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

更新时间:2023-04-09 01: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广超法师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dùyī qiē kǔ è shě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sè,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

异色,

sè jí shì kōng, kōng jí shì sè.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shì.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

如是。

shě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jìng,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

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

尽。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wú guà ài gù,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

挂碍故,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ān.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bù xū.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叙缘起:

今晚,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为什么我会选择讲它呢?主要原因是在大乘佛教的区域,如:中国、日本,甚至西藏等地都有佛教徒诵

念,它是佛教界最通俗最简短的经典之一;其所阐述的佛法极其宏富,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大众学佛研究会的弘法主任邀请之下,我来讲解这部《心经》。

讲经的方式:

在佛教里讲经有很多方式。

(一)宗派的方式

有些法师是依宗派的方式讲经,比方学天台宗的法师,就用天台宗的方式来讲经;学唯识的法师就用唯识的道理来讲经。

(二)一厢情愿的方式

有些法师以个人喜欢的方式讲经,这又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个人在修行中有些证悟与体会,就借用讲解某部经典来发挥他对佛法证悟的见解。这类讲经的方式,就只讲个人的证悟的意见。

第二种是法师每讲一段经文,就作一首诗来诠释经文的义理,这类讲经其实也是在发挥个人修持的见地,如此讲经的方式往往没有顾及听众的理解程度,显得深不可测。

(三)玄学的方式

把佛法当成一种玄学,即是哲学思想,讲得很深很玄,其实它是不符合佛教的讲经方式的。

(四)学者教学的方式

有些法师讲经好像学者在教学,到处抄录经典,收集资料,把许多经论综合在所讲的经典中,引经据典的讲述。当听众听完一部经后,实际上是听了好多部经。此种讲经方式也不符合佛陀的教导。

根据佛陀的教导,讲经要对机,也就是讲经不应该以宗派的方式,专讲某宗派的见解;也不应该讲个人修行证悟的境界,不管听众的理解程度。讲经应该依据听众的能力来讲,因为听者学习佛法的程度、智慧深浅各有差别。实际上,用“讲经” 这个词语是不太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经是佛陀讲的,后来的法师们只是解释佛陀讲过的经典义理罢了。佛陀是针对某类众生、某件事而讲某部经,所以经也称为契经,即是契合当机者的需要。现在公开演讲佛法时,前来听法者的根机不同,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已经不是佛陀为当机者讲经的方式了。

如果要依据听法者的能力来讲经,那又有几种方式:

(一)借题发挥

法师借讲某部经典,介绍一些有关的佛教基本知识及故事,听经者会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这样很能够引起刚刚学佛的人对听经闻法的兴趣,同时也很容易明白佛法的义理,很适合初学佛者。

(二)依文解义

佛学是一种很专门的知识,初学佛者对这些佛教专用名词根本听不懂、也看不懂,所以有些法师在讲经时,就依照经文,逐字逐句地作专门、深入、详细的讲解,把整部经典的内容解释清楚,好让听法者明白。法师的学识渊博与否,是这种讲经方式好坏的关键所在。

(三)人法相应

即是听法的人与所听的法相应。实际上此种讲经方式佛陀发挥得最圆满。佛陀在讲经的时候知道听法者是什么机缘,应该听什么佛法,就讲既简单,又扼要,并且适合那个人的佛法。所以佛陀说法,不是随自心意,要怎样说就怎样说,而是必须顾及众生的程度。佛为当机者所说的经典,如果现在你有机缘读到,也不一定懂得经典的含义。

现在有没有对机的讲经说法情况呢?有!譬如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修行人到某地“参学”,跟随着一个法师修学,到了某个程度,法师就会特别为他说适合程度的经典,好像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单独为惠能法师开示《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时,惠能法师言下大悟。听法者与所听的法相契合,这样学习经典是最有效的。以这样人法相应的方式讲经时,只有几个同等程度的人适合听而已,这是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中公开演说佛法所能办到的;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法流传是一对一传授的。

今晚我在这里为大家讲解《心经》,我不了解在场的每个人,要讲得跟你们相应,适合各位的程度是办不到的。但是,我先大概地介绍讲经的各种方式让你们了解,以后各位在听经时就会发现:如果法师特别为你们讲的经典,受用会很大;随缘去听公开演说佛法,受用就比较小。

