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4-18 13: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 产品是指过程的( )。 2.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 )、 ( ) 和( )。 3.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 )、( )、( )和(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4. 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 )。

5. 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称为:( )。

6. 知总体为N(μ、σ2),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3σ范围内的概率为( ),落在μ±2σ范围内的概率为( ),落在μ±σ范围内的概率为( )。

2

7. 知总体为N(μ、σ),则样本平均数的数字特征值与总体的数字特征值的关系是:E(样本平均数)=( ) ,D(样本平均数)=( )。 8.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 )、( ) 和( )。 9.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和( )。 10.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一个是( )另一个是( )。 11.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中,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是:( );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是:( )。

12. 所有取值能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3. 不能将可能的结果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4. 泊松分布是二项分布当( )时的极限形式。 15. 工序能力B=( )。

16.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P=( )。

17. 正态分布曲线与( )所围成的面积为1。 18. 如果两变量X、Y呈幂函数相关,则回归方程为:( )。

19. 在质量管理中, 质量分布确定的 ( ) 参数越大,表明质量越差。

20. 当变量x增大时,变量y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 )关系。

21. 我们将5M1E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 )。

22. 我们将5M1E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

23.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 )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 )。

24. 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

25. 控制图采用( )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报的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26. x单值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的变化的。 27. X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的变化的。 28. R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分析和控制总体的( )的。 29. X控制图的优点是( ),( )。

30. R控制图的分布特点是( )。

31. P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2. Pn控制图的数学期望等于( )。 33. Pn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4. C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5. U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6. 计点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和( )。 37. 计件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和( )。 38. 计数值控制图可分为( )和( )两类。 39. X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0. x单值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1. X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2. U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3. P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4. Pn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5. C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6. 计数值数据通常服从( )分布和( )分布。 47. 工序大体上处于控制状态,则在控制图上打点( )。

48. ( )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平时不对设备进行主动维护,只在设备出了故障后才检修。

49. ( )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定期全面进行预检预修工作。 50. 受控纠正性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对设备进行( )监控。

51. 现行的邮电通信设备的三种维护方式中,( )是以控制图为根据的。 52. ( )的概念是将系统因素进一步划分为:非控系统因素和欲控系统因素。 53.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出现连续 7点上升,被称为:( )。

54.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被称为:( )。

55.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 56.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7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 57. 休哈特图未告警,同时相应的选控图未告警,说明( )。 58. 休哈特图告警,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说明( )。 59. 休哈特图( ),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60.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 )阶段。

61.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 )、( )和( )。 6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性质分为( )和( ) 。 63.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和( )。

64.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为( )和( )。

65. 两个相关现象之间,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 6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67. 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 )。

68. 对现象之间变量的研究,统计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 ),这种研究称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研究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称为( )。

69. 回归方程y=a+bx中的参数a是( ),b是( )。在统计中估计特定参数的常用方法是( )。

70. ( )分析要确定变量哪一个为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点上它与( )分析不同。

71. 相关系数是在( )相关条件下,表明( )变量之间( )的统计分析指标。

72.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两变量之间(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 ? 1,说明两变量之间( )。

73. 求两个变量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回归线比较复杂,在许多情况下,非线性回归问题可以通过( )化成( )来解决。

二. 单项选择题

1. 传统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

A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B 按照过去的经验进行质量检验 C 按照领导的意图进行质量检验

2. 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中——ISO9001是:( )。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 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C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D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3. 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中——ISO10011是:( )。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 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C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D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4. 操作者精心加工,一批产品的质量( )。

A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B也是做不到完全一致的

C有时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5.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迅速性的指标有( )。 A给据邮件损失率

B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C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6.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准确性的指标有( )。 A电报服务差错率 B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C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7.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安全性的指标有( )。 A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B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 C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8.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方便性的指标有( )。

A电报服务差错率 B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

C 邮电局所的平均服务人口数

9. 找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用( )。

A直方图 B控制图 C排列图 10. 分析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通常用( )。

A直方图 B控制图 C排列图 11. 比较准确地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是( )。

A极差 B移差 C标准偏差 12. 直方图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 A掌握产品质量分布状态

B确保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C计算平均值

13. 直方图出现瘦型是因为( )。

A工序能力不足 B工序能力过剩

C分布中心偏离公差中心

14. 直方图出现双峰可能是因为( )。

A 分组过多 B 读数误差 C 两台设备加工的产品

15. 知总体为N(μ、σ2),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2σ范围内的概率为 ( )。

A 99.73% B 68.27% C 95.45%

16.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已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产品的平均数为( )。

A 5 B 20 C 4

17.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以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的产品标准偏差为( )。

A 1/2 B 2 C 4

18. 有一批产品共10万件,现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n=10,计算出p=1%,则其标准偏差为( )。

A 0.1 B 0.03 C 0.05 19.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n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这里n是指( )。

A 产品批量 B 抽样次数 C抽样样本量 20. 用于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的是( )。

A极差 B移差 C标准偏差 21. 造成产品质量异常波动的原因是( )。

A偶然性原因 B系统性原因 C不可避免的原因 22. 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指( )。

A产品质量没有波动 B消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C消除了系统因素的影响 23. 偶然因素是一种( )。

A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B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C容易被发现的因素

24. 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A难以排除 B对质量影响小 C有时存在 25. 样本平均数表示数据的( )。

A离散程度 B分布集中位置 C分布区间

26.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抽样打点出界,一般表明生产过程中存在有( )。 A偶然因素 B系统因素 C既有偶然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27. 正态分布确定的参数σ, 在质量管理中σ越小,表明质量( )。 A 越好 B越不好 C无法确定 28. 用样本中位数表示总体的集中趋势,一般来说( )。

A不如平均数那样准确 B比平均数 C 和平均数一样准确 29. 不合格品数的分布常表现为( )。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30. 障碍数是计数值,其分布常表现为( )。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31. 已知某市话机群周障碍数服从泊松分布,设其周障碍数的数学期望值为4,则其标准偏差为( )。

