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磨玻璃密度高分辨率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更新时间:2023-08-13 09:50: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计学意义。

5%~10%。

临床研究

125

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被治愈,其余患者采用内科药物进行治疗,其中,89例患者出血情况得到控制,病情趋于稳定,治疗有效率达93.68%,6例患者死亡,其中4例由于出现原发病而死亡,另外2例,则由于对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无法控制而死亡,总病死率为6.32%。3 讨 论

UGIH主要是指导胃、肠、胰腺、食管等脏器的急性出血,引起UGIH的因素非常多,且相当复杂。本组所选的98例UGIH患者中,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占大部分,占总确诊患者的40.43%,其次是患有食管肿瘤的患者,占总确诊患者的30.85%。而造成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主要原因在于胃蛋白霉、胃酸,以及胃黏膜的相应机制的平衡受到了破坏而导致的,在情况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会出现大出血,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大致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消化性溃疡是引起消化道出血主要因素,通常,以对内科药物的使用为主要治疗途径,且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 潘靖华,彭庆丰,何长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下止血的

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260-261.

[2] 赵奎,徐辉,陈虹彬,等.急诊床边胃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

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6):403-404.[3] 林平,武正权,吴荣娟.气温与节气对上消化道出血影响的临床

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1):8-11.

[4] Pizzichini E,Leff J A,Reiss T F,et al.Montelukast reduces airway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in asthma: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Eur Respir J,1999,14(1):12-18.

肺磨玻璃密度高分辨率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罗庆纲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南区医院放射线科,黑龙江 大庆163414)

【摘要】目的 高分辨率CT(HRCT)下观察患者肺部磨玻璃密度对其诊断鉴别意义进行研究性探讨。方法 于我院呼吸内科选取52例肺部病变患者,进行HRCT检查后进行分析,其中针对患者磨玻璃密度进行研究,观察分布范围,边界变化,以及其他征象。分别有19例患者通过穿刺活检(11例)、气管镜(4例)、实验室(4例)检查后确诊,33例患者为临床确诊。结果 间质病变为主以磨玻璃密度阴影以及外周分布为主,观察边界多变现为模糊并伴有兼职病变征象。实质病变为主则表现为阴影的局限分布且边界清楚。另外,慢阻肺患者HR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外周或中央分布马赛克样,观察病灶区发现肺部小血管具有明显的增粗。结论 通气流血障碍性疾病和肺间质、实质病变可以通过HRCT检查对磨玻璃密度进行分析,在临床诊断和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病症具有一定帮助性可缩小诊断范围,便于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肺磨玻璃密度;HRCT;肺实质病变;肺间质病变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21-0125-02

肺磨玻璃密度为一种非特异性征象,其表现为肺密度轻度增高,目前尚未发现作为某种疾病的特异性表现。但是,肺磨玻璃密度表现的分布形态和相关伴随症状具有一定特点[1,2]。肺间质、实质为主的病变具有一定规则性,所以本次对52例患者进行HRCT检查后,对肺磨玻璃密度进行回顾研究探讨显示征象的相关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我院就诊的肺部病变表现有磨玻璃密度的患者52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37例,年龄16~69岁,平均(49.5±2.3)岁。间质病变17例(纤维化11例),给功能改变明显,兼并典型临床症状,均进行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期间进行肺部HRCT扫描2次以上。肺实质性病变21例(3例肺部水肿),慢阻肺14例。1.2 方法

①仪器及扫描:首先进行常规CT扫描,设定层厚8mm,间隔8mm,仰卧位吸气扫描。本次采用Picker PQ2000型CT机完成扫描工作,进行HRCT扫描参数设定为层厚1.5mm,130kV,200mAs,Sharp重建,FOV300mm,分别针对患者上叶尖段支气管层面、右上叶支气管、右中间段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等五个层面进行扫描。窗宽1600HU,窗位-600HU。主要观察肺磨玻璃密度和伴随征象。②肺磨玻璃密度情况判定:病变主要分布在外带为外周分布,中内带病变较多为中央分布。若累及双侧肺叶为弥漫分布,局限性单一

肺叶病变为局限分布。患者病变可明确划分边界为边界清楚,如不能明确划分边界为边界模糊。2 结 果

间质病变为主以磨玻璃密度阴影以及外周分布为主,观察边界多变现为模糊并伴有兼职病变征象。实质病变为主则表现为阴影的局限分布且边界清楚。另外,慢阻肺患者HR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外周或中央分布马赛克样,观察病灶区发现肺部小血管具有明显的增粗。3 讨 论

肺间质为主的病变中磨玻璃密度为间质纤维化形成或肺泡验证的表现,但是目前我们仍无法通过HRCT去进行间质纤维化和肺泡炎的区分。如没有毛细支气管扩张和蜂窝影影响,肺磨玻璃密度可作为肺泡炎的判断指标征象。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肺磨玻璃密度通过激素治疗效果较好,连续观察6个月后发现动态变化较为满意。

通过一些限定条件的满足,我们采用CT扫描得到的肺磨玻璃密度,其中部分密度较低的小结节成磨玻璃密度表现。患者吸气不全时,正常肺组织也可以呈现磨玻璃密度,其中以坠积部位显现最为明显,可用俯卧位扫描消除。如呈现局限性肺磨玻璃密度确定较为容易,但是,研究中发现弥漫性病变或慢阻肺患者肺磨玻璃密度较难分辨,此时可以对肺部周边支气管末端分支进行观察得到结论。肺间质病变中,肺磨玻璃密度分布肺部周边部位、胸膜等位置,部分沿支气