《心经》简介: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遗留下浩瀚如海的教法,全部的经论被后人分门别类编辑成《大藏经》。在《大藏经》中,《心经》是属于大乘经典中的般若部。

什么叫做“大乘”?佛的本意没有分大、小乘,但是众生的发心不同,有些人只求自己得解脱,不想广度众生,以得阿罗汉果为最终目的,就是“小乘”。有些人不但要自己解脱,同时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自利利他,以证佛果为究竟目的,就是“大乘”。因为修行人的根机不同,发心各异,佛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经典,如此才分出大、小乘的教法。教法依众生发心不同而有大、小乘,真理是不分大、小乘的,这要弄清楚。很多人认为大乘的真理比小乘的更加真实,这是错误的。

般若,读音为 Bo Re,即是智慧的意思。在《大藏经》中的般若部有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四十万字,是一部卷帙繁多,文义广博诠释般若的经典,而寥寥两百六十字的《心经》义理,就包含了《大般若经》的精华、心要;也就是说,《心经》可以代表整个般若经的思想,把握了《心经》的思想,就等于把握了全部般若的思想。《心经》是由佛教重要的般若名词撰写而成,但它对般若并没有作深入的解释,如果广释《心经》,就变成一部六百四十万字的《大般若经》了。

佛教源远流长,因为佛灭度后弟子的思想不一样而开始分裂,形成很多派别。在印度小乘有十多派,大乘也有好多派,传到中国就分成很多宗,如:华严宗、法华宗、净土宗和律宗等等。因为各宗的见解、所跟随老师的不同而分派,甚至所推崇、喜好的经典不同也分派。比方说,有些人认为《楞伽经》是属于唯识宗的;《华严经》是属于华严宗的;《法华经》是属于天台宗的等等,所以不同宗派有其尊崇的经典。《心经》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为普遍,所有宗派都接受,所以,它不属于任何一宗,任何一派,

但是属于大乘经典。《心经》在小乘佛教里是不被尊崇与提倡的,尤其经中的咒语,更是不为其所接受。

《心经》的主要教义:

从佛经的内容来看,佛陀有时候讲某种道理,有时候讲一件事情,有时候讲过去到现在,有时候讲现在到未来,有时候讲世间的现象。佛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不同的人讲经,曾经给国王讲过经,也曾经跟老百姓讲过经。佛为不同人讲各种各样的教法,有时讲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有时候因某件事的引发而讲出一个真理来,有时候讲一套修行的方法,因为这样就产生不同的经典,这使得佛陀的教法充满了灵活的性质及多姿多彩的风格。

那《心经》呢?《心经》是直接讲“空” 的经典,所以经中第一句就有“照见五蕴皆空”;又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等。它主要是讲般若智慧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教导我们怎样观察“空”;它没有讲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教条,也没有讲修行的方法。《心经》主要是讲大乘佛法里所谓的实相般若和真理。

《心经》的地位:

在中国的佛教中,《心经》的地位是很崇高的,早晚课诵本中都有编录《心经》,是中国佛教徒早晚必诵或常诵的一部经;在藏传佛教中就没那么重要,虽不被重视,但承认它;在南传佛教的巴利藏中并没有这部《心经》,然而有些南传法师是知道这部大乘经典的,但一点都不被重视,一点地位都没有,甚至于否定它。所以对于《心经》的地位,在不同的大、小乘,不同的宗派中有不同的看法,即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心经》的来源:

释尊时代,虽已有书写的文字,但佛陀只是用语言讲法,没有用文字来弘扬佛法;佛法中所说的文字,还是语言的文字,不是书写的文字。佛涅槃后,弟子们深怕佛法在展转传诵中失真,就把它结集成经典。结集后,依然靠口传方式弘播。在印度共结集了四次经典,开始是口传,后来才以文字记载。大乘经典都是用梵文记载;小乘经典北传用梵文,南传则用巴利文记载。梵文有书写的文字,可以写成经书;巴利文不是书写的文字,只是语言的文字,所以用巴利文记载而成的经典是用别种文字拼写出来,最早用古代印度某个国家的文字来拼写;后来传到斯利兰卡,就用当地的文字来拼写;到了现代则用英文字 a 、 b 、 c 来拼写。以梵文编成的经典,必须译成汉文,我们才能理解。在翻译的过程里,有些佛教名词没办法翻译,好像“般若” 这两个字,只是音译。现在所有梵文汉译的大乘经典,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差错,因为这牵涉到翻译者的智慧,对那部经典的了解程度,语言的驾驭能力等。如果翻译者的能力差,不能准确地把经义翻译出来,我们就没办法深刻、正确地了解。

