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联考逻辑70题解析

更新时间:2023-11-02 22: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业硕士联考逻辑70题(B类)解析

1.张珊:要有善举,必须有善心。

李思:除非有善举,否则不会有善心。

以下哪种情况,和李思的断定矛盾,和张珊的不矛盾? A.甲有善心但无善举。 B.乙有善心且有善举。 C.丙无善心但有善举。 D.丁无善心且无善举。

E.戊无善举但称自己不乏善心 答案是A。

解析:题干概括: 张珊:善举?善心

李思:?善举??善心 = 善心?善举

A项和李思的断定矛盾,和张珊的不矛盾。

2.某企业进行年终干部考评,关于考评结果,有如下断定: (1)所有干部都合格。

(2)如果李处长合格,则王经理不会不合格。 (3)除非李处长合格,否则王经理不会合格。 (4)王经理合格,但李处长不合格。 (5)有干部不合格。

如果上述断定至多有两项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所有干部都合格。 B.所有干部都不合格。 C.李处长合格。 D.王经理合格

E.少数干部不合格。 答案是C。 题干断定:

① 所有员工都得到年终资金 ? (该部)所有员工都考评合格 ② 财务部有些员工考评合格

③ 综合部所有员工都得到年终资金 ④ 行政部的赵强考评合格

由①和③,可推出Ⅲ假,即Ⅲ不可能为真。其余各项都不能由题干的条件推出为假,因此都可能为真。

3.所有的毕业论文都通过了答辩,没发现抄袭现象。 如果上述断定为假,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Ⅰ.有的毕业论文未通过答辩,并且发现抄袭现象。

Ⅱ.或者有的毕业论文未通过答辩,或者发现了抄袭现象。 Ⅲ.如果所有论文都通过答辩,则一定有抄袭现象被发现。

A.只有Ⅰ。 B.只有Ⅱ。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只有Ⅱ和Ⅲ。

答案是E。

题干:所有的毕业论文都通过了答辩 ? ?发现抄袭现象 ?(所有的毕业论文都通过了答辩 ? ?发现抄袭现象)

= ? 所有的毕业论文都通过了答辩 ? 发现抄袭现象 (= Ⅱ) = 所有的毕业论文都通过了答辩 ? 发现抄袭现象 (= Ⅲ)

4.张珊:想找个好工作,必须得上大学。

李思:这话不对。每个考生都应当明白,上大学的目的,不仅是能找个好工作。 李思的话说明,他最可能把张珊的话理解为: A.如果上大学,就一定能找个好工作。

B.只有大学才提供从事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C.只有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D.除非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否则就没有理由上大学。 E.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答案是D。

张:想找个好工作?上大学

李: 上大学 ? 不仅为找个好工作

= ?(上大学 ? 仅为找个好工作)

李思的话否定的是:如果上大学,则就是为找个好工作(= 除非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否则就没有理由上大学),这说明,他把张的话理解为D项。

注意:A项不同于D。

5.张处长:小李和小王都提拔。

赵处长:小李和小王至少提拔一个。

如果孙处长支持其中的一个意见,但反对另一个意见,则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表达了孙处长的意见?

A.小李和小王都提拔。 B.小李和小王都不提拔。 C.提拔小张但不提拔小李。 D.提拔小李但不提拔小张。

E.要么提拔小李,要么提拔小张。 答案是E。

支持张,则支持李。因此,孙支持李不支持张。 由支持李,可得孙的意见是:小李和小王至少提拔一个;由不支持张,可得孙的意见是:小李和小王不能都提拔。因此,孙的意见是:要么提拔小李,要么提拔小张。

6.一方面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又允许有人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这是不可能的。

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A.或者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必然的。 B.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必然的。

C.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这是可能的。

D.如果不允许有人触犯法律可以不受制裁,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可能的。

E.一方面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声称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这是可

能的。

答案是A。

题干断定

?可能(人人平等∧有人犯法不究)

= 必然(?人人平等∨?有人犯法不究) “?人人平等”即“允许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有人犯法不究”即“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因此,A项符合题干。

7.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只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以下哪项符合上述断定?

