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3-08-15 08:51: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

(一级学科:生物学)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以期保证培养研究生的质量。

一、培养目标

依据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专门人才。

1.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道德思想素质和科学风貌,身体健康,勇于创新,成为面向21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人才,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祖国药学事业贡献力量。

2.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实验技能,比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以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管理工作。 二、培养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涵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方向设置科学规范、相对稳定、宽窄适宜,体现学术自由和创新,体现学科前沿优势和特色,提倡在学科交叉领域设置研究方向,鼓励在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重大研究领域设置方向,并从学科发展方向、师资力量、社会需求和科研积淀来综合考虑。

三、学 制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定为3年;论文时间不少于2年,入学半年后应及时进入科学研究工作。

四、培养原则

1.硕士研究生应加强政治理论、自然辩证法等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班级及所在教研室和学院组织的公益劳动等活动。

2.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其中需完成规定必修课。除外语课外,一般规定20课内学时(实验课40学时)为一学分,教学实践为2学分。可选修药学类选修课程6-8学分。

3.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及选修课两大类,凡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补考仍不及格,不得申请学位。

4.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报考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科主干专业课程,且须考试合格,但不计入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课程设置应贯彻少而精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既注重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又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训练。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提倡自学为主,授课方法要灵活适用。

2、考核方式 研究生课程结束应进行考试考核,评定出成绩。一般必修课应进行考试,若属于专论或其他不适合考试的课程应进行适当的考核,类似于写综述的考核方式,最后应集中以报告的形式现场给予评定成绩。

3、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第3学期,要进行中期考核,全面考察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论文的开题报告及身体状况等。考核合格者,继续论文工作,接受全面的科研技能训练。考核不合格者,应终止其学业,并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学位论文

在硕士生入学后一年内,导师应及早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及调查研究,提出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经导师所在教研室的教师及有关专业教师讨论。审查确定之后,制订科研方案和计划,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七、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的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和《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进行。

课 程 设 置

必修课

编码 必修课名称 1 2 3 4 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英语 专业英语 教学实践

学时(上课/实验)

30 40 216 30 40

学分 1.5 2.0 6.0 2.0 2.0

选修课

选修课的开课原则采取自由竞争的原则,原则上少于10人选课的课程将不予开课。所有课程在开课之前必须提出课程大纲、课程简介、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

1.过去已开课程且评价较高、适用面较宽的课程继续开课。 2.教师经过进修学习,有新理论新方法者可开设新课。 3.可以外聘教授、专家学者来校开设新课。

4.课程开设主要面对大范围研究生,凡是涉及到某一研究方向的课程,原则上不再开课。

主要选修课:

编码 选修课名称 1 日语 2 德语 3 origin 应用 4 医药文献方法学 5 计算机在药学中的应用6 色谱分析 7 线性代数 8 药剂学专论 9 药物动力学 10 分散系物理化学 11 物理药学 12 试验与最优化 13 多元数据分析 14 体内药物分析 15 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 16 药物分析专论 17 药物代谢 18 化学统计学基础 19 高等药理学 20 高等生理学 21 数学药理学 22 临床药理学 23 分子药理学 24 新药药理与毒理 25 药学分子生物学 26 高等有机化学 27

近代有机合成基础

学时(上课/实验)

学分 100 3.0 100 3.0 16/16 1.0 20 1.0 30/20 2.0 40/40 3.0 50 2.5 40 2.0 40/20 2.5 30 1.5 30/60 3.0 40/10 2.0 40 2.0 20/40 2.0 50 2.5 30 1.5 30 1.5 30/20 2.0 40 2.0 40 2.0 26 1.5 30 1.5 20 1.0 20/16 1.5 40 2.0 40 2.0 30

1.5

28 药物化学专论 29 植化方法学

30 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法 31 组合化学 32 不对称合成 33 绿色化学 34 生合成概论 35 天然产物全合成 36 海洋天然产物 37 中药资源学 38 生药显微鉴定学 39 分子生药学 40 中药成分代谢化学 41 中药新药研究与法规 42 中药细胞工程学 43 分子遗传学

44 生物分子分离纯化及检测 45 微生物药学专论 46 生物转化 47 基因工程 48 免疫学基础

49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应用50 粉体工程 51 药事管理法规 52 管理学

53 药品知识产权与WTO规则 54 项目管理 55

生药学专论

40 10/70 50 20 20 20 20 20 40 30 20 20 20 30 20 40 40/40 20 20 20 40 36/4 20/12 20 40 20 20 30

2.0 2.0 2.5 1.0 1.0 1.0 1.0 1.0 2.0 1.5 1.0 1.0 1.0 1.5 1.0 2.0 3.0 1.0 1.0 1.0 2.0 2.0 1.0 1.0 2.0 1.0 1.0 1.0

56 高等生物化学 57 应用化学专论 58 分子免疫学 59 酶工程 60 细胞工程 61 蛋白质组学 62 蛋白质微量分析 63 细胞信号转导

64 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导论 65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中的计算及应用 66

蛋白质工程

20 1.0 20 1.0 30 1.5 40 2 30 1.5 30 1.5 20/10 1/0.5 30 1.5 20 1 30 1.5 30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9x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