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188套重组优化卷》高考生物总复习 - 单元二 细胞代谢(

更新时间:2024-06-10 00: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元二 细胞代谢 课时考点6 酶和ATP

1.(2016·全国课标卷Ⅰ,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2.(2014·全国卷)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4.(2016·全国课标卷Ⅱ,29)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5.(2016·江苏卷,8)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管1%焦性没号 食子酸/mL 1 2 3 4 2 2 2 2 2% H2O2 /mL 2 2 2 2 缓冲液/mL 2 - - - 过氧化物酶溶液/mL - 2 - - 白菜梗提取液/mL - - 2 - 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 - - 2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表明白菜梗中无氧化物酶

6.(2016·海南卷,3)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7.(2015·海南卷,T4)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8.(2015·海南卷,T3)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9.(2014·高考福建卷,T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C.RNA

B.RNA聚合酶 D.逆转录酶

10.(2014·四川卷,1)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11.(2013·安徽卷,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 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12.(2013·四川卷,4)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13.(2013·海南卷,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14.(2013·海南卷,4)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 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15.(2015·重庆卷)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① ② 加样 加缓冲液/mL 红粒管 0.5 mL提取液 1 1 白粒管 0.5 mL提取液 1 1 对照管 C 1 1 ③ 加淀粉溶液/mL ④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步骤2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显色结

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处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选择题

1.(2016·齐鲁名校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

B.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C.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 min,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液

2.(2016·河南七校一联)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影响 C.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专一性 D.酶可以成为酶促反应的底物

3.(2016·河南郑州质测)根据以下关于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试管 3%过氧化氢溶液 a 2 mL b 2 mL c 2 mL d 2 mL 加2滴处理措施 不作任何处理 置于90 ℃水浴杯中 加2滴3.5%的FeCl3 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 实验结果 - + ++ ++++ 注:“-”表示无气泡产生;“+”的数量表示气泡产生多少。 A.a和d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c和d是对比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类型 C.a、c对照说明FeCl3具有催化作用 D.a、c、d不能说明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4.(2016·江西协作体联考)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D.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

5.(2016·辽宁抚顺一模)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若想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6. (2016·石家庄一模)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后,生成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若①②③表示温度,则一定是①>②>③ B.若①②③表示酶的浓度,则一定是①>②>③ C.若①②③表示pH,则一定是①>②>③ D.若①②③表示底物浓度,则一定是①>②>③

7.(2016·渭南名校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酶不能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D.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8.(2016·潍坊统考)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B.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C.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

D.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9.(2016·东北三省三校联考)下图表示底物和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机理,据图分析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位点是酶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位点 B.抑制剂1和抑制剂2都能抑制酶的活性 C.增加底物浓度不会减弱抑制剂1的抑制作用 D.抑制剂2会使酶不能与底物分子结合

10.(2016·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调考)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B.曲线Ⅰ作为对照实验

C.化合物X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11.(2016·临沂一模)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TP中的碱基与构成DNA的碱基“A”不是同一种物质 B.细胞呼吸释放的化学能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夜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可来自线粒体 D.人体剧烈运动时,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加快

12.(2016·辽宁大连联考)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 B.可为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13.(2016·河南洛阳统考)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B.有些酶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14.(2016·河北三市二联)有关酶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消耗ATP B.ATP的分解需要酶参与 C.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消耗ATP D.细胞合成ATP需要酶的催化 二、非选择题

15.(2016·山东泰安联考)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组别 步骤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Ⅱ.取8只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 min Ⅲ.另取8只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 min 1 20 10 酶A 2 30 10 酶A 3 40 10 酶A 4 50 10 酶A 5 20 10 酶A 6 30 10 酶A 7 40 10 酶A 8 50 10 酶A Ⅳ.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 min 实验结果: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酶A在________℃条件时活性较高。

(3)此实验通过检测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

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________℃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6.(2015·西安质检)请回答下列有关ATP的问题。