Ⅰ 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Ⅱ 除非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否则建设文化强国就是一句空话。 Ⅲ 如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能确保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A.I、Ⅱ。 B.I、Ⅲ。 C.Ⅱ、Ⅲ。 D.I、Ⅱ和Ⅲ。 E.I、Ⅱ和Ⅲ都不符合。 答案是A。

题干:文化强国?文化需求?基础设施 Ⅰ 文化强国?基础设施 √ Ⅱ ?文化需求? ?文化强国 √ Ⅲ 基础设施?文化需求 ×

8.人的任一社会行为,即除了影响行为者自己,还同时影响他人或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要么是合法的,要么是非法的;依照道德,分为善的和恶的,此外还有的行为不具有道德属性,例如,明星穿时尚服装吸引大众眼球。在社会的常态下,合法的行为都不是恶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Ⅰ 合法的行为都是善的。 Ⅱ 非法的行为都是恶的。 Ⅲ 恶的行为都是非法的。

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E.Ⅰ、Ⅱ和Ⅲ。 答案是C。

题干断定:合法?不恶 = 恶?非法

由题干,不恶的行为不一定善,因此,Ⅰ不一定为真。

9. 宣统二年(1910)年,詹天佑主持清朝留学生考试。期间,他对一位考生私下说了这样一段话:留学的目的,是学成后为国做事。在当今中国,想做事,就别做官。但不做官,重要的事就做不成。

从詹天佑的上述言论,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Ⅰ 在当时的中国,成大事者,一定是不想做事的人。 Ⅱ 在当时的中国,只有不想做事者才做官。

Ⅲ 在当时的中国,只要不想做事,就能做成大事。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答案是D。

题干:想做事?不做官?做不成大事

= 做成大事?做官?不想做事

Ⅰ 做成大事?不想做事 √ Ⅱ 做官?不想做事 √ Ⅲ 不想做事?做成大事 ×

10.除非基于选民的道德和理性,否则普选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民主。

以下各项都符合上述断定,除了

A.由具备道德和理性的选民实施的普选,一定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B.要使普选体现真正的民主,选民的道德和理性缺一不可。 C.由缺乏理性的选民实施的普选,不可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D.伴随着选民的语言谩骂和肢体冲突的普选,不可能是真正的民主。 E.普选并不等同于真正的民主。 答案是A。

题干:?(道德?理性)? ?民主

= 民主?(道德?理性)

显然A项不符合题干,其余都符合。

11. 在张家沟这样的旅游胜地,旅馆业要增加利润,只有两条途径:第一,增加旅馆的客房数;第二,显著改善现有旅馆的设施。当地政府明文禁止:修建新的旅馆或在现有旅馆内以任何方式增加客房。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Ⅰ 在张家沟,旅馆业主如果要增加旅馆的房间,就一定会违反政府的规定。

Ⅱ 在张家沟,旅馆业主只有两个选择:显著改善现有旅馆的设施,或者违反政府的规定。

Ⅲ 在张家沟,如果旅馆业主遵守政府的规定,就不能增加利润。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答案是A。

I 一定为真。

在张家沟,旅馆业主如果要增加旅馆的房间,只有两条途径,修建新的旅馆,或者增加现有旅馆的房间数。当地政府明文禁止:修建新的旅馆或在现有旅馆内以任何方式增加客房。因此,在张家沟,旅馆业主如果要增加旅馆的房间,就一定会违反政府的规定。

(禁止:A或B = 禁止A 并且 禁止B)

II 不一定为真。旅馆业主可以有另一种选择:不增加利润。

Ⅲ 不一定为真。旅馆业主可以通过显著改善现有旅馆的设施来增加利润。

12.本年度被抽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余涌的论文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问题。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不能确定真假? Ⅰ 本年度被抽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所有论文都或多或少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问题。 Ⅱ本年度被抽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所有论文都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问题。 Ⅲ 本年度被抽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论文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问题。 Ⅳ本年度被抽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论文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问题。

