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4-ok-艺术概论-自考-命中率很高很高
更新时间:2023-03-17 20: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格调
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情感
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 *诗歌
是最早的文学样式,是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式中分化出来的。 *有意味的形式
这是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一书中提出的,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是视觉艺术而言,指有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者的艺术家的独特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也即‘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是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完全切断,抽象的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则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在于创作中忽视和鄙薄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夸大形式的作用,强调形式至上。 *蒙太奇
原是法国建筑上借来的名词,是电影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手法之一,它可以使镜头之间通过组接获得更多更深的涵义,产生1+1〉2的效果。 *现代艺术
这是19世纪末西方各种文艺新潮和艺术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流行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印象主义等等,‘主义’很多,创作方法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否定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探索和追求新的艺术表达语言,宣布和传统艺术表现的一切法则彻底决裂,创作最新的‘现代’的艺术。 *文学
是以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因此也称为语言艺术。 *形式美
通常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是针对自然事物的一些属性,如色彩,线条,声音,形态,运动等,在一种符合规律的联系中,所呈现出来的那些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审美特性。 *主题
‘主题’一词始创于德国,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性的核心乐段。作品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主题思想
是由题材升华而来,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看法和审美评价的思想,简称主题,是潜藏在被表现对象中的理念和理想。 *题材
题材的概念有两种含义,1广义概念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2狭义概念是指构成已被规定了作品内容的基本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素材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在各门类艺术的创作之前都不会放弃素材的积累这一重要环节。 *创作素材
一定的社会生活,正是艺术家赖以创作的原始材料亦即创作素材。 *提炼素材
就是对素材花一番‘提取’和‘冶炼’的功夫,创作构思中‘提炼’的结果就是创造典型化的艺术形象。 *联想
由作品中的形象直接引起的,基本不离开作品中的形象太远的一种心理现象。 *表情艺术
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 音响、人体) 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戏剧艺术
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 *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诸关系中的一种。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者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 *艺术想象
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体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象进行分析、重组、联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的创造能力。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艺术家的风格
风格是由艺术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并由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时代,民族等社会历史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上是成熟的,这实际上就是说他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的风格
简单的说,艺术作品的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的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
*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线条与组合; (2) 具象与抽象;(3) 情感与象征。 *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领悟性。 *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
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维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
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艺术的审美价值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 *悲剧
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音乐
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
*美术
又称造型艺术,系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在二度或三度空间内进行视觉审美创造的一种静态艺术,一般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绘画
是使用特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调动构图,造型,设色,笔法等艺术手段,在纸或布等平面上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 *推陈出新
就艺术创作来说,即是对历史的,过去的艺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汲取营养,使今天的作品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的精神劳动。 *所谓审美再创造
系指欣赏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扎根在艺术家已经创作成功的艺术作品上,艺术欣赏主体在欣赏活动中,面对相同的作品,不同的读者,观众,由于生活经历,文化教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审美再创造的内容往往并不同一,而呈现多姿多彩的特色。 *所谓直觉反应
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注意后未加思索而得到的一种审美初感,艺术欣赏中的直觉反应,首先在艺术的直接性和直观性,其次在艺术的新鲜性和敏锐性。 *艺术直觉
所谓的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直接面对观察的事物和对其认识不经过惯常的逻辑思考的认识的瞬间性。它标志着艺术家艺术素养的超常水平。 **艺术概论 课后题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
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
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什么]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反映什么样的] 艺术以艺术家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创作实践来反映社会生活。[以什么方式] *如何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家喻户晓的名言,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形式去表现它,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中充满着艺术(2)生活不全是艺术(3)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4)艺术高于生活。(5)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为什么说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是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2)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人物形象和诗情画意都是艺术家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 6. 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答:(1)艺术的形象性
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即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②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③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①此为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②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3)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4)关系:形象性是高于生活的形象,真实性是生活中存在的形象,典型性是从这二者中提炼的形象,它们都是为作品服务的。
7.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 答:(1)艺术反映现实美; (2)艺术创造艺术美; (3)艺术是审美对象。 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8.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谈艺术的审美特征。 答: 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
9.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作用]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区别于哲学或科学的标志。
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在审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是人们普遍承认和重视的[地位]
10.从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三个层面归纳,谈你理解的艺术是什么?什么是艺术? 答:(1)就艺术的社会本质来说
①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艺术形态;
③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④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2)就艺术的认识本质来说 ①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②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所谓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意思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途径或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
(3)就艺术的审美本质来说
审美的问题是贯穿在整个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欣赏。可以说,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1艺术反映现实美,2艺术创造艺术美,3艺术是审美对象。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1.整个艺术系统包括众多艺术门类,但是如何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各自分类的根据是什么?各自又分为怎样的几种类型?
