红的钢钻蹲倒小铁匠面前,他手里咝咝啦啦的响,象

握着一只知了,鼻子里也嗅到炒猪肉的味道,他眼里飘满泪花……小铁匠不敢正视这种冰冷的残酷,吓得目瞪口呆。黑孩这时的心理得到一种满足,以自戕的方式得到心理的满足;

? 2、菊子姑娘是他心目中美好的希冀和神圣的象征,可是他只愿意在内心深处独享这

份愉悦,当菊子姑娘在众人面前公开地表示对他的怜悯和同情时,他竟在菊子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当小铁匠和小石匠打架的时候,他出任意料的帮助了小铁匠一臂之力,扳倒了一直关爱她的小石匠。他的爱和恨都是极端、反常的,这是被生活的冷酷扭曲的结果。

? 莫言还将光、色、形、声、味、触、等感觉和想象结合起来,将时间与空间、现实

与幻想有机地揉合在一起,精确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红高粱》中写“我”父亲在伏击的路上看见王文义脸上的血:

他的腮上,有一股深蓝色的东西在流动。父亲伸手摸去,触了一下粘腻发烫的液体。父亲闻到了跟墨水河淤泥差不多、但比墨水河淤泥要新鲜得多的腥气。它压倒了薄荷的幽香,压倒了高粱的甘苦,它唤醒了父亲那越来越迫近的记忆,一线穿珠般地把墨水河淤泥、把高粱下的黑土、把永远死不了的过去和永远留不住的现在连系在起,有时候,万物都会吐出人血的味道。

一种血的嗅觉便将父亲的多种感觉引发出来,将他生活中的墨水河、高粱、黑土等联系在一起,将现实与过去有机地融合,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时空体验,准确地表达出了一个少年在去伏击的路上、在生与死这个过于沉重的考验即将到来前无比复杂的心理。

? 再如关于“我”奶奶死亡前的有些过于铺张的描述。在蓝天、白云、红高粱的辉映

下,她看见“一群雪白的野鸽子,从高空中扑下来”,接着,借助于意识流手法,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从天上到地下,从过去到现在,来抒写这缤纷来临的一系列幻象,尤其是关于“红高粱”的幻象,“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歌颂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空间和时间以及描写视角的不断转换,较为准确地写出了“我”奶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审丑溢恶、粗鄙化描写:

莫言小说常常描写剥人皮、大粪、鼻涕……

《红高粱》中罗汉大爷被活活剥人皮.先割耳朵,头皮,眼睛,肚子,生殖器,心脏跳动,引来一群群的苍蝇……

? 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就在这所谓的“屎尿横飞”的场景

之间,正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 ? 《檀香刑》

? 描写檀香棍从人的肛门插入,一直打进去, 犯人就这样被串到檀香棍上,还要把犯人

绑在柱子上示众.

? 孙甘露:1959年生于上海。1976年高中毕业进入当地邮政局工作,1986年发表成

名作《访问梦境》,1987年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和《信使之函》则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先锋派”。1988年发表中篇小说《请女人猜谜》,该作品也被视为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吸》花城出版社 1997年2月初版。作品有英、法、日等多种译文,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

? 有人认为,孙甘露使写作变成一次“反小说”的修辞游戏,因而令文学爱好者望而

却步。

? 能指与所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 结构主义的创始人索绪尔认为:

? 语言是一个共时的符号系统,其中的每一个符号被视为由一个“能指”和一个“所

指”组成.

? “能指”:一个音响形象或它的书写对应物,即语音形式; “所指”:概念或意义

? 比如“树”这个词,

? 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shu),

? “树”的概念就是它的“所指”:木本植物的通称。

? “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 孙甘露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但这些幻象与

幻境又都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琐屑与线索,无法构成一个条理贯通的虚构世界。他着力于使小说语言诗化的诗性探索,词语被斩断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搭配起来,使能指自我指涉与相互指涉。

? 孙甘露的小说语言实验,其实最接近的是超现实主义诗歌与绘画,他的小说是这些

语言的与视觉的幻象集合而成的恍惚暧昧的梦与诗,这比莫言着力于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语言探索更进了一步:在莫言那里语言仍然有着主体的、现实的、与人文的意义,孙甘露则抽空了这些意义而只剩下纯净的言辞。