翻译经典有这种种毛病,巴利文拼写的经典也有它的问题,那就是拼音写成文字时,慢慢会失去它的准确性。譬如藏文,同一个字,不同区域的藏人所表达的意义和读音都不一样。这就好比大悲咒,以华语、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来念诵,读音都有一些出入,不太一样!它的读音变了,失真了( distortion )。

从梵文译成汉文的经典也是如此,不要以为现在的佛经和佛陀所说的是一模一样,原原版版的。如果是这样,佛法就不会灭,将会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语言过了一个

时候就会“死掉”;当这种语言“死掉”,其所遗留下的文字就出现问题,佛法就会因为语言失传而消失了。

一部经典的好坏,不在佛陀讲得好不好,关键是在于翻译,因此一部经的译者,是异常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这去圣时遥的末法时代,我们应该加强佛教徒所应有的行持工夫,解行并进,增强判断是非、正邪、对错的能力!

《心经》的译本:

我们都知道佛经是从印度传来的,可是同一经典,由于时代不同,译者不同,往往就有几种不同译本。根据中国佛教的记载,《心经》的译本共有十一种,其中有两种已失传了;《大藏经》里只有九种,这还不包括藏传《心经》的版本。如果我们拿这九种版本的《心经》来对照比较,将会发现有些出入,遣词用字有些不同。梵文《心经》的版本也有不同,原因是当它被记载在叶子上、布上或纸上时,抄错、抄漏是常有的事;就好像我们出版一本佛书,校对十遍后还会有错误,这道理是一样的。

译者:唐三藏玄奘法师

今天讲解的《心经》是中国佛教最为盛行,流传最广的译本,此经是从梵文译过来的,译者是中国初唐时最享盛名,妇孺皆知的玄奘法师。奘师俗姓陈,河南人,十三岁随兄长出家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两三年还在做沙弥时,就讲经说法;但是,当他遍参名德,研究经论,发现中国传译的经典有许多出入,义理也有可疑处,使后进学者无从依据,于是即萌发到印度求法取经的志愿。

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经过所谓的“丝绸之路” 西行赴印度,在西域(现在从新疆开始到中亚细亚 ( middle Asia ),包括前苏联分裂的乌克兰、立陶瓦等国家),经流沙,越葱岭,遇一大河阻隔前路,回顾无人,又无舟楫可渡,正在彷徨之间,忽见水面漂着人用的器物,知上流必有人住,乃溯流而上,果见有老僧卧病草舍,没人照顾,怜而服侍之;至病愈欲走,老僧意有所感,梵本《心经》授之,并对他说:“你来日取经途中必遭诸多灾厄,若诵此经,便可解除。” 后来奘师背熟此梵文《心经》,果然于途中,解除许多灾难。如有一次要渡恒河,因相貌庄严,为土著选中,欲杀之以祭河神。奘师央求他们让他先去取经,归来才供其祭神。土著不肯,绑之欲杀。奘师无可奈何,但临危不乱,默诵梵本《心经》,忽起风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祸降临。土著睹情大惊失色,知师神明,不可侵犯,乃松其绑,投地哀求谢罪,天复清明如故。(摘自《大唐西域记》)。这是玄奘法师亲口说的故事,由此可见《心经》是奘师去印度取经,途经西域时获得,并非在印度得到的。

玄奘法师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难,才到达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那烂陀寺,追随当时全世界最古老的那烂陀寺大学的校长--戒贤论师学习唯识的经论。玄奘法师在中国时学习的唯识已经有许多不同的思想,争论得很严重,他没办法决疑,才到印度求法,谁知到了印度,才发现唯识已经分裂成十大论师不同的见解。由此可见佛法代代相传,到某个时期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某个祖师发挥出见解,其弟子又产生更多的见解,后人就会产生许多迷惑,不知谁是谁非。

玄奘法师向戒贤论师学习以护法论师为主的唯识学,也学会了其他九大论师的唯识。回国后,奘师打算将十大论师的唯识学,全部译出,但其弟子窥基不同意,认为这样会把争论留给后人。于是奘师就以护法论师的唯识见解为主,写出一部《成唯识论》,这是中国佛学最重要的一部论,影响中国佛教一个时期。

