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6-27 10: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 研 究 方 案

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感觉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以听讲为主的感觉方式逐渐让位于体验。在党的“十七大”之后,生态文明是重大理论创新之一,并成为人类一种重要的文明形态,体验理论有其独立的理论范畴,同时有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生态文明作为重大理论创新,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体验的思想,则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有效的实践操作模式。

生态体验它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既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又是一种有魅力的教育模式。生态体验是震撼人心灵的体验。老师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本着触动心灵的目的去做,不能只是说教,只有触动内心才能卓有成效。教育的艺术是无穷无尽的,学生是永远变化的群体,没有固定不变的经验可循,只有震撼心灵的教育才是永恒的法则。接触这一课题,进行一次体验,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灵震撼,还是对老师的一次心灵震撼。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生态体验式教师全员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生态体验式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我们过去一直将教师培训看作师培部门的专有任务,但是从提高教师实际培训效果上看这远远不够。学校是教师基本的工作环境,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必须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因而培训最基础的责任应在教师任职的学校,所以需要学校对教师开展扎扎实实的培训活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理论、新要求、新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如何帮助教师们树立科研意识、关注生态体验,走生态体验式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但是,目前教师们的现状并不乐观:心态上——浮燥多沉静少,自我多奉献少,倦怠多幸福少;专业上——事务多读书少,盲目多反思少,机械多创新少。我们结合教师实际,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引导教师在三重生态环境中自我实践、自我体验、自我提升。特制定“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研究方案。

二、课题的界定

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生态:不仅仅是朴素意义上“生物与其居所的关系”,而是经过浅层生态到深层生态的发展,并融进了人们领悟所形成的新生态概念。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自然生态包括:水、土、气、生等环境要素,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景观等;类生态包括: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族群、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内生态包括:人与其身心的关系,包括身心健康、安全、良心、自尊、自我意识、理想、信念、信仰等。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物质滋养,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内生态是人生命安顿的心灵居所,当代人生存于三重生态之中,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对生命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生态体验: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意义。

教师培训模式: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为目标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和方法。

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方式、方法)与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发挥独特作用的过程就是模式生长、发展、形成的过程。

3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实践: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案例: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案例:人们在实践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生态哲学理论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均主张“循道而行”、“天人合一”,即提倡人类要尊重客观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发展。

在西方,早在十八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人性的严重摧残和对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还提出了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等三大差别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教育生态环境和教育发展规律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师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健康、高尚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发展。

3、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

4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应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4、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最近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以及信念结构,离开了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它的“生成”就象纸上谈兵;教师新手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只有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整合;教师的能力形成和动态发展高度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类化”。而目前提出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如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等等,都只能在学校层面上展开。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1)目标发展性。通过实施生态体验,使教师获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所谓真正,就是指实际的、根本的、持续的、终身的进步和发展。

(2)发展阶段性。教师的情感品质和思想道德发展在不同阶段应该体现出不同要求和特征,不能企求一蹴而就,一次过关,一步登天。

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3)阶段联系性,即教师品行获得与发展的前后阶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或延续关系,不能前后割裂,就事论事。

2、实践性原则

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靠教师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感悟。因此,在生态体验式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出来。在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师的实践与体验,让教师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求效果。

3、体验性原则

“生态体验”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关注的是教师的亲身体验,特别是在有情景下的自我体验,突出的是教师的亲历亲为。因此,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应该丰富教育实践活动,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资料、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

2、个案分析法。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分析反思。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师素质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及对策。

6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4、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高认识。

七、课题研究内容

1、探索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搜集、整理教师培训资源。 2、参研教师构建具有个性化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3、以生态体验式班级管理为重要抓手,加强学生的基础品格培养,提升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的能力,建设班级团队,形成良好人际氛围,融通类生态关系。制定班级规则和班级程序,凸显民主和谐管理之风。

4、开展体验式的学科教学,力争在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育目标上有所突破。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备课,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广泛收集相关的资料,全面调研学生需求和学习水平,总结和归纳出体验式教学法备课的着眼点。

5、开展生态体验式教育,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实践操作环节,即营造体验场、全息沉浸、开放式对话和反思性表达。

七、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理论素养,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使教师变革教学行为,能够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具有较高地教育科研素质,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养成教育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究,实现阶段自主发展目标。

7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3、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探索出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 4、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参研教师结合班上实际,构建具有个性化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回归自然生长、充满智慧挑战、提升生命质量、关注持续发展。

5、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开展体验式的学科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备课,总结和归纳出体验式教学法备课的着眼点。即:教学内容问题化;讨论问题情景化;问题结论多元化;目标任务层次化。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

澄溪小学部分教师及相应班级的学生 九、研究的具体措施

1、加强课题领导,健全规章制度

本项课题研究得到了国家、市、县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成立了专项课题领导小组,负责本课题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课题组实施三级管理机制:学校领导——教科室——研究教师团,层层负责、层层落实。

