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1-25 11:03: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选择培养基:是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2.基础培养基: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3.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

4.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碳化合物为能源,碳源和供氢体也是有机碳化合物的微生物。

5.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和以CO2为碳源生长的微生物。

6.光能自养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以CO2为基本碳源,供氢体是还原在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

7.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营光合生长的微生物。 8.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9.呼吸作用: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10.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11.无氧呼吸:以氧以外的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作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12.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生物中除了乳酸外还有一些乙醇(或乙酸)等产物的发酵。

13.生物固氮:微生物将氮还原为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14.硝化细菌:能利用还原无机氮化合物进行自养生长的细菌称为硝化细菌。 15.光合细菌:以光为能源,利用CO2或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的细菌。

16.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是一类利用动物体、植物体或微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其特点是成分复杂、营养丰富,但不知其确切的化学组分,价格便宜,适合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生产代谢产物之用。 17.组合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又称合成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营养要求设计的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优点是成分精确、重演性高,缺点是配制麻烦、价格较贵。主要适合科学研究用。

18.难养菌:难养菌就是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如类支原体、类立克次氏体和若干寄生真菌等。

19.碳氮比(|(C/N ):碳氮比是指在某一培养基配方中,碳源与氮源含量的比例。严格地讲,应指在培养基所含的碳源中的碳原子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摩尔数之比。

20.Ashby无氮培养基:Ashby无氮培养基是一种以甘露醇为碳源,不加任何氮

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土壤中能自生固氮的固氮菌属(Azotobacter)等细菌。

21.Martin氏培养基: Martin氏培养基是一种对土壤中数量众多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高效分离土壤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孟加拉红、金霉素和链霉素是细菌抑制剂。

22.鉴别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菌落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如EMB培养基。

23.单功能营养物:单功能营养物是只具有一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如日光辐射能只起着单一的能源作用,C02只起着单一的碳源作用等。

24.双功能营养物:双功能营养物是可同时具有两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如葡萄糖可同时起着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的作用,铵盐或硝酸盐可同时起着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和氮源的作用等。

25.三功能营养物:三功能营养物是可同时具有三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如氨基酸和蛋白质既可作异养微生物的氮源,也可作它们的碳源和能源。

26.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对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利用碳源、氮源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主要是维生素类和若干嘌呤、嘧啶、卟啉和甾醇等有机物,有时也包括一些氨基酸。

27.生长因子自养微生物: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即可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称为生长因子自养微生物。如多数真菌,各种放线菌和大肠杆菌等许多细菌。

28.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一些需要从外界获取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称为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如各种乳酸细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

29.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是推动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并为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部分。

30. 最初能源:最初能源指外界环境提供给微生物的有机物、日光辐射能或若干还原态无机物,它们不能直接用作微生物各种生命活动的能源,只有经过微生物的能量代谢酶系的催化,使它转化成ATP等通用能源形式后,才能被真正利用。 31.通用能源:环境中的三类最初能源(有机物、日光辐射能、某些还原态无机物)经一系列微生物能量代谢酶系催化后所形成的ATP,因它可被一切生物和一切生命活动所利用,故称通用能源。

32. EMP途径: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绝大多数微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它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约经10步反应,可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2和2分子ATP。 33.HMP途径:HMP途径又称磷酸葡萄糖酸途径。特点是底物葡萄糖可不经EMP和TcA途径而直接得到彻底氧化,产生大量NADPH2形式的还原力、多种3C至7C重要中间代谢物和6分子CO2。

34.ED途径:ED途径又称KDPG途径,它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微生物中的一条EMP替代途径。特点是底物葡萄糖仅经四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十步反应才能形成的丙酮酸。本途径中KDPG醛缩酶是关键酶。每一葡萄糖分子的代谢产物为2丙酮酸、1NADH2、1NADPH2和1ATP。 35.TCA循环:TCA循环即三羧酸循环。指丙酮酸经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完成彻底氧

化、脱羧后,形成NADH2、C02、H2O等产物的过程。广泛存在于好氧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体内。它是各种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反应的枢纽。

36.细菌酒精发酵:运动发酵单胞菌等少数微好氧细菌利用ED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经脱羧形成乙醛后,被NADH2还原为乙醇的过程,称为细菌酒精发酵。

37.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指呼吸链通过递氢和受氢(氧化)过程与磷酸化过程相互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

