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纲详解中古

更新时间:2023-09-29 05: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大纲解析(一)

中国古代史

1.秦汉

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统一后建立的政治制度

(一)中央制度

1、建皇帝制:取三皇五帝称号,自称“皇帝”,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了谥法。

2、在中央确立三公九卿制。所谓三公,即丞相(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全国军队最高官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监察百官)。低于三公的诸卿,习惯上称为九卿,主要有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廷尉典客、治粟内吏、宗正、少府等。这些官吏皆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二)地方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秦初全国设36郡,秦末增至40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郡)。郡下设县,县分若干乡,乡下有里、亭、邮等。

【郡县制】秦在地方设臵郡、县两级行政机构。郡设郡守,全面负责郡的政务;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军事;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设县令或县长,下设县尉(掌管全县军事)、县丞(助理设县令或县长,并负责司法裁判)。县内分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激(负责治安)。乡下有里、亭、邮等。另外,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治安情况,是为上计。郡县制的推行,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三)经济制度:

1、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稳定税收收入,并且通过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权,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2、统一货币:货币分为二等级,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3、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秦朝的干线有两条:一条向东直通燕齐,一条向南直达吴楚。

(四)军事制度:秦朝军队由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构成。中央常备军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军统帅戍守边疆,并驻守京师。地方军由郡尉掌管。秦朝军队分为三种:一是材官,也称“材士”,即步兵;二是骑士,也称“车骑”,即车兵和骑兵;三是楼船,即水兵。如调动军队,必须有皇帝的兵符或盖有御玺的命令,这种军事制度显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五)法律:颁布《秦律》。秦朝的法律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法律条文;二是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三是地方政府发布的文告;四是审理案件的准则和法律条文程式的规定。 (六)文化制度:

1、统一文字:秦始皇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后来,程邈整理出更为简单的新书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湖北云门出土的秦简证明秦朝的官方文书已经使用隶书) 2、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事件是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于不同政见的士人的残酷镇压。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 年),淳于越批评秦始皇废分封,臵郡县。说如发生大臣篡权之事,无以自救。丞相李斯当场进行了批驳,他指斥淳于越是“愚儒”,还谴责儒生们“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他认为这样一群儒生是一种危险势力,建议始皇坚决制止他们的非法活动,并提出了焚书的建议。主要内容:(1)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2)《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3)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4)医药、卜筮、种树等书不在禁列;(5)若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七)北征匈奴、南服越夷;修筑长城;收天下兵器,徙富户十二万于咸阳

二、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3、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环境;

4、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对我国后世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大一统思想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并为中国两千年来屹立世界文明的前列,奠定了基础。

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一、汉承秦制

(一)中央和地方制度

刘邦在创建西汉王朝时,在政治上未采用周代的分封诸侯制度,基本上沿用了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即在中央,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机构,即朝廷,由三公九卿组成,地方行政基本上是郡县制度。史称这一情况为“汉承秦制”。不过,在地方行政机构上,除了承袭秦代的郡县制外,还分封了诸侯王,形成了郡国交错的局面,即郡国并行。 (二)经济制度

1

1、汉初的赋役制度

(1)赋税 ①田赋

即土地税。自战国以来,均为“十税一”。后来刘邦称帝,减为“什五税一”;其后,又实行“十税一”,惠帝元年又恢复“什五税一”。这种轻田租的政策,对奖励垦荒、恢复农业生产有一定积极作用。 ②口赋

人口税,这是国家按丁口索取的一种财政收入。分为口钱和算赋。 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120钱(一算),因称算赋。算赋是用来治库兵车马,是汉代军费开支的重要来源。

口钱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③献费

诸侯王、通侯和地方官吏献给皇帝的赋税;汉初无定制,贪官污吏竞相搜刮,民不堪命。鉴于此,刘邦下诏,据所辖地区人口,每人每年出63钱,以此献给皇帝。 (2)徭役

①更赋: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②兵役:汉初规定,成年男子需要服兵役两年。一年任地方,称“正卒”;另一年任禁卫军或边防兵,称为“戍卒”或“卫士”。戍卒亦可出钱由官府雇人代役。这种兵役十分艰苦,遇有军事需要,还可以延长。

2、户籍制度: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西汉的户籍制度,西汉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推行严密的编户制度,对

全国的人口进行登记。户口簿上写明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社会关系以及身高、肤色、相貌特征等,并规定编户不许无故迁移,每年八月进行例行检查,户籍是政府收取租税、征发徭役、兵役的主要依据。 (三)军事制度

中央设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地方设有预备军,分别设材官和骑士,由郡守和郡尉掌管。常备军和预备队由郡国调来的“正卒”充任。这就加强了对付农民的军事镇压力量。 (四)法律制度

刘邦入咸阳时,“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只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临时措施。西汉建立后,萧何依《秦律》制定《汉律》。在除去“夷三族及连坐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兴律》、《户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故称《九章律》。叔孙通又作傍章18篇,以补《九章律》不足。

二、文景之治

(一)赋役制度

汉高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惠帝进一步推行黄老无为政治。文景时期,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 “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政策。

1、减免田租:田租原为十五税一,今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次年,又全免天下田租。直至十二年后,即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才复收田租,以三十税一,为汉朝定制,直至西汉末年。

2、减轻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岁纳算赋。原每人每年纳一算(一百二十钱),今减为四十钱。

2

3、减轻徭役:民年二十三至五十六岁,服兵役两年。其他时间,原为每人每年在本郡充更卒一个月,今减为“三年而一事”,即三年充更卒一个月。

以上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对恢复和发展农业起一定作用。 【约法省禁】文景时期,废除严刑苛法,如诽谤妖言法、妻奴连坐法、断残肢体的肉刑,并减轻笞刑,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是文景时期无为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由于这一政策的实行,许多官吏断狱从轻,和秦时“断狱岁以千数计”形成鲜明的对比。

【贵粟政策】是文帝时的政论家晁错指出,商人们普遍比较富有,而农民相对贫困,与刘邦时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符合,应当改变。于是有了 “贵粟政策”,即人民可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该政策的提出,使得国家粮食增多,可以减低税赋;商人因靠粮食买爵位,须向农民买粮,粮价得到提高,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汉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 年)下卖爵令。为了北防匈奴,令为买爵或赎罪而入粟者将粟运至长城沿线。这项政策一实行,国家的存粮大增,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一度得到改善;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

【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等诸侯国发动的叛乱。汉景帝即位后,为了削弱王国权力,采取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于公元前154年下诏削藩。吴王刘濞与楚、赵、济南、缁州、胶西、胶东共七国联合起兵叛乱。朝廷借平定叛乱之机,将王国官吏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诸侯王国的政治影响大为削弱。

【文景之治】汉文帝、景帝时期,两代40年左右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文景时期,在农业上采取薄赋劝农的政策,文帝几次下诏减免田租,景帝定制,田租三十税一。恢复天子“籍田”劝农制度,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法律上,宽减刑法,废除了连坐之法和肉刑。在政治上,改革任官制度,实行新的取士方法,开汉代察举制的先河。控制和削夺诸侯王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民族和睦政策,改善与南越关系,与匈奴和亲。文景之治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奠定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盛世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一、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政治措施