根据史书的记载,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共有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大般若经》就占了六百卷,其他的经典有七百多卷。

唐朝时代,翻译经典是很隆重的,由国家支持的译经场里人才济济,有懂得梵文、汉文和精通双语的人。

翻译经典的过程:先以梵文诵出经文,译成汉文后,由精通双语的人校对,再由精通汉文的人修饰,最后由懂得双语的人将汉文的经典用梵文念给懂得梵文的人听,看是否与原来的经文吻合,完全准确后才通过,译经才算完成。

这是奉皇帝的意旨从事翻译经典的情形,国家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全面支持,在此情况下所译出的经典是很精确的。虽是如此,一部经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就算怎么精确,也是会有一些问题的。打个比方:汉文中的“一张”,英译为 a piece of 。照此类推“一张桌子”,应英译为 a piece of table 。可是一张桌子,正确的英译是 a table 。 a table 就表达了“一张桌子” 的完整意思,但这样的翻译绝对得不到中国人对“张” 有一个平面的概念,这是翻译时的失真!可见在这个翻译中,因为汉文与英文的用字、语言的结构不同,而把“张” 字丢弃了。同样的,由梵文经典译成汉文时,这种情况也会发生。

在中国的译经史上,玄奘法师和鸠摩罗什法师是最好的译经师。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经典时,完全根据他个人智慧了解经文的意义,将它用汉文写出来,即是会意译经;玄奘法师则尽量保存梵文所用的词汇、表达方式和句子结构,即是汉梵对字的比对翻译。所以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语言浅白畅晓,文字流利易读,可用中国人的思惟方式去了解;反观玄奘法师所翻译的经典,就觉得好像有点拗口。

“唐” 是唐朝;国王姓李。“三藏” 是指全部佛法经、律、论。经为佛说,律是佛制,论有佛在经中所议论的,但多数是佛弟子所造,分为宗经之论和释经之论。有些法师精通经藏,称为讲经师;有些法师精通律藏,称为律师;有些法师精通论藏,称为论师。玄奘法师能博通三藏教典,所以尊称为“三藏法师”。

今天,我是依据玄奘法师在西域获得,回国后翻译成的《心经》版本为大家讲解。奘师所译的经典,是最正确,最稳妥的。如果你再问它在翻译上有没有问题,最好的你还要质疑,那就没办法了。

《心经》的注解:

《心经》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为普遍,深受尊崇,地位崇高,所以其注解特多。在经藏里编录了七十多家的注解,有些注解含有很浓厚的宗派色彩,如唯识宗就用八识来讲解《心经》;华严宗则用法界观来看《心经》;也就是说,在这七十多家的注解中,有些注解得很好,有些则是宗派的片面见解,不见得是很好的。

今天,我为大家讲解《心经》,我的见解必然是这七十多家之一。我不会说这是最好的,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对佛

法都有深浅不同的了解,这就影响到讲经的好坏,而且每人的智慧、修持程度不同,然而我们的见解必然是古人已经经验过,绝对不会比他们的优胜。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们的是:我在讲《心经》,不是讲任何宗派的见解。

释题:

在未讲经之前,本经的题目,先得略为解说。

本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 是翻译经典不翻的部分。古来译经的规则,对于印度佛教中专门的名词,有“四不翻” 与“五不翻” 的保留梵文原音。五不翻是玄奘法师规定的。

(一)秘密不翻:佛经里有许多咒语,有其秘密的意思与作用,所以不翻。

(二)广义不翻:如有佛教名词含多个意思,就保留它,只作音译,好像“薄迦梵”,佛的名号之一,有六种意思,即:炽盛、自在、端严、名称、吉祥和尊贵。倘若只翻译尊贵就失去了吉祥义;翻译吉祥则失去了尊贵、自在等意,所以不翻。

(三)此土所无不翻:好像南洋出产的“榴木连”(durian),中国、英国等地没有出产这种水果,所以中文和英文只是依据马来文音译,不作意译。佛教中的“娑罗树” 也是一样,它是印度特有的一种树;佛陀在双林树(两棵娑罗树)下涅槃,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只音译。

