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纺织产业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02 21: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经济运行与调查研究 加入时间:2009-6-29 10:25:05 来源:九江市发改委综合科 访问:166

对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泉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走过了一条成功之路,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零星分散发展到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庞大的产业集群、从“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和“品牌经济”的跨越,这为振兴和提升我市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和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以泉州为代表的沿海地区正在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和对外扩张,这也为我市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

为学习借鉴福建省泉州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先进经验,思考我市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寻求与沿海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承接。5月中旬,我委组织了由副调研员丁杰带队的调研组一行5人,专程赴泉州市考察调研了该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通过与泉州市委决策咨询委、市发改委和市纺织服装商会等部门座谈,走访了晋江百宏、三福集团等纺织企业,我们初步对泉州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有所了解。现报告如下:

一、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全市国土面积1101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79万。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2705.9亿元,财政总收入263.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7.2亿元,出口额58亿美元,利用外资17亿美元。 工业经济发达。2008年,泉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65亿元。目前已形成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制造、生物制药五大新兴产业,其中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7个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元。

县域经济实力强劲。一直以来,该市从“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入手,着力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所辖县(市)均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其中,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5县(市)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民营经济得到最大限度发展。长期以来,泉州市利用“侨乡”优势,鼓励有实力的当地人、吸引华侨投资办厂、兴办实业,从而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该市拥有民营工业企业4万多家,实现年产值400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九成以上。

二、泉州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做法

泉州纺织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抽丝、织布、染整到服装生产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产业集群,成为当地最具优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并成为我国最大的休闲男装、童装、体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目前,泉州市有8000多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从业人员50多万人,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纺

织服装产业聚集区,2008年纺织服装业(不含鞋类)产值达到1050亿元,占泉州市工业总产值的1/4强,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10%,出口创汇占全市创汇总额的33.7%。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泉州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主要有以下五点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强集群,块状经济是基石。泉州纺织服装产业之所以能做强做大,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推进产业积聚是关键。在泉州8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中,纺织企业1000多家、染整企业1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6000多家,商标、纽扣、织带、印花等辅料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4家,超5000万元的企业80家。目前,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通过三种方式形成了积聚。一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这些企业拥有完整的纺织服装生产链,配套设备齐全,商贸形式多样化。如:以七匹狼为主导的男式休闲服装产业群;以虎都、九牧王为主导的男式西裤产业群;以海天纺织为主导的纺织面料产业群等。二是以县域经济为特色的产业群。区域内拥有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外向型经济为特点。如:石狮市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晋江市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丰泽区获得“中国童装名城”。三是以单一产品为特色的产业群。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城镇为载体。如,深沪镇是中国内衣名镇,英林镇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龙湖镇是中国织造名镇,泔江镇是中国西裤特色镇,宝盖镇是中国服装辅料名镇。

二是强品牌,自主创新是根本。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冲击很大,但在泉州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泉州的纺织服装产业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没有广东和江浙地区受到的冲击大,主要在于这些年来,泉州非常注重把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着眼点放在自主创新上,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从而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如我们这次调研走访的晋江百宏集团、三福集团两家纺织行业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中,企业生产和效益受到一定影响,但他们表示都能挺过去,做到了不截员、不减薪,还能抓住机遇在扩大规模,在提升产品档次上谋求新的发展。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争创名牌产品,泉州市分别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关于推进企业争创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实施意见》,对经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分别由政府一次性支持100万元、50万元;对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的企业研发项目,同级财政分别给予项目总额20%和10%的配套专用资金,对经国家认可的权威机构评定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企业,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到2008年,泉州纺织服装业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13个,中国驰名商标32个,福建名牌产品95个,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5个,国家免检产品6件。中国服装“双百强企业“10家。中国纺织企业排名中,凤竹集团进入了全国印染业和针织业前10名;格林和宝德两家童装企业入选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十大童装品牌”;七匹狼公司是夹克衫国家标准唯一参与制定的企业;服饰配套的浔兴公司是拉链产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的主要单位;海天轻纺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纺织产品研发中心指定的“针织纬编产品开发基地”。

三是强科技,品质提升是核心。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之初,就是通过大批侨胞、台胞从境外引进最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实施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从而促进整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如今,加强科技的创新与投入,着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更加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头等大事。仅2007年一年,全市470多家龙头企业就先后引进600多套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总投资达到了18亿美元。晋江市每年投入技改和研发的资金

达40亿元以上,并建成了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设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如今,天宇化纤是全国棉纶三强之一,其开发的粗旦FDY210D高速纺、FDY33D有光丝、FDY30D半消光丝填补国内差别化纤维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天纺织面料连续被评为中国流行面料,获得国家纺织产品开发贡献奖;华宝集团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纺织印染五十强企业;凤竹集团与中国纺织研究院共建了“科研生产联合体”,不断吸收和消化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装备,其公用工程如制水、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的技术及规模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四是强市场,产品营销是关键。庞大的营销网络是泉州纺织服装产品走出去的关键。目前,泉州已形成了专业批发市场、服装城、专卖店、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市场营销网络,实现了产业与市场无缝链接和良性互动。石狮纺织面料市场是全国五大纺织面料市场之一,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石狮服装批发市场是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服装经营户超过5000家;正在扩建的石狮服装批发城规划面积60多万平方米,将建成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泉州服装在全国31个省均建立了庞大且完整的销售网络,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九牧王”西裤市场占有率、覆盖率和年销售额连续五年全国第一,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十大畅销品牌”称号;“七匹狼”夹克衫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均在15%以上,居全国全行业首位;浔兴SBS拉链市场占有率6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虎都”西裤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9%,居第二位。