A 4 B 16 C 2

32. 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时,理论上认为二项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np≥5 B np≥3 C np为任意值

33. 泊松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 时,理论上认为泊松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λ≥3 B λ≥5 C λ为任意值 34.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生产过程中存在( )。

A非控系统因素 B欲控系统因素 C偶然因素

35. 在控制图上,连续6个点中有3个在2σ和3σ线之间此时应判断( )。

A 生产过程正常 B生产过程异常 C无法作出判断 36. 现有一组数据:61, 37, 41, 33, 8, 36, 44 ,58其中位数为( )。

A 8 B 37 C 39

37. 现有一组数据:4, 7, 6, 2, 5, 8, 3其标准偏差为( )。

A 2 B 1.54 C 3.08 38. 计量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

A P控制图 B X控制图 C U控制图

39. 休哈特控制图和单因素选控图在生产过程中联合使用时,休哈特控制图告警,选控图未告警。说明( )。

A欲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B非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C其它因素发生。

40.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5分钟,上级规定超过60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2.275% C 0.27%

41.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45分钟,标准偏差为15分钟,上级规定超过60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31.73% C 15.865% 42.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 )。

A计划阶段 B检查阶段 C处理阶段

43.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55分钟,标准偏差为5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7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

44.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4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6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

45.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7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

46. 工序能力指数CP=1.34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尚可 47. 工序能力指数CP=1.11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尚可 48. 工序能力指数CP=0.91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尚可 49. 相关分析是( )的统计分析方法

A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B研究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C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D研究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50. 判定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计算相关系数 51. 相关关系是( )。

A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某种联系

B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 C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是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D函数关系

5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 A 正相关和负相关

B 单相关和复相关

C 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5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0≤γ<1  B 0≤γ≤1 C ? 1≤γ≤0 D ? 1≤γ≤1

54. 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的相关系数值是( )。 A 0≤|r|≤1 B 0.8≤|r|≤1

C 0.3≤|r|≤0.8 D 1≤|r|≤2 55. 相关系数可以说明(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

C变量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 D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56.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8,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产量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1,因此( )。 A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程度最高

B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 C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最高 D看不出哪对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

57.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就在于( )。

A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函数关系是因果关系 B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确定,而函数关系则是不确定的 C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不确定,而函数关系值是确定的 D相关关系是模糊的,函数关系是确定的 58. 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 )。

A必须是对两个变量配合回归直线 B两个变量必须有明确的依存关系 C两个变量必须具备显著的线性关系 D两个变量必须具备线性函数关系 59. 在回归方程中( )。

A因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 B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C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60. 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 )。

A随手画线法 B半数平均法 C最小平方法 D移动平均法

61. 每吨铸件成本(元)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回归方程为y=270-0.5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吨,单位成本( )。

A降低269.5元 B提高269.5元 C降低0.5元 D提高0.5元

62. 为及时发现企业自身的质量活动所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活动效果如何,于是产生了( )。

A 质量审核 B 抽样检验 C 质量保证 D 责任制阶段 63. 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这是关于( )的概念。 A 抽样检验 B 质量保证 C 质量审核 D 质量责任制

64. 从顾客的观点出发,由已经加工完毕并通过检查和试验、等待发运的产品中,抽取少量样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可能达到的顾客满意度称为( )。 A 质量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 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

65. 企业本身或外部对企业实施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能否有效地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和顾客的要求,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独立的、定期的检查和评价活动称为( )。 A 质量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 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 66. 可以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的标记是( )。

A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B 质量体系认证标记 C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D 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67. ( )要求企业编制质量手册。

A 只有质量体系认证 B 只有典型的产品认证

C 无论是典型的产品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 68. ( )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规定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遵照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结合本组织情况编制的手册。 A 质量手册 B 质量管理手册 C 质量保证手册

69. 兼有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种目的手册被称为(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管理手册 C 质量保证手册

70. ΔI总为由于质量改善所得到的经营总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

A ΔI总=E总 / ΔC总 B ΔI总=ΔI使+ΔI生

C ΔI总=ΔI市 +ΔI使+ΔI生

71. ( )损失是指可以通过价值计算的直接损失,如废品损失、返修损失,销售中的包装修理、退货、赔偿、降级降价损失;辅助生产中的仓储、运输及采购中的某些损失等。 A 机会 B 有形 C 社会 D 消费者

72. 损失函数L(y)=k(y - m)2=kσ2中:m为( )。

A 比例常数 B 实际的质量特性值 C 理想的目标值 D 质量波动的标准差

73. 质量成本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 )损失。

A 有形 B 无形

C 有形与无形

74.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这些都属于( )。

A 内部故障成本 B 产品的试验成本 C 运行质量成本 D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75. 质量成本按( )分为: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

A 作用 B 存在的形式 C 形成过程 D 与产品的联系 76. 最适合质量水平的点(适质点),应该是( )。

A 质量水平最高的点 B 产品等级最高的点 C 制造成本最底的点 D 利润最大的点 77. 广告费用所带来的利润正好等于广告费用时称为( )。

A 广告宣传费用 B 最大广告费用

C 最佳广告费用

三. 多项选择题

1.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包括 ( )。

A 建立质量责任制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阶段 D质量检验阶段

2.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 )。A少数人参与

B对产品进行逐件检验 C 建立质量责任制

D重在符合规格的事后检验

3.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控制阶段的特点是( )。A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 B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C 大量应用数理统计技术

D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做到以预防为主

4.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A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D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5.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A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 B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C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D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6.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A质量保证理论 B质量经济学 C质量控制理论

D产品质量责任理论

7.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A 质量文化 B 质量检验理论

C QFD(质量功能展开)理论 D 质量改进理论与田口方法

8.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适用性 B 寿命 C 安全性 D 环境

9.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检验 B 可靠性 C 经济性 D 维修性

10.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A 技术 B 组织 C 服务 D 维修

)。 )。

11.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

A 安全 B 检验

C 管理 D 思想沟通 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包括 ( )。

A 要保证必要的产量

B 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让用户满意

C 要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 要保证生产出用户认为具有足够质量水平的产品 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A质量第一的观点 B综合性的质量管理的观点

