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游生物学实验指导2008
更新时间:2023-11-03 23: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海洋浮游生物学pdf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海洋浮游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室规则和显微镜的镜检方法 ?????????????????1 实验一 藻类细胞的观察与计数??????????????????2 实验二 藻类细胞大小的测定???????????????????4 实验三 微藻的分离培养?????????????????????6 实验四 浮游动物的观察1????????????????????12 实验五 浮游动物的观察2????????????????????13 实验六 浮游动物的观察3????????????????????16 附录 水生生物的基本调查方法 ?????????????????17
实验室规则
1.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课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2.实验时做到细致,认真,避免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
3.爱护公物,不随便动用实验室的仪器,标本。若损坏器材,立即向老师登记,若要借用实验器材,须征得老师同意。
4.每次实验后,须交实验报告,将所用器材擦洗干净,放回原处,值日生要负责清洁工作。
显微镜的镜检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在基础课已经熟悉,不必赘述,观察浮游生物标本,镜检方法如下: 1.制片
(1)在制片前先将盖玻片、载玻片擦干净,用吸管吸取器皿中的标本液,滴一滴于载玻片上,然后用镊子将盖破片沿着水珠的边缘慢慢放下,若发现标本液溢出或盖玻片内有气泡时,应将标本液吸回到器皿中,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重新制片,直至水滴恰好在盖玻片内,并无气泡出现为止。
1
观察丝状藻类时,先用镊子取3-5根藻丝放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藻拨弄均匀,然后吸一滴水,盖上盖玻片即可观察。
(2)每次使用显微镜之前,首先检查镜子的各机械部分和镜头是否有毛病,如发现有毛病立即向老师报告,及时进行处理。
(3)在使用显微镜之前、之后必须按显微镜的保养方法把它擦干净。 2.镜检步骤
将做好的片子置于载物台上,用物镜的低倍、中倍、高倍依次检查。注意:在用高倍镜头观察时,只需用微调旋钮,以免镜头压坏盖玻片而粘水,引起镜头发霉以至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实验一 藻类细胞的观察与计数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显微镜下观察并识别几种常见海洋微藻的主要形态特征,识别常见种类。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原理,掌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 (二)原理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进行测定。它观察在一定的容积中的藻类细胞的个体数目,然后推算出藻类细胞密度。
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玻璃片,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中央平台又由一短槽隔成两半,其上各刻有一小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格,中央的一大格作为计数用,称为计数室。
计数室刻度有2种:一种是25中格X16小格,而另一种为16中格X25小格,它们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个大方格面积为1X1=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室的体积为0.1 X 1 X 1=0.1mm,每个大格有40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方格体积为0.1/400=1/4000mm3=1/4000,000ml。 (三)实验器材及药品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盘、解剖针、小镊子、吸管、培养皿、纱布、擦镜纸、鲁格氏液、自备实验报告纸及绘图铅笔(H、2H),橡皮等。 (四)方法与步骤
3
2
1、 用血球计数板测定藻细胞的数量 2、 检查血球计数板
取血球计数板一块,先用显微镜检查计数板的计数室,看其是否沾有杂质或干涸着的细胞,若有污物则通过擦洗、冲洗,使其清洁。镜检清洗后的计数板,直至计数室无污物时才可使用。 3、 稀释样品
将培养后的藻培养液振荡振摇混匀,然后作一定倍数的稀释。稀释度选择以小方格中的分布的细胞清晰可数为宜。一般以每小格内含4~5个细胞的稀释度为宜。 4、 加样
取出一块干净盖玻片盖在计数板中央。用滴管取1滴藻培养液稀释悬液注入盖玻片边缘,让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能有气泡,若藻液太多可用吸水纸吸去。静置5—10分钟。对于具鞭毛运动迅速种类,应先用鲁格试液固定,摇匀再取样。 5、镜检
待细胞不动后进行镜检计数。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方格后,再用高倍镜测数。一般应取上下及中央五个中格的总藻数。计数时若遇到位于线上的菌体,一般只计数格上方(下方)及右方(左方)线上的细胞。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细胞。每个样品重复3次。 6、 计算
取以上计数的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每毫升藻液中的含藻量。
样品中细胞数/ml=每中格平均细胞数 x 25 x 10000 x 稀释倍数(采用25 x 16规格)。 7 清洗
计数板用毕后先用95%的形酒精轻轻擦洗,再用蒸馏水淋洗,然后吸干,最后用擦镜纸揩干净。若计数的样品是病原微生物,则须先浸泡在5%石炭酸溶被中进行消毒,然后再行清洗。清洗后放回原位,切勿用硬物洗刷。 8、思考
1、 能否用血球计数板在油镜下进行计数?为什么?