38.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产能底物在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的传递而直接由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从而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广义的发酵也指任何利用好氧性微生物或厌氧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39.同型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是一个分子葡萄糖经EMP途径后仅产生两分子乳酸的发酵。

40.异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是葡萄糖经HMP途径发酵后,除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2等多种发酵产物的发酵。

41.SticMand反应:Stickland反应是一种以某一氨基酸(丙氨酸等)作底物进行脱氢(作氢供体),以另一种氨基酸(如甘氨酸等)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多见于厌氧的梭菌中。

42.“Park”核苷酸:“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是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代谢物。

43.细菌萜醇:细菌萜醇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种类脂载体,是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C55类异戊二烯醇,其功能是把亲水性的“Park”核苷酸等中间代谢物变成强疏水性物质,以有利于在疏水性的细胞膜上进一步合成,然后再运送至细胞膜外,装配成肽聚糖。

44.转肽作用: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通过转肽酶的催化,使前后两条多糖链通过肽尾问的交联,形成一条甘氨酸五肽“桥”。这一反应称转肽作用。 45.休止细胞:休止细胞是指处于生长停滞状态的微生物细胞。

46.次生代谢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产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而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称为次生代谢物。与初生代谢物不同,次生代谢物一般具有分子结构复杂,代谢途径独特,在生长后期合成,产量较低,生理功能不很明确,以及其合成一般受质粒控制等特点。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 、 、 、 、 和 等。

2、碳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 和 ,碳源物质主要有 、 、 、 、 等。

3、生长因子主要包括 、 和 ,其主要作用是 、 。

4、根据 ,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根据 ,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6、根据 ,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7、根据碳源、能源和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 、 、 和 。

8、按用途划分,培养基可分为 、 、 和 等4种类型。

9、常用的培养基凝固剂有 、 和 。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 、 、 和 。

11.

微生

的营

物可

为它

的正

常生

活动

提的

供 、 、 、 、和必要的 。 12.从元素水平上看,微生物营养最需要

是 、 、 、 、 、 六种元素,总共约需 种元素。

13.从元素水平来看,微生物的碳源谱中的有机碳为 、 、 和 ,无机碳为 和 。

14.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碳源谱主要有 、 、 、 、 、 、 、和 等多种。

15.从培养基原料水平来看,“C.H.O.N.X”类主要有 、 、 等; “C.H .O.N”类主要有 等;“C.H.O”类主要有 、 、 、_ 等;“C·H”类主要有_ 、 _ 等;而“C.O”和“C.O.x”类则主要有_ 和 _ 等。

16.若以所需碳源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则能利用有机碳源者称_ ,而利用无机碳源者则称_ .

17.从元素水平来看,微生物的有机氮源有_ 和_ 两类,无机碳源则有_ 、_ 和 _ 三类。

18.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的氮源主要有 _ 、_ 、_ 、_ 、_ 、_ 和_ 等。

19. _ 是单功能营养(物),NH3是兼有_ 和_ 的双功能营养物;而氨基酸则是兼有_ 、_ 和_ 的三功能营养物。

20.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_ ,而广义的生长因子还应包括 _ 、 _ 、_ 、 _ 和_ 等在内。

2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有_ 、_ 和_ 等种类。

22.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很多,如_ 、_ 、_ 和_ 等。 23.典型的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如_ 和_ 可用于生产维生素 _ 或_ 可生产维生素_ 等。

24.在配制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常用的生长因子来源是_ 、_ 、_ 或_ 等。

25.在需要加无机盐的培养基中,最重要的两种盐是_ 和_ 。 26.作为微生物营养要素之一的水,它的主要功能有_ 、_ 、_ 以及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如_ 、_ 、_ 和_ 等。 27.按微生物所需的能源、氢供体和碳源来划分,它们的营养类型有_ 、_ 、

_ 和_ 四种。

28.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其代表性微生物如_ 和_ 等。

29.光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和_ ,这类微生物的代表如_ 等。

30.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这类微生物的代表如_ 、_ 、_ 、_ 和_ 等。

31.化能有机营养型细菌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其代表性微生物是_ 和_ 等。

32.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_ 、_ 、_ 和_ 等四种。

33.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称为_ ,例如_ 、_ 和_ 等。

34.选用或设计培养基的四个原则是_ 、_ 、_ 和 _ ;四种方法是_ 、_ 、_ 和_ 。

35.微生物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量有一定的比例,从含量最多的_ 开始,其他成分的次序是_ 、_ 、_ 、_ 和_ 。

