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后稿)

更新时间:2023-09-15 15:41: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县区一级党委和政府在国家的政权建设上具有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能否选准、用好、管好县区党政正职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在加强县区党政正职队伍的建设上省、市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及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有待优化。一是知识结构上,存在“整体偏”、“个体单”的倾向。多数党政正职学过文史哲、党政管理,而学经济管理、外经外贸和金融专业的很少,导致熟悉社会科学的偏多,精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偏少。二是年龄结构上,存在年龄偏大的现象。部分县区党政正职年龄都在50岁左右,由于年龄偏大,从政干事的精力及热情和年青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三是性别结构上,普遍存在男多女少的现象,虽然大力提倡选拔培养女干部,但现实中,女干部作为县区党政正职的微乎其微,少之又少。

二、干部任职期限尚需科学界定。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县区党政正职在一个地方的平均任职时间不到二年半,过于频繁的调动难以保证地方发展的连续性,加上过去地方经济评价指标重量不重质、重快慢不重结构等,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县级党政正职任职

1

期限必须做出科学的界定,以保证县级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没有特殊情况届内一般不进行调整,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三、科学执政能力有待提高。加强科学执政能力建设,不断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基础。尤其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干部科学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一些县区党政正职的科学执政能力与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能适应工作,影响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工作实绩考核机制不够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科学全面的政绩评价体系和干部任用选拔标准是重要的制度保障。目前,“上”的机制较为完备,而“下”的机制还很不健全。判断干部应该“下”的标准不明确、不规范,缺乏一个科学、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绩考核机制,因而使一些干部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庸者”不下,也影响了能者的积极性。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问题,科学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县区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领导保障。

一、优化结构,合理配备党政正职。一是优化知识和专

业结构。围绕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大力选拔政治素质好、熟悉国情、了解世界、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具备较强领导能力的高知识层次领导人才,努力提高党政正职

2

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在学历配备上,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在专业配备上,要实行优化组合,要拓宽选人渠道,注意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中,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管理和专业人才担任党政主要领导职务。二是优化年龄结构。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县党政正职队伍要以45岁左右的为主体,在党政正职配备上,要优先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本地、本部门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通过交流解决,对特别优秀、有发展潜力的,要大胆破格提拔重用。三是优化气质结构。在党政正职选配上,既要考虑到人员构成上的多样性,又要考虑到气质上兼容性,形成互补性、相容性的气质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和睦相处,共同承担起领导重任。

二、创新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要做到能

上能下。所谓能上,就是任期制不应成为一个框子,虽然任期制定了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限,但决不能论资排辈,坐等任期,对那些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及时提拔,不可拘泥任职期限。所谓能下,就是任职期满,必须从岗位上退出。同时,对虽没达到任职期限,但经考核确属不胜任的,或因违纪违法按规定不得担任相应职务的,应及时加以调整,不能以任期未满为借口继续留任。二是保持任期内相对稳定。在坚持能上能下原则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任期内干部的相对稳定。

3

除以上提到的几种情况外,对任期内干部一般不宜作太多调整。因为对干部的考察识别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干部本人履行任期岗位职责,完成任期工作目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有利于工作出发,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也需要干部的相对稳定。三是合理制定任职期限。对领导干部的任期应作以科学界定,既要考虑干部的成长周期,有利于干部的成长,又要考虑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有利于干部能上能下。任期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干部的顺利成长和干部队伍建设,也失去了实行干部任期制的真正意义。按照规定,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每届任期为五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任职满十年的,必须交流。从实践看,这些规定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县区党政正职的任职期限,如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规定执行。四是明确任期目标。领导干部任期制不单单是对领导干部担任领导职务作以时限规定,还要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岗位职责及工作目标加以明确规定。要使领导干部明确自己在任期内的职责是什么,要实现哪些目标,要达到什么水平,从而有利于对其任期内工作任务作以总体考虑,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防止出现职责不清,任务不明,以及追求显绩,急功近利,不考虑长远发展等问题。

三、适应形势,提高科学执政能力。一是加强思想政治

建设。加强党政正职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提高理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作为核心

4

内容,着力提高党政正职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选好配强党政正职。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逐步完善县区党政正职选拔任用机制。首先,要进一步扩大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认真落实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扩大民主推荐的范围和层面,民主推荐得票较少的不得提名为考察人选。其次,要认真把握酝酿环节。在酝酿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提名人选原则上要在后备干部或同级优秀干部中产生,经上级党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第三,要严格把好关口。对县区党政正职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认真执行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制度,防止出现“带病提拔”。三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执政能力,关键在人,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党政正职干部队伍。要根据党政正职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的需求,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研究班、短期班,积极推进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增强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党政正职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四、整章建制,完善干部监督机制。一是建立教育引导机制。积极推行任职资格理论考试制度和在职领导干部年度政治理论考试制度,以考促学,促进党政正职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建立监察预报机制。建立民主评议和民主考察制度。每年对党政正职进行一次民意测验和民主考察,集中了解群众的公认程度,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将结果向本人反馈;建立领导干

5

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党政正职的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年度审计与任期审计相结合,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建立信访举报制度。通过健全信访举报制度,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拓宽信息来源,及时了解群众对党政正职的意见,及早发现党政正职存在的一些问题。三是建立班子内部制约机制。完善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凡属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切实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避免和防止党政正职独断专行。严格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让班子成员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充分沟通,谈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和鼓励班子成员从对党的事业和关心爱护同志出发,加强对“班长”的帮助教育,及时指出问题,及时批评提醒。同时建立会议记实制度,对领导班子会议全过程进行记录,以便监督检查。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9th.html

Top