? 反体裁、元小说等都是他实验小说的内容。他对小说艺术惯例的冲击是颠覆性与挑

战性的,他制造着小说新的法则或无法则。他的创作是真正的“曲怪和寡”。孙甘露在小说形式实验的探索路上,他比任何志同道合的同伴都走得更远,也更孤独。 ? 《信使之函》中

? “信是焦虑时钟的一根指针”、 ? “信是耳语城低垂的眼帘”、 ? “信是锚地不明的孤独航行”、

? 信是心灵创伤的一次快意的复制、 ? 信是私下里对典籍的公开模仿、 ? 信是纯朴情怀的伤感的流亡、 ? 信是一次遥远而飘逸的触动、

? 信是自我扮演的陌生人的一次陌生的外化旅行等等 ? 五十多个充满了诗意的梦呓式的对“信”的述说。 ? “信是……”句式是一种判断,也是一种定义。

? “是”的两端是一种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然而,当同一个能指符号能同时下五十多种

定义的时候,下定义的方式本身就是颠覆定义的,并且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再是符号与现实的关系,而是叙述主体幻想中的能指符号不断变化与流动的意义指涉过程。 ? 小说通过五十多个“信是……”句式所表达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存在着自觉

或不自觉的联系。后现代主义为了瓦解意义的确定性,就曾反对定义的单一固定含

? ? ? ?

?

?

? ? ?

? ? ? ? ? ?

? ? ? ? ?

义,认为语言不过是永无止境的游戏。 《信使之函》是“杂语体”小说,反小说。 《请女人猜谜》更多具有一种‘元小说’特点。 3 生存探索: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残雪,女,本名邓小华,1953年5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1957年父母双双被划为右派下放劳动。残雪从小由外祖母抚养,残雪从小敏感、瘦弱、神经气质.她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1970年进一家 街道工厂工作。1980年残雪退出街道工厂,与丈夫一起开起了裁缝店。残雪自小喜欢 文学,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已发表的短篇 小说有《污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旷野里》、《公 牛》、《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天堂里的对话》、《天窗》, 中篇小说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长篇小说有《突围表演》等。残雪的作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 1、残雪的小说总体上给人一种恶梦般的印象,她用变异的感觉展示了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阴郁、恐怖、晦涩、焦虑、变态的人物心理及人性丑恶的相互仇视与倾轧,在她的作品中纠缠在一起,她不仅写出了人的某种本质性的丑陋特点,而且写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剧。

《山上的小屋》是其代表作之一,她用怪异的感观体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怪异的世界:

\所有的人的耳朵都出了毛病。“

月光下,有那么多的小偷在我们这栋房子周围徘徊。我打开灯,看见窗子上被人用手指捅出数不清的洞眼。隔壁房里,你(母亲)和 父亲的鼾声格外沉重,震得瓶瓶罐罐在碗柜里跳跃起来。我蹬了一脚床板,侧转肿大的头.

这个世界充满了隐秘的威胁,周围的事物都不可理喻,特别是她的亲人也都显出邪恶的面目

“父亲每 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跑,发出凄厉的嗥叫。 妈妈老在暗中和我作对,她朝我做出一个虚伪的笑容。

母亲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垂着眼。但是她正恶 狠狠地盯着我的后脑勺,我感觉得出来。每次她盯着我的后脑勺,我头皮上被她盯的那块地 方就发麻,而且肿起来. 小妹告诉我,目光直勾勾的,左边的那只眼 变成了绿色。小妹的目光永远是直勾勾的,刺得我脖子上长出红色的小疹 子来。

小说把内心体验的阴暗面极端化地表现出来,显示出对人性近乎残酷和阴鸷的透视力。表明生存环境与人性的恶劣。残雪的小说世界,常常使我们想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人都可能被窥视与告密,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为了保存自己而不惜出卖别人,就是家庭亲人之间也互相设防、自私、无情。 存在主义认为:“他人即地狱”