1、颁布推恩令、酎金夺侯和左官律、附益之法、打击豪强

【推恩令】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王国势力被进一步削弱。武帝以后,每一王国辖地不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得到解决。 【《左官律》和《附益法》】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足或斤两不足,削夺了106各列侯的爵位;同时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左官律》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从此以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不能参与政事,封土不治民。其中支脉疏远的人,与一般富室无异。

【打击地方豪强】汉武帝采取限制和打击的措施,一方面继续推行汉初以来的迁徙豪强的办法,迁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内实京师,外销奸猾”,做到“不诛而害除”;另一方面利用严酷著称的官吏诛杀豪强。此后,地方豪强势力受到一定打击,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2、设立中朝,创立刺史制度

3

【中朝】也称“内朝”。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加以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头衔,与尚书令共议国家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原来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丞相、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大为削弱。中朝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外朝的形成,显示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尚书】尚书本来是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官员,汉武帝时“中朝”形成之后,尚书地位日益重要。尚书和仅参与宫廷议政的官员不同,既有官署,官属,又有具体职司,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在“中朝”中逐渐居于核心地位。 【刺史】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地区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刺史为六百石官,职位不高,但出刺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两千石官和王国相,也可以监察诸王。 【司隶校尉】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置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率领官徒扑捉巫蛊,监督大奸猾,职权同刺史相当。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起了强干弱枝的作用。

3、推行新的选才制度

汉初,官吏来源:一、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选自郎官。郎官多出自“任子”和“赀选”。

汉武帝时,建立新的选拔制:(1)察举制。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成定制。武帝时,明文规定,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推举,经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2)征召。征召有一定能力又不肯出仕的人。与此相配的还有“公车上书”之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有可取者,授以官职。(3)、选用博士子弟。武帝时设五经博士,并置弟子员,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即有机会授以官职或被选为郎官。汉武帝通过这些措施,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封建统治机构。

【察举和征辟】汉武帝时确立的选官制度。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

一人。从此以后,确立了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这是由下而上进行考核和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征辟是以皇帝的名义选拔地方上一些有名望的人士入京为官。察觉和征辟是汉代士人的主要入仕途径,察举尤为重要。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最终为科举所取代。 (二)经济制度

1、 实行币制改革,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初时,听任郡国自由铸钱,导致币制混乱,物价上涨,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另一方面,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威胁中央。

【五铢钱】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下令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把钱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这次新铸的五铢钱(也称上林钱或三官钱)重如其文,钱的质量很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2、 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

【盐铁官营】

汉武帝决定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中央,由国家垄断经营,在全国产盐铁地区设立盐铁专卖署。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专门负责管理盐铁事宜,从此盐铁由政府专卖。在盐业方面,在各地设立盐官进行管理,在28郡国设立35处盐官。在铁业方面,在40郡国设立48处铁官。这些盐铁官吏大都由盐铁商人充当,他们精通盐铁业务,在盐铁专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盐铁之利为国家垄断。

【均输平准】均输法就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调剂运输), 以谋取利益的政策。这项政策是由大农令孔仅和大农丞桑弘羊创行的。起初是由官府专营盐铁的运输销售,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后来桑弘羊任治粟都尉(领大农事),增设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掌管各郡国的均输事。各郡国多设均输官和盐、铁官,扩大均输业务。凡商贾所贩运的货物,只要有利可图,均输官都以地方所收租赋为本钱,购臵当地物产,转运到外地牟利,亦或运到首都长安,储于大农令(大司农),供给国家各部门的需要或作出售之用。平准法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其办法是由国家在长安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设臵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存的物资,根据市场上的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样打击富商大贾的囤积居奇行为,使市面物价保持稳定,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取巨利。

4

3、 算缗和告缗

【算缗和告缗】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汉武帝于前119 年(元狩四年)实行算缗钱政策,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都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二千钱,纳税一算(一百二十钱);经营盐、铁、铸钱(时尚未国营)已纳租者,其财产每四千再纳一算,商贾的轺(yáo 尧)车一辆纳二算,船五丈以上纳一算。算缗令下后,豪富大家隐藏财产,不肯具报。元鼎三年(前114 年),武帝令杨可主持告缗事,鼓励揭发。告缗就是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上述的措施限制和打击富商大贾、豪强、贵族势力,增加政财政收入,暂时解决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加我中央集权的经济实力。

(三)军事制度:

1、常备军中增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军、羽林军,隶属南军。又增设楼船。

【期门军】汉武帝时期,侍从军有三支,就是期门、羽林和羽林孤儿。期门军是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 年)建立的,由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能骑射者组成,共约有一千人,归光禄勋掌管。因常为侍从武帝而期待于殿门,故有“期门”之名。

【羽林骑】羽林骑是于太初元年(前104 年)选六郡良家子组成,约七百人,亦属光禄勋。羽林骑原叫做建章营骑,因守卫建章宫而得名。后更名“羽林骑”,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之意。

羽林孤儿是由战死者的子弟组成的,因养在羽林官署,教习战射,而有此称号。

【八校尉】禁卫军是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建立的,共有八支,每支有士卒约七百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因称“八校尉”。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的士卒都由招募而来,是职业兵,这是中国古代有募兵制的开始。这支军队后来发展为西汉王朝的军事主力,经常用于镇压劳动人民或进行民族战争。 2、反击匈奴:从前128年到前11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匈奴的战争: (1)前127年,卫青出兵,败匈奴,收复河套,解除对长安威胁 (2)前121年,霍去病出兵陇西,去匈奴千余里,大获全胜 (3)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东西两路北进,全歼匈奴主力 (四)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随着西汉统治的巩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统一又重新提上日程。西汉前期盛行的黄老思想和有为政治不相适应,相比之下,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推行以儒家为主的思想,实现了思想统一。董仲舒强调“大一统”思想,适合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可以作为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理论依据;其次,董仲舒吸收道法阴阳五行等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还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一体,其实质是外儒内法。

内容: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亲自策问,研究《春秋》出名的董仲舒脱颖而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汉武帝赏识。汉武帝在太学五经博士置弟子,用儒家经典教育贵族、地主子弟;选用官吏也以儒学为标准。

意义: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汉武帝推崇儒术,已经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观点,与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不尽相同,特别是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结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外儒内法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学通过理论修补,使传统的宗法制度更加完备;崇尚“仁政”,对统治者言行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天道”理论使政治理论神学化,提倡“和”的精神,贴近“人情”;“中庸”学说较适合农业民族的心理习惯;“大一统”理论适应了加强君权和防止分裂的政治需要,对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五)汉武后期的社会问题

轮台罪己诏:汉武帝鉴于社会矛盾加剧,下诏罪己

【沉命法】汉武帝时,官僚和豪民富商争相兼并土地,造成了许多土地的农民沦为流民或奴婢。土地与奴婢成为当时社会矛盾的焦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流民,无法生存,纷纷铤而走险,起义反抗。汉武帝实行“沉命法”,规定太守以下大小官吏辖区内的农民起义不能及时发觉镇压者处死。

(六)昭宣中兴: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霍光辅政,继续推行武帝晚年的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放弃酒榷政

