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最新版)_ss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6:34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经典版)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秦统一六国 商鞅变法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基础;嬴政重用人才、奖励军功、远交近攻、诉诸战争,前231-221年攻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交通 措 施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统一度量衡、货币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影 响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文化发展 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奠定基本疆域 促进交通发展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三、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1、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其最大历史贡献。 2、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多项举措有利于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 3、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 总: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课标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识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运用)。 一、“贞观之治”—— 吸取隋亡教训,用贤纳谏、轻徭薄赋、疏缓刑罚,完善政治、经济制度,较快形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即“贞观之治”。 表现:(1)制度建设 ①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②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③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2)重用人才,从谏如流 ①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如重用原是太子李建成属官的魏征);办学科举,广开才路。 ②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房玄龄,杜如晦);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纳谏如流,奖罚分明。 ③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 (3)慎用刑法 (4)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5)民族政策 ①平定边疆:平定东突厥,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平定西突厥。 ②加强管理 □在东突厥旧地设置羁縻府,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 □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 □西南西北很多少数民族首领被册封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③和亲政策: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 ④民族政策:有效的军事征服,实行怀柔政策、和亲政策。——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⑤意义:巩固了唐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关键作用,为“开元盛世”奠定初步基础。2、册封、会盟、和亲、设置羁縻府州和都护府等开明民族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和唐政权政治关系的发展,使统一多民族国家迈入鼎盛时期。3、对外政策开放,使唐文化增添了开放多元的色彩。 总:尽管唐太宗贤明、审慎难以贯彻始终,但其文治武功为大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唐太宗对自己的这一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及影响 措 施 平定“三藩” 收复台湾 抗击沙俄入侵 三征噶尔丹 册封五世班禅 影 响 历时八年,终获全胜 剿抚并用,有利安定 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抗击了沙俄的侵略,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结 论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述:1、清除分裂、割据势力:①西南:平定“三藩之乱”;东南:击败郑氏政权,设台湾府归属中央;北方: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新疆、蒙古的统治。②加强民族团结:与蒙古各部会盟;册封西藏和蒙古地区的四大宗教领袖;尊孔崇儒,开科取士笼络江南士子。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认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评:康熙帝在位60年,平三藩、定台湾;消灭噶尔丹,统一回部;加强了对新疆、西藏的管辖;缓和了汉满族矛盾;遏制了沙俄的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这有力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的生平:

(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 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 后 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2、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 影响? A、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 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 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何事 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互相限制。 B、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C、教育: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 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3、 地位和影响: A对中国:

(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影响深远。

(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3)“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

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C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第二课 柏拉图

一、柏拉图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 1.理念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① 世界: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事物的概念或实质———真实、永恒

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物质或现象———虚假、变幻

②对立:理性世界—感性世界

③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习即是回忆。

2.理想国(政治思想):代表作:《国家篇》(曾译《理想国》): (1)、一个理想的国家应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第一等级是统治者,他们的美德是智慧;第二等级是武士,他们的美德是勇敢;第三等级是劳动者,他们的美德是自制。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 (2)、统治者应具有智慧,也只有哲学家才具有智慧,所以理想的统治者是“哲学家王”。 (3)、实现的方法:一是对统治者从小就开始提供严格的完善的教育,掌握哲学。二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与家庭,一心为公;而被统治者可以拥有适当的私有财产,但不能拥有财产。 评价:

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最早的乌托邦思想。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 二、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土多德

[课标要求]: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 1、柏拉图学园的“头脑”:家庭出生奠定良好素养;形成了接近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2、博学家:“百科全书式学者”,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3、教师生涯: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创办吕克昂学园。 二、基本主张

1、 对知识进行分类,划分不同的学科 2、 追求真理,挑战权威: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3、 从自然入手分析人的本质,指出理性是人的本质。“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4、在政治上: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

在政体上倾向于民主制;提出中道原则,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

5、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

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6、逻辑学:提出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7、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三、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 2、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

3、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第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标要求]: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原因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 ③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

④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⑤群众基础:清教徒运动 ⑥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2、革命经过(1)爆发标志: 1640年新议会召开 (2)进程:①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 ②两次内战时期(1642—1648)

③共和国时期(1649—1660)(革命高峰)

护国主时期(克伦威尔1653-1658 (理查1658—1660) 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⑤光荣革命 (1688) (革命结束)

——体现了资产阶级、新贵族 和封建旧贵族的妥协 二、克伦威尔活动 (一)“新贵族”时代 1、出生和求学时期:

2、继承父业并成长为新贵族议员: 3、参与反对专制王权活动: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二)在战争中的克伦威尔 1、组织骑兵军

2、克伦威尔主要的军事活动:

(1)1644年率军在 马斯顿荒原 战役中打败王军,并赢得“ 铁骑军 ”称号

(2)1645年,又率领以 铁骑军 为核心组成 新模范 军在 纳西比 战役中歼灭王军主力。与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

(3)1648年春,王党反扑,克伦威尔平定了叛乱,又一次结束内战。 3、结果

(1)战胜王军,结束内战

(2)处死国王 查理一世 ,结束封建王权的统治 (3)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护国公及其统治 1、担任护国公

(1)原因:A、革命刚成功,社会动荡不安,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得利益。

B、共和制处在不成熟阶段,封建君主思想并没有彻底批判,旧势力没有彻底铲除

C、克伦威尔本人独断专行,好大喜功,因此,1653年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 2、统治:

对内:⑴多次解散 议会 ,建立起了 军事独裁统治 ;

⑵政治镇压 平等派和掘地派 建立有序的 行政机构 、

经济: 鼓励发展工商业 法律: 减轻严酷法律 宗教: 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对外:⑴远征 爱尔兰、苏格兰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也加剧了民族矛盾;

⑵颁布 《航海条例》 ,打败荷兰,维护了英国的海外利益,有利于英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施展外交才华,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签订商约,巩固英国的 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三、克伦威尔评价

1、肯定之处: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①军事上: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③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扩大了英国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

④经济上:积极运用军事、外交手段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并积极发展工商业。 2、缺点与局限

①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②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人们不满,社会动荡。 3、总体评价:功大于过

①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②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课标要求]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一、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性质: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一)原因

1、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2、导火线(直接原因):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 (二)经过(1775—1783年)

①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华盛顿参加反英,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② 1775年,莱克星顿打响第一枪。华盛顿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整

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③ 1776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成立。

④ 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⑤ 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主持制订宪法 (一)背景

1、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做国王。 2、独立后的美国处于混乱状态。

3、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时间: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推选为会议主席。 (三)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 ①联邦制 ②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共和制 △《联邦宪法》——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四)影响

1、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有利于美国民主政治的形成 2、对外:有能力保卫国家安全;有利于扩大海外市场

三、首任总统(1789年,华盛顿在纽约就任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一)第一届任期(1789~1793)(既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制度,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 1、形势:联邦政府羽翼尚未丰满,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陆海军名不副实。 2、措施

(1)政治: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2)经济: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3)改善同英国关系,与印第安人友好相处。 (二)第二届任期(1793~1797) 1、巩固第一届任期的成果。 2、“严守中立”,避免介入欧洲事务。 3、推进“西进运动”。 (三)引退(1796)

1、对后继者谆谆教诲。

2、确立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不要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3、创立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 五、评价: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一)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大陆军赢得了北美的独立。 (二)反对专制制度,主持制定了1787年的《联邦宪法》,创立民主共和制。

(三)成为美国的开国总统,在两届任期内,巩固、发展民主政治:创立总统否决制,完善总统制,开创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惯例。

(四)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其中前三点是历史评价,第四点是道德评价,请注意区分】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课标要求]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时间 拿破仑的军事起家 活动 1、 早期的拿破仑是一位炮兵少尉。 2、 1793年拿破仑在收复土伦战役中击败了王党势力,展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提名为少校,成为年轻的将军。 3、 1795年镇压巴黎保王党人的叛乱,成为“共和国的救星”。 1796年远征意大利,1797年击败了奥地利军队,打败了第一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的军事上台 1、1799年远征埃及的拿破仑回国发动了雾月政变,解散了议会,自任第一执政。 2、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的统治措施 拿破仑夺取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资产阶级的利益: 1、 政治上,在打击保王党势力、镇压基金的雅各宾派分子的同时,采取安抚政策。 2、 军事上,1800年打败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在马伦哥平原决战中,击败了奥军。 3、 在宗教方面上,与教皇签订了《教务专约》,也采取了宗教宽容政策。 4、 在经济上,废除了恐怖立法,恢复金融秩序,设立法兰西银行,推行币制改革。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5、 在法制上,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来巩固和捍卫大革命的成果。1808年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6、 在科研教育上,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重视科学研究。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帝国建立后,对外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1、1805年12月,法军在德意志境内的乌尔姆战役,歼灭奥军;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三皇会战)击败俄、奥联军,粉碎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2、1806年10月,拿破仑在耶拿战役中歼灭普军主力,攻入柏林,击败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评价:拿破仑早期的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地。 3、第四次反法同盟被击败后,拿破仑在欧洲大陆进行了军事扩张。1809年英国和奥地利组织了第五次反法同盟,7月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中打败奥军,开进罗马,囚禁了教皇,击败了第五次反法同盟。 4、1812年拿破仑征俄失败,是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13年英俄等组织了第六次反法同盟,10月在莱比锡战役中拿破仑被打败,1814年反法联盟攻入巴黎,拿破仑退位。被囚禁。 5、1815年拿破仑登陆法国,开始了百日王朝。欧洲国家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再次被打败,结束了政治生命。 评价:拿破仑后期的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拿破仑征服了欧洲许多地区,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其灭亡;但客观上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促进了当地的进步。 A、拿破仑最后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主要原因:

①法国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国内人民厌战。

②大陆封锁政策既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③两线作战,削弱了进攻的力量. ④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三、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重点复习)

1、身份: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功:(对内)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他对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前期作战捍卫革命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3、过:(对内)实行专制独裁,镇压人民反抗。(对外)后期作战主要是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争夺霸权,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总之,拿破仑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标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一、弃医从政,图谋救国(课外阅读) 二、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894年创办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标志。 2、1905年创办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极大地推 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斗争由各地团体各自为政走向统一领导,统一纲领,统一旗帜)。 【知识链接:三民主义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前提 ——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核心 ——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平均地权

评价:积极性: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 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帝,没有彻底反封。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这也是由其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911.10.10

2、1912.1.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3、1912.2.12 清帝退位,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4、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知识链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内容:①主权在民(实质意义: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②民族平等 ③天赋人权 ④三权分立 ⑤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意义:从法律上否定了独裁专制君权,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反映了人民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5、1912.4.1 四、捍卫共和

名称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原因 过 程 结果 力量悬殊和分散 而失败 袁被迫取消帝制 袁专制:刺杀宋教仁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及“善后大借款” 袁复辟帝制, 签订“二十一条”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第一次 段祺瑞拒绝恢复 遭滇、桂军阀排挤 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和国会 而失败 第二次 为了恢复 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和国会 1920年底,在广州重组军政府 陈炯明叛乱 而失败 五、促成国共合作 1、原因:

①三民主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屡遭失败,需要寻求新道路。 ②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 ③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中共三大(1923):决定党内合作方式加入国民党。 3、国民党一大(1924):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4、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新发展 “新”在反帝 “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族反对民族压迫,反对主义 满洲贵族的统治。 民权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主义 建立国民政府,国民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一律平等。 民生平均地权。 主义 (较为空洞) 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 “新”在更关注农民和工人 [来源:学科网ZXXK] 5、提出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与新三民主义关系: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执行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方式、途径、手段。

6、1924.抱病北上,商讨国事 7、1925.3.2逝世(植树节) 六、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近代中国面临民主危亡,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做了不懈的努力。

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遭到拒绝后,认识到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才是中国的自强之路。

创办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为了保卫辛亥革命果实,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是都失败了。

在他寻求新的出路时,接受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第2课圣雄甘地

[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 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过程

时间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战后(1919-1922)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0年 1. 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2. 1929经济危机,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 1930年的“食盐进军”,标志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战后 制造种姓矛盾,两面策略 原因 阿姆利则惨案(导火线) 内容 同英国政府不合二战后,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 “英国退出印度”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作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等到抵制英货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印度的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1)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结果 (2)1922年,发禁令,允许人民煮盐,停止不生村庄暴力事件合作运动 后,甘地宣布终止 6、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①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终印度取得了自治。 ②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未能使印度获得独立,反 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三、甘地人生结局

1、晚年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化解宗教纷争 2、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四、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一生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提出了以真理与非暴力学说为核心的甘地主义,并领导了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用不合作方式发动群众,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其经济收入锐减,加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推动了印度反英斗争的发展。

但也有其局限性,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变为革命,当群众运动超出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时,甘地立即作出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课标要求]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课标要求]简述列宁领导作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一、年轻的反叛者

二、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1、组织准备:1895,“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形。 思想准备:1900年,创办《火星报》——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 2、建党标志: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 ——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为首的布尔什

1、支持布鲁塞尔工人运动,马克思把钱赠给工人购买武器 2、在巴黎组成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投身欧洲1848年革命 3、直接领导和参加柏林的革命斗争 4、马克思亲自参加并领导了科伦工人联合会和民主协会 5、恩格斯在爱北斐特参加工人的武装起义 6、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 领导共产主义同盟 1、1947年,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 2、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 1、成立标志:1864年各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国际工人协会 领导成立第一国际 (马克思、恩格斯) 2、马克思为它起草《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 3、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流派,展开斗争,宣传社会主义 4、1876年,正式宣告解散 1、成立标志:1889年,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 领导成立第二国际 (恩格斯) 2、局限:没有制定纲领和章程;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没有创办机关刊物;作出的相应决议,自愿遵守,活动松散;修正主义盛行 3、1914年解散 1、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时间:1848年2月 意义:(1)、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理2、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论研究 3、合著《资本论》 (2)、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3)科学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建党学说和策略 (4)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 时间:1967年第一卷,恩格斯整理整理二、三卷 主题:对资本的论述 实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维克 思想体系)——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三、领导十月革命 1、理论指导