答:(1) 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①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②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③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 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
①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②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
③视听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④想象艺术:文学等。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
①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②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 ③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 ④综合艺术:电影、电视剧等。
4)艺术形态就形成或是重客观再现或是重主观表现的差异,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
5)从艺术作品的功能来看,以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关系为依据,可分为:美的艺术,实用艺术。 6)以艺术形象展示的方式为依据,可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2. 有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根据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与技法的不同,分成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摄影、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等门类,试找出每个门类最为根本的、即足以和其他门类区别开来的特征。 答:
(1)美术的主要特征:
①形象的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
②形象的静止性和瞬间性'永固性。起主导作用是造型性和静止性。 美术类型: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现代工业设计,书法。 (2)音乐的主要特征:
①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②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音乐形象的塑造、情感的张扬才可以表现出来;
③音乐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为人所感知。重要特点:一个是‘声’即音响,另一个是‘情’即情感。 (3)舞蹈的主要特征:
①舞蹈动作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②舞蹈动作必须有内涵、讲究形式美,注重风格; ③舞蹈在抒情方面的长处和叙事方面的短处同时存在; ④舞蹈与音乐、时间共生共存。 (4)戏剧的主要特征:
①在戏剧中,行动是基本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戏剧艺术的特定要求; ②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 (5)电影与电视剧的主要特征:
①运动的画面语言[影视都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 ②声画结合;
③时空转换的自由性; ④追求逼真。
(6)摄影的主要特征:
①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 ②光线和影调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
附:文学的主要特征:①形象塑造的间接性;②艺术表现的广泛性。想象性。 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的主要特征:
建筑:空间与实体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风格性与象征性
园林:占较大固定空间、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独特的审美景观意义 曲艺:地域性
4. 艺术批评的性质、特征与作用?
答:性质 艺术批评也是艺术接受的方式之一,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的特征。
作用 ①艺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的作用;②艺术批评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艺术的接受;③艺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 *艺术欣赏
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活动,是人们对艺术作品具体把握并从中获得审美悦的过程,是艺术作品发挥审美功能的必要途径。
5. 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答:性质 艺术欣赏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的基础。
特征 ①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 ②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③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 6. 简要描述艺术欣赏的过程? 答:(1)准备阶段:①定向与期待; ②审美态度的形成。 (2)初级阶段:①知觉――完形与弥散; ②知觉――错觉。 (3)高级阶段:①理解; ②体验; ③回味。 7. 如何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与共同美感? 答: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①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
②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时,这种现象称为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都能产生共鸣。说明共同美感是存在的。 9. 艺术的审美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答:在进行艺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是首要任务。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①\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②潜移默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 10. 简述艺术审美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的位置和意义。
答:位置 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通过一项关于推进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决定,说到:\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表现在: ① 德育、智育、体育是美育的基础;
②审美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也有反作用;
③审美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
意义 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人们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简答题
*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1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观念、美学观念的变化。
2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实体,都在不违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和造型,科学与艺术和谐、互补。 *艺术与科学有何区别。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科学求真,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科学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艺术批评的重要性。 1对艺术作品,艺术批评能够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指出其艺术特色,揭示其审美意蕴,评价其审美价值,使其审美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许多艺术作品,都是经过了艺术批评独具慧眼的阐释与评价之后,才受到接受者高度重视的。
2对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能够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予以积极的推进。艺术批评是艺术传播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批评则帮助其更深刻地认识艺术规律,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3对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性分析评价,加以正确的引导。而艺术批评却可以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深层透视,将一般接受者容易忽略的艺术特色指点出来,将一般接受者难以达到的审美层面开掘出来。
*艺术批评同艺术鉴赏有何联系和不同?