2、 根据自己体会,说明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那些方面?如何减少误差?
3
结果记录:
结果记录 名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第一个 中格 第二个 中格 总细胞数: 个/ml 第三个 中格 第四个 中格 第五个 中格 鲁格氏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先将碘化钾溶于3~5ml蒸馏水中,然后加碘,摇匀,使碘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足量。装入棕色试剂瓶。
实验二 藻类细胞大小的测定
一、目的
学习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 掌握用测微尺测定细胞的方法。 二、 原理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微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要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也必须借助于特殊的测微计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 显微测微计由镜台测微计和目镜测微计两部分组成。后者可直接用于测量细胞大小。它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等分到度,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由于目镜测微计所测量的是微生物细胞经过显微镜放大之后所成像的大小,刻度实际代表的长度随使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及镜筒的长度而改变,所以,使用前须先用镜台测微计进行标定,求出某一放大率下,目镜测微计每一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用目镜测微计直接测被测对象的大小。镜台测微计是一块中央有精确刻玻片(图7—1),刻度的总长为lmm,等分为100小格,每小格长10um,专用于对目镜测微计进行标定的。 三、材料 1、器械
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洗瓶、火柴、滴管。
4
2、藻种
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藻类培养液。 3、流程
置目测微计→置台测微计→标定目测微计→测藻细胞大小→记录结果→用毕擦拭干净 四、步骤
1、藻细胞大小的测定 2、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3、更换目镜镜头
更换目镜测微尺镜头(标记为PF);或者取下目镜上部或下部的透镜,在光圈的位置上安上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再装上透镜,制成一个目镜测微尺的镜头。 4、某一倍率下标定目镜刻度
将镜台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使刻度面朝上,先用低倍镜对准焦距、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并使二尺的左边的某一刻度相重合,向右寻找另外二尺相重合的刻度。记录两重叠刻度间的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5、计算该倍率下目镜刻度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镜台测微尺格数/目镜测微尺格数xl0um 6、标定并计算其他放大倍率下的目镜刻度
以同样方法分别在不同倍率的物镜下测定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如此测定后的测微尺的长度,仅适用于测定时使用的显微镜以及该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率。 7、藻细胞大小的测定 8、将藻液制成水浸片。 9、大小换算
将标本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的物,然后在高倍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定每个藻细胞长度和宽度所占的刻度,即可换算成藻细胞的长和宽。 10、求平均值
一般测量藻细胞的大小,用同一放大倍数在同一标本上任意测定l0一20个细胞后,求出其平均值即可代表该藻细胞的大小。 11、结果
(1)计算出目镜测微尺在低、高倍镜下的刻度值。
5
包拈接种、培养、采收等。
(1)接种:一般要求选取生活力强、生长旺盛藻种。可先将浓缩藻种用连续稀释法,制备一定浓度的悬浮藻液,然后接入培养容器。接种时注意藻种和培养液比例要适当,使藻细胞在新培养液中达到一定数量。使一开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占优势,另一方面还可缩短培养周期,这是培养得到成功的经验之一。在环境条件不很适合情况下,更需提高接种量。一般所用藻种浓度,根据藻类体积大小,每毫升30万~300万个,采用1∶2~1∶5的比例。还需注意接种时间,在自然光条件下,最好在上午8~10时,不宜在晚上。尤其是能运动种类,此时明显向上浮游,接种时可把上浮优质藻类吸出做藻种,起选种作用。