(1)一战爆发,撰写文章

A、背景:俄参加一战,经济恶化,矛盾激化,反战反沙皇运动不断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B、内容:指出战争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胜等 C、意义: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A、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

B、内容: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C、意义: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实际问题,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建设提供依据。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指导武装起义 2、实践指导: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详见必修一P127) 四、巩固新生政权(详见必修二P112) 1、短暂的和平建设 (1917—1918)

(1)背景:新生政权面临首要问题——结束战争,恢复经济。 (2)政策:A、外交: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B、政治: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首都设在莫斯科 C、经济:工作重心—由军事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公有

制恢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3)影响:暂时稳定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2、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 (1918—1920)

(1)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叛乱。为打退

国内 外反动势力,维护新政权,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军事方面。

(2)政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 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收归国有; 实行贸易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

② 作用: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

B、组建红军

C、唤起民众劳动与爱国热情

(3)影响: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巩固政权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详见必修二P112)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

(1)原因:战争结束后,列宁等领导人认为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 (2)特点:行政命令建设经济

(3)影响:损害农民利益——导致农民极大不满

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探索 2、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

(1)原因: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内容:A、粮食税代替余梁收集制;

B、自由贸易,开放市场取代贸易国有化;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D、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等 (3)特点:根据国情,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4)影响: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2)民族关系: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处理民

族问 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3)政权政党:实现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 以上是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与产物。

(1924年,列宁病逝。)

六、评价列宁

1、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4、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五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中国改革开放的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课标要求]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1913——1921年) 1、立志改造社会 2、毛泽东的思想转变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马克思主义 3、投身中国革命

A、1920年创办《湘江评论》,成为共产主义者。 B、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走上革命道路。

二、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1921——1949年) (1)建党时期(1921——1923年)

A、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走上革命道路。 B、一大后回到湖南从事建党和开展工人运动。 C、1923年参加中共三大,与国民党合作。 (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A、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B、从事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C、在广州和武汉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D、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坚持无产积极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3)国共对峙时期(1927——1937年)

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

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发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D、遵义会议

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成立三人军事领导小组,领导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A、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表《论持久战》,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 人民抗日武装,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开辟敌后抗日根 地,开展游击战争,使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系统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主义理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C、1942年领导开展整风运动,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D、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19年)

A、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参加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

B、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D、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国家学说,为新中国成立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E、1949年10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1956) 1、用3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

2、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实行三大改造,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农村——农业和手工业改造通过合作社方式,将个体经济引上集体经济道路。 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和平赎买方式,将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1956年底,完成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四、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1、正确探索

经济上:1956,发表《论十大关系》

政治上:1957,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2、失误探索

经济上: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政治上:发动文革(1966-1976),使左的错误达到顶峰。 五、发动文革(1966---1976) 六、评价毛泽东

1、功绩: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解放战争)取得

胜利, 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 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2、过失: 晚年“左”倾错误严重,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1927年,参加八七会议,任党中央秘书长,继续斗争 2、1929年,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红七军和红八军,任总政委 3、开辟左右江根据地,成为全国瞩目的根据地之一 4、在毛泽东努力下,被打击后,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并参加遵义会议 1、1937年抗战爆发,任一二九师政委,与刘伯承合作 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贡献 抗战时期 2、刘邓合作以太行山为依托,开辟抗日根据地 3、1938年初,在前线参与指挥了长生口、响堂铺等战役 4、粉碎“九路围攻” 1、1945年,刘邓指挥上党、平汉战役,有力配合了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时期 2、1947年,取得鲁西南大捷,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 3、1948年9月,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指挥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取得淮海战役胜利。 4、1949年3月,起草《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直接部署和指挥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①中共十二大:19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中共十三大:19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③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成熟。④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科学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⑥其它:外交思想:提出“和平”发展”两大主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高中数学 点击免费领取更多资料 www.daigemath.com

内容: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报告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领导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浦东,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3、致力于发展对外关系,实现中美,中苏关系正常化

4、特别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原则(道路、专政、领导、思想)。

5、1992年,南方谈话(影响深远,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被视为改革开放第二次宣言)

①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②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④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发展是硬道理,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胆子大) 意义: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在紧要关头为党和人民指 明了方向,成为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

6、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进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内涵: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与发展,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例。

备注:

本资料由呆哥数学亲自整理,如果需要更多的初中、高中、高考、中考干货资料,请按住CTRL并点击 www.daigemath.com 进行下载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a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