两者的联系在于;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都属于广义的艺术接受。艺术鉴赏构成着艺术批评的基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鉴赏审美感受的条理化和提炼、升华。任何脱离了艺术鉴赏的艺术批评,都必然是空洞的。 两者的不同在于,
1艺术批评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艺术鉴赏则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2艺术批评主要是调动理性,对艺术现象进行严密的分析,艺术鉴赏则主要是依靠直觉、感知、情感等审美心理要素,丰富艺术作品的形象体系,拓展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
3艺术批评要求客观,排除个人之恶,艺术鉴常则允许接受者的主观偏爱。
4艺术批评的目的是作出科学的评判,艺术鉴赏的目的则是生成审美效应,获得审美感受。
5此外,艺术批评的对象比较广泛,以艺术作品为主,同时还包括其他艺术现象。艺术鉴赏的对象则比较单一,就是各个门类的艺术作品。
*简述马克思提出的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
1“理论”的(哲学的、科学的)方式,2“艺术的”方式,3“宗教的”方式和4“实践-----精神的”方式。 这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都是人类主观的能力和意识活动的形式,但它们又都是独立的,各有自己的特点,彼此并不能相互替代。 *简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异化情况主要表现。
1“艺术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精神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利润而生产,为了满足积累个人财富的需要而生产。 2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规律左右和支配了“艺术生产”,艺术品的价值也以其实现赚取利润的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相对立,艺术品变成了商品。
3从事自由自在的精神创造的艺术家成了像工人一样受雇的劳动者,高尚的精神劳动成了一种受资本经济规律支配的制造特殊商品的生产。当然资本主义社会也产生了许多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大卫、凡高、毕加索等等。
*艺术的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
1情感是艺术反映生活的能源,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由拨人心弦的先驱作用。 2作品的艺术形象,饱蕴着浓郁的真实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5雨果说:“总之一句话,就是把生活的戏和内心的戏交织在同一幅图画中。”这“内心的戏”,就是感情,就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
*为什么说审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中介?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形式,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精神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在艺术创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不仅是引发艺术家创作冲动的重要因素,而且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和中介。 (1)艺术家是以情感为触媒,进行审美感知,激发审美想像的。
(2)艺术家情感的性质和强烈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作品的感情倾向、格调的高低。
(3)艺术家的情感可以激活各种想像和联想的客体材料,使之发出与主体相契合、相吸引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由于它的中介作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会紧紧相扣、循序渐进,各种审美心理要素会体现出相同的审美趋向,为创造艺术形象发挥作用。 *简述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观存在的一定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2)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也就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结构
结构体现为作品的组织态势,在叙事性,充满着矛盾和情节发展的一些艺术品类中。作品的结构在于遵循创作题旨来组织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来安排情节的先后次序。作为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结构的筹划,要善于取舍剪裁和巧于调整布局。 *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组合,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性: (1)具象性: (2)情感性:(3)创造性: *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第一,摹仿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现实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持这种观点;
第二、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康德、斯宾塞、谷鲁斯等持这一观点;
第三、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雪莱、列夫.托尔斯泰、克林伍德、克罗齐等;
第四、巫术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活动,爱德华.泰勒、弗雷泽等人持这一观点;第五、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德国的毕歇尔、芬兰的希尔恩,以及普列汉诺夫等持这一观点。 *为什么说艺术具有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毫无疑问,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 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为什么说“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桥梁?