C用户至上的观点 D开展质量教育的观点 1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A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B 重视质量检验工作的观点 C 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

D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的观点服务工作 1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A标准化工作 B质量检验工作 C统计计量工作 D管理工作 16.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A质量检验工作 B质量信息工作 C质量责任制 D质量教育工作 17.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A 用户的需求信息 B 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 C 新技术发展的信息 D QFD信息

18.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A 广告信息

B 竞争对手的信息

C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信息 D 供应链状况的信息

19. 质量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建立各职能机构的质量责任制

B 建立企业各级行政领导的质量责任制 C 建立车间、班组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制 D 建立供应链的质量责任制

20. 质量管理标准与质量保证标准的差异包括:( )。

A 标准的性质不同

B 质量体系的要素数量不同 C 相同要素的内涵不同 D 叙述的语气不同

21.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 )。

A 无形产品的交付

B 为顾客创造氛围

C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D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22. 产品有下述哪些通用的产品类别:( )。

A 服务 B 软件

C 硬件 D 流程性材料

23. 质量策划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

A 产品或服务策划 B质量检验工作策划

C 质量标准化工作策划 D管理和操作策划 24. 质量体系中的“资源”包括:( )。

A 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 B检验和试验设备

C 设计和研制设备 D仪器、仪表和电脑软件的观点 25. 检验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 ),并将这些特性与制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A测量 B检查 C试验 D计量 26. 特性可以有各种类别,包括:( )。?

A 功能的 (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B 行为的 (如:礼貌、诚实、正直)

C 时间的 (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D 人体工效的 (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27. 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A教育活动 B质量计划、 C评价 D资源分配。

28.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方法 B检验

C教育 D环境

29.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教育 B设备

C 评价 D材料

30.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有( )。

A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

C 正态分布 D 高斯分布

31.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材料 B设备 C教育 D操作环境。

32.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计量 B 人 C检验方法 D 操作方法 33. 质量管理中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A质量检验 B 策略计划 C质量教育 D资源分配

34. 质量手册至少要记载:( )。

A质量方针 B影响质量的人员的责任权 C质量体系程序和指导书 D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的方法 35.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方针

C 质量计划 D 详细作业文件

36.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质量记录 D 质量检验计划 37. 质量体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 )。

A质量体系策划与设计 B 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 C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D 质量体系试运行及改进

38. 外部质量保证所开展的活动包括:需方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 ( )。

A验证 B 审核 C 评价 D 修改 39.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A相关图 B分层法 C PDCA循环 D排列图。 40.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A因果图 B调查表 C 直方图 D PDCA循环。 41.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A控制图 B PDCA循环 C调查表 D直方图。 42. 排列图上各项目的排列有以下特点: ( )。 A按频数大小从左到右排列 B其他一项排在最后

C按频数大小从右到左排列 D其他一项排列位置由其频数大小决定 43.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包括 ( )。 A原因调查型 B问题分析型 C原因罗列型 D工序分类型

44.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 )。 A随机误差 B 平均误差 C系统误差 D抽样误差 45.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包括 ( )。

A移差 B平均值 C标准偏差 D中位数

46.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正常型直方图。

A呈锯齿型 B有一个高峰, C有两个高峰 D对称分布。

47.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非正常型直方图。

A偏向型 B有一个平顶高峰 C两边单调降 D分布不对称

48.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

A不经常存在 B影响微小

C各件不同 D与质量标准相关

49.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A经常存在 B影响较大、 C各件相同 D难以排除。

50.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A经常存在 B影响较大、 C各件相同 D难以排除。

51.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A不经常存在 B影响较小、 C各件不同 D不难排除。

52. 直方图的作用包括 ( )。

A考察工序能力 B了解质量特性分布状态 C进行质量诊断 D检验单位缺陷数 53.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A计算简便 B不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 C应用广泛 D便于采取措施 54.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A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B中位数控制图、

C x单值控制图、 D缺陷数控制图。 55.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A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B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C极差控制图、 D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56. 常用的计量值控制图有 ( )。

A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C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D中位数控制图。 57. 以下 ( ) 是属于样本平均数控制图的特点。 A敏感性强, B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C应用范围广, D便于采取措施。 58.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比X控制图 ( )。

A计算简便, B应用范围广,

C检出功效差, D需要的数据量大。 59.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x单值控制图 ( )。 A适用于离散变量, B计算繁琐,

C常用于诊断, D需要的数据量大 60. x单值控制图适用于 ( )。

A数据不易获取时、 B大批量快速生产的工序、

C数据不需分组值、 D工序中只能获得一个测定。 61.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适用于 ( )。

A分析不合格品率、 B质量特征数据为计量值的场合、

C容易获取大量数据的场合、 D总体服从爱尔兰分布 62. P控制图适用于 ( )。

A分析不合格品率、 B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检验单位缺陷数。 63.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A样本量不固定 B建立在二项分布基础上 C下控制线不起实际控制作用 D上控制线凹凸不平 64. Pn控制图适用于 ( )。

A分析不合格品数、 B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C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D分析不合格品率。 65. C控制图适用于 ( )。

A进行相关分析、 B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D检验缺陷数。 66. U控制图适用于 ( )。

A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B检验单位缺陷数

C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进行相关分析 67. 选控图适用于( )。

A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B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排除上道工序的影响 D检验单位缺陷数

68.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 7点上升,

C有1点超过2σ线 D点子呈周期波动。

69.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点子随机分布 B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

C连续 5点上升 D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70.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7点中有3点超过2σ线 C连续7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D连续 5点上升 71. PDCA循环的特点是 ( )。