策;改归民营;又在长安和各郡、县广置常平仓,控制物价;还“假民公田”,就是将国有土地出借给贫苦农民耕种,不收租税,这些办法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史称“昭宣中兴”。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限田之议】汉哀帝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大臣师丹、孔光、何武等建议实行限制私人占

有田地和奴婢数量的政策,史称“限田限奴婢之议”。办法是:“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

5

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岁以下不在数中。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诸名田、畜奴婢过品,皆没入县官。”①这个办法制定之后,遭到了外戚丁氏、傅氏和权臣董贤的反对。“限田”的政策未能实行。以后哀帝一次就赏给董贤田地二千顷,完全违背了“限田”政策的精神,“限田”之事再也无人提。限田限奴方案失败后,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大规模农民起义迫在眉睫。

【王莽改制】王莽新朝以托古为名所进行的改革。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执政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是:王田、奴婢政策,五均六筦、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更易名号等。但王莽改制很快失败。 内容:

1. 实行王田、私属制

公元9年,王莽为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实行王田、私属制。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之下占田超过一井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即一夫一妻受田百亩;奴婢称为“私属”,不得买卖。 2. 五均、六筦(guǎn管)、赊贷

五均是管理市场物价的官署。王莽改长安的东市令、西市令和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的市长为“五均司市师”。其下置交易丞,掌管平抑物价;又置钱府丞,掌管征收工商农桑之税和赊贷。贫民为谋生活向官家借贷,年利什一。各郡、县也设司市,职掌和司市师相同。六筦是官府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五均、赊贷,共六事。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祀贷款限期十天归还,丧事贷款限三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业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 3. 改革币制 4. 统一度量衡

简要评述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1)为解决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根据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3)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4)统一度量衡;(5)为了“顺天”改变地名。王莽改制的有些措施触及到了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然而这些政策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其次,改制本身存在弊病,加之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经济日益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一、中央制度

1、加强尚书台,削弱三公

尚书台原系掌管皇帝秘书事务,负责公文发放的机构,所任官吏,资浅任轻。东汉时,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为尚书台主管长官,尚书仆射一人,为尚书台副长官,下设尚书六人,分管六曹事务。全国政务通归尚书台管理,最后总揽于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更名为司徒、司马、司空,无实权。九卿的权力也被三曹尚书分割取代。 2、建立御史台、司隶校尉等监察制度

【御史台】东汉初年,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管工程。原属御史大夫的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府),掌监察。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二人,掌解释法律条文;侍御史十五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

【司隶校尉】西汉武帝时臵司隶校尉,至成帝时废除。东汉又复臵,兼领一州事,秩比二千石。设从事史十二人,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司隶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参与议论朝政时,位在九卿之上,朝贺时,处于公卿之下。监察权之大,“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在公卿朝见皇帝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会同并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坐”。

【州刺史】东汉初年,在司隶校尉辖区之外,分全国为十二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于每年八月巡行所属郡国,检阅刑狱情况,考察长吏政绩,年终奏于皇帝。刺史的属官与司隶校尉略同。

三套监察机构的恢复和加强,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二、确定州郡县地方行政机构,在汉光武帝时逐渐形成了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 三、废除内地郡国都尉和军队建设

东汉光武帝时,集军权于中央撤销了郡国都尉的建制,将兵权并归守、相。后又取消了各郡、国的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四种常备军,还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从此,守、相的军权也被取消了。郡、国的军队很少,一般不能作战。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

中央的军队主要有四支。在首都有两支,就是南军和北军。南军又分两部,一部归光禄勋管辖,下设有七署,就是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羽林左监、羽林右监,掌守卫宫殿和侍从;另一部归卫尉管辖,掌守卫宫门。北军置中候一人,下分为五营,就是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每营设校尉一人,掌营兵,保卫京师。

地方上有两支,一为黎阳营,合幽、冀、并三州兵骑而成,驻黎阳(今河南浚〔xùn迅〕县东),以谒者监军。主要任务

6

是守卫黄河以北,以为首都雒阳北面的屏障。一为雍营,驻雍(今陕西凤翔南),主要任务是守卫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为西汉皇陵所在地),亦是首都雒阳西面的屏障。安帝时,为了防御鲜卑贵族的侵扰,又增置渔阳(今北京怀柔)营兵。此外,还有使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等统率的边防驻军,亦直属于中央。

四、退功臣,进文吏,削弱王侯势力 五、经济制度:

刘秀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绝大部分都是西汉的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

1、解放奴婢,六次颁布解放奴隶、三次禁止虐杀奴隶的诏令。有利于增加社会劳动力,缓和阶级矛盾。并且释放大批的囚犯。东汉一般不允许将罪犯罚为奴隶。 2、组织军队屯田,精兵简政。

3、安辑流民。通过赐爵,从户籍上消失的流民,只要重新定居,向政府登记户口,给予赐爵一级的待遇。假民公田,将国有的荒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在头三五年里,流民可享受免税。但是以后要向国家缴纳百分之四十的租税。通过赈济和减刑戍边,缓和阶级矛盾。

【度田事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他们隐瞒的田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很多,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惧怕他们,有的贪于贿赂,就互相勾结,任凭地主谎报;而对农民,不仅丈量田地,还把房舍、里落都作为田地进行丈量,以上报充数,这就给广大农民制造了极大的痛苦。刘秀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余个郡太守,下令加紧度田。于是大姓兵长们就武装反抗,许多农民不明真象,也跟从大姓兵长反抗,这就是史称的“度田事件”。刘秀一再发兵镇压反抗者。“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后来刘秀采取了镇压与分化相结合的政策,规定反抗者们“自相纠擿(tí惕,揭发),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对捕获的大姓兵长,迁徙到他郡、县,给予优厚的田宅安排,不予处罚。这实际是一种妥协政策,度田不了了之,反度田斗争也就平息下来。

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

【清议】东汉后期,宦官专权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仕进之路。他们仕进无门,便于官僚结合,在朝野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其中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尚书令王畅是反宦官势力的领袖,名士郭泰也是其中的著名人物。他们评论人物,议论朝政,这就是所谓的清议。清议在当时确也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

【党锢】东汉末年,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们不仅在舆论上抨击宦官,还在政治上打击宦官势力,宦官利用手中的权力,操纵皇帝,镇压官僚士大夫反对派。双方的斗争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党锢”事件。党锢事件共发生过两次:(1)166年,宦官党羽,术士张成教唆其子杀人,为司隶校尉李膺逮捕,处死。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士人官僚“共为部党,诽讪朝廷”,桓帝大怒,下令逮捕李膺等两百余人,后虽赦免,但却禁锢终身,不得入仕为官。(2)167年,桓帝死,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与太尉陈蕃辅政,重新起用李膺等人。次年,窦武与陈蕃合谋诛除宦官,事泄被害。被诬告“党人”,李膺等百余人被捕,死于狱中,受牵连者六七百人。175年,灵帝下诏,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以及五服之内的亲属一律免官党锢。这次党锢维持了十几年,直到184年黄巾大起义,东汉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起用他们去镇压农民起义。

【门阀】东汉时期,一些世居高位的家族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影响,其他表人物往往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同时又是士大夫的领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表现出这种特征的家族,门阀大族是朝中各个政治集团都不能不与之相联结的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其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表现出垄断性的性质。 东汉时期官僚集团内部结成政治关系网有哪些途径?

