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

更新时间:2024-03-04 13: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百鬼夜行略说

日本的平安时代,是一个幽暗未明,人类和妖怪共处的时代,妖怪住的地方,和人类所住的地方,其实空间上是重叠的,只是人类在白天活动,妖怪们则是在晚间出现。这样的感觉,可以在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中看到,白天杳无人迹的主题乐园,虽已成为荒墟,但一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妖怪们纷纷出现,饮食街,温泉乡,妖怪们出没的夜晚,过著如同人类一般的夜生活,好不热闹。那个时代里,在京都,到了夜晚来临,整条路空无一人,这时候会出现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像是庙会的行列一般,带著狰狞的面孔,走在大路上,人称“百鬼夜行”,有的像是破掉的茶壶、锅碗瓢盆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据说亲眼目睹的人会遭受诅咒无缘无故地丧命。 百鬼夜行的现象,多少反应了锁国时期以前日本的社会状况,由于海外贸易兴盛,从大陆运来的手工艺品充斥,因此人们开始不懂得爱惜东西的社会现况,老一辈的人因为物资缺乏,总是抱持著惜物的观念,并且认为百鬼夜行的现象,是付丧神的来到人间捣乱,一直到室町时代付丧神的概念才渐渐地成形。付丧神是借由环境的阴阳之变,使器物化身成自然界的鬼魅到人间来作乱。尽管人们在一开始,对于付丧神感到无比的恐惧,但是不久之后,人们却将付丧神当做是一种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大大地降低了原先所拥有之令人敬畏不已的神秘感。

在日本,相传一件物品被主人使用到99次就会成为精灵,若遭到抛弃便会产生怨念。这种精灵化作的妖怪一般被称为付丧神。

日本妖怪的起源

由于日本文化源自中国,所以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习俗,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奈良时期可以说是鬼的含义的分水岭。在奈良时期以前,鬼的含义就是人死去后的灵魂。奈良时期,中国文化和佛教思想传入日本,鬼的含义也随之扩大。到了平安时代和镰仓时代,鬼作为可怕的妖怪的外貌也开始逐步形成。大致形象可以在日本动漫犬夜叉中找到其踪迹。进入江户时代后,随着封建统治的土崩瓦解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普及,鬼已经成为仅仅是在传说和谚语中才会出现的角色,其形象逐渐固定下来,现在一提到鬼,大多数人的头脑中会出现这样一种形象:身高一丈八尺以上的男性,长着或红或绿或黑或黄的皮肤,浑身毛烘烘的,体格健壮,头上长着两个角,腰间系着虎皮的兜裆布,手里拎着大铁棒,长着一只或两只大眼睛,从大嘴里露出锋利的獠牙。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而近年来,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爱的精灵形象讨人喜欢,也可以说走向了相离的两个极端。

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这些俗语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

日本妖怪的形象

世界各地对妖怪的形象通常是恐怖可怕的,由于日本人感情上的细腻,在日本的妖怪中很多可以说是介于怪和精之间的,而这些精怪身后的传说往往又凄凉悲苦。 平安时代末期的怪谈集『今昔物语集』中出现了这样的描写;鬼身高八九尺开外,目如猿猴,一丝不挂,浑身长满长毛。

不知道为什么,和中国一样日本妖怪中也是女妖占了很大比例,而在日本妖怪志的插图中很多没有性别的妖怪都被女人化,这可能和古代日本女子处于社会底层,所受的歧视和压迫有关,很多生前可怜的女子死后都化作厉鬼。

由于妖怪是人们思维中存在的事物,所以对妖怪形象的理解是每个人不同,只有一些出名的妖怪在人们的心目中形象可以统一化,如狐狸精的形象多位美貌的女子。

关于鬼的祭祀活动中的习俗

鬼起源于神,在中国文化及佛教思想的影响下,鬼逐渐成为神的对立面,一步一步演变得相貌丑陋、令人恐惧。这样的鬼经常出现在日本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动中,那么这些鬼又象征着什么呢?早在平安时代,日本宫廷在 12 月的最后一天都要举行名为“鬼やらい”的驱鬼活动,以祈求驱除鬼带来的厄运,迎来幸福平安的新一季。

现如今爱知县等地每年也要举行祈求春天农作物顺利生长的名为“花祭り”的祭祀活动,在这其中鬼又作为灾害的象征被驱赶。在这些祭祀活动中鬼代表着灾难、厄运、疾病而被驱赶,人们向神祈祷,希望赶走灾难迎来幸福快乐的生活。

另外在奈良县、爱知县等地还专门会举行名为“鬼祭り”的祭鬼活动,在爱知县冈崎市的龙山寺,每年都要举行祈求天下太平的祭鬼仪式。祭鬼仪式是在离农历正月初七最近的一个星期六举行,由三个男人戴着鬼面具,另外三个男人穿着装饰着松明子的白衣服,一起模仿鬼的行动,就是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角的祭祀活动。举行祭鬼活动时,由人装扮的鬼最终被赶走,这意味着在迎接新的一季之际,赶走晦气的“邪鬼”,迎来平安幸福的生活。

