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报告

更新时间:2023-07-20 03: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笔记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芷谣司壅墨l送蒸糊避,是本人在导师蕈黼旨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

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引

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有

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检索;2)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

本人授权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相关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沦文作者麟名叶

幻导师魏荆殷青肜日签字日期0引降F签字日期珈I忏分月f3日

笔记

摘要

《二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报告

英语笔译

硕士研究生:叶青指导教!J/ii.曹曦颖

摘要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 纽马克(PeterNewmark)在其1981年出版的著作《翻译问题探索》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并且在1988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提出了与之相配合的文本分类理论,对每一种文本类型都提出了相对应的翻译方式。

笔者在翻译(--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的时候,发现其文本并不只是一种单一的文本类型,而是信息型文本和表达型文本兼而有之,属于复合型的文本。通过翻译实践 笔者发现在概念表达、事实陈述和科学数据这三个方面,原文具有信息型文本晦特征,而在表达作者个人的想法,态度等方面,原文本又具有表达型文本的特征。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处理译词含义指向不确定、文化差异和语法差异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时,难以采用一般信息型文本适用的语义翻译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实践就不能只运用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应当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方法,以使译文不僵硬、不死板。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介绍,介绍了所选文本的背景和翻译项目的基本介绍。第二部分是介绍纽马克的文本分类理论,并且利用该理论探讨原文文本鲍类型。第三部分是介绍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运用及启示。第四部分是总结。随后还附有原文及译文。关键饲: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文本类型翻译策略二语习得引论

笔记

Abstract

AReportonTranslationofChapterThreeof

Introduc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Abstract

MTICandidate:YeQingAdvisor:CaoXiying

PeterNewmarkintroducedtheconceptionofCommunicativeTranslationandSemanticTranslationin

texthisbookApproachtoTranslationandproposedtypologyoftheinanotherbookATextbook

aofTranslationandhepointedoutthateachtypeoftexthadcorrespondingtranslationmethod.

translatingthe也irdchapterofIntroduc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finds,that

textwithWhenthewriteritisnotapuretextwithonesingletexttype,andinstead,itisacompoundbothinformativeandexpressivetexts.Inthetranslation,thewriter

textfindsthattheoriginalembodiesexpressivefeaturesinthreeaspects,i.e.conception

text,expression,factstatement

weneedtomake

textallandscientificdata.Whendealingwithdifferenttypesoftranslation

oralternationinOurtranslationmethods.Andtothere-arethreetypesofarethat啪nottousethetraditionalsemanticdeal丽th,whichthetextthatmaylead

textthatdifficultiesinunderstandingtextmisunderstandingaftertranslation,thenodiffersincultureandthethathasequivalentexpressionintarget

ononelanguage’Sgrammar.In

singlesuchcircumstances,translatorshouldnotconcentratedtranslationstrategyandshouldcombineseveraltranslationstratedgiesandmethodscomprehensivelyinordertoproduceafluentandneattranslation.

This,thesisconsistsoffourparts:PartOneisanintroductiontothisprogram,includingthe耐ginaltextandtheprogramitself.PartTwointroducesNewmark’STextTypologyandwriter’SclassificationoftheoriginaltextaccordingtoNewmark’Stheory.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artThreeisanintroductiontotheapplicationof

asemantictranslationandcommunicativetranslationinpractice.AndPartFouris

thisthesisisconclusion.Thelatterpartofanappendixoftheoriginaltextandthetranslationtext.