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妨碍,生活是荒诞的。

2、当残雪把生存的荒诞体验和绝望感受以一种极端的姿态表现出来的时候,事实上也表明了作者试图改变这种处境的社会性使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现实战斗精神 “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

由此,一种抗争现实残酷、人性丑陋的生命之光燃烧于她的作品中,于绝望中保持生命的存在,于虚无悲观中渴望天堂的美丽。

? 叙述者想象中有一所山上的小屋:

? 在山上的小屋里,有一个人正在呻吟。听见那个被反锁在小屋里的人暴怒地撞着木

板门,声音一直持续到天亮。“

? 这似乎暗示着在她与那个不知名的人之间有着某种潜在的相知,这使她一次次的走

上山去。企图寻找这种相知的痕迹,企图走出这噩梦的体验。但每一次却都令她失望:

? 我爬上山,满眼都是白石子的火焰,没有山葡萄,也没有小屋。“ ? 这可以看作一种微弱理想的破灭。

? “我每天都在家中清理抽屉”虽然这招来他人的嫉恨和破坏: “我一直想把抽屉清

理好,但妈妈老在暗中与我作对。母亲一直在打主意要弄断我的胳膊,因为我开关抽屉的声音使她发狂 ,她一听到那声音就痛苦得将脑袋浸在冷水里,直泡得患上重伤风。

? 我发现他们趁我不在的时候把我的抽屉翻得乱七八糟,几只死蛾子、死蜻蜓全扔到

了地上,他们很清楚那 是我心爱的东西。“

? “清理抽屉”无疑隐喻着重建秩序和正常理性的努力,传达出对于生存之恶的反抗意

识。

? 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

五年后弃医从文,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自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1987)发表后,便接二连三的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 前期其他的作品有《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四月三日事件》、《难逃劫数》、《世

事如烟》、《古典爱情》、《献血梅花》等。

? 1989年,他的创作谈《虚伪的作品》和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1991年)的发表,

被人们看作是其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而后还有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更被看作是从先锋转向了世俗。这些小说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仍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明显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 ? 2005年《兄弟》成为一部畅销的纯文学作品。 ? 余华早期小说的先锋性

? (一)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与颠覆性最为明显的表现于他的“冷漠叙事”。

? 余华发展了残雪的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

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余华总是近乎偏执地迷恋于对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他细致地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残杀。

? “余华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 ? 《十八岁出门远行》: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荒谬、混乱、错误、暴力,表达了作者

一种源于现实的紧张感,一种对于世界的不信任。一种对于存在的不确定性。

《现实一种》

四岁的皮皮摔死了还是婴儿的堂弟;山峰一脚将他踢死;

山岗将山峰捆在树下,用骨头汤涂抹了他的光脚底,让一只狗去舔,直到山峰狂笑而死。 山峰的妻子报案逮捕了山岗,山岗被枪毙了.

山峰的妻子冒充山岗的妻子把山岗的尸体捐献给医院。

于是,山岗的身体被分尸,从皮肤、骨骼、到肝、胆、胰、脾、肾、心脏、眼睛、睾丸……数位拿着刀的医生,围着他一刀一刀地割,每个人都镇定自若甚至谈笑风声地将山岗的各种器官切去,将残酷的描写推上了极致。这是彻底的死亡,彻底的绝望。

小说的结尾,山岗身上的大多数器官被移植都没有成功,生殖器的移植却成功了,死者的生命种子仍然极其荒诞的延续下去,象征着混乱与暴力仍然会绵延不绝。

? 余华的贡献在于取消了暴力的起因,将这种仇杀设计为一种盲目的冲动 。在暴力的

现实背后,余华将温情脉脉的传统家庭之道德、秩序和价值置于十分可笑的境地,并予以解构,这是《现实一种》通过环环相扣的暴力叙述而传达出的看法。

? (二)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与颠覆性还明显地表现于他所惯常使用的文类性颠覆,即