(1)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3 s以内的能量供给。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中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_加强,释放更多________,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从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够溶于水,作为一种药物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据此,你认为在人体消化道中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ATP水解酶;ATP的药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体内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实验中,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________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________与否以后,再滴加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考点7 细胞呼吸

1.(2015·课标卷Ⅱ,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2014·课标全国卷Ⅱ,T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3.(2013·课标Ⅱ,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4.(2016·北京卷,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 )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需要酶的催化

5.(2016·江苏卷,23)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下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6.(2015·上海卷,11)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酒精 ②CO2 ③H2O ④ATP ⑤乳酸 ⑥H+ A.⑥⑦⑤① C.④⑦②①

B.③②①⑤ D.③④②⑤

⑦丙酮酸

7.(2015·上海卷,28)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

8.(2014·重庆卷,5)下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9.(2013·海南卷,9)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10.(2015·安徽卷,29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_______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 ℃和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014·海南卷,26)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__。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12.(2013·高考山东卷,T25)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______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_______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13.(2013·广东理综,29)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

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所示。

(1)向发酵瓶中加入5 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一、选择题

1.(2016·辽宁大连联考)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产生,第二阶段有[H]的消耗 D.相同质量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

2. (2016·海南七校一联)如图是某动物体细胞呼吸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4、6分别是水和氧气 B.3产生于线粒体基质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D.植物细胞也能进行该过程

3.(2016·河北唐山模拟)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氧气参与连续氧化的全过程 C.该过程产生的水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 D.光合作用为该过程的可逆反应

4.(2016·河南郑州质测)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D段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将被大量消耗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5.(2016·湖南长沙模拟)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 B.有氧条件下,过程①②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 D.用18O标记C6H12O6,在物质丙中可检测到18O

6.(2015·湖南娄底联考)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B.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H]的积累 C.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

D.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变绿再变蓝

7.(2015·湖南湘中名校二模)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8.(2015·山东临沂模拟)在a、b、c、d四种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物除了CO2还有酒精 B.b条件下,产生的CO2只来自线粒体

C.c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的2/3 D.d条件下,O2参加反应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

9. (2015·石景山检测)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1 ℃的冷库内贮藏,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从采摘后算起每10 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 d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 d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10.(2016·豫南九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无氧、干燥的环境细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储藏

B.马拉松比赛中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C.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增强免疫能力 11.(2015·福建泉州市3月质检)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 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 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 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

12.(2015·湖北教学合作校联考)下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μL·g-1·h-1)]: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 B.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 C.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前先浸泡,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含水量 D.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有关而与功能无关 二、非选择题

13.(2016·许昌三市联考)下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途中的Ⅰ、Ⅱ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 (2)

A

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表明该细胞只能进行________,不能进行________,由此推断该细胞可能是棉花的________部位细胞。

(4)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________mol葡萄糖。 14.(2016·石家庄一模)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萌发的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开始后观察着色滴的变化。

(1)20%的NaO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小麦种子,如果装置1中的着色滴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装置2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如果装置2中着色滴移动,开始一段时间内移动速度逐渐加快,则说明小麦种子________。

(3)若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玉米种子,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1、2的液滴都不再移动,且玉米种子仍保持生物活性,则可推测此时的细胞呼吸产物是________。

(4)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6·长春二检)如图是采摘后的几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果实呼吸速率的变化是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数值来表示。 (2)随着摘后天数的增加,4种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标志着果实开始衰老,不耐贮藏,则图中最不耐贮藏的果实是________。为了延长摘后果实的贮藏时间,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答出两点)。

(4)已知果实中含有淀粉等贮藏物质,摘后10天,由于________,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起香蕉果实呼吸速率急剧上升。

(5)研究发现,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是因为脱落酸的积累诱发了________的生成,进而使呼吸速率加快,促进果实的成熟与衰老。由此说明,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考点8 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光合作用的过程

1.(2016·全国课标卷Ⅱ,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2.(2014·新课标Ⅰ,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2013·新课标卷Ⅱ,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4.(2016·江苏卷,17)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 5.(2016·天津卷,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

