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的出现

更新时间:2024-04-14 14: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情境教学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获得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情境教学获得了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成为情境教学的实践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

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Dewey)先生(1933)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了情境教学的问题。他认为“形成反省思维的方法问题就在于建立必能引起的指导好奇心的各种情境。”杜威明确阐述了在与世界的作用中获得知识的重要意义:知识是工具,为生活而用知识,不是为知识而生活。布朗(J. S. Brown)等(1989)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布朗(J. S. Brown)等人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它要受到知识所使用的活动、情境以及文化的基本影响,并且与它们不可分离。苏霍姆林斯基(2000)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文中指出了知识和思维的最初发源地——周围世界的重要性。教师教学的时候要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因为“形象思维是向概念思维过渡的必不可少的阶段。”

国内对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90年,李吉林明确提出了“情境教育”的设想,情境教学由语文单科发展为整体的情境教育,越来越多学科的教师加入到了教学研究和实验的队伍中来。同时,课堂教学的有益经验,使得情境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校外的各种活动中。在课外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情境教育得到了更加有活力的发展。余文森教授(2006)把教学情境比喻成“美味而富有营养的汤。”他认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该具备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情感性的特征。孔凡成(2005)指出了现在情境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当前应注意突出客观情境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 特别是语境教学的研究。刘红莉、周瑜(2007)在文章中探索了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主张摆脱枯燥的英语课堂,构建情境与运用非预设性情境,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吴晓晖(2009)在其文章中提出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分析了如何创建具有支持性和挑战性的动态的课堂教学情境。

近年来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学者投入到情境教学的研究当中,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情境教学在初中口语教学方面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寻求更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仍具有一定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cl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