途径:东汉时期,官僚集团内部结成政治关系网主要有门生和故吏两种途径。在豪族操纵察举的情况下,许多士人为了当官依附于名门望族充当门生,许多门生只是名义上的,并不真正受业。东汉地方高级长官可以自行辟除下属掾吏,被辟除者一经任用,与举主之间即形成牢固的从属关系而称为“故吏”。

评价:宗师与门生、举主与故吏只是一种私恩关系,但却如同父子君臣关系一样形成了严格的宗法规则,门生对于宗室、故吏对于举主有许多政治责任和生活责任。他们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庇护与依附、主导与随附的关系,建立这样的关系主要是为了谋求私利。门生故吏的政治群党关系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集团,这些集团的存在和活动对东汉后期的政治史和文化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西汉

(一)农业

1、 西汉,犁壁早于欧洲1000年; 2、 治理黄河,开凿灌溉渠:

(1)曹渠,徐伯领导建,与渭河平行,入潼关,注入黄河;(2)开龙首渠;(3)郑国渠上游六辅渠;(4)白渠(引泾河至栎阳),六辅渠和白渠对关中农业生产起了相当大的作用;(5)成国渠、灵轵渠、湋渠 3、赵过发明代田法,耧车;

4、氾胜之,发明区种法(这是一种园艺式的耕作技术,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细耕作,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区种法说明西汉农业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二)手工业

1、河南巩义市铁生沟村和南阳北关瓦房等地冶铁遗址,西汉出现了彻底柔化处理的铁素体基本的黑心可铸锻铁;还发现炒钢炉

2、长安和齐郡临淄是全国丝织中心;3、陈宝光妻善织花纹鲜丽的蒲桃锦盒散花绫;4、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中有单锭纺车的图像;5、西汉时出现织布机、提花机 (三)商业

7

1、汉代大城市有长安、洛阳、临淄、邯郸、宛、成都。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宛冶铁业发达

二、东汉

1、水利工程进步,突出表现在王景治河合马臻治镜湖。王景、王吴创造了水门控制法;2、耕作技术,东汉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突出表现是耕犁改进、牛耕推广和田间管理

3、东汉,椭圆形炉腔是冶铁工匠为扩大高炉面积和加大风量发明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东汉铸铁技术发展为一孔浇铸,铸铁脱碳成钢技术和百炼钢的技术;

4、东汉末年,马钧发明了高效率的织绫机;5、东汉瓷器有青釉瓷和黑釉瓷 略述豪族田庄经济对东汉社会的影响。

东汉豪族地主田庄的发展增强了自然经济,使商品货币关系较以前萎缩,造成了东汉末期地方割据和分裂的经济条件,田庄经济的发展也强化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依附关系。在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时,田庄的地主武装成了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力量。 不过,庄园经济仍然是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的。东汉时,豪强地主常常聚族而居,封建田庄还能较好地组织生产。遇到战乱时,豪强地主常常率领大群宗族宾客、徒附义从,或择地避乱,或筑坞自守,保障了庄园内部经济生产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在东汉后期,宦官外戚专权,政治黑暗,田庄相对比较安定。

庄园经济还体现了较强的宗族性。据《四民月令》记载,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就“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又“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还要“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在封建庄园内部往往形成相对缓和的关系,也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徒附】东汉豪族地主田庄里的基本劳动者,由破产的编户齐民转化而来。他们被迫将土地和全家人口投靠地主,与地主结成封建依附关系,毫无人身自由,历代为奴,过着悲惨的生活,身份除不能买卖外,与农奴没有差别。

【部曲】东汉时期,豪强地主把庄园、田庄内的劳动者编制起来,组成私人武装,平时看家护院,巡警守卫,战时则跟随主人打仗。这种豪强地主的私兵,史称“部曲”。

【代田法】汉武帝命搜粟都尉赵过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代田法。先把土地开成深广各一尺的沟,叫作圳,圳旁堆土成高广各一尺的垄;圳、垄每年更相代换,轮流种植,恢复肥力。代田法在关中地区试验,每亩较一般农田增产1斛甚至2斛以上,以后在各地推广,收效良好。

【龙首渠】龙首渠是从今陕西澄城县状头村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渠道要经过商颜山。这里土质疏松,渠岸易于崩毁,不能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劳动人民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地下水渠。

【水排】东汉时,杜诗所创,即水利鼓风机。机器是木制的,用力转动,鼓风部分用牛皮制成。水排的使用是冶铁技术的一大进步。

【合市】汉朝,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巨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乌桓、鲜卑以及西南各族之间,也定期合市。合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都会】西汉时期,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形成了十几个的经济区,每个经济区有一两个经济中心,这些经济中心当时叫做“都会”。京师长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专门设有东市、西市。商人活跃,商业十分兴盛。

【辜榷】东汉时,商业交易中的一种包揽政府买卖的独占行为,出现于西汉末年,在东汉很有市场,因为这种向官府包揽式的买卖,从中可以获得垄断性的高额利润。

【灵渠】秦始皇为了支援前线的战争,于公元前219年命令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桂江之流漓江之间的交通,解决了运输粮饷的困难,并最终将越族打败。灵渠经历了不断完善,在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水运交通和农田灌溉方面发挥了作用。

【更籍】秦朝规定,不论男女粗话声后都要在户籍上列名,死后除名。户籍中有人口、年纪、土地等内容,作为国家征发租税徭役的主要依据。迁徙时必须报官,方能转移户籍,称为“更籍”,秦朝通过这一措施达到对人民的严密控制。

秦汉的农民起义

【钜鹿之战】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首倡义举,山东贵族遂并起而伐秦。后虽陈胜吴广兵败,然亡秦战 争未断。

公元前207年,楚军宋义奉楚王命令,进军钜鹿,解救为秦军章邯围困的赵军。宋义抵达安阳后,欲坐收渔利,止步不前,为项羽杀。项羽率楚军继续前进。抵达漳水南岸后,项羽破釜沉舟,携三天口粮,渡过漳水。而前来支援楚军的义军却作壁上观,不敢与秦军交战。项羽军与秦军交战,大败为章邯保护粮道的王离部,俘虏王离。各地义军遂受鼓舞,加入楚军。项羽军得到扩大。章邯派司马欣往朝廷告急,为赵高追究败战之责。章邯内外交困,遂求降于项羽。项羽不准,与之战,大败章邯军。章邯投降,所率二十万秦军尽被坑杀。钜鹿之战后,秦军主力尽失,再无力镇压各地义军。

【昆阳之战】西汉末年,绿林军立刘玄为帝。23年,王莽派大司徒王寻和大司空王邑率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围攻义军于昆阳。起义军当时守卫昆阳的只有八九千人,苦战坚守。刘秀等十三人突出重围,调集外地援军。六月,刘秀带领援军从外围向王莽发起猛攻、王莽军大败,王寻为乱军所杀,起义军大胜。此战为“昆阳之战”。