126

临床研究

管束分布,常务明确界限,本次52例患者大多为周边分布或支气管血管束周边分布。肺实质病变患者磨玻璃密度主要为局限分布或弥散分布呈现斑片状。通气=血流障碍病变患者常见小叶或亚肺段分布磨玻璃密度。

磨玻璃密度作为一种非特异性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根据磨玻璃密度的分布特点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对于磨玻璃密度布形态特点需要进行仔细考察,在最短时间内缩小拟诊范围,并对确定磨玻璃密度的性质提供相关参考。其次,对外周分布为主同时伴有间质性病变患者的病变性质进行分辨,根据边界清楚与否或者斑片分布进行判断。诊断的同时应该结合磨玻璃密度表现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最后,要清楚患者的病史,如职业病有否,过

敏接触史,药敏史,烟酒史等等,还要对患者免疫情况有所了解,对胸部介入操作和支气管肺泡冲洗操作史了解后,结合临床资料与影像学分析统一对磨玻璃密度做出诊断评价。通气-流血障碍性疾病和肺间质、实质病变可以通过HRCT检查对磨玻璃密度进行分析,在临床诊断和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病症具有一定帮助性可缩小诊断范围,便于制定治疗方案。参考文献

[1] 彭剑.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社区医

师 医学专业,2012,15(14):286.

[2] 雷志丹,葛英辉,史大鹏,等.肺部密码行磨玻璃阴影的CT诊断与

鉴别[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8):1206-1208.

56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早期救治体会

王锦山

(辽宁省阜新市公安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561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 全组561例,存活500例,存活率89%;死亡61例,病死率11%。 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要采取最快速、最准确的检查手段,缩短检查时间,早期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方式,早期积极有效地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合理的液体复苏治疗,才能降低病死率。【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损伤控制

中图分类号:R6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21-0126-02

创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是全世界青壮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创伤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已构成巨大威胁,如何才能在创伤发生后降低病死率,如何才能积极有效的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成为医务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56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61例中男360例,女201例。年龄12~85岁,平均年龄36.2岁。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矿井砸伤,以车祸伤为主,占95%。均合存在两处以上解剖或器官损伤,其中有一处为危及生命损伤,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16分。其中以颅脑为主多发伤的病例为178例,以胸部为主多发伤的病例为123例,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的病例为152例。1.2 治疗

多发伤患者到达我院后立即进行CT全身检查,然后收入重症监护室内进一步完善检查和抢救治疗。在第一时间内保证患者的气道开放,建立人工气道,早期实施机械通气。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如颈内静脉、锁骨下深静穿刺置管,保证有效的循环通路的开放。对存在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及时给予包扎、缝合、止血、固定处置。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采取积极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和液体复苏治疗。2 结 果

本组561例患者中入院半小时内进行手术的226例,入院后1h内进行手术的153例,入院后死亡61例,抢救成功率为89%。早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胸腹腔大出血,以及特重型颅脑损伤。3 讨 论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

伤也可能危及生命。多发伤存在伤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伤情严重、复杂、容易漏诊等特点。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面的检查,这就需要有重点的进行全面的合理的检查。我院对多发伤患者除CT检查外,均采取床头检查,尽可能少地搬动患者,减少继发性损伤,在没有64排螺旋CT时,使用床头X线机、床头超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定不要遗漏胸部、腰椎、骨盆的检查,因为多发伤患者往往合并意识障碍存在,无法进行病痛述说,所以只能靠医师仔细的查体和辅助设备的检查来明确诊断。近年引进了64排螺旋CT 进行全身扫描检查,64排螺旋CT优势是可在5s内完成单器官检查,12s高速完成全身检查,15s完成心脏检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64排螺旋CT可以让临床医师对全身各个部位和脏器损伤情况一目了然,还可以“剥皮、去肉”,对各部位骨折进行三维成像,使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更加合理,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X线、超声检查的观念,创伤患者是与时间赛跑,时间就是生命,尽可能地缩短检查时间,使治疗时间提前。对于严重多发伤的患者我们首先面临的主要是呼吸和循环功能的障碍,医师往往还未还得及明确损伤情况,患者可能呼吸停止和发生重度休克。早期实施有效的气道开放和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患者关键,主要以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为主,人工气道建立后,我们才可以进行机械通气,同时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做好了准备工作。严重多发伤休克发生率高达50%,伤死率大于49.3%[1],或由于天气的寒冷,接诊时患者外周血管充盈都很差,护理人员短时间内很难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因此,我院所有多发伤患者不采取外周静脉抽血,输液,而是直接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特别是锁骨下静途径具有位置固定、休克状态下不易塌陷、刺激性小,患者活动受限小、不易发生静脉血栓、置管时间长等优点[2],而且中心静脉输液速度远远快于外周静脉速度。我们强调,在入院半小时内即开始损伤控制性手术操作,损伤控制外科将外科手术看作复苏过程整体中的一部分,手术目的以止血和控制感染为主;同时积极液体复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ai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