Translation,SemanticKey.words:Communicativetranslation,textstyle,

translationstrategy,/ntroduc/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笔记

目录

目录

摘要…………………………………………………………………………………………………………………………………….IAbstract…………………………………………………………………………………………………………………………….。Ill1选题介绍……………………………………………………………………………………………1

1.1《二语习得引论》介绍……………………………………………………………………11.2项目介绍……………………………………………………………………………………12理论综述及文本类型的确定………………………………………………………………………3

2.1纽马克的文本分类…………………………………………………………………………3

2.1.1表达型文本…………………………………………………………………………3

2.1.2信息型文本……………………………………………………………………...……3

2.1.3号召型文本………………………………………………………………………….4

2.2《二语习得引论》文本类型的确定………………………………………………………4

2.2.1《二语习得引论》中的信息型文本………………………………………………4

2.2.2《二语习得引论》中的表达型文本………………………………………………6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二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的启示………………………………。9

3.1语义翻译的应用范围………………………………………………………………………9

3.1.1概念表达……………………………………………………………………………9

3.1.2事实陈述……………………………………………………………………………10

3.1.3科学数据…………………………………………………………………………。10

3.2交际翻译的应用范围……………………………………………………………………。10

3.2.1含义指向不确定…………………………………………………………………..11

3.2.2语法差异…………………………………………………………………………..13

3.2.3文化差异…………………………………………………………………………。王4

4总结……………………………………………………………………………………………………………………………。15参考文献……………………………………………………………………………:………………17附录l原文…………………………………………………………………………………………1附录2译文………………………………………………………………………………………….1致谢

笔记

1.选题介绍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

(--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中的运用

1选题介绍

1.1(--语习得引论》介绍

《二语习得引论》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语言学教授穆里尔(MurielSaville.Troike)所著,本书深入浅出,介绍全面,逻辑清晰。在书中,作者主要探讨的是三个重要问题:(一)作为一名第二语言学习者,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二)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是怎样习得这些知识的?(三)为什么有些人学习起来更加成功?(穆里尔2)为了回答这几个问题,作者将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二语习得介绍…‘二语习得基础”“二语习得与语言学…‘二语习得与心理学…‘二语习得的社会背景“‘第二语言知识的运用”“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教学”等七个部分,并且在每个部分后面附有习题等以供练习和思考。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该书是一本入门教材类的书籍,其读者应为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初学人员和语言培训师等等。

1.2项目介绍

本次翻译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翻译硕士毕业翻译项目,形式为翻译加翻译报告的形式。在此次项目中,笔者分到的是(--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的内容,本章原文单词数14699,符合学院所要求的10000单词。此次翻译实践时间前后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13年暑假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其间两个半月时间主要用于翻译文本和总结翻译现象,并且提交开题报告,为写翻译报告做准备:第二阶段是从九月中旬至2014年1月6日,这段时间用于查找资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料和撰写翻译报告。翻译任务所选的《二语习得引论》在笔者翻译之时,国内还没有见到有相关译本,因此从创新性上来说,翻译的是新文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由于(--语习得引论》是属于面向初学者的一本介绍式著作,而且读者的学科范围跨度较大,因此,翻译该书也有助于国内部分需要相关知识但是英语水平欠佳的人了解本书内容。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的翻译问题可以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相关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因此产生了根据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来撰写本报告的想法。2

笔记

2.理论综述及文本类型的确定

2理论综述及文本类型的确定

2.1纽马克的文本分类

纽马克认为语言是具有功能性的,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将不同的语言功能结合起来,形成话语。他将语言分为六种功能,分别是表达功能(Expressive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Function)号召功能(Vocative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Function)、寒暄功能(Phatic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anguageFunction)。(Newmark2001b:39-40)在具体的一个文本当中,通常会具备以上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并且以某一个功能为主,该文本也被定义为以该功能为目的的文本,例如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等等。

2.1.1表达型文本

表达型文本一般是用于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情感等等的,注重的是说话人意志的体现。表达型文本可以大体上包含以下三类:1)诗歌、小说等文艺作品,2)法律文件、演讲词、学术著作等权威性较强的文本,3)自传、通信等表达自身感想的文本(Newmark2001b:39)。这类文本由于其注重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表达是时候多有不规范或者特意而为之的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2.1.2信息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主要强调的是传达信息。典型的文本类型有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学术论文、会议记录、教材等等(Newmark2001b:39)。信息型文本注重的是客观地传递信息,帮助他人了解事物。信息型文本的翻译要根据其性质来决定,因为信息型文本多见于公文上,但是部分时候也会具有其他的特征。在做翻译的时候,译者可以事先进行信息的处理,例如查找背景知识等等,这样在译作中,目的语3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读者也能较为方便地了解相关信息。