A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 B非综合性的循环

C爬楼梯似的上升式的循环 D 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 72.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A P表示计划阶段 B D表示指导阶段

C C表示检查阶段 D A表示制定质量目标阶段 73.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A P表示不合格品率 B D表示执行阶段

C A表示处理阶段 D C表示清除质量隐患阶段 74.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 B执行措施计划;

C清除质量隐患 D开展质量教育。 75.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B制定质量标准;

C调查效果;D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76.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

A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B制定措施计划;

C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D开展质量统计工作。 77. 在PDCA循环中的P阶段,可采用( )。

A因果图、 B直方图、 C排列图、 D控制图等工具。 78. 在PDCA循环中的C阶段,可采用 ( )。

A因果图、 B排列图、 C检查表、 D控制图等工具。 79.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

A操作人员、 B设备、 C材料、 D方法仪表和工具的状态。 80. 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

A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愈多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水平愈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愈长 C商品价格愈高,则需求量也愈低

D在一定的限度内,施肥量愈多,降雨量愈大,农作物产量愈高 E商品销售额愈高,流通费用率愈低

81. 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计算相关系数 D绘制相关图E计算估计标准误 82. 当现象完全相关时,相关系数为( )。

A 0 B -1 C 0.5 D 1 83.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 )。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 C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D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 E两个是相关的变量

84. 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

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两个变量互相推算

E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85. 在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 )。

A一定存在严格的依存关系

B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但关系数值不确定 C存在着不严格的因果关系 D存在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E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86. 工人的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 )。

A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长80元 C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

D如果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提高70元 E如果劳动生产率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减少35元 87. 如果x和y之间相关系数等于1,那么( )。

A 观察值和理论值的离差不存在

B y的所有理论值同它的平均值一致 C x与y是函数关系

D x与y是完全的正相关 E x与y不相关

88. 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

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B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E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

89.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 )。

A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 C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E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90.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关联图法 B PDPC法 C 系统图法

D 矩阵数据分析法

91.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亲和图法 B 矩阵图法 C 矢线图法

D 过程决策图法

四.判断题

1. 质量就是适用性。

2. 产品包括有形产品(装配型产品或流程型材料)和无形产品(情报或概念)。 3.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4. 人们普遍把“质量”理解为“符合性”,即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或者说符合设计要求。 5. 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 6. 工作质量就是生产过程的质量。 7.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 产品技术标准,标志着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要求。 9.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10. 质量策划可以是编制质量计划的一部分。 11. 质量方针是公司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12. 虽然质量管理的职责由最管理者承担,但是为了获得期望的质量,要求组织的全体人员承担义务并参与。

13. 全面质理管理以包括质量在内的所有管理目标为对象。 14. 全面质量管理与消费者没有关系。 15. QC小组活动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6.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17. ISO10011不是ISO9000族标准中的系列标准之一。 18. 当样本量n→∞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19. 产品质量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绝对性。 20. 以数值表示的数量化的质量特征是质量特征值。 21.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一个组织业绩的主要因素。 22. 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只有一个。

23. 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24. 质量审核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5. 管理评审可以包括质量方针评审。

26. 当p≥5时,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相近似。 27. 当np≥5时,二项分布变成了正态分布。 28. 当λ≥5时,泊松分布与正态分布相近似。 29. “最高管理者”指的是其质量体系受到评审的组织的管理者。 30. 正态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1.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2. 泊松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3. 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总量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34. 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n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35. 用以分析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叫排列图。 36. 排列图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37. 排列图主要是用来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的。 38. 排列图的作用,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

39. 要由粗到细地追究最原始的质量因素,因果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40. 分层法是用来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41. 因果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42. 因果图中的特性:即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 43. 因果图中的原因:对质量特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44. 检查表是利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的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 45. 当样本量N→∞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46. 5M1E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47. 5M1E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误差。 48. 偶然因素是指对产品质量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49.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产品质量没有波动。 50. 移差是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 51. 如果预先制定出标准,就没有必要画直方图了。 52. 直方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 53. 相关系数接近―1,说明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很弱。 54. 相关系数是检验两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的。 55. 散布图是研究两个确定性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56.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已知n=3,计算出r=0.95,说明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两变量相关。 57. 标准偏差表示数据与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 58. 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叫做极差。 59. 极差的分布是对称的。 60. 缺陷指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61.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称为P控制图。 62. 对于不合格品数,其方差为:np(1―p)。 63.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是由上级下达的质量标准决定的。 64.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只能采用μ±3σ。 65.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样本量要求是固定的。 66. P控制图与Pn控制图的区别在于:P控制图的样本量是固定的。

67. 受控纠正性维护方式,是以控制图为根据,仅在需要维护时采取措施的维护方式。 68.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只要抽样打点不出界,就表明生产处于控制状态。 69.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出现界外的点就可判断生产过程异常。

70. 如果生产工序有变化,在控制图中必然表现为抽样打点出界。 71. 缺陷数控制图的样本量要求是固定的。 72. 在样本容量相等时,u=

?ui/k

i?1k73. 预防周期性维护方式是仅在需要维护时采取措施的维护方式。 74.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若点恰好落在控制界限上,则作界外处理。 75. 没有下限控制指标时,其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P=(TU―μ)/6σ

76. 当公差中心发生偏离时,需要对工序能力指数进行修正。 77.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做好计划。 78. 产品质量保证,主要是依靠检验员的严格把关。

79. 建立质量体系是从组织上保证企业长期地、稳定地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关键。 80. 质量审核完全是为外部的目的而进行的。 81.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标记可以在产品上使用。 82. 由外部任意的组织进行审核称为第三方审核。 83. 当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一体化审核”。

五.名词解释 1. 产品: 2. 质量: 3. 服务: 4. 过程: 5. 硬件: 6. 软件: 7. 实体: 8. 能力: 9. 质量管理: 10. 质量目标: 11. 质量保证: 12. 质量改进: 13. 质量特性: 14. 质量要求: 15. 质量方针: 16. 质量策划: 17. 质量控制: 18. 可靠性:

19. 全面质量管理: 20. 措施表: 21. 统计分析表: 22. 产品质量散差: 23. 直方图: 24. 不合格:

25. 缺陷: 26. 规范: 27. 检验:

28. 中心极限定理: 29. 质量管理诊断: 30. 排列图: 31. 因果图: 32. 检查表: 33. 工序能力: 34. 工序能力指数: 35. 分层法: 36. 非控状态: 37. 回归方程: 38. 质量保证: 39. 质量体系: 40. 质量手册: 41. 质量认证: 42. 质量计划: 43. 质量审检: 44. 管理评审: 45. 审核:

六.简答题

1. 简述质量控制的目的。

2. 简述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

3. 简述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

4. 什么是质量特征数据?