(四)顺古不翻:即是顺着古人译的意思。在玄奘法师规定“五不翻” 之前,已有古人把某些佛教专用语译出,如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的译经师就照用,不再作新的翻译,以免造成混乱。

(五)尊重不翻:如人名“舍利弗”,在《心经》中奘师译作“舍利子”;“舍利” 是一种眼极锋利,舌最灵巧的鹫鹭。舍利弗的母亲用 为名,鹫之子,得名舍利子,如要翻译则是“鹫的儿子”,但为了尊重那个人,所以不翻。

“般若波罗蜜多” 都不意译,只作音译。“般若” 不翻,其原因不但尊贵,亦因含意深远,不易译得妥切。为什么不用智慧而仍旧用般若呢?原因是般若二字,可以让宿缘厚者生信,译作智慧,含义轻浅,易与世间的智慧相混。如有些英文佛书,把般若( panna )翻译成 wisdom 造成意思不完整,是不恰当的,应当保留 panna,让英文读者学习认识此字,知道它不是指一般的智慧。又如“空” ( sunnata ),中国有空这个思想,英文翻成 emptiness ,就不行,因为他们没有“空” 这个词汇,没有这种思想,也应当保留sunnata 原文。 paramita 是波罗蜜多,梵音“波罗” 汉译“彼岸”,“蜜” 译“到”,“多” 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梵文文法,名词在先,动词在后,与汉文文法不同;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

“波罗蜜多” 是有很多的意思,即是度到彼岸的修行方法有很多,在小乘佛教有十个波罗蜜;在大乘佛教分为六波罗蜜;而大乘某些经典,如《华严经》,于六个波罗蜜中的般若波罗蜜再开出四个,共十个波罗蜜,但与小乘所讲的十波罗蜜有点出入。等一下再作深入的解释。

六波罗蜜亦称为六度,这个佛教名词翻译得很好,意思很恰当;六种度我们到彼岸的法,它能度我们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

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以六度来对治烦恼业习,没有了这些烦恼业习,我们就能到达涅槃的彼岸。《心经》中的“般若波罗蜜多” 的意思是“智慧度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 字是指中心、精要、精华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经题的意思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精华,简单地说就是般若的精华。

“经” ( Sutra )汉文音译为修多罗,或为素怛缆;意译为经,又称为经本,或契经。“契” 是契合相符的意思。凡是经典里所说的义理,必是上契十方诸佛之理,下契一切众生之机。“经” 有经过、通过;又有贯串的意思。即是佛弟子将佛所说的法,依文义次第,结集成章成部,变成一部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重点在讲“以智慧度到彼岸”;也就是说,佛所说的无量法门,不论小乘大乘,不论自度化他,都要以般若智慧来领导,才不致于走上错路,特别是向菩提大道前进时,假如没有般若为领导,要成佛是不可能的。智慧是能知的一种功能,所知的是真理;智慧是能证悟的功能,所证悟的是真理;也就是说,我们要以智慧来证悟到“空” 的真理。

智慧分为两种:一者,世间智慧;二者,出世间智慧。因为世间智慧不能度我们解脱到彼岸,所以不称为波罗蜜多。“彼岸” 是佛教的专用语,佛法中说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这边是此岸,它有生死,有贪、嗔、痴等烦恼的迷惑;解脱生死轮回的那边是彼岸,它没有生死,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的迷惑。

在生死轮回中的人,都知道此岸,然而却不知道彼岸在哪里?《心经》中告诉我们真正的彼岸是“没有此岸没有彼岸”。一个人还没有到达彼岸之前,会说“我在此岸”,当他到达了彼岸就会说没有此岸没有彼岸,也没有所谓“我在这里” 或是“我在那里”,都没有这些事,为什么?因为到达彼岸的人发现“我” 不存在了,即是本来没有我,没有人我。当一个人到达彼岸的时候,将发现原来没有在此岸的人,也没有人到达彼岸,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说他到达彼岸了。所以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彼岸,而是以般若波罗蜜多证悟到人空与法空,就能到达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题是到彼岸的智慧精华。前面讲过智慧分为世间与出世间智慧,在深入阐述这两种智慧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是聪明加上知识,一个聪明、知识很广博的人,我们说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以出世间的道理来看,世间的智慧还是属于愚痴,不能归入佛法中的“般若”。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有些世间知识渊博的博士、教授,以佛法来看与一般人一样是无知、愚痴的:第一,他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道世间的因果。第二,他们不能看清楚是非,如以佛法来讲,当一个人在骂人时,只不过是那个人在闹烦恼,然后以嘴巴发出声音罢了。但那些博士、教授们听到后,却认为那个人在骂他,因看不清楚自己的烦恼,无法掌握自心就骂回去。以佛法来讲,这种烦恼的生起是无知且没有智慧的,所以说世间智慧所知的真理有烦恼、有漏,会造业,佛法称之为“世俗谛”。“谛” 就是真理的意思。佛法称出世间智慧所知的真理为真谛,不称为出世间谛。真谛是真正的道理,最殊胜的真理,所以称为第一义谛。它没有烦恼,不会造业。依佛法道理来说,唯有出世间智慧所知的道理才是第一义谛。