(2)培养管理:主要是使已接种培养物在相对稳定适宜环境中大量繁殖生长。要注意以下因素:
1)二氧化碳浓度在开放式不通气方法培养中,搅拌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溶解到培养液中,而且帮助沉淀藻类细胞上浮获得光照。在通气培养中,培养液内应维持二氧化碳浓度在0.1~5%之间。
2)光照强度 利用太阳光源培养时,一般在室内培养可放在近窗口地方,防止强直射光照射。或利用人工光源(60~100瓦电灯或日光灯),需1500~3000勒克斯/厘米2。 3)温度 适温一般在10~30℃之间,最适温常为20~25℃。若在室外培养,夏季中午高温,冬季早晚低温,常造成不利影响,需设法调节。
4)无机营养 应不断添加新鲜培养液,及时补充被藻吸收后减少了的某些元素。 5)注意pH变化 如变动过大,可用酸、碱调节。
6)适当控制培养物中藻细胞浓度 过高会引起光照和无机营养不足,并导致pH上升。一般控制在0.3g(干重)/L范围内。
7)及时观察和检查藻类生长情况 可以通过培养物呈现的颜色、藻类细胞运动情况、是否有沉淀附壁、菌膜及敌害生物污染迹象等观察而了解一般的生长情况。藻种和中继培养每半月进行一次全面显微镜检查。大量培养中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镜检,目的有两个:了解藻细胞生长情况,并检查有无敌害生物污染。
(3)采收:培养液中藻体的适时采收,既是培养的目的,也是继续培养的手段。因为通过采收一部分藻体,可使藻细胞浓度保持恒定。通常在培养物细胞浓度达到干重0.4~0.5克/升时,即可采收培养总量1/3的藻体。
采收时,先搅拌培养物,取出1/3量藻液,置于沉淀缸中,加入2%~3%明矾或6%饱
11
和石灰水。约1~2小时,藻细胞即可完全沉淀,取出沉淀,离心、浓缩、烘干。在大型培养池中采收藻体,可另外设计适当的工艺流程。
实验四 浮游动物的观察1
原生动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采集和识别浮游动物的方法。
2.经多次观察,要求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构造及常见种类. (二)实验器材及药品
13号浮游生物网,碎盖破片,其余同实验一。 (三)观察材料:
1.池塘中或培养缸中的各种活体浮游运动。 2.固定的浮游运动标本。 (四)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1.浮游动物的采集方法同浮游植物。 2.浮游动物的镜检方法。
观察原生动物的方法同观察藻类的方法。
(五)原生动物(Protozoa)的特征及常见种类: 1、原生动物(Protozoa)的特征:
原生动物是一类最小,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其个体很小,多在3-300um之间。淡水中原生动物多见于富含细菌和藻类的静水中,营浮游、底栖生活,或固着在其他物体之上,常见种类属原生动物门中的肉足虫纲和纤毛虫纲。 (A)肉足虫纲(Sarcodina):
(1)变形虫(Amoeba):虫体的形状不定。肉质和外质明显,可作变形运动,兼有底栖和浮游习性之一.当营底栖生活爬行时,伸出的伪足较少而粗:当其浮到水的上层时,伪足就显得细而长、,每一伪足几乎呈针状。
(2)表壳虫(Arcella):外壳系圆盘状或表壳形,为比较坚硬的膜质所组成。在其腹面中央有一圆形壳孔,伪足可以自此孔伸出:幼体呈淡黄色,后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
12
(3)砂壳虫(Diflluugla):虫体外壳是利用自然环境中很微小的砂粒所组成的。不同种类的壳具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壳的孔口较小,新鲜标本可见伪足自壳孔中伸出。 (4)草履虫(Paramoeoium):虫体形似倒“草鞋’,纤毛密布全身,细胞质明显分为外质和内质二部分,伸缩泡一般两个,口沟发达,其底部的深处有一胞口,食物通过胞口进入胞咽,胞咽内具有两片小动咽膜。
(5)喇叭虫(Stentor):虫体喇叭形,收缩性强,营固着或游动生活,细胞质内含有蓝的或红的色素,口缘区域常有纤毛,体形大,200-300um。
(6)钟虫(gortieella)虫体单独生活。体形似倒置的钟,足于末端的1/4处裂开,呈叉形,各有二趾,在体后部的一对刺中,右侧棘刺长度超过左侧. (六)实验报告
1、绘图:(1)钟虫 (2)砂壳虫
2、叙述所观察种类的主要特征
实验五 浮游动物的观察2
轮虫Rotifera 枝角类Cladocera (Ⅰ)轮虫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采集和鉴别轮虫动物的方法。
2.经多次观察,要求掌握轮虫动物的基本特征,构造及常见种类。 (二)实验器材及药品
13号浮游生物网,碎盖破片,其余同实验一 (三)观察材料:
1.池塘中或培养缸中的各种活体轮虫动物。 2.固定的轮虫动物标本. (四)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1.轮虫的采集方法同浮游植物。 2.浮游生物的镜检方法; 观察轮虫动物的轮盘和咀嚼器. (五)轮虫动物的特征及常见种类
13
1、轮虫动物(Rotifera)的特征:
轮虫是一群小形的多细胞动物.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轮盘。消化道的咽部膨大成咀嚼囊,内藏咀嚼器。 2.镜检常见种类;
(1)臂尾轮属Brachlonus:被甲较宽阔,前端具1-3对棘刺.足不分节,具环纹,能伸缩摆动。趾1对。本属是一群分布广,最常见的种类.