5. 采用分层法的目的是什么?

6. 简述相关分析在质量管理中的用途。

7. 简述直方图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8. 简述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9. 列举出分布不正常的五种直方图。

10. 直方图与质量指标的关系有几种?

11. 怎样选择控制图?

12. 如何分析控制图?

13. 简述R控制图的作用。

14. 简述控制图的工作原理:

15. 简述选控图的工作原理:

16. 简述X-R控制图的作图步骤:

17. 为什么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x单值控制图敏感性强?

18. 简述控制图的诊断原理:

19.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为什么采用μ±3σ?

20. 举例说明在选控图中是怎样排除非控系统因素的影响的。

21. 样本中位数与样本平均数相比能不能很好的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22. 在何种情况下要对工序能力指数进行修正?

23. 质量体系结构有那些要素构成?

24. 什么是相关关系?它和函数关系有什么不同?

25. 什么叫回归?

26. 相关概念和回归概念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27. 什么是正相关和负相关?举例说明 

28. 直线回归方程中y=a+bx,参数a、b是怎样求得的?

29. 回归方程中y=a+bx,参数a、b在社会经济现象中代表什么意义?

30. 什么是质量手册, 它和质量计划有什么不同?

31. 简述ISO9000-2000版标准结构。

32. 简述因果图的作图步骤。

33. 什么是检查表?

34. 什么是排列图?

35. 什么是因果图?

36. 什么叫质量散差?

37. 简述工序能力的用途。

38. 说明Cp>l.67时的工序能力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

七.计算题

1. 某厂对一周内生产的小电珠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其中电流小1件,电流大2件,短路13件,断路22件,歪曲5件,其它3件,共计46件。根据数据作出排列图,并进行ABC分析。

2. 某支局对进口信函的内部分拣情况进行了调查,质量情况如下:

分拣差错: 原因 没看全 串格 双贴 书写不清 业务不熟 乏困 件数 14 19 7 2 10 3 根据数据作出排列图,并进行ABC分析。

3. 试作出下列质量特征数据的直方图。 . 37 38 34 39 38 35 32 33 30 36 39 29 36 41 30 40 31 33 41 35 35 39 36 36 30 35 32 33 35 34 32 40 37 35 34 37 38 36 35 37 35 35 33 36 38 39 37 34 31 35 4. 已知某产品的技术标准为10—20mm,现从加工过程中抽出50件进行检验,得到如下数据,试作出质量特征数据的直方图。 10 14 15 13 17 16 15 16 15 16 19 12 16 14 14 10 17 19 16 17 11 18 16 15 12 14 15 17 14 15 21 14 16 19 17 18 16 15 16 18 16 12 23 18 16 20 13 22 14 13 5. 已知某局10天内每天赶发某车次邮件的处理时长如下表,试画出x-Rs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N 1 2 3 4 5 6 7 8 9 10 T(分钟) 80 93 73 91 75 70 110 97 78 104 6. 某长途电话局为了保证长途电话的通信质量,用控制图对长途电话障碍历时(路分)进行管理。下表是

某旬(10天)的长途电话障碍历时的统计数据。 N 1 2 3 4 5 6 7 8 9 10 X 312 383 405 300 371 356 266 343 390 355 (路分) 试画出x-Rs控制图的轮廓线。

7. 市局某条市内邮路日趟次4次,要求每次时限不得超过2.5小时,现收集了8天的数据,如下表,试画出X-R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日期1 2 3 4 5 6 7 8 趟次 1 2.5 1.8 2.3 2.1 1.9 2.0 1.8 2.3 2 2.1 2.3 2.2 2.4 2.0 1.9 2.1 2.1 3 2.2 2.1 1.8 2.3 1.9 2.4 2.3 1.8 4 2.4 2.2 2.1 1.8 2.2 2.3 2.2 2.2 8. 某制药厂片剂车间,对某种药品颗粒的水分进行控制,抽样得到10组数据:

观测值 组号 X1 X2 X3 X4 1 3.0 4.2 3.5 3.8 2 4.3 4.1 3.7 3.9 3 4.2 3.6 3.2 3.4 4 3.9 4.3 4.0 3.6 5 4.4 3.4 3.8 3.9 6 3.7 4.7 4.3 3.6 7 3.8 3.9 4.3 4.5 8 4.4 4.3 3.8 3.9 9 3.7 3.2 3.4 4.2 10 3.1 3.9 4.2 3.0 试画出X-R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9. 某市局某条市内邮路日趟次5次,要求每次时限不得超过2.5小时,现收集了6天的数据,如下表,