世间智慧所能知的真理是:世间有生灭、苦乐,有执着、有种种名相,是有为的,有造作的;出世间的智慧--真谛所知的真理是:没有实在的生灭、苦乐、执着,也没有一切种种名相和造作。

佛法将智慧分为闻、思、修三慧。闻慧是从听闻佛法得来;思慧是闻解以后,再于自己心中详审观察,如是深一层认识;修慧是思后更依方法去修禅观,于定慧双运中仔细观察宇宙人生的真理。中国佛教把闻、思、修三慧安在般若上来说,就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初学般若的人,开始时是闻慧,再来是思慧,最后是修慧,这是修学佛法的次第过程。闻慧和思慧是属于世俗间的智慧,是世俗谛;修慧才是属于出世间的智慧。《心经》中诠释世间与出世间的智慧,我们学习它是要深入了解出世间的智慧,但是唯有闻思者在修慧时才能领解。

《心经》的内容简介:

佛经中记载,在佛涅槃前,阿难尊者请示佛:“佛涅槃后,经典如何使人生信?” 佛交待在经典前安“如是我闻” 四个字。但在《心经》的开头并没有这四个字,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玄奘法师从西域所获得的版本是如此,在其它的九种版本中,有些版本是有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经》给我们诠释极其宏富、极为重要的法义。

《心经》的说法者是观自在菩萨,听法者是舍利子;也就是说,这部经是舍利子尊者跟观自在菩萨的对话。

《心经》除了“空” 和“无” 两字一直在重复以外,其主要阐明世间法有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即是: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

处、触处、意处、法处。十八界,即是: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世间、出世间法有十二因缘,即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从“无无明到无老死” 是十二因缘的顺观;“无明尽到老死尽” 是十二因缘的逆观。四圣谛,即是:苦、集、灭、道;以及六度万行等重要的佛法精华。所以我们读《心经》的时候,为了要生起智慧,第一步要了解上述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及六度等;这些佛法弄清楚之后,才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讲空、般若观空、照见五蕴皆空。以这样的层次了解《心经》,才不会被误导。

曾经有一位小沙弥问师父:“我们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 为什么《心经》却说没有?” 师父答不出,认为这小沙弥一定大有因缘,就送他到一些禅师身边参学。其实是因为他的师父不懂佛法,不会解答,《心经》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眼睛、耳朵、鼻子……

《心经》的文字简练,它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实际上接下来要套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 所以才没有受、想、行、识。同样的“眼不异空,空不异眼,眼即是空,空即是眼” 所以无眼,并不是没有眼睛、耳朵、鼻子…… 因为《心经》的结构严紧,我们要仔细阅读。你们回忆一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同样的意思,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是故空中无受”,这些重复句在一句中讲完。

我们学习《心经》,第一步是要把五蕴弄清楚,了解色、受、想、行、识为什么是空。因为“空”,所以没有实在的“色、

受、想、行、识”。然后了解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及其为什么是“空”。接下来讲“无智亦无得”。前面讲过般若是能知的智慧,所证悟的是真理,智慧证悟真理。在《心经》里是说般若本身是空的,真理也是空的。当一个人真正证悟到空,就知道没有能证的智慧,也没有所证的真理可得,即是“无智亦无得”。实际上,就是证到我空和法空了。能证的智是“我”,所证的道理是“法”,就是“人我” 和“法我” 皆空。当一个人证悟到这境界,可完成阿罗汉果。接着说悲心与愿力大的菩萨证悟后,继续用智慧以无所得的心入世间修六度万行,行菩萨道。所以《心经》最后告诉我们“三世诸佛” 也是依般若智慧证悟到性空的真理成佛。