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 A.红光,ATP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C.绿光,[H]下降 D.绿光,C5上升

6.(2015·安徽卷,2)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7.(2015·四川卷,1)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A.Mg2+吸收 C.光能转换

B.O2扩散 D.DNA复制

8.(2015·上海卷,21)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B.没有加入碳酸钙 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 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

9.(2015·江苏卷,21)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10.(2015·福建卷,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

14

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11.(2016·浙江卷,30)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请回答: (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H2O在光反应中裂解为________。 (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14C的三碳化合物是________,该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________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3)给某植物提供C18O2和H2O,释放的氧气中含有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

(4)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________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的温度由25 °C降去5 °C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________(选填:<、≤、=、≥、>)25 °C。

12.(2014·福建卷,26)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8

O是由于________,H182O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________。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______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______和________。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

13.(2015·广东理综,26)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

pH值 桃树 腊梅 木樨 5.8(对照) 2.20(100) 3.65(100) 1.07(100) 4.0 2.19(99.55) 3.58(98.08) 1.07(100) 3.0 2.13(96.82) 3.44(94.25) 1.05(98.13) 2.0 1.83(83.18) 2.95(80.82) 0.96(89.72) 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

(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________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

-呈________色,酸雨中的SO24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产物)

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________,最后导致(CH2O)生成减少。

(2)由表可知:①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的程度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想要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光反应中产生的O2扩散到临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和D点相比,C点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填“较低”、“较高”或“相等”)。

(3)由图3可知,与________作用相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相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昼夜不停地照光,图3植物在温度为________条件下,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若在此温度条件下,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处理,则该植物在24小时内积累的葡萄糖为________m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2.(2016·福建质检)某科研小组研究LSV(一种病毒)对百合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气孔导度描述气孔开放程度;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上,可用________试剂提取。

(2)净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________的变化来计算。实验结果表明,LSV侵染的百合比健康百合净光合速率低。根据表格信息,从光反应和暗反应

的角度,分析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LSV对百合细胞呼吸是否有影响,请补充完成以下的实验思路:

将健康百合与LSV侵染的百合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密闭装置中,______________。

课时考点9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应用

1.(2016·全国课标卷Ⅲ,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可推测,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2014·课标卷,29)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3.(2016·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4.(2016·四川卷,5)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

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5.(2016·江苏卷,32)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________,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________。

(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________,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________(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

(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________的合成。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

(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________。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________,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________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6.(2014·安徽高考)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与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与15 d幼苗相比,30 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CO2固定的部位。

(3)某同学测定30d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3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2.1 mg·g-1、3.9 mg·g-1和4.1 mg·g-1。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4·山东卷,26)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上。需先用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6·齐鲁名校联考)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b~c,曲线Ⅱ、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2.(2016·豫南九校联考)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一致 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过强抑制了光合作用 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3.(2016·北京海淀模拟)下图为桑叶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水分充足时桑叶没有出现“午休”现象 B.曲线Ⅱ双峰形成与光照强度的变化有关 C.导致曲线Ⅲ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桑叶“午休”程度

4.(2016·河南洛阳统考)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肉细胞的生理指标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物种 指标 光补偿点(千勒克斯) 光饱和点(千勒克斯) 马毛松 7 11 苦槠 3 6 石栎 1.5 3.3 青冈 1 2.5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7千勒克斯,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6千勒克斯,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二、非选择题

5.(2016·河北三市二联)如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叶肉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C5的含量将________。

(2)c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在该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不考虑其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每小时固定的二氧化碳为________mL,叶绿体释放的氧气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6·湖南株洲质检)如图1是某高等绿色植物成熟绿叶组织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该植物在________点之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当CO2浓度由C变为D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下降”、“不变”或“升高”)。 (2)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在适宜温度下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2。请据此回答:

①请为该实验确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________,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当地增加光照强度重复此实验,b点将向________移动。

(3)试提出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光能的一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aw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