~试画出X-R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日期趟次 1 2 3 4 5 1 2.4 2.0 2.0 2.2 2.4 2 1.6 2.3 2.0 1.9 2.1 3 2.0 2.2 1.8 2.4 2.0 4 2.1 2.2 1.9 1.9 1.8 5 1.9 2.0 1.9 2.3 1.8 6 2.2 2.0 1.9 1.8 2.0 R X 0.4 2.2 0.7 2.0 0.6 2.0 0.4 1.9 0.5 1.9 0.4 2.0 10. 某厂要求对汽车引擎活塞环制造过程进行控制,现已取得10个样本,每个样本包含5个活塞环直径的观测值,如下表所示: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X1 40.3 39.95 39.88 40.02 39.92 40.09 39.95 39.85 40.08 39.98 X2 40.02 39.92 40.24 39.96 40.07 39.94 40.06 40.03 39.95 40 观测值 X3 40.19 40.01 40.21 39.93 40.15 39.97 39.94 39.93 40.09 39.9 X4 39.92 40.01 40.05 40.15 39.89 39.85 40 40.15 40.05 40.07 X5 40.08 40.11 40.02 40.09 40.14 39.93 40.05 39.88 40.04 39.95 ~试画出X-R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11. 某邮电局对电报质量经行检查,经过2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图的轮廓线。 (保留4位小数) 样品数 630 431 808 780 703 814 822 600 709 760 差错数 8 5 12 6 6 9 6 8 11 6 样品数 810 798 813 430 818 503 581 464 807 595 差错数 11 7 9 6 7 10 8 4 11 7 12. 某邮局对给据邮件质量进行检查,经过2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图的轮廓线。 (保留3位小数) 样品数 85 83 63 68 91 81 91 99 55 92 差错数 2 5 1 3 6 1 1 7 0 1 样品数 94 102 57 90 86 76 72 97 94 74 差错数 1 9 0 2 3 5 1 8 6 4 13. 某产品2月份的抽查数据如下表,(每天抽取300个样本),试画出Pn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第n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不合格品数 6 3 9 10 6 8 2 5 7 4

14. 某支局抽查收寄包裹的规格,每天抽取100个样本,经1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n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第n天 不合格品数 1 4 2 7 3 5 4 2 5 5 6 3 7 4 8 3 9 6 10 1

15. 对某种型号的导线进行了10次抽样,检验其固定长度的导管气孔数,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C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样本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缺陷数 3 7 6 6 8 6 5 4 7 8 16. 某车身油漆表面缺陷数见下表,试画出C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缺陷数 3 8 6 6 2 3 5 3 8 4 17. 某零件表面缺陷数见下表,试画出U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样本量 1.5 1.5 1.5 1.5 1.5 2 2 2 2 2 18. 某长话局现收集

缺陷数 4 6 5 4 3 6 4 7 5 8 了10天的数据,如

下表,已求得其回归方程为:y =0.0067×xi1.573 。以此回归方程为基础,画出排除了业务量影响的逾限率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x 123 120 154 77 160 140 141 135 87 143 y 17 24 13 4 27 14 9 18 7 16 y 12.97 12.48 18.47 6.21 19.61 15.90 16.08 15.01 7.52 16.44 xcs 0.033 0.096 -0.035 -0.029 0.046 -0.014 -0.05 0.022 -0.006 -0.003 Rs —— 0.063 0.131 0.006 0.075 0.060 0.036 0.072 0.028 0.003 19. 下面是几家百货商店销售额和利润率的资料:

要求: (1)画出散点图,以横轴表示每人月平均销售额,纵轴表示利润率。

(2)观察并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3)计算每人平均销售额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

(4)求出利润率对每人月平均销售额的回归方程,并在散点图中绘出回归直线。 (5)若某商店每人月平均销售额为2万元,试估计其利润率。 每人月平均销售额 商店 利润率(%) (万元) 甲 6 12.6 乙 5 10.4 丙 8 18.5 丁 1 3.0 戊 4 8.1 己 7 16.3 庚 6 12.3 辛 3 6.2 壬 3 6.6 癸 7 16.8

20. 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千件)与单位成本(元)资料如下: 月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件)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单位成本为因变量),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多少? (2)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21. 某移动通信公司得到如下报告:根据我公司2001年5—10月份有关数据: 时间 用户数(万户) 运营收入(万元) 5月 333.6 43662 6月 344.7 43577 7月 348.4 40587 8月 352.8 41955 9月 355.1 44868 10月 361.8 43485 建立通信企业运营收入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设用户数为变量X,运营收入为变量Y,经计算得回归方程Y=41277+5X。

问:(1) 指出根据上式用户数每增加一户时,运营收入的变化量。

(2) 分析此回归方程的合理性,并说明原因。

22. 某局长途电话通话张数与逾限张数呈幂函数相关,得到如下数据,试求其回归方程。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N 通话张数X 逾限张数Y ln x ln y lnx*lnx lny*lny lnx*lny 1 123 17 4.81218 2.83321 23.1571 8.0271 13.6339 2 120 13 4.78749 2.56495 22.9201 6.57897 12.2797 3 154 24 5.03695 3.17805 25.3709 10.1 16.0077 4 77 4 4.34381 1.38629 18.8686 1.92181 6.02179 合计 474 58 18.9804 9.96251 90.3167 26.6279 47.9431 23. 某种温度控制器,按照质量标准规定,当偏差超过±0.5度时必须返修,这时的返修损失为1000元,求损失函数。

24. 已知某电源装置损失函数为:L(y)=14.2(y - m)2,其中规定输出电压的目标值为m=220±20V,若企业为节省返修费将实际输出电压只有190 V的产品作为合格品出厂时,求顾客损失。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

二年级《质量管理学》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适用于函授、远程:

经济管理专业

第二部分 解答

双贴 乏困 书写不清 合计 (手绘作图)

7 3 2 55 12.7 5.5 3.6 100 90.9 96.4 100

ABC分析:A类:串格、没看全和业务不熟,占到总质量问题的80%左右,是要解决的重点;B类:双贴,占总质量问题的10%以上,是次要的问题;C类:乏困和书写不清,是一般的问题。

27. 解: xmax= 41 xmin= 29 R= 41-29 = 12 取 k = 7 h = 12/7 ≈ 2 组号 1 2 3 4 5 6 7 27.5- 29.5- 31.5- 33.5- 35.5- 37.5- 39.5- 组界 29.5 31.5 33.5 35.5 37.5 39.5 41.5 频数 1 5 7 14 11 8 4 (计算机作图) 16141210864201234567