A.只有Ⅰ。B.只有Ⅲ和Ⅳ。 C.只有Ⅱ和Ⅲ D.只有Ⅰ和Ⅳ。E.Ⅰ、Ⅱ和Ⅲ。 答案是C。

由余涌的论文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问题,可得:有的论文不存在违反学术规范的

问题。

依据对当关系,可得Ⅱ和Ⅲ不能确定真假。

13.张珊和李思参加一次应聘面试。应聘的岗位是公关部经理和销售部经理。每个应聘者只应聘一个岗位。关于面试结果,以下断定只有一项为假: (1)张珊没有通过面试。

(2)如果张珊通过面试,则李思也通过面试。 (3)销售部经理岗位的应聘者都通过了面试。 (4)张珊通过了面试,但李思没通过。 从以上断定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珊应聘销售部经理。 B.张珊应聘公关部经理。 C.李思应聘销售部经理。

D.李思应聘公关部经理。 E.李思通过面试。 答案是B。

(2)和(4)矛盾,必有一假。因此,(1)和(3)真。

由(1)和(3)真,可得张珊应聘的不是销售部经理,因此是公关部经理。

14.有些从政者是忧国忧民的理想主义者,有些从政者是自私自利的机会主义者。任何一个从政者都会对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以下哪项可以从上述陈述中推出? I.一个从政者如果对社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他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机会主义者。 II.一个人如果未对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任何影响,他一定不是从政者。 III.一个从未从过政的人不会对社会价值观产生过任何影响。

A.仅仅I。 B.仅仅II。 C.仅仅III。 D.仅仅I和II。 E.I、II和III。 答案是B。

从政?影响价值观 (题干) = ?影响价值观? ?从政 (II) ≠ ?从政? ?影响价值观 (III) 为什么I不能推出?

题干断定了从政者都对社会价值观产生影响,也断定了从政者中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但没有断定何种类型的从政者产生何种类型的影响。因此I不能推出。

15.不道德行为有两个共同特征:第一,如果是公开实施的,则一定伤害公众的感情。第二,如果是暗地里实施的,则行为者有一定负罪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道德的行为一定不会伤害公众的感情。 B.有负罪感的人一定暗地做了不道德的事。

C.一个不道德的行为如果没有伤害公众的感情,则实施者一定有负罪感。 D.多数人共同实施的行为一定是道德的。 E.暗地里做的事一定是不道德的。 答案是C。

由题干:(不道德行为): 公开实施?伤害公众的感情 暗地实施?有负罪感 公开实施∨暗地实施

以下哪项陈述是这位经济学家论述的逻辑结论?

A.在现行体制下,如果地方政府降低房价,则不会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 B.在现行体制下,如果地方政府不追求GDP政绩,则不会大力推高房价。 C.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肯定不会降低房价。

D.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可能提高其GDP政绩,或者可以不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 E.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可能无法既提高其GDP政绩,同时又不受到中央政府的责罚。 答案是E。

题干断定的条件关系是:

提高GDP政绩 ?大量资金 ? 高价拍卖土地 ? 推高房价? 中央政府的责罚 由此条件得:

提高GDP政绩 ? 中央政府的责罚

= ?( 提高GDP政绩 ? ? 中央政府的责罚)

30.孝应当成为选拔国家干部的标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尽职地为社会服务?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断定,除了

A.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定能成为称职的国家干部。 B.只有孝顺父母,才能尽职地为社会服务。

C.一个称职的国家干部,一定是个孝顺父母的人。 D.除非孝顺父母,否则不能成为称职的国家干部。

E.不能设想一个干部能尽职为社会服务但却不孝顺父母。 答案是A。

题干: ?孝? ?称职

= 称职 ? 孝

A. 孝 ? 称职 × B.称职 ? 孝 √ C.称职 ? 孝 √ D.?孝? ?称职 √ E.?(称职 ? ?孝) = ?称职 ? 孝

= 称职 ? 孝 √

31.在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王宜获得了由董事会颁发的特别奖。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不能确定真假? Ⅰ 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获得了特别奖。 Ⅱ 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没有获得特别奖