(2)裂足轮属Schizocerca:被甲前半较后半为宽,前端具2对棘刺;中央的1对小而短,侧边的粗而长,后端具1对棘刺,右侧的长度远超过左侧的1根。足在后端1/4处裂开分叉,每叉末端各具1对趾。
(3)龟甲轮属Keratella:背甲隆起,前端总有3对棘刺,后端浑圆,或具1-2个棘刺。背甲上有龟纹故称龟甲轮虫。
(4)晶囊轮属Asplanchan:体透明似灯泡,后端浑圆,无足。咀嚼器为砧型,能转动。胎生,本届为典型的浮游种类。
(5)疣毛轮属Synchaeta:体呈倒锥形,头冠宽阔,上生4根粗而长的刚毛,两“耳”突出显著,耳上纤毛特别发达。
(6)三肢轮虫(Fillnia):虫体卵园形,上面着生三根细长的附肢,后端一根固定,前端的两根能自由划动。
(7)多肢轮虫(Polyarthre):体形较小,呈园简形或长方形扁平无足,在身体两旁腹背面附有许多片状的附肢,专为跳跃,以助游泳之用。
(8)单趾轮虫(Monostyla):虫体呈卵园形,背腹面扁平,足短分两节,仅后一节能动,趾一个,较长。
(9)腔轮虫(Leoaue);体同单趾轮虫。足也很短,但有两个比较长而左右同形对称的趾。
(10)异尾轮虫(Triohocera):虫体呈倒圆锥形,左右不对称。趾呈细长状刺,左右两趾一个很长,其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一个退化,长度小于长趾的1/3。
(11)同尾轮虫(Diurelia);体型似异尾轮虫,左右两趾同样长短,或略不等长(其中短的趾长度超过长趾的1/3)。
(12)鞍甲轮虫(Lepadlla);虫体被甲腹面扁平,背面少许隆起,腹面与背面的甲片紧密地连成一片,足短,仅三节。
14
(13)狭甲轮虫(Colurella):虫体的被甲由左右两片在背面愈合而成,腹面多少裂开,并具裂缝,故从背面或腹面观被甲显得很狭。
(14)聚花轮虫(Onochilus).虫体头冠显著地呈马蹄形。足上无趾,足外包有胶囊,借助于透明的胶质虫体形成群体。群体小则由20-25个个体组成;大则由25-100个个体组成,直径可达4毫米。 (六)实验报告
1、绘图:(1)臂尾轮虫 (2)龟甲轮虫 (3)三肢轮虫
(Ⅱ)枝角类(Cladocera)的特征:
枝角类肉眼可见,为小型甲壳动物,体分头和躯干部,体短,左右侧扁,分节不明显。 躯干部由两瓣透明介壳包裹,在背部相连、腹部分开;头部不包在壳内。复眼明显,第一触角短小,每二触角为发达的枝角状,发育过程中极少变态. (一)实验要求
1.镜下观察枝角类的基本构造:
壳瓣、头、复眼、尾刺、后腹部、尾爪、肛刺、基刺、单眼、壳刺、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孵育囊、腹突等并注意观察雄体的特征。 2.镜检常见种类;
(1)秀体溞(Diaphanosoma):壳瓣甚薄,透明,头稍长、圆形,无吻,颈沟明显,第二触然发达,内枝三节,外肢二节,复眼很大,无单眼,其后腹部无肛刺.基刺3个。 (2)仙达溞(Sida):壳为长方圆形,无色或淡黄色,透明。头部大呈方圆形,颈沟明显腹眼大,具多数水晶体,吻尖,第二触角粗大,内肢二节,外肢三节,尾爪较长,基刺3-4个。
(3)裸腹溞(Moina):壳瓣薄,为宽卵圆形,没有完全覆盖躯干部,无壳刺;劲沟明显,无吻,复眼很大,无单眼,第一触角很发达,呈“雪茄”形,且能自由转动,近尾爪基部的一根肛刺最大,且末端是分叉的。
(4)溞(Daphnia):壳瓣一般为长卵形,壳刺长,吻发达,多数具单眼,颈沟不明显。雌体的第一触角退化,第二触角的刚毛公式为:
(5)薄皮溞(Leptclora):在枝角类中体型为最大,雌体长达10毫米以上,复眼大,无单眼,位于头顶部。第二触角甚大,基节粗大,内、外肢都为4节,具多数刚毛。虫体透明,壳瓣小,仅包围孵育囊。
15
(6)盘肠溞(Chydorus).体近圆形,侧扁。头部低小,吻长而尖,复眼与单眼几乎等长。第二触角短,后腹部短,基刺二个,肠盘曲一环半或两环。
(7)低额溞(Bosmian):壳瓣厚,为宽卵圆形,无壳刺,头部小而低垂,吻短小,颈沟明显,单眼较大,愈近尾爪基部,肛刺愈大。
(8)象鼻溞(Bosmian):头部与躯干部无明显界限。第一触角与吻愈合后呈“象鼻”状,第二触角的刚毛为:
(9)基合溞(Bosminopsis):外形似象鼻,但其第一触角基部愈合,顶端分叉。第二触角的刚毛公式为:
(10)尖额溞(Alona):虫体呈卵圆形,侧扁。吻长。壳背缘圆—壳瓣后缘高度超过最大壳高的2/3,后腹部宽大,尾爪上有一基刺。
(11)锐额溞(Alonella):体型似尖额蚤,但吻较钝,壳瓣后缘高度不超过最大壳高的1/2。尾爪有一或二个基刺。
(12)船卵溞(Scpholeberis):虫体近方形。复眼大,位于头顶。后腹部短而宽,尾爪小,壳后缘及腹缘平直,后缘留有一突的壳刺。游泳时,腹面向上,背面向下,倒悬于水的表面。
(13)网纹溞(Cerioclaphnia):虫体呈卵形,侧遍壳上有大角形或多角形的网纹。头小,颈沟明显,吻不发达,复眼位于头端,单眼小。第一触角小。 (二)实验报告
绘图(1)溞的外形图 (2)象鼻溞外形图
实验六 浮游动物的观察3
桡足类Copepoda
(Ⅰ)桡足类(Copepda)为一群小型的甲壳动物。基本特征是,身体纵长,分节明显,头胸部较腹部宽,水样中通只常见哲水蚤(Calanoida)和剑水蚤(Cyclopoida),以及无节幼体(nauplius)和桡足幼体(copepodid);猛水蚤(Harpacficoida)营底栖生活,数量很少,不易采集。 (一)、实验的要求 1.观察桡足类外形特征;
16
头、胸部、腹部、第一触角、第二触角、无节幼体等。注意比较桡足类和枝角类在形态构造上的差异。
2.镜检无节幼体的特征,区别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三大类的主要特征,及它的雌雄构造和特征。
(1)无节幼体;体不分节,呈卵圆形,附肢三对,身体前端具一单眼。
(2)哲水蚤(Calanoida):头胸部显著地宽于腹部。雌体第一触角很长,超过头胸部,卵一个,位于身体的腹面:雄体的第一触角的右触角常变成执握肢。
(3)剑水蚤(Cyclopoida);头胸部略宽于腹部,雌体第一触角的长度不起过头胸部,或等于头胸产长,卵囊二个,挂在腹面两侧,雄体的第一触角都变成执握器。
(4)猛水蚤(Harpaticoida):头胸部与腹部等宽,雌体第一触角短,不超过9节,卵囊单个,附生生殖节之腹面,雄体第一触角都形成执握器。 (二)、实验报告:
绘图:哲水蚤、剑水蚤雌体和雄体体形图各一个。
附录 水生生物的基本调查方法
水生生物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通过定量采集和计算生物量(或个数)来进行的,大致可分下列几个方面;浮游生物个体大小的测量,浮游植物的定量采集与计数,浮游动物的定量采集和计算,底栖动物的定量采集和计算,以及水生高等植物的定量采集和计算方法,并且还包括了生物量(Biomass)的换算。 一、浮游生物个体大小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测量各种浮游生物体积,采计算它们的体重,为把浮游生物的个数换算成生物量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
各种不同形态的浮游生物固定标本。 (三)实验器材
显微镜、台测微尺、目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擦锄纸、解剖针、吸管等。 (四)实验步骤和方法
17
1.台测微尺
系一特制的载玻片,在它的中央有刻度标尺,全长为1豪米,共划分10大格,每一大格又分成10小格,共100格,因此每一小格为0.01毫米,即10微米。 2.目测微尺
为一块圆形载玻片,直径为20-21毫米,其上刻有一直线,分为均等100小格。 3.台测微尺和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欲知道目测尺每格的实际长度,须将目测微尺与已知的标准台测微尺对照,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先将显微镜目镜自抽管中取出,旋去目透镜,然后将目镜测微尺放在目镜的光阑内有刻度的一面向上,再把目透镜旋上,插回抽管。将台测微尺放在显微镜的镜台上,对准焦点,待标尺上的分度观察清楚后,即可移动镜台推进器,找出两微尺上的两个重叠线。一般地,两微尺在一端点重合,在另一侧寻找重叠线。若台测微尺在重叠时的格数为m,目测尺格为n,则