《心经》一开始告诉我们,因为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皆空,所以度一切苦厄,获得离苦得乐的利益,这是佛法的精华。所谓精华就在我们的身心之中,不从外来。我们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佛法中认识身心,以及它们的作用,从中了解身心相互的作用,才知道怎样放下贪、嗔、痴等烦恼。接下来要进一步了解生死轮回的因果--十二因缘,了解为什么身心使我们在六道轮回里流转。再去寻找解脱的方法,那就要了解四圣谛,知道苦(苦谛),苦的因(集谛),知道解脱的方法(道谛),它说明怎么样证灭、证果,一步步地朝向解脱(灭谛)。认识这些道路、世间的道理以及身心后,进一步要学习怎样修种种方法,朝向解脱。

一般来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及四圣谛,不但是小乘法,小乘人所修,亦通于大乘各种法门,为大乘人的基本观法。很多人误会,以为要学宗派的见解,深奥的佛法,其实不然,真理就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

因缘和四圣谛里。即是我们应该在身心里寻找真理,不是在身心以外去寻求。既然在身心里找,就要认识我们的身心;自己的身心都不认识,那要认识谁?我认识电脑,但是这不能令我觉悟。人对自己究竟是什么?心里是怎样活动的?都不知晓,连自己都不认识,还能谈得上控制自己,改造自己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自己的身心都不了解,怎么去解脱烦恼、了脱生死?

在佛法修行的过程里,任何的修行法门,最终都要观照自己的身心,然后才按照“道所指示的方向与方法” 去修,由“道” 使我们的身心解脱;也就是依般若智慧体验真理,根除内心中的错误,导发正确的行为,则烦恼可除,生死可解,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心经》没有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它只告诉我们身心的作用及世间的一切是这些法在作用,而这些法的真相是空性的,这是“诸法的真实相”。《心经》要我们认识的、所要修的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和六度万行等法。我们要去观察,比如观五蕴:“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从五蕴去观察,而证悟到空,不是丢掉五蕴,另找一个“空” 的地方躲起来;其他的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 也应作如是观。

总释经文: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菩萨”,梵语是菩提萨埵( Bodhisattva )的简称。菩提译为觉悟,萨埵译为有情。有情就是有知觉、有思想的众生。菩提萨埵合译为觉有情,即是追求觉悟的有情。觉悟到彼岸,叫菩提。菩提是佛教专用名词,佛在菩提树下成佛,所以菩提代表智慧。菩提萨埵为一类具有智慧成分的有情。佛经里常称赞菩萨不惜牺牲,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以坚毅的力量求完成自己的道果--觉悟真理,利济人群,净化自己,这才不愧称为菩萨。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就是这觉悟有情的目的和理想。

一个发心要成佛的菩萨,要具备好多条件。第一,他必须真正观察到世间是苦的,自己也漂泊在苦海中,但是他看清楚世间的苦楚,一心想出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第二,菩萨要出离这世间,然而却看到众生还在迷惑轮回生死之中,而生起慈悲的心,怜愍众生,发心成佛,以救度众生离生死轮回之苦。要成佛就必须修学很多利益众生的法门,具有无穷的智慧和修集无量的福德等等,这样才能广度众生。菩萨真正的目的是要救度众生,而不是成佛;成佛是为了实现救度众生的宏愿,这样的发心才是正确的。如果有人听闻佛法,觉得佛陀很殊胜,很伟大,发心想成佛,以佛法来说,这个人只是生起欢喜心,并不是发菩提心。依佛法说,菩萨第一件事是要观察到世间真的是苦,要出离,而生起出离心;之后生起救度众生苦的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才发起要成佛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推动,就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往来度化众生。所以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必然有很强烈的出离这世间的心,但为了利益众生,再回到这世间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因此以“倒驾慈航” 来形容菩萨,这才是真正所谓的发菩提心。如果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就称为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

初发心菩萨是凡夫一个,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力与凡夫一模一样。但是,一个真发心的菩萨,以利益众生为大前提,就会无愿无求地为众生服务,布施很多东西给众生,他的某些烦恼很快就会减轻。这不等于说他有种种殊胜的能力,这些能力是要通过修学,慢慢熏习成就的。所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cw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