Ⅲ 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获得了特别奖。 Ⅳ 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没获得特别奖。

A.只有Ⅰ。B.只有Ⅲ和Ⅳ。C.只有Ⅱ和Ⅲ D.只有Ⅰ和Ⅳ。 E.以上各项都不能确定为真。 答案是D。

由王宜获奖,得有的中层干部得奖。依据对当关系,只有Ⅰ和Ⅳ不能确定真假。

32. 校务委员会决定,除非是来自西部的贫困生,否则不能获得特别奖学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说明校务委员会的上述决定没有得到贯彻? Ⅰ 张珊是来自西部的贫困生,没有获得特别奖学金。 Ⅱ 李思是来自东部的学生,获得了特别奖学金。 Ⅲ 王武不是贫困生,获得了特别奖学金。

A.只有Ⅰ。 B.只有Ⅰ和Ⅱ。 C.只有Ⅱ和Ⅲ。D.只有Ⅰ和Ⅲ。 E.Ⅰ、Ⅱ和Ⅲ。 答案是C。

题干:?(西部?贫困)? ?奖学金

= 奖学金 ? (西部?贫困)

只有Ⅱ和Ⅲ说明上述决定没有得到贯彻。

33. 戒毒所收容了一批当地吸毒犯。其中发现有艾滋病毒感染者。另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当地艾滋病毒感染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感染途径,按其感染率,第一位是静脉注射吸毒,其次是同性恋,再次是卖淫嫖娼。除此以外,没有其它感染途径。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并且上述统计数据是准确反映事实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Ⅰ.该批吸毒犯中有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 Ⅱ.该批吸毒犯中有同性恋者。 Ⅲ.该批吸毒犯中有卖淫嫖娼者。

A. Ⅰ、Ⅱ和Ⅲ。B. 仅Ⅰ和Ⅲ。C. 仅Ⅱ和Ⅲ。D. 仅Ⅰ和Ⅱ。 E.Ⅰ、Ⅱ和Ⅲ都不一定真。 答案是E。

由(A或B或C)真,推不出A、B和C中任何一个必定真。

34.不可能有作案者没有作案动机,但不一定作案者都有作案时间。 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A.作案者都必然有作案动机,但有的作案者可能没有作案时间。 B.作案者都必然有作案时间,有作案动机的不一定都作案。 C.作案者都可能有作案动机,不作案者不一定没有作案时间。 D.有作案动机的都可能是作案者,有作案时间的可能不是作案者。 E.可能有作案者没有作案动机,但作案者一定都有作案时间。 答案是A。

不可能有的作案者没有作案动机 = 必然所有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 不必然所有作案者都有作案时间 = 可能有的作案者没有作案时间

35. 为参加大学生辩论赛,某高校在P、Q、R和S四名候选人中选拔辩手。 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1)P必须入选。

(2)如果P和Q都入选,那么R要被淘汰 (3)R和S不能都淘汰。

(4)只有P被淘汰,S才入选。

由上述断定可推出被淘汰的候选人是

A.仅S和R B.仅S和Q C.仅R和Q D.仅S、R和Q E.仅S。

答案是B。 (1) P

(2) (P?Q)? ? R (3) ?(?R??S)

= R ? S (4) S ? ?P

推导:由(1)和(4),得:?S 由?S和(3),得:R 由R和(2)得?P??Q 由?P??Q,和(1),得?Q

36. 某一城市有两大支柱产业,传统手工业和旅游业。发展传统手工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污染,从而破坏生态环境。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 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 A.市政府应大力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这城市实际上既不具备发展传统手工业,也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 C.应该用其他产业代替传统手工业和旅游业。 D.如果生态环境破坏了,传统手工业就不能发展。 E.这城市无法同时发展传统手工业和旅游业。 答案是E。

