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例交易法

更新时间:2023-10-23 19: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先例交易分析定义

通过过去并购交易案例中支付给可比公司的乘数,来确定一个公司或者公司的一部分在并购交易或者重组中潜在的出售价格范围。

过程

2、选择可比收购案例

(1)被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在业务与财务上具有相同性(与可比公司法相同) (2)市场形势:资本市场环境、行业周期性、不一定时间越近的案例越好

(3)战略买家与财务投资人:战略买家有潜在能力产生协同优势,通常可以比财务投资人支付更高的收购价格。

(4)动机:卖方动机(需要现金,出售非核心业务),

买方动机(战略买家与财务投资人)

(5)收购对价:未来收购公司的股票价格会因为协同效应上升,因此相对于现金对价,股票对价可能会产生较低的估值。 3、找出交易相关信息和财务信息 上市公司相关并购

私人公司并购(信息通常无法找到)

4、制表计算关键性数据,比率数和交易乘数 比率数、交易乘数与可比公司法类似。 与可比公司法区别:

(1) 股本价值=要约每股价格×全面摊薄已发行股票

1)全现金要约每股价格×全面摊薄已发行股票

2)以股换股固定兑换比率:要约每股价格=兑换比率×收购方股票价格 浮动兑换比率:固定的要约每股价格

3)现金、股票组合:要约每股价格=(兑换比率×收购方股票价格)+要约每股现金额

(2) 已付溢价

相对于目标公司未受影响股价的额外每股金额 已付溢价=要约每股价格/未受影响股价-1

由于信息泄露的可能,会分别计算宣布交易前1天、7天、30的已付溢价

(3) 协同优势

协同优势指两个企业合并后产生的成本减少,增长机会等优势。协同优势使得收购方将获得超过目标公司独自能实现的未来现金流。

上市收购方通常会提供预计协同优势的性质和数额说明,考虑协同优势可以对交易乘数做出调整。

调整前乘数:企业价值/LTM EBITDA=12亿美元/1.5亿美元=8.0 假设协同优势为0.3亿美元,调整后乘数:

企业价值/(LTM EBITDA+协同效应)= 12亿美元/(1.5亿美元+0.3亿美元)= 6.7

(4) 交易乘数只采用实际LTM财务数据计算。

原因:案例中收购方收购决策采用的实际预测数字通常是无法获得的。 买方不愿在预测财务绩效方面全盘信任卖方。

5、进行可比收购案例的基准比较(做一张表格显示有哪些比较要素) 6、确定估值

平均值、中位数、高点、低点

与可比公司法的结果比较:由于控制权溢价、协同优势,估值会比可比公司法高。

如果估值远低于可比公司法,需要重新审视选择假设条件和计算方法。

当行业近期正好行情特别好的时候,会出现可比公司法的估值结果比先例交易法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9y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