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

(一)汉与匈奴的关系

8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已经对中原地区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燕国、赵国、秦国等都先后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战国晚期,李牧曾成功伏击匈奴,使得匈奴数十年不敢南下。秦朝建立后,曾派蒙恬北击匈奴,后又将各国长城连接,以抗匈奴。至冒顿单于时期,匈奴统一,拥有骑兵三十万,成为汉王朝的巨大威胁。汉高祖初即位,曾经率军亲征匈奴,然被围白登。此后,汉匈两国虽有战事,但是汉朝主要以守御为主,和亲政策是汉朝对匈奴的主要政策。至汉武帝时期,开始改变对匈奴的政策,前后与匈奴间进行了三次战役。经此三次战役,匈奴被大大的削弱,再无力大举南下。汉昭帝时,匈奴分为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北匈奴郅支单于西迁,后为汉西域都护府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所杀。南匈奴则在汉的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并且与汉和亲(昭君出塞)。此后,约半个世纪里,汉匈之间大致保持和平关系。

东汉初年,匈奴控制力乌桓、鲜卑以及西域广大地区,并南下骚扰北边。从永平十六年至永元二年(90年),汉和匈奴之间前后进行了长达17年的战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征西将军耿秉打破北匈奴,北匈奴主力西迁。之后,班超出使西域,任西域都护,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 (二)西域

1、张骞通西域;2、西汉时,把亭障延至盐泽一带,又在楼兰、渠犁、轮台等地设校尉管理屯田,这是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3、汉宣帝时,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从此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完全确立,汉对西域有权册封国王。 (三)诸族

1、西南夷:秦始皇时,已经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汉武帝时遣司马相如出使西南,置都尉,属蜀。汉武帝时,降滇王,赐“滇王之印”,此后,西南大部分地区都归入西汉直接统辖

二、对外关系

西汉初,燕人卫满乘燕王卢绾逃到匈奴之机,率千人渡过鸭绿江,奔朝鲜,被立为朝鲜王,建都险城(今朝鲜平壤),统治朝鲜半岛西北部。汉武帝时,派楼船进攻朝鲜,然汉军屡败。后因朝鲜内乱,卫氏朝鲜亡。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设四郡。东汉时,朝鲜半岛分为三韩,以马韩最强大,又作秦韩。后马韩人自立为辰王。建武二十年,刘秀封韩人为汉廉斯邑君,属乐郡,四时拜谒。

战国末期,越南北部已有瓯洛国。秦统一后,曾进军南越。秦汉时,赵佗占据南海、桂林称王。汉武帝灭赵氏政权后,在越南北部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沿用赵氏统治方式。

印度在古书中称“身毒”或“天竺”。前2世纪,中国和印度有了经济来往。西汉时,中国与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以及东亚的日本等国有了友好的往来关系。

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余国派遣使者和汉朝来往,这是中日两国使节往来最早的记录。汉光武帝刘秀时,赐倭人以“汉委奴国王”。

陆路与海外交通 这里所说的陆路交通,是指自中原达于边疆乃至国外的重要陆上交通情况。这样的交通在西汉前期已经存在。至汉武帝时,随着对于边疆的经营,更推进了陆路交通的发展。当时的重要陆路约有四条:一条是自蓟(今北京城西南)出发,东北经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直到朝鲜半岛。一条是自长安出发,西经河西走廊、今之新疆,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一条是自巴蜀出发,经西南夷,通于今之缅甸和印度。一条是自南海(今广东广州)出发,经苍梧(今广西梧州)、郁林(今桂平),达于交趾、九真、日南等地。

重要的航线有两条:一条向东,自齐(今山东北部)东渡渤(勃)海,可达朝鲜半岛,再绕半岛而东,可达日本。一条向南,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今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可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这些国家运至汉地的货物有明珠、璧流离等奇石异物,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为黄金器物和各种丝织品。这条海上航线就是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汉武帝时,随着对于边疆的经营,更推进了陆路交通的发展。当时的重要陆路约有四条,其中的一条便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其路线大致如此:自长安出发,西经河西走廊、今之新疆,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自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沿今印度支那半岛近海南行,可到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各国;又经今马六甲海峡,西过印度洋,可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由于汉人运往这些国家的货物,多丝绸,故名之曰丝绸之路。

【西域】是我国古代对西部疆域的泛用名称。西汉初年,西域的概念主要是指今天的南疆,这里沙漠很多,土地很少,人们居于河流灌注的绿洲上,共有三十六国。西汉末年,分为五十余国。西汉中期,人们对于西域的地域概念扩大,已包括了北疆和中亚、西亚、南亚等地。

【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为了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张骞为匈奴所虏,乃十余年。十余年后,张骞逃出匈奴,经大宛、康居,至大月氏。然大月氏不欲与匈奴对抗。一年后,张骞回,途中,又为匈奴所虏。次年(前126年),张骞逃回长安。此为张骞一使西域,前后十三年。此行张骞虽未完成使命,但了解了西域风情,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张骞归国后,被拜为太中大夫,其是从堂邑父被奉为使君。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二使西域,旨在与乌孙结盟而击匈奴。然乌孙亦不敢与汉联合。张骞未果而归,其副使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后来亦由各国使臣陪同,相继回到长安。此张骞二使西域。

【班超经营西域】汉明帝时,北匈奴屡屡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汉河西等地。73年,明帝派窦固、耿忠等出酒泉塞,入伊吾庐(今新疆哈密),进行屯田驻兵。明年,又进军车师(今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臵西域都护,驻乌垒城(今轮台县东北小野云沟)。窦固派假司马班超率吏三十六人,与南道诸国联系。班超得到鄯善、于阗、疏勒的支持,杀掉匈奴使者,控制了南道。然而,此刻匈奴却已控制了北道。班超留在西域,先击败为匈奴控制的姑墨(今阿克苏)和莎车,全部控制了南道。后又击退了大月氏贵霜王国七万人的入侵。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道的龟兹降于班超,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今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永元六年,班超又控制了焉耆。至此,西域五十余国又摆脱了匈奴的奴役,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他从明帝永平十六年到西域,至永元十四年,奉召回到雒阳,在西域三十年,对巩固我国的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八月回到雒阳,九月病故,年七十一岁。东汉恢复在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9

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谶纬】董仲舒在宣扬其主张时,大讲符瑞灾异,到西汉末年,出现了谶纬之学。谶是以诡语托为天命的预

言。纬是与经相对而得名的,是托名孔子以诡语解经的书。谶纬的内容有的解经,有的述史,有的论天文、地理,更多的则是宣扬神灵怪异,其中充斥着阴阳五行思想,绝大部分都荒诞不经,极便于人们穿凿附会,作任意的解释。谶纬往往有图有文,又称图谶。王莽利用图谶改制。东汉光武帝用图谶为中兴汉朝作根据。东汉章帝集白虎观会议,写成《白虎通义》,使儒学神秘化,谶纬学也更为发展。东汉末年,这一学说逐渐衰落。

【今文经】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今文经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找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是所谓的“今文经”,释文谓之传。文帝时,开始设臵经学博士,由今文经学家充任,以备顾问。武帝时,臵五经博士,亦由今文经学家充任,在太学教授弟子。从此,今文经学得到广泛的传播。今文经来自老儒的记忆,因每个老儒的记忆有出入,解说有差异,于是出现了一经有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些学术流派。宣帝时,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二家,共十二博士。东汉初年,增为十四博士。