题干概括:发展传统手工业 ? 破坏生态环境? ?发展旅游业

37.小王参加了某公司招工面试,不久,他得知以下消息:

⑴公司已在他与小陈至少录用了一人。 ⑵公司可能不录他。 ⑶公司一定录用他。 ⑷公司已录用小陈。

其中两条消息为真,两条消息为假。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为真? A.公司已录用小王,未录用小陈 B.公司未录用小王,已录用小陈 C.公司既录用了小王,又录用了小陈 D.公司既未录用小王,也未录用小陈 E.题干的条件会推出互相矛盾的结论。 答案是A。

(2)和(3)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此,(1)和(4)一真一假。如果(4)真,则(1)真,因此,(4)假,(1)真。可得公司已录用小王,未录用小陈。

38.在印度发现了一群不平常的陨石,它们的构成元素表明,它们只可能来自水星金星和火星。由于水星靠太阳最近,他的物质这可能被太阳吸引而不可能落到地球上,这些陨石也不可能来自金星,以为金星表面的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摆脱它和太阳的引力而落到地球上,因此,这些陨石很可能是某次巨大的碰撞后从火星落到地球上的。 上述论证方式和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A.这起谋杀或是谋财,或是仇杀,或是情杀。但作案现场并无财物丢失;死者家属和睦,夫妻恩爱,并无情人。因此,最大的可能是仇杀。

B.如果张甲是作案者,那必有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张甲确有作案动机,但没有作案时间。因此,张甲不可能是作案者。

C.此次飞机失事的原因,或是人为破坏,或是设备故障,或是操作失误。被发现的黑匣子显示,事故原因确是设备故障。因此,可以排除人为破坏和操作失误。

D.所有的自然数或是奇数,或是偶数。有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因此,有的自然数是偶数。

E.金属都导电,电脑操作间的地板或是木质的,或是塑料的,木材和塑料都不是金属。因此,电脑操作间的地板是绝缘的。 答案是A。

题干的论证形式是:

p或者q或者r p不成立 q不成立

--------------------

因此,r

A项与题干具有相同的论证形式。

其余各项与题干的论证形式均不相同。例如,C项的论证形式是

p或者q或者r q成立

-------------------- 因此,p和r都不成立

39.虚名和实利不可兼得。

以下哪项和上述断定的含义最为接近? A.宁取实利,不图虚名。

B.如果图虚名,则不可得实利。 C.如果不图虚名,则可得实利。 D.实利如同虚名,可望而难及。 E.智者谋实利,愚者图虚名。 答案是B。

?(虚名?实利)(题干)

= ?虚名? ?实利

= 虚名? ?实利 (B项)

40.只要前提真实且逻辑推理结构有效,则结论必然真实。 根据以上判断,以下哪几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 I.结论真实且前提真实,但逻辑结构是无效的。

Ⅱ.逻辑推理结构有效且结论真实,但前提是虚假的。 Ⅲ.前提虚假且逻辑结构无效,但结论真实。 Ⅳ.前提虚假且逻辑结构无效,结论也是虚假的。

A.Ⅰ、Ⅱ、Ⅲ和Ⅳ。 B.仅Ⅰ和Ⅳ。C.仅Ⅰ、Ⅱ和Ⅳ。 D.仅Ⅰ、Ⅲ和Ⅳ。 E.仅Ⅳ。 答案是A。

题干:(前提真实?推理有效)?结论真实

如果题干断定成立,只有一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即:前提真实且推理有效,但结论虚假。四个复选项都不是这种情况,因此,都可能出现。

41.方宁:谁也搞不清甲型流感究竟是怎样传入中国的,但它对我国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这种疫病在今秋继续传播蔓延,那么,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将是不可挽回的。

余涌:因此,要想挽回这种损失,只要阻止疫病的传播就可以了。 以下哪项陈述与方宁的断言不矛盾而与余涌的断言矛盾? A、疫病传播被阻断而国民经济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B、疫病继续传播而国民经济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C、疫病传播被阻断而国民经济未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D、疫病的传播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国民经济没有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E.疫病传播被阻断或国民经济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答案是A。