28. 解: xmax= 23 xmin= 10 R= 23-10 = 13 取 k = 7 h = 13/7 ≈ 2 组号 1 2 3 4 5 9.5- 11.5- 13.5- 15.5- 17.5- 组界 11.5 13.5 15.5 17.5 19.5 频数 3 6 14 16 7 (手绘作图) 6 19.5- 21.5 2 7 21.5- 23.5 2

29. 解:Rs = CL= X =

?Rs = 170/9 = 18.89

N?11n?X= 871/10 =87.1

UCL= X+ E2Rs = 87.1 +2.66×18.89 = 137.34 LCL= X- E2Rs = 87.1- 2.66×18.89 = 36.86

CLR= Rs = 18.89

UCLR= D4Rs = 3.267×18.89= 67.71 LCLR= D3Rs = 0×18.89= 0

轮廓线: UCL = 137.34

CL = 87.1 LCL= 36.86

UCLR= 67.71 CLR= 18.89 LCLR=0

30. 解:(计算表) N 1 2 3 4 5 6 7 X(路分) 312 383 405 300 371 356 366 RS - 71 22 105 71 15 10 Rs?Rs = = 399/9 = 44.33

N?1 CL= X =

8 343 23 9 390 47 10 355 35 1n?X= 3581/10 =358.1

UCL= X+ E2Rs = 358.1 +2.66×44.33 = 476.03 LCL= X- E2Rs = 358.1- 2.66×44.33 =240.17 CLR= Rs = 44.33

UCLR= D4Rs = 3.267×44.33= 144.84 LCLR= D3Rs = 0×44.33= 0

轮廓线: UCL = 476.03

CL = 358.1 LCL= 240.17

UCLR= 144.84 CLR= 44.33 LCLR=0

31. 解:(计算表) 日期1 趟次 1 2.5 2 2.1 3 2.2 4 2.4 X 2 1.8 2.3 2.1 2.2 2.1 0.5 3 2.3 2.2 1.8 2.1 2.1 0.5 4 2.1 2.4 2.3 1.8 2.15 0.6 5 1.9 2.0 1.9 2.2 2 0.3 6 2.0 1.9 2.4 2.3 2.15 0.5 7 1.8 2.1 2.3 2.2 2.1 0.5 8 2.3 2.1 1.8 2.2 2.1 0.5 2.3 0.4 1nR CL=X=

?X=17/8 =2.125

CLR= R = 3.8/8=0.475 UCL= X+A2R= 2.125 +0.729×0.475≈ 2.47 LCL= X-A2R = 2.125 -0.729×0.475≈1.78 UCLR= D4R = 2.282×0.475 ≈ 1.08 LCLR= D3R = 0×0.47 = 0 轮廓线: UCL = 2.47

CL = 2.125 LCL= 1.78

UCLR= 1.08 CLR=0.475 LCLR=0

32. 解:(计算表) 观测值 组号 X1 X2 X3 X4 1 3.0 4.2 3.5 3.8 2 4.3 4.1 3.7 3.9 3 4.2 3.6 3.2 3.4 4 3.9 4.3 4.0 3.6 5 4.4 3.4 3.8 3.9 6 3.9 4.5 4.3 3.6 7 3.8 3.9 4.3 4.5 8 4.4 4.3 3.8 3.9 9 3.7 3.2 3.4 4.2 10 3.1 3.9 4.2 3.0 X R 1.2 0.6 1.0 0.7 1.0 0.9 0.7 0.6 1.0 1.2 3.62 4.0 3.60 3.95 3.88 4.08 4.12 4.10 3.62 3.50 R = 8.9/10 = 0.89

CL=X=

1n?X=38.5/10 =3.85

UCL= X+A2R= 3.85 +0.729×0.89= 4.5 LCL= X-A2R = 3.85 -0.729×0.89 =3.2 CLR= R = 0.89

UCLR= D4R = 2.282×0.89 = 2.03 LCLR= D3R = 0×0.89 = 0 轮廓线: UCL = 4.5

CL = 3.85 LCL= 3.2

UCLR= 2.03 CLR= 0.89 LCLR= 0 33. 解:R= 3/6 = 0.5

~ CL= X = 2

~ UCL= X+m3 A2R= 2 +0.691×0.5 = 2.35 ~ LCL= X- m3 A2R= 2 -0.691×0.5 =1.65 CLR=R= 0.5

UCLR= D4R=2.115×0.5 = 1.06 LCLR= D3R=0×0.5 = 0

轮廓线: UCL = 2.35

CL = 2 LCL= 1.65

UCLR= 1.06 CLR= 0.5 LCLR= 0

34. 解:(计算表)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X1 40.3 39.95 39.88 40.02 39.92 40.09 39.95 39.85 40.08 39.98 X2 40.02 39.92 40.24 39.96 40.07 39.94 40.06 40.03 39.95 40 观测值 X3 40.19 40.01 40.21 39.93 40.15 39.97 39.94 39.93 40.09 39.9 X4 39.92 40.01 40.05 40.15 39.89 39.85 40 40.15 40.05 40.07 X5 40.08 40.11 40.02 40.09 40.14 39.93 40.05 39.88 40.04 39.95 ~X R 0.38 0.19 0.36 0.22 0.26 0.24 0.12 0.3 0.14 0.17 40.08 40.01 40.05 40.02 40.07 39.94 40 39.93 40.05 39.98 R = 2.38/10 = 0.238

~ CL= X = 40.013 ~ UCL= X+m3 A2R= 40.013 +0.691×0.238 =40.18 ~ LCL= X- m3 A2R= 40.013 -0.691×0.238 =39.85 CLR=R= 0.238

UCLR= D4R=2.115×0.238 = 0.5 LCLR= D3R=0×0.238 = 0 轮廓线: UCL = 40.18

CL = 40.013 LCL= 39.85

UCLR= 0.5 CLR= 0.238 LCLR= 0 35. 解:p =

?Pn = 156/13670 = 1.14% ?nn≤ni≤2n 2 n = 683. 5 pn= 7.8≥3 (近似于正态分布)