对旧有的文类实行颠覆性戏仿。

? 《河边的错误》是对公案——侦探小说的颠覆 ? 《鲜血梅花》可以视作对武侠小说的颠覆

? 《古典爱情》所颠覆的,显然是古老的才子佳人小说 ? 《一个地主的死》是对抗战小说的颠覆。 ? 《古典爱情》 ? 柳生 慧

? 《河边的错误》 这是一部典型的侦破小说:作者应用了荒诞及黑色幽默等现代派手法,并成功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一部作品。 《鲜血梅花》 苏童:原名童中贵。有影响的小说主要有《1934年的逃亡》、《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罂粟之家》、 《妻妾成群》 、《红粉》、《离婚指南》、和长篇《我的帝王生涯》、《米》。

? (一)先锋小说中的苏童. ? 时间切割的另一种形式:聚焦. ? 《1934年的逃亡》

? 《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

? 《1934年的逃亡》可以体现他先锋小说试验的力度,对于叙事的看重。

? 时间切割的另一种形式:聚焦。这篇小说的一切都紧紧围绕着“1934”年发生发展: ? 霍乱流行,乡景黯然 ? 大批人死亡,狗崽进城

? 祖父竹器店在 (1)祖母蒋氏浮出、总是

处于

? 城里蜚声一时 怀孕状态 ?

枫杨树乡村向城市 祖父陈宝年在城里 输送二万株毛竹 ( 1934 ) 没有回过枫杨树老家

?

? 祖母分娩、生下父亲 狗崽盼望有一双胶

?

? 狗崽木匣失踪

? 1934年成为人们切齿难忘的荒年、灾年、不幸年,可是又是出生、进城、发财的幸

运年,因此,1934年可以说还是一个抽象概念,一件件幸运、不幸的事件才组成了一个具体的1934年。从这个角度讲,聚焦的背后正是因为有许多“切割”才不得不聚焦,这种时间的“聚焦”也体现了苏童在叙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叙事“时间流”的一种反叛。

(二)新历史小说:

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反传统的创作特点体现为:

民间视角;个人体验的强调;边缘人物;非史资料的撰写; 叙述空缺和再现原则的瓦解。

? 《妻妾成群》

? (1)老式故事的新式叙述

? 《妻妾成群》讲述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故事。似乎也是对封建社会女人悲惨命运

的飘零叙事。

在这个故事的叙事中,苏童消解了传统故事的叙事模式: 男人——女人的压迫模式被消解;

女人——女人之间的战争却表现得波诡云谲、惊心动魄。

? (2)父权制历史必然崩溃的揭示

? 某种意义上,这篇小说表达了苏童一种新的历史观。即把“性”看作历史的根源和

动力.

? 陈佐千作为一种古旧文化的历史记忆,他试图从年轻女性身上获得生殖力(生命力),

他的企图的失败不过象征性地表示古旧的中国历史已经彻底丧失了延续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小说写出一种历史颓败的情境,一种文化失败的历史命运。

飞浦是封建父权制的继承者. 然而,在他英俊潇洒的外表掩盖下,却是对女人的惧怕.实际上就是指出飞浦的同性恋倾向. 由于“性”的紊乱,家族乃至历史破败的命运不可逃脱。苏童通过飞浦这个形象进一步写出了父权制历史必然崩溃的劫难。

? 《红粉》:妓女改造问题的书写。

? 小萼和秋仪,以自己的理解来改写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叙述:社会的历史进程与个人

的命运遭际间可能存在的悖反关系。 ? “有些人天生是良家妇女, ? 有些人天生就水性杨花…… . ? (三)面向世俗的“新写实” ? 一 新写实小说概念

? 新写实小说:1989年3 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

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范小青等。“新写实”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 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

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为了纠正这种倾向.