方宁:传播?损失 余涌:?传播??损失

= 损失?传播 A. ?传播?损失

A和余涌的断定矛盾,和方宁的不矛盾。

42.干旱和森林大火导致俄罗斯今年粮食歉收,国内粮价快速上涨,要想维持国内粮食价格稳定,俄罗斯必须禁止粮食出口。如果政府禁止粮食出口,俄出口商将避免损失,因为他们此前在低价位时签署出口合同,若在粮价大幅上涨时履行合同将会亏本。但是,如果俄政府禁止粮食出口,俄罗斯奋斗多年菜获得的国际市场将被美国和法国占有。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如果俄罗斯今年不遭遇干旱和森林大火,俄政府就不会禁止粮食出口。 B.如果今年俄罗斯维持国内粮食价格稳定,就会失去它的国际粮食市场。 C.俄罗斯粮食出口商为避免损失积极游说政府,促使其制定粮食出口禁令。 D.如果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其国内的粮食价格就不会继续上涨。 E.以上各项均不一定为真。 答案是B。

题干断定:

(1)干旱和森林大火 → 粮价快速上涨

(2)粮食价格稳定→ 禁止粮食出口→ 出口商将避免损失 (3)禁止粮食出口→ 失去它的国际粮食市场

由(2)和(3)可得:粮食价格稳定→失去它的国际粮食市场

43.上海人不都讲究穿,但东北人都不讲究穿。

如果已知上述第一个断定真,第二个断定假,则以下哪项据此不能确定真假? Ⅰ 上海人都讲究穿,但有的东北人不讲究穿。 Ⅱ 有的上海人讲究穿,而东北人都讲究穿。 Ⅲ 上海人都不讲究穿,但有的东北人也讲究穿。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Ⅰ和Ⅱ和Ⅲ。 答案是D。

以√表示真,×表示假,?表示不定。

题干断定:上海人不都讲究穿√,东北人都不讲究穿×,由两组对当关系,可得 Ⅰ 上海人都讲究穿×,有的东北人不讲究穿? Ⅱ 有的上海人讲究穿?,东北人都讲究穿? Ⅲ 上海人都不讲究穿?,有的东北人也讲究穿√

Ⅰ能确定为假,Ⅱ和Ⅲ均不能确定真假。注意,复选项中的“,”号,断定的是“且”。

44.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事故。现场的人有以下的断定: 矿工1:发生事故的原因是设备问题。

矿工2:确实是有人违反了操作规范,但发生事故的原因不是设备问题。 矿工3:如果发生事故的原因是设备问题,则有人违反了操作规范。 矿工4:发生事故的原因是设备问题,但没有人违反操作规范。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 A.矿工1的断定为真。 B.矿工2的断定为真。

C.矿工3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操作规范。 D.矿工3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操作规范。 E.以上各项都不可能为真。 答案是D。

题干断定:

矿工1:设备问题

矿工2:违规操作? ?设备问题 矿工3:设备问题?违规操作 矿工4:设备问题? ? 违规操作

矿工3和矿工4矛盾,必有一真。得矿工1和矿工2假。由矿工2假,得:不是违规操作或是设备问题,又由矿工1假,得:不是设备问题;因此得:不是违规操作。由矿工1假,得矿工4假,因此矿工3真。

45.卡车只在晚上8点以后才上路行驶。酒后开车的司机都不开车灯。面包车晚上8点以后都不上路行驶晚上8点以后路上行驶的车都开着车灯。有的军车晚上8点以后上路行驶。

如果以上命题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A.面包车司机酒后开车。 B.面包车在行驶中开着车灯。 C.司机酒后开车撞上了卡车。 D.军车司机酒后开车。 E.军车在行驶中没开车灯。