① 形象一般指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同时也包括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景物。 ②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艺术反映生活。
③艺术离不开形象的描绘。艺术“表现了”的认识,是由形象激发出来的,是画面内的“感性”驱使人们向画面外的“理性”飞跃。
④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源于现实世界中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是艺术家用此加以艺术概括所创作出来的具体生动的画面。
*简述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的体现
艺术的审美愉悦作用,往往由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两个主要方面传导出来。形式的美,是艺术家对自然形式规律的发现和创造性运用的结果;内容的美,则体现为社会性,体现为人类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使之适应于人类理想生活需要的伟大力量。 *简述自然主义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和创作方法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后波及欧洲。它的基本原则是采取“纯”客观的态度,从事实出发再现客观事物,强调描绘的实录性和详尽性,不要求典型化。从生物学、遗传学的角度来描写、解释人的思想行为、自然和社会,揭示造成人物社会命运的自然原因。
*艺术的主要特征
艺术具有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简述艺术的本质。
(1)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表现。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克罗齐、克林伍德的表现发生说。
(2)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和再现。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发生说。 (3)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本质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把它看作是特定的历史现象、社会现象,看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存在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它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以特有的形象和审美方式进行的。这一从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艺术的宏观审视,无疑将艺术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揭示的明白无误。 *简述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1工艺美术。指创作者按照美的规律设计,通过工艺手段对物质材料加工,制作出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物品的造型艺术。如:实用工艺——陶瓷、金属、塑料制品等。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这是它在艺术领域中区别其他艺术的根本点。
2建筑。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
5*. 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答: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别。 1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质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什么“意义”的问题。主要价值在于物质的功能性和使用价值。“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则包含并且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主要价值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影响人们的精神。 2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而艺术这种“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则有自己的特殊属性,主要是审美属性。
3从生产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与审美感受的行为,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包括他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对生活的体验。 *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 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 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及意境所凸显的理性内涵。
(3) 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涵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是艺术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艺术形象的这个特性,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来源;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特性认识与评价,在它上面表现着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
*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
所谓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是说,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型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再现的真实不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又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艺术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反映现实生活,具
有艺术真实性,但这种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它根据与客观的实际社会生活,却不是实际的社会生活。这是因为,真实的艺术形象不但可以再现客观世界现象的真实,而且还要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真实,是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的统一。 *简述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1家庭环境对艺术家性格深刻与长久地影响;
2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阶层等)对艺术家的影响; 3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艺术家的深刻影响; 4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对艺术家的影响。 *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具有必然性,但他是否同时也是商品,则必须有相应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它是否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实现其商业价值。所谓艺术的商品属性,也就是它作为劳动产品和交换物双重属性的统一,缺一不可。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首先,它是一个欣赏的对象,是精神的产品,具有不同于其它一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其次,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地方还在于它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风尚的影响。 *艺术美的根源
艺术美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意识中固有的,而是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就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而言,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现实美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现实事物的美,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来自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的物化形态。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体现,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而创造的第二现实的美。 **论述题
*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一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 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在艺术作品中,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
4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 2审美想像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想像又分为再造性想像(知觉想像)和创造性想像,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像。
4想像的特征有:第一,审美想像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像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想像力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创造。所以,黑格尔认为,艺术创造“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像”。别林斯基说:“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的是想像。”
*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与艺术创造相关联的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艺术创造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
2艺术创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艺术活动的核心。 3这种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
4这一动态过程中,主体应居于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主体的价值将通过对客体的实践和创造而得到实现。 *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
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
正在阅读:
茶花女最新800字读后感05-03
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阅读答案03-07
爱因斯坦怎样走近中国12-19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9课拜占庭帝国与查06-16
山东锦泽技工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缺答案05-08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06-2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和内容设计思路06-28
这样的干部辞职吧 读后感07-0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命中率
- 概论
- 自考
- 艺术
- 00504
- 高很
- ok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 医院智能化设计方案-完整版 - 图文
- 2016-2017学年静安区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 程序员面试题
-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 裕兴版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笔记 - 第十课
- WSH-WI-QC-001进料检验规范
- 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名单入选书目
-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比较
- 浅谈幽默漫画在报纸上的作用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比身高》课堂教学实录
- 大学生家教公司创业计划书
- 天然气长输管道常见问题与对策 - 图文
- 第六章 定积分及应用习题
- TPM试题
- 2013年扎鲁特旗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农户信息表一
-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 图文
-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2015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写作
- 管理运筹学选择题 -
-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