36.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_ 、_ 、_ 和_ 等数种。

37.从整体上来看,细菌适合的pH条件是_ ,放线菌为_ ,真菌为_ ,藻类为_ ,原生动物为_ 。

38.调节培养基pH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为_ ,包括_ 和_ ;另一类为_ 。

39.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于培养_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常用于培养_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培养_ 。

40.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天然培养基为_ ,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为

_ ,培养放线菌的组合(合成)培养基为_ 等,培养真菌的组合培养基为_ 等。

41.固体培养基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上可用于_ 、_ 、_ 、

_ 、_ 、_ 、_ 、_ 、_ 和_ 等。

42.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_ 、_ 、_ 、_ 、_ 、_ 和_ 。

43.用于分离酵母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称为_ ,分离自生固氮菌的称为_ ,分离土壤真菌的称为_ ,而分离乳酸菌的则称为_ 。

44.从功能上来分,EMB培养基属于_ ,它所含的两种染料分别是_ 和

_ ,其碳源为_ 。在EMB平板上,大肠杆菌产生在透射光下呈_ 色的菌落,在反射光下呈_ 的菌落。 .

45.原有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三支斜面菌种因标签脱落而无法辨认,用_ 鉴别性培养基可解决问题,因在反射光下该培养基平板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 的特征,产气肠杆菌呈现_ 的特征,而痢疾志贺氏菌则呈现_ 的特征。 46.现有一培养基,其成分为:①葡萄糖(50g),②KH2P04,③Na2HP04,④(NH4)2S04,⑤尿素,⑥酵母膏,⑦MgS()4,⑧FeS()4,⑨Hz0(1000m1),⑩链霉素,⑥琼脂,⑥pH=4.5;试回答:

低(1ATP/1葡萄糖)

67.ATP,NADH2,NADPH2,丙酮酸 68.三羧酸,Krebs,柠檬酸

69.线粒体,细胞质,琥珀酸脱氢,膜 70.高,CO2的固定 71.8,35,7,36-38

72.氢受体,呼吸,无氧呼吸,发酵

73.呼吸链,分子氧,呼吸,呼吸链,无机氧化物,无氧呼吸,呼吸链,氧化态中间代谢物,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74.①同型酒精发酵,酿酒酵母,②同型乳酸发酵,德氏乳杆菌,③丙酸发酵,谢氏丙酸杆菌,④混合酸发酵,大肠杆菌等,⑤2,3-丁二醇发酵,产气肠杆菌,⑥丁酸型发酵,丁酸梭菌 75.丙酮丁醇,丙酮丁醇梭菌

76.厌氧呼吸,脱氢,呼吸链,无机氧化物 77.NH+4,NO2-,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反应,逆呼吸链

78.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硝酸盐呼吸,反硝化作用,钼,硝酸盐还原

79.异型乳酸发酵,经典,乳酸,乙醇,肠膜明串珠菌,双歧杆菌,乳酸,乙酸,双歧杆菌

80.细菌酒精发酵,运动发酵单胞菌 81.Stickland,生孢梭菌

82.乙醇,ATP,CO2,2,细菌同型酒精发酵,1,1,细菌异型酒精发酵 83.硝酸细菌,产能,生长,生长

84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绿色植物,固氮微生物

85.UDP-N-乙酰葡糖胺,UDP-N-乙酰胞壁酸,”Park”核苷酸,肽聚糖单体 86.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青霉素 87. 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青霉素

88.①细胞质,葡萄糖,”Park”核苷酸,②细胞膜,”Park”核苷酸,③细胞膜外,肽聚糖单体,肽聚糖网,金黄色葡萄球菌 89.细菌萜醇,C55类异戊二烯醇,疏水性,细胞膜 90.组成酶,诱导酶

91.酶的合成量,酶的催化活力

三、选择题

1.对多数微生物来说,最适宜的碳源是( )。

A.C .H.0.N类 B.C.H.O类 C.C.H类 D.C.0类 2.在C.H.O类化合物中,微生物最适宜的碳源是( )。

A。糖类 B。有机酸类 C醇类 D.脂类

D。玉米浆 、

3.在谷氨酸发酵用的培养基中,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是( )。

A。牛肉膏 B.蛋白胨 c糖蜜

4.( )是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双功能营养物。 ‘

A H2 B.CO C. NH4+ D.Fe2+ 5.大肠杆菌是典型的( )微生物。

A.生长因子自养型B.生长因子异养型C.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D.生长因子缺陷型