【古文经】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秦在焚书时,人们将这样的经典和其它一些古书埋藏起来。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书。武帝时,下令献书。成帝时,设官负责收集古书,并着手进行整理。西汉末年,刘歆在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经典不仅经文与今文经互异,而且篇章也多出不少。如《礼》多三十九篇,《书》多十六篇。《毛诗》和《左氏春秋》等则为今文经所不载。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就叫做“古文经”。刘歆对于古文经很赞赏,建议在太学立学官,但却遭到今文经学博士们的激烈反对。刘歆批评这些博士“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可是由于执政大臣也反对,刘歆的建议未被采纳。平帝时,王莽专权,为了利用古文经进行“改制”,就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左氏春秋》四个博士。东汉初,又被取消。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古文经中固然有些内容是经过两汉学者窜改或增加者;但总的说来,古文经学家是按字的形、音、义解经,极力恢复经的本义,不作任意发挥。于是形成了系统的训诂方法。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今文经。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

2.魏晋南北朝

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渡之战】公元199年,袁绍灭公孙瓒,地跨青、冀、幽、并四州,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势力。曹操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豪强之一。袁绍决定趁灭公孙瓒之余威,率精兵十万,一举剿灭曹操,统一黄河下游地区。当时曹操能够用于迎敌的士卒不过两三万人,且后方不稳。然袁绍虽兵多,但内部矛盾重重,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其人亦优柔寡断。而曹操内部人心齐整,能用谋士良将之言。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曹操采袁绍谋士许攸之计,以五千奇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今河南中牟)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粮食、辎重一万余车,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全歼袁军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这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病死。曹操在巩固了他在兖、豫地区的统治之后,又进兵河北,消灭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袁熙等势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又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打败与袁氏勾结的乌桓头人,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欲南下一统中国。于208年,挥师南下,意图攻取荆州。时荆州刘表拥兵十余万,根基雄厚。然其于当年病故,其子刘琮不能守,降于操。附表之刘备退至夏口,遣诸葛亮结盟于孙权。孙权亦担心曹操先图荆州,再图东吴。于是,乃成孙刘联盟。孙权使周瑜率水军三万,合刘备两万人。共计五万人,于赤壁,以迎曹操二十万大军。曹操兵多北方人,水土不服,病疫流行,又因不习水战,曹操乃用铁环将船相连。遭周瑜火攻,招致大败。此一战后,曹操退居北方,三国形势初成。

【夷陵之战】赤壁战后,刘备占据荆州、益州,遂留关羽镇守荆州。公元219年,关羽于樊城大败曹军。曹操采纳司马懿、蒋济之计,利用孙刘矛盾,使孙权攻取荆州,以缓和关羽北上之压力。荆州关系东吴政权安危,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孙权乘关羽战于樊城,令大将吕蒙夺取荆州治所江陵,斩杀关羽。刘备为夺回荆州,于221年,不顾反对,断然伐吴。七月,刘备亲率大军东进,初战告捷,随即占领秭归。翌年正月,蜀水军屯驻夷陵,占领长江两岸。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五万迎战。刘备连营数百里,前锋屯驻夷道和猇亭。陆逊利用地形,不予出战。双方对峙数月。直至六月盛夏,刘备欲退入密林,秋后再战。招致火攻,蜀军大败。刘备率残兵逃至白帝城。夷陵战后,孙吴占据荆州,将蜀汉遏制在三峡之内,稳住了西边的屏障;蜀汉战败后,据险立国。此战破坏了孙刘联盟,损害了孙刘两家的关系。不过由于曹魏仍是吴、蜀大敌,客观上孙、刘仍需联合抗曹,不久,双方重修盟约。因此,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形势得以继续维持。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一、曹魏

(一)曹操 1、经济政策

(1)国家采取半强制性手段使土地与劳动力结合,即所谓“屯田”。

【屯田制】东汉末年,曹操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曹操实行了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始于建安元年,先洛阳和黄河中游南北一带水利条件好或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实行,设有民屯组织,采用军事组织方式管理,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屯臵于司马之上。设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进行管理,中央则由大司农总领,自成一系统,不属于郡县。政

10

制过渡阶段。这是氏族公社开始解体,以男子为中心分裂为若干大家族,继而分裂为若干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产生了父系家长制。妻子从夫而居,财产由父系继承。

19、太康失国:夏启以后,太康即位,因其荒废国事,东夷族首领羿,亦称后羿,趁机率东夷族举兵西进,夺取了夏政权。史称太康失国。

20、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南兴镇。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遗址最早在1929年就曾发现大批精美玉石器,在1986年发掘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引起了世界轰动,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文化共分四个大的文化期,说明了古蜀文化在距今3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曾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

西周和春秋战国

1、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称世子;庶子为小宗,周王封其为诸侯,或留在中央为卿、大夫。诸侯、卿大夫或士,各为本支的大宗,其嫡长子为职禄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再分封。此小宗又为本支的大宗。如此推演无穷。周王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所以称“天子”。这是“君权神授”观念。

2、世卿世禄:西周的中央官制,由于缺乏资料,还不很清楚。据《周礼》记载,周有六官,亦称六卿。为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冢宰就是宰相,统率百官,辅佐天子。司徒管土地和人民,宗伯管王族事务,司马管军事,司寇管刑法,司空管公共工程。其他文献和金文中还记有一些重要官名。有文官,也有武官。这些官员统称为卿大夫或士,都由大小贵族充当,父死子继。官员都以采邑为俸禄,采邑在王畿内,亦世袭。这就是“仕者世禄”,或谓之“世卿世禄”制。此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

3、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这样的层层分封,形成为一座政治宝塔,压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 4、井田制:“井田制度”一词是自战国以来,人们对西周时期所行土地制度的通用名称,历代各家学者的解释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它的含义有二:一、“井”字像田地的形状。田地中有阡、陌、沟、渠,划分田地为若干方块,来源于夏商以前。二、西周的封建领主制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的基础,即土地所有权的分配,是天子有所有权,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庶人(农奴)无土地权利,只有耕作和提供剥削的义务。具体剥削方式,是贵族们将田地分为两类,一类为贵族自留田,名“公田”,由所属农奴们集体无偿代耕,就是劳役地租。另一类大致以百亩为单位分给农奴各家耕种,收获物归农奴所有。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许买卖。 5、吕刑:西周初年即有刑法,分“轻典”、“中典”“重典”,合称“三典”,用以镇压劳动人民。西周中期,阶级矛盾尖锐,周穆王命吕侯(亦称甫侯)制定《吕刑》,有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共三千条。可这些刑罚主要为了镇压劳动人民。《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可见礼与刑都是有阶级性的。

6、宗周、成周:周公东征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营建东都洛邑,作为周统治者控制东方的中心,将“殷顽民”迁于此,驻兵进行监视。自此西周二都: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兴起的根据地,称为“宗周”,又称西都;以东都洛邑为中心,是保卫宗周、镇守东方的重镇,称为“成周”,又称东都。