将台测微尺移去换以标本,就可用目测微尺测量标本长.
注意:(1)用不同倍数的物镜或目镜,就须重新计算目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方法同前。
(2)测量时,由于个体的生理状况,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所用仪器的状况和当时的条件,均会引起误差,故在测量同一被检物体时,需测五次以上,取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4.浮游生物的大小测量 (1)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个体极小,一般按体积换算为重量(浮游生物比重约等于1)。球形量直径,椭圆形量长、短径,圆柱形量圆形直径和高即可。分别代入球体,圆柱形的体积公式直接求得体积;纤维形、月形、纺锤形,多角形及其他各种形状,可适当分割为几个部分计算。为了减少误差,一般要随机抽查每一种属10-20个个体,实测其大小,并计算平均重量。但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实测出通用各种属的平均重(见附录一),供计算时选用。 (2)浮游动物的大小测量:
浮游动物大小相差悬殊。原生动物,轮虫个体较小,一般以体积法估计其重量。Rutmer-keoskie根据轮虫的长、宽、厚三者的比例关系,推导出以体长为主的简化公式(附录二)。枝角类、桡足类个体大,可对不同的长度组动物称重,用统计方法获得枝角类,桡足类体长——体重回归方程.附录三介绍了一些体长——体重回归方程,以便由体长求体重。
18
有些浮游动物构造不甚规则,难以按几何图形计算.附录四列出各大类浮游动物的平均重量。供大家参考。
二、浮游生物的定量采集,计算 (一)目的和要求
1.学会采集和保存浮游生物的标本,观察其分布和生长情况. 2.掌握浮游生物的几种定量采集方法. (二)实验器材及药品
25号、13号浮游生物网,采水器,透明度板,30-50ml广口瓶,指形管,1000ml广口瓶,塑料桶,10ml量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0.1ml、lml浮游生物计数框,眼科镊子,解剖针,浮游生物沉淀器,沉淀架,橡皮管,洗耳球,虹吸管,计数器,0.1ml、lml定量吸管,福尔马林,乙醇,鲁哥氏液,记录本,铅笔和标签纸. (三)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1.定性采集和种类数量对比
取25号浮游生物网,在需调查的水体中采集浮游生物.将所得标本转入指形管并固定。带回实验室取样数次,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种类,多寡用+,++、??+++的梯度表示。 2.定量采集和沉淀 (1)浮游植物的定量采集
用采水器取得水样1000ml倒入1000ml的广口瓶中,立即加15ml的碘液固定,带回实验室将全部水样倒入沉淀器,经24小时沉淀后,用虹吸管吸取上层清液,余30ml不足,转动活塞,将标本集于30ml的标本瓶中,并用少量清液清洗沉淀器2-3次,直至水液达到标本瓶中30ml刻度为止,加少量甲醛液固定,贴好标签,待计数用。 (2)浮游动物的定量采集
取10L的水样,用25号浮游生物网过滤,过滤后的样品收集在60ml广口瓶,加甲醛液固定。 3.计数
(1)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轮虫的计数 a)浮游植物的计数:
将标本摇动,待充分均匀后,取0.1ml标本液,置于0.1ml的计数框内,复以盖玻片,便可计数;计数时可按需要分成大类、或分属、分种计数。根据标本的多寡,全部计数,或计数
19
若干方格,或若干视野,计数2片,取其平均值,若2片计数差值超过±15%,则计数第三片,取平均值。 b)原生动物的计数