6.有一种名为( )的微生物是维生素B2的生产菌。

A.产甲烷菌 B.链霉菌 C.谢氏丙酸杆菌 D.阿舒假囊酵母 7.一些乳酸菌是典型的生长因子异养型生物,它们需要的主要生长因子属于( )。

A.多种维生素 B.多种碱基 C。卟啉及其衍生物 D.C4~C6脂肪酸

8.红螺菌科的细菌(即紫色无硫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

A.光能无机营养型 D.化能有机营养型

9.蓝细菌属于( )微生物。

B

光能有机营养型 C.化能无机营养型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

10.葡萄糖和果糖等营养物进入原核生物细胞膜的机制是通过( )。

A_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送 D.基团移位

11.类支原体和类立克次氏体等不少寄生微生物或共生微生物至今还无法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故称它们为( )。

A.贫养菌 B.寡养菌 c。内寄生菌 D.难养菌 12.在以下四种氮源营养物中,含氮量最低的是( )。

A.蛋白质 B尿素 c硝酸铵 D.硫酸铵 13.生产PHB的细菌,需要配制碳氮比( )的培养基。

A。低 B高 C.等于1 I).等于O 14.放线菌一般适合生长在pH值为( )的环境中。

A.7.O~8.O B.7.5~8.5 C。4.O~6.O D.6.O~8.0 15.对厌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关系最大的物理化学条件是( )。

A.pH值 B.渗透压 C.氧化一还原势 D.水活度 16.从蜜饯中分到一株高渗酵母菌,其水活度nw值约为( )。

A.O.95 B.O.85 C.O.75 D.O.65 17.培养大肠杆菌的合成培养基是( )。

A.葡萄糖铵盐培养基 B.淀粉硝酸盐培养基 C.蔗糖硝酸盐培养基 D.葡萄糖硝酸盐培养基 18.高氏1号培养基适合培养( )。

A.细菌

B.放线菌 C.酵母菌 I).霉菌

19.要对含菌量较少的水样进行细菌计数,较好的方法是应用固体培养基中的( )法。

A.固化培养基 B.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 然固态培养基

20.要对细菌进行动力观察,最好采用( )。

A.液体培养基 _B.固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 D.脱水培养基

21.富集土壤真菌用的常用选择性培养基是( )。

A.酵母菌富集培养基B. Ashby无氮培养基C Martin氏培养基D.含糖

酵母膏培养基

22.EMB爵养基对大肠菌群有显著的鉴别力,主要是依据了( )原理。

A.发酵蔗糖产酸 B发酵乳糖产酸 C.伊红、美蓝分别显色 D.伊红、美蓝结合后显色

23.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

A.葡萄糖 B.纤维素 C.NaCl D.叶酸 24.大肠杆菌属于( )型的微生物。

A.光能无机自养 B.光能有机异养 C.化能无机自养 D.化能有机异养 25.硝化细菌属于( )型的微生物。

A.光能无机自养 B.光能有机异养 C.化能无机自养 D.化能有机异养 26.某种细菌可利用无机物为电子供体而有贾稀为碳源,属于( )型的微生物。 A.兼养型 B.异养型 C.自养型 D.原养型 27.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 )为电子供体。

c.滤膜固体培养基 n天

A.CO2 B.H2 C.O2 D.H2O

28.用来分离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酪素培养基是一种( )。 A.基础培养基 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29.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 )。 A.0.5% B.1.5% C.2.5% D.5%

30.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 )。 A.基础培养基 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31.水分子可通过( )进入细胞。

A.主动运输 B.扩散 C.促进扩散 D.基团转位 32.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A.主动运输 B.扩散 C.促进扩散 D.基团转位 33.新陈代谢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 )。