2.1.3号召型文本

号召型文本又叫做呼唤型文本,这类文本的主要体现的是语言的呼唤功能,

注重读者的感受。这类文本的代表有宣传材料、倡议书、说明书等等(Newmark2001b:40)。由于其注重读者的心灵感受,因此在表达上多带有特定的语言或者文化特点,强调语用性,这类文本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以上特点的转换。

2.2《二语习得引论》文本类型的确定

《二语习得引论》在前言部分这么写道:“本书为初次接触该领域的学生使

用……本教材介绍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教材,按照纽马克的文本分类理论,教材应该属于信息型文本。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该书在其中的部分地方增添了不同的语言功能,从而在局部形成不同的文本类型,所以此书的某些地方也包含着表达型文本。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该书属于信息型文本,并且在局部地方也具有表达型文本的特点,导致该书具有复合型的文本特征,但是文本的类型是以其中占主导的语言功能来确定的,因此这本书从总体上来说仍然是一个信息型文本。

2.2.1《:二语习得引论》中的信息型文本

根据前文内容,文本类型的确定是以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功能来确定的。

《二语习得引论》作为教材,其主要的语言功能是信息功能,即把信息(知识)传递给读者。信息型文本在笔者翻译的章节中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概念性。概念性内容的主要作用就是阐述概念,解释事物,对观点进

行说明。概念性内容的语言特征是平铺直述,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修辞手法或者较为复杂的句型。少量复杂句型的存在也是为了阐述复杂的概念,而且都是严格地按照语法规范行文,语言较文学作品来说要显得朴实。

例一:

笔记

2.理论综述及文本类型的确定

Theform—Sandthemeaning‘'plural”arcthesameinbothlanguages,butthe

distributionofoccurrenceisdif】睡ent.Spanishattachesthe-Stoarticles,modifiers,andbutEnglishattachesitonlytonouns,nouns.ThisisthesalnecontrastwhichwasillustratedintheearlierexamplesofModernsLanguagesandgreensbeans.(Thedifferenceinwordorderiscontrastinaformatanotherlevelofanalysis.)

译文

以.S结尾的形式及其表示“复数”的含义在两种语言当中都是相同的,但是分派的出现并不一样。西班牙语把.S后缀加在了冠词,修饰语和名词的后面,但是英语里面只在名词后面添加了-S的后缀。相同的对比在前文所给出的例子中也有所阐述:modemslanguages和greensbeans(在语序上的差异就是在另一个分析层面上的形式上的差异)。”

上面这个例子是在说明西班牙语中复数后缀的使用规则,并与英语中的对应规则进行对比,目的是对这一对比进行解释。而且从句式上来看,这一段话使用了“…arethes锄e…’’‘‘Spanishattaches...'"'Thisis也e…”等句型,均是.SVO或SVP句式,较为简单,属于常见的表达概念时的句型。因此这段话属于信息型文本。

二、简洁性。简洁性是指信息型文本在传达信息的时候采用的方式较为简

洁,以高效传递信息为目标j尽量减少其它因素对信息本身的影响,从而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明显具有这类特点的信息型文本主要就是各种图表。

例二:

Unitof

BasicUnitofmeaningExampleformmeaning

译文5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原形意义单位意义单位的功能示例

在这个例子里面,文本内容就是一个表格,用于直观地表达信息,同样也

不含任何与作者主观意志相关的因素在内,属于最纯粹的信息型文本。

在处理以上两种类型的文本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按照根据原文的意思,将

其内容直接移植到译文当中即可,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特殊处理。

2.2.2(--语习得引论》中的表达型文本

虽然整本书属于信息型文本,但是这只是由其占主导的语言功能来确定的,

在文本中的部分地方,还是存在其他类型的文本。根据纽马克的文本分类理论,不同类型的文本对应的是不同的语言目的,枉需要突出说话者本人的时候,文本就变成了表达型文本。因为表达型文本主要是传递说话人的想法、情感、态度等等,因此在内容上,带有主观性,表达型文本的一个特点就是,与信息型文本相比,其中增加了判断性的内容或者说是带有说话者主观论断的成分。在《二语习得引论》当中,表达型文本主要体现在作者需要表达看法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文本的中心就变成了作者本身,而不是读者。

例:

EAcontinuesasausefulprocedureforthestudyofSL九butanumberof

shortcomingshavebeennotedandshouldbekeptinmind.Theseinclude:

Ambiguityinclassification.Itisdifficulttosay,forinstance,if

SOaChineseL1spea】(erwhoomitsnumberandtenseinflectionsinEnglishL2isdoingbecauseofL1influence

(Chineseisnotaninflectionallanguage)orbecauseofauniversaldevelopmentalprocess(alsopresentinL1acquisition)whichresultsinsimplifiedor‘'telegraphic”utterances.

Lackofpositivedata.Focus

6onerrorsalonedoesnotnecessarilyprovideinformationon

笔记

2.理论综述及文本类型的确定

whattheL2learnerhasacquired(althoughI

learnedhaveinferredfromtheexamplesIgaveabovewhattheKoreanL1speaker/writerhas

correctusesaboutEnglishauxiliaryverbsandarticles);further,maybeoverlooked.

eTrors Potentialforavoidance.Absenceof

difficultstructures,andthiswillnotbe

thatChineseandmayresultfromlearners’avoidanceofrevealedbyEA(e.g.Shachter[1974】makesthepo洫JapaneseL1speakersmakefewcrl'orsinEnglishL2relativeclausesbecausetheyavoidusingthem).

译文

错误分析法作为一个有效的程序,任然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上发挥作用,但是他也有一些缺点,我们应当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这些缺点包括:

分类的模糊性。举例说,我们很难说,一个母语是中文的人,在说英语时省略掉数量和时态是因为受到了母语的影响(中文没有屈折变化)或者说是因为一种普遍的发展性过程(在第一语言习得里面也有体现),这种过程往往会导致简化的或者说是“电报式”的言语。

缺乏支持数据。把重点放在错误本身之上并不一定能够提供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的信息(尽管我已经透露了我上面举出的那个朝鲜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使用者已经学习了英语中的助动词和冠词的用法):更迸一步说,正确的用法可能已经被忽略了。

逃避的可能性。错误的减少有可能是因为学习者在避免使用复杂的表达结构,而这种可能性在错误分析里面并不能体现出来(沙赫特,1974)指出,第一语言是中文和日语的人,在使用英语中的关系从句的时候,犯的错误更少,这是因为他们会避免使用这种句型)。

在这个例子当中,说话者对错误分析这个研究方法做出了一个判断,表达了他对错误分析法的观点,即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缺点,并且列出了具体的问题所在。对于这种包含判断、表达观点的文本,就属于表达型文本。7

笔记

8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笔记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1--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的启示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的启示

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索》这本书里面,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他对语义翻译的定义是:“译者只在目的语句法和意义的限制内,试图再现原作者的准确语境意义(Newmark2001a:22)。”从该定义来看,语义翻译更加地注重原文,力图再现原文的语言特点,哪怕是原文故意而为之的一些非规范性用法,例如歧义、多义等等,在译文中都要尽力复制,而不考虑译入语中是否有合适和相应的表达。而对于交际翻译,纽马克将其看作是“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中的一个翻译方法,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读者感受到的同样效果”(Newmark2001a:22)。根据纽马克的总结,他认为,在直译方面,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和语义翻译这四个级别;相对应地,在意译方面,又可以分为归化翻译、意译、地道翻译和交际翻译这四个级别(Newmark2001b:45)。语义翻译更加强调的是源语,而交际翻译更加强调的是译入语。因此,在提出文本分类法的时候,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可以适用于信息型文本,而交际翻译则可以在不需要体现原文的格式格律等手法的时候,适用于表达型文本。