(1)制度保障。

①建立管理机制 本着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统筹规划,动态调整的原则,我校制定了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教研员、实验教师工作职责等十多项管理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分析、回报制度和课题研究例会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教育科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科研管理效率。

②实施激励机制 学校坚持内外相结合的激励原则,一方面挑选科研能力强和热心教育科研的教师为教育科研实验教师,使实验教师产生荣誉感,另一方面对实验教师实行奖励。学校明确要求:对于评优晋级者,凡是未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8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2)人员保障。学校根据教师自愿和学校选聘相结合,把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放在第一线。学校主要行政领导全部介入,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3)经费保证。学校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和教学设施的改善。为保障本课题的研究,学校预计投入经费约3.2万元。

1、咨询论证费:2000元 2、考察学习费:5000元 3、文印资料费:2000元 4、会 议 费:10000元 5、资 料 费:5000元 6、管 理 费:5000元 7、其 他:3000元 2、推行研究例会制

(1)期初召开一次研究计划研讨会。课题负责人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教科室人员列席参加,交流商讨本组本阶段研究工作内容及采取的方法。

(2)期初还召开一次研究工作会。由分管领导主持,全体参研人员参加,总结上阶段科研成绩及不足,安排布置下阶段研究工作。

(3)期中召开一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由课题研究小组组长主持,全体参研人员参加,人人发言,集体决策。

(4)期末召开一次课题研究阶段小结会。由课题研究小组长主持,全体参研人员参加,课题组组长和主研教师发言,小结研究成果及疑难。

3、分主题切入,强化学习培训 (1)学习培训的内容:

①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通过学习、研究,能够对教

9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师进行较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及时跟踪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树立新观念、新思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②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思想的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生态体验实践案例》、《生态体验活动设计》、《生态体验同步课堂》等栏目,通过观摩对比、分析研究、实践总结,使广大教师了解和熟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体系,指导自己的备课。

③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学校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资源中办公软件培训、网页制作工具培训、课件制作技能培训、常用工具软件下载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

(2)培训的方法:

①倡导自主学习。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图书室建设,要求研究教师作到“三个不少于”的读书要求,即“每天到图书室或通过上网阅读时间至少不少于一小时,每天的阅读量不少于3000字,每天的读书笔记不少于400字”。

②倡导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教研活动、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网络学习、导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方式,结合校本培训实际,采取讲授、研讨、考察、体验、观摩、交流、比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教师自学与互学相结合,可着力于以“生态体验课例、案例”为载体的教学型培训,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性培训,以“学”为着力点的学习型培训。

③倡导外出学习。我们将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来校作报告,开阔理

1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论视野,更新理念知识。同时,派教师参与各种教育理论、学科教学研讨会,而且,参会的教师将把所学、所想向全校教师进行汇报,共同提高理论素养。

4、加强过程管理,保证研究实效

课题负责人及主研教师通过听课、交流、检查等方式对实验教师的研究、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察,对研究不得力的教师和研究方法不当者提出指导建议,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十、研究实施步骤

根据总课题组安排,结合本课题具体情况,拟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即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具体安排如下:

1、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调查分析我校教师素质现状及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整理、收集各种数据存查。

(2)填写课题申请书,设计实验方案,组建课题组,确定研究对象,制定实验计划,培训课题组参研教师,认真做好研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8月)

(1)按照课题方案组织实施.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交流、研究,并送培主研人员,或请专家对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评估,指导研究工作。

(2)利用生态教育资源对实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和实施该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3)组织研究教师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构建生态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化

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意识、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3、研究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

(1)搜集整理本课题的有关资料,对研究过程、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整理,装订成册。

(2)撰写相应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按科目分类整理,并加以综述。

(3)展示研究成果,迎接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评审鉴定。 十一、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集两册 2、生态教设计两册 3、生态教学案例一册 4、生态体验式教学课件 5、研究课录像光盘 6、校本培训教材

7、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网站 8、探索出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 9、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 十二、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左天玖(澄溪小学校长) 课题指导组成员:

凌立伟(中 央 教 科 所 副 主 任 ) 王纬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院长) 张 鸿(重庆市教科院教育发展所副所长)

1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态体验式德育的案例与问题研究”

贺恩明(垫江县教科室副主任) 杨正军(垫江县教研室教研员) 胡 康(垫江县教研室教研员) 课题主研人员:

黄义才 罗建英 何红梅 李克碧 余满江 杨英 杨凤 左涵绮 冯静 课题参研人员:

刘 研 罗成建 谭礼英 张小平 白艳红 吴 锋 余小丽 左雪梅 陈友旭 邬大润 课题管理成员:

左天玖 周天中 胡小梅 王天琼 李秀梅 石治英 况洪英 李春芳 陈 宏 瞿 丽 吴正勇 李克碧 13

梅文兰 李秀梅 朱小琴 周红梅 罗雪萍 赵维英 汪 颖 汪海婴 罗巧玉 洪 健 谢光太 左本宇 黄 全 程小翠 余满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d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