A.分解代谢 B.合成代谢 C.能量代谢 D。物质代谢

34.在葡萄糖等基质脱氢并产能的四条分解代谢途径中,可产丙酮酸的途径有( )两条。

A.EMP和HMP B.HMP和ED C.EMP和TCA D.EMP和ED 35.在基质脱氢和产能的四条途径中,有C02释放的途径有( )两条。

A.EMP和HMP B。HMP和TCA

C EMP和TCA D.EMP和ED 36.在基质脱氢和产能的四条途径中,有三条存在着底物水平磷酸化产ATP反应,它们是( )。

A.EMP、ED和TCA B EMP、HMP和ED

C HMP、ED和TCA D。EMP、HMP和TCA

37.在基质脱氢和产能的四条途径中,有三条可形成还原辅酶I(NADH2),它们是( )。

A。EMP、HMP和TCA B.HMP、ED和TCA

C EMP、HMP和ED D.EMP、ED和TCA

38.葡萄糖经以下途径产还原力和ATP,若都折算成ATP,则产能效率最高的途径是( )。

A.EMP B.HMP C.ED

D.EMP+TCA

39.通过ED途径分解葡萄糖的主要特点是只须经过( )反应即可快速形成丙酮酸。

A.2步 B.4步 C.6步 D.6步以上

40.葡萄糖经以下途径产生还原力和ATP,若都折算成ATP计,其中产能效率最

低者是。( )。

A.EMP B.HMP C.ED I).EMP+TCA 41.EMP途径中的关键酶是( )。

A。己糖激酶 B.磷酸己糖异构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42.营硝酸盐呼吸的细菌,都是一类( )。

A.专性好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专性厌氧菌 D.耐氧性厌氧菌 43.硫酸盐还原菌都是一些( )。

A专性好氧菌 B.兼性厌氧菌

C.专性厌氧菌 D.耐氧性厌氧菌 ’

44.能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乳酸菌是( )。

A.肠膜状明串珠菌 B.短乳杆菌 C.德氏乳杆菌 D.两歧双歧杆菌 45.迄今能用严格厌氧菌进行的大规模发酵生产的工业产品只有( )。

A.乙醇 B.丙酸 C.乳酸

D。丙酮和丁醇

D.梭菌属

46.能通过stickland反应产能的微生物,都是一些( )厌氧菌。 ,

A.拟杆菌属 B.发酵单胞菌属 c.产甲烷菌类

47.凡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都是属于( )的菌种。

A.红螺菌目 B蓝细菌类 C.嗜盐菌类 D.硫化细菌属 、 48.硫酸盐还原细菌还原硫酸盐的最终产物是( )。

A.SO32- B.SO22- C.S D.H2S

49.在以下四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中,不含叶绿素和菌绿素的是( )。

A.红螺菌 B蓝细菌 C.衣藻 D.嗜盐菌

50.由EMP途径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其共同的最初中间代谢物是( )。

A.葡萄糖 B甘油酸一3一磷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丙酮酸 51.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为让其前体分子顺利通过疏水性的细胞膜而转移至膜外进一步合成,必须借助于( )。

A.UDP核苷酸

B.细菌萜醇 C.“Park”核苷酸 D.类固醇甾体

52.肽聚糖合成在细胞质中仅局限在( )一步。

A.UDP—N一乙酰胞壁酸 B.UDP—N一乙酰葡糖胺

C.UDP—N一乙酰胞壁酸四肽 D.“Park”核苷酸 53.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是( )。

.A.破坏N一乙酰葡糖胺与N一乙酰胞壁酸的交联 B抑制肽聚糖单体

间的转肽作用

C.导致细胞壁裂解D.抑制肽聚糖单体透过细胞膜 54.抗生素属于微生物代谢中的( )。 、

A主流代谢产物 B.中间代谢产物 C.次生代谢产物 D.大分子降解产物 55.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

A.调节细胞膜的透性 B调节酶与底物的接触

C.调节代谢流 D.调节微生物的生理活动 56.常用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高氏1号培养基;B、沙保培养基;C、肉汤培养基;D、以上三种都不是 57.药物敏感性试验应选用哪个时期的细菌?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58.常用来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A、高氏1号培养基;B、沙保培养基;C、肉汤培养基;D、以上三种都不是

59.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一类细菌,而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为:

A、鉴别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C、基础培养基;D、营养培养基 60.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A、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B、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C、观察细菌粘附能力;D、增菌

61.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A、消毒;B、抑菌;C、灭菌;D、防腐 62.判断彻底灭菌的依据是:

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胞被完全消灭;C、细菌菌毛蛋白变性;D细菌的荚膜被破坏

63.运到细胞膜外的肽聚糖单体要进一步合成肽聚糖网套,其合成的引物为

A.Park核苷酸; B.肽聚糖;C.细菌萜醇;D.磷壁酸。 64.对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常规加压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C.干热灭菌法 D.加消毒剂

65.灭菌是指杀死( )的方法。

A、病原微生物 B、非病原微生物 C、所有微生物 D、芽孢体 66.在无生命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霉形体 67.“Park”核苷酸的合成部位是:

A. 细胞膜上; B. 细胞质中;C. 细胞膜外; D. 细胞壁生长点处。

68.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①被动扩散 ②促进扩散 ③主动运输 ④基团转位运转 68.蓝细菌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

70.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①碳源 ②氮 源 ③凝固剂 ④生长调节剂 69.实验室常用于培养微生物的温度为 ①4℃ ②28℃ ③37℃ ④50℃

70.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有如下步骤,其正确的顺序为

①溶化 ②调pH ③加棉塞 ④包扎 ⑤培养基的分装 ⑥称量 A.①②⑥⑤③④ B.⑥①②⑤③④

C.⑥①②⑤④③

A.1/5

D.①②⑤④⑥③

71.在细菌培养中,所制备的斜面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B.2/3

C.1/4

D.1/2

72.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73.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可抑制哪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酵母菌、霉菌 B.病毒、酵母菌

C.细菌、放线菌

D.大肠杆菌、青霉菌

74.关于生长因子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

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D.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四、简答题

1、能否精确地确定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为什么?

答:不能。微生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极低;微量元素常混杂在天然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学试剂、自来水、蒸馏水、普通玻璃器皿中;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因培养基组分含量不恒定、药品生产厂家及批次、水质、容器等条件不同而变化,难以

定量分析检测。

2、为什么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

答:维生素、氨基酸或嘌呤(嘧啶)通常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以及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而微生物(如营养缺陷型菌株)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而葡萄糖通常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被微生物利用,需要量较大,而且其他一些糖类等碳源物质也可以代替葡萄糖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

3、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答:EMB培养基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可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这两种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大肠杆菌菌落带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

4、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答: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什养物质运输进入胞内,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5.指出下列物品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条件:

培养皿 石蕊牛奶培养基 饮用水 种子 皮肤 无菌间 答:(1)培养皿:干热灭菌160~170℃1~2h (2)石蕊牛奶培养基:巴氏消毒70℃15min (3)饮用水:漂白粉、O3 、Cl2 (4)种子:重金属盐(HgCl2)

(5)皮肤:氧化剂(高锰酸钾)、70%酒精

(6)无菌间:紫外线辐射、福尔马林

6.简述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

答: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无机物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能量的产生是通过电子传 递链的氧化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2,因此,化能自养菌一般为好氧菌。

电子供体是H2、NH4+、H2S和Fe2+,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同时需要消耗能量。

(1)氨的氧化。NH3和亚硝酸(NO2-)是作为能源的最普通的无机氮化合物,能被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氧化。 (2)硫的氧化。硫杆菌能够利用一种或多种还原态或部分还原态的硫化合物(包括硫化物、元素硫、硫代硫酸盐、多硫酸盐和亚硫酸盐)作能源。H2S首先被氧化成元素硫,随之被硫氧化酶和细胞色素系统氧化成亚硫酸盐,放出的电子在传递过程中可以偶联产生ATP。

(3)铁的氧化。从亚铁到高铁的生物氧化,对少数细菌来说也是一种产能反应,但这个过程只有少量的能量被利用。亚铁的氧化仅在嗜酸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低pH环境中这种细菌能利用亚铁氧化时放出的能量生长,在该菌的呼吸链中发现了一种含铜的铁硫菌蓝蛋白(rusticyanin),它与几种Cyt c和一种Cyta,氧化酶构成电子传递链。 (4)氢的氧化。氢细菌能利用分子氢氧化产生的能量同化CO2,也能利用其他有机物生长。氢细菌的细胞膜上有泛醌、维生素K2及细胞色素等呼吸链组分。在这类细菌中,电子直接从氢传递给电子传递系统,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产生ATP。

五、论述题

1、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解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变性及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的灵活性。

答:紫色非硫细菌在没有有机物时可同化CO2进行自养生活,有有机物时利用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在光照及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能营养生活,在黑暗及好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进行化能营养生活。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答:(1)从苯含量较高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2)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种仅以苯作为唯一碳源(A),另—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3)将样品适当适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饭;(4)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5)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CO2的自养型微生物);(6)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 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7)将初步确定的目标菌株转接至以苯作为惟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利用相应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

3、某些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是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可利用它们通过“微生

