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知识梳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5 16: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国职业教育知识梳理(简稿)

主讲人:杨星 日 期:2013/9/13

讲课思路:6个问题,①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简介。②法律保障。③经费投入。④管理体制。⑤教师培养。⑥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最后谈谈自己看法。

重 难 点:五个主流教学思想中的两个 一、讲一个关于“德国制造”“厚颜无耻”的“故事”

现在“德国制造”世界闻名,最被人们熟知的比如,奔驰、宝马、保时捷等汽车,西门子电器品牌等等不胜枚举。但是125年前,“德国制造”其实是英国人故意贬低德国商品的标牌。“厚颜无耻”,这是125年前英国人给德国制造的产品扣上的帽子。德国《明镜》周刊25日称,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当时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追求强国梦在夹缝中求生的德国人不得不“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那顶不光彩的帽子。

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8月23日于是成了“德国制造”的诞生日。“德国之声”称,从125年前的那个日子后,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100多年来,德国源源不断从中获益,任何一件“德国制造”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的欢迎。《南德意志报》称,“德国制造”125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它也是德国在二战后崛起的密码,欧债危机中仍“一枝独秀”的答案。

“德国制造”给德国百年来持续不断的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引发不少国家的羡慕。《纽约时报》称,德国的强盛关键来自于制造业。除了对制造业的坚持外,“德国制造”长盛不衰还在于“质量”和“创新”。事实上,早在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品时,德国学者就开始呼吁工业界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而是质量。20年后,英国罗斯伯里伯爵1896年就表示,“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中国现在不也是如此吗?出口到国外的商品都被贴上“made in China”,劣质产品的象征,我们应该反思自强,摘掉这种耻辱的帽子。

“德国制造”离不开德国职业教育的功劳,德国前总理科尔(Helmut Kohl,1982-1998年在任) 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 那么,德国的职业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职业教育体系简介

3~6幼儿园,自愿。6~10小学,强制,当年6月30日前满6岁的儿童都得入学。(西柏林和勃兰登堡例外,小学学制为6年)。毕业后,2年定向,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特长、爱好以学校和家长的意见分流。

主体中学、完全中学(德国学者译作“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另一种是综合上述三类学校的总和中学。

主体中学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一门手艺或技术的合格工人(职员),学生主要是不想升学想就业的青年,或者中途变了(5年),想升学也可。毕业获得证书,持此证书才会被企业雇佣。 完全中学(文理中学)是传统的文科中学的沿革,经过很多历史变迁,现在强调严格的学术教育,教育质量较高,尤其突出外语教学,每个完全中学毕业生至少掌握两门外语。 实科中学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通常修业6年,主要培养工、农、商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学生多为市民阶层子弟。但学校名称不一,授课内容也不完全一致。1872年普鲁士颁布《普鲁士国民学校和中间学校的一般决定》,把6年制的介于初等学校与文科中学之间的实科学校称为中间学校。

总和学校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是上述三种学校类型的组合。

德国义务教育12年,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教材部分免费,德国的教育体系“立交桥”形容非常恰当,下图:

《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在德国,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初级教育(或称职前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主体是职前教育,属于12年义务教育范畴。义务教育后除非直接就读大学,都要接受职前教育。除了少量全日制职业教育机构外,职前教育基本上都采用“双元制”形式,或跨上“立交桥”。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简图,如下图:

双元制:一元是指职业学校(理论);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有法定资格),统称职业教育企业或培训企业(实践、培养从业能力)。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年限因职业不同有别,一般2.5-3。时间和相关职业教育内容相互协调补充,法律依据《职业教育条例》、《框架教学计划》。

“双元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之后逐渐形成体系。在企业里,发源中世纪手工业“师傅带徒弟”的传统,1816年,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文化能力,后来此场所义务教育的场所。20世纪初出现了按照职业类型划分的、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进修学校,1919年魏玛宪法普及义务教育至18岁,1920年将进修学校

定名为“职业学校”,1938年《帝国学校义务教育法》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双元制的雏形,但未正式命名,直到1964年,《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首次提出了“双元制”的概念,使得这一模式在26年后有了正式的名称。时至今日75年,“双元制教学模”式更加完备。

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能力主导,为企业培养第一线适应性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

三、职业教育法律保障

规范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律有三个,即图蓝、绿、黄。

2005年4月合并修订1969、1981为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学校和办学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一般不干预办学过程。对学校和办学单位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政府出面协调解决。

德国的法律规定,任何人、组织或机构都可以自主办学,为了竞争,走的是学校、企业和社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路线,充分体现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因此德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为集团化办学。

四、德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1998年经费投入企业、国家的经费投入比为65:35,2003年经费投入企业、国家的经费投入比为72:28,说明企业的经费投入远高于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ew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