答案是C。

分析:酒后开车?不开车灯? 并非晚上8点以后 ? (撞的)不是卡车

46. 并非雅典奥运会既成功又节俭。

如果上述判断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真? A.雅典奥运会成功但不节俭。 B.雅典奥运会节俭但不成功。 C.雅典奥运会既不节俭也不成功。

D.如果雅典奥运会不节俭,那么一定成功了。 E.如果雅典奥运会成功了,那么一定不节俭。 答案是E。

47.某中学对所有教职员工进行了常规体检。老师们对体检结果作了如下猜测;

王老师:所有人的体检都合格了。 丁老师:所有人的体检不会都不合格。 赵老师:校长不合格。 田老师:有人体检不合格。

体检结果只有一个人的猜测与事实不符,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王老师猜错了,校长体检合格了。 B. 丁老师猜错了,校长体检合格了。 C. 赵老师猜错了,校长体检合格了。 D. 田老师猜错了,校长体检不合格。 E.王老师猜错了,校长体检不合格。 答案是E。

王和田矛盾,必有一假。因此,丁和赵都真。由赵真,得:王老师猜错了,校长体检不合格。

48.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这样的万能钥匙是不可能存在的。

以下哪项和题干断定的意思完全相同? A.任何钥匙都必然有它打不开的锁。

B.至少有一把钥匙必然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 C.至少有一把锁天下所有的钥匙都必然打不开。 D.任何钥匙都可能有它打不开的锁。

E.至少有一把钥匙可能打不开天下所有的锁。 答案是A。

不可能一把钥匙能打开天下所有的锁 ?可能 有 钥匙 能打开天下 所有 的锁 = 必然 所有 钥匙 都 有 锁 它打不开。

49.中国要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必须有一流的教育。只有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中国才能作出应有的国际主义贡献。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意思,除了

A.中国难以作出应有的国际主义贡献,除非拥有一流的教育。 B.只要中国拥有一流的教育,就能作出应有的国际主义贡献。

C.如果中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就不会没有一流的教育。

D.不能设想中国作出了应有的国际主义贡献,但缺乏一流的教育。

E.中国面临选择:或者放弃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或者创造一流的教育。 答案是B。

题干概括: 贡献 ? 实力 ? 教育

A. ?教育??贡献

B.教育?贡献 × C.实力 ? 教育

D.?(贡献??教育) = ?贡献 ? 教育

= 贡献 ? 教育 E.?贡献 ? 教育 = 贡献 ? 教育

50.某高校新生入学后进行了专项体检。关于肝功能的检查情况有以下几种判断:(1)所有新生的肝功能都正常。(2)有些新生的肝功能正常。(3)有些新生的肝功能不正常。(4)李刚的肝功能正常。后来经过详细检查,发现以上断定中只有两个正确。 以下哪项能够从上文中必然推出?

A.所有新生的肝功能都正常。 B.李刚的肝功能正常。

C.有些新生的肝功能不正常。 D.所有新生的肝功能都不正常。 E.没有一名新生的肝功能有问题。 答案是C。

(1)和(3)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此(2)和(4)一真一假。如果(4)真,则(2)真,因此,(4)假,(2)真。由(4)假,得:李刚的肝功能不正常,得:有些新生的肝功能不正常。

51.篮球队教练规定,如果一号队员上场,而且三号队员没有上场,那么,五号与七号队员中至少要有一人上场。

根据上述规定,再加上以下哪项条件,能推出一号队员没有上场? A.三号队员上场,五号、七号队员没上场。 B.三号队员没上场,五号、七号队员上场。 C.三号、五号、七号队员都没上场。 D.三号、五号、七号队员都上场了。

E.三号、五号队员上场,七号队员没上场。 答案是C。

52.只要诊治准确并且抢救及时,那么这个病人就不会死亡。 现在这个病人不幸死亡了。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对这个病人诊治既不准确,抢救也不及时。 (B)对这个病人诊治不准确,但抢救及时。 (C)对这个病人诊治是准确的,但抢救不及时。