最常见的与“鬼”有关的一种活动是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日本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的“鬼打ち(おにうち)”也就是打鬼活动。人们在家里边撒打鬼的豆子边喊“鬼(おに)は外、福(ふく)は内”意为晦气出门,福气进门,以便把厄运赶走,迎福进门。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出现的鬼都是厄运、灾祸、疾病等不好的象征,都是人们驱赶的对象。由此可见,鬼在日本人的心中自古以来便是厄运、灾祸的代名词。在向神祈求幸福快乐的同时,首先要赶走的就是这晦气的鬼。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节日期间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

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

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声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 撒豆驱鬼是为了驱邪纳福,因此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这一天叫做“节分”。长年使用不要的器物必须丢到屋外,用火烧掉它,以免有妖怪作祟。所以才会有大扫除的习惯流传下来,这个仪式就是“除旧布新”。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即一种过年活动。现在举行撒豆驱鬼活动时,在寺庙中,一般都是处于本命年的男人担当撒豆驱邪的任务。人们相信吃了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多的豆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而在每个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场面显得十分热闹。虽然这时候,外头的气温还很冷,但是从这种热情洋溢的呐喊声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

现代都市物语

百物语是日本民间的一种习俗,多半发生在夏天的夜晚。“百物语”兴起于江户时代,是一种集体召唤鬼魂的游戏。类似于今天的笔仙。在进行「百物语」的游戏之前,参加的人一律身穿青衣,齐聚在同一间暗室里。 在这间暗室隔壁的房间,准备了用蓝色纸糊的行灯,并且添上足够的灯油,然後点燃一百支灯芯并排在一起。行灯的旁边会安置一张小木桌,上头摆著一张镜子。个人轮流说完一个怪谈後,就必须离开自己的座位摸黑走到隔壁点著行灯的房间里,把一支灯芯吹熄後。接著,从镜中照一下自己的脸才能回到原来的暗室,然後换下一个人。吹熄灯芯的过程中,一样继续说著怪谈,直到说完第九十九个怪谈後,剩下最後一支灯芯,就留著让它继续点著,然後大家继续围坐在一起等待黎明,直到太阳出来了就各自解散回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麼怪谈总是讲到第九十九个就结束,因为当时的人们很迷信这样说法,如果说到第一百个怪谈,就会发生什麼怪异的事情,所以谁也不敢去碰触这项禁忌。随著时代的不同,行灯也改为以蜡烛来取代,而且新的游戏规则是,最後一根蜡烛必须吹熄,百物语游戏就变成了恐怖的怪谈会,听说当最後一根蜡烛吹熄的时候,的确是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现代生活与妖怪文化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号称“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研究。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日本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不光日本学生,外国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

具有商业头脑的日本人也开始意识到了妖怪文化其中的商机,开始利用其中神秘而玄幻的内容创造了一系列的电影、小说甚至动漫等。譬如日本恐怖电影,利用伪纪录片和较之西方恐怖电影略微不同的心理恐怖具有独特的东方式恐怖的日式惊悚。代表作如咒怨和午夜凶铃。与商业气息浓重的电影不同,怪谈小说在探讨妖怪文化背后的同时又在试图揭发故事背后的真相与人性。他经常由神鬼妖怪和古代传说中取材,并进一步吸收成为写作的素材,再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写作,同时也能够为旧有的情节或谜题,赋予新鲜的面貌,让人完全不觉得重复或有看到相似伎俩的不悦。其代表作家有京极夏彦等,京极夏彦的百鬼夜行篇和魍魉之匣值得推荐。说到底,百鬼夜行是流传在日本民间传说中出现在夏日夜晚的妖怪大游行,也是著名妖怪绘师鸟山石燕一系列的妖怪绘卷,因日本奇幻作家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系列以及日本漫画家今市

子的漫画《百鬼夜行抄》,使得这个名词开始在华文地区流行,衍生出许多同人志以及奇幻创作。

日本动漫中的妖怪文化是最显而易见的,宫崎骏运用出色手笔将日本民间传说的妖怪魔物动画化,将自己的思想和所想表达的期望体现在一个个魑魅魍魉上,演绎出一个个具有时代感的新奇故事。而滑头鬼之孙和犬夜叉则是以日本百鬼夜行为背景来叙述一系列关于友情和冒险的故事,也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和赞誉。妖怪文化借助这一系列的手段在帮助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换发出了新的活力。

妖怪文化从最开始的对于避免战争,向往美好生活的信仰到今天缓解都市生活繁忙节奏的趣闻和文化产业,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不也是我们开拓文化生活的启示录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a5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