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化学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联系融合

更新时间:2023-09-13 14:32: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与化学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联系融合

作者:孙师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深入,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融合,单一学科已经很难独自解决问题,这就自然地出现和发展了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科学,如用物理手段研究化学过程的“物理化学”,用化学原理从根本解释生物问题的“分子生物学”。

学科前沿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使人们不得不从更高、更综合、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也促进和影响了教学的发展与变革。举个例:一个学生同时问化学和生物老师:重金属元素使蛋白质变性故有毒,其原理是什么?从高中教材出发,只从化学讲金属的氧-还、置换、络合、平衡原理,或只从生物讲蛋白质变性、催化的特性都不能给出完整、满意的答案。而有时,学生欠缺的,恰好就是知识间的联系、过渡,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敏锐、全面的思维素质。虽然有些内容并非高考范畴,但从满足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角度出发,这是必须很好解决的问题。

化学和生物两学科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即:1、生物过程就是化学过程,如:糖类转化为人体提供能量,即氧化-还原反应和能量变化;2、化学原理是生物过程的基础和解释,如:血红蛋白中Fe的氧化-还原,可解释血液循环和中毒原理;3、生物反应是化学原理的应用,如:蛋白质的同化,即蛋白质水解(消化)-吸收-缩合(重组)的化学过程。

同时它们还有着共同的学科特性和思维方式,即:生物、化学都是兼有文科和理科特点的过渡性学科。在思维素质、特点上,化学和生物都要求:1、以理性逻辑的手段,建立依附于学科知识的架构、体系和脉络,并作为工作平台,在此之上分析解决问题。这是理科的共同特点,即思路、方向的确定性和唯一性,如同建筑的混凝土框架,项链的串绳;2、以感性和发散思维为引擎,搜索细琐基础知识,充实补充问题思路的环节,形成完整解答。这如同框架中的砖,项链上的珍珠。

从学生的角度,具备良好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整合能力,联系、综合运用所学各科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并培养敏锐-严密-整体-高度的思维能力和素质,形成综合的学习能力,联系、融合的应考能力,是学习和高考

2

的必然需要;从教学的角度,这需要我们的生物、化学教师熟悉、拓展知识,加强讨论学习,在教学中应密切关注与本学科有联系、有关的其它学科内容,随教学和学生问题的要求,解决一些边缘性、跨越性知识,以达到更好效果。

鉴于此,笔者就高中生物、化学中,有联系、融合或重叠、交叉的内容共十大类40个问题,总结如下,作为目录供师生们参考、讨论。如有不妥、不完整之处,敬请指正。

一、生物中的氧化-还原反应:1、血红蛋白可逆原理;2、肌肉中糖类的代谢(有氧/无氧)情况;3、细菌的代谢原理(厌氧/需氧,);4、N元素在生物过程中的氧化-还原;

二、生物过程中的溶液和离子:5、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物质溶解性;6、金属离子的络合(配合);7、乳浊液及胶体;

三、生物过程中的能量转化:8、光合作用的意义;9、同化-异化过程中能量-化学能的转化和平衡;10、细菌的光合作用;11、糖类消耗-储存平衡;12、ATP的化学原理;

四、金属元素的代谢:13、Na+-K +离子的平衡;14、微量元素的意义;15、Fe与血红蛋白;16、有机Fe与无机Fe的吸收;17、金属离子与酶;18、 Ca、P与骨骼;19、补Ca的误区;

五、卤素元素的代谢:20、F与牙齿骨骼;21、血液和胃液中的Cl -离子;22、I缺乏病与化学补I(KIO3的KI区别)

六、N族元素的代谢和转化:23、N的自然循环;24、N在生物体的存在和转化(氨-硝-氨基-尿素等);25、生物固氮与化学固氮;26、P的存在和转化;

七、生物中的化学平衡:27、血液中的酸碱度的平衡缓冲;28、膜透过的平衡;29、酶催化的高效率;

八、生物中的有机化学:30、C链结构与分子多样性;31、有机分子空间结构与同分异构性质差异(如:左旋结构问题,蛋白质空间分级结构与变性,淀粉链的

展开与水解等等);32、DNA的化学结构;33、六大营养成分的化学性质;34、糖类的转化反应;35、蛋白质的水解(消化)-吸收-缩合重组过程的反应;

九、营养、病理、中毒与治疗:36、营养物原理(纠正错误认识,抵制伪科学); 37、中毒机理及救治简述(如重金属中毒,化学药剂中毒,农药中毒);38、治病原理(“是药三分毒” )及免疫调节;

十、环境保护问题:39、生态平衡及环境问题对遗传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0、化学废弃物的危害和降解.

2008年6月18日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d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