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3-06-08 10: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不等式的解集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先分解因式再解不等式.

【详解】

因为,所以或,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考查基本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2.若的三个内角满足,则().

A.一定是直角三角形B.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C.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答案】B

【解析】先根据正弦定理得边的关系,再根据余弦定理求最大角的余弦值,最后根据符号确定选项.

【详解】

因为,所以,

因此最大角为C,设,则,所以C 为钝角,即一定是钝角三角形,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考查基本分析与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3.已知向量,,,若,则的值为()A .B .C .D .

【答案】C

【解析】根据向量共线坐标表示得方程,解得结果.

【详解】

因为,所以,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共线,考查基本分析与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4.若

,且,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根据不等式性质确定选项.

【详解】

当时,不成立;

因为,所以;

当时,不成立;

当时,不成立;

所以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性质,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基础题.

5.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60°,则()

A .B.12 C.4 D .

【答案】D

【解析】根据向量数量积定义得,再根据向量的模求结果.

【详解】

因为,所以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以及向量的模,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6.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若,则为()A .B .C .D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则有

,则有

,即

,即

,则有,即,因为,所以,故有,解得,因为,所以,故选C.

【考点】1.正弦定理;2.边角互化

7.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先寻找与、的关系,再根据不等式性质得结果.

【详解】

因为+2(),所以,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性质,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8.若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项积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无最大值

B .有最大值

C .

D .

【答案】A

【解析】先求数列周期,再根据周期确定选项.

【详解】

因为,

所以

因此数列为周期数列,,有最大值2,,

因为,

所以为周期数列,,有最大值4,,

综上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周期,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9.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使得的最小的为()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先根据条件得首项与公差关系,再结合选项判断符号.

【详解】

因为,

所以

当时,,

当时,

所以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中档题.

10.数列:1,1,2,3,5,8,13,21,34,…,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是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该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项等于其前相邻两项之和.即:.记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根据递推关系利用裂项相消法探求和项与通项关系,即得结果.

【详解】

因为

所以,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裂项相消法,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中档题.

二、填空题

11.已知等比数列满足:,且,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条件列方程组解得首项与公比,再求.

【详解】

因为,所以或,

因为,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首项与公比,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记为,若,则_____;_____ Array

【答案】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和项性质求.根据首项与公差求.

【详解】

因为等差数列中仍成等差数列,

所以,

因为,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以及性质,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3.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已知.若,则的面积为____;若有两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可得的面积,根据正弦定理确定有两解条件.

【详解】

若,则,因此的面积为 由正弦定理得

, 因为有两解,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4.已知

是不共线的两个单位向量, 若,则_____;若对任意的

,都不可能垂直,则在上的投影为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向量平行可列方程解得;先根据向量数量积探求

的值,再根据向量投影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 因为

, 是不共线的两个单位向量,所以

由题意得

, 对任意的恒成立,所以 所以在上的投影为

.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共线、垂直与投影,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5.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的夹角等于_____ 【答案】

【解析】由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可得

,据此求得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然后求解向量的夹角即可.

【详解】 由得,,即,

据此可得:,

又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故与的夹角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向量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向量夹角的计算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16.已知中,的平分线交对边BC于点D ,,且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三角形内角范围求结果. 【详解】

由题意得,

所以, 即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7.已知数列满足,且当时,,则_____【答案】

【解析】变形递推关系式,再根据叠乘法求结果.

【详解】

当时,,所以,

因此当时,

所以

因为当时,,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叠乘法求数列通项,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三、解答题

18.已知函数

(Ⅰ)若不等式的解集是,求实数的值;

(Ⅱ)若,且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Ⅱ)

【解析】(Ⅰ)根据不等式解集与对应方程根的关系列式求解,(Ⅱ)分离变量,转化为求对应函数最值问题.

【详解】

(Ⅰ)因为不等式的解集是,

所以为两根,且,

因此

(Ⅱ)因为,所以不等式可化为

因为当时,

所以,因为,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解集与对应方程根的关系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9.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已知的周长为

,且

(Ⅰ)求边的长;

(Ⅱ)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答案】(Ⅰ)(Ⅱ)

【解析】(Ⅰ)先根据正弦定理得边的关系,再根据周长求;(Ⅱ)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的值,再根据余弦定理求结果.

【详解】

(Ⅰ)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周长为,所以

(Ⅱ)因为的面积为,所以,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面积公式,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20.如图,在梯形中,

(Ⅰ)若,求实数的值; (Ⅱ)若,求数量积

的值 【答案】(Ⅰ)(Ⅱ)

【解析】(Ⅰ)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求解,(Ⅱ)根据向量数量积定义求解.

【详解】 (Ⅰ)因为,所以,, 因此

(Ⅱ)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以及向量数量积,考查基本分析判断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21.设公差不为的等差数列中,且构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Ⅰ)

(Ⅱ)

【解析】(Ⅰ)根据条件列方程解得公差,再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结果,(Ⅱ)先根据和项求通项,再根据错位相减法求和.

【详解】

(Ⅰ)因为构成等比数列,所以

(0舍去)

所以

(Ⅱ)当时,

当时,

相减得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以及错位相减法求和,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22.已知数列满足,

.

(Ⅰ)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比较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Ⅲ)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见证明(Ⅱ)(Ⅲ)

【解析】(Ⅰ)根据等比数列定义证明,(Ⅱ)先求,再根据数学归纳法证明,(Ⅲ)

先化简,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得,最后根据最大值得结果.

【详解】

(Ⅰ)

且,是以3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知: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时,

(2)假设当时,,

当时,,即

当时,结论成立,

由(1)(2)得,

(Ⅲ)因为

【点睛】

本题考查证等比数列、数学归纳法以及裂项相消法求和,考查基本分析论证与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gd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