3.1语义翻译的应用范围

译者在翻译《二语习得引论》的时候,发现语义翻译主要适用于该文本内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概念表达、事实陈述和科学数据。在翻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的时候,译者可以直接对内容进行直译,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少地降低译者的存在感,从而使原文的信息得以得到最直接的体现,避免了人为性的干扰。本文将就这三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3.1.1概念表达

概念表达类型的文本主要就是阐述概念,对某个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和9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释,例如:

原文:

InterlanguageisdefinedinthePrinciplesandParameterperspectiveasintermediate

statesofL2development.

译文:

在原则和参数模式下,中介语被看作是第二语言发展的中间阶段。

在这个例子当中,原文作者对中介语进行了定义,定义概念本身并不需要

太多复杂的表方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直接采用语义翻译即可。

3.1.2事实陈述

事实陈述型的文本主要就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用语平淡,并没有太多的修

辞手法或者是多变的表达方式,例如:

原文:

Untilthelate1970s,followersofthisapproachassumedthatthelanguageacquisition

taskinvolveschildren’Sinductionofasystemofrulesforparticularlanguagesfromtheinputtheyreceive,guidebyUG.

译文:

直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该方法的支持者们都假设语言习得任务包含了儿童在

通用语法的指引下,从他们获得的语言输入中去感应某种语言规则系统这一内容。

在这个例子当中,原文对1970年代晚期通用语法派学者们对二语习得方面

进行的一项假设,用的是陈述语气,译者除了在后半句里面根据中文的行文习惯做出了句式上的调整之外,并没有对该句进行大的变动。

3.1.3科学数据

表格是科学数据类文本最直观的体现,在翻译的时候,直接把原表格格式

复制过来翻译即可,详见2.2.1的例二。

3.2交际翻译的应用范围10

笔记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的启示

前文已经有说过,文本的类型是由其占主导作用的语言功能来决定的,但是每个文本都不是只具有一个语言功能,而是多个语言功能的结合,因此大多数文本都是复合型的文本,正如2.2.2所述,译者所翻译的原文当中,既有信息型的文本,也有表达型的文本,在翻译的时候要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文本的适用性上,语义翻译更加接近直译,因此对于信息性较强的文本内容,应采用语义翻译,而对于表达性较强的文本内容,则不适用语义翻译。表达型文本的例子,在2.2.2当中可以看到,但是在某些看上去属于信息型文本的地方,但是使用语义翻译会产生一些问题,导致译文看上去不自然,反而使用交际翻译的效果更好。下面笔者将就三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不适用语义翻译的文本。

3.2.1含义指向不确定

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遇到的含义指向不确定的文本类型主要是在原文当中含义确定,但是翻译成中文过后,有歧义或者多义现象,影响读者理解。实际翻译的时候需要合理地选择词语,甚至是采用释译,以避免译文产生歧义和多义。

例如在下面这个句子里面:

Thefollowingutteranceswereproducedbyabeginninglearner(a)and

PearamoreadvancedlearnerCo)whowereretellingthesameeventinafilm(TheStory)thattheyhad

viewed.