7、工商食官: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是由政府统一经营和管理的。官府设工正、陶正、车正等职,管理手工业和商业,工匠和商人多为官奴。产品为奴隶主贵族所有,工商业者的生活费由官府共给,这叫做“工商食官”。

8、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山林川泽有所开发。至厉王时,他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厉王的这一措施引起人们的不满。当时,召公劝他不要这样,这样做“民不堪命”。厉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派人监视对他不满的人。一旦发现有“谤王”者,立即捉去杀死,以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人”是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的统称,多是平民,身份较高。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共和行政”。

9、宣王中兴:宣王即位、国家的情况残破不堪,周边的民族一再侵袭,社会仍动荡不安。宣王在周公和召公的辅助下,首先整顿内政,安定社会秩序。进而对周边的民族展开斗争。关于此事,史称“宣王中兴”。

10、葵丘之会: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人参加。会上订立了盟约,规定同盟国要言归于好,不要乱堤防、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擅自封邑给卿大夫而不报告天子,史称“葵丘之会”。从此,齐桓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史称“齐桓公始霸”。

11、城濮之战: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先有齐国始霸。而后晋国在文公重耳时,发展了起来。晋国之强大引发正在向北发展的楚国的不安。两国围绕着对宋的控制权,矛盾终于全面激化。前632年,楚国围宋,晋文公救之。晋国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退避三舍,至城濮。晋会晋、宋、齐、秦四国军,大败楚军,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后,晋文公称霸于诸侯。 12、践土之盟: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与会的有鲁、齐、宋、蔡、郑、卫、莒(ju)等国,天子派代表参加了会盟,盟约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也”,史称“践土之盟”。

13、弭兵之会: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祸及郑、宋等小国,小国普遍厌战,而晋楚也疲于攻战,也想暂休战。这是弭兵之会的背景。弭兵之会是宋大夫提出来的。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卫、曹、许、陈、蔡、藤、邾共十四诸侯会于宋,决定以晋楚两大国为盟主,除齐、秦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外,其他从属于晋楚的要互从晋楚,承担晋楚两国的义务,史称“弭兵之会”。弭兵之会是在晋楚两国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产生的,晋楚四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这对于发展经济,安定生活有很大好处。

46

14、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在齐国实行改革,内容主要如下:1.“案田而税”——不分公田(井田)还是私田(开荒田)一律按田地的好坏或产量高低征税。2.“寓兵于农”——就是把农业人口的编制与军队编制统一起来。齐划都城及其附近为二十一乡;商工六乡,士农十五乡。此十五乡每乡二千户,每户出卒一人,共二千人。五乡出士卒一万人,为一军。士农十五乡组成三军,每年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3.士农工商专业分居——专业即“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

15、楚庄王问鼎: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逐渐强大,兼并了附近许多小国。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孙叔敖为宰,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国势更加强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至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前598年,楚围郑,晋救郑。次年,晋、楚军战于邲(bì闭,今河南郑州市东),晋军大败。史称“邲之战”。前594年,楚又围宋,宋向晋告急,晋畏楚而不敢出兵。从此,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庄王死,楚势渐弱。 16、初税亩:鲁宣公十五年(前594 年)“初税亩”,是最著名的一次赋税改革。初税亩就是开始实行以亩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也就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

17、尽地力 :“尽地力”是战国魏国推行的一种“重农政策”。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他计算说: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这就是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

18、善平籴: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尽地力之教》中还提出了一项设臵“常平仓”的主张。李悝认为,“籴(dí笛)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对国家都极不利。为了“使民毋(wù无)伤而农益劝”,国家应当设常平仓。丰年征购农民的粮食,蓄积于常平仓,不使粮价过贱,以免伤农;荒年则抛售常平仓的蓄积,不使粮价飞腾,以免伤民。他说:这样“虽遭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尽地力”与“善平籴”两项政策实行之后,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魏国逐渐富强。 19、《法经》: 战国时,李悝为促进魏国变法制定一部法律,叫做《法经》,共分六篇,为《盗》、《贼》、《网》、《捕》、《杂》、《具》六律。《晋书〃刑法志》曰:李悝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域、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具律》是根据情况,决定从轻或从重处罚的总论性的律文。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20、徐州相王: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前361年,魏国将都城安邑迁到大梁,积极寻求同盟,共同对付秦国。在此种情况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相互尊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21、长平之战:战国中后期,秦国采取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对周边国家实施逐步蚕食。公元前262年,秦国攻韩国上党郡,韩国不能敌,遂向赵国求救。面对秦国的咄咄攻势,赵国迟早难免于秦国一战。赵王遂答应与韩联盟,接受韩国上党郡。派大将廉颇率兵进驻长平,廉颇采取坚壁固守,以逸待劳的策略,秦军久攻不下,两军相持一年多。公元前260年,赵王中了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赵括缺乏作战经验,一到长平,立刻改守为攻。秦将白起佯败,另设奇兵抄赵军后路,赵括战死,赵四十万军被坑杀。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史称长平之战。 22、五经 :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23、《诗》也叫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三○五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一六○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四○篇。 各篇的创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确知。根据部分诗篇考查,最早的约作成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成于春秋中期。全书是经过五、六百年时间的积累、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的。《诗》的内容很丰富。国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和颂主要是领主贵族用于宗庙、朝廷上的诗歌。国风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领主贵族们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劳动人民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雅和颂虽为贵族乐章,但有些是叙事诗,记录了不少史事和制度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4、《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过现存本《尚书》有今文和古文的区别。《今文尚书》是西汉初年由老儒口头传授,弟子们用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现存二十九篇,其中大部分是商、周的遗文;但有少部分为战国时期的托古之作,旧时谓之伪作,如《尧典》、《皋陶(yáo 摇)谟》、《禹贡》、《洪范》等皆是。这几篇作为战国时的著作,其史料价值仍是很高的。如《禹贡》记述了战国以前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山脉、河流、土壤、物产等情况,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地理志。西汉时曾在民间收集到先秦本《尚书》,因用战国文字书写,被称为《古文尚书》,今已失传。现存本《古文尚书》经清代学者考订,认为是晋朝文人伪造的,因之称为《伪古文尚书》。 25、三传 :“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就是《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左传》也叫做《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丰富的历史资料。《公羊传》也叫做《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唐人考证,为西汉前期人所作。《穀梁传》也叫做《春秋穀梁传》或《穀梁春秋》,旧题战国时穀梁赤撰。初仅口述流传,西汉时才成书。后两书的体裁相近。都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26、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是“仁”,提倡恢复周朝的礼,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来确定社会的规范。他曾周游列国,推行其政治思想,但均不被采纳。后于鲁国病逝。孔子有关“仁”和“礼”的学说把我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伦理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学说是我国封建时代政治和社会理论的精华。孔子亦是我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先驱。他以六科教育学生。六科亦称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47

他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熟悉古代经典,相传他曾删定“六经”,以为教材。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乐》今已佚失,其他五经尚存。孔子的主要言论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27、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一生以教书为业。他曾游访宋、滕、魏(梁)、齐等国,向有关国君或卿大夫阐述政见。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孟子》一书中。