物分析”(microbiological assay)对样品中维生素或氨基酸进行定量。试设计实验利用微生物对某一样品维生素B12的含量进行分析。

答:(1)将缺乏维生素B12但含有过量其他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分装于一系列试管,分别定量接人用于测定的微生物;(2)在这些试管中分别补加不同量的维生素B12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以微生物生长量(如测定OD600nm)值对标准样品的量作图,获得标准曲线;(4)测定含待测样品试管中微生物生长量,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

4、某学生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酪素培养基平板上发现有几株菌的菌落周围有蛋白水解圈,是否能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就大,而将其选择为高产蛋白酶的菌种,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最适生长温度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2)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PH、对底物酪素的降解能力等)不同;(3)该学生所采用的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并在分析这些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5、以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为例解释基团转位。

答:大肠杆菌PTS由5种蛋白质(酶Ⅰ、酶Ⅱa、酶Ⅱb、酶Ⅱc及热稳定蛋白质

HPr)组成,酶Ⅱa、酶Ⅱb、酶Ⅱc 3个亚基构成酶Ⅱ。酶Ⅰ和HPr为非特异性细胞质蛋白,酶Ⅱa也是细胞质蛋白,亲水性酶Ⅱb与位于细胞膜上的疏水性酶Ⅱc相结合。酶Ⅱ将一个葡萄糖运输进入胞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的磷酸基团逐步通过酶Ⅰ和HPr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最终在酶Ⅱ的作用下转移到葡萄糖,这样葡萄糖在通过PTS进入细胞后加上了个个磷酸基团。

6. 比较酵母菌和细菌的乙醇发酵。

答:主要差别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不同。酵母菌和某些细菌 (胃八叠球菌、 肠杆菌)的菌株通过EMP途径生成丙酮酸,而某些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厌氧发酵单胞菌)的菌株通过ED 途径生成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之后的途径完全相同。

7.试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中ATP的产生。 答:底物水平磷酸化.发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高能化合物的生成,,如EMP 途径中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些高能化合物可以门按偶联ATP或GTP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可以以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可以存在

于呼吸过程中,但产生能量相对较少。

氧化磷酸化,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H2和FADH2,通过 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他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 合成的生物过程。

8.什么是无氧呼吸?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多少,并说明原因。 答:无氧呼吸是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 或FMN等电子 载休.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从而生成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般电子传递系统的组成及电子传递方向为:

NAD(P)一FP(黄素蛋白)一Fe.S(铁硫蛋㈠)一CoQ(辅酶Q)一Cyt b—Cyt c—Cyt a—Crt a3。

--2-2-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像NO3、NO2、SO4、S2O3、CO2等,或延 胡索酸 (fumarate)等外源受体,氧化还原电位差都小于氧气,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

9.说明革兰低阳性细菌细胞肽聚糖合成过程以及青霉素的抑制机制。 答: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合成的3个阶段。

(1)细胞质中的合成。

①葡萄糖 N-乙酰葡糖胺—UDP( G—UDP) N-乙酰胞壁酸—UDP(M—UDP)

②M—UDP “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2)细胞膜中的合成。“Park”核苷酸一肽聚糖单体分子。

3)细胞膜外的合成。青霉素抑制转肽酶。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酸—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两者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于呼吸过程中,但产生能量相对较少。

氧化磷酸化,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形成的NAD(P)H2和FADH2,通过 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氧或其他氧化性化合物),同时偶联ATP 合成的生物过程。

8.什么是无氧呼吸?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多少,并说明原因。 答:无氧呼吸是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 或FMN等电子 载休.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从而生成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般电子传递系统的组成及电子传递方向为:

NAD(P)一FP(黄素蛋白)一Fe.S(铁硫蛋㈠)一CoQ(辅酶Q)一Cyt b—Cyt c—Cyt a—Crt a3。

--2-2-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像NO3、NO2、SO4、S2O3、CO2等,或延 胡索酸 (fumarate)等外源受体,氧化还原电位差都小于氧气,所以生成的能量不如有氧呼吸产生的多。

9.说明革兰低阳性细菌细胞肽聚糖合成过程以及青霉素的抑制机制。 答: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合成的3个阶段。

(1)细胞质中的合成。

①葡萄糖 N-乙酰葡糖胺—UDP( G—UDP) N-乙酰胞壁酸—UDP(M—UDP)

②M—UDP “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 (2)细胞膜中的合成。“Park”核苷酸一肽聚糖单体分子。

3)细胞膜外的合成。青霉素抑制转肽酶。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酸—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两者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b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