? “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

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其创作特点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 新写实主义的关键词:1 原生态 ;2 零度情感。 ? 二 新写实小说作家作品 ? 方方 :(1955—)原名汪芳。原籍江西彭泽县,生于南京。1957年随父母迁至武汉。

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湖北电视台任编辑,1989年调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75年开始写诗。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出版作品集有《大篷车上》、《十八岁进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叹》、《行云流水》等。早先的作品以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为主。1987年发表《风景》.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自此发表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

?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堪称是\新写实\的奠基之作。

? 他像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工人阶级\那样,有着高大的身躯、坚强豁达的

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接着塑造他的光辉形象,而是揭示他身上传统伦理道德及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

? 首先,父亲身上有着对“义”的执着。 ? 其次,父亲身上有严重的等级观念。 ? 再次,父亲身上有着是对文化的蔑视 . ? 第四,父亲对\子嗣\的传统观念极为强烈

? 池莉:女,她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烦恼人生》,此作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

代表作。她因一部中篇小说《来来往往》被改编为电视剧而红遍国内,并紧接着创作了另一部中篇《小姐你好》。

? 池莉\人生三部曲\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 、 《太阳出世》 、 《不谈爱情》 ? 写出了冲动、热情、幼稚的年轻人在人生的磨砺中,逐渐走向成熟,学会忍耐种种

烦恼,开始坚定而真实的生活的过程。在作品中,充满了主人公(作者)的人生感悟,带有浓重的苍桑感。

? 《烦恼人生》在1987年发表时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小说描述了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

印家厚一天的琐碎生活

印家厚的生活中充满烦恼,但印家厚的生活却并非充满绝望:就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生活\,正是印家厚这样的普通人,组成了现实社会的基流,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而\烦恼\,用作者池莉的话来说:\是一种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正是当今之世我们在贫穷落后之中要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民族性格。\

? 第二十三章女作家的小说

? 一 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 “女性文学”的具体内涵:

? 1 有的是从“表现对象”的角度来界定的,即认为只要作品表现的是女性,无论是

男作家还是女作家创作的,都可以称为“女性文学”。

? 2 另一种看法则以创作主体的性别作为依据,即广义地指女作家创作的一切作品。 ? 3 第三种理解是,不仅强调作家的性别因素,而且强调作品内容、题材、主题必须

是女性的,也就是,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生活的作品。

? 4 在肯定女作家写女性题材的前提下,提出女作家必须具有一种“女性意识”,来对

女性的历史状况、现实处境和生活经验进行探讨和描写;既要显示出与男作家不同的观点、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又要表现一种女性“独立”的主体意识。这一理解是建立在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资源之上,也称“女性主义文学”。它摒弃了对女性研究的生物性别的自然主义立场,更关注“女性”的文化内涵,“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一系列的文化规则所塑造的社会角色。因而女性文学是指那些有自觉的女性主义立场,用话语颠覆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的文学。 ? 二 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几个阶段

? 1、 新时期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正是借助于思想的再次启蒙、人性的复苏、人道主

? ? ? ? ? ?

? ? ? ? ? ? ? ? ? ? ? ?

?

义的整体话语而来的。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无字》;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我在那里错过了你》

2、 在表现爱情、婚姻问题的同时,突出了性在女性生活中的意义. 王安忆 《小城之恋》 、 《荒山之恋》 、《锦绣谷之恋》、 《长恨歌》 ; 铁凝 “三垛”: 《麦秸垛》 、 《棉花垛》 、 《青草垛》 、 《玫瑰门》 、 《玫瑰门》

3 、具有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化倾向,不仅张显其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开始从性别的自觉过度到话语的自觉,这也使得中国文学中反传统叙事、反男性经验写作的真正的女性叙事得到呈现。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 《猫的激情年代》 ; 陈染:《与往事干杯》 、 《私人生活》 、 《嘴唇里的阳光》 4.身体写作阶段,欲望化,狂欢化的展露:

一批更年轻的7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群。很显然,这些女性写作更加倾向于把商业时尚与女性的欲望相混合,制造这个时代的意淫景观

卫慧 :《象卫慧那样疯狂》 、 《上海宝贝》 、 《我的禅青》 棉棉 :《啦啦啦》 、 《糖》

九丹 :《乌鸦》 、 《新加坡情人》

? 第二十四章 散文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1)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

(3)理与情的融合统一。余秋雨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的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在一种诗意的叙述风格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笔法、故事传奇、镜头特写、典故引证等多种手法,这些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他的散文写得既好读又耐读 (5)雍容、典雅而灵动的文字描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gt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