CL= p = 1.14% UCL= p +3

p(1?p)n =0.0263 LCL= p -3

p(1?p)n= - 0.0008 (取LCL=0 ) 轮廓线: UCL = 0.0263

CL = 0.0114

LCL= 0

36. 解:

p =

?Pn?n = 66/1650 = 4 % n = 82. 5 pn= 3.3≥3 (近似于正态分布) CL= p = 4 % UCL= p +3

p(1?p)n =0.105 LCL= p -3

p(1?p)n= - 0.025 (取LCL=0 )

轮廓线: UCL = 0.105

CL = 0.04

LCL= 0

37. 解:p =

?Pn?n = 60/3000 = 0.02 pn = 6≥3 (近似于正态分布) CL= pn =0.02×300 = 6 UCL= pn +3pn(1?p) =13.27

n2≤ni≤2n LCL= pn -3pn(1?p) = - 1.27 (取LCL=0 ) 轮廓线: UCL = 13.27

CL = 6

LCL= 0

38. 解:p =

?Pn = 40/1000 = 0.04 ?n pn = 4≥3 (近似于正态分布) CL= pn =0.04×100 = 4 UCL= pn +3pn(1?p) =9.98

LCL= pn -3pn(1?p) = - 1.88 (取LCL=0 )

轮廓线: UCL = 9.98

CL = 4

LCL= 0

139. 解:C =?C = 60/10 = 6 ≥3 (近似于正态分布)

K CL= C = 6

UCL= C +3c = 13.35

LCL= C -3c = - 1.35 (取LCL=0 )

轮廓线: UCL = 13.35

CL = 6

LCL= 0

140. 解:C =?C = 48/10 = 4.8 ≥3 (近似于正态分布)

K CL= C = 4.8

UCL= C +3c = 11.37

LCL= C -3c = - 1.77 (取LCL=0 ) 轮廓线: UCL = 11.37

CL = 4.8

LCL= 0

c?41. 解:u= = 52/17.5 = 2.97≈3 (近似于正态分布) n? CL= u = 2.97 n =

?n = 17.5 =1.75 (

k10n≤ni≤2n ) 2 ∴ U CL= u+3

u= 6.8782 nu = - 0.9382 (取LCL=0 ) n LCL= u-3

轮廓线: UCL = 6.8782

CL = 2.97

LCL= 0

42. 解:计算出Xcs 、Rs见上表

1s?X=0.06 /10= 0.006 Xc=n Rs=

?Rs = 0.474/9 =0.0527

N?1 CL= Xcs= 0.006

UCL= Xcs + E2Rs = 0.006 +2.66×0.0527= 0.1461 LCL= Xcs- E2Rs = 0.006 -2.66×0.0527= -0.1341

轮廓线: UCL = 0.1461

CL = 0.006

LCL= -0.1341

43. 解:(1)图 6 12.6 5 10.4 8 18.5 1 3 4 8.1 7 16.3 6 12.3 3 6.2 3 6.6 7 16.8 (2)从散点图可以发现每人月平均销售额和利润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且相关程度较高,可以配合直线回归方程。

(3)计算相关系数,先列出计算过程所需要的有关数字(表见下页)。r=0.9874,表明每人平均月销售额和利润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4) n x y xx xy 1 6 12.6 36 75 2 5 10.4 25 52 3 8 18.5 64 148 4 1 3.0 1 3 5 4 8.1 16 32.4 6 7 16.3 49 114.1 7 6 12,3 36 73.8 8 3 6,2 9 18.6 9 3 6.6 9 19.8 10 7 16.8 49 117.6 合计 50 110.8 294 654.9 b =

?XY?X?Y = ?X?X?X26549?50?110.8 = 2.293

2940?2500a = Y - bX= 11.08 - 2.293×5 = - 0.385 ∴回归方程为:y = - 0.385+2.293x (5) Yc = - 0.385+2.293×2 =4.2

即若当每人月平均销售额为2万元时,利润率大约在4.2%左右。

44. 解:

(1)按题中要求,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x)、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回归方程。 N x y xx xy 1 2 73 4 146 2 3 72 9 216 3 4 71 16 284 4 3 73 9 219 5 4 69 16 276 6 5 68 25 340 ∑ 21 426 79 1481 计算参数b =

?XY?X?Y = 1481?3.5?426 = - 1.82

79?3.5?21?X?X?X2 a = Y - bX= 71 -(-1.82×3.5) = 77.37

∴回归方程为:y = 77.37 -1.82x

根据回归系数的含义,可以断定每当自变量(产量)增加1000件时, 因变量(单位成本)则下降1.82元。

(2)利用上面的回归方程可以计算产量为6000件时的单位成本:

Yc = 77.37 - 1.82×6 = 66.45

即当产量为6000件时,产品单位成本为66.45元。

45. 解: (1) 用户数每增加一户时,运营收入增加5元。

(2) 计算相关系数:

LxyLxxLyyr ==

?xy??x2?1N?x?y?y2?1(?y)2N1(?x)2*N=0.03

显然,此回归方程是不合理的。r = 0.03 说明根据2001年5—10月份的数据,通信企业运营收入与用户数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其原因在于:通信企业运营收入与用户数之间一般呈相关关系,本例中的例外属于数据选取不当。

46. 解:B =

?X'Y'?X'?Y' = n(?X'Y')??X'?Y' =2.653

n?X'?(?X')?X'?X'?X'22 A' = Y'- BX' = -10.10 A = eA' = 0.00004108

∴ y = 0.00004108 x2.653

47. 解: 常数k为

k =

10001000== 4000 220.5(y?m)故得损失函数为: L(y)=4000(y - m)2

48. 解: L(y)=14.2(y - m)2

故得 L(y)=14.2×(10)2=1400(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gh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