28、荀子:名况,赵国人,为儒家,但有较浓厚的法家思想,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当过齐国稷下学官和楚的兰陵县令。他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就是“制度、政策”,和“法”无甚区别。他很赞扬各国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尤其是称赞秦国的政治和军事。他对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理论观点对后代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成为有作为的帝王的座右铭。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荀子》一书中。

29、老子:据传说,老子可能姓李名耳字聃(dān 丹),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一书约成于战国时期。其核心思想是“无为”,道德经一书涉及政治、哲学、军事等多方面思想。其思想一些为此后的道家和法家所吸收。学术界认为此书的世界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但有些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30、庄周:宋人,著有《庄子》一书。他的世界观和老子相同,方法论是相对论。 31、墨子:名翟(dí敌),鲁国人,是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一书基本上保存了他的思想。他的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兼爱”和“非攻”。他反对战争,谴责由于战争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反对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反对厚葬。他的信徒称为“墨者”,多是劳动人民出身,生活比较艰苦朴素。墨子死后,墨者的首领称为钜子,领导墨者活动。他提出的判断是非三个标准的三表法,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32、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著有《韩非子》一书,阐明他的思想和主张。他反对儒家的说教,也反对民间的游侠的横行。他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他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就是主张“罢黜百家”,崇尚法治韩非的主张很为秦王政所重视。后韩非自韩至秦,李斯嫉妒他的才能,把他谋害致死。

33、屈原和楚辞: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年)名平,楚国贵族,曾任楚的三闾大夫。他对楚国的命运很关心,想改善政治状况,还想联合齐国以抵抗强秦。可是,由于楚王昏庸,不听他的主张。他被楚怀王和顷襄王两次放逐到江南,后投汨(mì密)罗江而死。著名的《离骚》就是他在放逐中的抒怀之作。传说《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也是他作的。屈原的作品是采用楚国民间诗歌的形式,用楚国的方言,又吸收了《诗经》中的某些成果写成的。其中有不少篇章是借用美丽的神话形式,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腐朽反动的贵族统治的愤怒;使诗歌的思想性和语言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楚辞的主要作者还有宋玉、景差等。 34、“私属徒”、“宾萌”、“族属”:“宾萌”指外来的依附农民,与后来隶农相类似;而“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隐庇护,即依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权力支配收获物,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35、稷下学宫: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田午开始,齐国在国都临淄西边稷门外的稷下设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前来著书立说,议论政治。这些学者被称为“稷下先生”,也成为博士。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宫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情况,聚集了一大批学者,有事迹可考者,如慎到、邹衍、尹文、荀子等。齐国虽崇尚黄老之学,但不主于一家,对各家各派兼容并蓄,采取“不治而议论”的方针,使稷下学宫成为诸子百家争鸣和交流思想的中心,正是这种宽容的政策,使百家争鸣蔚为大观。 36、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为“诸子百家”。

37扁鹊:春秋时,齐人,名秦越人。善望闻问切四诊法,兼通内、妇、五官、小儿等科。治病的方法有汤(汤药)、熨(用药物熨贴、按摩)、针石(针灸)、酒醪(láo劳,服药酒)等。《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九卷,可能是他的医疗经验的总结,今已亡佚。 38《黄帝内经》:战国时,医术。十八篇,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各九篇。《素问》主要论述脉理和病因,《灵枢》主要论述经络和针刺。全书记载了我国两千数百年前的有关人体解剖的知识和血液循环的概念。这对世界古代医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扁鹊《难经》八十一篇是后人托他之名的著作。以答问形式阐明《内经》的本旨。 39、相地而衰征:所谓“相地”,就是观测评定土地,以区分土地的好坏肥瘠。所谓“衰征”,就是依土地等级而征收不等的赋税。

40、菑、新、畲:(周代)菑指得是休耕的土地;新指得是以后新耕的土地,畲指得是连续耕种了两年的土地。这三种田轮流休闲,周而复始,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改变了过去成片抛荒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41、采邑和食地:在各诸侯国内,国君将都城附近的土地或军事要地都留归自己直接管理,其他地方分封给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拿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士,作为他们的“食地”。 42、公田、私田、籍田、助、彻:所谓“公田”,实际上是奴隶制确立后保留下来的原始公有地的残存。农村公社成员通过共同耕作一定面积的“公田”,向国家承担交纳赋税的义务。所谓“私田”,则是公社成员的份地。为保证公社成员财均力平,这种份地要“三年一换土易居”。这种名义上的“私田”,实际上并不为公社成员所私有,他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在“国”内,“公田”叫“籍田”。“助”,是“借”的意思,即借民力而耕公田。“彻”是“国”中公社成员“耕百亩中,彻取十亩为赋”,即彻取十分之一的田为“公田”,“公田”上的收获物上交国家。“私田”上的收获物归公社成员所有,以维持公社成员的生命以及人口的再生产。

附录: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1、齐国管仲改革

背景:春秋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被推广使用,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土地关系开始逐渐形成。

48

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威,主要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争霸战争。齐国是东方的大国,随着国力日盛和争霸的需要,公元前658年,齐桓公任命管仲变法。

内容:1.“案田而税”——不分公田(井田)还是私田(开荒田)一律按田地的好坏或产量高低征税。2.“寓兵于农”——就是把农业人口的编制与军队编制统一起来。齐划都城及其附近为二十一乡;商工六乡,士农十五乡。此十五乡每乡二千户,每户出卒一人,共二千人。五乡出士卒一万人,为一军。士农十五乡组成三军,每年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3.士农工商专业分居——专业即“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

结果:管仲的改革,使得齐国很快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于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成为春秋始霸。 2、魏国李悝变法

背景:战国初期,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各诸侯国为了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遂进行变法。首先变法的是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

内容:李悝的经济政策大致有二: 尽地力 :“尽地力”是一种“重农政策”。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他计算说: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这就是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

善平籴: 在《尽地力之教》中还提出了一项设臵“常平仓”的主张。李悝认为,“籴(dí笛)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对国家都极不利。为了“使民毋(wù无)伤而农益劝”,国家应当设常平仓。丰年征购农民的粮食,蓄积于常平仓,不使粮价过贱,以免伤农;荒年则抛售常平仓的蓄积,不使粮价飞腾,以免伤民。他说:这样“虽遭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尽地力”与“善平籴”两项政策实行之后,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魏国逐渐富强。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法经,进一步巩固封建政权。

结果:因为李悝的变法,使得魏国在战国初期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3、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迟于关东各国很多。可是这时,秦国已使用铁农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公元前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决心彻底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孝公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变法涉及内容很多,今归纳如下:

1.政治方面——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主要内容有如下三点:

(1)制定二十级爵——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今后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 “奖励军功,严惩私斗”。

(2)实行县制——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分全国为四十一县,县设今以主县政,设丞以副县令,设尉以掌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度。

(3)实行什伍制度——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同于后代的保甲制度。为了加强管理和统治广大居民,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2.经济方面——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有如下三点:

(1)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废止“田里不粥(鬻)”的原则,准许民间卖买田地。

(2)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凡努力耕织、生产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

(3)统一度量衡

3.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具体规定:凡一户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商鞅还“燔(fàn凡)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

可是,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是为惠王。公子虔等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以“谋反”的罪名,将他逮捕并车裂。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di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