译文1

以下两种表达,是两名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在复述电影《梨的故事》时产生的,学习者a是一名中文的初学者,而学习者b的学习程度比a更高。

译文2

下面的句子是中文初学者a和程度更进一步的学习者b在复述电影《梨的故事》的时候,所使用的。

该句中,难以确定指向含义的词语就是advanced,通常对于该词,我们的一般译法是“先进的%‘高级的”,但是这种译法放在译文当中明显会产生不确定的含义指向,读者会搞不懂这个“先进的”到底是何意。因此在翻译该句话的时候,译者首先采用了释译的方法,即通过说明,对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dvanced的具体含义进行准确的解释,但是在篇幅上稍显累赘。因此经过考虑后来还是选择了放弃释译的方法。在《韦氏大辞典》中,advanced的解释是:1.farintimeoroncA)urgc,2.beingbeyondothersinprogress01"ideas,3.beingbeyondthe

orelementaryintroductory,4.greatlydevelopedbeyond

earlyancestralailinitialstage,5.muchevolved舶malltype。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确定在英文原文

里面,advanced就是第二个选项的意思,“即与其他人相比,在进程或者思想上有所超越”。但是如果直接这么说,难免会增加译文的复杂程度,而且也不便于阅读。在翻译的时候,译者针对该解释,先后尝试了“先进的”“高阶的”和“更进一步的”这三个词语来解释。首先使用的是“先进的”,advanced一词传统的译法,但是马上就发现,如果使用“先进的”,很明显原文在这里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因此否定了该译法。随后,译者使用了“进阶的”一词,使用该词的灵感来源于《牛津高阶英汉词典》这个名词,这本字典英文原文里面也有advanced一词,在确定中文名的时候,编者将其译为“高阶”。受此启发,译者也准备用“高阶的”。但是“高阶的”同样也让人难以理解,不知道这个“高阶”是高到什么阶段,不易准确理解。因为原文的advanced是相对于前文的beginner而言,实际所指的就是比初学者学习程度更深入一点的学习者,但是如果使用“高阶”的话,在中文里面不容易进行具体的含义上的定位,既可以解释为比初学者程度高一点点,也可以解释为更高的层次,这样就产生了多义。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译者还是选择了放弃。最后,译者还是选择了放弃使用高度概括的词汇来翻译该词,把advanced翻译为“更进一步的”。这么翻译的原因第一是可以表现出advanced里面,“比前面更高”的意思,同时也能体现出上下文中,后者仅仅比前者程度更深一点的意思。“先进”和“高阶”在字典中的解释就属于典型的语义翻译,既将其意思表达出来,又能照顾篇幅,但是在这里不符合译文的要求;而最后译者选择的这个词,能够满足翻译的时候一个词不能译得太长太复杂的长度要求,同时又能表达出足够的意思,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看到该词的时候,所体会到的概念是相等的,属于交际翻译。另外,从上下文来看,该句话是在介绍一个语言使用的例子,是陈述事实,属于信息型文本,其对应的翻译策略应为语义翻译。但是由于其译文难以确定含义指向,因此在处理的时候,对该词按照交际翻译的要求进行了处理。

笔记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的启示

3.2.2语法差异

在译者翻译的时候,发现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法差异,有些英文句子难以直接译成中文,在处理的时候,要么刈分句子,要么增词说明或者高度概括,要么改写或者重写。刈分句子是对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重新划分,使其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增词说明和高度概括均是为了保证原文意思和译文表达的意思在某种程度上的对等而进行的,增词和概括本身就已经破坏了原文的格式;而改写和重写则对原文格式做出了更大的改动。具体例子见下:

ThereareseveralpossibilitieswithintheUGframework.Theseinclude:

AlllearnersmaynothavethesamedegreeofaccesstoUG

。DifferentrelationshipsbetweenvariousLlsandL2s

Transferormayresultindifferentialinterference.......