五是强服务,创优环境是保障。从这次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到,泉州纺织服装产业能有今天的发展,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泉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环境建设、切实做好服务的结果。泉州市委、市政府在这些年来发展中,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自身角色和职责的定位,切实做优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为企业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可以说,该市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该市坚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过程。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泉州纺织服装商会在服务企业与市场、企业与行业、行业与行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中介作用。

三、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大沿海产业转移承接、促进国有企业改制,纺织服装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有纺织服装企业400余家,已经形成了棉、麻、丝、化纤、针织、印染、服装等为主体的大纺织格局。全市拥有纱锭近150万锭,织布机6000多台,年产各类坯布近1.6亿米,印染生产线8条,化纤年生产量10万吨,服装年生产能力1.2亿件套。2008年,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134.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15.7%,纺织服装行业提供的税收占全部工业税收的 %,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泉州纺织服装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总体规模较小,还不到泉州的1/8。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离集群效应的要求差距较大。三是产业层次较低,在产业链的纵向配置上,中、低档棉纺能力相对较大,织布和后整理能力较弱,产业用纺织品和宽幅家用纺织品目前尚为空白,纺织面料配套率还不到10%。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虽拥有“鸭鸭”、“回圆”、“深傲”3个国家级品牌,但知名服装品牌的市场份额很低。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立足优势,持之以恒抓产业。

中国是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国内市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纺织工业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纺织服装产业是九江传统优势产业,尽管目前发展得还不尽于人意,但我们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持之以恒做大做强。一是要编制好《九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我市目前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是什么都想抓,但什么都抓不好。我们认为,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做好一个产业,科学的规划是前提,必不可少,只有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我市纺织服装产业才能稳步发展,不断壮大。二是要出台扶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发展上,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非常重要,因此,政府要制定包括用地、税收、规费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做到“放水养鱼”。要紧紧抓住国家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大机遇,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做好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等各项工作,迅速发展壮大我市纺织产业规模。三是要整合纺织服装产业的布局。在项目布点上,要突出特色,要引导项目有重点的集聚,引导棉纺行业向彭泽、瑞昌集中,服装深加工向九江开发区和共青开发区集聚,同时,加快引进高档服装面料生产和科技含量高的漂染业项目,形成上中下游齐全完整的产业链。

(二)、立足招商,坚定不移抓项目。

九江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规模小、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整,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还看招商引资,看项目建设,因此,强化招商,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是发展壮大九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唯一途径。当前,应抓住沿海以及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和对外扩张的机遇,加大纺织服装产业的招商力度。在引进项目上,要做到几个突出:一是突出引进重大项目。重大项目不仅投资大,带动力强,更重要的是它能带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有效弥补我市产业链断环的重要途径。在泉州,几千亩的大厂区比比皆是,从抽丝、织布、印染、成衣整条产业链全部具备,因此,引进一个大项目,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二是要突出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技术就是生命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才有竞争力。在泉州,企业最重视的就是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对技术创新舍得投入,全市470家龙头企业投资18亿美元,先后引进600多套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因此,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要突出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三是要突出引进产业链上游项目。对于我市来讲,完整的产业链必不可少,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链上游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在泉州,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化纤的原料供应,大部份化纤企业的原料都是从外地采购,因此,泉州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布点PTA项目。我市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可多引进一些类似于PTA这样的产业链上游项目,从而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四是突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当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共青鸭鸭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都为引进战略投资者来九江投资建厂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次调研中,泉州纺织服装商会向我们介绍说到,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在面料、染整、成衣制造等环节有一大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在研究制定“走出去”战略,我市应加强对这些信息的跟踪了解,加强与这些企业的联系与联络,做好针对性招商工作。

(三)、立足环境,坚持不懈促发展。

“说一千,道一万,服务环境最关键”,这是我们在泉州调研时听到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在座谈时,当地纺织服装协会的秘书长还向我们反映了我市某些企业存在诚信问题,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我们经常讲“以商招商”,但如果服务没做好,让客商不满意甚至灰心,“以商招商”就是负面宣传的榜样,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影响九江在外面的整体形象。因此,狠抓环境建设对于我们来讲至关重要。一是要创优政务环境。要真正做到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落户提供最优服务。对于那些态度不好,办事拖拉,甚至有意刁难客商,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员进行严惩,要让广大干部感受到“压力”。二是要讲诚信。首先是政府要讲诚信。办事人员的承诺就是政府的承诺,政府对客商承诺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办,说好了什么时间办结就一定要办结。其次是企业要讲诚信。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但是有些企业短视,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做出了不诚信的事情,对此,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和宣传,促使企业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打造诚信企业。第三是公民要讲诚信,要正确引导广大市民讲诚信,维护诚信,从而打造“诚信九江”。三是要加强硬件服务建设。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工业平台建设,为项目落户创造条件。要加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比如: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印染业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等平台建设,这些平台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就应该做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d8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