计数前先摇匀30ml浓缩标本,然后吸取均匀浓缩标本0.1ml,注入0.1ml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进行全片计数。 c)轮虫动物的计数:
计数前先摇匀30ml浓缩标本,然后吸取lml标本,注入lml计数框中,全片计数。 (2)枝角类,桡足类的计安数
10升水样的浓缩样品需全部计数,然后分别换算为每升水中的个数。 4.计算结果(以计算0.1ml的标本为例)
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换算,所计算得到的数量均可依下列公式,换算成每升水中的浮游生物数量。
例:取得一升水样,浓缩为30ml的标本水量,现取0.1ml的标本,计算全片,有50个浮游动物,则 5.注意事项
(1)采集时要记录风向、天气、水深、水温、透明度、水草分布情况等。
(2)浓缩标本前要检查沉淀器的活塞是否漏水,若漏水,用凡士林涂在活塞上,即可防止。
(3)从浓缩器中吸取清液时,不能冲动底下沉淀物,若搅动了需再静置24小时。 (4)用洗耳球吸水时,先将橡皮球内的空气压出,再按在虹吸管上,轻轻放松,不宜吸力太猛。
(5)盖盖玻片时,若遇上计数框内有气泡,或标本液渗出盖玻片以外,都要将标本液洗回标本瓶中重做。
(6)每种样品都需贴标签。 6.实验报告
将计数的结果加以整理,如果要求用生物的个数.算出1升水样中各种浮游生物的个数。如果要求用生物量表示,就按各种浮游生物的体积乘上其比重,得出此种类的个体重量,个体重量乘以个数就得出该种的生物量,以此推算,就可以得出1升水中的全部样品的生物量。 三、底栖生物的采集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20
正在阅读:
海洋浮游生物学实验指导200811-03
信息技术理论复习(多媒体)--附答案07-20
茶叶及含茶制品代用茶验收细则10-23
梦想插上创新的翅膀10-27
剪头发的人作文500字06-25
金属切削过程的有限元法仿真研究08-13
自己的痛只有自己才懂经典美文11-21
数据结构复习三01-16
生活冷笑话段子100个02-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浮游
- 生物学
- 海洋
- 指导
- 实验
- 2008
- 2013年三基三严考试外科试题
- 物专项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纯化大肠
- 职教中心建设实施方案(4.22)
- C语言图形五子棋课程设计报告
- 外研社必修一翻译训练
- 小学数学优质课《时分的认识》教学案例
- 第2章第5节活页规范训练
-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 - 题目 -
- 2011年中国(亳州)酒文化节交通警卫工作方案
- 创优质工程质量计划、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正文)11、12
- 互联网思维正在改造传统产业
- 上海艾浦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9.30 - 图文
- 有色金属行业2012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及重点工作(DOC 50页) - 图文
- 药物化学1(1)
- 浅谈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
- 博星卓越综合物流实验指导书
-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2
- 燕京啤酒实习报告
- 民强社区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 图文
- 国际结算第2阶段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