译者在处理这段话的时候,对第一个小圆点后的句子运用了刈分句子的手法。这一段是说,在通用语法的框架内,有很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等等。在翻译这一段的时候,译者首先看到的是第一个小圆点后的句子,单独成句,难以分开,同时在中文中也找不到相似的表达方式,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修改。原旬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主语,即alllearners,第二部分是谓语,即maynothave,第三部分是宾语degree,第四部分是定语accesstoUG。按照中文的语法规范,定语放在宾语之前读起来更加地地道,而原文恰恰是放在宾语之后的,并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所以要想使行文流畅,就必须在这里做好处理。另外一个待处理的点就是maynot,这是一个中文里面找不到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不能直接翻译。由于句子里面有一个not,因此在考虑如何处理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正话反说。在处理该句的时候,译者的第一稿是:“所有的学习者都不可能具有相同的调用通用语法的能力。”这个译法解决掉了maynot在中文中找不到对应表达的问题,同时也把宾语补足语放到了宾语前面变成了修饰degree的状语,而samedegree被译成了“相同的……能力”。这么译虽然地道了,但是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上下文不匹配。因为在开始的时候,原文说的是“在通用语法框架内,有以下几方面的可能性”,因此后面的都是正着说,而且原文中所有的五个小点也是正着说的。所以尽管正话反说的效果很好,但是为了照顾上下文的一致,译者还是放弃了这种译法,还是改为正着说。如果按照语义翻译的规范,译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就变成了:c 学习者可能都不具有相同的调用通用语法的能力。”这么说虽然准确再现了原文的行文,但是读起来觉得死板僵硬,因此,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感受和原文的格式,译者在细节上做出调整:“学习者可能调用通用语法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么翻同样符合了原文读者在读原文的时候,产生的那种所有话都是正着说的感觉,同时又没有按照语义翻译做出来的译文那么死板。

3.2.3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说在英语里面惯用的一些表达方式,放到中文里面由于文化原因,如果根据语义翻译的要求“准确再现”地话,有可能达不到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下面这个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A‘'bottom-up”priorityforanalysis(generallyfromsmallertolargerunits)isalsoexpressedasapriorityforlanguagelearning,ofstructuresbeforemeaning.

译文

另外一种“由大到小”的分析顺序(通常是从小单位到大单位)同样也能够表述为在语言学习上的优先顺序,即先学结构,再学含义。

在这里,原文作者很幽默地用了一个形象的‘'bottom-up”来比喻研究的优先顺序。在英语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借代、比喻等等的修辞手法,来描述一件事,这对于英语读者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能够接受在《二语习得引论》这么严肃的一本书里面出现这样的语言。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是学术著作还是教材,都是神圣严肃的,几乎不允许任何个人化的幽默感的存在。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尽量遵照这些规矩来,不能忽视。Bottom在英语中是“底部、臀部”的意思。不管翻译成“底朝天”还是“屁股朝天”,首先违背的都是上面所说的严肃性的问题,其次,如果翻译为“屁股朝天”还有伤大雅。另外,根据上下文来看,作者在这一部分说的是研究顺序的问题。括号里面说的是通常的研究顺序是从小到大,那么‘'bottom.up”在这里的意思就应该与其相反,即从大到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不应该直译为“底朝天”,而是根据具体的语境含义,将其译为“从大到小”是合适的。同时也正好符合纽马克所说的要把其当成是一个交际过程的要求。14

笔记

4总结

4总结

以往提到翻译,总是离不开直译意译之争,而关于何时用直译,何时用意译的讨论更是绵绵不绝。译者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深刻认识到,脱离开了翻译实际和翻译理论的指导,任何讨论都与空谈无异。作为一名译者,不仅应尽可能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译法,还要尽可能知道为什么要用这种译法。就此次翻译来说,由于其学术著作和教材的双重性质,让译者选择了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理论来总结和分析翻译中的问题,写出了这篇翻译报告。其中纽马克的思想带给译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翻译的基础是文本,不同的文本对应着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法。同一个文本里面,也不尽然都是同一种类型的文本,而是多种文本的集合。比如在《二语习得引论》里面,虽然占主体的是信息型文本,但是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表达型文本,而且就算是信息型文本,有时候由于要照顾上下文或者语言文化差异,也不可能直接照搬固定的翻译套路,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不拘泥于一字一词的译法,才能得出正确优质的译文来。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f6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