(D)如果这个病人死亡的原因是诊治不准确,那么,抢救不及时不会是原因。 (E)如果这个病人的诊治是准确的,那么,造成他死亡的原因一定是抢救不及时。 答案是E。

53.周、吴、郑、王中有且只有一人登上过紫雾峰,记者采访时,他们说了以下的话。 周:登上紫雾峰的是郑。

郑:我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我攀登过紫雾峰,但没有登顶。

王:在攀登紫雾峰时,我是吴的候补,如果他没登顶就是我登顶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错了,则以下哪项必然成立? A.吴或者周登上过紫雾峰。 B.王登上过紫雾峰。

C.不能推出谁登上过紫雾峰。 D.郑登上过紫雾峰。 E.以上断定都不一定成立。 答案是B。

周和郑的话互相反对(注意:不是互相矛盾),必有一错,因此,吴和王都真。

54.20世纪初的政治哲学家中不乏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这类政治哲学家无一不受到罗莎·卢森堡的影响。而受罗莎·卢森堡影响的人都不主张极权主义。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Ⅰ.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家都不主张极权主义。

Ⅱ.20世纪初不主张极权主义的政治哲学家都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

Ⅲ.20世纪受罗莎·卢森堡的影响的政治哲学家或者是社会主义者,或者是共产主义者。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D.只有Ⅰ和Ⅱ。E.Ⅰ、Ⅱ和Ⅲ。

题干断定: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政治哲学家?受卢森堡影响?不主张极权主义 在“?”表达式中,

由肯定前件可肯定后件,因此,Ⅰ一定为真。

由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因此,Ⅱ和Ⅲ不一定为真。

55. 某大学正在组建队参加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张珊和李思是两个候选辩手。甲说:“要么张珊入选。要么李四入选”。乙说:“张珊入选,或者李四入选”。组队结果说明,两人的预测只有一个成立。

上述断定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A. 张珊和李思都入选。 B.张珊和李思都未入选。 C.张珊入选,李思未入选。 D.张珊未入选,李思入选。

E. 题干的条件不足以推出两人是否入选的确定结论。

答案是A。

如果甲真,则乙真。因此,甲假,乙真。

由甲假,得“张和李都入选,或者张和李都不入选”。由乙真,得不可能张和李都

不入选。因此,张和李都入选。

56.公司有人建议,只要员工都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不迟到,公司就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如果有人迟到那么,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全部被扣除。公司采纳了建议,结果还是有员工迟到,但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

如果上述陈述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必定是真的? A.小刘从未迟到过。

B.其他员工没有拿到奖金。

C.迟到的人不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D.公司绝大多数人都在承诺书上签字了。 E.公司有人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字。 答案是E。

题干:(都签字 ? 有人迟到)? 都扣除奖金

有人迟到 ? ?都扣除奖金 推导①:

(都签字 ? 有人迟到)? 都扣除奖金 ?都扣除奖金

------------------------------------------- ? 都签字 ? ?有人迟到 推导②

? 都签字 ? ?有人迟到 有人迟到

------------------------------------------- ? 都签字

57.信息时代,媒体的作用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越来越敏感。一个优秀记者,最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优秀的记者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还要充分具备刻苦无怨的敬业精神,具备启发大众正义嗅觉的理念,正是这些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能力,支撑着优秀记者“横眉冷对千夫者,俯首甘为孺子牛”。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也一定是真的? A.不如实反映社会现象的记者不会被公众接受。 B.记者工作需要高尚的品德。

C.优秀记者应该对社会文明有积极导向作用。 D.优秀记者需要刻苦无怨的敬业精神。 E.只要是优秀的记者就能得到公众的认可。

答案是A。

题干断定:得到公众认可?实事求是

= ? 实事求是? ?得到公众认可 (A项)

58.如果甲贪污巨款或窝藏赃款,那么他一定和乙订立了攻守同盟。可事实上甲、乙互相指证的犯罪事实都是成立的,乙还揭发甲和丙共同占用巨额公款投入股市的重大犯罪。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成立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甲和丙用公款投入股市的收益必须依法没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b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